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初級統(tǒng)計師《統(tǒng)計基礎知識與實務》復習題及答案

        時間:2024-08-11 17:50:16 統(tǒng)計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統(tǒng)計基礎知識與實務》復習題及答案

          復習題一: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統(tǒng)計基礎知識與實務》復習題及答案

          多選題(以下每小題至少有兩項正確答案,全部選對得滿分。多選或錯選不得分,也不倒扣分。在無多選和錯選的情況下,每選對一項得0.5分。本題共30分,每小題2分)

          1、 統(tǒng)計調(diào)查中的非全面調(diào)查有( )。

          A、非全面統(tǒng)計報表

          B、普查

          C、抽樣調(diào)查

          D、重點調(diào)查

          E、典型調(diào)查

          E

          標準答案: a, c, d, e

          本題分數(shù): 2.00 分,你答題的情況為 錯誤 所以你的得分為 0 分

          2、 分析時間數(shù)列的水平指標包括( )。

          A、發(fā)展水平

          B、發(fā)展速度

          C、增長量

          D、平均發(fā)展水平

          E、一般平均數(shù)

          E

          標準答案: a, c, d

          本題分數(shù): 2.00 分,你答題的情況為 錯誤 所以你的得分為 0 分

          3、 重復抽樣和不重復抽樣差別有( )。

          A、可能的樣本數(shù)目不同

          B、抽樣誤差的大小不同

          C、抽樣誤差的計算公式不同

          D、前者屬于隨機抽樣,后者屬于非隨機抽樣

          E、兩者都必須考慮抽取樣本的順序

          E

          標準答案: a, b, d, e

          本題分數(shù): 2.00 分,你答題的情況為 錯誤 所以你的得分為 0 分

          4、 統(tǒng)計測定長期趨勢的方法主要有( )。

          A、時距擴大法

          B、移動平均法

          C、移動平均趨勢剔除法

          D、最小平方法

          E、按月(季)平均法

          標準答案: a, b, d

          5、 影響抽樣誤的主要因素有(  )。

          A、總體被研究標志的變異程度

          B、樣本容量

          C、抽樣方法

          D、抽樣組織形式

          E、估計的可靠性和準確度的要求

          標準答案: a, b, c, d

          6、 消費者收入變化對需求影響的一般情況是( )。

          A、收入增加,需求增加

          B、收入減少,需求增加

          C、收入增加,需求減少

          D、收入減少,需求減少

          E、收入不變,需求減少

          標準答案: a, d

          7、 下面屬于公共產(chǎn)品的是( )。

          A、國防

          B、公安

          C、公路

          D、義務教育

          E、公園

          標準答案: a, b, c, d, e

          本題分數(shù): 2.00 分,你答題的情況為 錯誤 所以你的得分為 0 分

          8、 一個經(jīng)濟社會實現(xiàn)均衡的條件是(  )。

          A、總支出=總供給

          B、總需求=總供給

          C、投資=儲蓄

          D、進口=出口

          E、稅收=政府支出

          標準答案: a, b, c

          9、 政府轉移支付包括(  )。

          A、政府補貼

          B、社會福利保險

          C、貧困救濟

          D、政府購買

          E、政府減稅

          標準答案: a, b, c

          10、 計算通貨膨脹常用的價格指數(shù)有( )。

          A、消費價格指數(shù)

          B、生產(chǎn)價格指數(shù)

          C、GDP縮減指數(shù)

          D、能源價格指數(shù)

          E、原材料價格指數(shù)

          標準答案: a, b, c

          11、

          某公司2001年管理人員年均收入35000元,生產(chǎn)人員為25000元;2002年各類人員年均收入水平不變,但管理人員增加15%,生產(chǎn)人員增加25%,則兩類人員平均的年收入2002年比2001年( )

          A.提高

          B.下降

          C.持平

          D.無法判斷

          標準答案: b

          直接判斷,因為2002年各類人員年均收入水平不變,但人數(shù)都相應地增加了,因此各類人員的平均年收入2002年比2001年要下降。

          12、 某企業(yè)2002年各種不同產(chǎn)品的實際產(chǎn)量為計劃產(chǎn)量的110%,這個指數(shù)是( )。

          A.個體指數(shù)

          B.總指數(shù)

          C.靜態(tài)指數(shù)

          D.動態(tài)指數(shù)

          E.綜合指數(shù)

          標準答案: b, d, e

          個體指數(shù)是反映某一項目或變動的相對數(shù),而總指數(shù)是反映多種項目或變量綜合變動的相對數(shù)。綜合指數(shù)是由兩個總量指數(shù)對比而形成的指數(shù)。

          動態(tài)指數(shù)是反映現(xiàn)象數(shù)量方面在時間上的變動程度。

          靜態(tài)指數(shù)是反映同類現(xiàn)象的數(shù)量在相同時間內(nèi)不同空間的差異程度

          13、 設單位產(chǎn)品成本(元)對產(chǎn)量(千件)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為Y=85-5.6x,這意味著( )

          A. 單位成本與產(chǎn)量之間存在著負相關

          B. 單位成本與產(chǎn)量之間是正相關

          C. 產(chǎn)量為1000件時單位成本為79.4元

          D. 產(chǎn)量每增加1千件單位成本平均增加5.6元

          E.產(chǎn)量每增加1千件單位成本平均減少5.6元

          標準答案: a, c, e

          本題中要注意單位的關系。1000件和1千件是相同的。因此在代入公式計算時,要將1000換為1千件進行計算。

          14、 調(diào)節(jié)一國國際收支順差的手段有( )

          A.提高利率

          B.增加國民收入

          C.降低利率

          D.貨幣法定升值

          E.利用國際貸款

          標準答案: a, b

          15、 自然失業(yè)率( )

          A.恒為零

          B.是歷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業(yè)率

          C.是經(jīng)濟處于潛在產(chǎn)出水平時的失業(yè)率

          D.包括摩擦性失業(yè);

          E.恒定不變

          標準答案: c, d

          復習題二:

          單選題(以下每小題各有四項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本題共40分,每小題1分)

          1、 在下列選項中屬于離散型變量的有()。

          A、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

          B、全國居民消費水平

          C、城鎮(zhèn)居民人均居住面積

          D、城鎮(zhèn)居民最低收入戶數(shù)

          標準答案: d

          2、 標志變異指標的數(shù)值越小,表明( )。

          A、總體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標的代表性越大

          B、總體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標的代表性越小

          C、總體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標的代表性越大

          D、總體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標的代表性越小

          標準答案: a

          3、 有意識地選取若干塊水田,測算其水稻產(chǎn)量,研究該地區(qū)的水稻生產(chǎn)的經(jīng)驗,這種調(diào)查屬于( )。

          A、重點調(diào)查

          B、典型調(diào)查

          C、抽樣調(diào)查

          D、普查

          標準答案: a

          重點調(diào)查是一種非全面調(diào)查,它是在調(diào)查對象中選擇一部分對全局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重點單位進行調(diào)查。

          典型調(diào)查是根據(jù)調(diào)查的目的與要求,在對被調(diào)查對象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擇若干具有典型意義的或有代表性單位進行調(diào)查。

          4、 統(tǒng)計學的基本涵義是(  )。

          A、統(tǒng)計資料

          B、統(tǒng)計數(shù)字

          C、統(tǒng)計活動

          D、是一門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和技術的學科,也可以說統(tǒng)計學是一門研究“數(shù)據(jù)”的科學,任務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探索數(shù)據(jù)內(nèi)在的數(shù)量規(guī)律性,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做出推斷或預測,直到為采取決策提供依據(jù)。

          標準答案: d

          5、 某公司2003年計劃規(guī)定利潤應比2002年增長10%,實際執(zhí)行的結果比2002年增長了12%,則其計劃完成程度為( )。

          A、83%

          B、120%

          C、98.2%

          D、101.8%

          標準答案: d

          計劃完成程度=(1+12%)÷(1+10%)=101.8%

          6、 時間序列中的發(fā)展水平( )。

          A、只能是絕對數(shù)

          B、只能是相對數(shù)

          C、只能是平均數(shù)

          D、可以是絕對數(shù),也可以是相對數(shù)或平均數(shù)

          標準答案: d

          7、 若勞動生產(chǎn)率可變構成指數(shù)為134.5%,職工人數(shù)結構影響指數(shù)為96.3%,則勞動生產(chǎn)率固定構成指數(shù)為(  )。

          A、39.76%

          B、139.67%

          C、71.60%

          D、129.52%

          標準答案: b

          勞動生產(chǎn)率固定構成指數(shù)=可變構成指數(shù)÷結構影響指數(shù)

          =134.5%÷96.3%=139.67%  P106公式(4•16)

          8、 在500個抽樣產(chǎn)品中,有95%的一級品,則在簡單隨機重復抽樣下一級品率的抽樣平均誤差為( )。

          A、0.6827%

          B、0.9545%

          C、0.2128%

          D、0.9747%

          標準答案: d

          P120公式(5-7)

          9、 在統(tǒng)計抽樣中,樣本容量的含義是指( )。

          A、樣本的個數(shù)

          B、樣本的可能數(shù)目

          C、一個樣本所包含的單位數(shù)

          D、抽樣框的大小

          標準答案: c

          10、 兩個變量間的線性相關關系愈不密切,相關系數(shù)r值就愈接近( )。

          A、-1

          B、+1

          C、0

          D、-1或+1

          標準答案: c

          11、 某地區(qū)2002年參加醫(yī)療保險的人數(shù)是1998年的4倍,比2001年增長60%,那么,2001年參加醫(yī)療保險的人數(shù)比1998年增長( C )。

          A、250%

          B、240%

          C、150%

          D、40%

          標準答案: c

          X02=4X98,求(X01-X98)÷X98=? (X02-X01)÷X01=0.6,1.6X01=X02=4X98

          X01=2.5X98,代入所求式子得(2.5X98-X98)÷X98=1.5×100%=150%。故選C

          12、 均衡價格是 ( ) 。

          A 、供給與需求相等時的價格

          B 、固定不變的價格

          C 、支持價格

          D 、限制價格

          標準答案: a

          13、 如果上游工廠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飲水,按科斯定理,( ),問題就可妥善解決。

          A 、不管產(chǎn)權是否明確,只要交易成本為零

          B 、只要產(chǎn)權明確,且交易成本為零

          C 、只要產(chǎn)權明確,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 、不論產(chǎn)權是否明確,交易成本是否為零

          標準答案: b

          書上P215,一般認為,科斯定理是指,只要產(chǎn)權是明晰的,并且其交易成本為0或很小,則無論在開始時將產(chǎn)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

          14、 根據(jù)投資乘數(shù)原理,當邊際消費傾向C=0.6時,如果投資增加100,國民收入最終增加(  )。

          A、150

          B、200

          C、250

          D、300

          標準答案: c

          15、 市場失靈是指( )。

          A 、在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之間資源配置不均

          B、 不能產(chǎn)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場過程

          C、 以市場為基礎的對資源的低效率配置

          D、 收入分配不平等

          標準答案: c

          P209。市場失靈是指市場機制不能效地實現(xiàn)經(jīng)濟的一般均衡和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

          16、

          引起一國貨幣對外貶值的內(nèi)在因素是( )

          A、.國際收支逆差

          B、.國內(nèi)失業(yè)嚴重

          C、.經(jīng)濟衰退

          D、.通貨膨脹

          標準答案: d

          17、 在短期內(nèi),如果通貨膨脹率較低,那么通貨膨脹與產(chǎn)出水平的關系是(  )。

          A、負相關

          B、正相關

          C、零相關

          D、無法確定

          標準答案: b

          18、 調(diào)節(jié)匯率的作用,除了影響資金的流出和流入,影響非貿(mào)易外匯收入外,主是要( )。

          A、影響職工工資收入

          B、影響投資規(guī)模和方向

          C、影響進出口貿(mào)易

          D、影響資金供給和流向

          標準答案: c

          19、 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利率上升,從而抑制私人部門投資,進而對國民收入的增長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低效作用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被稱為(  )。

          A、擠出效應

          B、庇古效應

          C、利息率效應

          D、凱恩斯效應

          標準答案: a

          20、 在何種匯率制度下,官方不必持有外匯儲備。( )。

          A、自由浮動匯率制度

          B、管制浮動匯率制度

          C、完全固定匯率制度

          D、半固定匯率制度

          標準答案: a

          在自由浮動匯率制度下,外匯的需求與供給是通過匯率的變動來達到平衡。不存在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匯率完全由市場決定。此時的匯率即為均衡利率或出清利率。在此情況下,官方就不必持有外匯儲備以干預外匯市場。即官方外匯儲備交易為0。P269

          21、 如果本期物價水平為6%,上期物價水平為4%,則本期通貨膨脹率為( )。

          A、2%

          B、1.5%

          C、50%

          D、150%

          標準答案: c

          (6%-4%)÷4%=50%

          22、 經(jīng)濟周期中的蕭條階段的特征是 ( ) 。

          A 、國民收入與經(jīng)濟活動低于正常水平

          B 、國民收入與經(jīng)濟活動等于正常水平低

          C 、國民收入與經(jīng)濟活動高于正常水平

          D 、生產(chǎn)迅速增加,投資增加,信用擴張

          標準答案: a

          23、

          企業(yè)向銀行借款10000元存入銀行,導致( )

          A資產(chǎn)增加 負債減少

          B資產(chǎn)增加 負債增加

          C資產(chǎn)減少 所有者權益增加

          D資產(chǎn)減少 所有者權益減少

          標準答案: b

          向銀行借款,導致“銀行存款”增加10000元,“銀行借款”增加10000元

          24、 會計科目與賬戶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 )。

          A.反映的經(jīng)濟內(nèi)容不同

          B.記錄資產(chǎn)和權益的內(nèi)容不同

          C.記錄資產(chǎn)和權益的方法不同

          D.會計賬戶有結構,而會計科目無結構

          標準答案: d

          會計科目只能界定經(jīng)濟業(yè)務發(fā)生變化所涉及的項目,但并不能對其加以記錄,即沒有結構和格式,而會計賬戶是用來記錄經(jīng)濟業(yè)務發(fā)生變化及其結果的載體,所以是有結構和格式的。

          25、 向銀行借入期限6個月的借款,存入銀行,應貸記( )

          A銀行存款

          B 短期借款

          C長期借款

          D 應付帳款

          標準答案: b

          6個月以內(nèi)的借款應該通過“短期借款”核算,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26、 企業(yè)應將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成本結轉到( )賬戶的借方。

          A 主營業(yè)務成本

          B其他業(yè)務支出

          C營業(yè)外支出

          D管理費用

          標準答案: a

          結轉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成本時:應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7、

          某企業(yè)2005年年初未分配利潤貸方余額為35000元,本年實現(xiàn)的凈利潤700000元,提取盈余公積70000元,提取公益金35000元,則未分配利潤的賬戶余額為(

          )元

          A 630000

          B 695000

          C 70000

          D 35000

          標準答案: a

          35000+700000-70000-35000=630000元

          28、 會計日常核算工作的起點是( )。

          A.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B.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

          C.登記會計賬簿

          D.財產(chǎn)清查

          標準答案: b

          29、 對于將現(xiàn)金送存銀行的業(yè)務,會計人員應編制的記賬憑證是( )。

          A.現(xiàn)金付款憑證

          B.銀行收款憑證

          C.現(xiàn)金付款憑證和銀行收款憑證

          D.轉賬憑證

          標準答案: a

          對于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之間相互劃轉的經(jīng)濟業(yè)務只編付款憑證

          30、 按照財產(chǎn)清查對象的范圍不同,財產(chǎn)清查分為( )

          A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B 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C實物清查、現(xiàn)金清查

          D 銀行存款清查和往來款項清查

          標準答案: b

          財產(chǎn)清查的種類

          (一) 按財產(chǎn)清查的范圍不同,可分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二) 按財產(chǎn)清查的時間不同,可分為定期清查和局部清查。

          31、 某企業(yè)稅后凈利為67萬元,所得稅率33%,利息費用為50萬元,則該企業(yè)利息保障倍數(shù)為( )

          A. 1.3

          B. 1.73

          C. 2.78

          D. 3

          標準答案: d

          利息保障倍數(shù)=(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稅前利潤=67/(1-33%)=100

          利息保障倍數(shù)=(100+50)/50=3

          32、 我國的資產(chǎn)負債表主要采用( )格式

          A 、多步式

          B、 賬戶式

          C、報告式

          D 、單步式

          標準答案: b

          A D為利潤表的格式

          33、 下列資產(chǎn)負債表項目,可直接根據(jù)有關總賬余額填列的是( )。

          A.貨幣資金

          B.應收票據(jù)

          C.存貨

          D.應收賬款

          標準答案: b

          根據(jù)總賬科目余額填列。資產(chǎn)負債表中的有些項目,可直接根據(jù)有關總賬科目的余額編制,如"應收票據(jù)"、"短期借款"

          等;有些項目,則需根據(jù)幾個總賬科目的余額編制,如"貨幣資金"“存貨”等。“應收賬款”是根據(jù)期末余額減去備抵賬戶的期末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34、 用以記錄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收款業(yè)務的會計憑證是( )

          A 收款憑證

          B 付款憑證

          C 轉帳憑證

          D 單式憑證

          標準答案: a

          用以記錄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收款業(yè)務的會計憑證是收款憑證

          用以記錄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付款業(yè)務的會計憑證是付款憑證

          用以記錄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以外業(yè)務的會計憑證是轉帳憑證

          35、 會計賬簿按( )分類,分為序時賬、分類賬、備查賬。

          A.用途

          B.性質(zhì)

          C.格式

          D.外形

          標準答案: a

          會計賬簿按用途分類,分為序時賬、分類賬、備查賬。

          36、 抽樣誤差是指(  )。

          A、在調(diào)查過程中由于觀察、測量等差錯所引起的誤差

          B、在調(diào)查中違反隨機原則出現(xiàn)的系統(tǒng)誤差

          C、隨機抽樣而產(chǎn)生的代表性誤差

          D、人為原因所造成的誤差

          標準答案: c

          37、 下列有四個相關系數(shù)值,其中反映變量之間關系最密切的數(shù)值是( )。

          A、0.6

          B、-0.7

          C、-0.96

          D、0.95

          標準答案: c

          38、 選擇公有制實現(xiàn)形式的標準是()。

          A、政治標準:有利于加強******的領導

          B、生產(chǎn)力標準:三個有利于標準

          C、所有制標準:有利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發(fā)展

          D、分配標準:有利于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制度

          標準答案: b

          39、 一般認為經(jīng)濟中存在( )的失業(yè)率是正常。

          A、1~3%

          B、4~6%

          C、7~8%

          D、8~10%

          標準答案: b

          40、 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利率上升,從而抑制私人部門投資,進而對國民收入的增長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低效作用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被稱為(  )。

          A、擠出效應

          B、庇古效應

          C、利息率效應

          D、凱恩斯效應

          標準答案: a

          復習題三:

          單項選擇題

          1.下列經(jīng)濟單位中,屬于我國常住單位的是( )。

          A.在我國境內(nèi)的外資企業(yè)

          B.在我國境外的中資企業(yè)

          C.來中國訪問的外國專家

          D.在國外定居的華人居民

          答案:A

          2.機構單位與機構部門的關系是()。

          A.完全一致

          B.沒有關系

          C.隸屬關系

          D.前者是后者的基本分類單位

          答案:D

          3.我國近年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jīng)常帳戶上出現(xiàn)較大的順差,這主要是由于( )順差造成的。

          A.貨物貿(mào)易

          B.服務貿(mào)易

          C.資本往來

          D.金融往來答案:A

          4.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總差額”等于( )

          A.儲備資產(chǎn)增減額的相反數(shù)

          B.經(jīng)常帳戶差額加資本帳戶差額

          C.經(jīng)常帳戶差額加資本和金融帳戶差額

          D.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貸方合計數(shù)減借方合計數(shù)

          答案:A

          5. 某城鎮(zhèn)從業(yè)人員117萬人,登記失業(yè)人員3萬人,則該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 )。

          A. 2.5%

          B.大于2.5%

          C.小于2.5%

          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釋:失業(yè)率=失業(yè)人口數(shù)/經(jīng)濟活動人口數(shù)=3/(117+3)×100%=2.5%,故選A

          6. 張生戶口登記地為安徽W縣,今年春節(jié)后到北京市打工半年以上,后又轉到上海市繼續(xù)打工,到年末進行人口登記時,張生應統(tǒng)計為( )。

          A.安徽W縣的常住人口

          B.北京市常住人口

          C.上海市常住人口

          D.上海市暫住人口

          答案:C

          解釋:常住人口是指以該地區(qū)為經(jīng)常居留的人口,或者說是長期(通常是半年以上)居留于該地區(qū)的人口。

          7.標準化處理是將變量值轉化為數(shù)學期望為O,方差為1的標準化數(shù)值,其變量服從的分布是( )。

          A.正態(tài)分布

          B.二項分布

          C.指數(shù)分布

          D.任何分布

          答案:A

          解釋:只有在正態(tài)分布下,才能進行標準化處理。

          8.在一元回歸中,對回歸系數(shù)的檢驗使用的檢驗方法是()。

          A.t檢驗

          B. F檢驗

          C. z檢驗

          D.x2檢驗

          答案:A

          9.國民經(jīng)濟統(tǒng)計中屬于經(jīng)濟存量統(tǒng)計的是( )。

          A.生產(chǎn)與使用統(tǒng)計

          B.收入分配統(tǒng)計

          C.對外經(jīng)濟與國際收支統(tǒng)計

          D.國民資產(chǎn)負債統(tǒng)計

          答案:D

          解釋:經(jīng)濟存量是指截止到某一時點對經(jīng)濟資源的持有量或稱擁有量。

          10.在計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遷入率、遷出率諸指標時,其分母數(shù)應該是( )。

          A.年初人口總數(shù)

          B.年末人口總數(shù)

          C.年內(nèi)調(diào)查時點人口總數(shù)

          D.年平均人口總數(shù)

          答案:D

          11.統(tǒng)計分析的必要條件之一是( )。

          A.取得系統(tǒng)完善的有關資料

          B.掌握統(tǒng)計年鑒和各種普查資料

          C.把握研究對象的內(nèi)在規(guī)律

          D.了解企業(yè)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狀況

          答案:A

          12.對企業(yè)產(chǎn)品質(zhì)量下降問題的分析,運用的是( )。

          A.宏觀經(jīng)濟分析

          B.專題分析

          C.綜合分析

          D.微觀經(jīng)濟分析答案:B

          解釋:專題分析是指對某一個專門問題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通過深入分析,使某項重大問題、關鍵性或緊迫性問題盡快得到解決。

          13.我國近年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jīng)常帳戶上出現(xiàn)較大的順差,這主要是由于( )順差造成的。

          A.貨物貿(mào)易

          B.服務貿(mào)易

          C.資本往來

          D.金融往來答案:A

          14.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總差額”等于( )

          A.儲備資產(chǎn)增減額的相反數(shù)

          B.經(jīng)常帳戶差額加資本帳戶差額

          C.經(jīng)常帳戶差額加資本和金融帳戶差額

          D.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貸方合計數(shù)減借方合計數(shù)

          答案:A

          15. 某城鎮(zhèn)從業(yè)人員117萬人,登記失業(yè)人員3萬人,則該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 )。

          A. 2.5%

          B.大于2.5%

          C.小于2.5%

          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釋:失業(yè)率=失業(yè)人口數(shù)/經(jīng)濟活動人口數(shù)=3/(117+3)×100%=2.5%,故選A

          16. 張生戶口登記地為安徽W縣,今年春節(jié)后到北京市打工半年以上,后又轉到上海市繼續(xù)打工,到年末進行人口登記時,張生應統(tǒng)計為( )。

          A.安徽W縣的常住人口

          B.北京市常住人口

          C.上海市常住人口

          D.上海市暫住人口

          答案:C

          解釋:常住人口是指以該地區(qū)為經(jīng)常居留的人口,或者說是長期(通常是半年以上)居留于該地區(qū)的人口。

          17.標準化處理是將變量值轉化為數(shù)學期望為O,方差為1的標準化數(shù)值,其變量服從的分布是( )。

          A.正態(tài)分布

          B.二項分布

          C.指數(shù)分布

          D.任何分布

          答案:A

          解釋:只有在正態(tài)分布下,才能進行標準化處理。

          18.在一元回歸中,對回歸系數(shù)的檢驗使用的檢驗方法是()。

          A.t檢驗

          B. F檢驗

          C. z檢驗

          D.x2檢驗

          答案:A

          19.國民經(jīng)濟統(tǒng)計中屬于經(jīng)濟存量統(tǒng)計的是( )。

          A.生產(chǎn)與使用統(tǒng)計

          B.收入分配統(tǒng)計

          C.對外經(jīng)濟與國際收支統(tǒng)計

          D.國民資產(chǎn)負債統(tǒng)計

          答案:D

          解釋:經(jīng)濟存量是指截止到某一時點對經(jīng)濟資源的持有量或稱擁有量。

          20.在計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遷入率、遷出率諸指標時,其分母數(shù)應該是( )。

          A.年初人口總數(shù)

          B.年末人口總數(shù)

          C.年內(nèi)調(diào)查時點人口總數(shù)

          D.年平均人口總數(shù)

          答案:D

          21.統(tǒng)計分析的必要條件之一是( )。

          A.取得系統(tǒng)完善的有關資料

          B.掌握統(tǒng)計年鑒和各種普查資料

          C.把握研究對象的內(nèi)在規(guī)律

          D.了解企業(yè)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狀況

          答案:A

          22.對企業(yè)產(chǎn)品質(zhì)量下降問題的分析,運用的是( )。

          A.宏觀經(jīng)濟分析

          B.專題分析

          C.綜合分析

          D.微觀經(jīng)濟分析

          答案:B

          解釋:專題分析是指對某一個專門問題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通過深入分析,使某項重大問題、關鍵性或緊迫性問題盡快得到解決。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級統(tǒng)計師《統(tǒng)計基礎知識與實務》復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基礎知識》精選復習題及答案03-02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基礎知識與實務》備考題及答案03-09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基礎知識與實務》應試題及答案02-27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基礎知識》復習題(含答案)01-20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基礎知識》精選復習題(附答案)03-02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基礎知識》復習題(附答案)03-08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基礎知識與實務》測試題及答案02-27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統(tǒng)計法基礎知識》復習題(附答案)03-08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法基礎知識》精選復習題及答案03-0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一级日本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91l | 亚洲国内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高清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統(tǒng)計基礎知識與實務》復習題及答案

              復習題一:

            2017初級統(tǒng)計師《統(tǒng)計基礎知識與實務》復習題及答案

              多選題(以下每小題至少有兩項正確答案,全部選對得滿分。多選或錯選不得分,也不倒扣分。在無多選和錯選的情況下,每選對一項得0.5分。本題共30分,每小題2分)

              1、 統(tǒng)計調(diào)查中的非全面調(diào)查有( )。

              A、非全面統(tǒng)計報表

              B、普查

              C、抽樣調(diào)查

              D、重點調(diào)查

              E、典型調(diào)查

              E

              標準答案: a, c, d, e

              本題分數(shù): 2.00 分,你答題的情況為 錯誤 所以你的得分為 0 分

              2、 分析時間數(shù)列的水平指標包括( )。

              A、發(fā)展水平

              B、發(fā)展速度

              C、增長量

              D、平均發(fā)展水平

              E、一般平均數(shù)

              E

              標準答案: a, c, d

              本題分數(shù): 2.00 分,你答題的情況為 錯誤 所以你的得分為 0 分

              3、 重復抽樣和不重復抽樣差別有( )。

              A、可能的樣本數(shù)目不同

              B、抽樣誤差的大小不同

              C、抽樣誤差的計算公式不同

              D、前者屬于隨機抽樣,后者屬于非隨機抽樣

              E、兩者都必須考慮抽取樣本的順序

              E

              標準答案: a, b, d, e

              本題分數(shù): 2.00 分,你答題的情況為 錯誤 所以你的得分為 0 分

              4、 統(tǒng)計測定長期趨勢的方法主要有( )。

              A、時距擴大法

              B、移動平均法

              C、移動平均趨勢剔除法

              D、最小平方法

              E、按月(季)平均法

              標準答案: a, b, d

              5、 影響抽樣誤的主要因素有(  )。

              A、總體被研究標志的變異程度

              B、樣本容量

              C、抽樣方法

              D、抽樣組織形式

              E、估計的可靠性和準確度的要求

              標準答案: a, b, c, d

              6、 消費者收入變化對需求影響的一般情況是( )。

              A、收入增加,需求增加

              B、收入減少,需求增加

              C、收入增加,需求減少

              D、收入減少,需求減少

              E、收入不變,需求減少

              標準答案: a, d

              7、 下面屬于公共產(chǎn)品的是( )。

              A、國防

              B、公安

              C、公路

              D、義務教育

              E、公園

              標準答案: a, b, c, d, e

              本題分數(shù): 2.00 分,你答題的情況為 錯誤 所以你的得分為 0 分

              8、 一個經(jīng)濟社會實現(xiàn)均衡的條件是(  )。

              A、總支出=總供給

              B、總需求=總供給

              C、投資=儲蓄

              D、進口=出口

              E、稅收=政府支出

              標準答案: a, b, c

              9、 政府轉移支付包括(  )。

              A、政府補貼

              B、社會福利保險

              C、貧困救濟

              D、政府購買

              E、政府減稅

              標準答案: a, b, c

              10、 計算通貨膨脹常用的價格指數(shù)有( )。

              A、消費價格指數(shù)

              B、生產(chǎn)價格指數(shù)

              C、GDP縮減指數(shù)

              D、能源價格指數(shù)

              E、原材料價格指數(shù)

              標準答案: a, b, c

              11、

              某公司2001年管理人員年均收入35000元,生產(chǎn)人員為25000元;2002年各類人員年均收入水平不變,但管理人員增加15%,生產(chǎn)人員增加25%,則兩類人員平均的年收入2002年比2001年( )

              A.提高

              B.下降

              C.持平

              D.無法判斷

              標準答案: b

              直接判斷,因為2002年各類人員年均收入水平不變,但人數(shù)都相應地增加了,因此各類人員的平均年收入2002年比2001年要下降。

              12、 某企業(yè)2002年各種不同產(chǎn)品的實際產(chǎn)量為計劃產(chǎn)量的110%,這個指數(shù)是( )。

              A.個體指數(shù)

              B.總指數(shù)

              C.靜態(tài)指數(shù)

              D.動態(tài)指數(shù)

              E.綜合指數(shù)

              標準答案: b, d, e

              個體指數(shù)是反映某一項目或變動的相對數(shù),而總指數(shù)是反映多種項目或變量綜合變動的相對數(shù)。綜合指數(shù)是由兩個總量指數(shù)對比而形成的指數(shù)。

              動態(tài)指數(shù)是反映現(xiàn)象數(shù)量方面在時間上的變動程度。

              靜態(tài)指數(shù)是反映同類現(xiàn)象的數(shù)量在相同時間內(nèi)不同空間的差異程度

              13、 設單位產(chǎn)品成本(元)對產(chǎn)量(千件)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為Y=85-5.6x,這意味著( )

              A. 單位成本與產(chǎn)量之間存在著負相關

              B. 單位成本與產(chǎn)量之間是正相關

              C. 產(chǎn)量為1000件時單位成本為79.4元

              D. 產(chǎn)量每增加1千件單位成本平均增加5.6元

              E.產(chǎn)量每增加1千件單位成本平均減少5.6元

              標準答案: a, c, e

              本題中要注意單位的關系。1000件和1千件是相同的。因此在代入公式計算時,要將1000換為1千件進行計算。

              14、 調(diào)節(jié)一國國際收支順差的手段有( )

              A.提高利率

              B.增加國民收入

              C.降低利率

              D.貨幣法定升值

              E.利用國際貸款

              標準答案: a, b

              15、 自然失業(yè)率( )

              A.恒為零

              B.是歷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業(yè)率

              C.是經(jīng)濟處于潛在產(chǎn)出水平時的失業(yè)率

              D.包括摩擦性失業(yè);

              E.恒定不變

              標準答案: c, d

              復習題二:

              單選題(以下每小題各有四項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本題共40分,每小題1分)

              1、 在下列選項中屬于離散型變量的有()。

              A、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

              B、全國居民消費水平

              C、城鎮(zhèn)居民人均居住面積

              D、城鎮(zhèn)居民最低收入戶數(shù)

              標準答案: d

              2、 標志變異指標的數(shù)值越小,表明( )。

              A、總體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標的代表性越大

              B、總體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標的代表性越小

              C、總體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標的代表性越大

              D、總體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標的代表性越小

              標準答案: a

              3、 有意識地選取若干塊水田,測算其水稻產(chǎn)量,研究該地區(qū)的水稻生產(chǎn)的經(jīng)驗,這種調(diào)查屬于( )。

              A、重點調(diào)查

              B、典型調(diào)查

              C、抽樣調(diào)查

              D、普查

              標準答案: a

              重點調(diào)查是一種非全面調(diào)查,它是在調(diào)查對象中選擇一部分對全局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重點單位進行調(diào)查。

              典型調(diào)查是根據(jù)調(diào)查的目的與要求,在對被調(diào)查對象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擇若干具有典型意義的或有代表性單位進行調(diào)查。

              4、 統(tǒng)計學的基本涵義是(  )。

              A、統(tǒng)計資料

              B、統(tǒng)計數(shù)字

              C、統(tǒng)計活動

              D、是一門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和技術的學科,也可以說統(tǒng)計學是一門研究“數(shù)據(jù)”的科學,任務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探索數(shù)據(jù)內(nèi)在的數(shù)量規(guī)律性,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做出推斷或預測,直到為采取決策提供依據(jù)。

              標準答案: d

              5、 某公司2003年計劃規(guī)定利潤應比2002年增長10%,實際執(zhí)行的結果比2002年增長了12%,則其計劃完成程度為( )。

              A、83%

              B、120%

              C、98.2%

              D、101.8%

              標準答案: d

              計劃完成程度=(1+12%)÷(1+10%)=101.8%

              6、 時間序列中的發(fā)展水平( )。

              A、只能是絕對數(shù)

              B、只能是相對數(shù)

              C、只能是平均數(shù)

              D、可以是絕對數(shù),也可以是相對數(shù)或平均數(shù)

              標準答案: d

              7、 若勞動生產(chǎn)率可變構成指數(shù)為134.5%,職工人數(shù)結構影響指數(shù)為96.3%,則勞動生產(chǎn)率固定構成指數(shù)為(  )。

              A、39.76%

              B、139.67%

              C、71.60%

              D、129.52%

              標準答案: b

              勞動生產(chǎn)率固定構成指數(shù)=可變構成指數(shù)÷結構影響指數(shù)

              =134.5%÷96.3%=139.67%  P106公式(4•16)

              8、 在500個抽樣產(chǎn)品中,有95%的一級品,則在簡單隨機重復抽樣下一級品率的抽樣平均誤差為( )。

              A、0.6827%

              B、0.9545%

              C、0.2128%

              D、0.9747%

              標準答案: d

              P120公式(5-7)

              9、 在統(tǒng)計抽樣中,樣本容量的含義是指( )。

              A、樣本的個數(shù)

              B、樣本的可能數(shù)目

              C、一個樣本所包含的單位數(shù)

              D、抽樣框的大小

              標準答案: c

              10、 兩個變量間的線性相關關系愈不密切,相關系數(shù)r值就愈接近( )。

              A、-1

              B、+1

              C、0

              D、-1或+1

              標準答案: c

              11、 某地區(qū)2002年參加醫(yī)療保險的人數(shù)是1998年的4倍,比2001年增長60%,那么,2001年參加醫(yī)療保險的人數(shù)比1998年增長( C )。

              A、250%

              B、240%

              C、150%

              D、40%

              標準答案: c

              X02=4X98,求(X01-X98)÷X98=? (X02-X01)÷X01=0.6,1.6X01=X02=4X98

              X01=2.5X98,代入所求式子得(2.5X98-X98)÷X98=1.5×100%=150%。故選C

              12、 均衡價格是 ( ) 。

              A 、供給與需求相等時的價格

              B 、固定不變的價格

              C 、支持價格

              D 、限制價格

              標準答案: a

              13、 如果上游工廠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飲水,按科斯定理,( ),問題就可妥善解決。

              A 、不管產(chǎn)權是否明確,只要交易成本為零

              B 、只要產(chǎn)權明確,且交易成本為零

              C 、只要產(chǎn)權明確,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 、不論產(chǎn)權是否明確,交易成本是否為零

              標準答案: b

              書上P215,一般認為,科斯定理是指,只要產(chǎn)權是明晰的,并且其交易成本為0或很小,則無論在開始時將產(chǎn)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

              14、 根據(jù)投資乘數(shù)原理,當邊際消費傾向C=0.6時,如果投資增加100,國民收入最終增加(  )。

              A、150

              B、200

              C、250

              D、300

              標準答案: c

              15、 市場失靈是指( )。

              A 、在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之間資源配置不均

              B、 不能產(chǎn)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場過程

              C、 以市場為基礎的對資源的低效率配置

              D、 收入分配不平等

              標準答案: c

              P209。市場失靈是指市場機制不能效地實現(xiàn)經(jīng)濟的一般均衡和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

              16、

              引起一國貨幣對外貶值的內(nèi)在因素是( )

              A、.國際收支逆差

              B、.國內(nèi)失業(yè)嚴重

              C、.經(jīng)濟衰退

              D、.通貨膨脹

              標準答案: d

              17、 在短期內(nèi),如果通貨膨脹率較低,那么通貨膨脹與產(chǎn)出水平的關系是(  )。

              A、負相關

              B、正相關

              C、零相關

              D、無法確定

              標準答案: b

              18、 調(diào)節(jié)匯率的作用,除了影響資金的流出和流入,影響非貿(mào)易外匯收入外,主是要( )。

              A、影響職工工資收入

              B、影響投資規(guī)模和方向

              C、影響進出口貿(mào)易

              D、影響資金供給和流向

              標準答案: c

              19、 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利率上升,從而抑制私人部門投資,進而對國民收入的增長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低效作用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被稱為(  )。

              A、擠出效應

              B、庇古效應

              C、利息率效應

              D、凱恩斯效應

              標準答案: a

              20、 在何種匯率制度下,官方不必持有外匯儲備。( )。

              A、自由浮動匯率制度

              B、管制浮動匯率制度

              C、完全固定匯率制度

              D、半固定匯率制度

              標準答案: a

              在自由浮動匯率制度下,外匯的需求與供給是通過匯率的變動來達到平衡。不存在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匯率完全由市場決定。此時的匯率即為均衡利率或出清利率。在此情況下,官方就不必持有外匯儲備以干預外匯市場。即官方外匯儲備交易為0。P269

              21、 如果本期物價水平為6%,上期物價水平為4%,則本期通貨膨脹率為( )。

              A、2%

              B、1.5%

              C、50%

              D、150%

              標準答案: c

              (6%-4%)÷4%=50%

              22、 經(jīng)濟周期中的蕭條階段的特征是 ( ) 。

              A 、國民收入與經(jīng)濟活動低于正常水平

              B 、國民收入與經(jīng)濟活動等于正常水平低

              C 、國民收入與經(jīng)濟活動高于正常水平

              D 、生產(chǎn)迅速增加,投資增加,信用擴張

              標準答案: a

              23、

              企業(yè)向銀行借款10000元存入銀行,導致( )

              A資產(chǎn)增加 負債減少

              B資產(chǎn)增加 負債增加

              C資產(chǎn)減少 所有者權益增加

              D資產(chǎn)減少 所有者權益減少

              標準答案: b

              向銀行借款,導致“銀行存款”增加10000元,“銀行借款”增加10000元

              24、 會計科目與賬戶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 )。

              A.反映的經(jīng)濟內(nèi)容不同

              B.記錄資產(chǎn)和權益的內(nèi)容不同

              C.記錄資產(chǎn)和權益的方法不同

              D.會計賬戶有結構,而會計科目無結構

              標準答案: d

              會計科目只能界定經(jīng)濟業(yè)務發(fā)生變化所涉及的項目,但并不能對其加以記錄,即沒有結構和格式,而會計賬戶是用來記錄經(jīng)濟業(yè)務發(fā)生變化及其結果的載體,所以是有結構和格式的。

              25、 向銀行借入期限6個月的借款,存入銀行,應貸記( )

              A銀行存款

              B 短期借款

              C長期借款

              D 應付帳款

              標準答案: b

              6個月以內(nèi)的借款應該通過“短期借款”核算,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26、 企業(yè)應將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成本結轉到( )賬戶的借方。

              A 主營業(yè)務成本

              B其他業(yè)務支出

              C營業(yè)外支出

              D管理費用

              標準答案: a

              結轉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成本時:應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7、

              某企業(yè)2005年年初未分配利潤貸方余額為35000元,本年實現(xiàn)的凈利潤700000元,提取盈余公積70000元,提取公益金35000元,則未分配利潤的賬戶余額為(

              )元

              A 630000

              B 695000

              C 70000

              D 35000

              標準答案: a

              35000+700000-70000-35000=630000元

              28、 會計日常核算工作的起點是( )。

              A.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B.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

              C.登記會計賬簿

              D.財產(chǎn)清查

              標準答案: b

              29、 對于將現(xiàn)金送存銀行的業(yè)務,會計人員應編制的記賬憑證是( )。

              A.現(xiàn)金付款憑證

              B.銀行收款憑證

              C.現(xiàn)金付款憑證和銀行收款憑證

              D.轉賬憑證

              標準答案: a

              對于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之間相互劃轉的經(jīng)濟業(yè)務只編付款憑證

              30、 按照財產(chǎn)清查對象的范圍不同,財產(chǎn)清查分為( )

              A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B 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C實物清查、現(xiàn)金清查

              D 銀行存款清查和往來款項清查

              標準答案: b

              財產(chǎn)清查的種類

              (一) 按財產(chǎn)清查的范圍不同,可分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二) 按財產(chǎn)清查的時間不同,可分為定期清查和局部清查。

              31、 某企業(yè)稅后凈利為67萬元,所得稅率33%,利息費用為50萬元,則該企業(yè)利息保障倍數(shù)為( )

              A. 1.3

              B. 1.73

              C. 2.78

              D. 3

              標準答案: d

              利息保障倍數(shù)=(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稅前利潤=67/(1-33%)=100

              利息保障倍數(shù)=(100+50)/50=3

              32、 我國的資產(chǎn)負債表主要采用( )格式

              A 、多步式

              B、 賬戶式

              C、報告式

              D 、單步式

              標準答案: b

              A D為利潤表的格式

              33、 下列資產(chǎn)負債表項目,可直接根據(jù)有關總賬余額填列的是( )。

              A.貨幣資金

              B.應收票據(jù)

              C.存貨

              D.應收賬款

              標準答案: b

              根據(jù)總賬科目余額填列。資產(chǎn)負債表中的有些項目,可直接根據(jù)有關總賬科目的余額編制,如"應收票據(jù)"、"短期借款"

              等;有些項目,則需根據(jù)幾個總賬科目的余額編制,如"貨幣資金"“存貨”等。“應收賬款”是根據(jù)期末余額減去備抵賬戶的期末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34、 用以記錄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收款業(yè)務的會計憑證是( )

              A 收款憑證

              B 付款憑證

              C 轉帳憑證

              D 單式憑證

              標準答案: a

              用以記錄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收款業(yè)務的會計憑證是收款憑證

              用以記錄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付款業(yè)務的會計憑證是付款憑證

              用以記錄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以外業(yè)務的會計憑證是轉帳憑證

              35、 會計賬簿按( )分類,分為序時賬、分類賬、備查賬。

              A.用途

              B.性質(zhì)

              C.格式

              D.外形

              標準答案: a

              會計賬簿按用途分類,分為序時賬、分類賬、備查賬。

              36、 抽樣誤差是指(  )。

              A、在調(diào)查過程中由于觀察、測量等差錯所引起的誤差

              B、在調(diào)查中違反隨機原則出現(xiàn)的系統(tǒng)誤差

              C、隨機抽樣而產(chǎn)生的代表性誤差

              D、人為原因所造成的誤差

              標準答案: c

              37、 下列有四個相關系數(shù)值,其中反映變量之間關系最密切的數(shù)值是( )。

              A、0.6

              B、-0.7

              C、-0.96

              D、0.95

              標準答案: c

              38、 選擇公有制實現(xiàn)形式的標準是()。

              A、政治標準:有利于加強******的領導

              B、生產(chǎn)力標準:三個有利于標準

              C、所有制標準:有利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發(fā)展

              D、分配標準:有利于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制度

              標準答案: b

              39、 一般認為經(jīng)濟中存在( )的失業(yè)率是正常。

              A、1~3%

              B、4~6%

              C、7~8%

              D、8~10%

              標準答案: b

              40、 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利率上升,從而抑制私人部門投資,進而對國民收入的增長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低效作用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被稱為(  )。

              A、擠出效應

              B、庇古效應

              C、利息率效應

              D、凱恩斯效應

              標準答案: a

              復習題三:

              單項選擇題

              1.下列經(jīng)濟單位中,屬于我國常住單位的是( )。

              A.在我國境內(nèi)的外資企業(yè)

              B.在我國境外的中資企業(yè)

              C.來中國訪問的外國專家

              D.在國外定居的華人居民

              答案:A

              2.機構單位與機構部門的關系是()。

              A.完全一致

              B.沒有關系

              C.隸屬關系

              D.前者是后者的基本分類單位

              答案:D

              3.我國近年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jīng)常帳戶上出現(xiàn)較大的順差,這主要是由于( )順差造成的。

              A.貨物貿(mào)易

              B.服務貿(mào)易

              C.資本往來

              D.金融往來答案:A

              4.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總差額”等于( )

              A.儲備資產(chǎn)增減額的相反數(shù)

              B.經(jīng)常帳戶差額加資本帳戶差額

              C.經(jīng)常帳戶差額加資本和金融帳戶差額

              D.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貸方合計數(shù)減借方合計數(shù)

              答案:A

              5. 某城鎮(zhèn)從業(yè)人員117萬人,登記失業(yè)人員3萬人,則該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 )。

              A. 2.5%

              B.大于2.5%

              C.小于2.5%

              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釋:失業(yè)率=失業(yè)人口數(shù)/經(jīng)濟活動人口數(shù)=3/(117+3)×100%=2.5%,故選A

              6. 張生戶口登記地為安徽W縣,今年春節(jié)后到北京市打工半年以上,后又轉到上海市繼續(xù)打工,到年末進行人口登記時,張生應統(tǒng)計為( )。

              A.安徽W縣的常住人口

              B.北京市常住人口

              C.上海市常住人口

              D.上海市暫住人口

              答案:C

              解釋:常住人口是指以該地區(qū)為經(jīng)常居留的人口,或者說是長期(通常是半年以上)居留于該地區(qū)的人口。

              7.標準化處理是將變量值轉化為數(shù)學期望為O,方差為1的標準化數(shù)值,其變量服從的分布是( )。

              A.正態(tài)分布

              B.二項分布

              C.指數(shù)分布

              D.任何分布

              答案:A

              解釋:只有在正態(tài)分布下,才能進行標準化處理。

              8.在一元回歸中,對回歸系數(shù)的檢驗使用的檢驗方法是()。

              A.t檢驗

              B. F檢驗

              C. z檢驗

              D.x2檢驗

              答案:A

              9.國民經(jīng)濟統(tǒng)計中屬于經(jīng)濟存量統(tǒng)計的是( )。

              A.生產(chǎn)與使用統(tǒng)計

              B.收入分配統(tǒng)計

              C.對外經(jīng)濟與國際收支統(tǒng)計

              D.國民資產(chǎn)負債統(tǒng)計

              答案:D

              解釋:經(jīng)濟存量是指截止到某一時點對經(jīng)濟資源的持有量或稱擁有量。

              10.在計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遷入率、遷出率諸指標時,其分母數(shù)應該是( )。

              A.年初人口總數(shù)

              B.年末人口總數(shù)

              C.年內(nèi)調(diào)查時點人口總數(shù)

              D.年平均人口總數(shù)

              答案:D

              11.統(tǒng)計分析的必要條件之一是( )。

              A.取得系統(tǒng)完善的有關資料

              B.掌握統(tǒng)計年鑒和各種普查資料

              C.把握研究對象的內(nèi)在規(guī)律

              D.了解企業(yè)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狀況

              答案:A

              12.對企業(yè)產(chǎn)品質(zhì)量下降問題的分析,運用的是( )。

              A.宏觀經(jīng)濟分析

              B.專題分析

              C.綜合分析

              D.微觀經(jīng)濟分析答案:B

              解釋:專題分析是指對某一個專門問題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通過深入分析,使某項重大問題、關鍵性或緊迫性問題盡快得到解決。

              13.我國近年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jīng)常帳戶上出現(xiàn)較大的順差,這主要是由于( )順差造成的。

              A.貨物貿(mào)易

              B.服務貿(mào)易

              C.資本往來

              D.金融往來答案:A

              14.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總差額”等于( )

              A.儲備資產(chǎn)增減額的相反數(shù)

              B.經(jīng)常帳戶差額加資本帳戶差額

              C.經(jīng)常帳戶差額加資本和金融帳戶差額

              D.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貸方合計數(shù)減借方合計數(shù)

              答案:A

              15. 某城鎮(zhèn)從業(yè)人員117萬人,登記失業(yè)人員3萬人,則該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 )。

              A. 2.5%

              B.大于2.5%

              C.小于2.5%

              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釋:失業(yè)率=失業(yè)人口數(shù)/經(jīng)濟活動人口數(shù)=3/(117+3)×100%=2.5%,故選A

              16. 張生戶口登記地為安徽W縣,今年春節(jié)后到北京市打工半年以上,后又轉到上海市繼續(xù)打工,到年末進行人口登記時,張生應統(tǒng)計為( )。

              A.安徽W縣的常住人口

              B.北京市常住人口

              C.上海市常住人口

              D.上海市暫住人口

              答案:C

              解釋:常住人口是指以該地區(qū)為經(jīng)常居留的人口,或者說是長期(通常是半年以上)居留于該地區(qū)的人口。

              17.標準化處理是將變量值轉化為數(shù)學期望為O,方差為1的標準化數(shù)值,其變量服從的分布是( )。

              A.正態(tài)分布

              B.二項分布

              C.指數(shù)分布

              D.任何分布

              答案:A

              解釋:只有在正態(tài)分布下,才能進行標準化處理。

              18.在一元回歸中,對回歸系數(shù)的檢驗使用的檢驗方法是()。

              A.t檢驗

              B. F檢驗

              C. z檢驗

              D.x2檢驗

              答案:A

              19.國民經(jīng)濟統(tǒng)計中屬于經(jīng)濟存量統(tǒng)計的是( )。

              A.生產(chǎn)與使用統(tǒng)計

              B.收入分配統(tǒng)計

              C.對外經(jīng)濟與國際收支統(tǒng)計

              D.國民資產(chǎn)負債統(tǒng)計

              答案:D

              解釋:經(jīng)濟存量是指截止到某一時點對經(jīng)濟資源的持有量或稱擁有量。

              20.在計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遷入率、遷出率諸指標時,其分母數(shù)應該是( )。

              A.年初人口總數(shù)

              B.年末人口總數(shù)

              C.年內(nèi)調(diào)查時點人口總數(shù)

              D.年平均人口總數(shù)

              答案:D

              21.統(tǒng)計分析的必要條件之一是( )。

              A.取得系統(tǒng)完善的有關資料

              B.掌握統(tǒng)計年鑒和各種普查資料

              C.把握研究對象的內(nèi)在規(guī)律

              D.了解企業(yè)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狀況

              答案:A

              22.對企業(yè)產(chǎn)品質(zhì)量下降問題的分析,運用的是( )。

              A.宏觀經(jīng)濟分析

              B.專題分析

              C.綜合分析

              D.微觀經(jīng)濟分析

              答案:B

              解釋:專題分析是指對某一個專門問題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通過深入分析,使某項重大問題、關鍵性或緊迫性問題盡快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