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練習模擬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教師預備采用探究型教學方式,課前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分組,全班30個學生,18個男生,12個女生,下列分組方法最好的是( )。
A.學生在課前自愿分組,每組5—6人,組內自行推舉小組長,最后把名單交給教師B.教師來分組,分成6組,按照成績順序來分,好的一組,中等的一組,差的一組
C.教師來分組,分成6組,按照學號的順序來分
D.學生自愿分組,人數不限
2.學生的“向師性”所決定的教師職業特點是( )。
A.復雜性
B.創造性
C.示范性
D.長期性
3.班主任在領導班級的過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級,而是以間接的方式引導學生,這屬于( )的領導方式。
A.權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遷就型
4.教師由“教書匠”轉變為“教育家”的主要條件是( )。
A.堅持學習課程理論和教學理論
B.認真備課,認真上課
C.經常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
5.我國古代教育家顏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肄,久而自臭也。”從德育方法來講,這里強調的是一種( )。
A.說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樣示范
D.實際鍛煉
6.小學語文學科性質特點決定了在教學評估中應( )。
A.以定量分析為主
B.以定性分析為主
C.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為主
D.以綜合分析為主
7.在一個英語學習分化比較大的班級中,最好的處理方法是( )。
A.適當放低要求以鼓勵差生
B.滿足優生需要,對其他學生適當放低要求
C.按全班多數學生的接受水平選取部分材料,其他部分則在以后適當進行補充
D.關注優生和差生的需求,采用多種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有所得
8.在教育者指導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識基礎上產生積極的進取心,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務,進行自覺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的方法是( )。
A.說理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評價法
9.根據對小學思想品德學科新課程標準的理解,以下描述中,不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是( )。
A.課堂教學要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真實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主動探索、相互交流
B.課堂活動要在各種教學情境中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發掘他們思維的獨創性
C.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具有較強的塑造性,應該按照課本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D.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學習了一段時間,掌握了某些技能之后,可以讓他們通過手工、展覽或是表演等看得見、聽得見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能力
10.在藝術欣賞與創造活動中,應提倡( )學習。
A.自主
B.小組
C.互相
D.合作
11.從整體看,小學生身體發育處于( )發展階段。
A.失衡
B.平穩
C.第一高峰期
D.第二高峰期
12.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最基本的一種方法是( )。
A.平時考試
B.期中考試
C.期末考試
D.平時觀察
13.培養學生審美( )能力是美育過程的起點。
A.感知
B.理解
C.判斷
D.創造
14.教學實施,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具體實施事前準備好的課堂教學方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教學設計不可能預先設定教學過程,所以課堂教學方案沒必要事前準備
B.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嚴格按照事前準備的課堂教學方案,否則方案就沒有意義
C.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依據方案不同而不拘泥于方案,根據課堂教學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D.教師在準備課堂教學方案時,應以優等生為基準,分析學習者的一般特征和個性特點
15.小學生的個性傾向性主要表現在( )。
A.需要、動機、世界觀
B.理想、信念、世界觀
C.興趣、動機、世界觀
D.興衙、愛好、理想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小學綜合課程的特征。
2.簡述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基本途徑。
3.簡述小學生美育的途徑。
4.簡述組織班級活動的具體方法。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草》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
師:小朋友,放學回家誰愿意把詩背給媽媽聽?(學生舉手,老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來)我當你媽媽,你現在背給我聽好嗎?想一想,到了家里該怎么說?
生:媽媽,我今天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你聽聽好嗎?
師:我女兒棒,老師剛交完就會背了。
師:誰愿意回家背給哥哥聽?
生:哥哥,今天我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你聽好嗎?
師:哪一首?
生:《草》。
師:噢,這首詩我也學過,它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
生:哥哥,你記錯了,是白居易寫的。
師:反正都有“白”字。我先背給你聽:離離原上草,一歲……
生:一歲一枯榮。
師:野火燒不盡,春……春……
生:春風吹又生!
師:還是弟弟記性好!
師:誰愿意背給奶奶聽?奶奶沒文化,耳朵有點聾,請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詩給你聽好嗎?
師:好,背什么古詩?什么時候學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剛學的。
師:那么多花兒不寫,干嗎寫草啊?
生:(一愣)嗯……是因為草很頑強,野火把它的葉子燒光了,可第二年又長出了新芽!師:噢,我明白了。背吧!
師:“離離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聽不懂?
生:這句詩是說,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
師:還有什么“一歲一窟窿”?
生:不是“一歲一窟窿”,是“一歲一枯榮”?荩褪歉煽荩瑯s,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長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師:你看俺孫女多能耐,小小年紀就會背古詩了!奶奶像你這么大的時候,若能上學就好了!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小朋友,放學回家就把這首《草》背給家里人聽。
問題:請從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角度談談如何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
2.一位教師上“退住減法”的復習課時,創設了這樣的情境:
(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題目,其中2道退位題。請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養學生對數學較為敏感的知覺能力就在這樣簡短的問話里得以深刻體現)
(2)動筆做,互相檢查。我們也來開個兒童醫院,請你們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來,我們一起來會診,最后請學生們給得病的算式開個小處方。在這里老師提了個要求:請你用一句話來告訴病人應該注意什么。(改錯題的呈現方式有很多,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教師沒有停留在熱鬧的場景中,而是專注于讓學生總結錯誤的原因和改錯的方法。)
(3)自己出一道退位減法題給同桌做。
(4)老師出題:3000—();再請每人寫一道題。
問題:對上述教學情境進行評述。
四、教學設計題(本題20分)
材料一:“一分鐘”[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31—33頁]
材料二:“認識鐘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5頁]
材料三:“站立起來的中國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58—63頁]
請在上述材料中任選其一,就課堂教學目標及某一教學環節(譬如課堂導入、講授新知等)進行教學設計。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分組教學的相關知識”。
【名師詳解】進行分組教學時,要將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和教師的指導性作用相結合,A項符合要求,故本題選A。
2.【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教育學的基本內容”。
【名師詳解】學生的“向師性”是出于學生對教師的模仿,所以教師必須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榜樣,顯示出的是教師職業特點的“示范性”。
3.【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班級管理的領導方式”。
【名師詳解】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權威型、民主型、放任型。采用權威型領導方式的班主任側重于在領導與服從的關系上實施影響,由教師自身對班級施行無條件的管理,嚴格監督學生執行教師所提出的要求。采用民主型領導方式的班主任比較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在領導班級的過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級,而是以間接的方式引導學生。采用放任型領導方式的班主任主張對班級管理不要過多地干預,以容忍的態度對待班級生活中的沖突,不主動組織班級活動。
4.【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名師詳解】“教育家”主要從事的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所以教師由“教書匠”轉變為“教育家”的主要條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
5.【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德育的方法”。
【名師詳解】從“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可看出本題選B。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環境或者創設一定的情境,對受教育者進行積極影響使其耳濡目染,心靈受到感化的一種方法。
6.【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語文教學評價”。
【名師詳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小學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所以在對小學語文學科進行評估時應以定性分析為主。
7.【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英語教學管理技能”。
【名師詳解】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優生的發展,也要注重差生的發展,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采用多種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有所得。
8.【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德育的方法”。
【名師詳解】所謂自我教育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教育自己,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以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為基礎,通過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使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漸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控等幾個因素。
9.【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內容領域所涵蓋的核心知識及其關聯”。
【名師詳解】A、B、D三項都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提出的要求;C項強調的是按照課本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種做法是不合適的。故本題選C。
10.【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指導小學生學習的方法”。
【名師詳解】在藝術欣賞與創造活動中,應提倡合作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協調,在合作學習中創造價值。
11.【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生身體發育的特點”。
【名師詳解】從整體上看,小學生身體發育處于平穩發展階段,各生理系統在發育成長中。(1)身高體重發育:小學生處于身體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是在兩個生長高峰期中間,身高體重的增加較為平穩和均勻;(2)骨骼肌肉系統發育:小學生的骨骼肌肉系統發育均未成熟;(3)循環和呼吸系統發育:小學生的心肺功能與成年人相比還有較大差距;(4)神經系統發育:小學生腦重量已經接近成人,而且大腦額葉的發展特別顯著。
12.【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教育學的基本內容”。
【名師詳解】小學生做事的習慣、做事的能力更多的是通過教師的觀察而被了解到的。觀察法是教師了解學生的最基本的一種方法。
13.【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生美育的相關知識”。
【名師詳解】美育從感知開始到理解,先有了感性認識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所以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能力是美育過程的起點。
14.【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學實施的基本內容”。
【名師詳解】A項錯誤,課堂教學方案有必要事前準備;B項錯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不應嚴格按照事前準備的課堂教學方案;D項錯誤,教師在準備課堂教學方案時,不應以優等生為基準,應照顧到大多數學生。
15.【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心理學的基本內容”。
【名師詳解】個性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愛好、理想、信念、世界觀。小學生主要表現為理想、信念和世界觀。
二、簡答題
1.【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綜合課程的基本知識”。
【參考答案】(1)能夠準確把握和解決社會問題;增進學校和社會的聯系;形成學校良好的競爭環境。
(2)建構完整的知識、認識體系;激發學習、探究的興趣;提高社會性程度,發展個性。
(3)減少課程門類,減輕課業負擔;應對知識積累變化給學校帶來的挑戰;組織形式靈活,及時反映新成果;課程結構合理化。
2.【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基本途徑”。
【參考答案】(1)培養教師的反思意識;(2)加強反思理論知識學習,重視教育科研;(3)寫反思日記;(4)說課、聽課與評課;(5)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6)對課堂教學進行錄像;(7)進行反思性的行動研究。
3.【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生美育的途徑”。
【參考答案】(1)通過環境進行美育。心理學認為:“環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可見,通過環境進行美育在整體素質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校容校貌綠化美化、校訓、各種規章制度、輿論環境、群體與個體意識及心理氣氛等。
(2)通過音樂、舞蹈進行美育。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它運用音響、節奏和旋律來塑造藝術形象。它能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人們的思想感情,激發人們奮發向上。因此,音樂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學生音樂感強,尤其是對唱歌更感興趣。因此,學?蛇x擇思想性、藝術性符合學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健康的歌曲進行教學。
(3)通過大自然進行美育。祖國的錦繡河山、名勝古跡、自然景色、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源泉和對少年兒童進行美育的生動教材。
(4)通過情感進行美育。情感是行為的動力,人們對美的追求往往成為進步的動力。所以,可以說美育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經之路。對小學生的培養和教育,既要曉之以理,又要動之以情。
4.【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組織班級活動的具體方法”。
【參考答案】(1)班級活動的選題;(2)制訂活動計劃,落實組織工作;(3)進行準備工作;(4)班級活動展示;(5)活動實施;(6)活動總結。
三、材料分析題
1.【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參考答案】現代教育觀認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本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根據小學生的易情感化、易直觀化、易被感染化的特點,結合學習材料本身的特點,通過對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覺地對古詩進行記憶、對古詩進行理解,而且通過這個過程展示和運用了此首古詩,引導學生創設類似情境,有利于對所學內容的復習和鞏固。
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主要是從激發學習動機、教授學習方法、優化課堂結構這幾方面來進行的。
(1)激發動機,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持久的動力。利用活動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吸引學生對上課產生興趣;多運用夸獎和表揚,指出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其學習動機。
(2)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中注重滲透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對部分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情感朗讀來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來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2.【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具體的教學情境進行評價”。
【參考答案】這位老師創設的情境是有效的。因為情境只有為教學服務、只有適應學生的需要才是好的情境。
(1)創設的情境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相應經驗
在創設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相應經驗,要了解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他們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有什么樣的生活經歷,接觸過什么事情等。一個真實、源于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教學情境,往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創設的情境要從教學目標出發,不能脫離學科因素
情境的創設要圍繞教學,要服務于課程標準三個維度的要求。這要求教師一方面要從生活情境中及時提煉教學問題,將教學與生活情境相聯系;另一方面為創設而創設,創設的情境要能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3)教學情境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和成長的情境因素
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學習中,使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4)教學情境要有趣味性、開放性和思考性、挑戰性。
四、教學設計題
【考查要點】本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依據小學生的學習規律、小學相關學科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合理地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完成指定內容的教案設計”,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掌握。
【參考答案】
站立起來的中國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體會到中國人真正站了起來;讓學生認識到,中國申奧成功和運動員在運動場上取得的輝煌不僅反映了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更體現了中國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
2.能力目標:讓學生知道,隨著中國的強大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等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行為目標: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他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自豪和驕傲。課堂導入:人們不會忘記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當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的喜訊傳來時,北京沸騰了,全國沸騰了。(播放申奧成功錄像)
師:為什么一個體育運動會申報成功,會牽動那么多人的心?
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體育實力。
師:對,中國申奧成功不單單是向世人證明了中國的體育實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體育事業的發展競和國家實力掛鉤?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還要出示什么證明的話?就讓我們從“東亞病夫”到“相約2008”這段歷史中尋找答案吧!
【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練習模擬卷】相關文章:
2017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模擬卷08-14
2017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模擬卷08-14
2017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訓練模擬卷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