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青蛙的養殖技術
青蛙屬于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于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青蛙的養殖技術,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青蛙的形態特征
1 .頭部
青蛙頭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趯挻螅瑱M裂,由上下頜組成。上頜背側前端有 1 對外鼻孔,外鼻孔外緣具鼻瓣。眼大而突出,生于頭的左右兩側,具上、下眼瞼;下眼瞼內側有一半透明的瞬膜。當眼瞼閉合時,眼球位置有何變動?兩眼后各有一圓形鼓膜(蟾蜍的鼓膜較小。在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 1 對橢圓形隆起稱耳后腺,即毒腺)。雄蛙口角內后方各有一淺褐色膜襞為聲囊,鳴叫時鼓成泡狀。
2 .軀干部
鼓膜之后為軀干部。蛙的軀干部短而寬,軀干后端兩腿之間,偏背側有一小孔,為泄殖腔孔。
3 .四肢
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 5 部組成。 4 指,指間無蹼。生殖季節雄蛙第一指基部內側有一膨大突起,稱婚瘤,為抱對之用。后肢長而發達,分為股、脛、跗、跖、趾 5 部。 5 趾,趾間有蹼。在第一趾內側有一較硬的'角質化的距。
蛙眼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分成五類,一類只對顏色起反應,另外四類只對運動目標的某個特征起反應,并能把分解出的特征信號輸送到大腦視覺中樞——視頂蓋。視頂蓋上有四層神經細胞,第一層對運動目標的反差起反應;第二層能把目標的凸邊抽取出來;第三層只看見目標的四周邊緣;第四層則只管目標暗前緣的明暗變化。這四層特征就好像在四張透明紙上的畫圖,迭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圖像。因此,在迅速飛動的各種形狀的小動物里,青蛙可立即識別出它最喜歡吃的蒼蠅和飛蛾,而對其他飛動著的東西和靜止不動景物都毫無反應。
蛙類最小的只有5厘米,相當一個人的大拇指長,大的有30厘米(一尺多長),體型短闊,擁有強健的后肢。瞳孔都是橫向的,皮膚光滑,舌尖分兩叉,舌跟在口的前部,倒著長回口中,能突然翻出捕捉蟲子。有三個眼瞼,其中一個是透明的,在水中保護眼睛用,另外兩個上下眼瞼是普通的。頭兩側有兩個聲囊,可以產生共鳴,放大叫聲。體形小的品種叫聲頻率較高。
青蛙的棲息環境
由于皮膚裸露,不能有效地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因此它們一生離不開水或潮濕的.環境,怕干旱和寒冷。所以大部分生活在熱帶和溫帶多雨地區,分布在寒帶的種類極少。
小時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長大后還可以到陸地上生活。青蛙用肺來呼吸,但也可以通過濕潤的皮膚從空氣中吸取氧氣。它皮膚里的各種色素細胞還會隨濕度溫度的高低擴散或收縮,從而發生膚色深淺變化。青蛙平時棲息在稻田、池塘、水溝或河流沿岸的草叢中,有時也潛伏在水里,一般是夜晚捕食。
青蛙的飼養管理
(一)蝌蚪的飼養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飼養必須從人工采卵后養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網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養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開始人工投餌,蝌蚪需經一周飼養后移入飼養池。大約20~30天后逐步以紅蟲、水蚤、蠅蛆為主食,也可以豆漿、豆渣、豆餅粉、小球藻為主食,加喂一定的魚粉可促其生長。一般每萬尾用15個熟雞蛋揉碎帶水潑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漿、麥麩、豆腐渣配合飼料或米糠及魚粉等飼料,每天投入1~2次,飼料投放在餌料臺上,粉末狀餌料先用水調成粘稠狀再潑喂。
蝌蚪的管理:當發現池水中有氣泡或水質有腐臭味時要立即換新水,一般每3天換一次,天氣干旱多日,連續高溫時,每2天換一次水。
變態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變成為幼蛙。蝌蚪從出現前肢到完全變態的這一階段時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給,靠肺呼吸空氣,并開始躍出水面登陸棲息,當有90%以上蝌蚪變為幼蛙時,即可移入幼蛙池飼養。
(二)幼蛙的飼養管理
強化馴養:用高密度集中圈養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養在內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餌料臺,池內不設陸地,迫使幼蛙上臺集中采食和棲息。
誘餌馴食:先用鮮活誘餌料喂1~2天,第3 天開始在誘餌中添加20%的人工飼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餌”料,主要有蚯蚓、蠅蛆、小魚蝦、昆蟲、蝎牛和泥鰍等;“死餌”是指蠶蛹干、動物內臟及配合飼料等。以動帶靜,“死餌”活化,最后過度到完全攝食人工餌料。同時要求投料定時、定量、定位。投料時間,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時左右幼蛙吃完。體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6~8%;體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8~10%。餌料要求新鮮、干凈和富有營養。
篩選分級與分養:幼蛙馴養20~30天時,應放干池水,并將大規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轉入成蛙池飼養;小規格幼蛙仍留原池馴養。采用飼餌、室內立體、多層箱籠密集養殖,是養殖青蛙的一種新方法。將青蛙養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進行小型養殖產量極高,每平方米可養殖數百只,一般從孵化到成蛙,只需5個月時間。
(三)成蛙的飼養管理
幼蛙轉入成蛙池后,青蛙攝食量大,生長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產量的重要時期,除供應充足的餌料,蝌蚪變態成蛙時即需增加動物性飼料的飼喂,主要是人工培養的蠅蛆、蚯蚓、紅蟲、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餌。在活餌不足的情況下,可搭配混合飼料,如用菜子餅(粉狀)60%、米糠(或麥麩)30%、大豆粉5%、魚粉5% 配合均勻效果較好。蝌蚪活躍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給精飼料,為豆漿、蛋黃、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養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灑上一些濃度為3~5%的石灰水,蚯蚓即會傾巢而出,充當蛙餌。還要適量喂些配合飼料,并要及時分養,調整飼養密度。成蛙飼養1個月后,蛙體重量達100克時,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0只,2個月后改為每平方米10~15只。再經短期飼養,即可成為商品蛙上市。
青蛙的食用宜忌
宜食
青蛙肉適宜身體虛弱、營養不良、氣血不足、精力不足、虛勞咳嗽、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水腫、體虛水腫、低蛋白血癥、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癥、糖尿病患者食用;也適宜病后、產后虛弱、肺癆咳嗽吐血、盜汗不止、神經衰弱者服食。
忌食
脾虛、便瀉、痰濕、外感初起咳嗽者不宜食用。青蛙肉吃多了可能染上寄生蟲一旦侵入眼球,會引起各種炎癥,導致角膜潰瘍、視力下降、嚴重者會導致雙目失明。
青蛙屬于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于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青蛙的養殖技術,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青蛙的養殖技術】相關文章:
湖羊的養殖技術07-24
肉鴿的養殖技術03-08
山羊的養殖技術05-29
蝸牛的養殖技術05-22
螞蚱的養殖技術03-25
河蝦的養殖技術03-25
青蝦的養殖技術05-17
鳊魚的養殖技術07-17
鯽魚的養殖技術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