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怎么融合
跨界演唱是近年來聲樂藝術領域出現的一種新型演唱形式。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理論界和學術界貶褒不一,那么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怎么融合呢?一起來學習下吧:
兩種唱法在發聲技術上的融合
科學的發聲方法是相通的,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都同時強調深呼吸、高位置、打開喉嚨歌唱。民族唱法強調歌唱的呼吸與發聲、行腔與潤色等原則,“字韻純正”是其審美標準的核心;美聲唱法則重視呼吸與共鳴、聲音的流暢與靈活等方面。而跨界演唱就是借鑒、融合兩種唱法在發聲技巧上的共性,以達到相互滲透、共融的目的。
呼吸與發聲技術的融合
呼吸是歌唱的動力和源泉,而正確的呼吸又是為了良好的發聲。無論民族傳統唱法還是美聲唱法,都強調聲音必須有正確的氣息來支持,民族聲樂的傳統經驗是“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氣沉丹田,發聲上強調以氣托聲,“唱歌一條線,不要一大片” ,即聲從氣起,音要集中。美聲唱法強調“呼吸是一切的根本” ,推崇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將氣吸至肺底部,保持橫膈膜的力量,擴大胸腔的空間。發聲時聲帶閉合,氣息均勻沖擊聲帶,上口蓋興奮抬起,音在面罩形成共振。不難看出,兩種唱法在呼吸與發聲的要求上雖有細微差異,但都要求深呼吸,強調聲音要來自深沉飽滿的氣息。兩種唱法的跨界演唱正是汲取了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在呼吸與發聲技術中的共同點,正確地運用和控制氣息,因而達到聲音純凈、優美的效果。
聲區與共鳴技術的融合
美聲唱法要求運用全共鳴和混合共鳴,把歌唱時所能用的共鳴腔體都調動起來,共同為發聲服務。不同聲區對應著不同的共鳴腔體,低聲區主要使用胸聲共鳴,頭腔和口腔的共鳴比例減少;中聲區主要使用口腔共鳴,胸腔和頭腔的共鳴比例減少;高聲區主要使用頭腔共鳴,胸腔和口腔的共鳴比例減少。而民族唱法因為民族語言和行腔韻味的特點,則以口腔共鳴為主,采用部分共鳴。因此,美聲唱法發出的聲音通透、集中、音量大、穿透力強,而民族唱法的聲音靠前、明亮、口語化,聽起來親切自然。兩種唱法的跨界演唱在聲區的共鳴運用上各取所長、相互借鑒,尤其以民族唱法對美聲唱法的借鑒為主。由于民族唱法的不斷發展,對歌唱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民族聲樂作品風格的多樣化以及表現力的增強,也對以口腔共鳴為主的共鳴技巧提出了挑戰。跨界演唱把美聲唱法中混合共鳴的技巧引入到民族唱法中來,依照作品的需要適當使用整體共鳴法,使演唱時聲區更為統一,聲音更加輕松自如,大大提高了作品演唱的表現力。
兩種唱法在演唱風格上的融合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演唱風格的區別主要在于表達情感的方式不同,前者的演唱注重聲音的音響效果,以控制良好的呼吸和發聲來表達歌唱時復雜豐富的內心情感;后者則更強調字正與腔圓、風格與特色以及形體表演與內在情感之間的關系,內外結合地表現演唱時的情感要求。
跨界演唱整合了美聲唱法以內在、含蓄的聲音來表現豐富、復雜情感變化的演唱風格和民族唱法多種表演方式、更具親和力與貼切感的演唱風格,使受眾在欣賞演唱時不僅可以感受美聲唱法優美的音色、延綿的氣息,同時還可以領略到民族唱法獨特的舞臺演唱風格,從而達到雅俗共賞的視聽效果。
【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怎么融合】相關文章: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異同06-09
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的不同06-09
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之異同06-06
民族、美聲唱法技巧的提高10-01
民族,美聲唱法技巧整合01-18
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和美聲唱法的區別是什么09-11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區別09-03
美聲唱法怎么練習呼吸與氣息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