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平衡與心理健康
心理平衡的標準是什么,心理健康的基本是心理平衡。心理平衡不等于心理健康,怎樣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心理健康的標準
要有生活的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生活目標切合實際,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挫折感。
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豐富自己的生活。
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以便更新知識結構,少走彎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愉快的情緒必須釋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發泄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于身心健康無益。
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但不能妨礙他人利益,不能損害團體利益。
別讓心受累
心理不健康者,常常都有心理壓力或者心理疲勞的癥狀。心理壓力若長時期得不到緩解和消除,那么就會產生多方面的不良后果。首先是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如心臟病、高血壓、頭暈等,都與心理緊張和心理壓力有關;其次,心理壓力負擔過重所引起的憂郁、焦慮、對人具有攻擊性等等各種不良心態,都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心理壓力產生時,如果不加以調適與疏導,就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當你感到煩躁、郁悶、緊張時,不妨采取正當的宣泄法、運動法、旅游法、傾訴法等進行疏導。
健康的開懷大笑是消除疲勞的最好方法;
沉默有助于降壓,在沒必要說話時最好保持沉默;
放慢生活節奏,有助于舒緩緊張壓力;
冷靜地處理各種復雜問題,做錯了事,不要耿耿于懷,其實誰都有可能犯錯誤;
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說“不”;
對待未來要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
心理平衡不等于心理健康
人們通常認為心理平衡就代表著心理的健康,其實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種平衡與適應的狀態,它是心理兩極中的中間位置。如果說“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個滿足現狀,沒有追求,不思進取的人,內部就很平衡,因為他不會有挫折感,也沒有沖突,但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如果說“適應”就是健康,那么現在社會上有的人見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也不能算心理健康。其實,這兩種人只能叫沒有靈魂的軀殼,或者叫做有教養的市儈。
心理健康說到底是一種人生態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圍的事物。
摘下有色眼鏡揮別憂傷情緒
壓力和焦慮所帶來的自律神經失調也困擾著許多人,頭痛頭暈、全身酸痛無力、脖子僵硬、不易入睡、容易做夢、口干舌燥、胸口郁悶、有時心跳很快好像喘不過氣、有時則是腹脹、胃酸過多、食欲不好、有時燥熱、有時則是手腳冰冷、習慣性拉肚子或頻尿。如果有這些癥狀,卻又找不出什么原因,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心理學家埃默提出了“三A法”:
明白
首先要承認自己精神上抑郁;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言行舉止有無異常,以及感覺思維的差別和身體反應等。
回答
要學會每當產生一個錯誤時,及時地予以識別并記錄下來。詢問自己:“這會是真的嗎?”然后再問自己:“從另一個方面該怎樣看呢?”
行動
如果你感到不被人注意,那你就換一個新方式;如果你在工作中不能得心應手,則應修一門課程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或者尋找新的工作。還要多計劃一些活動,使自己的生活規律化。
【心理平衡與心理健康】相關文章:
什么是心理健康03-29
淺析心理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03-31
如何護理寶寶的心理健康03-21
職場心理健康怎么保證03-05
理解白平衡01-13
色彩的平衡知識12-30
關于職場心理健康管理的探討03-08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03-18
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