- 相關推薦
2017年衛生資格考試知識點總結
衛生資格考試的知識點有很多,所以對知識點的總結很重要。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衛生資格考試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
(一)隔離區域的劃分(高頻考點)
1. 清潔區: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包括治療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庫房等以及隔離病區以外的地區
2.半污染區: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包括醫護辦公室、病區內走廊、檢驗室等
3. 污染區: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區,包括病房、患者衛生間、浴室、病區外走廊等
溫馨提示:關于傳染病區的劃分,考生可簡單地理解為:清潔區主要是醫護人員活動的地方;半污染區是醫護人員和患者共同活動的地方;污染區主要是患者活動的地方
(二)不同濃度乙醇作用總結如下:
20%~30%乙醇:急性肺水腫時濕化給氧,從而降低肺泡內泡沫的表面張力;
30%乙醇:濕潤、松解頭發纏結;
50%乙醇:皮膚按摩;
75%乙醇:皮內注射和新生兒頭皮靜脈、臍部消毒,供皮區的消毒(70%);
95%乙醇用于燃燒法消毒和靜脈炎濕敷等
溫馨提示:不同情況下溫度總結如下:鼻飼液為38~40℃,床上洗頭、沐浴水溫、肛門坐浴為40~45℃,溫水擦浴為50~52℃,熱水袋為60~70℃
(三)壓瘡的好發部位
1.仰臥位:枕骨粗隆、肩胛部、脊椎體隆突處、肘部、足跟,最常發生于骶尾部
2.側臥位:耳廓、肩峰、肋骨、髖部、膝關節的內外側、內外踝等處
3.俯臥位:面頰、耳廓、肩峰、髂前上棘、肋緣突出部、膝前部、足尖等處
4.坐位:發生于坐骨結節處
(四)壓瘡的分期及臨床表現(高頻考點)
1.淤血紅潤期 為壓瘡初期,受壓的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熱、麻木或有觸痛但皮膚表面無破損,為可逆性改變
2.炎性浸潤期 紅腫部位繼續受壓,血液循環仍舊得不到改善,靜脈回流受阻,受壓皮膚表面轉為紫紅,皮下產生硬結,表皮有水泡形成。水泡極易破潰,顯露出潮濕紅潤的創面,病人感覺疼痛
3.潰瘍期 靜脈血液回流嚴重障礙,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組織缺血缺氧。輕者淺層組織感染,膿液流出,潰瘍形成;重者壞死組織發黑,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五)壓瘡的護理(高頻考點)
1.淤血紅潤期 此期及時去除病因,防止局部繼續受壓,增加翻身次數,避免摩擦、潮濕等刺激
2.炎性浸潤期 保護皮膚,避免感染。除繼續加強上述措施外,對未破的小水泡可用無菌紗布包扎,并減少摩擦,預防感染,促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應先消毒局部皮膚,再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不可剪去表皮),表面涂以消毒液,并用無菌敷料包扎。如水泡已破潰,應消毒創面及其周圍皮膚,再用無菌敷料包扎
3.潰瘍期 此期應及時解除壓迫,清潔創面,祛腐生新,促進愈合
(六)體溫的評估
體溫的生理性變化
1.年齡:新生兒因為體溫調節中樞尚未完善,體溫易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而隨之波動;兒童基礎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基礎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2.性別:女性一般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體溫可輕度升高,而排卵期較低,這主要與孕激素分泌的周期性變化有關
(七)熱型(高頻考點)
1.稽留熱:體溫持續升高達39.0~40.0℃左右,持續數日或數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0℃。常見于傷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2.弛張熱:體溫在39.0℃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體溫差在1.0℃以上,最低體溫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見于敗血癥等
3.間歇熱: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有規律地反復出現,發熱時體溫驟升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或更長,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經數小時、數天的間歇后,又再次發作。常見于瘧疾等
(八)異常脈搏(高頻考點)
頻率異常
1.速脈:在安靜狀態下,成人脈率超過100次/分,稱為速脈。常見于發、甲狀腺功能亢進、休克、大出血前期的病人
2.緩脈:在安靜狀態下,成人脈率低于60次/分,稱為緩脈。常見于顱內壓增高、房室傳導阻滯、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病人
溫馨提示:顱內壓增高患者生命體征的特點是“兩慢一快”,即心率慢、呼吸慢、血壓高
(九)血壓測量的注意事項(高頻考點)
1.測量前應檢查血壓計,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如水銀不足,可使測量血壓偏低
2.需要密切觀察血壓的病人,應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3.測血壓時,血壓計點應與心臟、肱動脈在同一水平上。坐位是肱動脈平第四肋軟骨,仰臥位時肱動脈平腋中線水平
4.排除袖帶因素干擾 ①根據所測部位選擇合適的袖帶,袖帶過寬時測得的血壓值偏低,袖帶過窄時測得值偏高;②所纏袖帶應松緊合適,過緊測得的血壓值偏低;過松測得的血壓值偏高
溫馨提示:腎臟疾病除腎病綜合征為高蛋白飲食外,其余均為低蛋白、低鹽飲食。心血管疾病多為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
(十)操作步驟(重要步驟)
1. 測量插管長度并做標記。測量方法有兩種:①從發際至劍突的距離;②從鼻尖至耳垂再至劍突的距離。成人插入胃內的長度一般為45~55cm
2..當導管插至咽喉部(14~16cm),囑病人做吞咽動作,以利于插管
3.插管過程中,如病人出現惡心,應暫停插管,囑病人做深呼吸或吞咽動作;如插入不暢,應檢查口腔,觀察胃管是否盤在口中;如出現嗆咳、呼吸困難、發紺等情況,表示誤入氣管,應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4.為昏迷病人插管時應注意:①協助病人去枕,將頭后仰;②當胃管插至14~16cm時,用左手將病人頭部托起,使下頜靠近胸骨柄,可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通過
5. 證實胃管在胃內的三種方法:①抽吸胃液;②用無菌注射器朝胃內迅速注入10ml空氣,聽到有氣過水聲;③將導管末端放入水中,無氣泡溢出
6.灌注食物及藥物,方法是:先注入少量溫開水,再緩慢注入流質食物或藥物,注入后再注入適量溫開水沖洗胃管
(十一)冷療的禁忌證(高頻考點)
1.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2.慢性炎癥或深部化膿病灶
3.對冷過敏
4.禁用冷療的部位:①枕后、耳廓、陰囊處:用冷可引起凍傷;②心前區: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減慢、心律不齊;③腹部:用冷易引起腹瀉;④足底:用冷可反射性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還可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
(十二)熱療的禁忌證(高頻考點)
1.未明確診斷的急腹癥 熱療能減輕疼痛,因而掩蓋病情真相而貽誤診斷和治療
2.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化膿時 此處血管豐富又無靜脈瓣,且與顱內海綿竇相通,熱療能使炎癥擴散,造成顱內感染和敗血癥
3.各種臟器內出血時
4.軟組織損傷早期(48小時內) 熱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加重皮下出血、腫脹及疼痛
溫馨提示:考生應將冷療法和熱療法的作用進行對比。冷療是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而熱療是減輕深部組織的充血;冷療是控制炎癥的擴散,而熱療是促進炎癥的消散
(十三)異常尿液的觀察
1. 尿量異常(請注意成人與小兒少尿、無尿的差別)
、哦嗄颍褐24小時尿量超過2500ml。常見于糖尿病、尿崩癥等病人
⑵少尿:指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時尿量少于17ml。見于心臟、腎臟疾病和發熱、休克等病人
、菬o尿或尿閉:指24小時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時內無尿。見于嚴重的心臟、腎臟疾病和發熱、休克等病人
溫馨提示:上述尿量異常是指成人,而小兒尿量異常是指:學齡前兒童少于300ml,嬰幼兒少于200ml,即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為無尿。除此之外,考生還需知道夜尿增多是指每晚尿量大于750ml
2. 顏色異常 紅色或棕色為肉眼血尿;黃褐色為膽紅素尿;乳白色為乳糜尿;醬油色或濃茶色為血紅蛋白尿;白色渾濁為膿尿
3. 氣味異常 新鮮尿液即有氨臭味,提示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因尿中含有丙酮,尿液呈爛蘋果氣味
4. 膀胱刺激癥 主要表現為每次尿量少,且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癥狀。常見于膀胱及尿道感染的病人
(十四)異常糞便的評估(高頻考點)
1.顏色:當消化道出血時,糞便呈漆黑光亮的柏油樣便;下消化道出血時呈暗紅色便;膽道完全阻塞時呈陶土色便;阿米巴痢疾或腸套疊時可呈果醬樣便;糞便表面有鮮血或排便后有鮮血滴出,多見于肛裂或痔瘡出血的病人
2. 氣味:消化不良的病人糞便呈酸臭味;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樣便呈腥臭味;直腸潰瘍或腸癌者,糞便呈腐臭味
(十五)灌腸法(高頻考點)
1.大量不保留灌腸
(1)灌腸溶液的量及溫度:成人每次用量500~1000ml,小兒用量約為200~500ml;溶液溫度為39~41℃,降溫時溫度為28~32℃,中暑病人可用4℃的0.9%氯化鈉溶液
2.操作方法(重要步驟)
(1)掛灌腸筒于輸液架上,液面距肛門40~60cm
(2)右手持肛管輕輕插入直腸7~10cm,固定肛管,松開止血鉗,使液體緩緩流入
(3)觀察液面下降情況和病人反應: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轉動或擠壓肛管;如病人感覺腹脹或有便意,應適當放低灌腸筒,以減慢流速,并囑病人張口呼吸;如病人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脈速、心慌氣急,應立即停止灌腸
(4)記錄的方法是:灌腸后排便1次記為1/E,灌腸后未排便記為0/E
3.注意事項
(1)準確掌握灌腸溶液的溫度、濃度、流速、壓力和液量。為傷寒病人灌腸時,溶液量不得超過500ml;壓力要低,即液面距肛門不得超過30cm;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腸,以減少氨的產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鈉潴留的病人,禁用0.9%氯化鈉溶液灌腸,以減少鈉的吸收
(2)灌腸過程中注意觀察病情,若病人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脈速、心慌氣急,應立即停止灌腸,并通知醫生進行處理
(3)降溫灌腸時,應保留30分鐘后排便,排便后隔30分鐘再測量體溫并記錄
(4)禁忌癥:急腹癥、妊娠、消化道出血、嚴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腸
(十六)藥物的保管
1.容易揮發、潮解、風化的藥物:應裝密封瓶并蓋緊,如乙醇、糖衣片和酵母片等
2.容易氧化和遇光變質的藥物:應裝在深色密蓋瓶中或放在有黑紙遮蓋的紙盒中并放陰涼處,如鹽酸腎上腺素、維生素C、氨茶堿等
3.易燃、易爆的藥物,應放在遠離明火處,如乙醚、乙醇、環氧乙烷等
4.易被熱破壞的藥物,應按要求冷藏在2~10℃的冰箱內,如各種疫苗、抗毒血清、白蛋白、青霉素皮試液等
根據藥物性能,指導病人合理用藥
(1)對牙齒有腐蝕作用或使牙齒染色的藥物,如酸類、鐵劑,服用時應避免與牙齒接觸,可由飲水管吸入,服藥后漱口
(2)刺激食欲的藥物:宜在飯前服
(3)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或助消化藥:宜在飯后服
(4)止咳糖漿:對呼吸道黏膜起安撫作用,服后不宜飲水。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應最后服用止咳糖漿
(5)磺胺類藥物:服后應多飲水,以防尿少而析出結晶
(6)強心苷類藥物:服用前,應先測量脈率、心率及節律,如脈率低于60次/分或節律不齊,則應停止服用
溫馨提示:在使用強心苷類藥物時應注意觀察心率,成人低于60次/分,嬰幼兒低于80次/分應停服
(十七)常用藥物
(1)預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如慶大霉素等抗生素
(2)解除支氣管痙攣,如氨茶堿、沙丁胺醇等
(3)稀化痰液,幫助祛痰,如α-糜蛋白酶等
(4)減輕呼吸道黏膜水腫
(十八)青霉素過敏試驗法(高頻考點)
1.過敏反應的預防
(1)使用青霉素前必須做過敏試驗:病人如有青霉素過敏史,應禁止做過敏試驗;病人已進行青霉素治療,如停藥3天后再用,或用藥中更換藥物批號,均應重新做過敏試驗,結果陰性方可使用
(2)青霉素過敏試驗和注射前應備好鹽酸腎上腺素
(3)皮試結果陽性者禁用青霉素,及時報告醫生,在體溫單、醫囑單、病歷、床頭卡等上醒目地注明,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屬
2.青霉素皮試陽性的判斷: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現紅暈硬塊,直徑大于1cm,或周圍有偽足、癢感。嚴重時可發生過敏性休克
3.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 青霉素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其中最嚴重的是過敏性休克
(1)過敏性休克:①呼吸道阻塞癥狀:由于喉頭水腫和肺水腫,病人感覺胸悶、氣急、發紺。②循環衰竭癥狀:表現為面色蒼白、出冷汗、發紺、脈細弱、血壓下降等。③皮膚過敏癥狀:有瘙癢、蕁麻疹等。上述癥狀常以呼吸道癥狀或皮膚瘙癢最早出現
(2)血清病型反應:一般于用藥后7~12天發生。病人有發熱、皮膚瘙癢、蕁麻疹、關節腫痛、全身淋巴結腫大等
4.過敏性休克的處理
(1)立即停藥,就地搶救,使病人平臥,并注意保暖
(2)首選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按醫囑立即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成人劑量為0.5~1ml,小兒酌減
關于滴速的考點,考生可進行全面的總結:一般成人每分鐘40~60滴,兒童每分鐘20~40滴;膀胱沖洗時滴速為60~80滴/分;急性心力衰竭、肺癌患者術后滴速為20~30滴/分;化膿性骨髓炎開窗引流時滴速為50~60滴/分
(十九)常見輸液反應及護理(高頻考點)
1.發熱反應
(1)臨床表現 多發生于輸液后數分鐘至1小時,主要表現為發冷、寒戰及高熱。輕者體溫在38.0℃左右,停止輸液數小時內恢復正常;重者初起寒戰,體溫可達40.0℃以上,伴有惡心、嘔吐、頭痛、脈速等全身不適癥狀
(2)原因:發熱反應是最常見的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所致
2.循環負荷過重(急性肺水腫)
(1)臨床表現 輸液過程中,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促、咳嗽、咯粉紅色泡沫樣痰,嚴重時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聞及濕啰音
溫馨提示:快速大量輸液時→回心血量增多→肺毛細血管靜水壓升高→液體、紅細胞滲入肺泡→呼吸困難、咯粉紅色泡沫痰
3.靜脈炎
(1)臨床表現 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發紅、腫脹、灼熱、疼痛,可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
【衛生資格考試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知識總結03-22
衛生資格考試介紹03-18
衛生資格考試科目03-18
衛生資格考試報名時間03-18
衛生資格考試時間03-18
2017年護士資格考試重點知識點總結03-04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01-24
關于衛生資格考試沖刺試題01-22
衛生資格考試題型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