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初二語文藤野先生教案設計
《藤野先生》是一篇看似十分零散的生活片斷,卻有機地統一在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中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藤野先生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1】藤野先生教案設計
《藤野先生》在三課時的學習中,畫上圓滿的句號。自己的習慣是,同一篇課文,每一年都希望用不同的方式講授給學生?偸窍M胁煌膰L試,既是給學生和自己以新鮮之感,更要給自己一個補充能量的一個過程。因此,自己在講授這篇經典的回憶性散文時,并沒有按照以往的經驗進行授課。
今春開學,便進行了新的嘗試。
自己將本文設置成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進行字詞、課文的梳理工作。從課文中的“我”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線索,并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抓住課文中的感情來理清“我”的思想歷程。
第三課時,集中分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三課時,有的放矢,側重點不同。第一課時,側重于整體掌握和理解課文;第二課時則側重于本文在選材典型并能抓住人物的特點來刻畫人物形象的特點;第三課時,則側重于抓住“愛國之情”這一條主線來分析“我”的'棄醫從文的原因。
自己事先將明天要講的內容告知學生,讓學生回家也要和自己一樣的備課。從字詞開始,到課文的分析,都是如此進行的。這也是在逐步摸索中實踐生本教育的思想,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來授課。
通過第一課時,重點的內容落實到基礎知識和整體感知上。通過小組內部的合作,交流,讓學生自己在交流的過程中從別的同學那里學到知識,在各個小組間的交流,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從別人那里獲得更多的信息。
從實施的效果看,似乎還不錯。但是眼前的欣喜不代表著真正的效果好。更多的效果要從實踐中檢驗。白居易不是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需要七年期嗎!我們從小學習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辈灰彩沁@個意思嗎!
今年的教學,我做了改變。授課前通過小組內部的合作交流,將各自分散的信息進行匯總,大家達成一個共識,之后選擇代表輪流發言。
說到這里,還要提到小組的分配問題,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總是每組總是那幾個同學在發言,而其他的人則好像沒有事情的人一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這樣,每組四個人,每天一個人為對外發言人,其他人作為秘書,幫著準備材料。第二天換另一個,以此類推,每個人都有一次當發言人的機會,這樣就可以減少其他同學似鴨子聽雷的現象。
其實能夠將小組合作正真地起到它的作用,也是一個問題。
在講這個課時時,通過整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事例,就能夠發現藤野先生的偉大之處。在分析的過程中,就會講到選擇典型材料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問題,這樣就聯系到寫作上,在眾多的紛繁的材料中尋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事情,寫一個我們身邊非常有特點的人物。
第二課時,主要是分析文章的另一條線索:愛國。通過學生尋找能夠表現“我”愛國的句子,來分析我的思想歷程。這個過程中,結合著“我”與藤野先生的交往,表達著我對他的思念與感激。
第三課時,我將重點放在了語言的分析上,這也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學習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更希望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基于此,我給學生布置作文片段練習:寫一個身邊的熟知的同學---陽昕。
結果學生寫的是非常的好。能夠抓住人物的特點,通過選取典型的材料,將人物刻畫得情態畢現,栩栩如生。
整體上說來,自己這樣講《藤野先生》,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兩條線索并駕齊驅,又相互補充相互融合,使學生能夠學到不少知識。
【2】藤野先生教案設計
作為初二下學期的第一課,如何上好第一課,我感到尤為重要,它不僅能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最為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既要使學生理解文本,知道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還要通過本課理解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原因,從而理解先生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首先使學生讀懂文章,現在的孩子們讀文章大都是有口無心,聲音洪亮,腦子空空,入眼,口出,而不知讀的是什么。關鍵是缺乏聯想,整篇文章不能聯系,不能組合,往往斷章取義,理解就有可能片面。我認為首先要引起學生的重視,和興趣?梢赃@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文章圍繞藤野先生寫了和作者交往的那幾件事”。學生有可能會發現文中的幾件小事:修改講義、訂正解剖圖、關心解剖實習、詢問女人裹腳另外還有像匿名信事件、電影事件。首先讓學生理解大概內容,理清線索,知道這些事都是在仙臺學醫時發生的,這樣根據地點轉移也就很可能知道地點轉移,時間先后為線索。在學習中,理解魯迅先生的思想感情變化,就會理解文章的另一個線索“暗線”。
孩子們要想對語文感興趣,最重要的是與現實、與實際相結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藤野先生是不是你心目中理想的老師?”可否通過這個問題引入,這有可能引起學生的討論,從而引導學生分析藤野先生的.性格特點,及魯迅先生為何時刻難忘的原因。
對于魯迅先生的思想感情變化,是本文的難點。我想通過對副詞的理解,使學生理解先生在寫作時用的反語,及流露的感情。尤其是課文第一段三個:“也”字,引人思考,要使學生理解到對東京“清國留學生”,不學無術,渾渾噩噩,先生是厭惡的,感到生氣,才憤而離開。
“電影事件”是促使先生思想轉變的另一個因素,這一段中“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這個不合邏輯的句子,流露出先生極大的憤慨!伴e看槍斃人”使作者看到國人的麻木,使作者認識發生了轉變,意識覺醒,從而下定決心,“棄醫從文”!爱斎皇恰、“也是”、“還有”這些詞語的理解,探討能使學生更加清楚的理解文章,從而使學生掌握理解文章的一種方法。
正常的上課需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能讀一遍文章,能討論、總結出文章寫了那些事,就算完成任務。
第二課時,理清明線,重點是分析藤野先生在作者心中難忘的原因,也許但從文章中,學生并不能體會,適時的告訴學生當時的背景,即國際形勢,學生就會更好的理解作者感激藤野先生的原因,以至于把藤葉先生的照片掛在書桌對面,“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第三課時理清暗線,重點是理解先生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分析副詞,還要適時告訴學生,魯迅先生去日本留學的原因,又遇到了這樣的好先生,為何還要“棄醫從文”,學生自然會明白魯迅先生的對祖國的熱愛,剩余的時間還可以處理學生對課文的疑問。
【初二語文藤野先生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藤野先生》教案設計02-15
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設計08-20
初中語文《藤野先生》說課稿10-12
藤野先生教案ppt10-27
藤野先生教案及反思10-06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09-10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09-17
《藤野先生》說課設計07-20
余映潮的藤野先生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