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高中生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人生》讀書筆記高中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么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讀書筆記高中,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生》讀書筆記高中1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乍看是借了納蘭的詞,讓人提了興趣而已,但細讀,卻在這名字中品出了其他的味道,絕不僅僅是個題目而已。上古那些巧笑倩兮的純真女子,她們在水邊遙望,那笑顏在書中綻放。封建社會那些才華橫溢的公子才將,那些心思細婉的俏女佳人,即便是薛濤那般的官妓,魚玄機那般放縱之人,在此也只是柔情下的嬌憨可愛。禮教壓制下的性情男女和凄婉愛情,偏生他們又絕不是會受那些勞什子禁錮的世俗之人,于是那樣恬淡的笑顏,那樣哀婉的泣容,便都在這清麗的文字中漸漸明晰。
對于《人生若只如初見》,我承認最初我是因她的名字而愛,就如人們會因一個脫俗的名字而對一個人徒生好感。但讀過了,進入了,品味了,我便真的愛上了,不只為她的名,還為那些形形色色,或溫和,或倨傲,或嬌笑,或哀傷的容顏,為那淺淺淡淡中沁人心脾的言語。說"她",因為她確有如女子一般的恬美,即便有那般凄傷無奈的人生和愛情,也有一份靜美透出。
都說理解才能讀詩、背詩、懂詩,安意如無疑是個做得極好的人。她以一個年輕女子,卻得這樣靈動、深邃的文字,如滴水穿石,水輕力卻重;如清風拂面,風柔情卻濃。文章沒有大開大合、恢弘氣勢,卻在細筆柔情間縱橫捭闔,將中國幾千年詩文納入文間。
她從"人生若只如初見"寫起,想來也是個愛納蘭詞的女子,因為她由"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寫班婕妤。班婕妤的確是個貼近"初見"的女子。她和成帝之間,若無飛燕,無合德,該是多么幸福。她錯在太正規、太端重,她的靜美不像趙氏二女,她希望夫君做個賢君,于是拒絕與之共輦。若時光重來,回到初見時刻,她會怎樣?安意如的賞詩早已入了詩,與其說是讀詩,不如說在讀心。她探入班婕妤的內心,體悟她的哀戚與堅強,她寫《怨歌行》一表情懷,后世卻出現了一首她定不愿看到的《長信宮詞》,因為她不愿被旁人當做哀嘆的.對象。
其實,說起來,文中這些女子,哪一個不是如她般倔強驕傲,不愿被看輕,又都借著自己的才情抒己情達己意。于是她由長恨寫到陳阿嬌的無能為力,一曲《長門怨》亦挽不回君王的心。由李白的《妾薄命》轉筆思忖,便是武媚娘。同樣有過被君王遺忘的時光,武媚娘卻借著一身才情扭轉乾坤,終成一代女皇。由詩歌寫性情、寫命運,安意如的不同尋常立現。她從紅豆寫杜甫,寫錢謙益,寫《長相思》,進而寫李白,寫林君復。蕭統和慧娘的一段沒有結局的凄情,便引出了這么些更深更濃的情。王維作《紅豆曲》,會是什么心思,不該只是紅豆枝前的一瞬而才情激漾便寫下此曲,也許是思及蕭統和慧娘之情,于是睹物思人,或許想到了那個心里只有薛紹的太平公主,或許想到了什么家國之思。紅豆相思,他卻只能相思,那般情進一步是愛情,退一步是相思,他選擇離開,只剩相思。紅豆樹前的一番感慨讓這情思在后世被多少詩人仰望感懷。她就這樣寫出了《紅豆曲》的意境,只去讀詩體句永遠探不到的意境。她由《長相思》寫林君復,由林君復寫到他的梅,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無人能出其右。因為他愛梅愛的純粹,就如那個愛梅成癡的女子梅妃江采萍,她宮前遍植梅花,建賞梅亭,作《梅花賦》,比后世那些衛道士們的愛梅相比完全不同。
從梅寫到陸游、辛棄疾,寫到陸游和唐婉的愛情,安意如真的是以人性體詩,以詩來讀人、讀情。一字一句,借名人詩句相綴,在人的真情中,在花的風骨中,在世上的濃情蜜意中,安意如嘆息一句:"東漢的杳渺水煙里又看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隱約的身影。"我更加明白,讀懂了陸游的情,才能讀懂他于沈園中寫下的那句"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才讀得懂他與唐婉和那一闕《釵頭鳳》。她寫楊玉環,為她和三郎的愛情而感而傷,她說:"紅顏禍水總帶著些無可奈何的意味。"這話真正是讀詩的意味。體味她的愛情、她的人生,再讀李白那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才讀得出它的美。因為詩中有情,也該以情讀詩。"縱一抔黃土收艷骨,數百丈白綾掩風骨",掩不下那份凄涼的絕美,一如他們的情。于是安意如感嘆:"命運伸出手來,我們無能為力。""有些愛要用一生去忘記,恨,一樣會模糊。""他們仍是他的曠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相侵。"這樣的語句,才最品得出《長恨歌》的意味。
這一切,都以散文的文字娓娓道來,像她所寫的內容般靜美,如絢美的花,以蹁躚的舞姿開放,又那樣平淡輕巧,完全不似那些干枯的講述,不是學術的闡釋。她從不說什么好詞、什么手法,不說什么作者認為、描述表達。因為這不像讀詩,如此干癟的種粒,開出的花是傷人心神的,結出的果是澀人口腹的。沒有學者的自以為是,沒有專家的不容置喙,她只是以時以地以情,講述著一個個或甜蜜或凄絕,或驚駭或慘烈的故事;驉刍蚝藁蚓椿驊z,都是走進了詩人的心里,揣度著寫這詩時他許是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經歷什么;在吟出此句時她許是在愛著誰,念著誰,呼喚著誰。她將他們的心思悉數拋出,有猜測,但不是臆斷。她說:"不知該如何猜測,才有可能無限的猜測。"詩歌本就該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為什么不可以去猜測去揣想,去描繪去感觸,怎就一定要守著詞典字斟句酌的埋頭于這詩這句這詞這字,如訓詁學家們將那些情意綿綿的詩歌解出個死氣沉沉的顏容。如她寫秦觀,說:"少游這個人,應是青衫磊落,瑩然獨立于花廊下,抬頭看著樓上的愛人,臉上有陽光陰影的文弱男子,有著暗雅如蘭的憂傷。那春草清輝般的邂逅,應是他的。"有時候,我甚至懷疑他眉間愁緒是他愛的某個女子也抹不平的。他骨子里是凄婉的,連思人也是"倚危亭,恨如芳草,過盡飛鴻字字愁。"她以小說家的想象力和詩人的敏銳,將嚴謹的史實、精辟的論述連同凄美的故事融合在了一起,不可分離,讓時代久遠的文字再現,還原了詩情、詩景、詩事、詩史,歷歷在目,玲瓏精致。
素來討厭朱熹式的解詩,竟將那些美麗的意境詮釋的支離破碎,將詩中那最干凈純粹的愛情完全曲解,那般虛偽造作,實在是脫離了詩的本源。難怪安意如會嘆一句:"以為可改變很多事,到頭來依然沒入命運的漩渦;越來越愛做深刻的思考,卻越來越遠離純真,不能與自然作最純粹直接的交流。"當訓詁越來越嚴謹,文字越來越高明,人們的心和最本真的情愫,和那詩歌中梔子花般的清淡潔白一樣越離越遠。于是,"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話不只屬于人,屬于情,更屬于人內心的那份最初的純美和眷念。沉吟于心,感應詩歌,感應詩人,感應詩心,但愿能挽回幾分最初的美!
《人生》讀書筆記高中2
《人生》這本書已經讀了好幾遍了。每讀一次,都會被感動一次。一次次地讀,一次次地感動,從感動進而到感悟。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甚至影響一生。
在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里,知識青年高加林身處窮鄉僻壤,卻一新向往著城市里美好的生活。在他最落寞最孤苦無助的時候,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劉巧珍走進了他的生活,深深地愛著他,用似水的柔情溫暖著他那顆冷漠的心,給了他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然而他們如膠似漆的日子并不長久,一個意外的驚喜,高加林有幸進了縣城,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又遇到了昔日的同窗黃亞萍,兩個人一拍即合,很快打得火熱。最終高加林無情地拋棄了劉巧珍,善良的巧珍面對現實,只好在山村里找了一個農民嫁了。天有不測風云,正當高加林與黃亞萍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時候,正當他們熱戀得難舍難分的時候,高加林“走后門”進城工作的事情被告發,他被辭退了,只好無奈地與黃亞萍分手,卷了鋪蓋卷灰溜溜地回到了山村。
這部小說寫得很好。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反映的都是現實生活,不像瓊瑤的小說似乎離我們很遙遠。讀完這本書,你會感覺到書中的人物好象就在我們身邊,高加林似的人物也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見過,我們不是通常把他們稱作“陳世美”嗎?這些忘恩負義背信棄義的“陳世美”實在可惡!好在老天有眼,這類人物往往沒有好下場。
高加林的人生經歷發人深思。人生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重大的選擇,這是現實生活給我們出的“選擇題”,在“選題”時一定要三思而后選。∵x錯了往往沒有改正的機會了,高加林就是因為選錯了“題”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后果。當他被辭退后,與黃亞萍分了手,回到了家鄉,此時深愛著他的`巧珍已成為人妻。他變得一無所有了,當他站在大馬河橋上,手撫著橋欄桿,想起第一次賣饃返回的時候,巧珍就是站在這里等他的;想起在這同一個地方,他不久前又曾狠心地和她斷絕了關系……眼下他又在這里了,可是他現在還有什么呢?他幻想的工作和未來在大城市生活的夢想破滅了,黃亞萍又退回到了他生活的遠景上;親愛的劉巧珍被他冷酷地拋棄,現在已和別人結了婚。他真想一縱身從這橋上跳下去!這一切怨誰呢?想來想去,他現在誰也不怨了,反而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劇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為了虛榮而拋棄了生活的原則,落了今天這個下場!他漸漸明白,如果他就這樣下去,他躲過了生活的這一次懲罰,也躲不過去下一次懲罰——那時候,他也許就被徹底毀滅了…… 當高加林再邁步向村子走去的時候,感到身上像吹過了一陣風似的松動了一些。他抬頭望著滿川厚實的莊稼,望著濃綠籠罩的村莊,對這單純而又豐富的故鄉田地,心中涌起了一種深厚的情感,就像他離開它已經很長時間了,現在才回來……當他從公路上轉下來,走到大馬河灣的分路口上時,腿猛一下子軟得再也走不動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跟著從縣城回來時,就是在這個地方分手的——現在他們卻永遠地分手了。他也想起,當他離開村子去縣城參加工作時,巧珍也正是在這個地方送他的,F在他回來了,她是再不會來接他了……他坐在一塊石頭上,身上像火燒著一般燙熱。他用兩只手蒙住眼睛,頭無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過呀?他嘴里喃喃地說:"親愛的人!我要是不失去你就好了……"淚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從指縫里淌出來了……他后悔了,可是此時已經后悔晚矣,太晚了!
劉巧珍,那是多么好的一個姑娘啊,除了沒文化幾乎挑不出什么毛病。用得順爺爺的話說,巧珍有著一顆金子般的心,他卻把已經到手的金子又給扔了。當巧珍聽說加林被辭退了工作,還去村支書家為加林說好話,求村支書給加林謀個民辦教師的位置。當得順爺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加林后,加林身受感動,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更加后悔了。小說的最后一段這樣寫道:
……“噢,我倒忘了給你說了!我剛才去明樓家,正碰見巧珍央求明樓,讓他去公社做做工作,讓你再教書哩!巧珍說得鼻子一把淚一把!明樓當下也應承了。不知為什么,他兒媳婦巧英也幫巧珍說話哩。你不要擔心,書教成教不成沒什么,好好重新開始活你的人吧……啊,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樣……金子一樣啊……”德順老漢淚水奪眶而出,頓時哽咽得說不下去了。高加林一下子撲倒在德順爺爺的腳下,兩只手緊緊抓著兩把黃土,沉痛地呻吟著,喊叫了一聲:“我的親人哪!”
小說寫到此處戛然而止,給人留下深深地回味。這一聲“我的親人哪”是一聲發自肺腑的懺悔,也是高加林心底痛苦的呻吟。此時高加林非常后悔,假如上天能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一定會選擇巧珍,只可惜這種機會再也不會有了!在我們的人生中很多機會往往只有一次,如果我們不能把握好這稍縱即逝的機會,就會留下永久的遺憾。
《人生》讀書筆記高中3
不同的選擇,就此有了別樣的人生。
讀完《人生》,走近高加林,我不想從人物形象的表層系統上探討才子高加林的悲劇性,也無意對他的人格心理作出怎樣的深刻剖析。不要說當時社會因素的紛雜,使他失去本我,沒了自我。失去本心,縱然空降再多再大的"機遇,也無法實現超我的境界。自始至終,高加林是不清楚自己的本心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此錯過了太多,空留太多悔恨而終。由此,他的人生得以與茶具為伴,不乏“悲劇”。
“現實不是伊甸樂園,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現實條件的殘酷,左右了他的本心。在他的人生中,不論是事業還是愛情有充滿著悲劇,F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可以有幻想,但是卻不能拋開現實,以求得到現實條件下還不能得到的東西。我們需要擺好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對于一個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說。一個人來自本我的欲望適度,會給我們以激勵。而過分泛濫,則會吞噬我們的內心,失去本心,我們則是的輸家。
貫穿《人生》,我們可以看到高加林無論是事業上還是感情上都伴隨著悲劇,伴隨最終撕心裂肺的失去。我自身感觸頗多,跟隨本心,我的感觸則為他愛情道路的不堅守。
每個看人生的人,看的都是自己的人生。這句話在高中的時候看到的,感到特別的.震撼,當時還處于懵懵懂懂的時候,無法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反觀現在雖然十多年都過去了,再看還是一樣的感慨萬千。
心里最感動的時候,是高加林最后放聲大哭的時候,哭聲中有對劉巧珍的感激,有失去巧珍金子一樣的心的懊悔,但更多的是對人生的無奈。
這部小說,尤其是年輕人,看的時候,感覺就像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尤其是當幾年以后再看一遍,這就是寫的年輕時候的事情啊,甜蜜和苦澀的愛情,波折不停的事業,命運的轉折,激蕩的人生,幾步每一個都很對應,所以路遙大叔也肯定年輕的時候有過這樣內心的掙扎,才能寫出這樣讓人如身臨其境,代入感這么強的作品。
也許路遙要告訴我們每個看《人生》的人,其實就是看的都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年輕的歲月。
《人生》讀書筆記高中4
高加林高中畢業后,沒有考上大學,回到了村里大隊上當老師。從小城里回來的高加林有一些把自己當成城里人了,可是漸漸的被平淡的生活磨沒了銳氣。后和村里善良勤勞的女孩張巧珍相戀了,張巧珍是高加林苦悶生活的調劑品,漸漸的讓高加林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但是后來村長高明樓的兒子三星也高中畢業了,自然地,高加林被換下來了,在七八十年代,這種走后門的事屢見不鮮,這可急壞了高玉德夫婦,就在這時高加林的叔父當了地區的勞動部部長,也就間接地使得高加林走了后門,到了縣委做通訊員,高加林在縣委做的如魚得水,這時高中同學黃亞萍對高加林展開了瘋狂的追求,并拋棄了男友克南。高加林對融入城市的`渴望和自信心的膨脹使得他對自己認不清楚了,變成了村里人口中的負心人,因為他也拋棄了可愛的巧珍。后來高加林被克南的母親告發,丟了工作,一下子又打回鄉下人的原型了,這是他才發現自己終究不屬于城里,發現村里的人才是親人,黃亞萍不可能為了他去農村受苦,而巧珍卻傷心的嫁作了他人婦,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
人生路上一步錯則步步錯,只一瞬間的改變就會完全改變你所刻畫的美滿人生,跌入后悔和痛苦之中,人生路千萬不可違背了良心,打破道德的底線。人生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
一是,高加林強烈的自尊心、遠大的抱負以及融入縣城的強烈欲望與現實狀況的劇烈沖突下,劇烈的心理反應。
二是,劉巧珍在對高加林飛蛾撲火般的愛情中,那種只付出不索取的心理描述。
三是,德順爺爺的生活態度。
四是,黃亞萍在高加林進入縣城到離開縣城這個過程中,激烈而直白的心理活動。
每每讀到這四個地方,我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朋友的影子,父母的影子,甚至是名人的影子,因為人性是相似卻又不同的呀。
從中,看到故事人物面臨著和自己相似的困惑時,心里也跟著矛盾困擾,作出決定后,又跟著人物內疚難受并且難以執行決定,當結果證明決定錯誤的時候,也跟著人物懊悔無助,又有那么一絲慶幸那種經歷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
初次讀完之后,那極其濃烈的人生滋味聚集于腦海,隨著每一分每一秒的持續發酵,趨于濃稠,就差一壺清水,將其稀釋成一壺清酒。而這盛著我一字一句的一席白紙,便是清水了。
真真是:“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答:“你有故事,我便有酒!
人生若清酒,萬般皆滋味。
【《人生》讀書筆記高中】相關文章:
人生高中生讀書筆記03-07
高中讀書筆記11-09
《人生》讀書筆記01-11
高中讀書筆記摘抄03-30
《目送》讀書筆記高中03-30
高中簡愛讀書筆記03-08
《人生由我》讀書筆記12-01
人生海海讀書筆記12-14
人生的樂趣讀書筆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