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劉長春散文的讀書筆記
我閱讀了《大地筆記》,對作者的印象比先前的印象更清晰了,已有的感受也更深刻了。我的感覺是,劉長春那些看似歌吟風花雪月的散文,在贊頌山水之神奇,花木之瑰麗之中,托出的是對自然的造化、天然的情趣的崇尚與留連,背后還常常孕有對景物的日趨頹變與文明的悄然流失的慨嘆與惋惜。因而,那看起來像是“頌歌”的作品,讀著讀著就變成了“挽歌”,引人同他一起由欣忭到悵惘,由若有所失轉入一種若有所思的境界
江南無雪,這在今天人們已習以為常的現象,其實并非正常。劉長春在《江南無雪》里,記敘了他在童年時代的“關于寒冷和飄雪的記憶”:那時候的“故鄉的冬天”,“被風追逐著的雪,上下旋轉著,左右飛舞著,飄飄灑灑,疏疏密密”;“小河結了厚冰,聽不見流淌的聲音”;而現在的江南,“沒有寒冷,也沒有雪”,以至于在孩子那里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冬天怎么不下雪了?”作者在自己過去有雪的冬天和如今孩子無雪的冬天的兩相比照中,寫出的不只是童趣的演變與缺失,而還內含了對“大氣污染”、“地球變暖”等生態失衡現象的憂思與憂慮。與這篇文章恰成反比的,是《三九聞雷又遇冰雹》一文。這篇文章由隆冬時分的先是高溫天氣居高不下,接著是某日“天地忽然黑暗,混沌一片,雷聲大作,風雨撼窗”,描繪了江南天氣日見異常的另一種表現。有意味的是,作者在結尾處寫道,“傾聽驚雷,傾聽冰雹,傾聽暴雨,傾聽大風,其實也是傾聽大自然的教訓。”話語不溫不火,個中自含深意。還有《魚之憂樂》,寫因人們的過度捕撈而使靈河的“將軍魚”幾近“滅絕”;《不見大雁》寫因自然環境的惡化使大雁絕跡從而也使天臺八景之一的“清溪落雁”成為歷史的記憶。在這些篇什里,作者由天氣、景致與物種的變異與消失,就生存環境的現實危機發出了一聲聲嘆息,也就維護環境的時不我待發出了一聲聲呼吁。
另有一些篇什,則是由來憶往,撫今追昔,在一種現場的勝景游歷與超然的精神遨游的相互連結之中,慨嘆文明的流失與文化的退隱。《遺憾的西安》的寫作,系作者的西安之行的有感而發。對于西安,他懷著美好憧憬乘興而來,然而,沒有王維詩中“青青柳色新”的那種景致,有的只是“枯竭的河水”、“狹窄的河床”和“裸露著的石子灘”;而“灞柳風雪”不僅毫無蹤影,壓根就“找不到古灞橋”。最后,只好與古都西安“黯然傷別”。《古城墻漫步》一文,由西安因保留了城墻帶來的自豪,說到北京因拆除了城墻留下的遺憾,爾后又說到臺州府城臨海的古城門的被拆除、古城墻的被改建,以及一些歷史文化名城所流行的“仿古熱”,歷數了一樁樁、一件件令人“可惜”的古建筑拆除,臨了一句“如何看待與利用歷史文化遺產”的感喟,詰問中不無憤懣,簡潔中透著深沉。作者是遠足旅行的愛好者,更是賞鑒文明的有心人,在他的筆下,古代文明正與我們漸行漸遠,近代文明也在種種名目的蠶食之下岌岌可!,F代著名散文家陸蠡在天臺平橋鎮的故居,因無人把它當回事,已日益“頹敗”(《陸蠡故居》);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在臺州中學的故居——“佩弦樓”,經歷了一番“拆與不拆”的爭論后,“到底還是拆了”(《臺州中學的“佩弦樓”》)。在講述這些事件時,作者沒有太多的議論和直接的評斷,但溢滲在字行間的失落與遺憾卻殷殷可感,那同樣也隱隱撞擊著讀者,讓人為之惋惜,引人深長思之。
劉長春的散文,入手平實,行文自然,似乎是信手拈來,確乎又鉤深致遠;這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外在上雖不有意刻削,而內里卻有一條情思的主線,并用它來串結細節,連綴感悟。這種“外松”而“內緊”的狀態,正是好的散文作品的重要品質之一。其次,我還很喜歡他的散文語言,那總體上說是簡樸又雅致,敏動又感性,間或在敘事中躍然而出的感嘆與感喟,常常精警又凝練,怡情又悅性。很是值得一讀。
【關于劉長春散文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關于長春特產有哪些介紹12-15
長春就業市場的情況06-15
長春社保繳費基數及長春社保繳費比例11-16
季羨林散文集讀書筆記10-29
命若琴弦散文讀書筆記07-29
我與地壇散文讀書筆記07-29
關于長春市醫療保險的政策解讀11-26
劉謙的求職故事09-17
《林清玄散文集》的讀書筆記3篇09-23
長春旅游自駕路線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