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國畫梅花的基本畫法

        時間:2022-11-29 02:14:20 美術培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國畫梅花的基本畫法

          畫梅,從何下手,是初學者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了解生長規(guī)律,理解形態(tài)結構,掌握基本造型規(guī)律,是首要的一環(huán)。畫梅枝起手是第一步,和書法筆順一樣,哪筆先哪筆后,都有講究,同時要了解,梅花枝條的基本單位組合,即從一筆到五筆、六筆,構成枝條的基本造型。

        國畫梅花的基本畫法

          國畫梅花的基本畫法

          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代畫家辛勤探索、概括總結,逐步形成了梅枝的造型規(guī)律,借鑒文字的形態(tài),如“女”“之”“丫”“叢”“S” 形等,作為梅枝的基本造型單位,從而方便了初學者入門和掌握技法的進程。

          梅枝在大自然中生發(fā),無拘無束,嫩枝昂首向上,老枝伸向四方,圓渾挺勁,不僅賞心悅目,更有充沛的力量之感,故稱梅枝為“鐵骨”。因此,畫梅時著力體現(xiàn)空間感、力度感,是一幅上乘之作的必備要素。

          作為筆墨技巧訓練的梅花,枝干畫好了,有了主心骨,也就奠定了畫面的大局。出枝要伸向四方,不僅有上下左右,更要區(qū)分前后遠近。初學出枝,枝條向上下和左右伸展比較容易,而體現(xiàn)前后遠近則較難,其方當如圖,2、3兩筆為縱橫交叉關系,2在前,3在后,3筆中間斷開,形成了視覺空間感,便產生了前后遠近的效果。也可以2筆中間斷開,3筆貫連,則成3在前,2在后的效果。

          梅枝有粗細、曲直,可分主枝、旁枝、細枝。主枝干多曲折,旁枝較細,一般在主枝干彎曲處發(fā)旁枝。主枝干的彎曲不要一般長,要在彎曲的長短和伸展姿態(tài)上求變化。 主枝干較粗,旁枝較細。旁枝上再發(fā)小枝,要比旁枝更細些,其細枝數(shù)量中適當多些,以形成畫面疏密效果。

          梅花的出枝方法:

          梅枝起手式,是練習梅枝造型的開始。作畫前必須心中有數(shù),要“胸有成竹”。可用木炭條、鉛筆或手指打一下稿,然后下筆。也可用舊報紙,以深墨線條安排好大體布局,然后將宣紙蒙在上面揮寫。開始畫梅枝要筆筆都有交代,如同寫楷書一樣,熟練后要畫得松一些,象寫行書或草書那樣,用筆要靈活,中鋒、側鋒都用,貴在生動、自然.。

          畫梅枝,一般都用較深的墨色,以顯其鐵骨精神,初練習時,筆頭含水量不宜過多。在畫較粗的枝條時,以側鋒入筆,漸轉中鋒,也可中鋒起筆,漸轉側鋒,主要視其出枝的方向變化,靈活運用。線條用筆根據(jù)枝條的彎曲,采用快慢、頓挫、轉折等不同的手法。其枝條形狀上不宜畫得過于直,應作適度的弓形為好,使其柔中帶剛,垂如釣竿,仰若盤弓。

          梅花枝形解析:

          古有“無女不成梅”之說。這是歷代畫家畫梅的經驗之談,也是畫家深入觀察的結果,在不斷的實踐中,排除了平行、對稱等繪畫上不美的東西,如“十、井”字形造型,而找到了在線條排列上有長短、縱橫變化的“女”字形,既符合梅枝生長規(guī)律,也合乎線條排列的形式美。所以這是非?茖W的,后來不斷發(fā)展、充實,找到了更多的造型形象于文字歸納,直至外國文字,如“S、Y”形等。這對初學者入門,是十分有益的。但要切實領會,靈活運用并非易事。因此,理解枝形造型規(guī)律,掌握好具體運用時的分寸,是十分重要的!≈π我(guī)律,實際上是梅枝生長結構特征和線條組合形式美的一種完美統(tǒng)一。線條本身有長短、粗細、曲直、剛柔、光毛、疏密、濃淡、干濕等變化,再結合梅枝形態(tài)的變化,就能使畫面產生很有節(jié)奏感的總體效果。

          在具體著筆時,并非一張畫上都要同時出現(xiàn)所有的形態(tài),或只出現(xiàn)某種形態(tài)。而要看具體需要,如大構圖和小構圖,畫全樹和畫折枝,在枝干的造型要求,數(shù)量多少和疏密程度都不相同,因此作畫時要靈活運用規(guī)律,切忌機械生硬。一般是“女”、“丫”字形較多,不論是主枝、旁枝、細枝,都以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的“女”形出枝為多見。在枝梢則以“丫”形為多。畫嫩枝時,分叉還不太長,未形成穿插交錯的透視效果,也以“丫”字形為多!癝”、“之”字形,在一幅畫上的不宜過多!皡病毙沃嶋H上是兩個“丫”形的并列,畫時不要過于平行等長,應一長一短才有變化。“之”字形一般多在枝干的右側出現(xiàn),這是筆順之緣故,向左則成“S”形。

          梅花枝干姿態(tài)各異,有上發(fā)、下垂、橫倚和回折等。出枝用筆走勢和書法筆順一樣,一般以順手為原則,可以自下而上,也可以自上而下,可以自左至右,也可以自右而左。應隨枝干走勢而定。行筆有順有逆,用筆有中、側鋒之別。畫小枝以中鋒為主,畫較粗枝條,則中側鋒互相轉換,應勢而定,不可拘泥。

          國畫梅畫枝干畫法

          (一)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為了表現(xiàn)老干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在暗面一側面好之后,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干的主體形態(tài),并勾出亮面部分老干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xù)以顯示筆意的靈活。待干后加點焦墨苔點就全部完成了這棵主干。

          國畫梅花老干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畫國畫梅花細枝嫩莖時行筆用濃墨中鋒,柔中寓剛,線宜光潔勁健不宜澀滯,長線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體現(xiàn)嫩莖的柔韌和“俏”。三枝的穿插多以“女”字形排列或“戈”字與“之”字的結合,兩枝不能并行,更不宜相切或垂直相交成“T”字型、“十”字型。如實在難以處理,可在粗細、長短及墨色的濃淡上求變化。

          (二)潑墨法 潑墨法畫國畫梅花枝干時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色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fā)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以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對行筆當中出現(xiàn)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后通過罩色全其神貌。國畫梅花主干可用復筆畫法,左右兩筆并行排列,先左后右依次畫出。主干完成后順勢寫出粗枝及嫩莖,其畫法同于勾皴畫法部分所述。

          梅花花朵畫法:

          梅花有正、側、偃、仰、背等朝向,有盛開的、初放的、含蕊的、花蕾、開殘的,并有單瓣、復瓣兩種花式。寫意畫,一般畫單瓣為多。梅花為五瓣,花瓣呈圓形。開殘的可畫四瓣、三瓣、二瓣;ǖ纳视屑t、粉紅、白、黃等。也有白色略帶粉綠的,但不多見。花朵的表現(xiàn)方法,常用的有三種:圈花法(又稱勾勒法);點花法(又稱沒骨法);圈點結合法。

          畫圈梅順序:先勾瓣、后花心,再剔花須、點蕊頭,最后點花蒂。

          正面花畫法:正面花為五個近似圓形的花瓣構成,大小基本相等。先畫上半部二瓣,再勾圈下面兩瓣,一筆勾成一個花瓣,也可兩筆勾出一個花瓣。初學時,要畫得認真規(guī)矩,每瓣都交代清楚,不可馬虎潦草,熟練之后,筆墨自如,圈勾自然圓轉,生動靈活。五個瓣組成的一朵花,大體上是一個較為規(guī)矩的圓形。用淡墨勾圈時,線條可稍粗些,水份較飽和,圈出花朵有滋潤感。也有用深墨圈花的,但線條要略細而發(fā)毛(中鋒運筆時略帶偏鋒);ǘ涞拇笮,最好與原花等大或略大一些,不宜畫小,不可因畫紙小而縮小花的比例。圈花瓣時切忌內外皆實,五瓣分離、花瓣過尖過長、無中心等。

          花心的處理,不能一朵一朵地個別進行,需在一張畫的花朵全部圈點完成后,再統(tǒng)一畫花心。梅花花形較小,花心部分可作適當夸張,正面花心,可在五個花瓣中間畫一小圓圈,花心須成輻射狀,用硬毫中鋒剔須,線條要挺勁粗實,“健似虎須”,要長短相間,齊而不亂。切忌剔使用彎曲無力,過于纖細。

          點蕊頭,最好用禿鋒舊筆,中鋒垂直點下,圓渾厚實,點子要略粗大些,如“椒珠蟹眼”。點時要隨花須長短,錯錯落落,才有風致,切忌機械規(guī)則。

          花心、剔須、點蕊頭,無論是勾勒法還是沒骨法,皆需用濃墨,用其他色彩不及墨色強烈鮮明,富有神彩。

          半側的花:五個花瓣的形態(tài)有區(qū)別。前面兩瓣呈扁圓,后面的兩三個瓣被前瓣所遮,故不能畫全。具體著筆時,先畫前面兩個扁圓瓣,再添加另外的三個瓣,這三個瓣十分機動,富于變化,可表現(xiàn)半側花的透視程度;ㄐ牟糠直仨氹S透視變化而變化。即半側時,花心小圓圈也應該略扁。其位置也不在正中,剔花須只呈半圓輻射。半側花見其花托,花托呈“丁”點,一般“丁”加二點,但要視花形而定。花托點在瓣與瓣中間。

          全側的花:一般畫三瓣即可,中間較大,兩側較小,露出一部分花須、蕊頭。因透視角度不同,有些全側花可不點須蕊!』ɡ伲撼蕡A形,比花朵小,有的緊包未開,畫成圓圈即可。初綻的,兩三個圓弧交疊便成。先畫枝,后畫蕾,蕾多生在枝梢。畫蕾,用濃墨點托,顯其精神。

          背面的花:生長在枝干后邊,只見花萼,不見花心和須蕊。花托上部分裂成片狀,稱為花萼,共五片,有紅、暗紅和綠色之分,在花與枝的聯(lián)接處,以濃墨點垛而成,點一點或五點。側面多見兩三片萼,用筆隨意一些,墨點要稍濃重,不宜太細,也不必拘泥于嚴格的組織結構,力求總體視覺舒服即可。

          梅花花朵的分布:

          花朵除正側偃仰背等朝向的不同外,在入畫時分布的位置很重要,應有疏密聚散的變化,切忌圖案似的散點式分布。一般在畫三朵花時,兩朵緊靠,一朵稍離,形成疏密有變之不等邊三角形排列。當畫許多花時,最密集的部分是畫面的主要位置,是一幅畫的重心所在;ǖ目傮w布局要和枝干的疏密協(xié)調,做到“密不通風,疏可走馬”。即畫面重心部分的花朵要茂密紛繁,其他部分則要稀疏透氣。畫面主要部分應以正面盛開的花為主,其他部分,側、背、蕾等可略多畫些。枝梢尖端不開花,一根枝條中,下部宜密。上部宜疏,以蕾或半開的花為多。

          梅花畫法點苔要領:

          畫完枝干、花朵后,要以點苔作最后的充實調整,使畫面更臻完善。點有大小濃淡以及墨點、色點之分,其作用效果名不相同。粗大的濃墨點:一般點在枝干邊緣,表示樹皮上的苔蘚之類附生物。也可點在樹干的敗筆之處,以掩飾、彌補不足之處,如運筆轉折頓挫不當或墨色缺少變化等。有時一筆揮出難免產生枝干過于流滑,而顯得淺薄單調,則可用濃墨點垛,使之增加厚重感和豐富變化!〖毿〉臐饽c:點在花叢之中和細小枝條上,以表示一部分花萼和細枝上的枝節(jié)及附生物等,以增加花叢的整體氣氛和枝條的筆墨效果。淡墨、點:一是點在花與花之間的稀落處,使花叢之間起聯(lián)綴作用,更為湊。另一方法是用較大的筆,連點帶灑,散布于畫面背景空白處,使梅花與白紙之間有色調過渡,不僅增加了畫面層次,也增強了畫面的整體感和總體氣氛。

          著筆點垛時,以中鋒垂直點下,如高山墜石。灑點時則握筆略側,水份要足些,使灑落點子有滲化效果。無論點垛、灑落,都要疏密錯落、大小相間、濃淡得宜,水份飽和。切忌排列整齊,大小一樣,左右對稱,枯澀無味。

          畫圈梅的步驟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干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也可先用較淡的墨,以側鋒畫出后邊的粗枝干,再加前面深枝條。要根據(jù)構圖需要靈活運用。無論那種方法,枝干的穿插交錯、疏密關系和斷開留白等都是一樣的。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xiàn);ǘ渑c枝干需反復交替進行。畫好主要枝干,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后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后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

          第三步,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xiàn)出來。

          第四步是點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后,再回過頭看看總體效果,不足之處再作充實調整。最后在適當?shù)牟课活}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畫圈梅,一般不著色。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輪廓外圍圈染淡墨。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綠圈染。圈染時水分要足,力求滲化效果,切忌干澀、刻板。圈染后可再用較大的筆,加水調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綠,點灑于圈花或枝干間隙,(點灑時要有疏密,不宜過多)使畫面層次更充實多變,總體氣氛更好。 花心處一般留白,或點黃粉!∫灿挟嬚,在畫好后,往宣紙背面花瓣里填白粉,會使白梅更加飽滿突出,增添姿色。

          點梅的畫法:

          點梅,就是用筆蘸墨或色,直接點出花瓣的結構、形態(tài)。故稱沒骨畫法。 點墨梅,是用淡墨點梅花。方法是用禿筆先蘸淡墨,再蘸適量較深的墨,然后按花的正側偃仰背,以中鋒垂直點下。花朵分布有疏有密,點要圓,不露鋒,花瓣墨色有濃淡,使之有立體感;ㄐ摹⒒、蕊頭、花蒂,要用濃墨在花瓣將干未干時勾點。最后,在枝條上加苔點。

          點綠梅,畫法和點墨梅大致相同。 用濕筆蘸白粉,筆尖蘸綠,即可點出嬌嫩的綠梅。心、須、蕊,蒂等用濃墨勾點。

          點紅梅,可用朱砂、朱磦、曙紅、胭脂等色。用禿筆先調蘸朱砂或朱磦,(含色稍飽和些)再用筆尖蘸胭脂,按花朵姿態(tài)和疏密點出,即成紅梅。朱砂顏色熱烈而沉著,點出的紅梅雅致含蓄。朱磦則火紅明快,點出的紅梅生機盎然,色調熱烈。作畫時可依不同需求和懸掛場合,采用不同色調

          畫紅梅,花心部分可用黃粉勾點,但效果不及濃墨勾點理想。

          點粉紅梅花,禿筆先蘸白粉和曙紅或牡丹紅,加適量清水調成淺紅,然后筆尖蘸較深的曙紅或牡丹紅,逐瓣點即成。最后以濃墨勾點花心、加苔點,即成色調鮮艷明快,賞心悅目的畫面。

          拓展:國畫的基本知識介紹

          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主要種類。中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紙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近現(xiàn)代以來為區(qū)別于西方輸入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中國所獨有的毛筆、水墨和顏料,依照長期形成的表現(xiàn)形式及藝術法則而創(chuàng)作出的繪畫。中國畫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xiàn)方法,又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按其題材又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中國畫的畫幅形式較為多樣,橫向展開的有長卷(又稱手卷)、橫披,縱向展開的有條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冊頁、斗方,畫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團扇等。中國畫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chuàng)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lián)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歷史發(fā)展

          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xiàn)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巖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后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由穩(wěn)定統(tǒng)一到分裂的急劇變化,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同時對繪畫自覺地進行理論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評標準。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xiàn)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fā)展成熟 ,宗教畫達到了頂峰,并出現(xiàn)了世俗化傾向;人物畫以表現(xiàn)貴族生活為主,并出現(xiàn)了具有時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xiàn)及其在后世的發(fā)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觀念和表現(xiàn)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fā)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流則走向因襲模仿 ,距離時代和生活愈去愈遠。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xiàn)形式與藝術觀念以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tǒng)的文化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的局面。

          19世紀以后,在政治、經濟(特別是商業(yè)、文化發(fā)達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廣州等中心城市,匯聚了一大批畫家,即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畫家群,如任頤、虛谷、吳昌碩、黃賓虹、劉海粟、潘天壽、朱瞻、張大千、傅抱石、錢松喦、陸儼少等人;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畫家群,如齊白石、陳師曾、金城、陳半丁、王雪濤、李苦禪、蔣兆和、李可染等;以廣州為中心的嶺南畫家群,如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何香凝、趙少昂、關山月、黃君璧等人。隨著形勢的變化和時代的更迭,上述地區(qū)的畫家亦有流動,如抗日戰(zhàn)爭時許多畫家來到西南地區(qū),1949年后又有許多畫家如張大千、黃君璧、趙少昂等人移居國外和港臺地區(qū)。今全國大多數(shù)省市成立了畫院,在3個中心之外,又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中心 ,畫家隊伍空前擴大。

          在現(xiàn)代中國畫家中,許多畫家繼承并堅持傳統(tǒng)繪畫的基本模式,他們或以模仿、傳承前代畫家技巧、風范為原則,或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力圖變革,在保存、發(fā)展傳統(tǒng)的同時,形成自己的風格。前者有金城、顧麟士等人,后者以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人為代表。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隨著西方美術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斗爭的深入,改革中國畫成為新的時代潮流。以留學日本、歐美的高劍父、高奇峰、劉海粟、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為代表,倡導將西方美術的寫實及近代西方美術的創(chuàng)作觀念與傳統(tǒng)的中國畫相融合,走出了一條改革、創(chuàng)新中國畫的新路子,使傳統(tǒng)的中國畫煥發(fā)了新的生機。其中高劍父、高奇峰等嶺南畫派畫家,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將日本畫法與傳統(tǒng)的撞水、撞粉法和沒骨法相糅合,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雄勁奔放、具有時代感的新風格。徐悲鴻將西方繪畫的寫實手法融入傳統(tǒng)的筆墨之中,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xiàn)性。林風眠則調和中西,并汲取民間美術的質樸與剛健,形成了自己意境深邃,形式新穎的獨特風格。另外,陳之佛將中外裝飾藝術中的色彩融入工筆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張大千借鑒西方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某些手法,創(chuàng)出潑彩畫法;李可染受西方畫寫生的啟發(fā),直接對景寫生對景創(chuàng)作;吳冠中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和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形式、觀念等表現(xiàn)中國畫傳統(tǒng)的詩情與境界等等,均取得了重要成就。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畫由過去士大夫和貴族娛樂自賞的貴族藝術轉向為“民眾的藝術”,由過去的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頭。使中國畫在題材內容上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畫家們將視角投向社會現(xiàn)實,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特征的優(yōu)秀作品。

          20世紀20~30年代,畫家們對中國 畫的革新與發(fā)展,展開了論爭。如康有為提出“以復古為革新”、“合中西而為畫學新紀元”的主張;徐悲鴻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劉海粟提出要“發(fā)展東方固有的美術,研究西方藝術的精英”;林風眠主張“調和中西藝術,創(chuàng)造時代藝術”;陳師曾對文人畫的特質和意義作了肯定分析和回答;林紓則反對革新,號召人們鄙棄“外洋新學”,唯以“古意為宗”;金城則極力主張:“宣圣明訓,不率不忘,衍由舊章!40年代末和50年代,人們圍繞著素描是否可作為中國畫造型的基礎,以及如何看待筆墨技巧、看待各種新國畫等問題展開了一場討論。80年代中期,又圍繞著在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急劇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如何革新中國畫以適應時代的審美需要的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造型特征和表現(xiàn)方法

          中國畫在觀察認識、形象塑造和表現(xiàn)手法上,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哲學觀念和審美觀,在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認識中,采取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方法,并在活動中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參與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觀,或局限在某個固定點上。它滲透著人們的社會意識,從而使繪畫具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的認識作用,又起到“惡以誡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鳥等純自然的客觀物象,在觀察、認識和表現(xiàn)中,也自覺地與人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相聯(lián)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體現(xiàn)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國畫在創(chuàng)作上重視構思,講求意在筆先和形象思維,注重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tǒng)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講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傳達出物象的神態(tài)情韻和畫家的主觀情感為要旨。因而可以舍棄非本質的、或與物象特征關聯(lián)不大的部分,而對那些能體現(xiàn)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則可以采取夸張甚至變形的手法加以刻畫。在構圖上,中國畫講求經營,它不是立足于某個固定的空間或時間,而是以靈活的方式,打破時空的限制,把處于不同時空中的物象,依照畫家的主觀感受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法則,重新布置,構造出一種畫家心目中的時空境界。于是,風晴雨雪、四時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現(xiàn)在同一幅畫中。因此,在透視上它也不拘于焦點透視,而是采用多點或散點透視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動的方式,觀物取景,經營構圖,具有極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同時在一幅畫的構圖中注重虛實對比,講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中國畫以其特有的筆墨技巧作為狀物及傳情達意的表現(xiàn)手段,以點、線、面的形式描繪對象的形貌、骨法、質地、光暗及情態(tài)神韻。這里的筆墨既是狀物、傳情的技巧,又是對象的載體,同時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式,其痕跡體現(xiàn)了中國書法的意趣,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由于并不十分追求物象表面的肖似,因此中國畫既可用全黑的水墨,也可用色彩或墨色結合來描繪對象,而越到后來,水墨所占比重愈大,現(xiàn)在有人甚至稱中國畫為水墨畫。其所用墨講求墨分五色,以調入水分的多寡和運筆疾緩及筆觸的長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筆墨技巧的千變萬化和明暗調子的豐富多變。同時墨還可以與色相互結合,而又墨不礙色,色不礙墨,形成墨色互補的多樣性。而在以色彩為主的中國畫中,講求“隨類賦彩”,注重的是對象的固有色,光源和環(huán)境色并不重要,一般不予考慮。但為了某種特殊需要,有時可大膽采用某種夸張或假定的色彩。中國畫,特別是其中的文人畫,在創(chuàng)作中強調書畫同源,注重畫家本人的人品及素養(yǎng)。在具體作品中講求詩 、書、畫、印的有機結合,并且通過在畫面上題寫詩文跋語 ,表達畫家對社會、人生及藝術的認識,既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又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

          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xiàn)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于焦點透視。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tǒng)的裝裱工藝裝璜之。人物畫從晚周至漢魏、六朝漸趨成熟。山水、花卉、鳥獸畫等至隋唐之際始獨立形成畫科。五代、兩宋流派競出,水墨畫隨之盛行,山水畫蔚成大科。文人畫在宋代已有發(fā)展,而至元代大興,畫風趨向寫意;明清和近代續(xù)有發(fā)展,日益?zhèn)戎剡_意暢神。在魏晉、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時期,先后受到佛教藝術和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chuàng)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氣韻生動。由于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征。作畫之工具材料為我國特制的筆、墨、紙、硯和絹素。近現(xiàn)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tǒng)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fā)展。

          水墨畫

          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疽赜腥簡渭冃浴⑾笳餍、自然性。相傳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xù)有發(fā)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云:“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本褪钦f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xiàn)“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后人宗之。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

          院體畫

          簡稱“院體”、“院畫”,中國畫的一種。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其后宮廷畫家比較工致一路的繪畫。亦有專指南宋畫院作品,或泛指非宮廷畫家而效法南宋畫院風格之作。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zhèn),風格華麗細膩。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魯迅說:“宋的院畫,萎靡柔媚之處當舍,周密不茍之處是可取的!(《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采用”》)

          文人畫

          亦稱“士夫畫”。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別于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yè)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士夫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chuàng)始者,并目為南宗之祖(參見“南北宗”)。但舊時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鄙視民間畫工及院體畫家。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曾說:“自古善畫者,莫非衣冠貴胄,逸士高人,非閭閻之所能為也!贝苏f影響甚久。近代陳衡恪則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蓖ǔ!拔娜水嫛倍嗳〔挠谏剿、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借以發(fā)抒“性靈”或個人抱負,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他們標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yǎng)和畫中意境的締造。姚茫父的《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評:“唐王右丞(維)援詩入畫,然后趣由筆生,法隨意轉,言不必宮商而邱山皆韻,義不必比興而草木成吟!睔v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fā)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畫分十門

          中國畫名詞。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六門,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馬、鬼神、花鳥等。北宋《宣和畫譜》分十門,即道釋門、人物門、宮室門、番族門、龍魚門、山水門、畜獸門、花鳥門、墨竹門、蔬菜門等。南宋鄧椿《畫繼》分八類(門),即仙佛鬼神、人物傳寫、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藥草、小景雜畫等。參見“十三科”。

          十三科

          中國畫術語。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為六門;北宋《宣和畫譜》分為十門;南宋鄧椿《畫繼》分為八類。元代湯垕《畫鑒》說:“世俗立畫家十三科,山水打頭,界畫打底。”明代陶宗儀《輟耕錄》所載“畫家十三科”是:“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圣僧、風云龍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騾走獸、人間動用、界畫樓臺、一切傍生、耕種機織、雕青嵌綠!

          人物畫

          繪畫的一種。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之通稱。中國的人物畫,簡稱“人物”,是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出現(xiàn)較山水畫、花鳥畫等為早;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zhèn)魃,氣韻生動、形神兼(zhèn)。其傳神之法,常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寓于環(huán)境、氣氛、身段和動態(tài)的渲染之中。故中國畫論上又稱人物畫為“傳神”。歷代著名人物畫有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唐代韓滉的《文苑圖》,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李公麟的《維摩詰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圖》、梁楷的《李白行吟圖》,元代王繹的《楊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圖》卷、曾鯨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現(xiàn)代徐悲鴻的《泰戈爾像》等。在現(xiàn)代,更強調“師法化”,還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發(fā)展。

          山水畫

          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fā)展,但仍附屬于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骕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chuàng)新風;明清及近代,續(xù)有發(fā)展,亦出新貌。表現(xiàn)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傳統(tǒng)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

          青綠山水

          山水畫的一種。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少皴筆,著色濃重,裝飾性強;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清代張庚說:“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色,且多青綠!痹鷾珗嬚f:“李思訓著色山水,用金碧輝映,自為一家法。”南宋有二趙(伯駒、伯骕),以擅作青綠山水著稱。中國的山水畫,先有設色,后有水墨。設色畫中先有重色,后來才有淡彩。

          淺絳山水

          山水畫的一種。在水墨鉤勒皴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督孀訄@畫傳》說:“黃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淺淺施之,有時再以赭筆鉤出大概。王蒙復以赭石和藤黃著山水,其山頭喜蓬蓬松松畫草,再以赭色鈞出,時而竟不著色,只以赭石著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边@種設色特點,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黃公望,亦稱“吳裝”山水。

          金碧

          中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凡用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稱“金碧山水”,比“青綠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鉤染山廓、石紋、坡腳、沙嘴、彩霞,以及宮室、樓閣等建筑物。但明代唐志契《繪事微言》中另持一說:“蓋金碧者:石青石綠也,即青綠山水之謂也。后人不察,加以泥金謂之金筆山水,夫以金碧之名而易以金筆之名可笑也!”

          青綠

          中國畫顏料中的石青和石綠。也指以這兩種顏料為主色的著色方法。清代王翚說:“凡設青綠,體要嚴重,氣要輕清,得力全在渲暈,余于青綠法靜悟三十年,始盡其妙!(《清暉畫跋》)惲壽平也說:“青綠重色,為厚易,為淺淡難,為淺澹矣,而愈見秾厚為尤難!\以虛和,出之妍雅,秾纖得中,靈氣惝恍,愈淺淡愈見秾厚,所謂絢爛之極,仍歸自然,畫法之一變也!(《甌香館畫跋》)闡述了青綠設色的要旨。參見“青綠山水”。

          花鳥畫

          中國畫的一種。北宋《宣和畫譜.花鳥敘論》云:“詩人六義,多識于鳥獸草本之名,而律歷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于此,與詩人相表里焉。”歷代花鳥畫家輩出,如唐代薛稷的鶴、邊鸞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暉的鷹,黃筌、徐熙的花鳥;北宋趙昌的花、崔白的雀、吳元瑜的花鳥;南宋吳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張守中的鴛鴦、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陳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魚、惲壽平的荷、華喦的鳥;近代吳昌碩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綿延不絕。參見“四君子”。

        【國畫梅花的基本畫法】相關文章:

        國畫牡丹的基本畫法05-26

        國畫花鳥的基本畫法05-21

        國畫松樹的基本畫法05-23

        國畫菊花的基本畫法05-18

        國畫桃花的基本畫法05-18

        國畫牡丹基本畫法05-18

        國畫山水的基本畫法05-18

        國畫菊花基本畫法05-21

        國畫桃花基本畫法05-21

        國畫山水的基本畫法詳解05-2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