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之后的心理健康案例及應對方法
2017年6月8日,全國高考結束,考生終于長長舒了一口氣,迎接相對輕松快樂的暑假。但是,成績揭曉、填報志愿、等待錄取等也隨之而來,這段時間往往成為考生心理問題的爆發期,家長、學校、教師及社會,都應密切關注考生考后的心理健康。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之后的心理健康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縱型心理 狂歡沒完沒了
案例:正在太原某高校就讀的大一學生周強,回憶起自己高考后的狀態,深感“慚愧”。去年6月8日高考考完最后一科后,他就和同學狂歡了一夜;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他是“越來越管不住自己”:打游戲、上網看通宵電影、睡懶覺……當時,他認為終于等到了“解放”的時候,應該把壓抑了多年的壓力全都釋放出來。他已經無暇顧及自己到底考得怎么樣,生活規律也全被打破。直到兩個多月后進入大學,才發現一切都HOLD不住了。因為暑假的過度放松,周強很長一段時間都跟不上大學緊張的學習節奏。
分析:長期的高強度的學習,使得很多學生放棄了自己的娛樂與休閑,內心感到無比的壓抑。所以很多考生考完后,馬上開始盡情地釋放:K歌、上網、聚會喝酒、看電視、玩游戲等。由于過度無節制地放縱,導致頭昏腦脹,影響身體健康。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而不思進取,整日沉醉在玩樂之中,有時甚至樂極生悲,發生危及自身生命的惡性事件。
專家支招: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一個合適的、循序漸進的減壓放松計劃,適度放松而不是過度放縱,這是高考后放縱型考生的糾正策略之一,可以去打打球、陪父母逛逛街、或者跟朋友聊聊天等。同時建議考生,考試結束后不要完全丟掉學習習慣,而應規劃“調整性學習”,比如閱讀一些以前沒時間閱讀的文學作品或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等,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做好準備。
作為考生家長,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纪暝嚭,不能放棄對孩子的管束,要適當地對孩子進行約束和引導,合理安排休閑娛樂,如參加公益活動、短途旅行等。
焦慮型心理 考完更難熬
案例:高考結束后的第一天晚上,小宋便依照參考答案給自己估出了分數?伤闹袇s惶惶不安,擔心萬一失利,分數不高或者出現扎堆情況,影響錄取。這段時間,小宋一直十分焦慮,每天度日如年,吃不好、睡不好,分數出來的前一天晚上就守在電腦旁不停刷新。
分析:高考之后,部分考生會出現焦慮的心理。一些考生對自己在考場的表現不滿意,往往因為某一道題沒有做出來或犯了某一低級的錯誤,就總是擔憂成績不好,考不上理想的大學;有的考生會因為估分的成績與自己理想的成績落差太大而過度擔心、惴惴不安;有的考生雖然估分成績超出了自己的預想,卻因對自己估分的準確性缺乏把握,害怕真實的成績并非如此而患得患失,擔心成績公布,卻又盼著成績快快下來。這些焦慮情緒往往使得考生吃不好、睡不好,脾氣暴躁。尤其在填報志愿的過程中,常與家人發生爭吵,有時讓家長覺得難以理喻。
在很多人的思維方式中,消極思維方式總是占優勢,遇到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時,往往會疑神疑鬼,把問題往壞處想。但事情可能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
專家支招:心理專家李玉榮說,高考結束后,考生可選擇一些平時感興趣的事去做,參加一些健康、安全的團體活動,在互動娛樂中釋放壓力?己蠹议L的態度對考生心態的影響很大,有時甚至超出成績本身,所以家長要適當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
首先,家長可以讓考生適度放松,但是不能徹底放縱,任由其通宵看電視、上網、瘋玩等,這樣更容易出現心理危機,從生理角度講也會吃不消,不利于身體健康。高考成績、填報志愿等對于每一個考生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焦慮情緒,避免與孩子發生沖突,避免因賭氣而作出錯誤的選擇。
其次,這一時期,考生因擔心成績、報考志愿猶豫不決等問題,心理起伏較大。因此,如果孩子沒有發揮好,家長要鼓勵孩子把煩惱和痛苦說出來,不要再責怪他,引導孩子從自責中解脫出來,把注意力放在對未來的規劃、安排上;如果孩子考得不錯,家長要適當“潑涼水”,讓孩子戒驕戒躁,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繼續努力。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在溝通中發現問題、做好引導?梢怨膭詈⒆佣鄥⒓右恍┯幸嫔硇慕】档纳鐣䦟嵺`活動,同時,有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生活自理的能力。
抑郁型心理 覺得前途無望
案例:丁丁高考后感覺自己發揮得不是很理想,估完分后,他覺得自己會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本來性格就很內向的他情緒開始變得非常低落,一遍又一遍地想著考試時的情景,一遍又一遍地做著高考題目,想著那道做錯的題,失落之情一發不可收拾。丁丁變得情緒低落、少言寡語,有意無意地說些不著邊際的話語,甚至閉門不出,不愿見同學,不愿見親友,連自己最喜歡的球賽也不看了,爸爸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分析:抑郁往往出現在部分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中。有的學生剛考完試,就對自己的表現不斷自責,情緒不振,甚至有的會對家人說“如果考砸了,就死了算了”。他們逃避估分,覺得前途無望。如果實際成績真的不理想,他們的抑郁情緒會更加嚴重。他們拒絕和同學們交往,整天把自己關在房子里。有的蒙頭大睡,有的一發呆就是一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他們覺得自己沒有用,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有的甚至會萌發輕生的念頭。
專家支招:對于考生來說,首先,不要停留在過去的考試情景中,要回歸到當前,對高考、對自己、對未來進行正確認知。不能因為一次失誤,就將自己全盤否定。 其次,要正視自己的情緒,當出現負面情緒時,不要害怕,不要逃避,及時進行調節。找家長或好朋友溝通傾訴,或參加一些有益的運動來發泄負面情緒。必要時可尋求專業心理醫生幫助。
作為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細心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當發現孩子有這種傾向時,首先要表示安慰、理解,切忌埋怨和責怪,更不要表現出恨鐵不成鋼等悲觀失望的情緒。其次要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自己,不要因為高考的失利,就對自己全盤否定,自暴自棄。多引導孩子看自己的優點,總結經驗。再次,就是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高考。人生是場馬拉松,別把高考這個“100米”當成決定成敗的終點,上大學或者上理想大學也不是唯一的出路,條條道路通羅馬,只要自己不放棄,做好以后的事情,就會有成功的可能。最后就是要多鼓勵孩子,同時多和孩子溝通,多傾聽孩子的傾訴,引導孩子走出去,發現多彩而美好的生活。
茫然型心理 失去了人生目標
案例:小美高考結束后,美美地睡了幾天,把長期缺失的覺大大地補了一下,但過了幾天,小美卻發覺自己無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無所適從,特別無聊,時常茫然不知所措,覺得自己的情緒到了最低點,往日充實的學習生活一下云消霧散,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標,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分析:這是一種茫然型心理。許多考生從原來緊張的高考學習中一下子放松下來后,會出現一段真空狀態,畢竟高考是伴隨著學生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一個夢想。有些考生把高考作為自己唯一的目標,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師推著走,除了學習就是學習。隨著高考結束,壓力釋放,突然沒有了人生目標,相當一部分考生會產生一種虛無、無所適從的感覺,心里空空蕩蕩,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整天茫然無措、六神無主。有的孩子甚至會將這種心理帶到大學,整天貓在宿舍上網,將茫然進行到底。
專家支招:考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以便為隨后到來的填報志愿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也為自己的未來規劃奠定基礎。要加強自我調理,適度地與同學結伴郊游、閱讀、聽音樂等,或者幫家長做點家務。
對于這類學生,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未來作個規劃。引導孩子把眼界放寬,尋找自己的人生坐標。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愛好并付諸行動,從而重拾生活的興趣。引導孩子多與外界交往,如參加旅行或者團隊活動等。在短期內,可以給孩子重新樹立一個階段目標,如參加一個英語口語強化班等。還可以咨詢一些大學里的學哥學姐,交流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換等經驗,在后高考期有目的地充實自己,為大學生活做準備。
高考作為一種選拔性考試,盡管它相對來說是一種公平、公正的競爭,但它的結果絕不可能是“全贏”。且不說很大一部分考生會因考分不理想被淘汰出局,就算分數上線了,最后錄取結果也不一定如愿以償。
除了家長,考生原所在學校對考生心理的后續疏導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應該知道:考生在高考中和考試后的表現,也是學校素質教育成敗的體現。因此老師要密切關注考生,通過電話熱線、短信或家訪等各種有效的方式,做好考后的心理輔導工作,告訴考生放松絕不是放縱,火山爆發式的壓力釋放容易導致不良后果。
緩解考后心理壓力,考生的自我調節更加重要。考生首先要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評價,客觀地看待成敗得失,積極面對高考后的人生,仔細填志愿選學校,做出最適合自己學業發展的決定。其實,高考僅僅是一次選擇的機會,不是成功的惟一途徑,這樣的競爭和選擇在一生中要經歷許多回。此外,試題也有很大的偶然性,有些考生優勢得不到發揮也是正常的。有一首歌唱得好:陽光總在風雨后。考生如果對這些問題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高考之后的心理健康案例及應對方法】相關文章:
應對資產泡沫的方法05-11
硬盤卸載圖標丟失之后應對措施07-24
企業應對危機的根本方法08-15
孕婦如何應對產前焦慮-應對產前焦慮的方法04-24
考研英語閱讀應對方法08-28
舞蹈即興考試應對方法05-07
企業輿論危機的成因及應對方法06-15
應對尷尬的口才技巧訓練方法05-23
人力資源危機及應對方法09-01
企業應對現金流危機的方法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