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招式:“提手上勢”
“提手上勢”拳式,所謂的“提手”是一種著法,“手”即法之義。
太極拳招式:“提手上勢”
勁起腳下螺旋上,太極身法形意樁。
提手伸腰把敵放,擠靠未使心里藏。
提手即為提法,是太極拳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抹勾拂撥、開合提擔等九十六法中的重要著法之一。其用法猶如兩手合抱地向上提起,狀如提物,故名。如是漫不經心的看上去,“提手上勢”與“手揮琵琶勢”似乎定勢相同,左右方向相反而已;但就技擊勁道的實質內容而言,則差異甚大。本勢用的主要勁別是合勁、提勁和搓勁;而手揮琵琶勢用的主要勁別是纏繞勁、穿化勁以及采挒、剪托之勁。勁別的不同決定了其技法及中途動作的不同。有些拳家未作深究,不明所以,把提手上勢看作虛回含化而否定它的提搓合勁,更有把它視作右手揮琵琶或右手揮琵琶的'組合,這是不應有的錯誤。兩者之所以冠以不同的名稱,是由于兩式從動作形式到技擊勁別的內容都有較大的區別,否則按一名可矣。但從其相似的定勢來看,兩者都類同于松溪征南派《內家八樁》之“龍樁”,兩手側掌,一長一短,一前一后,一伸一屈,置于身側左或右的同一側,前后遙遙相對,互相呼應,兩眼透過長手的食指極目凝視,眼與長手的食指尖等高。
此式即為古代拳術中最常用的以靜御動的格斗勢,一名“長短手"。在防守上含有靜觀待變、以靜伺機和長以衛短、短以救長以及以進為退、以退為進的意義。這《沈子拳法》方略篇中說的“急著前去,補手相承;隱著埋伏,出奇制勝”形象地描述了其作用和意義。如果要說提手上勢與手揮琵琶有什么共同點的話,或許就是這一點。
【太極拳招式:“提手上勢”】相關文章:
陳氏太極拳招式10-08
太極拳招式有哪些12-05
和式太極拳推手的招式10-07
楊式太極拳推手招式10-06
太極拳的招式有哪些10-05
太極拳法巧破三勢10-06
如何練好太極拳收勢10-05
陳氏太極拳分解教學招式11-27
楊氏太極拳下勢的技術功能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