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來歷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
廣西壯族以善于唱歌為著稱。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廣西三月三的來歷,歡迎大家參考!
【1】廣西三月三的來歷
壯族三月三,是壯族除了春節外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壯族的歌節和情人節,具體時間并不僅僅指三月三這天,而是農歷二月以后直到三月三的這段時間里,其中龍祭是不可少的活動。
三月三到了,四方的客人來了,熱情的壯家人早就備好花米飯、花雞蛋、米酒,擺上竹竿、敲起竹竿并邀請客人一起跳竹竿舞,端上米酒唱起迎賓曲來迎接四方的“貝儂”——壯家人的親人、朋友。
壯族的三月三除了有背彩蛋,有花米飯飯以外,還有一個傳統的習俗“搶花炮”,搶花炮,在農歷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壯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
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后地奔向活動場所,搶得花炮的人被認為來年最有福氣,也最受姑娘青睞。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沖等方式沖進對方炮臺,將花炮放入算得分。
規則類似于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
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制圓環,直徑約5厘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
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然后置于送炮器上。
送炮器即鐵炮,內裝火藥,然放后即把花炮沖上天空,待花炮落下時參加者均可奮勇爭奪。
廣西南寧、百色兩地傳統的送炮器的形狀最為美觀,外現為六角柱形,六邊飾有圖案、花紋,共分三層,底層為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鑲上桂花邊;中層較細,攜有各類形態的大小人像;上層為喇叭狀開口。
"搶花炮"始于閩粵商人到此經商,由于信奉"媽祖",興建廟宇祭祀。
在"媽祖"生日農歷"三月廿三"舉行大型廟會祭祀活動時舉行的。
"搶花炮"運動,每年廟會燃放三枝花炮。
第一炮:命名為"發財炮",意示搶得第一炮,得炮者當年財運來到,生意一定興隆,紅火。
第二炮:命名為"添丁炮",意示搶得第二炮,得炮者愛人當年定能懷上男孩。
為你添丁,延續香火。
第三炮:命名為"如意炮",意示搶得第三炮,得炮者當年生意、生產、生活各方面順順當當、天隨人愿、萬事如意。
在神權統治時代,由于人們的思想素停留在歷史局限,封建意識濃厚,所以"搶花炮"得到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
因此規模、場面逐年增大,非常熱鬧。
加上三枝花炮吉祥物,都是經過廟宇殺豬宰羊供奉過,更相信他的靈驗。
此種思想意識一直延襲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末。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適應的傳播,普及除舊立新、破除迷信,這種封建意識才逐漸淡化。
六十年代,在極左路線的影響下,民族花炮節被定性為封建迷信,活動遭到禁錮后中斷。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花炮節得以恢復,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傳播,"搶花炮"活動被確認為少數民族傳統的體育活動,具有競技性、被譽為"東方橄欖球"。
搶花炮"項目已在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八屆,已在全國得到普及及推廣。
"搶花炮"這一體育運動項目將會隨著時代進步、發展得到升華。
跨出國門,走向世界。
【2】廣西三月三的來歷
農歷三月初三,俗稱“三月三”,是壯族人民舉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節(歌舞節)。
“歌圩”,是外族人給壯族定的漢名,壯語叫“歡龍垌”,意思是到田間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歡窩敢”,意為出洞外唱的歌。因為過去壯族人很少建寺廟,神像都放在巖洞里。巖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須保持肅穆,只有到巖洞外才能放聲自由歌唱。
“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這句在廣西流傳的山歌歌詞,說明壯族歌圩節的起源,和歌仙劉三姐有著密切的關系。
據說劉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廣西宜山一個漁民家里。從小愛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麗,出口成歌。附近有個財主莫懷仁想強搶劉三姐與他成親,劉三姐誓死不從,莫懷仁叫人把劉三姐拋入河中。劉三姐順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魚峰山下。鄉親們聞訊,紛紛趕來學歌。后來她與一青年獵人結為夫婦,就一直在這里傳歌。莫懷仁得知后,又勾結官府,把劉三姐夫婦拋入魚峰山下小龍潭。半夜,月明星稀,當鄉親們把他們兩個打撈上來時,忽然一陣清風,只見劉三姐和青年獵人騎在一條魚背上,一邊唱歌一邊騰空而去。自此,人們都說劉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劉三姐稱為歌仙。后世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歷三月三,劉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據記載,歌圩節已有上千年歷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已有壯族“男女盛服……聚會作歌”的記載。宋元以后,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案栊妗。
每到歌圩期間,青年男女便穿上節日的盛裝,云集山頭曠野或竹林草坡即興對唱,相互盤答,歌聲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勞智慧的壯族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山歌,使這一傳統的民族節日充滿了迷人的音韻。
廣西三月三傳統食物
1、雞屎藤
農歷三月三吃雞屎藤,是廣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種傳統習俗,我們將葉與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雞絲藤面,用這種面做成的雞絲藤粿仔湯,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愛的特色小吃。相傳農歷三月初三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誕辰,北海人以此紀念這位偉人。
農歷三月初三,在僑鄉江門家家戶戶都有吃“雞矢藤”餅的習俗。先將其葉子洗凈,與糯米一同磨碎,拌入煮溶的糖水,搓成粉團,壓成餅狀。部分還會在餅面印有“福、祿、壽”等吉祥字。用雞矢藤葉做出的餅甘涼可口,別有風味,食后清熱解毒。
2、薺菜煮雞蛋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贝禾煺遣墒乘j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漢族在這日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于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借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濕、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3、五色糯米飯
黑、紅、黃、白、紫——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美食,因糯米飯呈多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壯家人把五色糯米飯看作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
傳說古時候壯家村寨有個青年叫特儂,外出干活總是帶著糯米飯。而山上的猴子總是把糯米飯搶去。有一次,特儂隨手扯了楓葉驅趕猴子,卻發現自己掐楓葉的手被染上了黑色。他靈機一動,回家后把楓葉浸泡到糯米飯里蒸煮,制成了黑色糯米飯。猴子看見一大團黑乎乎的東西,以為是毒物不敢碰。特儂吃了黑色糯米飯,口不干不燥也不膩倦,反而覺得渾身是力。后來,壯家人都學著特儂做黑色糯米飯,后又逐漸用黃梔子、紅藍草等做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糯米飯。
4、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與傳統習俗有關。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民間又稱為“鬼節”。傳說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東游西蕩的鬼迷惑,樸實憨厚的鄉民們認為,必須吃這種帶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兒“粑”(粘)住,不為邪惡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這種美好心愿代代相傳,使這種千年舊俗延續至今,演變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風俗。
做蒿子粑的蒿子,是青蒿的俗名,又名香蒿、花蒿,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能食用的野生天然植物。春天,輕風和煦、萬物復蘇。據醫書介紹,蒿子有清熱、瀉火、利濕、解暑、平肝、安神等功效。看來,蒿子粑“粑魂”雖是傳說,祛病健身之言卻是不虛。
5、薄餅
農歷三月初三吃薄餅,是同安人的傳統習俗之一。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其子鄭經繼承父業,繼續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閩南一帶,因清軍頑抗造成百姓傷亡慘重。在鄭軍反攻下,清軍投降,鄭軍進入城內,老百姓一邊迎鄭軍,一邊制作薄餅祭祀死難的親友。后來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歷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做薄餅單是餡就足夠忙活好長時間,但是更關鍵的是需要薄餅皮做支撐。薄餅皮不但要薄更要勁道,這樣包著餡料就不容易破裂。吃時將餡料放在薄餅皮上,卷成竹筒狀,非常味香可口。因為質量好的薄餅皮很Q,所以也有很多人喜歡單吃薄餅皮。
6、春餅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種食俗,就是吃“春餅”,把面趕成薄薄的餅,把雞蛋煮熟剝去皮,搗碎,有的人家還加進去蒜泥,把薄餅卷起來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經有了小蔥,用春餅卷小蔥吃。
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春餅來歷故事:相傳宋朝年間,一個書生名叫陳皓,有一位賢慧的妻子叫阿玉,兩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陳皓專心致志讀書,但常忘記了吃飯。這可急壞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做春餅這個辦法,春餅既能當飯,又能當菜。陳皓邊讀書邊吃春餅,餐餐吃得香,讀書的勁頭更足了。不久,陳皓赴京趕考,阿玉又制作春餅并用油炸,給丈夫當干糧。結果,陳皓得中狀元,高興得把妻子做的春餅干糧,送給考官品嘗?脊僖怀,贊不絕口,頓時寫詩作文,稱之為“春卷”。
7、艾葉糍粑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長茂盛且最為鮮嫩的時節,由于農歷三月三與清明節靠近,艾葉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將采摘回來的艾葉洗凈,煮過以后剁碎,與糯米粉、黃糖混合后舂勻,捏成一個個墨綠色的扁圓形糍粑。最后用芭蕉葉墊底,放進蒸籠蒸熟,即成軟綿香甜的艾糍,艾糍里面的餡可咸可甜。
8、烏米飯
畬族,家家都做烏米飯,全家共餐,饋贈親友,歡度“烏飯節”。傳說,唐代畬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饑而軍威大振,于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畬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烏米飯的習俗。
烏米飯驅邪扶正,健身暖胃,加上獨有的楓香味、烏黑油亮的顏色,再配以炒香并搗碎了的花生米及臘腸等配料一起蒸煮,吃起來味道相當美味,是一道深受市民青睞的傳統美食。
9、壯粽
寧明壯粽是用糯米、豬肉等煮制成的一種大粽粑,是壯族“三月三”特制的傳統食品。
壯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風莫”。它是一種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們便把煮熟的“風莫”從鐵鍋里撈出來,以備正月食用。正月十五,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風莫飯,父母打開風莫,分給全家人。兒女須將風莫吃完,以示孝敬父母,祈求父母高壽。
10、水菊粑
每年農歷三月三,在安慶太湖縣、潛山一帶,有吃水菊粑的習俗。水菊又名鼠曲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開細小的頭狀花。在我國的華中、華東、華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長。春季可以采摘嫩莖葉洗凈,拌入糯米面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各省稱作“清明粑”。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相關文章: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來歷11-29
壯族三月三的來歷簡介03-26
廣西三月三是什么節日04-18
2017年三月三的來歷及習俗03-25
廣西冬至吃什么04-18
廣西小吃云片糕的做法03-20
除夕的來歷04-27
廣西小吃粉利的做法03-20
廣西新安全生產條例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