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地租的基本理論
地租是直接生產者在農業(或其他產業)中所創造的生產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權借以實現的經濟形式。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地租的基本理論!
馬克思主義地租地價理論
1、概念和特點
資本主義地租以土地私有制為前提,是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不勞而獲的收入,其特點在于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
2、級差地租理論的基本內容
(1)級差地租的概念。指租用較優土地所獲得的歸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額利潤。它和土地等級相聯系。分析級差地租的前提假設。級差地租形成的自然條件、原因和源泉。
(2)級差地租的形式及產生條件。按形成基礎不同,馬克思把級差地租分為兩種形式: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ⅱ。
3、絕對地租理論的基本內容(聯系級差地租復習)
絕對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壟斷所獲得的地租。產生原因是土地所有權壟斷。它的實質和來源同樣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4、壟斷地租
由產品的壟斷價格帶來的超額利潤而轉化成的地租,它來自社會其他部門工人創造的價值。
5、礦山地租
指工業資本家為取得采掘地下礦藏財富的權利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同樣含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
6、建筑地段地租
指工商業資本家和房地產業資本家為獲得建造各種建筑物所需土地而支付給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它以農業地租為基礎,又與農業地租有區別。
西方地租地價理論
1、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的地租地價理論
(1)威廉配第的觀點:《賦稅論》的地租概念,關于級差地租的最初概念,對土地使用權總價值的獨到見解。
(2)弗朗斯瓦魁奈的觀點:重農學派的地租觀表現為“純產品”學說,“純產品”的概念及存在條件。
(3)亞當斯密的觀點:《國富論》中的地租概念,谷物地租決定其他耕地地租的思想,關于級差地租的觀點。
(4)大衛李嘉圖的觀點:《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中的地租概念,租金與地租的區分,李嘉圖的地租實際上是級差地租,級差地租產生的條件,農產品市場價格的決定,不同條件形成的三種級差地租(豐度地租、位置地租、資本地租)。
2、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的地租地價理論
(1)法國的讓巴蒂斯特薩伊的觀點:理論基礎是“生產三要素論”,目的是想證明地租來自土地的作用,而不是工人的剩余勞動。
(2)美國的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的觀點:反映在1815年發表的《關于地租之性質及其進步的研究》中,地租的概念,剩余部分產生的原因。
3、西方新古典主義城市地租理論
(1)新古典主義關于地租、地價論述的幾個特點
(2)政策因素與地租和地價
包括土地利用規劃(實質性規劃政策和程序性規劃政策)和城市基礎設施政策
(3)地租模型——阿蘭索的地租模型
突出貢獻:空間的考慮、區位平衡概念、城市地租計算的理論方法
通過基本公式、滿意程度函數、買價曲線來分析家庭(企業)的區位平衡
土地市場取得平衡的條件以及平衡區位地價公式
對阿蘭索地租模型的評價
區位理論
1、土地區位的概念
區位就是自然地理區位、經濟地理區位和交通地理區位在空間地域上有機結合的具體表現
2、農業區位論——杜能
(1)杜能“孤立國”理論的前提;(2)杜能區位理論的基本經濟分析p+t=v-e=k(k表示常數);(3)杜能圈:六種耕作制度 ; (4)杜能圈的修整模型
3、工業區位理論——韋伯
(1)基本假設
(2)關于運輸成本定向工業區位的分析
絕對重量、相對重量、原料指數
(3)勞工成本影響工業區位趨向的分析
(4)聚集與分散因素影響工業區位的分析
4、中心地理理論——克里斯塔勒
(1)幾個基本概念 (2)假設條件 (3)六邊形市場區
(4)市場等級序列(5)中心地體系的基本模型
市場原則——k=3
交通原則——k=4
行政原則——k=7
5、影響土地區位的主要因素
(1)社會經濟因素
包括繁華程度、交通狀況或通達程度、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的完備程度、人口密度等
(2)自然因素
包括地形坡度、土地承載力、洪水淹沒及排水狀況、公園與綠地、環境質量等
(3)行政因素:城鎮規劃
6、區位理論在土地估價中的作用
(1)區位是決定城市土地利用價值的重要因素
(2)區位是衡量地租、地價的主要標尺
【地租的基本理論】相關文章:
作曲的基本理論09-20
色彩的基本理論07-30
舞蹈形體的基本理論10-13
土地估價的基本理論08-01
廚師基本理論知識05-26
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06-23
色彩基本理論知識10-16
貨運代理基本理論知識06-21
核心競爭力的基本理論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