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國CPA報考條件及學歷認證
美國CPA是每個注冊會計師的簡稱。你知道美國CPA的報考條件是什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美國CPA報考條件及學歷認證的知識,歡迎閱讀。
1、基本條件
美國CPA的報考條件和要求相對靈活。不同的州對考生的報名條件不同,大部分的州要求150 semester hours (equivalent to 5年)的大學學歷,但也有少數的州允許120 semester hours (equivalent to 4年)的大學學歷,Delaware 州現在是唯一的一個州只要求 60 semester hours (equivalent to 2年)的大專學歷。在中國的國家認可的大專及以上學歷(包括全日制、自考、成考)一般是承認的(有一些州不承認自學或是遠程獲得的學歷),會計專業以外的專業也可以報考。
所以對于考試報名的一般要求:
A、學士學位或即將取得學士學位,個別無限定。
例如:特拉華州和伊利諾伊州的最低學歷為專科,佛蒙特州在最低學歷要求上沒有特別的限制。
B、150個以上總學分的規定(未要求修滿150個學分的州如:緬因州、新罕布什爾州、加州、科羅拉多州等)
一般本科學歷背景(雙學位除外)所獲得的學分多數達不到150個總學分(有的學校可以滿足)。本科以上學歷肯定滿足150個學分。考慮到學歷評估認證機構在國內學歷學分上的苛刻要求,提醒考生謹慎選擇要報考的州。
C、具有一定會計學分和商業學分的規定,個別州需滿足額外要求。
一般要求考生滿足24個會計學分和24個商業學分的要求,個別州考試要求相對較低,如緬因州無會計和商業學分的要求,新罕布什爾州會計和商業學分各需12個。
另外,有些州還需要滿足所規定的具體課程,比如關島、特拉華州、佛蒙特州、科羅拉多州等等,如果滿足了總會計或商業學分的要求,但是不能滿足其中一科具體課程的要求,考生仍然無資格報考。
D、有個別州(如Alaska)可以以一年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經驗代替所需會計學分。
E、多數州不要求考生的公民權或者居住權的。
有個別州在美國CPA報考要求上對于美國本土以外的申請者就有了很大的限制,或者要求公民權或者居住權,對于這些州,非美國本土申請者可首先排除不用考慮。
F、關于考生最低年齡的限制。
多數州在年齡上沒有限制。如果您是在校申請者的話需要具體聯系您所申請的州會計委員會,要學校填寫一個統一的在讀證明讓學校填寫,具體情況需要聯系州會計委員會詢問。
以上要求往往需要同時具備CPA考試資格依照報考的州別不同,而有不同。
2、常見報考州
目前有著最多國際考生前往應考的州包括Delaware、California、Hawaii、Guam、Illinois及 Washington等州,另外包括Alaska、Montana、New Hampshire、Maine、Virginia及 Vermont等州每年也有較多國際考生選擇。
3、學歷認證
(1)認證說明:對于非美國本土的國際申請考生,在申請美國CPA考試前必須完成學歷認證這一操作。在其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學歷材料的準備。
(2)材料準備:
海外學歷認證申請表格,填寫學歷所對應的中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成績單原件(或者加蓋學校紅章的復印件)及其相對應的敲章英文翻譯件。(注:所在學校不能提供英文翻譯原件,須提供由公證部門依據中文原件所做的英文公證書。)
自主選擇提供的曾經參加的其它國際會計資格考試證書或成績單,例如:ACCA CIA CGA CIMA AIA 澳洲CPA等;另外提供FACS (Foreign Academic Credentials Service )或其他申請州可以接受的教育評估機構做的學分評定報告(Evaluation Form),具體可查詢各州的美國CPA招生網站。
要求:材料全部放在學校的學校信封中,在密封處加蓋紅章。成績單必須有學分或課時,不能只有分數。
提醒:英文學歷公證件不是所有的評估機構都接受,所以盡量避免使用遞交公證件;盡量避免在學校寒暑假的時間辦理材料,因為假期學校一般都不予辦理相關材料。
拓展閱讀:美國CPA四大科目解題技巧
美國CPA考試內容——FAR是基礎
FAR是基礎,是理解其他科目必須清楚的,學習過程中弄明白每個科目的概念、計量方式、記賬方式等是必須的,這門課我建議在學習的時候先了解每個單元的概念、分類、確認、計量等,把這個框架先建立起來,清楚這個單元在說什么,怎么確認,怎么計量,有這么一個概念,再把細節琢磨清楚,把整個知識體系豐富,腦子里有一個整體的概念,爭取學完FAR能清楚每一章講什么,大體的處理方法,需要注意的細節,有這么一個水準去做題,有一個題感,然后考試就完全沒問題了。
除此之外,就是一個計算熟練度的提升,考試其實是題庫出題,題目是做不完的,重質量,做過的題都有印象,就足夠了。還有個小技巧,題目選項其實有一些是有聯系的,選項之間的差值同時題目出現的就有可能你沒有考慮到的,好好想想就可能避免思維盲點。
美國CPA考試內容——BEC是概念
BEC是概念,主要是經濟學內容,把其中關鍵的知識點記住了,就沒問題。BEC,顧名思義,商業環境和概念,目的是為了拓展財務人員的知識——宏觀經濟、信息系統、公司業績評價等,雖然可能有些財務人員這方面用的少,但是職業發展向上走,基本概念不可能不知道。BEC可以換個心態來學,不要只為了考試,在學習過程中首先把知識分類,理順,用輕松的心態來應對,其實只要都了解了,多讀幾遍書,很多題目都能解決,其次就是有針對性的訓練,BEC中計算模式很固定,就是存貨(BASE)、比率等,不要被字數多的題目嚇到,有的時候這反而是最簡單的,細心點,都能通過。
現在BEC多了三篇memo要寫,對于這個考前看看書上的例子和tips,記了個開頭和結尾的一般說法,然后就是中間三段式,先介紹下題目中的概念是什么,然后分析差異,最后寫到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影響。這樣的話:前面的選擇題正確率提上來,即使memo出什么大錯也不會影大局。如果有同學要采用這種方法的話,要多練練選擇題,memo當然也得知道什么能得分,不寫跑題,別的就很簡單了。
美國CPA考試內容——AUD是思維
AUD是思維,注重的是對風險導向審計的理解,如果你是在公司負責報表的,那就反向思維,如果你為了提高收入,會怎么做,如果要你來查這件事兒,什么地方最有可能查出來。AUD在我看來有三塊內容:審計準則體系介紹、審計操作方法、政府審計。審計體系其實是個框架,既然是框架,就需要我們在學習的時候站在高點,首先知道有哪些準則來管什么業務,其次知道準則中間的關鍵點,最后關鍵點之下的東西,將體系搭起來就沒問題了。
審計操作方法是比較難理解的,但即使沒有實務經驗,對于考試中的內容也可以基本明了,這部分主要需要對審計對象、審計方法、應對的審計風險進行理解。審計就是為了了解公司有沒有超出合理范圍的調賬,從而引起公司財務報表不可信,學習需要用反向思維理解,什么手段查什么,能在什么程度上保證審計目標實現,控制了什么風險。最后一塊是政府審計,其實和商業審計差不多,還是一個思維的理解,就不多說了,建立對于審計的理解,然后略加記憶,就沒問題了。
除此之外,提一個醒,因為AICPA考試AUD大題可以查文獻,有一些題目是有可能在文獻中找到類似的例子,因此,同學們在考試的時候一定不要放棄題目,實在沒轍,查查文獻,有幫助的,寫完的也可以查查文獻對照對照,更加確信自己的答案。
美國CPA考試內容——REG是框架
REG是框架,是一個已經成型的稅務框架,是唯一的一門相對來說老美的考生比我們有優勢的'地方,需要我們花時間理解和記憶。唯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幾遍書,加深理解,將稅法的框架建立。美國稅法其實是建立在既保證納稅人合理納稅,又保證稅收收入正常進賬,這就是為什么出現Alternative Minimum Tax的原因。在做稅法題目的時候,要站在國稅局和納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什么支出是合理支出,能調整,能扣減,什么稅收抵免能refund,什么不能。基本原則就一條,就像“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稅是逃不掉的”,該交的稅一分錢都不能少,可以免的稅要千方百計少交。
學習REG,一定要理解稅務計算的基本步驟:先計算免稅額(exemptions),再是調整出AGI,其次是扣減(標準扣減或分項扣減,二選一)至TI,計算出聯邦稅額(謹記:因為基本上都是計算聯邦稅,所以其本身在計算過程中不能抵扣、扣減或抵免,但是州稅可以有這些變化)。之后,因為已經有納稅額了,需要考慮應交多少錢,就涉及到Credit和Payment,比較納稅額與(Credit +Payment)的大小,就出現refund和due,多退少補。
有這么一個框架之后,就是詳細規定,調整是什么,扣減是什么,Credit是什么,不要混淆,基本上不會犯大錯,整體的概念也清楚。還是強調要多讀幾遍書,絕對是通過考試最有效的一招,REG和其他三門不大一樣,一般來說僅靠做題是沒辦法通過的,還有不要有僥幸心理,一定要把所有稅的情況弄清楚,別混淆。
cpa就業方向
1、企業發展方向:會計+稅法+財管
進入企業工作會計和稅法知識是很必要的,能夠首先對各項業務有一些基本了解,加上實務工作鍛煉,短時間內對于企業會計或者出納工作能很快上手;當然財務分析工作可能接觸的機會不是很大,不過對于報表最起碼要能夠熟悉,在與人溝通和學習中建立基本的基礎,對于后續發展是個助力,因此財管雖然不重點學習,但是應該重點關注CPA考點。
2、事務所發展方向:會計+審計+稅法(可選)
這三科組合雖然難度比較大,但是大學生學習時間比較充裕、學習能力強,三科的學習任務雖然繁重,但是回報比較大,建議CPA考試報名以會計和審計為主,去事務所能夠比較快地上手,CPA年薪又高;
同時建議不要將全部時間投入到學習中,考CPA費用也不高,還應該注意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多做社會實踐,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理論+綜合能力”將是在事務所成長的堅實基礎。
3、學習時間2小時左右
建議報考會計+稅法或者會計+財管
主要考慮到會計是基礎,財管和稅法考慮到科目聯系問題,對于理科背景的可以考慮財管,文科背景的考慮稅法。最理想的組合應該是會計和稅法,一個因為聯系比較緊密,另外是難度稍微小一些,CPA就業前景主要能夠為企業工作方向打好基礎。
4、直接想拿注會證的,若是平時時間充足,也可以一次準備充足,一次過完六科。
最后,說明一點,如果你沒有在校生的這些優勢,或者作為在校生雖然看了CPA考試資料,但依舊過不了注會,那肯定是方法不對,學習還不夠高效,還停留在以前聽冗長視頻的傳統模式里。
5、去向還不確定的學習時間4小時左右:
建議報考會計、審計和稅法。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組合,一個因為會計和審計難度最大,CPA考試成績也不容易,多利用在校有利條件搞定了,以后工作后學習壓力會小很多;另外是學習審計就CPA就業前景來說能夠讓自己多一條選擇的職業道路,做財務工作到事務所鍛煉一下還是很必要的,所以做好雙重準備,至少在學習上應該打好基礎。
【美國CPA報考條件及學歷認證】相關文章:
美國CPA考試報考條件及認證12-26
美國CPA學分認證要求,AICPA報考條件學分評估01-12
2017美國CPA考試報考條件01-14
美國CPA報考條件各州限制情況07-23
美國CPA考試各州報考條件匯總01-13
美國CPA阿拉斯加州報考條件08-08
美國CPA加利福尼亞州報考條件06-09
美國CPA報考流程簡介09-23
美國CPA考試阿拉斯加州報考條件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