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讀書筆記(精選26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讀書筆記 篇1
我們發現一些2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用口腔即舌頭、牙齒探索環境的敏感期,這個敏感期應該在2歲以前完成。兒童出現這些現象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使兒童順利補上口腔的敏感期。
偉偉是在用“咬人”這種方式來彌補自己落下的口腔敏感期。我對他媽媽說:“這些天留意偉偉,給他提供可以咬、嘗的東西,比如橡皮圈,各種軟硬不同的食物,干凈的、不同質地的物品等,以滿足他的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痹诶蠋熀图议L的共同關注下,過了一段時間,再也沒有發生偉偉咬別的小朋友的事。
兒童無意中用口、用牙齒認識事物,和人有意使用牙齒攻擊有著本質的區別。兒童長牙時要用牙,舌頭發育時要使用舌頭,這是1歲左右孩子的特點。
很多孩子在2歲左右開始咬人。這時我們給孩子提供了一些東西,如大象的鼻子等,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時候孩子會明確告訴你,咬橡膠不好,咬皮膚的感覺才好。咬皮膚似乎能很快滿足這一敏感期,并讓孩子迅速度過這個時期。然后兒童會出現高度的寧靜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
教育讀書筆記 篇2
讀了《家庭教育》中的一篇叫做“肄業的懸梁歲月”的文章,感觸很深。
說的是前生界乒壇冠軍鄧亞萍苦心肄業直至讀到劍橋博士的艱辛過程。身材矮小的鄧亞萍剛起頭喜好上打乒乓球時,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但她的父親堅持對他說,你很優秀,真的,后來靠吃方便面矜持集訓的她最終靠堅韌的毅力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同樣,退役的她在只認識26個英文字母的環境下靠著頑強的毅力在清華大學讀完了英語本科專業,后又到英國諾丁漢大學攻讀碩士,再到后來就讀英國劍橋讀博士,從對英語一無所知,到與外國教授用英語熟練交流,從起頭的迷茫到后來的挑戰,每一步都是那么艱難。
鄧亞萍學業上的成功于打乒乓球的輝煌,其實并非得益于她先天具備多大的先天。恰想反,在前提對她很晦氣的環境下,靠心里那對強大的同黨毅力去支撐,靠積極進取的糊口立場,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堅苦,在人生道路上為自己和他人樹立了一座座豐碑,楷模的力量是無限的,人生有涯,知識無涯,不懈追求,走出人心理想之路。
教育讀書筆記 篇3
《愛的教育》是一本記錄以一個孩子的日記形式來寫的書,每篇文章都很感人,雖然文章簡短,但是它是通過生活的樸實,真實的描述,讓人感到互相關心,互相理解,里面描述著作者和小伙伴們玩的開心,學的快樂,并從開心和快樂中得到教育,里面的人物各種精彩,小石匠,小鐵匠,賣碳人的兒子,少年鼓手,這些平凡的人卻有著不平凡的生活和故事。
同時,書中也表現從家庭,到社會,卻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培養著孩子愛家,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愛的》中,體會到曾今自己經歷過的類似感情,可我們對待的態度行為可能完全不一樣,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愛的一種思索。
這本書教育了孩子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家長也受益匪淺,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本!
這個星期我用了五天的時間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當我讀完這本教育人們怎樣做人的好書,我深有所感: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狀況已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么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理解!
教育讀書筆記 篇4
半個月前,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本書非常有趣,令我愛不釋手,而令我最難忘的是弗羅倫薩的小抄寫員。
這名弗洛倫薩的小抄寫員,他們家人口較多,又非常的貧窮,沒有錢花,他的爸爸是一名鐵路工人,不僅要完成自己現在的工作,還要干些謄寫的額外工作,他見爸爸的視力嚴重下降,精力又有些不足了,他想要給爸爸抄寫訂單,但是爸爸拒絕了,他爸爸覺得學業更重要,他爸爸每晚十二點睡覺,這天晚上,他點起油燈,照著爸爸的筆記幫爸爸抄寫,他覺得寫夠了就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他見爸爸的心情非常好,就每天晚上幫爸爸抄寫,漸漸的他的睡眠不足,學習成績開始下滑,他的爸爸因此對他大喊大叫。有一次他爸爸發現他學習不好的原因是幫自己抄寫的時候感到很內疚。
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小抄寫員很可憐,悄悄的幫爸爸抄寫訂單,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卻遭到了爸爸的誤會和不理解,我和他相比多么的幸福,吃得好、穿得好、學習環境好,家長百般的關愛,老師精心的培育,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教育讀書筆記 篇5
《愛的教育》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一個三年級學生一學期的故事。作者用簡單的文字體現了一個美麗的字——愛。
當我們新學期開始,進入新的一個年級,我們會很自然的想到或看到一些事物。而當我們拿起《愛的教育》,用心去體會,去讀的時候,就會發現它與我們的生活很貼近,從心底猶然而生出一種親切感。
讀完這本書,我還懂得了人間最美的情感——愛。它讓我知道了愛是什么。愛分很多種,愛自己,愛他人,愛家庭甚至愛國家,這些在書中我都能讀到。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恩里科給連一張桌子也沒有的路易吉諾和他賣菜的母親一些幫助。這里的恩里科體現的就是愛,愛的奉獻。
我們也要像《愛的教育》中的恩里科一樣,學會去愛,愛別人,愛自己。但愛有時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是在于你是否真心的去幫助別人,比如父母很累,你給他們捶捶背,這就是愛;同學有一個題不會,你耐心的給他講解,這也是愛。其實愛很簡單,只是在于你是否真想幫他們。
讀完了《愛的教育》,讓我學會了怎么去愛別人,我真高興,希望你也能讀一讀。
教育讀書筆記 篇6
《愛的教育》是一部令全世界億萬讀者感動的偉大作品,讀完后給我的第一個感觸,那就是“愛”。
要知道世界上有多種愛,因親情而有的愛、因友情而有的愛、因愛情而有的愛等等。而看完這本書后他讓我懂得了人間真愛。那樣的真愛印證著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那樣的真實情感讓我感動不已。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會忽略自己身邊的愛,如兒子給爸爸捶背、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等等。這些好像都被我們看做理所當然,所以才不去認真品味、仔細體會、用心思考。如果你加以品味,我相信你會覺得得到愛是多么的美好;如果你仔細體會,我相信你會覺得奉獻愛是多么的美好;如果你用心思考,我相信你會覺得活著是多么的美好。有的時候,我們會遇上失敗和挫折,就經常怨天尤人,覺得世界上自己最孤獨,沒有人愛、沒有人關心。其實,只要我們靜一靜、想一想,就會覺得身邊有很多人是非常關心和支持自己,你頓時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教育之所以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我們一起劃著“愛”的小船,去探索愛的人生吧!
教育讀書筆記 篇7
參加工作很多年來,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常態也許只是把手邊的工作由陌生變得熟悉。當講解課文不再成為我們的負擔,我們在怎樣更深入、更藝術地解讀文本上花費精力。毋庸置疑,繁雜瑣碎的現實正在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支離,在對待工作的態度上,也許這種苦澀而甜蜜的咀嚼過程能夠讓我們收獲幸福感覺。當自我的一腔心血在課堂之上成為我們揮灑才智的真情演練,之前的所有煎熬也許都已經云淡風輕。很多時候,我們在這種簡單然而十分充實的輪回中度過白天和夜晚,看身前身后的繁華漸漸地迷蒙雙眼卻依然癡心不變。
作為教師,我們很自然地把自我定位為知識的傳授者。時代闊步前進,教師依然清貧。可是,無論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還是白發皤然的老同志,他們都能夠堅守自我的工作職責,把自我心中所有想盡一切辦法傳輸給學生。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我們有快慰的時候,可是我們也有心痛的時候。雖說是太陽下頭最光輝的職業,可是這種光芒究竟吸引了多少人參與其中?書中自有千鐘粟換來的也可是是我們平凡的生活。學生聽其道之后不再親其師,我們成了被多次遺忘的群體。日出而作、日落未息的生活狀態怎樣才能夠帶給我們富足的精神與寧靜的心態?
所以,如果靜下心來聆聽自我,其實在匆忙的身影背后有很多問題壓迫心頭。王金戰教師創造了很多教育神話,他能夠把倒數第一名的學生送進北大、清華,著實令人驚嘆?墒牵荒芡怂窃诒本。也許這位學生本來就是一位英才,地利人和,那就無所謂“造就”了。我想王金戰教師的可貴之處在于他能夠使真正的金子發出耀眼的光芒,而不至于被埋沒。這本書并非教大家怎樣把石頭變成金子,而在于告訴大家怎樣把玉石雕琢成晶瑩的美玉。閱讀《英才是怎樣造就的》,不應當抱著尋找答案的想法,因為我們的很多問題他并沒有給予回答。掩卷沉思,我們卻能夠從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
在課堂之上,我們會看到睡覺的、眼神空洞的、無心學習的等個別狀態不佳的學生。有時,我們會這樣想:他不想學習就算了,畢竟學習是他的事。事后想想,這種想法是一廂情愿的,也是武斷的。學生的學習是他自我的,也是屬于教師的。王教師現身說法,高中時,化學教師一個小小舉動就激發了他無限的學習熱情,竟然能夠把地窖當作學習的天堂。而他自我也能夠用動情的話語讓學生感到不學習就是一種折磨。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無論在課堂內外,我們都不應當吝嗇自我愛的語言,應當讓語言成為激蕩學生心胸的滾滾浪濤,洗滌學生心中偶爾泛起的沉渣碎片,在雙向的、真誠的交流中構建教與學的和諧。這樣,教師和學生是平視的,也是單純的,這種相互交流的狀態維系著一種平衡而又穩固的溫情。教學,不應當只是說出知識和見解,更應當是讓學生理解和理解你的知識和見解,從而自主學習,隨著時日增長才智。
僅有這樣,學生和教師才有了進一步溝通的可能?吹綄W生滿頭的烏發和蔥蘢的青春,我們感受到他們每一刻都在成長?吹剿麄儫o邪的笑和純情的哭,我們想起自我的以往年少。當他們舉起的零食因為你的發現而慌亂地掉落,他們一臉善意地提醒你偶爾的失誤,他們因為成績的低迷向你尋求幫忙,還有,他們從來微笑地向你問好,他們送上溫馨的祝?ㄆ,他們從來以無敵的青春守候在你的身邊,每一個教師都該愛他們,理解他們,并給予寬容。王金戰教師在和一個紀律較差的學生談話的時候這樣說:“研究到你的特殊情景,我允許你每周違反兩次紀律!崩斫馊f歲,僅有真正深入了學生的內心并理解他們,我們也會得到理解,得到來自學生的愛。
教師在學校日落的每一個黃昏思考,也在城市日出的每一個早晨趕路。我們居住在這個繁華的城市,讓早讀的朗朗書聲把耳朵叫醒,讓夜晚的通明燈火把生命照亮。我們要教給學生準確無誤的知識,要為他們走向成功鋪設路途,所以,很多時候教師的心是很累的。教師每一天都處于一種學習的狀態,奔波待命的狀態,是什么讓他們無怨無悔地堅守,我想應當是一顆火熱的良心以及對這片凈土難以割舍的愛。王金戰教師說:“世間萬物,寧靜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痹谶@片不大然而美麗的學校內,我們讀書、寫作,傳道授業,涵養精神。在這樣的堅守中,我們送走每一個日出月落,我們竭盡所能地送走一屆屆學生,然后看身邊的學校安靜繼而喧騰,飛揚在我們身邊的永遠是生命中最完美的青春詩篇。
所以,王金戰教師供給給我們的并非能夠直接拿來為我所用的范本,說老實話,我們很多教師的做法并不比他遜色多少。其實,從中領悟一種教育的理念和精神也許比單純的吹捧更重要;诖,教師的五個關鍵詞我理解為:愛、理解、寬容、堅守、崇高。
教育讀書筆記 篇8
古人云,“開卷有益”。經常讀書和思考,會使我們勇于自省,善于自省,既不憚于正視自我之短,又能努力探究補救途徑。尤其,讀一本好書,能夠使人心靈充實,眼界開闊;能夠使我們不斷總結自我以及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
寒假里,我拜讀了《教師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給教師最有價值的提議》一書,獲益匪淺。
書中共談了69條提議,涉及到教師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如:認識自我、人生境界、教師的魅力、做一個有品味的人、要常懷感恩之心、發現自我的潛能、個性教師的魅力之源、歡樂、健康、做自我的心理醫生、把小事做好、明銳的觀察力、毅力、讀書要學會品書、精神飽滿地投入每一天等。讀此書,就好像有一個個智者站在面前,循循善誘,為我排解煩惱,為我指點迷津。又好像有一個個和藹可親而又博學多聞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忙,讓我充滿信心……
書的封面上就有這樣一段話:教師到底最需要什么?是金錢?是名利?是學生好的成績?還是家長的尊敬、社會的推崇……其實、教師最需要的是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發展自我、創造自我、成就自我的歡樂,這種歡樂會凈化你的心境,使你越來越感受到活的價值、有意義、越來越能體悟到人生的真諦……
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如“教師,認識你自我”,初看這個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平時工作、生活中我經常聽到有些教師抱怨:同樣是教師,為什么我工作這么辛苦?為什么學生如此差勁難以調教?為什么學生成績老是提不上來?為什么自我不被賞識、重用……究其根源,是他們沒有真正認識自我。教師僅有看清了自我、認識了自我,才能了解自我的性格優勢與不足,準確地自我定位;才能正確認識職業價值,熱愛自我的職業,才能揚長避短、構成自我獨特的自信心。教師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自我的認識,使自我變得更好和更完美。教師需要要做的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自我。
教師需要有活力。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我心中有陽光。”要引導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主動性,作為整個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首先自我要有活力。
教師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用心、細心。敏銳的觀察力是一個教師最寶貴的品質之一。教師需要用其敏銳的觀察力從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牽著學生的手,用心去呵護去支撐;從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到相互走進內心世界,心心相印,息息相關,生機勃勃,其樂融融,讓自我成為真正的充滿智慧、富有生命力的教師。
此刻的學生都很有個性。教師一般都是喜歡比較聽話的,進取要求上進,對教師和同學也比較尊重的孩子,不太喜歡個別的將自我表現的與眾不一樣、總是顯得自我那么桀驁不馴的孩子?墒沁@樣做的后果往往是師生之間“水火不容”,學生上課沒有興趣,上課搗亂,教師費盡心思,疲于應付……所以,教師需要學會寬容與欣賞。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能恰當控制和調適自我的情緒。
每一個人都期望得到掌聲,得到表揚。如果人的情緒浮動時,總是要發泄的,有的會發展為破壞性行為。處于“青春叛逆期”這一危險期的中學生,由于此時心理起伏大,感情容易激動,容易走極端,愛“逆流而上”,有的甚至與教師與家庭不可調和,再加上學生學業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的進取性、自覺性有的又很差。當教師應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教師應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必須要冷靜。如果教師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靶蕾p是一種進取的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是建立在善于發現和摒棄嫉妒、悲觀厭世等不良心里的基礎之上的優秀品質。只要我們學會了欣賞,就學會了尊重。讓教師多用贊美之聲,克服逼迫之聲,放下我們的架子,少一些居高臨下。
教師需要會思考,會反思。列寧說過:“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蹦敲矗覀冇秩绾螌Υ覀冏陨淼臍v史----每個人已走過的生命歷程呢?學會反思和忘記,也許是對教師個人教學生涯的很好把握。教師要多回過頭來看過去,看自我原先所走過的路,所做過的事。讓教師學會思考,學會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汲取營養,在反思中不斷成長與成熟,經過自我的思維和方法完成別人看來是艱巨或困難的事情。
教育讀書筆記 篇9
當今社會的競爭如此的激烈、殘酷,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我的一個位子而苦苦打拼。在這個打拼的過程中,有的人升職,有的人卻落聘。當每個人都懷揣期望站在事業的起跑線上時,我相信,我們的憧憬都是一樣的,我們對未來的期許也是一樣的?墒牵瑸槭裁丛谂懿降倪^程中,我們的結局卻不一樣呢?費拉爾·凱普譜寫的《沒有任何借口》對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成功和失敗看起來似乎天壤之別,但促成它們構成的原因,也許就是一些小小的細節,小小的習慣,比如:常常為自我沒有完成的事情而尋找借口!耙晒,就不要給自我尋找任何借口”,是這本書給我們最大的啟迪。
“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200年來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他體現的是一種完美的執行本事,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其核心是敬業、職責、服從、誠實。
尋找借口就是對所作事情的拖延和放棄,它會讓你失去別人的信任,包括上司、朋友。“朋友是最寶貴的財富”朋友不僅僅是心靈,精神上的慰藉,有時他也是你事業的得力助手。如果你總是約會遲到,朋友不會拋棄你,也能夠包容你。如有一天,你的朋友要開拓自我的事業,他需要尋求合作伙伴時,他必須會想到你,但他轉念一想,就會否決,因為他覺得你在事業上是不值的信賴的。
做為教師,首先要有職責心,對工作負責,對學生負責。工作中出現了問題,領導給予批評、罰款、處分,總是不服,認為該領導太嚴厲了,不給面子,一點人情味都沒有……,眾所周知,國有國法,校有校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領導的批評要虛心理解,要敢于承擔職責,不得有任何借口和抵制心理。一個好的學校,就因為它有整套嚴格的科學化管理。反之,做為一個領導要是不負責,對下屬在工作中出現了問題不及時的提出批評,只顧面子,任其發展下去,這樣的學校還有期望嗎?其結果又是怎樣?
“沒有任何借口是執行力的表現,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記住自我的職責,無論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都要對自我的工作負責,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執行!
是呵,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執行!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只是執行任務的機器。我們是鮮活的、富有思想的、情感豐富的人。我們工作時,并不是像機器那樣按照指定程序進行流水性進展,而是在理解指令后,明確工作的重要性及目標與完成時間,研究應當采取何種方式作為完成工作的方法然后,按照既定的步驟進行處理。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執行人員的思維方法問題。如果我們一味強調執行而不注重對執行人員的心理分析,有可能讓執行結果變得非馬非象。
思維方法,其實就是思維慣性與工作習慣。當我們將所有對事態發展有影響的思維及工作方法持久地加以重復時,習慣也就悄然構成了。工作時,我們的大腦總是按照慣性搜索最近使用與最常使用的信息,并引起外顯的條件反射。借口,有著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力與溫水煮青蛙的韌性,也有著銅墻鐵壁似的頑固性,正是因循了人類思維的這種特性,肆無忌憚,以致于讓許多人都成了它的階下囚。可能有許多人會說他并不期望如此,但不明白怎樣才能克服借口的漫延。就此,我們試著結合借口的各項屬性來談談解決的辦法:
第一、借口總是在拖延時間、推卸職責
對一件事情,你完全有把握將它完成得很出色,可是由于惰性,你不停地對自我說“再等一會兒”、“等一等”,時間就在你等的過程中慢慢溜走,當你發現時,卻又對自我懊惱不已。對此,我們應當首先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把握清楚自我的奮斗方向并制定一個相對中短期的目標,并為之而努力奮斗,這有利于你在找借口的同時與目標加以權衡,并立刻行動以驅趕借口。
第二、不要讓推卸職責成為習慣
也許你會否定這種看法:推卸職責能夠和習慣聯系在一塊嗎?有這么嚴重嗎?是的,正是這種經常性的習慣在影響你的潛意識,你的潛意識進一步地影響著你的習慣行為。所以,我們應當加強自我的職責感與主動性,并讓主動性與職責感帶著我們駛向更為寬廣的領域,盡情舒展與充實自我。
第三、讓認真工作成為你的習慣
首先,讓工作成為你的愛好,這樣,因為有愛,所以你會想方法對所愛之物做出貢獻。其次,工作給予了我們生活的保障、心智的發展與自我的完善,也給予了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奮斗的活力與靈感的原動力。所以,我們有必要將它視為珍愛之物,并將它恪守成習慣。
第四、讓行動與全力以赴見證我們的優良習慣
僅有立即行動,才能平定心中的惶恐。僅有全力以赴,才能見證歷程的輝煌。我們不愿讓時光蹉跎了本應燦爛的歲月,不愿讓退縮模糊了本是鮮明的路線,更不應讓借口斷送了本該屬于自我的風采!
教育讀書筆記 篇10
教師是平凡的,但事業卻是偉大的,因為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是默默地奉獻和無私的犧牲。教師的職業崇高而神圣。在我們的心中,教師應當是:
一個胸懷夢想,充滿活力的教師
一個充滿愛心,理解學生的教師
一個勤于學習,充實自我的教師
一個關注命運,注重素質教育的教師
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在這本書中最喜歡李鎮西教師在序言中說的幾句話:“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能夠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能夠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能夠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能夠最樂觀……所以,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能夠成為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里最好的一個!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我’,強調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斷地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我’,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我的職業中到達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我從事教學工作已經幾年了,這期間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態問題”——究竟應與學生堅持一種怎樣的關系,在應對學生時如何擺正自我的心態同時。我不斷地想,僅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李教師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職責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完美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所以,教師的職責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終排擠掉自我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教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但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所以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愛”、“理解”、“尊重”、“平等”與
“職責”在李教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什么樣的教師才是最好的教師呢?用李鎮西教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剛踏入小學講臺,我承擔了四年級語文教師,還是班主任。那時的我熱情滿懷,躊躇滿志,對學生也充滿了愛心,立志做一名受學生喜歡和家長愛戴的好教師。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當初的熱情減少了很多,并且還抱怨這,抱怨那,甚至懷疑自我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怨天尤人,這種心境有時也影響自我的教學。李教師是這樣想的“既然只能當教師,那么悲悲戚戚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后者!”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一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樣能高興得起來呢?李教師又供給了方法: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盡量把課上好,盡量和他們一齊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我,每一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樣能不高興呢?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看待孩子的行為,對他們做出的一些“錯事”不以為然,甚至是不屑一顧,豈不知“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他做了一個紙鳶飛不上去,是有齊柏林飛船造不成功一樣的躊躇。他失手打破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么的悲哀。他沒有打著他所厭惡的人,便好像是羅斯福討不著機會帶兵去打德國一般的慪氣。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撻,連在夢里也覺得有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他寫字想得雙圈沒得著,仿佛是候選總統落了選一樣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兒而您偏去抱了別的孩子,好比是一個愛人被奪去一般的悲痛!倍嗝磫渭兊暮⒆樱嗝纯蓯鄣暮⒆。平時我覺得自我是愛學生的,但讀了這段話,比一比李教師,我覺得自我的差距還是太大,我的這種師愛并不都是真正的由衷的發出的。都說人沒當母親之前看學生是一種心態,當了母親之后又是一種心態,以我的理解,可能當了母親,有了自我的孩子,對待學生便有了孩子自我母親的心境。不管聽話的、不聽話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聰明的或是不聰明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都是有無數優點的。我們常說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想,如果有了母親之心,我們就會發現,原先這種“閃光點”無處不在。
李鎮西教師的文章,給我極大的鼓舞!皼]有最好的教師,僅有更好的教師”,我們應當多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研究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須能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我必須能不斷提高,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
教育讀書筆記 篇11
寒假來臨,欣喜萬分,因為能夠有更多時間讀書了。翻開《新課程備課新思維》,心境是急切的,很想從中攝取新知識,以解決課改實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于是迫不及待地跳過開篇的引言,直接從第一章讀起。瀏覽了幾頁,感覺卻有點茫然。第二天再讀,我改變閱讀習慣,從《序》到《引子》逐句細讀,竟有意外收獲,這些收獲不僅僅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后面章節的資料,并且《引子》所講一位教師的備課故事更讓我悟到許多,異常是“教育無痕”這一點。我不禁感慨:拋磚引玉雖然是典故,但拋出來引玉的可不必須都是磚。
關于教育無痕,教育要“潤物細無聲”,以前在各種理論培訓學習中也有所聞,但都沒有這次體會深刻。我所教的科目是中學《思想品德》,這次讀書悟到:道德教育不是解決“知不知”的問題,主要是解決“信不信”、“行(行動)不行(行動)”的問題,所以品德教育是很需要技巧的。當學生感覺到你在教育他時,就很難讓他堅信。異常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獨立意識有了必須的發展,逆反心理增強,對成年人的一味說教和嘮叨有抵觸情緒。所以對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應當多選擇感悟教學策略:教師自我少講或不講任何道理,讓學生自我生成問題,用事實說話,用真實的鏡頭說話,用現場教學資源說話,讓學生感悟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社會關系,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新課程源于生活,新課程為了生活”。
德育不一樣于其他學科,她應當是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去撼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去撞擊另一個靈魂。德育追尋“真、善、美”的境界,課堂教學能夠用多媒體輔助,營造情理交融的完美境界,讓學生在完美境界中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從而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實現教育無痕的境界!缎抡n程備課新思維》,我讀了很久,認真做了幾千字的讀書筆記,真的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我要從此刻開始反思自我的教學行為,繼續加強理論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名師學習,不斷提高自我對教學資料的處理加工本事、課堂組織引導本事以及評價反思本事。努力優化課堂教學操作,“重視課前預設,關注課堂生成”。努力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根據思想品德課的學科特性,采用感悟教學策略,運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動靜結合、交互性強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從自我的世界出發,用自我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我的心靈感受、感悟社會生活,促進學生德行上的自主構建、自主發展。還要努力優化課堂學習心理,靈活駕馭課堂,掌控好課堂教學環節。
作為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教師,想要隨著課程改革一齊成長,必須要多學習,還要多讀書,從自我面臨的現實情境和客觀條件出發,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自覺地對自我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習慣、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進行認真而有效的思考和調整,同時加深對新課程的認識和創新,自覺運用新課程的理論解決教學中的困惑,提高自身的教學本事和研究素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育讀書筆記 篇12
雖然此刻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對此刻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可是時。作為一名新教師,讀完此書,能夠說是受益匪淺。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你應對面地交流一樣。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
書中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令幾乎所有教師都頭疼的問題:“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蘇氏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地做了解釋: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因材施教”。應當說,這條教育原則,對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常說,不僅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要想“個別對待”“因材施教”,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致的了解,諸如其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一樣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本事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提高,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是很容易的。它不僅僅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更需要必須的教育技巧,掌握必須的教育藝術。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提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我的知識儲備,使自我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僅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我,并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你排解煩惱,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你幫忙,讓你充滿信心……書中給教師的提議使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有理可依,有據可尋,同時也明白碰到相應的問題該如何去解決!皩W無止境,教海無涯”。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學習,充實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
教育讀書筆記 篇13
其中一個案例描述了一個可愛的8歲男孩,他不喜歡寫作業,也不喜歡安靜地讀書。他喜歡一下課就跟著老師:“胡小姐,我昨天被狗咬了!焙汀昂〗悖顝娫谡n堂上踢我”。“胡小姐,我不想和趙小道坐在一起。”老師看著他,總是不耐煩地對他說:“我知道,我知道。老師很忙。今天就開始吧。他并不生氣,很寬容,慢慢地轉過身去。有一天,當他的老師做完作業要去開會時,他又站了起來。還沒等他開口,老師就問:“怎么了?”來吧,我很忙!拔覜]有書,而且……”“那么,為你自己做點什么吧!”然后老師去開會了。當他會后回到辦公室時,老師看到他的座位上有一個彩色的蛋糕,旁邊有一張紙條:“胡先生,你很忙,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看我的紙條!苯裉焓俏业纳,本來我想當面告訴你,讓你和我分享快樂。但是你太忙了。你想嘗嘗蛋糕嗎?老師感到很羞愧。他撥通了孩子家里的電話,給他送去祝福,告訴他老師不是很忙。
讀完后,我和老師一樣感到羞愧:我過去很忙。我覺得和學生交流是在浪費我寶貴的時間。有了這些時間,我可以改變多少作業,我可以準備多少課。然而,當他在“我很忙”的旗幟下拒絕傾聽學生的時候,他失去的是耐心、愛和對老師的依賴。
關心有問題的學生
禪師班吉是禪宗學校的好老師。他的一個門徒偷東西時被抓住了。當其他徒弟要求潘貴趕走被偷的徒弟時,潘貴把所有的徒弟都叫來,對他們說:“你們都是聰明人。你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你想學多久就可以學多久。但這兄弟連對與錯都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誰來教他?這種深情的話語溫暖了小偷的心,凈化了他的心靈。從那時起,偷竊的沖動就像煙霧一樣消失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不禁被班吉大師的慈悲心所感動。教育本質上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情感,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關懷。在現實中,無論教育形式多么復雜,愛都應該是它的核心。教育離不開愛,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當前的教育已經逐漸偏離了這一核心。教育需要愛的回報。需要一顆充滿愛的心才能撼動另一顆心。禪師班吉的故事不僅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而且以其完美的結局證明了愛情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以人為本,創造適合人民的教育
哈佛大學總統的Gropes設計了迪斯尼樂園,他的靈感來自于一位擁有葡萄園的老婦人。由于缺乏勞動力,老婦人讓買葡萄的人自己摘葡萄。于是他讓工人們在游樂園的所有空地上種上草,幾天后草就發芽了。Gropes提前三個月開放了公園。起初,因為沒有辦法,游客們不敢去。格羅普斯告訴游客們去游樂園沒有任何限制。所以,幾天后,草原清楚地顯示出人們所走的優雅和自然的道路。人多的地方路更寬,人少的地方路更窄。摸索讓人們沿著自然足跡建造道路。由于游樂園的路徑設計不僅和諧自然,而且滿足游客的需求,尊重游客的自主選擇,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教育和教學,我感觸很深。在過去的教育教學中,誰能像摸索一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開拓精神?大多數老師擔心學生誤入歧途,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總是導致學生不放棄。后來,活潑、可愛、有創造力的孩子們被“培養”成統一標準的“誠實”、“聽話”的學生。其實太多的約束,違背了教育規律,違背了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只能壓抑學生的天性,只能阻礙學生的健康成長,而“順其自然”才能使其茁壯成長和完善。教育必須是,也只能是適應人的教育,而不是使人適應教育的教育。
教育讀書筆記 篇14
泰戈爾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薄稅鄣慕逃肥80年代出版的刊物,當我捧在手里細細品味的時候,被書中無數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本書為意大利小說家亞米契斯的代表作,以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成長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其中,讓我最感到印象深刻的一個故事是——《佛羅倫薩小抄寫員》。二歲的小學生朱利奧看著父親天天辛苦地為一家賺錢,他想幫助父親抄寫(由于他父親的工作錢很少,所以幫助報社抄寫而賺錢)。于是,他在父親十二點鐘睡覺后偷偷地幫父親抄寫,一開始,父親未發覺,他決定繼續做下去。后來,他因為每夜睡眠不佳而導致經常打瞌睡,引起了幾次父親的責罵,但他沒有放棄,還繼續抄寫,更沒把真相說出來。最后,父親得知了敘利奧一直在幫助他抄寫,對自己罵敘利奧而后悔不已,并讓他好好地睡了一覺。這個故事,給我的觸動很深,我今年已經十一歲了,我一定要以朱利奧為榜樣,要多體貼體貼父母,現在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要把心用在學習和鍛煉上,以優異的成績來讓父母覺得他們的辛苦有所值。通過這一本書,讓我知道了怎么立身為人,也懂得了愛的真諦!
教育讀書筆記 篇15
“讓教育充滿愛和樂趣,讓孩子成為孩子”這是《守望教育》給我的最大觸動!雖說不能是精讀,但也能看過一遍,發現它確實是一本好書,值得為師者一看。在文中讓我印象頗深的一句是“沒有故事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故事的童年是暗淡的”,讓我思考最深的一個問題便是“在教學中道德教育和知識傳授哪個對于孩子什么才是最重要?”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詮釋,以“教化的困惑”為標題,體現了撰寫者對當今社會道德教育沉重的擔憂和對學校教育問題復雜化思考的審慎,作者以一個學者的角度為我們解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以現實生活中的美德故事來喚醒孩子們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大家借鑒。他強調知識和故事是教育中雙管齊下之要素,第一個讓我們獲得對世界與自我的認知,第二個則憑借真實可感的世界來撫慰作為聽者的我們的生命。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侵潤著。故事的閱讀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感情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代代孩童通過閱讀童話故事完善自己的精神構建,而孩子們閱讀中成為經典,成了永不褪色的永恒。因此,我們應鼓勵學生多讀一些好的兒童作品,看或聽一些兒童影片、故事那是必需的。愿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閱讀,留給學生閱讀時間和空間,讀他們自己的故事,讀一些美德故事。
“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薄皟灻罃⑹碌膫惱硎亲屓巳ンw驗、感受、關切于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范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
讓孩子在這些美德故事中,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成長。
教育讀書筆記 篇16
前幾日,在學校的閱覽室偶然翻到了一本書,叫《守望教育》。這本書的作者并不是名家,只是一位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雖然這是一部以隨筆和讀書體會為主的著作,但讀過之后,感覺它像一片優秀的散文,作者通過詩意般的手筆,表達了他多年來對工作和學習的深切感悟,并闡述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寶貴經驗。其中科研情結這一章節中,作者提到了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認識。
首先,作者引用了肖川的一句話:有效的教學能夠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然后作者從以下幾方面詮釋了如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明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也就是這節課要講什么,要達到什么目標,學生應該學會什么。比如我們的音樂課,要學會唱哪首歌曲,然后設定教學目標,目標不宜過大,要淺顯,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后要讓學生有哪些收獲,是能跟唱,還是能背唱,或者表演唱……
2、一定要注意把握學生的學情
學情就是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習氛圍,學習表現,只是理解接受程度等。課講的再好,課堂氣氛表面上再活躍,如果學情不真實都是無效的教學。音樂課設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班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班與班之間存在差距,學生能力也高低有別,在設計課堂環節時,要考慮學生的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同一節課的教法不能從一而終。
3、要科學把握課堂教學時間
書中提到,教師究竟講授多少時間為好,要看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言堂”,要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參與性。如在音樂欣賞課中,就要多聆聽,多提問,多參與,少講解,只要引導學生把握音樂的內涵即可。在《國之瑰寶—京劇》這一課的欣賞教學中,首先播放了一首FLASH制作的京歌《說唱臉譜》,看著那一副副生動鮮活的臉譜,聽著那膾炙人口的旋律,學生們興致很高,有的同學還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于是我便趁熱打鐵,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剛才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有京味!蓖瑢W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皩,這是一首京歌,歌唱了名揚中外的京劇藝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多姿多彩的京劇世界。首先我問問同學們你們對京劇知多少?”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提到了京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的說到了京劇中的人物的分類,有的介紹了京劇中的樂器。在同學們互相探討的過程中,我順勢利導跟他們一起討論了京劇的起源、行當、唱腔、念白等內容。整堂課學生都很投入,學習興趣和效果超出了我的預料,不知不覺中下課鈴聲就響了。“多”與“少”看似矛盾,其實只要我們樹立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觀念,它就會統一在我們的課堂中。
總之,有效教學時一個永恒的研究課題,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繼續深入理解,實踐,從根本上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教育讀書筆記 篇17
《生命與教育》為我們描摹了生命與教育的一個理想風景--生命應該在教育中詩意的棲居。全書分為前言和六個章節及結束語。
第一章、生命:教育的原點。教育固然對社會發生作用,但這種作用必須通過培養的人參與社會實踐而實現。所以,人是教育的根源,教育是關乎人的教育。對人的認識,成為教育活動和教育學的前提。想想:自己對學生都有哪些認識?平時并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這個“認識”既有群體的也有個體的,細細思量“認識”并不簡單啊!
第二章、生命在教育中的失落與反思 。這一章真是在說明一開始的那個案例。教育的職業性和社會性誠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則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為可能長時間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種不知不覺加重的病患一樣。一個國家也會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認識到病情的嚴重。這是理查德·利文斯通的一段話,真是讓人警醒!可是我能改變什么?我改變不了什么,只能影響自己的學生,教會他們在歌唱中釋放負情緒,積累正能量。教會他們結交益友,與朋友敞開心扉地交流,教會他們樂觀的面對問題……別人小看音樂學科,自己可不輕視音樂學科,想:為什么很多發達國家這么強調藝術學科?因為他們比我們早知道藝術教育的價值,我只能盡我所能。
第三章、教育對生命的祈求與追尋。這一章的開篇正是我現在的思想狀況。“多少世紀以來,教育的車輪在緩慢地移動著。當讀著過去時代里所提出的精湛理論而又不見將其實施時,卻是令人灰心沮喪的!毕胂朐趲资昵氨木蛽鷳n的教育問題現在依然存在,這些過程西方世界也曾經歷過,看來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希望這個過程再短些,我要耐心追尋我的教育夢想。
第四章、教育的生命品性 。這一章印象深刻的是關懷生命的教育研究方法!袄斫獾难芯糠妒绞侨宋目茖W研究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論,在這種指導思想下的研究,都可以歸為質化研究之中。質化研究不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而是體現人文精神的一套研究方法體系。下面有各種各樣的研究類型,包括觀察研究、實地研究、訪談研究、內容分析研究、人種學研究、民族志研究、生活史研究、口述史研究、傳記研究、常人方法學研究、現象學、解釋學、解構主義、后結構主義、女性主義等等!笨赐旰蠛Y選了一下,我能夠操作的研究方法只有敘事研究、行動研究、個案研究和傳記研究,對我來說比較容易的是敘事研究。
第五章、生命化教育的建構!敖逃龖敶龠M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應該使每個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時代所受的教育,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以及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確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笨赡芤郧拔視䦟Α皩徝酪庾R”這樣的詞比較敏感,自認和學科結合的緊密,但是現在我覺著我的學科、我的課堂是整個教育的一部分,在音樂學科中也要關注學生的智力成長、豐富學生的敏感性、培養學生的個人責任感、給學生崇高的精神價值追求方向。而且當你有這個意識的時候,這些都不是空洞的,是實實在在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落實的。
第六章、生命的品質及其教育意蘊!按龠M生命--讓它自由地發展、展開--這便是教育家的首要任務。教育家必須能被對生命的深刻崇拜所激發、必須通過這種崇拜,尊重兒童生命的發展!边@是蒙臺梭利的話。聽過錢志亮做過的一場報告以后,對這段話的理解就更深刻,知道生命來之不易才能敬畏生命、崇拜生命!才能尊重生命!以前在工作中尊重學生是出于師德,覺得自己作為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人格,現在尊重學生是因為對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不只是尊重學生,也要尊重和我接觸的任何一個“人”。
結束語:生命在教育中詩意地棲居。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把對教育的憧憬寫得像詩歌一樣美妙。生命在教育中的詩意境界,是一種生活的境界。什么叫生活?陶行知說,一個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境里生生不已就叫生活。生活作為人的一種存在形式,并不簡單地是“生存”“活著”,單純地“生存”“活著”動物也會具有,人的“生存”“活著”要顯示人的意義,這就是陶行知所說的對生命“生生不已”的追求,教師的責任是要讓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生活?梢哉f通過這本書的閱讀對“教育即生活”有了一次認識上的飛躍,對教育的意義有了覺解與體悟。
我向他學習,他為我們指引了的理想方向,盡管路上會布滿荊棘,我想只要路是正確的,堅持下去總會收獲精彩的。
教育讀書筆記 篇18
還記得剛走上教師這個崗位的時候,譚校做了一件讓我們很意外的事,那就是讓我們每周都寫一篇博文,而且還以很“強悍”的手段“逼”著我們去完成,當然譚校同時還做了一件事,就是給每個老師都發了一本書,目的就是要我們認真地讀書和寫反思。當時是我拿到的書便是朱永新教授寫的《新教育》,這樣說來,我拿到這本書還真是有蠻久了哦,可是真正卻是這次才來寫一寫自己的心得體會。
要說這心得體會該寫什么好呢?《新教育》這本書讓我覺得有很多的可寫之處,但是就是因為這樣也讓我覺得無從寫起。新教育中的許多理論我們都能經常聽譚校說起,什么要“過一種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啊及“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啊等等。有些事卻是譚校一直帶領著我們在做的事情,如“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經典誦讀”等等都是。這樣一來,我們其實是每天都在感受著新教育,也算是活在其中吧。
對于新教育的理念,我還只是在慢慢的摸索著前進,但我在這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便是《新教育》中提到的網絡對教育的推動和如何克服網絡的負面影響。
如今的社會日新月異,電腦走進千家萬戶,人類進入了網絡時代,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也同樣進入了網絡時代。隨著教育進入網絡時代,于是小學階段便多了一門新的課程——信息技術。網絡的發展不過短短幾十年,可它的地位卻著實不輕,如今的社會,不會使用電腦等于算是半個文盲了,各行各業都在用,它成為了我們生活和辦公的一種必需品,也正是因為其重要,我國便從小學便開始開設信息技術課,于是我們的教師隊伍中又多了一個信息技術老師,而我就是一個小學信息技術老師。
作為一個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老師,對于網絡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自然是非常清楚,而《新教育》中把網絡對教育的推動作用總結了三個方面。“一是對教師成長的推動作用。二是網絡為教師的培訓提供了無限充足的信息。三是網絡促進了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毙畔⒓夹g對傳統教育的“三中心”的挑戰和沖擊是必然的?墒,任何新的事物在體現它的優點的同時,也會帶來相應的負面影響,這個好比事物的光面和暗面。我們的網絡在方便我們的生活和升級我們的教育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煩惱。
如今對于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等現象是許多的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不得不煩的一件事情,有些家長在面對網絡的負面影響時,給我們的學生采取的措施便是不能其接觸網絡,我在擔任電腦班培訓的時候便聽許多的家長說起過,很多的家長都不許自己的孩子報電腦培訓班,其主要原因就是怕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但是我們一味的阻止學生進入網絡世界,便就能杜絕其傷害了嗎?我想,不是的。我認為引導青少年主動接觸網絡、利用網絡才是當務之急。
《新教育》中提出的一些對網絡教育的措施讓我大受啟發,書中是這么說的“應通過各種培訓,加強青少年網絡知識教育,給青少年充分的‘網上空間’。要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專門設立宣傳正面信息的網站,豐富為青少年服務的形式。要適應網絡時代青少年社會化的特點,重點培養他們的是非判斷能力,讓青少年在多元化的價值觀體系下學會鑒別,學會選擇。要在思想上為青少年修筑一道‘防火墻’,讓青少年形成對網絡道德的正確認識,增強他們的道德判斷能力,養成道德自律。要加大網絡立法力度,對青少年進入網絡社會進行法律保護,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犯罪!
21世紀,青少年要學習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網絡是獲取這種能力的工具,計算機及其網絡將成為未來社會的巨大載體,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知識將有利于青少年未來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因為網絡的負面影響便將其拒之門外。
通過讀《新教育》,讓我對網絡的利與弊了解的更加透徹,讓我在教師崗位上有了理論依據和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我將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努力提高課堂教育效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我們和學生共同成長,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讀書筆記 篇19
朱永新說:“人要會做夢。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也就沒有了意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與心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希冀與要求,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使得很多人的心愿化為泡影,有的人甚至認為夢想只能成為夢想!然而,不管你有著怎樣的夢想,也不管你的夢想在你的心中沉淀了多少年,只要我們細心經營,予以陽光,相信總有一天夢想終會實現的。教育也因為有夢而更精彩!
從圖書室借了由袁衛星老師主編的《教育有夢》一書,這本書記錄了“新教育實驗”中一些老師的教育教學生活,在散發著馨香的紙頁間,我讀到了一種更豐盈、更完善、更令人向往的夢,那就是新教育之夢——閃爍著理想的光輝、人性的光輝的新教育之夢!
這本書,作者對他心中理想的師生關系、理想的課堂、理想的學生等六方面作了概述,以教師、教育研究者專業的眼光,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理想教育圖景:比如在《理想的師生關系》中向我們講述了教師可以和學生這樣靠近;在《理想的課堂》中向我們展現了這樣的課堂才富有生命氣息;在《理想的教師》中借各位教師的美文向我們闡述著理想的教師就是有夢想的教師……
在書中俯拾即是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教育素材更是讓人受益匪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從教育理想中尋找到差距和動力,尋找到職業的魅力和尊嚴!而站在建設與批判的交點上實踐并書寫自己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老師說過:“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庇眯氖鞘裁?就是“愛”,愛這一職業,愛每一個學生,既要愛在心中,也要讓他們看得見,感受得到。我選擇了微笑為溶合劑,用微笑來傳遞著對孩子們的關愛,顯示著對他們的信任,表達著對他們的理解!
而我們的學生,他們應該快樂地生活、學習,在充滿愛與信任的目光中快樂地成長。他們自信、自強、自立,臉上應是洋溢著陽光般燦爛無比的笑容,應懂得什么叫堅韌不拔,什么叫永不言敗和怎樣才能坦然面對。他們能夠自己學習,利用手中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去看,去想,去問,去查,去討論,去寫,通過自己的能力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新奇的思維,巧妙的點子,大膽的創舉,能在他們身上層出不窮,如不竭的源頭。他們對待長輩有理有節,對待誤解平心靜氣,以寬容之心對待一切。
《教育有夢》讓我看到了夢開始的方向,那里有我們師生共同實現的夢。我們要邁開步伐向那前進,前進……
教育讀書筆記 篇20
《慢教育》這本書既有理論色彩,又有人文風采。樸實平和的資料中充盈著深刻的哲理,從而給人一種獨特的享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教育是一種等待的藝術,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這也決定了她特有的“行走姿態”——慢一些,平穩一些。
“讓真的教育成為心心相印的活動,從心里發出,打到心靈深處”(陶行知語)。我們的教育應當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有刻骨銘心的經歷,學生在和同伴、教師的交往中能體會到歡樂,有自我施展才華的領域,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展。所以,需要放慢教育的腳步。
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孩子慢慢地走,尤其是那些淘氣的孩子、理解新事物遲鈍的孩子,教師就如一個母親應對蹣跚學步的嬰兒,站在他的對面,微笑著耐心地看著他,等待著他邁出第一步,哪怕是搖擺的,哪怕是瞬間的跌倒,允許他失敗,給他鼓勵,給他目標,吸引他向前,一步,兩步,從搖擺到平穩,從磕絆到連續,從害怕到從容。在不可預知中,慢慢地感受成長的喜悅,慢慢地等待著孩子成長,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我們此刻需要把自我從“效率至上”的機械運轉及由此帶來的精神困頓中解放出來,進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復教育本來的“慢”性。“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是崇高的事業,任何功利和浮躁只能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我想,放慢自我教育的腳步,少一些浮躁與功利,多一些耐心與平和,這也是教育成功的途徑之一!
教育讀書筆記 篇21
一個名叫托蒂的意大利小男孩有一只十分奇怪的眼睛。說“十分奇怪”,是因為眼科大夫多次會診得出的結論都相同:從生理上看,這是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但它卻是失明的。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何以失明了呢?
原來,當小托蒂呱呱墜地時,這只眼睛因輕度感染被繃帶纏了2個星期。正是這種對常人來說幾乎沒有副作用的
治療,對剛剛出生、大腦正處于發育關鍵期的嬰兒托蒂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由于長時間無法通過這只眼睛接收任何外界信息,原先為這只眼睛工作的大腦神經組織也隨之衰退了。
小托蒂的遭遇并非偶然。后來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做了很多類似的實驗,結果都一樣——生命的器官嚴格執行著“用進廢退”的原則。
教育讀書筆記 篇22
小托蒂的悲劇在于錯過了眼睛受光的敏感期。
經驗證明,在各個敏感期,如果兒童受到干擾和阻礙,不能正常使用他們的身體的各種功能,相關的功能就會喪失。不使用鼻子,鼻子就會失嗅,不使用耳朵,耳朵就會失聰,不使用眼睛,眼睛就會失明。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當嬰兒開始使用口和手時,成人的干涉就開始了。這種干涉剛開始還限于一些老人、低齡保姆和少數無知的父母,隨著幼兒的活動越來越頻繁,成人的干涉就越來越多。當兒童開始使用他自己的意志和思維時,成人的干涉會更厲害。
試想兒童不能自己思想,不能使用自己的意志,那意味著什么呢?
教育讀書筆記 篇23
一天中午剛吃完飯,2歲的小男孩偉偉就把明明的手咬了。明明大哭著,偉偉滿臉歉意和恐懼,語無倫次的為自己辯解,說是為了一個玩具吵了起來,然后就用牙齒咬了明明。
我覺得有點奇怪。偉偉是一個很乖巧、語言表達能力很強的孩子,平時沒發現他有侵犯性行為,為什么會要小朋友呢?解決了他們之間的矛盾后,我突然想起,前幾天發現偉偉在用嘴巴啃桌子,很是“津津有味”當時我還以為他是無聊,就提醒他去工作,F在想來,偉偉可能是在用舌頭和牙齒感知物體,探索環境。
第二天剛吃完加餐,幾個孩子爬欄桿玩,偉偉也在其中。老師在旁邊看著他,以防再次出現意外。偉偉正和洋洋跳墊子,只見他突然抱住洋洋在洋洋臉上咬了一口,速度之快讓老師猝不及防!
老師抱起洋洋,她的臉上有了一圈牙印,而偉偉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什么,愣愣的看著洋洋,不知所措。下午偉偉的媽媽來接他時,老師跟她談了這件事,媽媽很生氣,說偉偉在家也咬爸爸的手。
教育讀書筆記 篇24
我們發現一些2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用口腔即舌頭、牙齒探索環境的敏感期,這個敏感期應該在2歲以前完成。兒童出現這些現象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使兒童順利補上口腔的敏感期。
偉偉是在用“咬人”這種方式來彌補自己落下的口腔敏感期。我對他媽媽說:“這些天留意偉偉,給他提供可以咬、嘗的東西,比如橡皮圈,各種軟硬不同的食物,干凈的、不同質地的物品等,以滿足他的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痹诶蠋熀图议L的共同關注下,過了一段時間,再也沒有發生偉偉咬別的小朋友的事。
兒童無意中用口、用牙齒認識事物,和人有意使用牙齒攻擊有著本質的區別。兒童長牙時要用牙,舌頭發育時要使用舌頭,這是1歲左右孩子的特點。
很多孩子在2歲左右開始咬人。這時我們給孩子提供了一些東西,如大象的鼻子等,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時候孩子會明確告訴你,咬橡膠不好,咬皮膚的感覺才好。咬皮膚似乎能很快滿足這一敏感期,并讓孩子迅速度過這個時期。然后兒童會出現高度的寧靜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
教育讀書筆記 篇25
隨著社會發展,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得到關注,關于教育的問題層出不窮,關于教育的爭論也是眾說紛紜。捧讀劉鐵芳教授《守望教育》,讓我們能在泥沙俱下的現實中保留一份清醒,也讓我們在一個喧囂的時代里堅持一份難得的執著守望教育理想,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種久違的感動。
在這里,有一種安靜的狀態。劉鐵芳,從貧困的鄉村走出,在泥土筑起來的小學就讀,師范三年畢業后到鄉村教書,幾年后進入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哲學博士,現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他的人生經歷跟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學習成為他的人生常態。在《守望教育》一書他說道:“我所夢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書櫥之中做一個純粹一些的問學之人,與此同時,又能時刻把心靈的觸角伸向人間社會的冷暖,不忘記自己作為普通個體的良知與社會一員的責任!边@樣的狀態能夠讓他保持一份清醒和安靜,能夠在泥沙俱下的時代保持一份獨立的思考?v觀我們的教育現狀,應試教育的痕跡依然濃重,依然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幟開設補習班、興趣班,依然以愛的名義綁架著學生的快樂和童真,我們的教育不少還滿足于灌輸,滿足于齊步走。在浮躁的社會里,教育需要一種安靜的狀態,在安靜中深刻反思,生成思想,這樣才不會盲從,不會搖擺!半m然我并不知道路途的終點將在何方,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都將執著地前行!
在這里,有一種真摯的情感,F在,許多理論層出不窮,許多人口頭掛著時髦用語,各種場合滔滔不絕,總認為自己掌握了教育的規律。于是,教育領域也有了“造星運動”,有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也逃脫不了各領風騷三五年的尷尬。名校所謂的辦學模式和名師教案成為模仿和學習的重點,不少老師就此成了流水線上的“熟練工”,執行著各種規則、程序,而自我的思想卻在教育世界中缺席。也許我們仔細品味一下劉鐵芳教授這段話:“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論、方案、謀略說得天花亂墜者,皆不可信;凡動輒稱“學習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動輒宣稱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奧義說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發展說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在這里,有一種詩意的情懷。在作者的筆下,教育不是枯燥的,教育理論不是灰色的,而是充滿了生機,沸騰著生活的氣息,洋溢著詩意的情懷。在《行走在理想與現實的邊緣》一輯的篇前語中,作者寫道:“且讓我們一道在樹下坐一會兒,讓我們共同享受此刻的寧靜與自由,傾聽心靈深處細微的震顫。讓我們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苯逃歉挥性娨夂屠硐氲氖聵I,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一種教育情懷,有一種“烏托邦”情結。教育事業之所以富有詩意,就在于它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靈魂推動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是“一個生命點燃另一個生命”的過程。也許,這種“好教育”永遠不可能實現,但只要我們相信它們‘在’,我們就能一直走在路上,就有抵達的可能。
守望教育,僅僅是大學教授的事情嗎?不是,教育跟我們息息相關,跟我們的民族復興休戚與共。只要我們愿意接近教育,對教育心生敬畏并滿懷詩意,我們都可以,而且應該做一個守望者——用自己的眼睛、頭腦去關注教育,去反思和審視日常教育生活,去批判不合理的教育現實,比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我們究竟為什么教?正如劉教授所說的,“讓我們在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
教育是創新之基,人才之要,和諧之源。教育的率先基本現代化,是全市基本現代化的前提。我們深感自豪的是,我市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市”戰略,高度重視并優先發展教育,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形成了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素質教育強力推進、教育惠民加快提速、品牌效應日益彰顯的良好發展態勢;我們也堅信,雖然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但教育的發展與進步需要的正是眾多的細小的努力,只要我們堅守理想,守望教育,一定會把真正的教育引向充實、和諧與高貴。
教育讀書筆記 篇26
《愛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人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是一部以日記形式所寫的小說。書中由三大結構構成:意大利四年級主人公恩里科小學生涯從第一年的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七月份的日記;他的父母及其他人物在日記本上寫了具有啟發性的文章;需要抄寫的十則每月故事。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有著不同性格的人,每一個人對應的是現代社會的許多人。能讓那些懶散的人聽到這些故事,能有所改變,又能讓那些善良的品質發揚光大。每讀一篇文章你都能感覺到親人、朋友和老師的情感,心中就能呈現出一個字——愛。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要孝敬父母,善待朋友,尊敬老師。對每天要報以良好的心態,樂于助人。如果一個人心中充滿了愛心他一定是世界上生活的最美好的人!
【教育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育讀書筆記12-02
《愛的教育》的讀書筆記11-30
讀書筆記《愛的教育》11-30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04-24
讀書筆記之愛的教育11-15
教育教學的讀書筆記11-17
讀書筆記--《愛的教育》04-27
有關教育的讀書筆記01-16
教育著作讀書筆記12-10
《教育評價》讀書筆記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