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各地結婚的習俗
導語:婚禮是一種宗教儀式或法律公證儀式,其意義在于獲取社會的承認和祝福, 婚禮也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屬于生命禮儀的一種。世界上最古老、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的婚禮是儒教婚禮、印度教婚禮、基督教婚禮,即三大文明圈的婚禮。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會發展出一些結婚上的傳統與習俗,其中有許多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征的意義,逐漸演變為世俗婚禮。
按民間傳統,新娘打扮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婚禮儀式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南北民間都流行著古色古香的沐浴更衣、“上頭”、“開臉”的禮儀習俗。
開臉,亦稱開面。所謂開臉就是用刀剃掉、或用兩根線互相絞合,用以絞盡臉面上或脖子上的汗毛,修齊鬢角。開臉必須在婚前一日進行,而且必須有兒女雙全的有福的婦人來完成。近、現代某些地區仍有這樣的禮俗。巴金先生的小說《春》曾寫過這樣一個細節,蕙要出嫁了,周氏來給蕙開臉,她一面用絲線仔細地絞拔蕙臉上和頸上的汗毛,一面絮絮地對蕙講了一些到人家去做媳婦的禮節。開臉之后便是蒙上“蓋頭”,或坐轎、或騎馬前往夫家了。
浙江紹興一帶新娘在娘家中舉行沐浴儀式。儀式均由兩位夫妻雙全,多子多女的中年夫妻主持。一人手拿畚篩,篩上放些染紅的喜果、鴨蛋、下面用大腳盆接著,另一人用熱水從畚篩淋到腳盆中,再用毛巾蘸水讓新人連續揩三次。新娘子沐浴后行“開臉禮”。當地風俗未婚女子稱“毛臉”,婚前是第一次開臉,請一老媼用線絞除臉上汗毛,修眉毛,整理鬢角,并拔下新娘的頭發7根與新郎的頭發混合搓成線,供新娘扎發髻,寓意“結發夫妻”。
湖州一帶,男家在向女家發“上頭盤”,即送上轎衣的同時,還要送上“開臉盤”。“開臉盤”共有6個盤,分別盛肉、魚、雞、喜果、炮仗紅燭、胭脂花粉。女家收到開臉盤后,即由舅母等女性長輩給新娘開臉;氖怯行┑胤介_臉后由喜娘給新娘涂上厚厚的一層水粉,直到眉毛都看不出為止。
廣東東莞一帶舊俗在結婚前夕,擇好良辰,新娘在娘家舉行“落閣禮”。請一位好命婦人,摘一些柚子葉燒水給新娘沐浴,浴后換新衣,然后用紅綠絲線替她絞去面毛,并把原來的辮子改梳成“上轎髻”。沐浴、開臉,梳頭完畢,母親端上煮熟的—只全白羽毛的雞,俗規雞頭,雞屁股一定要吃掉,取意“好頭好尾”。
有些地方特別講究新娘的“上頭”和“開臉”。在江蘇高郵一帶,姑娘出嫁前夕先行“上頭儀”。是日姑娘沐浴更衣,面對梳妝臺端坐,點上紅燭,先喝兩口茶,俗稱“閉口茶”,意為從此已成新娘子,不能多嘴多舌亂講話,俗規要到夫家吃了開口茶后才能開口。然后請二位福命婦人來替她“上頭”。他們先把姑娘的發辮拆開,連同劉海一起梳向腦后盤成發髻,臉搽上胭脂花粉,再用兩盤疊成雙層的紅紗帶,從前額箍到腦后,要緊緊地箍上12道,俗渭“十二月太平”,表示教誨新娘學會耐性子。按俗規即使頭勒疼了也不能喊叫,一定要忍著。傳說只有這樣,到了婆家遇著不遂心的事也不會發脾氣。開臉要到夫家后的.第一天進行,是日婆家特請“換新媽”為媳婦開臉。新媳婦早早起床,梳洗完畢便端坐著,換新媽拿起兩只事先煮熟染紅的雞蛋,在新媳婦臉上滾幾下,用紅紗帶將額前頭發往上抹,再用挑簪把短發向下挑齊,涂上香粉,撥去短發,用雙股棉絨絞去臉上的汗毛,把眉毛修成細細彎彎的。
浙江麗水舉行婚禮之前,女方要請梳頭娘,為新娘梳頭,梳頭娘要選擇父母雙全、子女眾多的大娘。由于打扮新娘一般都在夜晚進行,所以女方還要請來一對命好的未婚姑娘為新娘掌燈,梳頭娘除梳頭外,還要為新娘穿戴。打扮好的新娘,頭戴鳳冠,身穿宮裝,外披霞帔,腰橫玉帶,下著大紅裙,全身掛滿飾品,儼若娘娘。
在河南地區,嫂子給將嫁的妹妹梳頭,這有兩種情況,一是梳成髻,即媳婦頭,意味著妹妹將成為人家的媳婦。一是還按閨女的發式梳,即梳長辮子,意即妹妹是待出閣的閨女,等到婆家后,再由婆家嫂子或者嬸子大娘挽成髻。給姑娘梳頭時有歌。
在豫北長坦縣,其歌詞為:“前攏七,后攏八,婆家娘家一齊發。婆家發了二頃半,娘家發了二頃八,走到半路發莊嫁。”
新娘的穿戴十分講究,可說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光彩的時刻。近代以后,城市男女結婚時,新娘皆披兜紗,長長的白裙拖地尺余,行步,兩小孩在后持之。這是歐美國家婚禮習俗影響的結果。裝飾方面,現在,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新娘一般都用金銀珠寶等飾品來裝扮自己。
新娘服飾,以江蘇吳縣一帶最為講究。按當地俗規,凡新婚女子必須有三套服裝在舉行婚禮時和婚禮后穿戴。第一套:棉褲,俗稱“帖肉棉襖夾褲”,是男方迎親時送給新娘穿的。這套衣服除結婚日穿以外,翌日回門時可穿,婚后第一個春節回娘家拜年時可穿,參加母親50歲以后“念佛開齋堂”儀式時可穿,參加同輩至親好友的婚禮時可穿。第二套:頭上戴珠冠,粉紅色繡鳳穿牡丹等花紋的花衣,花裙,是與花轎一起租來的。這一套僅在轎上和舉行婚禮儀式中穿戴。第三套:土布衣,靛青色土布包頭巾,靛青色土布加衫、藍地白花印花土布褲,靛青色土布長襦裙,裹小腿的桃紅色印花土布卷綁,藍印花土布襪,繡花板趾頭鞋,這一套在婚后勞動時穿。新婚期間的新娘子穿的鞋子也很講究,同樣要備三雙。舉行婚禮儀式時穿“玉堂富貴”紋樣的鞋;上轎時放在“轎前盤”糕上的鞋,俗稱“踏糕鞋”,上面繡著福壽齊眉紋樣,隨接新娘的花轎抬到男家;第三雙是婚后替換鞋,繡著梅、蘭、竹、菊的紋樣。
【國內各地結婚的習俗】相關文章:
1.東北結婚習俗
3.ACCA國內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