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正確認識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是根據個人情況及所處的環境,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通道,并采取行動和措施,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張再生,2002)。這一定義說明了四個問題:一、職業生涯規劃具有明顯的個人化特征;二、職業生涯規劃包含了確定生涯目標、實施生涯措施、實現目標等一系列過程;三、職業目標與日常工作目標有很大的差別;四、組織應引導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目標為組織目標服務。雖然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時間不長,但現在已成為企業廣泛關注的新型人力資源管理技術。
一個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具有可行性,依據個人情況和組織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應該具有適時性,規劃分階段實施,不同的未來職業目標與不同的未來時間段相對應;應該具有靈活性,作為未來的規劃,應有充足的空間可根據未來不確定因素改變;應該具有持續性,職業生涯規劃貫穿人生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目標太高毫無意義,目標太低沒有激勵作用;方案太死不利于變動,方案太空又沒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時,除要充分考慮到個人和組織因素外,還要考慮到規劃是否合適、合理。
對于個人而言,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員工清楚發展方向,有意識地培訓和開發相關能力,實現在職業方面的持續發展。對于組織而言,不但可以協調員工發展和組織發展,還可作為吸引、留住、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前,不可不理解職業的正確含義。日本學者尾高邦雄認為,職業是某種一定的社會分工或社會角色的持續的實現,因此職業包括工作、工作的場所和地位。美國學者泰勒將職業解釋為一套成為模式的與特殊工作經驗有關的人群關系。中國學者陳嬰嬰將職業定義為,個人進入社會的物質生產或非物質生產過程后獲得的一種社會地位,個人通過這一社會位置加入社會資源的生產和分配體系,并建立相應的社會關系。美國學者阿瑟·薩爾茲將職業界定為,人們為了獲取經常性的收入而從事連續性的特殊活動。日本專家保谷六郎認為,職業是有勞動能力的人為了生活所得到發揮個人能力,向社會做貢獻而連續從事的活動。從這些定義可看出,職業是一種社會地位,與一定的社會關系結合,與利益和權力相關,具有連續性、穩定性、社會性和經濟性。
我國1987年5月1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職業分類與代碼》,將全國職業分為八大類: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商業工作人員;服務性工作人員;農林牧漁勞動者;生產工人、運輸工人和有關人員;不便分類的其他勞動者。又細分出63個中類,303個小類。明確職業類別,了解職業特點,是制定規劃的第一步。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持續修正的長期規劃,在設計時,要考慮三個層面的因素。第一,考慮環境因素,包括社會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科技環境、自然環境、法律環境等,從宏觀層面認識到職業發展的局限和可能,個人只能適應而不可改變。第二,考慮組織因素,包括組織規模、組織結構、組織文化、組織發展狀況、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類型、晉升政策、人際關系等等,一切與職業發展有關的組織因素。要改變組織因素非常困難,但個人可以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組織中工作。第三,考慮個人因素,年齡、性別、學歷、工作經歷、家庭背景、人格等等。一方面員工要正確認識自己,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自己。組織和個人只能適應第一因素,正確認識和分析第二、第三因素,尋求個人發展和組織發展的最佳匹配。
環境因素和組織因素都難以控制,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一般將注意力放在個人因素上,為員工的發展尋求一條恰當的職業發展途徑。因而,要關心兩個問題:了解員工和區分職業生涯發展階段。
了解員工,即是要掌握員工各方面情況,這是設計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與個人相關的情況很多,本文認為最重要的是人格因素,后面將進一步解釋。區分職業生涯發展階段,一是要認清員工現在所處的階段,二是分析各階段的特點設計與員工相符的分階段職業生涯規劃。
【正確認識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文章: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10-23
職業生涯規劃的原則09-28
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08-29
汽修職業生涯規劃書「精選」08-16
英國留學的職業生涯規劃08-07
銀行柜員的職業生涯規劃10-29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書06-23
培訓主管的職業生涯規劃09-01
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心得08-14
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