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選擇朗誦的作品的技巧
朗誦作品是二度創作的素材,這是不言而喻的。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作品,創作失去了最基本的根基,不會有好的創作。下面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選擇朗誦的作品的技巧,希望對您有幫助!
選擇朗誦的作品的技巧
1)適合自己的嗓音特點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區別與他人的嗓音特點,發音習慣。除了規范性的發音要求外,實際上我們常常是無法很好地做到自主地有效地控制嗓音的變化的,因為我們沒有經過專門的發聲訓練和練習,多數屬于自然習慣性發聲。像我的嗓音,渾厚而略帶沙啞,低音部分可以到達很低的位置,高音卻不行。有些朋友音色華美,清晰亮麗;有些朋友柔和甜美,如潺潺流水;有些朋友聲音嬌柔細嫩,婉約小巧;也有些朋友音色沒有特別明顯的特點,平凡中顯出不平凡來,不一而足。
嗓音是有“色彩”和“性格”的,因此嗓音的特點不可能不對朗誦題材的選擇產生影響,而且我個人認為這種影響對每一個朗誦個體又是決定性的。作品的情緒、情境、思想深度以及其間設置的戲劇化沖突都需要用聲音來表達,用音調、重讀、氣息、停頓、語速等來表現。比如:深邃的思考,需要深沉穩靜有厚度感的聲音來“做底”;抑郁的感覺需要用低沉壓抑的,深度感強烈的和和緩的嗓音;跳躍、歡快的情緒需要年青,清爽富有活性的嗓音表達。那些時代感極強的政治性作品,如“《中國,我的鑰匙丟了》《囚歌》等”則需要既可低沉也能高亢的嗓音來表達;溫文爾雅、抒情柔懷的作品,特別適合那些聲音或清晰干凈或甜美動聽的嗓音。
比如,嗓音很粗纊而深厚的人,很適合朗誦一些大氣的,豪邁的作品,這類作品感情熱烈奔放,涉面寬宏,起伏很大;而嗓音華麗的男聲,比較適合朗誦諸如古詩詞,王子人物的獨白(比如哈姆雷特)和現代派詩人的詩作。
經常聽朋友們讀賀敬之先生的《西去列車的窗口》,這篇文章政治色彩和時代特征明顯,篇幅又比較長,段落起伏比較大。這樣的作品是不適合女聲讀的。曾聽過慧眼、網絡仙翁、大和尚讀過,我的感覺,在深度的處理上,網絡仙翁比較理想,在情感處理上慧眼略強。其實,這樣的印象多半來自他們的音色上的巨大差異,網絡仙翁嗓音寬闊沙啞,行聲嚴肅,時代感把握得比較好,但在高亢區,卻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這時顯得慧眼年青高朗的聲線優勢明顯突出了出來。我聽過女聲讀過同一作品,實話說始終沒有人能達到最基本的要求,不是誦者不努力,是她選錯了作品。
作品選擇不當,最直接的效果是吃力不討好。讀了半天,自己找不到感覺,聽者感覺也不好。當然,自己適合誦讀什么類型的作品,是需要經過一段時期的摸索和嘗試的,但一般說來,這個時期并不會很長,因為,適合不適合往往在朗誦的時候就能清楚地感覺到,這很象試鞋子,合腳不合腳,穿上一試立即昭然。我們可以嘗試不同的題材,但我相信,最終怕真的只有“一款適合您”。
2)適合自己的當前水準
還有一點,選擇誦品時,不要勉為其難地選那些誦讀難度大大超過自身水平的作品。所謂難度指情緒起伏程度、情緒連貫、氣息運用變化、作品長度等方面。很多作品情感起伏跌宕劇烈,把握起來難度就增加了。有時會上去下不來,或者下去上不來,累得要死,效果卻很差。還有就是情緒連貫的要求,這一般與作品的長度有關,長度長,情緒上要保持連續性就不容易,但情緒上的斷續是朗誦的大忌。因此,在選擇作品時,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難度,逐漸增加文章長度。我的體會,文章的長度很關鍵,初期,長度不要短于1分鐘,也不要超過3分鐘,越短越難讀,還沒等你找到感覺,就讀完了,古詩難誦就是明證。超過3分鐘后,朗讀的難度會大大增加。難度與文章長度的關系近似凹形拋物線,無論對初學者還是老手,這個規律都是一樣的,只是難度的轉折點不同罷了。
自備稿件朗誦的選擇有哪些技巧?
1、文章篇幅
考試要求考生自備稿件,規定時間三分鐘左右。
不過,根據老師的多年的經驗來看,自備稿件在考試過程當中,往往是讀不完的。
所以我們在準備自備稿件的時,時間不用太長,或是選取某一篇文章的一個片段,字數大致控制在六七百字即可。
2、稿件類型
自備稿件的稿件類型很多,但選擇一些情感起伏比較大的小故事,會更吸引考官注意。
盡量選擇一些新文章,可以避免在考場上撞稿的現象。
至于文章的出處,可以是網絡,也可以是新出版的一些雜志。
3、名家作品
很多表演考生認為,名家名篇在自備稿件的選擇上,是一個禁區,其實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一些很有名氣的稿件,文章讀的人比較多,也有可能評委自身也演繹過該稿件,那么這種情況下選擇這些稿件,可能不大討巧。
而有一些同學,自身嗓音情況非常好,名家名篇,可以將考生的嗓音條件展現出來是可以選擇的。
4、文章類型選擇
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內容兼備的作品或者具備兩種或兩種以上寫作手法的作品可以納入你的挑選范圍。
那些故事性強,有相對集中的一段情節的作品也不失為中學生易于把握的選材。
5、結合自身選擇稿件
選擇自備稿件時,從自身的情感表達出發,比從稿件的內容出發更合適。選擇自己喜歡,能被深深打動的作品,更能表達出合適的情感。
同時,在準備自備稿件時,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聲音去朗誦作品。
而朗誦的“九”大不要究竟是那幾個呢?我們也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不要:只背誦這一片斷,只片面了解字面的意思,絕不只是把材料背下來就行,朗誦者的昏昏,不能使考官,聽眾們昭昭。
二不要:臨時抱佛腳,千萬不要拿一篇稿子念,照本宣科,千萬不要拿著朗誦材料讀誦,這是一種自然行為,那肯定要被淘汰的。
三不要:僅僅用聲音,客觀冷漠地描述,也不要聲嘶力竭地大喊大叫,不要拿腔拿調,用刻板的語言形式去朗誦。
四不要:“表演”朗誦,不要讓人感到是在那里裝腔做勢,玩弄處理。
五不要:不做任何處理地朗誦很長的作品,以至于太平淡,以至于沒有高潮,以至于不豐富......最不該的是三分鐘的朗誦根本沒表達出該考生的特點,優點,素質,魅力。
六不要:考場上的朗誦不要平庸,不要一般化,既要打“假”,也要打“水”。
七不要:簡單化,表面化,只是念出與表達材料字面上表層的意思,不去開掘蘊藏在字里行間深邃的底蘊,不去深挖朗誦材料中看不見的,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但去構成人物精神實質的東西,更不要膚淺地理解規定情境與人物關系,做表面文章。
八不要:平鋪直敘,平平淡淡,既沒有高低徐緩,也沒有抑揚頓挫,像念經似的從頭到尾:“喇嘛阿米托”......
九不要:忽視朗誦的節奏,不要讓好的朗誦變成淡而無味,死氣沉沉。要認識到,節奏永遠是至關重要的,是節奏,不然就是死亡!
【選擇朗誦的作品的技巧】相關文章:
插花作品的命名技巧11-19
如何擺放插花作品-插花作品擺放技巧09-10
朗誦與演講的技巧分享09-24
淺談CAD的選擇與技巧10-28
插花藝術:插花作品的命名技巧05-25
普通話作品朗讀技巧06-17
新郎胸花選擇的技巧07-01
客廳瓷磚選擇技巧07-25
CAD軟件中選擇技巧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