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社會工作介入高校不良網貸案例解析
“校園網貸”在滿足大學生群體資金需求的同時,也暴露出夸大誤導性宣傳、高利貸、行業監管缺失等問題引發了高校學生犯罪、自殺、心理疾病等嚴重的社會問題,引起政府和社會高度重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整理關于社會工作介入高校不良網貸案列解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案例分析
自2016年3月一河南大學生因無力償還巨額網貸跳樓自殺以來,高校學生陷入校園不良網貸不良泥潭的新聞層出不窮,其惡劣程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校園網貸”給學生心理、家庭經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更不可忽視的是不良網貸已嚴重影響金融系統秩序和社會穩定與發展。因而,關注高校學生不良網貸狀況,把握其特征,并從社會工作視角對校園不良網貸進行原因分析和對策研究,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社會指導意義。
一、校園不良網貸現狀
2016年4月,教育部發布《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大學生在校人數規模達到3700萬;《2016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觀念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大學生消費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預計未來還將保持每年4%至5%的同比增長率。大學生消費市場的擴大使得不良網貸有了滋生的土壤。2016年3月,一位河南大學生因無力償還巨額網貸而跳樓自殺,網貸現象引起社會關注;6月,一位女大學生因網貸逾期未還遭遇手持身份證拍裸照要挾,裸貸一詞搶占頭條;10月,吉林高校學生遭網貸詐騙50名學生被騙200萬。至此,大學生網貸毒瘤已蔓延全國。2016年4月,教育部聯合銀監會印發《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同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對其進行規范要求,全國2000多所高校開啟了一輪打擊校園不良網貸的宣傳教育活動。10月,國務院印發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從高校教育、金融管理、法律懲治等方面進行規范和矯正。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大學生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眾消費、攀比消費、超前消費等不良消費心理不僅對大學生群體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而且也為校園不良網貸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溫床”,眾多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P2P平臺、小貸公司乃至分期網站先后涌入校園網貸市場;國家監管漏洞、法律規范缺失、校園教育不足等社會環境的因素更是使校園網貸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管理,進而演化成以謀取極致利益為目的、以違背倫理道德為代價、以貧困大學生為犧牲品的無良網貸。由于事件的突發性和特殊性,受害大學生的數量和規模暫時沒有完全的統計數據。
二、社會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社會工作是遵循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專業價值觀,在社會服務及社會管理等領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幫助有需要的個人、家庭、群體和社區,整合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系,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專業和職業。從助人活動的角度講,社會工作的實踐古已有之;但從專業發展的角度講,社會工作產生于18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伴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持續推進,各種社會問題如失業、貧困、殘疾等層出不窮,社會工作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從其產生時起,就本著“助人自助”的服務理念,幫助了世界上數以萬計的人民。作為一種專業的助人活動,社會工作有其自身系統的工作方法和理念。例如,強調從案主所處的環境中去分析案主的問題,綜合運用案主所在家庭、社區、學校、企業等各種資源服務案主,利用群體互動的方式幫助案主解決問題、發揮潛能等等。在工作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能夠對案主做到無條件的接納、真誠、同理心等。社會工作服務方法和理念的專業化、人性化使得其能夠適應社會環境的要求,成為政府解決社會問題、提高公民福利的重要手段。
大學生陷入不良網貸泥潭甚至引發犯罪、自殺、心理疾病等嚴重的社會問題也引起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從高校教育、金融管理、法律懲治等各個方面進行規范和矯正。但是由于事件的突發性和特殊性,缺乏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模式,使得校園不良網貸的管理矯正工作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作品力圖運用社會工作方法的介入建立一套具體可行的矯正預防模式為政府和高校提供有效建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校園不良網貸現狀和存在問題,認識事件本質及其發展規律,進而探究適合我國大學生的社會工作介入模式顯得極為重要且迫切。
三、社會工作介入高校學生不良網貸的方法模式
社會工作產生于英美等國的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的實踐活動,例如英美的慈善組織會社、睦鄰組織運動等等。作為一種專業,社會工作已有了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其專業助人活動的實踐中,社會工作逐漸形成了傳統意義上的三大工作方法,即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以及隨后產生的社會工作行政方法。這幾種方法是社會工作在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理論概括和經驗總結。對于社會工作介入校園不良網貸的實踐,這幾種方法同樣適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管哪種方法的運用,社會工作者都要嚴格遵守社會工作的倫理守則和職業道德規范,一切以案主的利益為重,例如遵從案主自決原則、保證案主的知情權、不向其他人泄露案主的信息、不對案主造成二次傷害等。
(一)個案工作
個案工作是專業工作者遵循基本的價值理念、運用科學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以個別化的方式為感受困難的個人或家庭提供物質和心理方面的支持與服務,以幫助個人或家庭減低壓力、解決問題、挖掘生命的潛能,不斷提高個人和社會的福利水平。這種方法非常注重社會工作者與案主專業關系的建立,由于在服務中采用了面對面、一對一式的交流方式,因此個案工作更有利于工作者深入、全面地了解案主的情況并采取合適的計劃協助案主解決問題、發掘潛能。
個案治療介入高校學生不良網貸模式:在校園不良網貸應用實踐中,工作者從個人、家庭、環境三個方面對不良網貸受害大學生進行輔導幫助,以“人在情境中”理論為主,領悟國家精準扶貧思想,結合社會工作中的人本治療模式、ABC情緒理論、行為修正療法和結構家庭療法,以案主為主體,以行為矯正為目標,與家長及學校共同合作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對案主存有的非理性消費觀、價值觀以及不良網貸行為進行矯正和引導。恢復大學生自助潛能,實現大學生的自我發展。如行為修正療法的介入治療,工作者可以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溝通,詢問了解大學生在具體事件上的不良環境行為,結合ABC情緒理論中的辯論技巧與案主的非理性環保認識進行辯論首先在認知上進行糾正,在此基礎上協助案主設定一套具體可行的環保行為改善計劃,鼓勵監督其完成,最終在行為上實現標本兼治的修正。實現大學生自我發展的同時改善社會環境狀況。
(二)小組工作
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方法之一,它在小組工作者的帶領下,通過組員間的互相支持、充分互動和分享,激發組員的能力和潛能,改善組員的態度、行為,提升他們的社會功能性,解決個人、群體、社區和社會問題,促進個人、小組和社區的成長和發展,實現社會和諧、公平、公正發展。根據小組工作目的不同,小組工作的類型有教育小組、成長小組、社會化小組、任務小組、自助-互助小組等。
小組預防介入高校學生不良網貸模式:工作者在本校試點開展教育型與任務型相結合的小組,廣泛針對在校大學生。主要通過自我認知、增強具體防范能力、小組成員互助等設計有序的活動內容對大學生不良網貸現象加以預防,結合社會目標模式、治療模式、發展模式、互惠模式,在小組互動過程中,通過彼此分享、分擔、支持、教育、治療等小組動力,改變和端正組員態度和行為。如開展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大學生群體教育成長小組,小組前期以培養小組成員默契、建立環境保護的共同價值觀為目標;中期旨在學習專業環保行為和環保方式,養成大學生群體的環保習慣;后期希望能夠恢復小組成員的自主能力,使之在改變個人不良環境行為的同時能夠影響感化身邊同輩群體,擴大小組影響。小組聚會內容以活動、游戲、分享、作業等部分組成,小組專業活動(如周哈里窗表、價值拍賣)利用社會工作獨有的感召力直擊成員內心情感,激發環保熱情改善環保行為;游戲環節通過喜聞樂見、輕松愉快的團體游戲來闡述環境保護的意義,使成員易于接受樂于學習;分享能夠調動成員獨立思考的積極性,成員之間互相啟發共同成長;作業部分能夠使小組理論得以實踐,使得大學生群體能夠身體力行實踐環保行為。
(三)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是一種以社區及社區居民為基礎的社會工作,由專業社會工作者本著助人的價值觀念和專業技藝發起,與其所服務的社區居民一起工作,旨在預防和解決社區問題,增強社區凝聚力和社區意識,推動和實施與居民福利有關的社會行動及社區發展方案的方法。
社區教育介入高校學生不良網貸模式:以學校為社區,運用社區組織、社區計劃、社區行動等多種模式,借助共青團力量,開展專業宣講會、知識競賽等全校性活動進行宣傳教育,調動高校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預防大學生不良網貸現象的發生,樹立正確消費觀與價值觀。在學校社區工作中,社會工作者應該保持與黨委組織、共青團、學工部等學生相關部門的的良好溝通,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共同為大學生群體服務。如在校黨委的黨課培訓考核中適度增加環境保護類內容,提高大學生群體中學生黨員、積極分子的重視程度,以發揮其模范帶頭作用帶動身邊同學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青團方面可以通過學生會、社團聯合會等學生組織開辦征文、知識競賽、專業講座等系列活動依靠學生群體力量提高學習相關知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學工部方面可適當將學生環保行為考核納入綜合測評辦法中,教務處可將環保類知識適量加入通識教育考試考核中;綜合調動高校社區的各種資源可以促進大學生群體不良環境行為問題的解決與學校社區的進步發展。
(四)社會工作行政
社會工作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通過協調運用各種資源,將社會福利政策轉變為具體的社會服務,以實現政府或機構特定社會福利目標的過程。與其他三種介入方法相比,社會工作行政是一種間接服務方法,它通過影響對校園不良網貸有重要關系的制度體系的建立與實施來解決社會問題。
社會行政介入高校學生不良網貸的模式:一方面,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行政程序對政府在網絡借貸方面的法律規范、制度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議,使社會形成更為安全有序的借貸體系;另一方面,社會工作者在為高校學生預防矯正相關態度和行為時的過程中,綜合協調各方面的關系,整合社會和社區的各種資源,宣傳、實施好政府有關校園不良網貸方面的法規與政策,以更好地保護高校學生群體避免不良網貸傷害,為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結束語
目前校園不良網貸預防教育發展還不完善,我們應該在借鑒歐美國家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在社會工作的視角下結合當前高校實際,以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工作行政等一系列專業方法為基礎發展出規范化、系統化、專業化、人性化的社會工作介入高校學生不良校園網貸的專業模式,以本校為試點,為政府和高校解決相關問題提供模式指導和思想借鑒,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吳雪晴,張媛媛.新常態下大學生消費觀淺析[J].合作經濟與科 技.2015,(04):42-43.
[2]馬亮.P2P網貸的風險分析及防控對策 [J].金融經濟,2014,(12):3-5.
[3]相明.對大學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的幾點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0(10).
[4]劉夢.《學校社會工作:理論到實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社會工作介入高校不良網貸案例解析】相關文章:
最新多角度介入社會工作實務案例解析10-10
家庭社會工作介入案例分析09-24
社會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06-08
青少年社會工作介入案例分析09-30
社會工作介入養老項目案例分析09-18
2017社會工作介入農村養老解析10-15
社會工作介入生態理論視角案例分析10-16
社會工作介入軍休干部服務案例分析07-14
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網絡成癮案例分析05-09
社會工作介入失能老人的需求案例分析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