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讀書筆記(通用4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師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制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蔽以俜词∽约海何矣挚戳硕嗌贂?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
我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著姥姥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姥姥,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佳佳滿眼含淚地松開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佳佳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動區游戲時,佳佳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佳佳,你喜歡玩什么?"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佳佳高興得點點頭,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你愿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佳佳講故事,佳佳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佳佳進餐的緊張心情,武老師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后,佳佳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佳佳,你怎么啦?""我吃不下","佳佳,別著急,你瞧,就剩下這么一點點了,來,我幫你!"佳佳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于把飯吃完了,盡管她是最后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姥姥手里還拿著幾本書,她對我說:"李老師,太謝謝你們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姥姥,我要上幼兒園,快,我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夸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佳佳姥姥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于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么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于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
我非常喜歡《教師博覽》這本雜志,每次拿到《教師博覽》,就讓我感到一種親切,“立足教育,面向社會,博采中外,薈萃精華”是《教師博覽》的宗旨。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目錄,如饑似渴地閱讀各欄目內容:里面的文章大都非常感人,充滿了實實在在的感悟和經驗,常給我以許多的啟迪。并使我更深地認識到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力。
感想之一:教師要與學生交友、要善待每一位學生。
朋友之間無話不說,教師對學生像朋友對朋友。首先,要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課堂教學不僅有知識的交流,而且也有情感的交融。積極的情感因素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促進學生主動求知。教師要通過自己富有童趣的幽默語言、動作和表情傳遞給學生尊重與信任、寬松與鼓勵的情感信息。
其次,要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教師要將學生看作是平等的有思想的'教學參與者和朋友。
感想之二:教師要永遠要做一朵鮮花、笑臉常開讓每一位學生喜愛。
笑臉是一種責任心,愛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理解他們卻不縱容;笑臉是一種期望,對學生永遠有期許,永遠給他們機會;笑臉是一種境界,平和地看待和解決問題,不會庸人自擾;笑臉是一種氛圍,感染了教師,也感染了學生,于無聲處滋潤心田!督處煵┯[》每期都有很多這樣的文章在感動著我。笑臉是種魅力,教師一定要微笑著看學生!教師的笑是學生心中最燦爛的花!曾經不止一次有學生跟我說:“曾老師,我們喜歡看你笑的模樣。”所以我現在非常在意自己有沒有經常把微笑留給學生,有沒有給他們一種鮮花般的感覺。
感想三:教師給學生一小杯水,自己要有一大桶水教師給學生一小杯水,自己要有一大桶水。而今天的教師有一大桶水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是一大桶死水呢?那么對今天的老師來講,教師在教給學生一小杯水的同時你必須要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水。要用你的知識,源源不斷的流淌出來,澆灌學生的心田。為了具備“一眼活的泉水”,作為一名教師,就必須勤奮學習,不斷鉆研業務。不光需要對教材內容深刻和透徹理解,而且還需系統地閱讀與本學科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科普著作,以及教學法參考資料,捕捉新的科學教育信息。
我門心自問自己有多少水?這桶水怎么樣?滿不滿?活不活?甚至很多領域還只有一小杯水、或一滴水、甚至沒有水。
所以在這里我很自責,很慚愧,慚愧離著當好一名老師的要求還很遠。但既然選擇了老師,就有責任去當好,就有責任不斷地反省自己。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發自內心的有一個一生的追求和目標:當好一名老師,當一名好老師!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4
每天周而復始重復的工作,早已讓教師忘記了最初的教學理想,冷卻了教學的熱情。面對教師這種心靈的迷失,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生物學、心理學、甚至物理學、化學、宗教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里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聽,去體會。帕爾默認為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于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自己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生后,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后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
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系,在“共同體”中實現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
1、“但是我執著于‘誰’的問題,因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問題中顯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徑,一種優秀教學永遠需要的重獲內心世界資源的小徑。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強烈地需要它……”我是誰?這里我想起古希臘神廟“我是誰”的刻字,太陽神阿波羅神廟的門楣上的神諭:認識你自己。弗洛伊德說:“人分為本我、自己和超我”,當一個老師如此真實的了解自己是誰時,才會了解他的學生們是誰。
其實,作為教師,我們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對“我們自己是誰”的認識。好的老師,正如作者所說,具有聯合的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復雜的聯系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谶@樣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
2、“也許課堂既不應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應以學生為中心,而應以主體為中心”
我們的`教學經歷了“學科中心說”“教師中心說”,而今已步入“學生中心說”,學生和學習過程比教師和教學過程更重要,教師的角色在促進者、學習同伴和必要的監控機制間轉換。而帕爾默認為這幾種方式均有啟發性和優點,但又未能完全解決問題,要么教師成為權威,要么學生永遠不會犯錯。他提出應該以“第三事物”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專注這一“偉大事物”,構建復雜互動的真正學習“共同體”。在“共同體”中,沒有單方面的教學者,也沒有單方面的接受者,更沒有單方面的成長者,它就是一個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響”的系統。在這樣的系統里,真正的教學和教師的自己完善也就產生了。
《教學勇氣》如同一位深刻的摯友,讓自己在思考與追問中卸去去滿身的浮躁和疲乏!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5
我們中的很多人,是出于心靈的原因,再加上熱衷于某些學科、樂于幫助人們學習等愿望的激勵而成為教師的。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無心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在本書中,作者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非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
對我來說,讀書之美妙不僅在于書本身的.好,還在于我是在一個適當的時候遇上了它。在已經歷了五年的教學實踐,開始對教育教學問題自覺思考之時,我有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看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有豁然開朗,重獲教育生命之感。當初剛剛走上講臺,面對讓我棘手的課堂,我總喜歡這樣安慰自己:等我再多教幾年書,多一些經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如今,已上了快三個月的課程,每每走進課堂時,卻并不如我當初所想的那樣游刃有余。我依然困惑,依然茫然,依然是每節課后,我都能找到一大堆存在的問題,以致于我有時都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一名教師。我常常為教學而痛苦,為教學設計時無法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為課堂上無法激起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學時不能作出迅捷的明智的引導,為苦心孤詣的教育卻看不到相應的效果……
以上的感受,相信很多老師都有,我們熱愛教育,同時為教育痛苦。我們不辭辛苦,我們樂意學習,我們希望自己的教學生涯充滿成功。但現實往往是不盡如人意。有時,我們甚至想放棄,失去了繼續努力的勇氣。
為什么會處于這樣一種狀態中呢?是學科知識的淺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還是對學生的研究不夠?我們自己反思著。反思中,唯獨缺少了對自己內心的關注。然而,帕爾默告訴我,核心問題是“認識自己”,是自己認同和自身完整。他說:“當我還不了解自己時,我就不了解我的學生們是誰!斘疫不了解自己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的學科。”優秀教學需要教師的內心世界資源,因此,我們要去探索教師的心靈世界。這是帕爾默獨特的眼光,嶄新的視角。
在閱讀《教學勇氣》一書的過程中,我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感動,驚奇于這本書豐富的資源,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寶藏,共享這美妙的教育經典,傾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聲音,能夠注意、尊重和默契地回應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進入學生的內心深處,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6
《走近教育大師》為我搭設了一個平臺,使我能夠有機會以文字的形式,聆聽大師的聲音,提升自己的心靈。作為這次教師主題讀書活動的必讀書目之一,正如編者所言,該書讓讀者一冊在手,便能概覽從孔子到蔡元培,從蘇格拉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張,通讀全篇,受益匪淺。
書中共收錄了47位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論,這個數字應該說不小了,但對于人類2000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其實,任何一部辭書都難以容納所有的教育家。所以,當我合上書本時,稍思片刻,就會深深地發覺:原來教育可以這樣美的。競爭的時代,家長挑選學校,道老師的好、說老師的壞,這些現象已屢見不鮮?梢哉f一個學校創辦是否成功,管理雖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師的數量與質量卻是學校真正的生命線。
作為一名新教師,孔子的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边@句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那道指什么呢?我理解,應是指社會、政治的準則和做人的準則。而要理解這些準則,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從少年到白頭。準則其實是物與俱來的,有的隱藏較深或道理較深,有的則容易讓人察覺和接受。不管怎樣,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們的悟性所經歷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樣,但求道的過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謂“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說現在學校開展的.歷史讀書活動,讀書之道,倒并不是真的為了顏如玉、黃金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擁有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學習就會落后時代,落后于生活。特別是我們做教師的,如果知識不夠用了,那就意味著職業生命的結束。拿什么去教學生!既然要讀書,那又要花費許多休息時間,又會出現各種工作上的沖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我思索,佛教認為視名利為空者得道也,對嗎?誰知道?不知道為什么,今天這句話老在腦海里沉浮。反復玩味,目光流轉,在猜測,這是怎樣一種的情感呢?即便付出一切,只要能得到答案,再大的代價也可以承受。
處于今天的社會中,立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以為“朝聞道,夕死不可矣”。求道之路辛苦如此,然得悟即死,得與不得,有何區別?求為何求?我們應體現道的價值,體現求的價值,然后死亦無憾。當然,理解為道是自覺,不是自主。朝聞道,夕死可矣,死的是“是非”的我,不是主我。即聞道者可以離開是非之人,進入立行真人世界。這又是另一種境界。
走進書本與大師為友,走進書本與經典對話,走近這些教育的癡心漢可以讓人少一點浮躁和功利,多一點理解和寬容,更多一點熱情和關愛,可以讓我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讓學校的生命線真正得以延長。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7
我讀完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通過點評一個個教育案例,傳達著王曉春老師的思想,傳播著他的理念,我有機會讀到他的書的真是受益匪淺,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我邊讀邊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個聰明的老師。”——這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老師》給我們這些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狀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致,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就應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去應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理解的好辦法。
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由于教師應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勢、經驗優勢、知識優勢、權力優勢,應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所以,思維定勢的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淀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務必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應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展,而老師就應引領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己的發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活、求知的潛力。
細細讀完《做一個聰明的老師》發現,原先老師能夠這樣做,這本書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曉春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科學的思維方式。作者的教育表達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他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于可讀性較強的教育案例中,在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深省,撼人心魄。
我想我會用心的樂于請教,勇于思考,廣于閱讀,善于積累,勤于寫作,努力去理解厚積薄發的深刻含義。我也認為只要這天的我比昨日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盡可能到達自己所能夠到達的最好程度,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8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是一本關于教師職業的生命價值的著作,讀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教師這一職業不只是“育人”,從發展的角度講,教師如何“育已”才是對教育質量、教師的生命質量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梢哉f,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下,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教育創造,因此,只有教師,真正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教師,樹立起發展意識,才能將課程改革不斷引向深入。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迫切呼喚著教師的角色轉換,我們應在新的課程環境下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界定自己的職能,使自己逐步從“傳道、授業、解惑”的.權威向與新課程同步成熟的“平等對話者的位置”作根本位移。
一、由課程知識體系的傳授轉換為教育意義上的對話者。
目前,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學生的學習方式就要由原來的單純的被動式的接受轉變為積極的、主動的探究性學習。這樣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能就發生了變化。雖然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不可能被淘汰,但更需要的是教師應以“對話人”的身份尊重同樣作為“對話人”的學生個體,尊重學生對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的選擇,自覺放棄傳統意義上把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認識。教師就應充分考慮“人本意識”,以人的發展為本,讓學生積極開動思維,在膽猜想,大膽懷疑,去探求科學的真知。
二、由教科書的被動執行者轉換為新課程的創造者。
由于過去的課程編制的特點,教師只能是消極、被動地忠實執行教科書的內容,對教科書內容的自主選擇和重組的可能性極小。而今,在新課程的引導下,教師的創新精神將沿著新課程的成長而得到充分釋放,從而升華為與學生共建課程的主體,教學過程不再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
三、由課程成績的評價者轉換為課程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
過去的教學評價,比較注重其區別和選拔功能,教師扮演著課程評價者的角色,學生始終處在一種被評價和被測試的消極位置。而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從“關注人”的發展著眼,重視課程評價的教育發展功能,從而促進教師由評價角色轉向課程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嫻熟的駕馭課程評價的藝術。
總之,今天的教育是為了孩子的明天,托起孩子的明天需要新的課程理念指引,也需要我們教師攜起手來共同做好教師角色的轉換,在新課程的改革大潮中更新觀念,加強反思,實現由現有教師向新型教師的轉化。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9
與名師交流、看名師著作,我們都會發現要成為一個好老師,一個名師,最重要的二個方面就是:一是對所教授的學科的準確把握,二是對所教的學生的完整認識。確實,一直以來,我們認為教師對學科和學生的認識與理解是教師專業成長最重要的二個方面。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讓我明白了第三個很重要的方面------教師對自己的認識,即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
如果教師不了解自己就無法了解學生,更無法從自己的角度來吃透學科。而教師自己的力量如果沒有起作用,外部力量的作用也是極其有限的。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內驅力。正如一輛汽車,沒有了發動機或沒有點燃發動機,我們很難推動機器一樣。所以說教師的自己認識和對自身完整的要求,是教師專業成長最重要的方面,它決定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另二個方面。
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實現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呢?帕爾默的理解是:引領教師前行的是教師的心靈導師,教師需要與我們的心靈導師相遇.。
人們出于情感的原因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不如意或挫折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無心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拿出我們真誠的愛,把它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呢?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非常艱苦同時擔負重要使命的工作的熱情。教育也是帶領孩子們進行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學會用真誠的眼光來看世界,學會友善地在這個世界中生存。如果沒有這樣的鼓勵和引導來探索內心世界,那么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將如何完成它的任務和使命?
書中帕爾默告訴我們:“良好的教學不在于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于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眱炐憬處焸兌加羞@樣的特質,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復雜的網,這張網聯結著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著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通過這本書,我真正體會到自己反省獲得的過程,從而真正感受到互通心靈、互通智慧能產生的巨大力量,真正體驗到用心靈聯系課程和學生的教學所產生的無窮魅力。使我從令人興奮的新視角來體驗教學的喜悅,真正使我沐浴了一位偉大導師的教誨。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0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家長對教師要求高,對學生的期看高。而學生又自己卻無所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當怎樣做教師?這是我們常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往教學生。在暑期潛心瀏覽《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匪淺?傆^全書,我將一些讀書體會回納為以下幾點:
一、做一個真實的人,勇于露拙也勇于表現自己。
不管我們多么優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由于傳統的師道尊嚴,我們有時候不好意思在學生眼前露拙。卻不知,這是一個誤區。實在,學生也很清楚,老師不會的東西多了,對而言,他們已不再象小學生那樣以為老師無所不知。所以老師假如在學生眼前偽裝什么都懂,反而給學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假如老師在適當的時候哼上一曲,可以調走得找不著了,在適當的時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著明顯的破綻,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一個和他們一樣在很多方面有著這樣那樣不足的'你,孩子們和你的心理間隔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另外一方面,假如你在適當的時候慷慨激昂的來幾句演講,聲情并茂地來一段朗讀,不經意間很專業地評一下當天的球賽,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么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激增?傊,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二、做一個有情趣的人很多人說自己不會玩了,假如放兩天假,一般也就是睡個大覺。
有些退了休的老同道,一每天地老的特別快,大多由于他們沒有什么業余愛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沒事可干,反倒悶出病來了。因此,一個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兩種業余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進步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假如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么單調和乏味啊。"用藝術來宣泄實際上是最好的方法。比如看悲劇。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毀給人看,看到劇中人物碰到巨大不幸,觀眾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實在更幸福的是創作藝術。在藝術創作進程中,自己的主觀世界完全投進了進往,夜以繼日樂此不疲,會令人十分滿足。他創作時簡直就是神,他非常自由,他感覺到世俗世界對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國就在他的創作中。""只有關心老師的心靈世界,才是真正地關心老師和生命質量。"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1
同樣是一節課40分鐘,為什么有的老師效率高呢?怎樣才能打造出高效課堂呢?這就需要有效的老師,只有有效的教師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教師》這本我們提供了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和實踐指導。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生所獲得了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老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
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就像小學語文教學生識字一樣,要求學生掌握10個生字,學生記住了10個字,我們說完成教學任務了,如果學生在能用他們組詞,造句,那這就是高效。
我認為,在 “有效的課堂”、 “有效的教學”, “有效的作業”中,落實這一系列“有效”的,恰恰是我們老師,只有有效的教師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為學生量身打造有效的作業。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有效”的`老師呢?
第一,教師必須對教育事業熱情、對學生摯愛,散發出教師的智慧的光芒!敖逃枰獰崆,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更談不上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我們不要埋怨我們的環境不好,埋怨我們的學生不好教,我們要反思,是不是我們的方法太少?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充實自己。
第二,“合作交流”是新課程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應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多與學生交流、交往,你會更容易走進學生的世界;多與同事合作交流,你會得到更多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深知當前教育的諸多弊端:師生壓力大,學生厭學等。通過學習《有效教師》,督促我從以下幾方面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學生的期不要太高、講究課堂管理的技巧、講究評價的方法。
第三,成為有效教師的關鍵就是學會有效反思。在教育教學中,批判的考察自己的主體行為依據,通過回顧、診斷、自己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的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的思索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師要善與在教學有效教師讀后感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進行反思,也要善于通過閱讀思考反思比較自己的實踐效果,從其中發現差距。
第四、教育的本源是愛的教育。在學生面前老師就是他們的一面鏡子,鏡子里的我們要給學生更科學、更豐富、更健康的世界,這樣現實生活中他們會把世界看得更加豐富多彩、更有愛意。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2
任課教師在開學初第一堂課要進行充分的較詳細的自己介紹,平時也要與學生多溝通,要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的師生關系,互相了解是第一步,這第一步的關鍵是老師。
在傳統的師生關系中,師道尊嚴,長幼有序等觀念影響了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現代的學生觀,則要求教師要了解每一名學生,并且主動全面立體地了解每一名學生,這是建立平等民主師生關系的基礎和保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話:“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
班主任老師應當堅持每周與每位同學談一次話,哪怕是一兩句有意或無意的對話,哪怕是拉一拉學生的手,拍一拍學生的'頭,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具有強烈情感需求的而又是十分敏感脆弱的有效稚嫩的心靈啊!
開學第一個月班主任老師必須和班上的每一位同學進行個別的談心,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經歷,家庭情況,學習情況,學習基礎,愛好特長,走近他們的心靈,了解他們的心靈需求,人際交往,個性情感,理想追求等,然后你才會有的放矢地對美一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對每一塊心靈的田地施以不同的肥料與營養,才會使他們健康成長。
現代學生的成長出現了“三大三小”現象,即:生活空間越來越大,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小;房屋的房間越來越大,心靈的空間越來越小;外界壓力越來越大,內在動力越來越小。
了解學生的關鍵是要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學生,現代社會中,師生之間知識的傳遞渠道在拓寬,情感交流的渠道在縮小,孩子不愿或害怕與教師交流(三分之二)責任主要在教師。
陶行知說:“我們要懂得兒童”,“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他十分形象地指出:“你不可輕視小孩的情感!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他做了一個紙鳶飛不上去,是有齊柏林飛船造不成功一樣的躊躇。他失手打破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么悲哀。他沒有打著討厭的人,變好像是羅斯福沒有機會帶兵去打德國一般的慪氣。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撻,連夢里也覺得由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他寫字想得雙圈沒得著,仿佛是候選總統落了選一樣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會兒您偏去抱了別的孩子,好比是一個愛人被奪去一般的傷心!
親愛的老師,請好好記住這段名言,并時時提醒自己:要小心輕放孩子的心!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3
閑暇之余讀了《美麗的教育》這本書它是著名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孫蒲遠老師寫的。“孫蒲遠老師是愛的大師是脫離了浮華的愛的大師!边@是中國教育名家林格對孫蒲遠老師的評價。而《美麗的教育》一書確實值得我們認真閱讀。
書上有這樣一句話:班主任是世界上級別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讀完了這本書我的確有這樣一個感受。正如孫蒲遠老師說:“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學班主任對自己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東西將會釀成這個班的班風班主任的要求將會形成這個班學生的習慣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性格氣質的'形成其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的孫蒲遠老師就以她高尚的人格對學生產生了非凡的影響力。
孫老師有這樣一句話:“因為我為這樣的孩子帶來了歡樂而孩子的歡樂就是我的歡樂!彼陌嗬镉袀孩子患了耳聾病家長因為擔心孩子會影響班級的平均分而要求孩子退學。孫老師并沒有因為個人私利而順水推舟而是執意要求孩子留了下來。在孫老師的幫助和鼓勵下這個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并參加了工作。一家人在看望孫老師時感動地說:“要不是您我媽媽說我現在只能打啞語和別人交談!痹诮虒W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孩子可以說他們是更需要愛和教育的群體。孫老師就是以她母親般的溫暖為孩子撐起了一片明朗的天空用教育家的執著與睿智呵護著幼苗的成長。正是這種“為自己想的少一些孩子就得益多一些”的無私之愛讓孫老師的人格綻放出了絢麗的光彩。
仔細讀《美麗的教育》一書發現孫蒲遠老師在建設班級體方面的主要經驗有兩條:
第一引導學生及家長特別注意欣賞和學習同學身上的優點這幾乎成了孫老師的第一法寶。她說:“老師在班上常說什么、常做什么對集體輿論其著導向作用。你常?吹酵瑢W們長處常常強化這些地方同學們的情緒就會是愉快和穩定的!
第二培養批評和自己批評的習慣努力形成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班風。孩子是犯錯誤中長大的但這并不等于犯錯誤無所謂能否認清是非對錯是能否成長進步的關鍵。
這些正是我們年青班主任迫切需要學習的。讀完這本書我在想自己本身也是一位幼兒的家長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我一定要象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奉獻自己執著的愛給孩子們一個豐富的世界這樣才能使他們擁有快樂的童年。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4
《與體育教師談心》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涉及了教師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角色行為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主動參與教學內容的構建、教學方法的創建等多方面內容。
掩卷深思,作為小學體育教師,面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注重學生的體質健康、體育知識、體育技能掌握的同時,要積極提煉體育的內涵與精神,并感化和指導十分喜愛體育運動的廣大學生,讓他們在增強體魄的同時,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而領悟體育的內涵,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引導學生是積極地參與,明白參與不是做做樣子,運動中并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卻是最關鍵的,運動的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過程的體驗卻是豐富而深刻的。積極的投入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態度,呈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終達到促進身心發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動的參與是無效的,實質上也違背了體育的基本要求與精神。
體育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其還有愉悅身心的'功能,能調節人的情緒,化解緊張的心理壓力,提高人的心理品質,給人帶來快樂。要讓學生把積存的能量和緊張通過體育運動合理地釋放出來,放松自己的心情;既要讓學生參與到喜愛的球類運動當中去,獲得運動的快樂,也要組織學生從事一些器械類運動,因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氣和智慧,一個技術動作的嘗試和把握,這種體驗更深刻,成功的快樂能迅速地轉化為人的自信。再如長跑運動,它同樣也能給人帶來快樂,只不過許多學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
進而,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的心態。世上什么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之后喝一杯白開水;什么事情最開心?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超越了原來一直不能戰勝的對手;什么人最讓大家敬佩?是跌倒后能站起來,再跌倒后仍能笑著爬起來!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使學生面對困難與挫折,能積極應對,明白痛苦與壓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樂,在于不斷拼搏向前的快樂,在于勇于克服困難的快樂,能化苦為樂。
更快、更高、更強,是體育的精髓,也體現了人類的一種精神,是人類從古至今、直至未來,不屈不撓、永遠向上的真實體現,更是人類一代又一代奮斗不息的頑強意志,去不斷超越極限、超越自己,創造一個有一個人類奇跡的原動力。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5
為了充實自己,圍繞音樂名師工作室的合唱課題,寒假期間,我專成買了楊鴻年老師的《童聲合唱訓練學》。從中,學到了關于合唱的不少知識。
隨著人們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以及少年兒童文化生活的需要,童聲合唱藝術作為一種高雅的音樂藝術形式在我國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天籟般優美動聽的合唱,可以引導少年兒童步入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培養良好的音樂感知能力,童聲合唱團的成立對普及音樂教育、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從6周歲開始至12歲屬童聲期。此階段孩子的吸氣量已增大,語言能力增強,聲帶發育已開始具有彈性,音域逐漸增寬,音量逐漸增大,音色的可塑性增強以及對音準的掌握也比較靈敏!锻暫铣柧殞W》這本書針對小學階段的孩子,分九大章詳細的從多方面介紹了童聲的類別及訓練問題,合唱中的呼吸訓練,合唱中的發聲訓練,合唱中的共鳴訓練,合唱訓練的基本內容,合唱的音準訓練,合唱中的'吐字與咬字,如何處理合唱音響平衡問題等內容。
給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第一章第二節的關于訓練問題:
一、怎樣算是良好的歌唱
正確的演唱姿勢、正確的呼吸(氣息)支持、正確的起聲、準確的母音狀態(母音色彩)、圓潤的音色、豐滿而集中的共鳴位置、清晰的語言、準確的感情表達。
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狀態,歌唱的過程是以心理感受為基礎,以心理狀態引導和控制生理狀態的運動過程。
二、合唱訓練中的幾個對立統一關系
呼吸與發聲的對立統一(即氣與聲的對抗)、發聲與吐字的對立統一(即聲與字的結合)、氣、聲、字與行腔的對立統一(其中包括聲與情的對立統一),只有解決好這幾個對立統一關系,才能說得上是正確的歌唱,對獨唱、重唱、合唱都是如此。
1、起聲本身就是氣與聲的對抗,起聲動作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歌唱的表現力,所以向合唱團提出:“發音有點,線隨點延”的要求就是這個道理。
2、從藝術角度來看,歌唱本身是線條的運動,并不是孤立地演唱一系列母音,所以就存在聲與字的結合問題。
3、在歌唱中無論是氣、聲、字都不能離開對作品內容與感情的表達。有生命力的歌唱,都是在橫向線條旋律的運動中進行的。
以上是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的一些小收獲,對于合唱排練我所需要的知識還有很多。需要我們自己探究,名師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就在與我們成長的一本本書中。讀書可以進一步豐富我的專業知識技能,在以后的日子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6
讀書活動是全面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載體。為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我校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教師讀書筆記交流展評活動”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旨在營造熱愛學習、善于學習的讀書氛圍,幫助教師加強終身學習的理念。
一、宣傳發動,層層落實。
為確保讀書活動有效、深入、有序地開展,我校成立了以黃曉明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李波為副組長,校委會成員、教研組組長為組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根據活動目的,層層落實責任,分配任務,并制定了便于操作的活動計劃,使得讀書活動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確保了讀書活動落到實處,順利實施。
二、營造氛圍,人人參與。
針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我校精心挑選了不同種類的書籍,包括一些教育專著、各種教育期刊雜志以及與課題有關的書籍,使教師們能夠從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了解教改動態、增強教學技能。
本學年,我校在教師每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向教師們推薦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程標準》兩本必讀書目,教師人人參與。首先由教師有計劃地進行自主閱讀,撰寫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其次,在年級組內開展了“閱讀體會”交流活動,組內教師將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與收獲與同行分享,選取兩位教師到全校交流。最后,在個人研讀、小組分享后開展全校性交流研討活動,進一步強化教師的讀書意識,在全體教師間將讀書經驗共享與推廣。這樣以點帶面,在有主題、有目的的讀書活動中,教師們營造出了“相互尊重、積極主動、共同發展”的教研文化氛圍,研究習慣和意識明顯增強。
三、及時總結,不斷進步。
通過讀書活動,教師們從內心深處喜歡上了讀書,他們在讀書過程中把感受都記錄下來,并隨時把學到的新思想、新方法運用到教學中。我校定時對讀書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并通過活動評選出了等一些優秀心得,樹立典型,推廣先進,促使教師在讀書的同時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讀書系列活動的`開展為構建書香校園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喚起了教師對于讀書的熱愛,更讓大家在和圖書交朋友的同時進一步了解了閱讀的重要性,分享著“時光漫卷書頁過,只覺芳氣滿閑軒”的驚喜與快樂。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定會將工作做得更細致,更實在,更有效,讓讀書活動中播下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7
讀完《新教師成長手冊》后,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現在的教師,不再是以前那個有一桶水就能教學生了的人,現在的教師,必須要有一條源源不斷的河流,才能教好學生,才能讓課堂綻放生命的光彩,讓學校成為師生幸福的樂土,所以我們必須自己“成長”。我們的工作就有取之不盡的源泉,工作就有動力。孩子們是多么可愛的,他會好好學習來回報你。
慢慢地,我感受到當你真正進入學生世界時,你就會愛了,你就會耐心地傾聽了,細心的引導了,你就會平心靜氣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了。因為你的付出得到了很多的.回報。當看到孩子們一顆顆善良的心,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時,我笑了,因為我不僅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孩子們最好的朋友,最喜愛的人。
一個小學教師,一個合格的小學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么?可能有人會說:是扎實的基本功,是愛。這些我都贊同,但我覺得最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責任感,沒有強烈的責任感,責任心。一切都無從談起。因為我是小學教師,我就要對孩子負責。我就要平等地欣賞,對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我沒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長孩子的自負或傷害孩子的自尊。我唯一能做的是關愛有加,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讓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樣健康成長。
《新教師成長手冊》引領我們不斷地通過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幫助我們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師。教育是一門藝術,從事這門藝術的是教師。作為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手教師,工作中難免會碰到諸多的困惑,如何贏得個性不同學生的尊重與喜愛,如何與家長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關系等等問題。而通過閱讀《新教師成長手冊》讓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其中的新手教師專業發展自己評價體系,為新教師工作的方向起到指引作用。
通過學習,我感到長了許多見識,我認為,我們個人也要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新課改給了我們很多的機遇,但是也給我們很多的挑戰,我們要更新自己的觀念,要學會博采眾長,自成一家。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嘛!做為新教師,我更要多向教師請教,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的力量是強大的,會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順利。
是的,我們要成長,而成長,不能脫離我們自身的努力,要記住,“讀書是教育之母;成功者往往是一個閱讀者!蔽乙炎x書變成自己的行為習慣,讓書陶冶自己的情操,豐富自己的內涵,成為一個真正有詩意的教師。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8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可以為教師們定下一則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圍內,一切事物都應該盡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智慧的開端當然不僅止在學習事物的名目,而在真正知覺事物的本身!苯虒W的直觀原則的提出是教育史上一個進步,但一開始只是停留在感覺論、經驗論的水平上,隨著教學實踐不斷豐富,心理學研究的進展,特別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產生,人們才逐步對這一原則有了全面的解釋,使它得到正確的運用。
現代教學論認為直觀之所以必要,是由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總是建立在對事物感知的基礎上,學生特別是青少年缺乏直接經驗,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容易犯抽象、空洞、形式主義的毛病;還由于青少年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是沿著由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向抽象邏輯思維占優勢的趨勢發展,教學要適應和促進這個過程。教學富于直觀性,有助于解決名詞術語脫離事物、抽象概念脫離具體形象、理解脫離感知等矛盾。鮮明生動的形象,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有助于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培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直觀材料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提供真實的事物本身,運用經過精心設計、改造和典型化的模擬物、代替物和象征物,例如標本、模型、圖片、圖畫、圖表;在特定條件下由教師用形象化口頭語言描繪,或用比喻及其他方式喚起和改造學生已有的表象,等等。這些直觀材料和方法,要按照當前的教學任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直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為了形成學生的生動表象并借以形成概念,促進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師采用直觀教學的原則,要跟運用語言講解和啟發思考結合起來。教學中詞和直觀的相互作用幾種結合形式:教師用語言來指導學生觀察;口頭解說提供學生不能觀察到的東西;用語言引導學生進行概括;通過語言把新知識傳授給學生,而直觀被用來作為例證。貫徹直觀原則,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直觀材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引導他們對直觀材料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0 世紀以來,由于廣播、幻燈、電影、錄音、錄像、電視、電子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手段的發展和應用,使直觀對象本身和人的感官本身的局限有了重大的突破,這為直觀教學原則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廣闊的前景。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9
暑假中,我仔細閱讀了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走向生本》。
再次接觸生本教育,這個名詞,當看了此書后明白了,“生本教育”他不是一種教育方法,也不是一種教育模式,是一種教育思想!吧尽奔匆詫W生的學習為根本,以學生的生命發展為根本。學習不外乎活動、思考和訓練,這些決不能由教師取代。
郭教授在書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紹到,他是通過以一個低年級成功的教育實驗改革實驗,作為引發思辨的源點,真實生動地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似乎開創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讓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學生的天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收獲像鮮花怒放!拔覀儼堰@樣的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為生本教育體系!
隨后,提出了“各個年級都行嗎?”迫切疑問,繼而通過大量的,真實的,鮮活的案例佐證這樣的觀點“只要保持生本狀態,只要不斷開發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封閉它,只要始終保持情境的適度挑戰性,只要讓學生有適合其年齡特征的.舞臺,只要永遠使學習帶有與他們個體相聯系的意義,在他們所認識到的越來越多的事物的比較和啟發之下,他們的求知和表現的要求就會更為強烈!
人在自然中,人的教育是自然界所有生物活動的一個部分。生本教育建議讓學生忘我地活動和游戲,讓學生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部自然起作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一個故事說,一位印第安老人,賺錢后買了一輛汽車,不懂得怎么開,只好雇了匹馬來拉它。保守的教師,有些像印第安老人,不知道汽車自身原本是有動力的。生本教育,是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現在我清醒地認識到,對于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來說,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比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么,你為學生今后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戳恕督逃呦蛏尽愤@本書后我感受頗深,除了吸取它的精華之外,靜下心來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教師的觀念、教育態度、教育境界,讓人對教育產生不同的認識、不同的情感,也就會產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能有較高的教育境界,學生達到這樣的學習境界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0
杜威在《藝術經驗》一書中談到了“經驗”的概念,定義為“我們經驗過的物質完成了歷史,有了經驗”。這個定義表明“一個經驗”至少有兩個意義。一是完整性,即“完成歷史”。二是圓滿性,即“完成”。完整性和圓滿性共同構成了“經驗”的內涵。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尊重幼兒對完整經驗的需求。例如,給幼兒講完整的故事,讓幼兒唱歌,幫助幼兒完全體驗科學的探索活動等。但是,很多幼兒園在追求幼兒經驗的完整性的同時,忽視了幼兒經驗的完整性。例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不斷催促幼兒完成作品,為了在活動結束時給幼兒答案,教師會縮短探索時間,給幼兒很多直接幫助。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教育活動完整,教師引導幼兒獲得完成某種教育活動任務的經驗,但這種經驗膚淺,沒有積累性。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完整的任務,在關注幼兒經驗的'完整性的同時,往往以犧牲幼兒經驗的圓滿性為代價。
那么。如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使幼兒獲得的經驗完整圓滿?
一是分解。分解是將原來巨大的“經驗”分解為小的“經驗”。例如。為了讓幼兒了解水的特性,他們可以通過幾次活動分別探索水的顏色、味道、流動、物體浮動等不同特性。一首歌的學習可以通過體驗理解歌詞、初步學習歌唱、歌唱和表演、音樂游戲和創造等幾個層次的活動逐步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每次都獲得比較完整的“經驗”,小“經驗”的積累構成了完整圓滿的大“經驗”。這就像我們大人讀長篇小說,看電視劇時的經驗模式。
第二,留下空白。留白是國畫創作中的構圖方法,接受虛實、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空白是在教育活動的設計時間歇地預約一部分不安排教育的時間;顒釉O計時有意識的空白后,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可能脫離緊急教育任務,可能用更多的心力觀察、分析幼兒:教師意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活動計劃不一致時,可以根據幼兒現場的反應調整教育計劃
三是時間。充足的活動時間是幼兒獲得高質量經驗的條件。要想讓幼兒經驗完整圓滿,老師就要學會放慢腳步,善于等待,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按照自己的腳步去探索。有了豐富的活動時間,教師可以不急于給幼兒一個既定的結論,幼兒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找結論,自己發現和修正錯誤。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幼兒體驗挫折和成功,感受到困惑、興奮、喜悅、失落、悲傷等各種感情,幼兒獲得的經驗豐富、充實,在與原有經驗的集合中成為推動幼兒成長的重要力量。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1
暑假在家,閱讀了園教科室推薦的文章《從細節入手,用真心感動家長》,文中的感慨:如今的家長工作難做,但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我們就無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對。是啊!我們是服務行業,服務孩子,服務家長,服務社會,必須要勇敢面對。那么文中的感悟:從細節入手,用真心感動家長。這也是我們經常說到、做到的。
主動問候。教育幼兒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那么老師的一言一行自然也是,主動問候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家長還是遇到老師,都應給孩子起個好頭,自然而然地,他們也能主動問候,甚至也會主動去叫同學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聽來很是舒服。
體諒家長。文中提到的給孩子剪指甲,爺爺奶奶感激不盡,是啊!剪指甲也是每周的必修課,雖說是檢查指甲,防止幼兒刮傷,但檢查中發現幼兒沒剪,我們自然也不會看知任之,幫助剪好,家長的反饋自然也是非常的感謝。為便于幼兒活動,家長送來方便,我們也會請家長直接送在孩子活動的地方,爬了三樓(大班在三樓),再下去活動,既浪費時間、體力,又使幼兒少活動了許久。諸如此類的考慮家長的方便事多了,家長也越來越覺得老師考慮周到,也更信任了。
勤于溝通。孩子年齡小,對于家長來說,孩子一日在園有太多的牽掛,如吃的怎樣?睡的如何?是否開心?……那么,我們便會時刻關注幼兒的情況,尤其是早上入園有異常的幼兒,發現有什么異樣,及時為其量熱度,觀察身體狀況,并及時的反饋給家長。還有,記得有個漂亮的小姑娘在家受傷,額頭上磕壞了,家長送來囑咐我們給她貼好去除傷疤的'藥,我們不僅做得很好,同時也提醒家長和孩子要少吃,盡量不吃帶醬油類的食物以及其他對傷疤不利的東西,家長感動不已,并表示:自己都沒有想到那么多,小孩子非常的臭美,對這個疤耿耿于懷,老師比我們想的更周到,更細致。
及時幫助。家長偶爾會忘記一些東西,有時是早飯啦,老師幫助看著吃,甚至適當提供(這當然是少數);有時是天氣漸冷,衣服少穿;家長有事,晚接幼兒等等,這些,老師會及時的幫助家長,有時想的比他們更多,感覺天氣冷了自然也就幫助其添加衣服了。
文中的小小細節,以及我所列舉的,這些也只不過是生活中細節中的一小部分,卻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孩子的健康,家長的信任,……相信,我們一直從細節入手,用真心感動家長,那么,家長也會從細節之處感受到老師的真情,因為我們的的目標是一致的:為了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2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書名起得恰到好處,另人對此書很是向往。品讀其序言,就能夠感受到這是一本十分貼近我們一線教師的書,就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草根化的案例”等語句,處處體現著此書對我們教師的價值?磥,這是一本能夠陪伴我們度過漫漫暑假的好書。
作者巧妙地借助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很好地詮釋了一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全過程,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語言、文學功底:嫩蕊細開、紅楓絢爛、踏雪無痕,那么地富有詩意。當我品讀到“我與師傅之間的動人故事”章節時,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師傅——支老師。
零四年八月,剛從學校畢業的我,或許還懷揣著一些理論知識,來到自己的工作崗位。面對著“形形色色”的孩子,我居然手足無措。幸好,在園領導的關懷下,我和一位有經驗的老教師成為師徒,在她的帶領下,我也一步一個腳印地逐步走向成熟!昂脦煾凳且桓照,有力地支撐我們前行;好師傅是一座富礦,我們越努力、從師傅身上挖掘得越多,我們收獲的指導與幫助也就越大”,我說:好師傅,是我一生的財富。工作上,我時常會想到支老師和孩子相處、和家長溝通的種種情景,為什么孩子和她能夠相處得這么好,感覺他們之間有種互相吸引的力量,那到底是什么呢?是責任,是愛。通過細致的觀察、反思、總結,我似乎有些感悟,支老師幾乎了解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她知道孩子所需、家長所需。每每我和孩子發生一些小插曲,支老師總會和我一起分析孩子的表現、孩子的心理,從而推論出自己在處理的時候所用的方法是否恰當。她時常對我說:只有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心。在業務水平上,支老師扎實的教學功底也深深感染了我。聽她的`課,兩個字:舒服。孩子舒服,有所收獲,聽課教師舒服,卻也有所收獲:收獲教師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之道、收獲如何將一個活動準確把握、收獲細節之處的精彩、收獲語言的精煉……原來,一個好的活動并不是花枝招展或者內容繁瑣。生活上,支老師也時時刻刻關懷著我,告訴我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方法。有的時候她就像媽媽一樣,為我張羅著各種生活瑣事,也會為我的著急而著急,以我的快樂而快樂……
所以我說:我的師傅,我的財富。
接下來,我會以師傅為目標,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相信自己也能成為這樣一個讓孩子喜歡、家長滿意的幼兒教師:聽教師成長的拔節聲,也要聽孩子成長的拔節聲!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3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智慧閃耀在課堂》一文的教者在教學《晚上的“太陽”》一課時,及時并創造性地修改教學預案,通過與學生的分享與交流,課堂長期充盈著學生獨特、豐富的體驗。毋庸置疑,這位老師是一位懂得因材施教、因時制宜、充滿智慧與愛心的教育工作者,其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深層次解讀文本的精神無不讓我折服。
在其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沒有按預設的操作過程完成演示,而意外地丟了“放箱子”這一重要環節時,教師及時抓住學生的錯誤,巧妙地利用箱子的作用激活學生思維,讓“高燈遠照”和“做手術不擋手”這些教學難點輕輕松松在學生與老師的對話交流中迎刃而解了。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通常的做法:當學生偏離預設時,總是迫不及待地糾正學生的錯誤,沒能機智地將這些生成性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其實,這些生成性資源是非常寶貴的,只有懂得智慧的教師才能讓其在課堂教學中散發美麗的光彩。
案例中,教師重組課堂結構、實現過程生成的策略也是非常獨到的。當學生的動態生成資源——“箱子有用”這一見解出現后,教師抓住學生的真實狀態,引導學生逐步探討“箱子”中蘊藏的智慧。由“就地取材”討論到“愛的力量是無窮的”,由“愛迪生利用鏡子反射的原理”討論到愛迪生“愛觀察、急中生智”的寶貴品質,這些靈動的過程生成,無不體現著教者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平易近人的教學姿態。我想,這樣的課堂中呈現的師生關系是獨立而平等的,這樣的課堂無疑也是為學生發展服務的課堂、散發生命活力的課堂。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總愛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沒有真正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和豐富的情感,即便有過關注課堂過程生成的`例子,也是匆匆過場而已,沒能真正激起學生深度思維的火花。
作者提出,教師要積極有效地應對學生的動態生成資源,讓課堂煥發生命的光彩,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專業解讀文本的核心價值,二是明晰師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定位。的確,多角度、多層次解讀文本是教師創造智慧課堂的前提,站在自身的角度、學生的角度、文本的角度去琢磨文本價值,才能使學生在富有內涵的課堂中獲得思想啟迪。只有在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師生對話才能傾情演繹,靈動的課堂氛圍才能撞響學生智慧的心弦。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4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越來越發覺做一名教師不是那么容易,特別是想成為一名好老師那就更難了?偢杏X工作比較繁忙,對一些教育類的書籍置若罔聞,根本沒有列入自己的閱讀計劃之內,總覺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與說教,沒什么實在的意義,也激不起多少閱讀的興趣,久而久之,更是無從讀起,至今,也未讀過幾本名篇佳作,想來真是慚愧。作為教師 “沒有教師的幸福感覺,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受。”近日,似乎是為了更好的完成作業,迫使自己認真閱讀了《做擁有幸福感的教師》一書,文中這樣說道。說到幸福,很可能許多人都會不屑一顧:當今社會,大家都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忙忙碌碌,哪有時間體會什么是幸福生活?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許多人更多追求的是結果,反而把過程的美麗忽視了:家長為了追求孩子未來考上個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學,置孩子的成長過程于不顧,課本、試題,試題、課本,多看一點閑書都說孩子是不務正業;上課、下課,再上課、再下課,孩子們天天在趕場子上課,一旦打個籃球或踢個足球,家長們甚至包括有的老師都用怪異的眼光注視著這個“沒正事”的'孩子,嚇得孩子趕緊拋下手中玩物,端起書本;老師呢,盯著孩子們一舉一動,自認為極其負責,殊不知早被孩子們在背后成為“老警察”了…… 想想我們可愛的老師和家長們,孩子們身上的優點很多,為什么非要盯住幾個缺點不放,你不開心,孩子也不開心;身邊的風景很是令人陶醉,為什么偏偏盯住那一處不美的地方呢?所以擁有幸福感,需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靜心想想,每個人這一生都要走很長一段路,一路走來,你在意的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還是更在意你是否到達的目的地?同樣是爬山,為什么有的人喜歡一步一步慢慢攀登,有的人則喜歡乘坐纜車?選擇的路徑不同,沿路看的風光自然不同。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尋到屬于自己的一種幸福感,關鍵是在到達目的地的過程中,你更在意的是什么……
每每走在上班的路上,遇到教過或正在教的學生同我問好或是家長們同我打招呼,心中便揚起一種幸福的感覺!或許,今天我為孩子們做的還很少很少,然而,只要我心中有愛,我便想把這份幸福感傳送個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如果我們都能把教師這個職業當成一項終身事業來做,去尋求價值和理想,去尋求快樂和幸福。讓自己的才華在教書育人中得到充分發揮展示,那么我們一定會幸福。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5
學習使人進步。在閑暇時看書、廣泛閱讀書籍已經成為都市人的一大休閑方式,自己也不例外。但大多是看報刊雜志、教育專著、養生保健之類書籍,卻很少看音樂教育理論書籍。一個偶然的機會同學向我推薦了《體驗音樂》這本書籍。
《體驗音樂》由美國音樂教育家格雷珍.希爾尼穆斯.比爾編著的美國音樂教育理念與教學案例的教育專著。讀過之后充分感受到這是一本對音樂教師非常實用的書。書中的音樂知識理論、音樂教學案例及所介紹的的音樂教學技能技巧,不僅開闊了我的專業知識層面,提高了我的音樂技能,更重要的是對我的教學思想產生了更深遠的影響,使我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
《體驗音樂》一書中提到“應該讓學生像成年人一樣直接進入音樂體驗,進行音樂思考,由此將他們引入音樂的主題。”而《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其主要是通過提供給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愉悅。音樂教學中,只有學生積極感受和鑒賞音樂,培養學生感受、體驗音樂的能力,才能使學生獲得對音樂本質的理解與感悟,進而陶冶情操,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此外,引導學生正確地感受音樂是進行音樂聯想與想象的基礎。
在《體驗音樂》書中,作者對小學各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均給予了明確的指導,律動、歌唱、樂器演奏,尤其指出重點是教會學生學習聽音樂。本學年,自己任教一年級,一年級學生正處于以“娛樂性”為主的幼兒教育向“知識性”為主的小學教育的銜接階段。他們具有好玩、好動、好奇的心理特征,模仿能力較強,抽象思維有待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每當讓學生跟著音樂課前律動時,學生普遍出現脫離音樂而無規律的“亂動”。對于一年級孩子體驗音樂的方式而言,確實重點就是要強化良好習慣的培養,即應培養學生良好的“聽音樂”的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讓學生“帶著問題聽”,“想著聽”,“動著聽”等多元化的“聽”的形式,使學生變“強迫地聽”為“喜歡地聽”,由“聽而不聞”為“聽而有感”;此外用肢體語言感受,通過舞蹈動作幫助理解音樂,創設具有感染力的情境等,都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學習起來興趣盎然。
感謝格雷珍.希爾尼穆斯.比爾,感謝《體驗音樂》,讓我受益匪淺!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6
今天看了蘇霍姆林斯基寫的一則關于教師讀書的文字,提到了教師讀書問題,在我個人感覺中,要一個不喜歡讀書的教師去讀書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讀書和其他的事情不一樣,從小就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的人,硬要讓他讀書不僅本人頭疼異常,而且讓他讀書的人恐怕也感覺頭疼異常。
教師讀書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呢?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讀書能提高教師的知識儲備,一個教師要教好學生,他的知識儲備和學生受益之比至少是10:1,如果他能通過讀書達到20:1或者30:1,那么教學就更加容易了。知識的增加并不是勻速的,當知識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如能達到一定的融會貫通境界,帶來的可能是指數級的增加。就像有一個通了幾十門外語的人所說,他外語學到后來,掌握一門外語有時只用到一個月甚至十多天的時間,這就是所說的融會貫通。很多教師之所以拘泥于教材,和這知識不能融會貫通有很大的關系,而知識不能融會貫通,則與閱讀量不足的原因。
大部分的人認為教師讀書就是為了增加知識,事實上,教師讀書還對教師的情感更加細膩有很大的好處。很多教師就是因為缺乏讀書,缺乏對美的感受能力,對學生管理就顯得粗糙,顯得冷酷。
讀書能增加一個人對美的感受能力,而美的感受能力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很重要。缺乏美的感受能力的人就不知道何謂美,更談不上去珍惜美和創造美了。譬如說一個關于安徒生的故事,有一天,安徒生在林中散步,看到林中長著許多蘑菇,便設法在每一只蘑菇下邊藏了一件小食品或小玩意兒。第二天早晨,他帶著守林人的.七歲的女兒走進這片樹林。當孩子在蘑菇下發現這些意想不到的小禮物時,眼睛里燃起了難以形容的驚喜。安徒生告訴她,這些東西是地精藏在那里的。"您欺騙了一個天真的孩子!"一個耳聞此事的神父憤怒地指責。安徒生答道:"不,這不是欺騙,她會終生記住這件事的。我可以向您擔保,她的心決不會像那些沒有經歷過這則童話的人那樣容易變得冷酷無情。"
一個完整的學生應該是一個感情健康豐富的人,教師不應該剝去他們健康豐富的情感,應該珍惜他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美,真心地愛護他們,理解他們。
幸福如果不是來自自己對幸福的呼喚,必也來自別人的幸福的感染,而幸?梢酝ㄟ^閱讀來獲得,所以請我們每個人愛上閱讀,培養閱讀的好習慣,讓自己成為一個幸福、善良、有情感的人。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7
讀完這本書,我對估算教學的價值有了深度的認識。
估算,作為課程改革以來的新增內容,確實有它的價值。以前我在教學時對這部分內容感覺沒有意義,有時讓學生隨便說一說,沒有方法和技巧的點撥。有時還干脆不估,直接用筆算,讓估算失去了價值。
李玲老師在“數與代數”的名師視點部分對如何進一步認識并搞好估算教學給我們提出了三點建議:
1、教師要把握好《課標》對估算的要求。《課標》明確指出要加強估算,并對估算作了具體要求:第一學段要“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進行估計;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等等。第二學段要“結合現實情境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進行估計;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能用方格紙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等等。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各種資源,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估算,讓學生在經歷估算的過程中感受到估算的`意義,逐步形成良好的數感。
2、估算,應在具體情境中進行。估算應該盡量結合具體情境或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因為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這樣更能訓練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在估算教學時,要盡量避免為訓練估算而出的單純估算題目。盡量設計具有實際意義的和開放性的富有探究價值的估算題目,賦予估算以實際價值。例如,小明要拿100元錢為媽媽買生日禮物,一盒化妝品69元,一個發夾33元。他能同時買上這兩件禮物嗎?一般情況,學生會把69元看作70元,把33元看作30元。70元+30元=100元這樣估出來的結果應該是“能買上這兩件禮物”,事實上買這兩件禮物需要102元,這就告訴學生有的問題需要往大里估,有的問題需要往小里估,具體問題應靈活處理。這樣的題目,其間既有估算的訓練,同時更有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
3、估算教學,應加強方法、策略的指導。在估算教學時,應注意“放手”之后及時地“收”。“收”學生的新方法,“收”學生的新思路,“收”學生的新技巧。然后引導他們展開評價與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讓他們不斷掌握更多的估算方法和與技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估算教學的目的,才能帶給學生“估算”之外的更多“收獲”。
我要感謝《走進名師課堂》,它指導了我的數學課堂教學,變革了我的教育觀念,提升了我的數學教學水平。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8
當讀這本書的時候,讓自己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禮,我深深的被書中通透教師心靈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啟迪所震撼。作者用自己的閱歷和思想帶領我們進入教學工作最深奧的領域,并以他足以永遠改變我們的洞察力和勇氣給我們以心靈的啟迪,整合了嚴謹與典雅、熱情與精確、智慧與人性、熱愛與勇氣、以關注教師心靈為基礎,從智力、情感和精神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如沐春風,如有醍醐灌頂之感。
面對教師以及教育,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里從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里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讀,去體會。帕爾默認為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于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自己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生后,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后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系,在“共同體”中實現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
只有克服恐懼,繼而努力尋找改變的源頭,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的.拼搏、努力、奮斗、終于,一定會有小小的收獲……我驚嘆作者從自己做教師的角度出發,將他幾十年教學生涯中獲得的心得通過許多真實的教學故事,生動地為我們一一展現。身為教師的我也進行了一次認識自己的心靈旅程。而且讀到一些地方,我心中就會不自覺地產生一些共鳴:“教師的內心有一個警衛,守護著自己的個性,把有損我們自身完整的任何東西拒之門外,把有益于我們自身完整的一切東西擁入懷中”,“教師需要找到各種可能的方式來傾聽來自心靈內部的聲音,并認真的接受內心的指引,不只是為了我們的工作,更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 。
成功并沒有一個固定模式,不是一定要當什么“家”、什么“長”才算成功。內在的成功是凡事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符合自己的性格,滿足自己的興趣,讓自己高興和快樂。以這樣的標準看待成功,成功才有意義,也容易獲得成功,包括實現外在的成功。深刻的認識我們自己,知道我們自己所需要的,認識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心靈在成長的道路上也不斷地向前邁進,這樣才是我們的根本所在,才能讓我們走得更穩,走得更遠。如同一句廣告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所以,只有我們自身的心靈強大,我們才能走得更遠,才能到達更廣闊的天地。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9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這部書,就仿佛跟著作者進入到了教學中未知的“自己”領域進行一次旅行。美國教育家帕克.帕爾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說服力且充滿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們對什么是教育與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中這樣說: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很多教師非常熱愛教學,但他們卻時常遇到很多困難,并因此感到無助和恐懼。是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初上講臺時如履薄冰的緊張,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應回報時的煩惱,滿腔的熱忱得不到理解時的苦悶,在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面前的無奈。有時,那熱愛教育的心會懷疑、會動搖、會退縮。
作為一個教師,該如何在熱愛教學的同時又不失勇氣呢?這種勇氣又來自哪里呢?帕克以他的實踐經驗給出了我們答案:他提出了作為一個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技巧之外一個特殊的、不被人重視的領域——教師的內心。他指出了好老師與不好老師的區別:他認為,好老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而不好的老師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學科之外——在此過程中,也遠離了學生。而好老師則在生活中將自己、學科和學生聯合起來,也就是說,好的教師具有聯合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復雜的聯系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好老師形成聯合不在于他們的方法,而在于他們的心靈——即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這樣生動地描述這種聯合能力的:“當優秀教師把他們和學生與學科結合在一起編織生活時,那么他們的心靈就是織布機,針線在這里牽引,力在這里繃緊,線梭子在這里轉動,從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編織伸展!彼M一步闡述,對熱愛教學的教師來說,教學牽動著教師的心,打開教師的心,甚至傷了教師的心——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教學的勇氣在于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作為一個教師,我們很容易理解他的這種所謂的“聯合力”,每一個教師,不論他優秀與否,肯定都過幾節自己滿意的課,這些成功的課是他把自身、學科和學生結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認為:好的教學來源于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對優秀教學而言,解決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問題比技巧更重要。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0
《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向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必須會識破的。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教師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師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樣作用也就越強。“欲齊其家,先修其身!弊鳛榻處煟蛻洺7此甲约涸趯W生心目中的形象。
學校大力倡導和發揚禮貌禮儀教育,以“星級”獎勵制度鼓勵學生進步,要求學生進出校門、校園內看見老師主動打招呼;進出教師辦公室,主動敲門,征得同意,方可進入;用心認真地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上學不得遲到,有事提前請假或事后補假……對學生的一系列鼓勵措施,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
學生是認真執行了,但教師是否為學生做了榜樣呢早上進校門,學生有禮貌地敬禮并問聲“老師好”!學生認真打掃保潔區……我們的教師又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學生有會怎樣想呢有一位學生對我說起過:有的老師我主動與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無任何臉部表情,以后我再也……。當然,這只是一種極個別的'現象,但每每看到或聽到這種現象,心里總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以前在無意中沒能主動與學生打招呼,而被學生質問。有一學生很認真地問我:“老師啊,上次我叫你,你沒回我!為什么”我一臉茫然,怎樣都想不起來,也許是我真的沒看見或聽見。但不管怎樣我已傷了學生的自尊,我主動對學生道歉,說聲:“對不起!”學生還是很開心地走了。對我來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學生來說是大事,他們感覺老師的眼中或心中有他們的位置,對你老師的教育我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師生關系,無意中也縮短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對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應都是有所幫忙的。從此我無論走在哪兒,還是在校園內外,無論我是否教過他們,只要是學生我主動與他們打招呼,融洽師生關系。此刻有的學生站在教學樓走廊中,看到了也要與我招招手,我也主動回應。
可見,教師散播一種榜樣,收獲的是一種目標。有人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币髮W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就應做到,讓學生心服口服,讓學生直接從老師身上學到好作風、好品德。這樣,才能到達育人的最終目的。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1
觀看學習《小學語文實用文教學策略》視頻資料,我感慨頗深,收獲頗豐。
在視頻中,我主要選擇觀看的是《互動對話》板塊——《應用文閱讀教學策略互動研討》。相關老師在講座里給我們講了文章體(實用文)文本的功能定位,文章體文本的教學。在這個模塊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的理論知識,同事也知道了一些原來我所不知道的新的教學知識,收獲真的是非常大。對于這些新的知識,我們在日常教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一些,但是由于我們對文本挖掘的太淺,從而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習了相關視頻之后,雖然理論知識提高了不少,但是我還是非常清楚在我們教學中如何來處理這些內容,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學更實用。林子敬老師與陳琳教授的互動對話幫助我有效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學習完視頻之后,我回憶起了我給學生講授的《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的過程。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篇文章運用大量篇幅介紹圓明園昔日的景象,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的結尾提到的“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惜、憤怒之情躍然紙上。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我這樣來設計:學生對大致了解之后,讓學生針對題目提出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整理又分成了三個:圓明園昔日的景象什么樣子?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毀滅?然后學生討論交流,交流之后,我們就根這三個問題進行交流。
對于第一個問題,我們采用觀看圖片、朗讀、以及想象昔日的景象來學習;
第二個問題,我們采用視頻資料來激發學生的情感;
第三個問題,我主要通過學生自己搜集來的資料讓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效果還是不錯的。能激起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激情。所以,我感受到,朗讀課文,是學生理解課文的一個手段,讓學生想象內容來說,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對的理解。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2
中國近代美術教育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從根本上來說,是人們對美術教育自身的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美術教育是人類文化教育最早的門類之一,有美術就必然有美術教育,沒有美術教育就不可能有美術的延續和發展。這一段話在前言中提到。剛翻開,便讓我對這本書有著極強的興趣。
美術一直是歷史悠久的學科,因為美術能幫助人們批評社會,并以隱喻的方式傳達某種價值觀。美術能將人們帶入夢幻和潛意識境界,從而使心靈最隱秘處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敞開。美術能使我們注意經驗中瑣碎的方面,從中發現新的價值。美術以極強烈的情感力量,培養人與人的親善關系等等。然而在學校中,美術卻成為尷尬的學科。導致美術教育慢慢濕滑。在學校中不受重視。讀了尹少淳教授的這本書,我開始發現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讓我對美術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本書提到美術教育的發展歷史、分類,以及美術與美術教育的關系。美術教育的價值。都讓我顛覆思想,重新建立美術教育體系。本書中提到主張美術教育本質價值觀的人,十分強調美術對人類經驗與認識的貢獻,而這種貢獻是其他人類活動所難以提供的。艾斯納本人是主張美術教育本質價值觀的人。我們認為,人類的活動都應遵循經濟的原則,即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效益。既然美術教育是包含多種價值的一種活動,那么,在每次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為什么不盡量實現其擁有的價值呢?一項活動既然具有多種價值,又何必人為地阻礙它們的實現呢?換句話說,既然能一箭數雕、一舉多得,又何必去刻意尋求一箭一雕,一舉一得呢?因此,我們主張對不同的美術教育價值觀采取綜合的態度,以便形成更為完善的美術教育價值體系,并力爭在每次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多地實現其多重價值。在建構美術教育價值體系時,我們有必要將美術的價值與美術教育的價值的關系加以說明。
我也有幸聽過尹教授的講座。其中“核心素養”也讓我印象深刻。美術學科方面,綜合考察美術特征、社會特征和教育之關系,專家們提煉出了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五個核心素養。它們將成為少兒美術的核心概念,引領其發展和變革。我認為對五個美術學科核心素養表現的描述,是基礎美術教育的高峰值。少兒時期則是獲得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期,因此,核心素養的培養必須從少兒抓起。
看完本書,我最大的感想就是美術教育與教師自身分不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完善教學理念,先提升自己,才能教育好學生。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3
入職前的新教師培訓,雨花區教師發展中心的老師除了給了我們新老師一些培訓流程外,還附帶了幾本書送給我們,希望閱讀這些書能幫助我們新教師更好地理解這個職業,找準自己的定位,“聰明”的處理教學問題。其中就有《致青年教師》這本書。但當時的我只是大概地翻了一翻,并沒有太重視,還自以為是認為,只要將大學里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就可以了。但經過幾個月的教學實踐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太過于理想化,與實際情況相脫節。也為自己的教學帶來太多的煩惱。尤其在多次的培訓和教研活動中,與其他新老師交流中也出現了種種我們新教師處理不了的現象。
現在靜下心來,再次捧起這本《致青年教師》書后,才發現吳非老師用自己30年的教學經驗在跟我們分享,希望以他自己故事作為前車之鑒,可以使我們年輕的教師少犯錯誤,少走彎路。特別是讓我有深深的感觸是,這僅僅關注教學技術層面上的發展是遠遠不能解決問題,相對教育技術,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更重要。真的是新老師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致青年教師》這本書共分為“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著急”、“心里裝著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等六大輯共計85篇文章。其中在第一輯“做個有胸襟的老師“中的《我是來欣賞同行的》顛覆了我的聽課的思維。每次的培訓和教研,我都端正好態度,告訴自己,我是來聽課的,聽聽、看看同行怎樣上課,汲取好的構思,和大家一起切磋切磋教學藝術,交流心得體會。同時也憧憬自己能夠好好準備一節課展示給我的同行,看看我的努力和提高。然而,實際看到的是上課的老師為了一節課在精心的準備著,卻被一些專家這個或那個的不同觀點給否定了,讓上課的老師很失落,打擊了上課老師的積極性,這樣,上課的、評課的都很累。所以說,既然是來學習的,那就要把心態擺正,要欣賞每位上課教師的風采。在《不要因為這樣的話而自得》中說道有部分老師經常向別人炫耀自己在學生中的”地位“,長久下去這樣的老師就會把自己的位置放錯了。吳非老師告訴我們教師必須通過教育教學,讓學生敬重文化和文明,讓學生敬重教育,敬重教師,敬重所有的勞動者。所有的這一切,是為了使學生獲得教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為了證明個人的能力,證明自己具有超越同行的專業素養。
總之,這本書中很多的故事給了我太多的啟示和太多的思考,我愿在工作之外細細品味這本書,品味自己從事的教師職業。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4
“習慣”適用于任何國家和不同場所,因而“習慣”越來越被家長所重視,看了《習慣左右孩子一生》這本書,我突然覺得小班年齡的孩子習慣培養是那么的至關重要。是的,現在有很多成人就是因為小時候習慣沒有培養好而造成了許多的累贅和陋習。
記得在這本書中一位記者采訪一位中國名人時,記者這么問:請問您的成功最想感謝的人是誰呢?這位中國名人說:我最想感謝的人是我年幼時剛踏進園地的老師和我的父親。記者覺得很奇怪繼續追問:這是為什么呢?他笑著回答:因為是幼兒時的老師她教育我東西哪里拿的就要放到那里去;吃飯之前要洗手;伙伴之間要友好交往;聽別人說話時,眼睛要認真的注視對方;而我的父親同樣也在我年幼時就告訴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以拿回家,不該說的話不能亂說;自己想要的東西必須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在場的所有記者都被他的回答所打動。是的,一個好的習慣如果在你年幼時沒有形成,那么它將影響你的一生。所以幼兒時,作為一名教師,你的行為習慣對身邊的孩子是影響一生和至關重要的。
記得我在帶小班時,我常把教育孩子注意衛生,愛護自己的教室掛在嘴邊,但直到進入中班我還是不能改變孩子們隨地扔垃圾的習慣。一次,小胖把一張吃好的早餐垃圾隨手扔在了走道上,但小胖似乎又意識到了什么,回頭看了看,乘這一個契機,我并沒有給與批評,而是自己走過去撿起了這個垃圾,也許是我這一個小小的舉動,讓小胖帶動了別的孩子,他走進了教室對別的小伙伴說:我把垃圾丟外面了,是老師幫我撿的`!于是我笑著說:這是我們中二班的教室和走道,我可不想讓它變臟哦,我愛我的孩子們,還有這個教室!然后我自信的走開了。從那后,孩子們把垃圾扔進垃圾桶的習慣就這樣養成了,也許,這樣的習慣只要成人的一句話和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但它確實那么的重要。所以,教師你的形象和行為習慣對孩子們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有很多的教師和家長總覺得孩子壞習慣總那么難改,不知道大家自己意識到了沒有,其實改變孩子們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在他身邊那位最重要,最模范的你。也許你也會把垃圾隨手一丟,也許你和朋友交流時也會隨口一句臟話;也許你把用好的東西也會隨手一放,但你的孩子就是把你當做模仿對象,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他們的世界里都影響一生。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5
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優秀小學數學教師》這本書。在范存麗老師的書里,我能體會到她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是怎樣讓學生感受數學之美,讓學生感受數學鮮活、好玩兒,同時我又能感受到她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又是怎樣讓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數學知識,怎樣幫助學生贏得學以致用。
范老師說,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愛數學,我愛教學生數學!白寣W生感受數學之美”吸引我去努力探求問題的答案,成為貫穿我的數學教育的一條主線。知識的記憶是暫時的,思想與能力的獲得是永存的。因此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數學教學必須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目的。新的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對數學教學的要求正反應了上述要求,數學教學從傳統的“傳授知識”的模式更多地轉變到“以激勵學習為特征、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模式。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創造、個性發展將受到更多的重視。數學教學將更重于培養、發展學生的廣泛的數學能力。
我特別欣賞范老師讓學生在“玩”中學數學,范老師說在“玩”中教數學、學數學是學生體驗數學、喜歡上數學的好辦法。這對于我們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確實是一個好辦法,讓孩子看到的數學不僅僅是一張嚴肅的面孔。張老師在教學立體幾何之前,留給學生的作業就是做玩具。做柱、錐、臺或由柱、錐、臺組合而成的'物體。結果老師收到了學生們制作的許多漂亮的立體幾何模型和手工紙模藝術品,如臺燈、壓力熱水瓶、折紙魔星、長頸鹿、飛機、火箭、仿古花瓶、未來汽車等等。這讓我想到,其實我們的作業可以不必那么機械,只停留在讀讀寫寫上,可以讓學生更多的接觸生活,動起來,玩起來。例如,我們一年級在教學方向與位置一單元時就讓學生回家設計動物園的平面圖,孩子交上來的作業五花八門,可是卻滲透了學生的智慧和快樂。
范老師在書中還寫到,每年我都要組織學生到郊外的大自然中去玩,但我強調,玩不是無目的的瘋玩、傻玩,要能夠在玩中學到知識和技能。在這本書里,張老師還特別介紹了一個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數學、感受到數學鮮活、好玩兒的辦法,為了讓學生們真正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感受數學的魅力,把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形成科學探索精神。最后我想,沒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大愛,沒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義,沒有“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大志,豈有大教育家?
我想,也許不是每位老師都能成為教育家,但我們都是默默奉獻愛的教育工作者。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6
讀了《教師人文讀本》之后,我真正的感到我們教師所從事的事業是神圣的,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這就更加堅定了我教書育人的信念。
《教師人文讀本》里面的文章都是經過編者精心挑選編排的。每篇文章都在寫我們教師。第一篇文章《名師》就深深打動了我。文章中講述的幾位老師,都是一些名師,從一些瑣碎小事,從不同的角度,表現出平凡老師的不平凡之處。這幾位老師無愧于“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他們更是我學習和生活的榜樣。
書中有一篇《我不知道該怎樣進行教育——關于陽陽的故事》的文章,在很多教育文章中我都曾經看到過。不禁讓我想了很多。在自己短暫的教學之路上,也碰到過不少象陽陽這樣很有個性的孩子。他們中大多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表揚和認可。而我們則往往被他們的調皮、豐富的想象力給嚇到,不愿意給他們表現的機會,甚至說話的機會都不給他們,對他們往往是很嚴厲的。而陽陽的老師總是鼓勵他、提醒他、點撥他……他覺得老師是自己的朋友,心里話都愿意和老師說,同時對學習也產生了興趣,陽陽變得非常優秀。我不禁感嘆,陽陽遇到了一位好教師。
不管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我們老師應該平等的對待。記得我剛參教時,為了鼓勵那些后進生我偶爾會在他們的作業、考卷上寫上幾句鼓勵的話。后來學校要求實施激勵性評語,“你有進步,繼續努力!”、“老師相信你肯定行!”、“老師會支持你的,加油!”這些看似平常的話卻給那些孩子帶來了信心。當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主動問我問題、上課時積極的舉手、能按時完成作業了,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到現在我還有一個習慣,不管是平時上課,還是公開課我都喜歡叫學習困難的同學回答問題,雖然回答的不一定正確。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平等的對待我的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每個人都感受到老師一直在關注著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包圍著他們。
教師要以“四真”贏得學生,而不是用教師權威壓服學生!八恼妗奔矗骸罢媲閷嵏,真抓實干,真才實學,真知灼見!苯處熞钊氲綄W生當中去,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猜測和武斷地下結論最容易傷害孩子純潔的心靈。用心靈走進心靈,這既是教育的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身,教師只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給孩子真誠的愛,教育才能有的放矢!督處熑宋淖x本》讓我更懂得了教育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才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7
作為新入編的教師,只憑教育熱情是不行的,還有很多需要學,為此我買了幾本書,《給教師的建議》《一線帶班》《低年級這樣教》等,首先我先看了《給教師的建議》,分享一下自己感觸深的句子。
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系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為了教育永恒的主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倍嗝礃銓嵉'一句話。正是這樣樸實的一句話,道出了張思明對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對教育工作的態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擁有一份童心。 教師與學生構成了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而兩者并不是對立的,教師與學生間的和諧成為了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動中,由于學生的年齡因素決定了學生的思想,他們有自己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作為與學生有一定年齡差距的老師,則必須要擁有一顆學生一樣的童心才能與學生走得更近,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深處,使教育活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獻一片愛心。“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學生在老師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們就得用我們的愛來教育他們。我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課、批改作業?不是,那只是我們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把我們的愛給學生,并且,要把我們的愛給每一個學生,不要有所遺漏,因為,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原來每個孩子都是那么可愛。
用心做教育,就要豎立一顆恒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個周期性較長的工作,也許作為我們來說,體會到的只是重復:上課、作業、輔導……,然而,正是在這單調的重復中,學生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年齡在漸漸長大,知識在逐步增多,思想越來越成熟,與人交往的能力越來越強……當然,這些不會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一言一行體會得到。這是我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教育的結果。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經過多次思想工作,頑固不化的調皮學生愛上了學習;經過耐心輔導,成績落后的學生迎頭 趕上……這些都是我們長期教育的結果。
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著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恒心去撐起這一工作,我們應該用心地去做好我們的工作。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8
這個月我看了幾頁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其中讀到《第一次學習新教材》這一章節,讓我印象深刻。
“學生學業落后、成績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沒有學好!边@讓我想起了一個詞語“先入為主”,是的,“第一次”是鮮活的,所以許多的第一次都是記憶猶新,很難抹去的,印象是極其深刻的,看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而深刻的第一次印象真是太重要了。我一直以為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上課不認真聽講,做作業粗心大意,理解方面有差異,讀了這篇文章后我進行了反思。的確,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沒學好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接著,文章重點介紹了第一次學習新教材取得好效果的方法——獨立的'思考,這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采取一切方法和手段使每一名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尤其是學困生,我們應該走到他們中的每一個人身邊,發現他們遇到的困難,給他們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務必使包括學困生在內的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都進行獨立思考,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
最后,文中提出了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應達到的目標——使學生在學習新教材的課上和課后,就不許在自己的書面練習中有錯誤!爸挥幸髮W生在課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錯誤,他才能夠成為讀寫無誤的人。如果能夠做到在課堂上沒有錯誤,才能做到在家庭作業中沒有錯誤(或少犯錯誤)。語文教師工作困難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所做的書面作業里就有錯誤。而教師的缺點正在于,他并沒有提出這個目標:一定要使課堂上沒有錯誤。”應該說,這個目標要求很高,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打下扎實的基礎,方便以后的學習。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精心備課,預設好可能出現的問題,預設好可能出錯的學生,在課堂上靈活授課。大部分教師都會認為,學生出錯尤其是書寫出錯,尤其是第一次學習的新教材,出錯是太正常不過了,今天通過學習,知道了這真是太多老師極大的誤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準確性都在于老師的調動和是否嚴格要求,所以,以后教學中,切記嚴謹、嚴格!老師的要求會轉化為學生的自律,日久變成習慣,好習慣終生受益。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都要走出教育的誤區,學生的正確率是掌握在老師的手里。正確對待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機會,讓學生思考中收獲,慢慢養成精準的學習習慣,從而終身受益。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9
閑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里做媽媽布置的什么《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
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系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童年時光!白顚氋F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游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手藝……帶著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F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40
十一月,秋天的寒冷蕭瑟開始席卷成都地區,而北星孩子的“春天”卻在悄然醞釀。在北星小學十一月全科教學活動中,我們第一次嘗試著把語文課搬到了室外。
我想我們每個老師都曾留意到,孩子對教室的莫名的不喜歡。哪怕是上課的內容不夠精彩,但告訴他們“下節課,我們去操場上”,整個教室會被迅速點燃,喜悅的情緒伴隨著突如其來的噪音侵襲你的耳膜。這,就是教室外的世界獨特的魅力。
為什么孩子會無端地因為走出教室而感到興奮?
我想,兒童階段是人類第一次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認識世界的`階段,然而學校的誕生規范化了這個過程,讓學校成為了學生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認識世界的固定場所。當我們必須在這樣一個固定的場合里一成不變地完成一下三件大事的時候,我想大概率,我們是會失敗的。因此,兒童會本能地抗拒,這是一種先天的條件反射。
所以,我們的教學需要走出教室,需要尊重人類認知世界的規律,需要活起來。而推動這些“需要”發展的,就是教育智慧。
北星的活動育人就是一種教育智慧,讓學校不再只是傳授枯燥知識的場所而是一個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被學生愛上的地方。在這里,他才能夠安心地、有效地、樂意地去進行腦力勞動。
如果有機會,學校應該是一個類似于“家”或者“世界”的開闊無邊界的地方。帶孩子們“逃離”教室,嘗試打破教育的場所化、書本化,把課堂搬進森林、搬進田野、搬進童話世界,我相信不會有人拒絕。
讀罷三節,我覺得老蘇不僅是在提醒我要研究孩子的思維、心理,更是在提醒著我,教育是一種成全。不要忘記自己曾是一個沒有反抗能力的一年級孩子時坐在教室里渴望過的事情,用心思考地思考它,用智慧成全它。
當然,怎樣成全一定是最重要的,我們必然不可能真的帶著孩子們來到大森林野營扎帳,但我們可以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引人入勝的情景,讓知識回歸純真。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41
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 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42
十一月,秋天的寒冷蕭瑟開始席卷成都地區,而北星孩子的“春天”卻在悄然醞釀。在北星小學十一月全科教學活動中,我們第一次嘗試著把語文課搬到了室外。
我想我們每個老師都曾留意到,孩子對教室的莫名的不喜歡。哪怕是上課的內容不夠精彩,但告訴他們“下節課,我們去操場上”,整個教室會被迅速點燃,喜悅的情緒伴隨著突如其來的噪音侵襲你的耳膜。這,就是教室外的世界獨特的魅力。
為什么孩子會無端地因為走出教室而感到興奮?
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由于教師應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勢、經驗優勢、知識優勢、權力優勢,應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所以,思維定勢的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淀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務必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應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展,而老師就應引領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活、求知的潛力。
我想我會用心的樂于請教,勇于思考,廣于閱讀,善于積累,勤于寫作,努力去理解厚積薄發的深刻含義。我也認為只要這天的我比昨日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盡可能到達自己所能夠到達的最好程度,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43
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里,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里,我感覺收獲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齲。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筆記和感想。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叵朊恳淮螌W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么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么事?處處為孩子們著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07-11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06-14
小學教師的讀書筆記01-21
有關小學教師讀書筆記06-15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摘抄04-05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范文10-23
(熱)小學教師讀書筆記03-10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范文02-11
小學教師的讀書筆記系列01-02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3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