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考點

        時間:2024-10-25 19:19:16 注冊會計師 我要投稿

        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考點匯總

          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號角已經吹響,為了方便考生更好的復習會計科目的考點。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會計科目考點匯總。歡迎閱讀。

        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考點匯總

          第一節 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1.會計主體

          界定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

          法律主體一定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例如,獨立核算的事業部、分公司;

          需要編制合并報表的企業集團等。

          2.持續經營

          界定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

          只有設定企業是持續經營的,才能按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正常的會計處理。

          應用:采用歷史成本計價、在歷史成本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計提折舊的.方法(包括攤銷)等,都是基于企業是持續經營的。

          3.會計分期

          將持續不斷的經營期間劃分為一個個首尾相接、間距相等的會計期間,這種劃分是人為假定的。

          會計期間通常包括年度和中期,年度的劃分通常是1月1日到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包括季度以及半年度。

          應用:產生了當期與其他期間的差別,從而出現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進而有折舊、攤銷、遞延這樣的會計處理方法等。

          4.貨幣計量

          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以貨幣計量,貨幣是商品的一般等價物,不使用其他計量單位。

          應用:我國境內的企業,其會計核算通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企業,可以選定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貨幣計量的局限性:

          (1)貨幣計量的背后隱含著幣值不變的假設

          會計業務中常常將不同時點的貨幣金額進行匯總比較,這是以幣值不變為前提的,這在實際生活中受到持續通貨膨脹的沖擊。

          發生劇烈的通貨膨脹時要啟動通貨膨脹會計或物價變動會計。

          (2)有些影響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因素,往往難以用貨幣來計量

          比如,企業經營戰略、研發能力、市場競爭力等。

          基于以上兩點缺陷,需要通過報表的附注等表外披露來彌補貨幣計量的局限性。

          5.會計基礎:權責發生制

          企業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即以權責關系而不以現金收付為依據確認收入和費用等。

          收付實現制是與權責發生制相對應的一種會計基礎,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等的依據。

          第二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可靠性

          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來進行會計處理。

          可靠性要求會計信息要保持完整和中立。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相關性

          企業應當提供與投資者等決策相關的信息。

          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反饋價值和預測價值。

          3.可理解性

          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1)縱向可比: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

          要求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隨意改變。

          可以變更會計政策的情況:一是有關法規發生變化,要求企業變更會計政策;二是改變會計政策后能夠更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橫向可比: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核算。

          5.實質重于形式

          經濟實質重于法律形式:

          企業應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具體體現:融資租賃的核算(承租人需要比照自有資產進行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成本法與權益法的選擇、收入的確認(回購價固定的售后回購業務)、關聯方交易的確定、合并報表的編制等。

          6.重要性

          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重要性需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的大小兩個方面來判斷。關鍵看其是否導致決策上的差別,如果有差別則視為具有重要性。

          體現:如持有至到期投資確認投資收益采用實際利率法,當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相差不大的時候(不具有重要性),可用票面利率來計算實際利息。

          7.謹慎性

          對交易或者事項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必要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收益,低估負債或費用。

          企業不可以設置秘密準備

          體現: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支出計入當期損益、預計負債的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等。

          8.及時性

          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在規定期限內報告,都符合及時性要求。

          第三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

          一、資 產

          1.定義: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特征:

          (1)由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所形成: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2)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3)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預期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業務體現:

          1)待處理財產損失(不得作為資產列報)

          2)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3)某項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等所替代,并且該項無形資產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應當將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計入營業外支出)

          3.確認條件:

          (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二、負 債

          1.定義: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2.特征:

          (1)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2)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3)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該現時義務包括法定義務和推定義務;

          3.確認條件:

          (1)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2)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三、所有者權益

          1.定義: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又稱凈資產。

          2.確認條件:取決于資產及負債的確認條件。

          3.內容:

          (1)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2)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留存收益(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四、收 入

          1.定義: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特征:

          (1)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2)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入,該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3)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3.確認條件:

          (1)與收入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入企業;

          (2)會導致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

          (3)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五、費用

          1.定義: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2.特征:

          (1)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

          (2)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該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

          (3)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3.確認條件:

          (1)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出企業;

          (2)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

          (3)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六、利潤

          1.定義: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2.內容:

          (1)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營業利潤);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

          (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

          第四節 會計計量屬性

          1.歷史成本:主要計量屬性

          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

          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2.重置成本:

          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如盤盈資產計量。

          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3.可變現凈值:存貨期末計價

          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量。

          4.現值:

          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如資產減值等計量。

          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5.公允價值:(狹義)

          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體現: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

        【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考點】相關文章:

        2016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考點:租賃的分類03-22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考點之稀釋每股收益03-09

        2016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考點之招聘服務03-22

        2016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考點:逾期收費03-22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考點之審計目標03-09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考點之法律淵源03-09

        2016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考點之收費結構03-22

        2016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考點: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03-22

        2017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考點之審計的保證程度、要素03-0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久久国产91精品 | 色多多视频在线观看51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伊人网国产一本高清 | 日韩精品在线第一页 |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