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讀書筆記范文(精選48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讀書筆記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生》讀書筆記 篇1
本書的主人公高加林,一個讀過高中但未考上大學的農村人,本在學校當老師的他突然被人(關系戶)頂替回到農村,因丟失了體面的工作而要淪為一名在土地上勞作的農村人令他痛苦萬分,開始消糜度日,與此同時,他懈垢了愛情,與一位俊俏且深沉喜愛他的農村姑娘巧珍開始了一段甜蜜的戀情。
原本以為就這樣度過往后余生,沒想到,卻因在外當官的叔叔回鄉的關系人生有了很大的反轉。受人巴結有機會去縣城工作,也開始有了點小名氣,由于與巧珍話不投機,對原先的戀情厭倦,就移情別戀與生長在富裕家庭的亞萍相愛,本以為即將走上人生巔峰,生活似乎又跟他開了個玩笑。關系戶的身份被揭露,一下子又淪落為了農村人,而昔日的戀人也已轉嫁他人,人生似跌入谷底。萬幸的事,家鄉的親人們并沒有打算對他冷嘲熱諷,反而給予親切的問候,使得這顆落寞的心靈得到了一絲溫暖。
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充滿了起起伏伏,那么,當我們身處高光時刻時,是否能堅持初心不改,砥礪前行;而遭遇逆境與挫折時,是否又能重拾信心,勇往往前!度松愤@本書很短,可“人生”這條路很長,走在這條道路上的我們,在面對種種境遇時,又該如何做出選擇呢?
《人生》讀書筆記 篇2
不同的選擇,就此有了別樣的人生。
我們各自的人生中,無一例外,要時時做出人生選擇,太多的抉擇。而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會伴隨著舍與得,失去與得到。重要的是我們在給出這道選擇題的答案時,是不是沒有丟掉自己的本心、自己最初的夢想,使身隨心動。
讀完《人生》,走近高加林,我不想從人物形象的表層系統上探討才子高加林的悲劇性,也無意對他的人格心理作出怎樣的深刻剖析。不要說當時社會因素的紛雜,使他失去本我,沒了自我。失去本心,縱然空降再多再大的機遇,也無法實現超我的境界。
自始至終,高加林是不清楚自己的本心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此錯過了太多,空留太多悔恨而終。由此,他的人生得以與茶具為伴,不乏“悲劇”。
起初,我與同上帝一般、眾多讀者一樣偏愛著高加林,這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才子。而我卻在讀完此書之后要說,才子固然討人喜歡,討我喜歡,而道德品性是不是更為重要,更為致命呢?而名利地位權利金錢面前,是不是能把握住愛他的人,把握住自己的本心呢?這些問題顯得又格外重要。
《人生》讀書筆記 篇3
讀完《人生》,我還是最喜歡開篇的一句話“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我也堅持認為善良純樸善良金子般卻沒文化的的巧珍和有理想有抱負也確實有能力的文化人高加林確實不合適,他們的愛情只是個甜蜜的錯誤,各歸其位,各行其路,找到適合他們人才好。
也喜歡微笑面對人生的德順爺鼓勵加林重拾信心的話語:“他用枯瘦的手指頭把四周圍的大地山川指了一圈,說:就是這山,這水,這土地,一代一代養活了我們。沒有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會有!是的,不會有!只要咱們愛勞動,一切都還會好起來的。再說,而今黨的政策也對頭了,現在生活一天天往好變。咱農村往后的前程大著哩,屈不了你的才!娃娃,你不要灰心!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變成個死狗了……”,做錯了,年輕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從痛苦教訓中站起來生活下去勇氣。
還有一直喜歡路遙寓景于情的鄉土化語言描寫,讓那山那水那人的純樸清新善良可貴的一切留存人心底,久久回味。
《人生》讀書筆記 篇4
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我上師范時讀過,當時被小說里癡情的劉巧珍深深地感染了。時隔二十年,再次讀《人生》,同樣被大馬川這一群人物深深地感染了。
劉巧珍,是大馬川一個善良美麗的姑娘,為了自己的愛情,為了心愛的人兒,她付出了許多,差點連心都掏出來。她不是那種病態的癡情,懂得以己度人,因此她的可貴就顯得更為高大,用小說里高德順的話說:“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樣……金子一樣啊……”可惜的是,在一個時代的浪潮中,她的這種愛情被高加林拋棄了。劉巧珍心灰意冷,痛苦地接受了馬栓的“愛情”時,自己心愛的高加林又一次回到了大馬川,成了和自己一樣的農民,劉巧珍面對高加林,是恨是得意是愛是不甘心?路遙讓劉巧珍選擇了一種寬容的愛。也正是如此,劉巧珍這個形象才顯得更加完美,近似“女神”。一句話,劉巧珍追求的愛情是個悲劇。
高加林,高中落榜生,一腔熱血想走出大馬川,走出黃土地,去外面的世界闖蕩,想到更大的洪流中沖浪,這本沒有錯。那個時代給予年輕人的舞臺還不大,機會還不多。人生的命運是靠實力、關系、機遇和變數來運作的。高加林在這幾個因素中缺的太多,所以正當他“沖浪”正興時,生活一次次把他甩回到原點。他高考落榜回到大馬川,當了教師成了“公家人”。當記者名滿縣城,每一次都是高加林嶄露頭角時,生活就給他開一個天大的玩笑。第一次甩回原點,他有可愛的劉巧珍陪伴;這一次甩回原點,他失去了金子一般的劉巧珍。高加林也是路遙筆下一個悲劇人物。
路遙滿懷熱情的塑造了劉巧珍、高加林這兩個人物,掩卷思考,作者寫作時是痛苦的,一方面他極力塑造人物的美好、愛情的美好、時代的美好,另一方面又讓這美好的人物、美好的愛情在美好的時代以悲劇結束,這種矛盾深深掩藏在這群大馬川人物的背后。路遙人生坎坷,愛情坎坷(當然也有一段美好的時光),所以他把自己的坎坷融入了這些人物身上,讓讀者被人物的可愛感染的同時又淚催了,這種藝術效果是深刻的,是刻骨銘心的。二十年了,自己讀過不少小說,唯獨《人生》印象特深。
路遙何止在《人生》中描寫了這種淚奔的愛情,《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山西大眼睛媳婦”,和丈夫經歷了苦難,終于日子紅火了卻得了癌癥;孫少平和田曉霞不可思議的愛情在洪水卷走田曉霞那一刻結束了。路遙就是這樣,傾心塑造愛情,又極力讓愛情在自己面前倒塌,塌得一塌糊涂。但路遙是偉大的,偉大在于他把自己寫入作品,他不僅僅是一個個體,他成了那個時代的縮影,通過他,我們看到了時代的變遷,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丑,藝術作品的魅力就此彰顯。
《人生》讀書筆記 篇5
人生有時是那么的戲劇性,上一刻可能還是平步青云,下一刻可能跌落至人生低谷。人生這條路,起起伏伏,迂回曲折,還是該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
看完這本書,腦海中揮不去巧珍哭著求高明樓再讓高加林教書的模樣,高加林沉痛的呻吟還震動著我的心。命運真是和高加林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沒能考上大學的高加林剛適應了教書的日子,村里的“大能人”高明樓走后門讓自己的兒子頂替了高加林的位置。高加林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用一種近乎自虐的方式發泄內心的怒火,任雙手鮮血淋漓,任身體精疲力竭,這也是他對權勢壓迫的無聲的無力的反抗。然后沒有多久,命運再次垂青了高加林。他的叔父轉業回鄉,他再次回到了城市,成為了一名通訊干事。這個滿腔激情與活力、才華橫溢的俊朗小伙很快在城市大顯身手,成為一介名人。然而,命運又一次的捉弄使他徹底被判回了黃土地,這一次,他失去了前途,失去了愛情,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
高加林本來受過高等教育的熏陶,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同時又有勤實,堅毅,聰慧的心性,他應該擁有一個大的舞臺來發揮他的才能。然而,復雜的社會、錯綜的利益關系是他這個沒有背景和權勢的的愣頭青應付不來的。他踏入社會還不久,雖然已體會到了競爭的殘酷,社會的不公,但身處那樣落后的時代,貧瘠的農村,他根本沒有主動選擇的權利。
對于高加林的才華,我感到欽佩;對于他的職業生涯,我感到惋惜;對于他的結局,我感到同情,但他的愛情讓我看到了他的自私和勢利。在他被趕回農村,失落失意的時候,是巧珍,這個純真熱誠的女孩給他安慰和希望,讓高加林走出失業的陰影,重新燃起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即使村人之間傳出了他們的種種難聽的緋聞,即使自己的父親極力反對,即使高加林回到城市工作,她都從來沒有過一句對高加林的怨言,一直為高加林做著自己能做的事。即便是高加林向她提出分手的時候,她也是強忍著淚默默接受了;即便是嫁給馬栓后,她也袒護著高加林。用德順爺爺的話說:“巧珍,那就是一塊金子吶!”直到最后高加林才后悔沒有好好珍惜這樣一個善良的女孩。
作家柳青曾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譬如政治上的岔道,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闭驹诓淼烂媲,當作出決定時,要記得在失意時對我們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憑自己的良心。
《人生》讀書筆記 篇6
孔子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曾以為這句話中大半個世紀的年齡豈是我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能體會的?但是讀完《人生》才明白,孔子說的這個年齡指的并不是我們的身體年齡,而是我們心理年齡心理狀態的變化。從懵懂無知到獨立自醒再到超脫世俗。人的一生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又活在他人的世界里,我們不遺余力地了解他人的世界,他人的人生,最終都是為了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所以看到了高加林的一生,有了自己的體味。
高加林盡管才華橫溢,但也逃不過現實的壓迫。為了飛的更遠,他不得不選擇更有條件的黃亞萍,他愛巧珍嗎?毫無疑問,他肯定是深愛過,他有夢想,但是他也必須要面對現實。樸實的農村姑娘可以給他帶來淳樸的呵護和無私的關愛,但給不了他施展才華的跳板。前衛的城市姑娘可以給他人生的跳板,但是給不了他不求回報的真愛。現實與理想,私欲與道德的選擇,成為了高加林人生路上的兩個通往不同終點的路口。我設想過高加林如果一直跟巧珍相愛的結局,不說有多么的好,但是一定比他走這條路要好的多?上松鷽]有如果,錯過便是一生。高加林爬的太快,太快總是要跌倒的嘛,人要踏實,切不可歪門邪道。正如柳青所言: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薄
回到現實,高加林其實就是我們人生的一個縮影,我們在一生中也會做很多次選擇,讀罷此書甚感抉擇之重要。每一次的選擇既要考慮現實意思也要考慮到長遠利益,可行性和穩定性也都要考慮,切不可一時沖撞,到最后賠了夫人又折兵。
《人生》讀書筆記 篇7
作品簡介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也是其成名作。原載《收獲》1982年第三期,獲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小說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感悟《人生》
看完這本書,我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有一些激動但也有一些悲傷。我覺得這就是人生,就想這本書標題所說的一樣,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盡要處常常只有幾步走的好就是萬紫千紅,走了彎路不過就是從頭再來。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高加林,他高中畢業到縣里學校當老師,之后被村支書用關系運作被自己的兒子頂替,回到家村里。這時他遇到了喜歡他很久的女子劉巧珍,他們很快的發生了熱戀,巧珍美麗善良處處為人著想。然而這一切都被加林叔叔的回來而打破,他的叔叔到縣里當了官,手下一個叫馬占勝為了討好他叔叔讓高加林去縣里當了記者。這時他又遇到了在縣廣播站的高中同學黃亞萍,倆人有著相同的理想,他們在一起了,高加林無情的拋棄了巧珍。故事到了一個高潮,巧珍賭氣的嫁給了別人,而加林也被人接發又回到了農村。一切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只是巧珍已經嫁人了。
我對高加林同情也恨他,他為了自己的理想,一次又一次的跟命運做斗爭,同時也拋棄了最親的人。
生活總是無情的,如果不確立自己的原則,生活就會不斷地提出嚴峻的問題,生活就是無所不在的上帝,誰也別想擺脫它。人生就像馬路一樣有平坦也有溝壑,有上坡也有下坡看你怎么去面對。笑著面對它自然就會風調雨順,悲傷著面對它就蜿蜒曲折。
人生這條路需要我們好好走不管遇到什么要憑著自己的良心做事,保留真實的自己;蛟S我也終將面臨人生的抉擇,不管人生走的和我想象的一樣瀟灑,我始終會承擔我選擇的人生之路。
人生如戲,沉迷者癡癡地演,如此如此;
戲如人生,了然者會心的笑,那便那便。
《人生》讀書筆記 篇8
《人生》這部小說中,擺在高加林面前有過無數個選擇,而他也就是在這些選擇中最后走向了悲劇的收場。不只是高加林,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人生的無數次選擇,也正是對問題不同的選擇塑造了我們一個個鮮活而各異的生命。在文中,作者極力刻畫了激烈的矛盾與沖突,但在高加林在巧珍和黃亞萍中的掙扎刻畫的不夠,這也許是為了讓讀者對高加林最后的決定不那么的憤怒吧。
高加林他有才情、有身材、有學問、有抱負,這在當時的少女們心中應該是典型的白馬王子形象,這樣的他能引起巧珍的注意和愛慕這并不奇怪。然而對于高加林巧珍對他的感情他卻是在一無所有時才真真醒悟過來,他總是為巧珍與他之間的感情涂抹上名利與階層的色彩,如果不是因為教師職位被撤、如果不是心中對劉立本和高明樓的報復,他是否會正眼瞧巧珍,是否會心甘情愿的與鄉下沒讀過書的巧珍在一起,這些都是未知數;即使在熱戀的時候,他也不忘劃清學問的自己和沒讀過書的巧珍之間的界限,他對鄉里人的鄙夷使得在黃亞萍出現時,他對巧珍徹底感到無話可談。他總是把讀書人和沒讀過書的人劃分的一干二凈,標榜著所謂的讀書人的清高,實際上卻是他愛慕虛榮、自負浮躁的借口。
高加林有遠大的抱負,不甘滿足現狀,一心進取,憧憬著繁華都市的美好生活,這一切都無可非議。然而在閉塞的鄉村,沒有任何“背景”的他只能一次次接受命運的擺弄,而他倔強的性格卻又絕不甘于接受命運,空有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他痛恨自己的貧窮,但他卻極度貧窮;他希望在他人面前極盡風光,但卻總在人前丟盡顏面。這些都給高加林造成了無限痛苦。然而事實上,這些痛苦的締造者正是他自己,因為他自命清高,他愛慕虛榮,他躁動不安,他對生活百般挑剔,他過于倔強而少了對于未來未知的應變能力,他只愿過一種生活而無法接受和適應其他的生活,他不懂得如何在現有生活中處理得當、安心生活,而是不安現狀,任憑欲望無限度的膨脹,但卻又少了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勇于承擔后果的決心。他智商雖高,可惜情商不足,一個不會應變、不負責任的人,他能有什么大本事呢?而與高加林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對他滿心歡喜、對他無限依戀的巧珍,巧珍專一、勇敢、堅定,她善良、寬容、堅強、豁達,她從不曾用金錢和地位衡量過愛情,她有一顆金子般的心。特別是在高加林提出分手后,她承受著內心巨大的創傷卻依舊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既沒有因為高加林的拋棄而尋死覓活,也沒有因為別人的流言蜚語而對當初的選擇有過任何遲疑,她甚至在高加林被撤職查辦后依舊不改我心,為他做著利于他而又不逾規矩的事情,她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決定都表現出了高度的負責,即便在高加林撤職后重回故土,她也不愿舍馬拴而重回高加林懷抱,因為她知道既已作出決定,便覆水難收。
人生的確是矛盾的,試想如果我們處在高加林的同等境遇,我們敢保證我們會做出比高加林更正確的選擇嗎?當我們作為鄉里人被人奚落和鄙視時,我們就能保證自己仍能保持內心的清醒而不致做出更加狂熱的舉動來嗎?恐怕到時候我們也會感嘆悔之晚矣吧。人生的選擇本就無關對錯,尤其是在感情方面,但是難的是我們對每個決定負責的勇氣。有些道理總要跌過跟頭才會真正記在心里,人生總要面對挫折、失敗、無奈等種種不如意,可貴的是面對這些仍能保持內心的清亮,盡快調整心態,學會自省和思過,最重要的是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的勇氣!度松凡贿^是在紛繁復雜的人生游戲中某個人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的縮影,該作何種選擇,該負責還是該逃避,我們就用我們的人生來回答吧!
《人生》讀書筆記 篇9
我荒廢了個半月的寒假,閑來無事便看了《人生》這本書,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相信在現在這個社會我們的身邊也還是有許許多多的高加林,空有才華抱負卻怎么也逃脫不了農村的落后與封建。為愛執著,善良如金子般的巧珍,為她的不幸同情的時候也在佩服著她的勇氣。她愛高加林,愛到骨子里卻還是沒能和高加林在一起;蛟S有人會說高加林沒有良心忘恩負義,但我想可能是因為高加林對巧珍的愛還是抵不住外面的誘惑,還是沒有他的飛黃騰達重要。德順老人是我最敬佩的,他有相愛的人卻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在一起終生未娶卻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平凡的話語中蘊含著大大的哲理。有人會說一個農村老人能說出什么有見識的話,但我會說子非魚安知魚之見解。
那個年代人們對于走后門的非常反感,而如今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的風氣。是啊,有關系好辦事,沒關系只能空有才華無處實施。有的沒有關系的人想要出人頭地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或者是代價,還有的會把自己的婚姻當成了平步青云發家致富的工具。在這個社會上,我不知道長久下去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么樣。起碼現在看來,還是挺平衡的。但是城市對農村的偏見只是有一小部分得到了改觀,骨子里還是有很大的偏見。我不知道他們的優越感是從哪里來的,還是那句話,不了解就不要對任何人和事做出有失偏頗的見解。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在這個世故的社會,知世故而不世故,便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人生的路還是要自己走的,苦痛歡樂都要自己經歷。一生之中不管成就如何,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家人,待人真誠就好。既然人生怎么都要好好過,那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要相信,總會有人能理解你陪伴你,給你信心和勇氣。所有的詞到了最后都變成了家人。是家人不是親人,親人太多家人只有那幾個,不管在哪,有家人的地方,才有家。
人生下來,就要過著屬于自己的人生,中途可能會遇到一個人然后生人,看著孩子過好自己的一生。酸甜苦辣咸,百種滋味萬般姿態,低姿態過好生活。這,才是人生。
《人生》讀書筆記 篇10
喜歡巧珍,全身心投入,最后痛心卻也很灑脫。她是那種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吧。
很多人都說高加林的經歷,是人一生起起伏伏的寫照,但我覺得,他最“輝煌”的那些日子,本來就不屬于他,承認他的能力與才華,也曉得他的命運中本就摻雜了很多人為因素,比如別人動用關系下了他的教師工作。后來的他也成了靠走后門有了工作的人,那這個時候他是否也像三星一樣,占掉了別人的名額,也給了別人像他被下教師后的一樣的感覺?不通過這樣的方式,他本就沒有去城里工作的機會,所以后來,別人也是抓住了這個把柄,他便又回到了農村。那一段經歷,就是曇花一現,他自己卻在那時忘掉了本心。
如果沒有最后得知加林必須回農村后,對黃亞萍的那段描述,我是很反感這個人物的,覺得任性而自私。因為自己的愛情,讓身邊所有人痛苦,即便是對她很愛的加林,也是讓對方在雨天去找一個根本沒被丟的小刀,這樣的撒嬌有些無理取鬧,還是更喜歡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的巧珍。有點像田曉霞那樣,因為愛你,所以滿心都是希望你好。
最后再佩服一下德順爺爺與高加林他爹,覺得老人們還是有很多為人處世的智慧。
《人生》讀書筆記 篇11
一部異常精彩的短篇,農村人高加林,劉巧珍,城里人黃亞萍,張克南之間的感情糾葛,搭建起小說輪廓。男一號高加林土生土長的村里人,有一個深愛他的姑娘劉巧珍,加林高中畢業后一直在村里教書,教了三年。沒想到被高明樓剛剛高中畢業的小兒子高三星頂替了教書的工作。他是沒吃過勞苦的讀書人,所以過的異常艱辛,這段時間里,巧珍向他表達了愛意,并且給了他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又過了一段時間他的二叔當兵退伍回來當上了地區的農業局局長,下屬為了取悅局長,把加林安排到城里做了通訊干事。這段時間里他和高中同學黃亞萍被彼此的學識和性格再次吸引,不顧兩家人的反對走到了一起。他和巧珍徹底分手,黃亞萍也果斷拋棄了克南。
張克南的母親接受不了兒子所受的委屈,將加林被安排工作的事寫信揭發到省里。加林無奈主動提出和黃亞萍分手,再次成為農民,但此時巧珍已經和追求她很久的馬栓結了婚。她之所以這么果斷,也許是感受到被喜歡的人傷害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也可能想讓加林沒有后顧之憂,總之她心里一直愛著他。
就這樣命運將每個人拉來扯去,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過著踏實而又充實的生活,雖然很苦很累,但是吃的香,睡的甜。這次打擊讓加林深刻地認清了現實,認清了自己,在德順爺爺的鼓勵下,調整心態,重新開始接下來漫長且短暫的人生路。相信經受過這次刻骨銘心的打擊,加林一定會更加踏實篤定,用最正確的人生準則去做事,去迎接挑戰。
《人生》讀書筆記 篇12
很喜歡路遙先生寫的書,無論是《平凡的世界》,還是《人生》,先生都是講述普通農民的生活經歷,不是盲目的推崇,不是一味的貶低,他只是在客觀的講述一個人的經歷,從普通的農民家庭生長出來,上了學,有了文化,內心不甘心再做一個普通的農民,可是如何才能脫離農民的生活,過上體面的日子,少平,少安探索過,如今的加林也探索過,終究有了各自的結局,這個路不好走,當時的年代和如今的年代又不同了,有些事情說是容易,也是不容易,不過終究是有路子的,終究普通人的生活水平還是比過去提升了很多,不過這社會里隱形的層次和貧富差距卻也是越來越大。
如果說《平凡的世界》讓人感受到的是無論世事如何,努力奮斗總是有價值的,只要不放棄,終究會有轉機。《人生》則讓人明白,起起伏伏,跌跌宕宕是人生,如果真的想要走出去,還是要走一條堂堂正正的路,這種路肯定很辛苦,很艱難,但是這種路才能走的遠,經得起考驗,另外人在面對一些選擇甚至是機會時,還是要保持冷靜,人人都懂得權衡利弊得失,可并不是人人都會堅守初心和善意,也許如今這世界沒有百分百的善良,不過該有的原則還是要堅守住。
《人生》讀書筆記 篇13
書架上不知何時已經有了這本書,那就看吧,打開后,覺得似曾相識?戳T一章后,已確定自己看過,翻微讀筆記記錄,沒有記錄。
努力的回憶,終于想起來,在大學圖書館借的書,那本書的封皮是很破爛的,但是始終想不起來故事的情節?赐甏藭,又一次感嘆不已,這么曲折的故事,還真是難為我的記憶力了。起起伏伏,人生充滿了不定數,幸福來得太突然,走的時候也讓你毫無防備。
在工作中,生活中,愛情中,高加林起起伏伏的人生,從痛苦到幸福,周而復始。最后還是回到原點上,這一切感覺摸不著頭腦,其實一切都是情有可原,但又透漏著無可奈何。從故事的開始,高加林就因上層干部的欺壓而丟失工作,他不甘當一個農民,他痛苦著,但是他的痛苦在劉巧珍那里得到了釋然,有那么一個可人兒喜歡著他,為他排憂解難,可見上天是公平的。命運之神還是很眷顧高加林的,伴隨著他叔父榮歸故里,衣錦還鄉,連帶著他沾了光,讓他暫時擺脫了農民的身份。人一走上光輝燦爛的道路,就會忘掉以前的自己,忘了自己怎么走到那一步的,如果根基不穩,不久的將來就會倒塌。何況高加林那么不情愿的高調的戀愛,終究還是毀了他,又回到了農民身份,這時的他連當初他看不上的巧珍也結了婚。真是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人生,就是這么神奇,同時又充滿了無奈?此瞥錆M了不公平的遭遇,但是經歷過時間的洗禮后,它又很公平,不偏不倚,上天安排的最大嘛。
《人生》讀書筆記 篇14
作者通過對老貓咪咪虎子和另外兩只小貓多年的觀察與描寫引發了作者對生死何去何從的感悟.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愛貓的人.作者因愛貓而養貓后又因養貓而更愛貓.我們不也應該這樣嗎 像我有了一項興趣努力去實現它有時卻因為太過專注于它而有些厭煩.我覺得我應該學習季老因愛它而努力卻不應為此而厭煩.
從文章的另一處:在咪咪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季老寧可彎下耄耋之腰為它擦尿也要遵循他的一條戒律:絕不打小貓一掌.可以看出他對貓的感情是非常深的用作者的話說:"每天晚上它們倆搶著到我床上去睡覺."人與貓的關系亦于此真可以說是給別人一個微笑你也會收獲一個微笑.
作者在后文中大談貓之靈性季老家的貓咪咪在九歲時卻露出了下世的光景不久之后咪咪便自己離開家安靜地死去了.季老為此"內心顫抖不已".從而引發了他內心深處的深思.
我同意季老的想法我們是該向貓學習不驚動于世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死去.但做到這些又談何容易呢 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在自己的大限時誰不希望和陪伴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呢 就算是做到了誰又會保證能讓自己的家人不擔心呢 那么社會上的人們又會怎么認為呢 指手畫腳還是舉手贊成 我們這些"世界主宰"確實應該學習一下貓如果我們都像貓一樣離去那社會和家庭又可以減少多少麻煩呢
也許我還沒有資格說這些話因為我還沒有經歷這社會上的許多事但這確實是我想說的
《人生》讀書筆記 篇15
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西北年輕農民,受困于農村傳統觀念、社會飛速變化中的種種不公,以及自身的自卑心理,懷才不遇、渴望實現自我價值。故事的環境背景是西北農村,與我生活的環境有很大差異,然而那種小人物的奮斗故事卻能夠很快抓住我的心,不僅僅是因為它和我喜愛的另一部路遙著名小說《平凡的世界》有幾分相似,更因為它與大多數讀者(比如說我)的心理體驗相貼近。
沒有人的人生路是筆直、順利的,從小到大,我們的生理與智力都由弱變強,沒有人剛剛降生時就強悍,應對周圍的世界和自我的生活,沒有人有絕對的自信。一句話,我們都以前是弱者,都是經過無數的努力,才成為此刻的自我。于是,在高加林身上,我們無一例外地看到了自我的影子,我們能夠體會他被人頂替了民辦教師職位后的憤恨,能夠體會有知識有抱負的他,應對自我重新成為農民這一現實時的苦悶,甚至當他獲得巧珍的感情時,作為讀者的我,內心也浸潤著清涼的感動,對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學作品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在制造距離的同時,也制造了關聯性,讓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我,讓你與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覺地產生“同感”。
小說的上半部分并不十分精彩,卻為下半部的跌宕鋪墊著情節與情緒的背景。命運的不公與不幸、逆境中的感情、冰冷中的溫暖、不屈不撓的自我奮斗……上半部以加林的自我實現為小結,然而所謂的“自我實現”,卻又來的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個幾十年不見的叔叔轉業回鄉在縣里任局長,被人輕視的家庭所以而揚眉吐氣,加林也所以被叔叔身邊的溜須拍馬者順理成章地安排了有前途的職業,擺脫了他的農民身份。
然而,為他高興之余,內心總有些許不安。下半部分故事的發展一波三折,來到縣城的高加林果然一展他的才能,事業平步青云,而他也收獲了新的感情。在感情的兩難抉擇中,他衡量的標準不再是內心的感受,而是現實的利益。為了事業的發展,為了從縣城到真正的大城市,他用“缺少共同語言”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騙了自我,放下為他付出一切的淳樸的農家女巧珍。他成為了另一個人,不再是那個為我所熟悉、同情的小人物高加林,而是一個看不清自我、為眼前利益放下生活原則的迷途青年。
此時,讀者和看著加林長大的德順爺爺一樣悲哀,為了加林的迷失自我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可是,在我們滿以為出賣原則的人將和新歡奔赴幸福新生活,而故事將成為淳樸善良的巧珍孤苦一生的杯具時,作者又借命運之力和所有人開了個玩笑:受傷的小人捅了背后一刀,踢爆了加林借“后門”獲得職位的秘密,剛正不阿的叔叔沒有袒護親屬,春風得意的青年即將再次面臨成為農民的命運。急轉直下的故事進展不僅僅驚得主人公半天回可是神兒,連對他由同情、贊許到憤恨、不齒的讀者,也無法不感到錯愕。
路遙并非故意玩弄情節,事實上,人生本也如此。有人說,人生無常,然而作者在此就是在探討,無常的人生中,冥冥中亦有定數。這聽上去像是封建迷信思想,不妨打個比方:
人們常說“足球是圓的”,但這“定律”常常只能局限于一場球賽,偶然因素幾乎能夠主宰比賽、決定最終的勝負,而如果將探討的范圍擴大到一整個賽事,甚至某隊或某國多年的足球事業發展,我們看到的就不再是“足球是圓的”,我們看到的是“性格決定命運”,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黃亞萍父親說的,“生活永遠都是公正的”。而用時興的話說,就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于是,一切回到原點,加林重新回到農村老家,成為農民,只是他身邊已不再有大小姐黃亞萍那“高雅”的愛,更可悲的是,他把自我最珍貴的寶貝給弄丟了——癡情淳樸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婦。
加林就是我們每個人,他和我們一樣,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我們都有的弱點。很多人不也和他一樣,為了到達目標,有時甚至出賣原則。德順爺爺對加林愛得深切,由愛而生恨,但恨是以愛為基礎,恨其不堅持,卻并不一棒子打死。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走彎路,跌倒了敢爬起來,人生還要繼續。
回過頭來看,巧珍的美是美到極致的。那不僅僅是因為小說中的她是農村遠近聞名的俊女子、身體像白楊樹般苗條,更是因為她的純粹。她愛得純粹,沒有半點虛假,也不摻雜半點個人利益。加林的需要,她總是最懂,就連分手后她對自我婚事的決定,也是為了他——她明白加林仍然在內心中愛著她,為了禁絕他對自我的留戀,讓他勇敢地追尋自我的“幸!,她在悲痛中很快地把自我嫁掉了。就像德順爺爺所說,巧珍的心像金子一樣。她雖然斗大的字不識一升,但她勇于追求,更重要的是,她一向堅持自我的生活信念和原則,從未改變。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讀者,依然會被樸實、美麗的巧珍感動,會為她的善良以及為愛甘愿奉獻一切的純真而贊嘆不已,但已經很少有人愿意以她為榜樣,只求付出不問回報了。追求結果而忽略過程,在夢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原本應有的微妙平衡之間,毫不猶豫地選取后者,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悲哀。
《人生》讀書筆記 篇16
人生美好,是因為它經歷過艱難。人生有甜美,也有苦澀,但人生在于追求,而不是等待。
一個人,若他的人生平平淡淡,沒有一點波折,那還有什么意義。自己的人生就得自己來把握,不能讓它從手中逃脫,這樣我們才能成為自己人生中的王者。
這是一本充滿社會閱歷,主要公經歷人生磨難的七十年代社會的一本書。當我一開始讀這本書時,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心境去閱讀,只是感覺有點懵懂。直到我讀完這本書后,我才知道,我的人生應該是怎樣的。
《人生》的主人公叫高加林,他是一名老師。他盡公敬業,卻被一位剛高中畢業的同村人頂替了職位而被迫下崗。那個同村人,就因他是村支書的小兒子,因沒什么才智,也沒好好努力,考不上學校,只好靠點關系混口飯吃。高加林回家后,開始變得頹廢,消沉,但他卻收獲了愛情,他與全鎮最好看的姑娘在一起,但這個姑娘因沒有文化而感到自卑,感覺配不上高另林。這位姑娘家境富裕,而高加林家境極其貧寒,他的父母更是老實巴交,生怕高加林惹出什么事端,別人欺負他,也只好忍氣吞聲,自然雙方家長沒有準許他們倆在一起,但他們還是沖破重重阻礙而在一起了,每天晚上都偷偷到房后玉米地說知心話。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黃天不負有心人,給他們讓出一條道。雖然曾被人頂了職位,被集體派去拉糞,還遭受欺凌,但最終還是走上一條光明大道。經過老同學介紹,他成為了一位鄉支書秘書,管理著他們的那一片區域。就在他事業發展高漲,那個姑娘找到了他,說了許多家長里短,關心他的話語,但他卻說她是土包子,叫她以后不用再去看他,怕領導看見。而她沒有再說什么,只是微笑的含淚而去。最后姑娘被迫與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結了婚。而高加林因為犯了事,又被派送去百折不回的崗位當了老師,最終還是回到了原地。
是!人生就是這樣波瀾起伏,跌跌撞撞,挫折不斷。有的人就是如此貪婪,擁有時,不知道好好珍惜,失去后才知道后悔。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那由得你再來一次,而我面對自己的人生又何從不是這樣!
我的人生有美好,也有艱難。我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女孩,家境貧寒,父母年邁。小時上學只是為了學點知識,長大后不至于吃虧,對于自己的人生從來不敢想是怎樣的。當我慢慢長大,一點點懂得了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不過,十三歲的我上了初一,慢慢認識了一些朋友,當時覺得那些朋友挺義氣的,我們打成了一片,卻慢慢遺忘了那些最真摯的朋友,也遺忘了我最珍貴的東西——“我的夢想”。我開始逃課,和他們出去喝酒,喝得爛醉之后又無所事事,還跟著別人去打架,最終被學校記大過處分。初中畢業后沒有等到通知書的到來,只好到處去打工。一個人在外的日子真的很難受。當時的我16歲,在外做工沒一個敢要我,唯有一位黑心老板因緊缺人手才將我留下來,但我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處。一個人在外,無依無靠,為了吃飽飯只好無奈地接受他安排的工作。而結果就是每天工作十九個小時,只有5個小時休息時間。不停地刷碗,上菜,生活完全脫離了正常軌道,我再也受不了。工作了一個月后,殘酷的現實將我打回了原形,也讓我深深感到,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我決定回到學校補習,好好再來一次中考。
自然,回頭的我也遭受到了許多異樣的眼光,也免不了被人議論,被人更加看不起。我沒了朋友,只有父母在我的身邊鼓勵我。我為了我犯下的錯承擔后果,為了讓自己往后的人生不再崎嶇,為了讓父母過得更好,不再為我而擔心,也為了讓別人看得起自己,我愈發發奮,一年后考上了一所不錯的高中。
那個人不會犯一點錯,那個人的人生沒有艱難險阻,磕磕碰碰,只是看你會不會利用它,使自己愈挫愈勇。只有經歷過,你的人生才會完整。
是的!現實就是如此,跌倒了,你若不站起來,只會讓人永遠踩在腳下,永遠抬不起頭,讓人看不起,今后的人生只會是一片昏暗。只有站起來,努力奮斗,奮力一搏,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勇敢追求,成為自己人生的王者。
其實,經歷人生的種種,并在這個過程中勇敢的追求,你的人生并不平凡!
《人生》讀書筆記 篇17
羅曼·羅蘭說:“人生就是一股激流,沒有暗礁,就激不起美麗的浪花!泵總人的人生之旅會有風平浪靜、海闊天空時,亦會有狂風巨浪下偶然的暗礁。
《人生》是我在高二才接觸的,當我拿著這本書的時候,在《人生》的封面上,一串密密麻麻的文字竟是馬云所寫,他寫道“路遙對我的影響最大,18歲時,我是蹬三輪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而因為《人生》,也讓我從空白的人生,漸漸有了朦朧的人生。
在《人生》中,高加林落榜后回到村里,當一名民辦教師,生活還算滋潤。然而,好景不長,自己僅有的教師職業被高三星占有,令他的生活變得暗淡,心中有一股“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酸痛。為了擔起家里的重擔,他從賣白膜,再到拉糞車,這些不體面的活兒他都干,心中一直懷著對夢想、對未來的執著。這是一股永不屈服的精神,如流在黑暗中的暗河,經歷萬千,依然直入大海,在我們學習或生活中,難免會時起時落、波瀾不定,但是,這世上沒有人只進不退。
驀然間,我想起以往的月考,每次總達不到自己要求的目標,就如上次月考,成績下跌,心中確實無比痛楚,但一想起《人生》中那不甘平凡、不屈命運的高加林,反而覺得自己所謂的挫折變得微不足道,高考才是最終的目標,不到最后就談不上成功和失敗。
黃河沒有九曲之彎,又何使人懷念;長河沒有波濤洶涌,又何被人贊嘆;人生沒有挫折又怎叫人回憶!
《人生》里,寫的是高加林由失敗到成功,再由成功走向失敗,最后的失敗讓我意識到:無論自己位置多高,總要記得鼓勵自己向前的人。有些人,他們仿佛是蠟燭,而蠟燭是淚做的,它渾身都是淚腺。它必須把淚水流盡,才能走完自己的一生。因為有它,自己天堂的一角變暗,自己人世的一角變亮。所以,在得到光明后,我們應永遠記住這些人。他們或是老師、父母,亦或是從未謀面卻能幫助自己的人。人不可忘本,落葉知歸根。參天大樹長得再高,卻總會感謝培養自己的根下泥土,沒有泥土大樹也會干枯;滾滾長江走得再遠,卻總會牢記給自己動力的源泉,沒有源頭長江也會干涸。而高加林再次失敗后被他人冷漠,便是一個證明。
人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而人的堅毅卻能把復雜的人生,轉變為簡單的生活。如高加林一樣,因為活得簡單才會去拉糞,而不怕被人嘲笑;因為想得復雜,又在成功有體面的生活后,又一次回到原點。乍一想,仿佛老天只是開一個玩笑。如果我們能把高考這復雜的事當簡單的日常習慣去做。那么這命運將會掌握在自己手中。若能夠做堅持這簡單的事,總會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木前頭萬木春”的一天。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人生向前注定要面對更多摩擦與矛盾,那么一樣會有更多的突破和嶄新,不為糾結惱人,不為瑣事抓狂,在那些盲目的固執里清醒,當然,要適應人生的苦辣酸甜,該堅持的堅持,該放棄的放棄,讓人生成為一種輕松的前行,而不是糾結往日的創傷。
做高加林成功之前那樣不甘落后,勇往直前;不做高加林成功后那樣安逸麻木。成功只是一刻,而堅持卻要永恒,正因為人生充滿波瀾,才讓成功之后滿腔壯闊。
《人生》讀書筆記 篇18
《人生》是路遙創作的第一部經典長篇小說,它的發表標志著路遙的文學之路開始步入巔峰,也奠定了他在當代文學史的地位。這部作品一經發表,就引起了強烈的學術爭議,不僅因為它是理想童話和現實悲劇的矛盾結合,它所描述的愛情悲劇也引發了人們對現實社會的思索。先就我都這本書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是路遙所寫的人生這本書的開篇,心來細讀這本書,對于閱歷尚淺的我也許看不穿書里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可是也漸漸領略了社會的真實與殘忍,而這些都和自己所作出的選擇有著密切的關系。高加林,在3次作出自己人生的重大選擇時都為自己的選擇埋單了。第一次他選擇和秀珍在一起的時候忍受了村里人的冷嘲熱諷,第二次他選擇和秀珍分手和亞萍在一起的時候,他徹底失去了自己一生中最應該珍惜的人,他親愛的秀珍選擇了嫁給那個自己并不喜歡的馬栓,第三次他選擇和亞萍分手踏踏實實的回到自己所在的生產隊的時候,此時他已經是一無所有的人。
一個人的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選擇,這些選擇鑄就了你的一生,你的未來也在這些選擇里埋下了種子,你不知道這個種子會結出什么果子,你也不知道這個選擇給你帶來的是幸運還是禍害。對于高加林所作出的選擇,以一個旁觀人的角度來看,一個人若是被太多的誘惑牽絆住,考慮太多的名利,權衡太多什么才是最合適的,最后卻把真正的自己最應該珍惜的璞玉給丟掉了,而且再也找不回來了。我不知道一個人要怎么樣才能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適合自己的。現實中有太多的利益糾葛,太多的紛爭,太多的忽略,所以我們一錯再錯,我們一心以為能在我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時會遇見我們期待的幸福,卻不知我們已經去了自己不知道的深淵,是不是只有掉入深淵后我們才知道我們錯了,大錯特錯了呢?
當結局漸漸清晰,我們沒大哭或者大笑,沒有絕望,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也許這就是我們在經歷一切之后的笑看風淡云輕吧,我們知道我們真正長大了,成熟了,可以去踏實本分的去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了,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了,也許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人生》讀書筆記 篇19
話說,不在老師的逼迫下寫讀后感似乎還是第一次......
自從前一段一個兄弟給我推薦了張五常的教育博客,雖并未有時間細細看完他的博客,但是從中也受益不少。
張五常寫了一篇關于培養邏輯和書籍的問題,不同的書是適合不同的人的,就像是費沙的《利息理論》十分符合了張五常的思維步驟,他再看書的時候思維緊跟著書籍,因此看完之后思路也清晰了不少。
而我也十分幸運,在看了博客不久之后便找到了這一本《人生長恨水長東》,讓我的心情思路得到了一種極少有過的觸動與舒暢。
夫花易逝,而人生苦短。春花受寒雨凄風的無情摧殘而無法逃避,人一旦失去自由、受人宰割,也是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這本書原是在根據《寶蓮燈》進行的續寫,寫出了楊戩一生的隱忍,寫出了一代肉身成圣的傳奇。而這本書不只是在描寫這些,它細細地分析出了人生的宿命難違,而你最后的苦苦掙扎也只是在把你拉近你最后的宿命。天庭中的勾心斗角都隱藏在那平衡的背后。窮盡一生的努力,窮盡一生的奮斗也只配成為一切的創造者的一枚維護平衡的棋子。
看過《寶蓮燈》的人或許會被那玉帝的懼內,天庭的腐敗搞得很無語,但是佛家曾說有因必有果,那么腐敗的天庭,那么無能的玉帝何以維持三界多年的平衡,為啥一直無人敢真正進行反抗。之前我曾經考慮過這些問題,但是畢竟只是個神話,后來很快便忘記了。看完了《人生》似乎一切都有了個解釋,一切有因必有果。玉帝的懼內是假象,天庭的腐敗也是假象,更多的是幕后的計劃和眾人反抗之后玉帝的完美的處理。
說到成見問題,這本書似乎從前到尾都在描寫沉香等人對楊戩的成見,相同的做法,甚至很普通的一個行為在沉香等人得知事情真相的前后對楊戩的看法竟然大不相同。
再來說說我自己吧,從小到大,自己在逐漸地成長過程中逐漸變得對那些流浪動物的同情多于身邊的人,自己一直以為這種心理多少有些病態,但是書中陳述出了為什么我會有這種心理。楊戩為何一直掩蓋著自己維護自己的親情的事情,將這些事情甚至連自己的兄弟都不告知卻傾訴給了哮天犬。因為哮天犬有這那種本能的忠誠,本能的感恩。而人則有這本能的欲望,自私自利。如果街道旁有一個倒在地上的老奶奶和一個流浪在外無家可歸的流浪犬,我確實是很難抉擇去幫哪一個。正如金毛獅王謝遜所說的:“從那以后,我少殺野獸多殺人!”
我確實十分喜歡《人生》這本書的,相比那些網絡瘋傳的網絡小說它更多了一分內涵,相比母親希望能夠培養自己心智而讓自己看的,它更多了一分對興趣的吸引;蛟S就是這樣,自己真正能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的書便是一種天大的幸運,對自己的成長也會起著莫大的幫助。
《人生》讀書筆記 篇20
“我認為人生中不能沒有爽朗的笑聲!
爽朗的大笑,暢然,舒順,抑于狹小的自我內心世界太久,每日被繁雜的生活課業瑣事充斥填滿,且少了須臾停下來放松地大笑。常常有種感覺,人越往高處走,越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無知無助無力,心中越來越多的隙間被困惑滲滿,越來越不易感受到快樂。縝密的思緒仿佛一點點地使我們不易發笑,不易大笑,不易產生爽朗的笑聲。何其可悲。然而,城市,紛雜,擾攪,壓力,這些真的是我們不再大笑的理由么?實則不然,源者是我們的心,內心里的聲音。靜,使我們安逸;笑,看似動,擾動了平靜,可爽朗過后是真實可觸的舒暢,亦為獲得更大的深層次的內心平靜。躁動浮世間,愿一抹笑意,常掛于嘴角,愿銀鈴般的笑聲縈繞耳畔,人生,因之,美哉。
“有人認為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眾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但長壽,這對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會有一些好處的!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語,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長壽,這常人看來求之不得的命運,對于真正長壽者來說,或許五五開,但,長與他人的那些時光加之利用樂觀積極過活便最大程度享受其益利的一面。我想,人雖無力選擇在世長短,但無論長壽短命,凡存活于世間,極力認真努力過活便好,看世間冷暖,心,隨之起伏,或許時時有嘆息煎熬,但體味過,以心態化之亦非不可。于自己小小的內心,小小的過往,小小的人生旅程中,客觀出現發生的事無力扭轉,但主觀待之的方式可控于己,臨之于物,感之于心;钪,以心之力化物之逆。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要走,將視角拉遠,再拉遠,或許每個人,每代人的路漸漸渺小甚至虛無,但那并不代表人生無意義與價值。存在即合理。每個個體的存在都是歷史長河中必不可缺的一環;蛟S日常中,我們不會常常,作為一個小小不言的個體,想到自己的歷史價值,但立足眼下,步入大學,選擇今后所走的路,踏出第一步,我想,我們每個人自己道路職業工作價值的認同自信將助于我們實干,完成實現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的意義。
《人生》讀書筆記 篇21
怎樣用錢是人生大學問。錢能生錢,用好了能增值,否則,賠了夫人又折兵,反而落了一個不好的名聲。我們也往往用金錢的多少來衡量富人和窮人。很贊同星云大師的觀點:最富的窮人與最窮的富人。
聯系自己:
出生在普通家庭的我,過著平凡的生活,但我從父母那兒繼承了愛心、勇氣、奉獻。我把金錢看得很輕,這樣的人生卻收獲很多。金錢原本是用于消費的,如果沒有足夠的金錢,也不要眼紅,不嫉妒,更不能強取豪奪,要坦然面對;有了金錢,不揮霍,不吝嗇,更不忘本變性,須泰然處之。我希望擁有更多的金錢,可以做更多的利人利已之事。我更懂得:人,不能做金錢的奴隸,而要做金錢的主人。
反思重構:
如果讓我選擇:最富的窮人或是最窮的富人。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后者。我可以用有限的金錢為家人買合意的小禮物,為此我收獲的是濃濃的親情;我把有限的金錢送給朋友解決他一時之需,為此我收獲的是珍貴的友情;我把有限的金錢救助給受災的同胞,為此收獲的是高尚的心靈。如今,我把我的金錢觀傳遞給我的學生,。希望他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收獲滿滿。我所教的科目和經濟有決然的關系,注重金錢觀的教育很重要,培養良好的理財意識,最終實現快樂人生。我告訴他們:我們是學生,還沒有經濟能力,但是知識是不能用金錢買到的,如果同學們之間相互幫助,分享學習心得,我們就有雙倍的知識和思想。我們是最富有的人,實現了100%的利潤。
現在由書中得到覺醒:熱忱是一種意識狀態,能夠鼓舞和激勵一個人對手中的工作戀戀不舍。把熱忱與工作結合在一起,工作就不會那么辛苦和單調了。熱忱能使我的整個身心充滿活力,使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興趣,使我精力充沛、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而且不知疲倦。你的分享讓我們受益,謝謝!相信每天看到的你都是陽光燦爛的。
《快樂的人生》是戴爾·卡耐基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在本書中,卡耐基闡明了這樣一個觀點;消除錯誤思想和行為,在心靈中注入快樂,比割除身上的腫瘤和膿瘡還重要。該書的前三部分,闡述了要想得到快樂就必須“培養快樂的心理”、“不為別人的批評而不快樂”、“支配你的工作和金錢”;第四部分則由幾十位名人現身說法,講述自己如何得到快樂的經歷。
總之,這是一本引導人們踏上快樂的人生的書。
《人生》讀書筆記 篇22
多平凡的經歷,多普通的人生,多真實的人性,多簡單的故事,就這樣被寫成一本書,它今天換來我的熱淚盈眶,但不久后,故事將漸漸從我腦海里消失,因為它太平常,就像每天發生在我們身旁的事。就算故事忘了,領悟與道理卻留在心中,或許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我們在生命中有很多經歷,心動過,熱情過,包容過,得到過,失去過,背叛過,承諾過,離別過,悲哀過,快樂過……一切的高低起伏,一切的轟轟烈烈,到頭來都只是再平凡不過的一生。
我們常抱怨自己得不到幸福,卻沒真正嘗試去琢磨幸福的意義。得到一個人,我們都在挑剔對方的缺點與不足;失去一個人,我們才想起對方的美好。嫌棄,就像是很多人的天性,看見什么都會先發現其不足;而珍惜,卻需要被學習,從錯過與失去中學習。
所謂錯過,無須惋惜,因為你不知道如果自己得到了,懂不懂珍惜與感激。
所謂選擇,沒有對錯,每一條道路都可能遇到屬于自己的機會。人生的道路,不像那條已建好的馬路,我們必須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行走,去奔跑,去經營,才能創出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我們一生,即平凡又平淡,但我們有能力,把平淡的人生過得精彩,讓自己老去的時候,多一點懷念,少一點遺憾。
《人生》讀書筆記 篇23
人生就像是一場旅途,走走停停,途中誰也不知道會遇到誰,都無法確定旖旎的風景還是重大的災難誰先到來,可就是這樣的不確定性,造就了不同的人多彩的人生,我們時常感嘆命運多舛,可誰又不是在磕磕絆絆中走著屬于自己的人生路呢?
高加林一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矛盾,就像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樣,他也曾經歷過人生的低谷與高峰,有過許多讓他表達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情緒的理由。讀完全書我認為他的結局是好的,高加林就像是一位追夢人,從一開始的土地到發達的城市;從一開始的“下里巴人”到成為“陽春白雪”,我相信他的內心是掙扎的,既欣喜于這種轉變,也對因自己轉變而逝去生活、離開的愛人感到不舍。追求高雅生活、光明前途的高加林是人人都向往的,但他似乎忘記了他的“根”仍然扎根在土地上,他的真實身份仍是個農民,這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仿佛就像夢一場,在得到所有后生活又將已擁有的和曾經擁有的全部奪走,只剩得一抔黃土。
我相信所有讀者看完全文都會跟我有著同樣的疑惑:如果高加林最后沒被舉報,那是不是就能遠離變回農民的命運了呢?但在細細品味后我頓悟了,要是沒有走后門,也不會有這樣的生活,說到底高加林就像是我們每個人的縮影,都渴望飛得更高、走得更遠,我把回歸土地當做初心與扎根,高加林為了追求高品質生活拋棄了曾經支持的愛人、拋棄了最初生活的土地,就像為了追名逐利忘掉了初心、忘了感恩、丟掉了根本,這樣是無論如何都走不遠的。
“舉報”就相當于磨難或是重大事件的導火索,這對依然轉變了心態、一心只想高飛的高加林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他的內心已經無法接受那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自己了,結局令人唏噓。但我認為高加林最后的結局是好的,他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土地,那個養育他、教導他的地方,試問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在利欲熏心的浮沉社會中堅守初心、找回初心呢?路遙以高加林這一小人物映射普羅大眾的寫法,讓我深受鼓舞,明白了只有堅守內心的那一份凈土,不求“出淤泥而不染”,但也要保持初心,方能漫步人生路。
《人生》讀書筆記 篇24
柏拉圖說:“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生活是一個不斷堅持和不斷放肆的過程,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對我們心智的考驗和人格的驗證,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正如小說《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在對生活做出一次次艱難的選擇之后,也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小說《人生》是作家路遙先生的成名作,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它被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奉為經典,這并不是因為故事的離奇,而在于其平凡的普遍性。小說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符號,在他的身上我們不僅僅看到了路遙先生的影子,也找到了我們自己。
《人生》的創作背景是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由于商品經濟的活躍,打破了農村的保守,強烈的等級觀念和巨大的城鄉差異,使困守貧窮的農村青年渴望走出去,逃離一輩子固守土地的命運,出生農村的高加林就是這樣一位青年,他不愿被命運束縛,像他的祖輩一樣,為了維系溫飽而固守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所以他努力學習期盼有天能出人頭地,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高考失敗之后,高加林成了村里的民辦教師,本想著努力工作爭取轉正成為正式教師,卻沒想到半路被大隊書記的兒子頂替,連最后的希望都丟了,這讓他十分難過,他失去的不僅是一份體面的工作,更是理想的破滅,高加林心中憤懣他想要抗爭,卻被父親高玉德慌張的拉住了,大隊書記掌管著一家人的命運,即使他們做了手腳也需得對他們笑臉相迎,只有這樣日子才不會更加艱難,在這里階級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的時候,會記得給你打開一扇窗。高加林低谷的時候,劉巧珍帶著一顆愛慕的心,悄悄靠近了失意的他,漂亮苗條真誠善良的她面對暗戀多年如今痛苦的高加林,她終于鼓起勇氣吐露心聲,高加林被巧珍的執著和善良溫暖著,但劉巧珍似乎只是那個在高加林失意時給他慰藉的人,這種不平等的關系就像悲涼滄桑的信天游,也給故事埋下了伏筆。
劉巧珍溫暖了落寞的高加林,但卻無法讓高加林從事業無望的悲哀中走出來,埋藏在高加林心里那顆自我實現的火苗始終沒有被澆滅,他抗爭農民的身份,發誓一定要走出土地。當他可以利用叔父的關系進去城市做通訊干事時,內心的小火苗慢慢膨脹,當他遇到同是知識青年的高中同學黃亞萍時,他逐漸膨脹的欲望使他徹底迷失,然而不正當的工作機會,不純粹的戀愛關系就像孩子吹的泡泡一擊就碎,同時失去了愛情和事業,一切都太晚了,高加林的人生就像黃粱一夢,兜兜轉轉,最終回到原點。
路遙先生也曾說高加林這個形象在生活里并不應該指責他是一個落后分子或者是一個懦夫壞蛋,他是一個剛走上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不是一個成熟的完美無缺的人,只是青年高加林在面對愛情和事業、理想和現實的艱難選擇,也是每個年輕人的困境、期待和追求。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筆直的,有時候一招走錯滿盤皆輸,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秉持初心,從別人的故事思考人生,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高加林敗給了現實,他的人生難逃悲劇,盡管如此他勇于要改變自己現狀的決心依然給予很多人莫大的安慰與力量。
浮塵終有,既不會永遠旭日東升,也不會永遠潦倒貧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既然長風破浪會有時,何不高掛云帆,迎著風浪勇往直前!
《人生》讀書筆記 篇25
我不太懂棋,卻常聽人說:人生如棋。想來,這人生和棋是一個道理,每走一步皆需思慮許久,每一個選擇都要考慮再三。
暑假期間,讀完路遙的小說《人生》,倒是感悟頗多。
小說主人公高加林高中畢業后本可以站在三尺講臺教書育人,過著安穩生活,卻被官二代搶去此次機會。壯志難酬的他便是在這樣一個苦悶時期,邂逅了純真可愛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面對巧珍熾烈的愛慕之情,高加林逐漸從失意中走了出來。
重新振作起來的高加林抓住了回到城市的機會。然而,此次回城究竟是上天的恩賜,還是命運的捉弄,還未可知。
進城后的高加林如同出籠的雄鷹,在城市中大顯身手。同時,還遇見曾經的同學黃亞萍。每當兩人相談甚歡時,高加林總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質樸善良的女友巧珍。可當貼心地巧珍為高加林送來狗皮褥子時,他竟覺得難堪。思慮再三的高加林決定接受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愛,任由巧珍淚如雨下。
風華正茂的高加林事業愛情雙豐收,似乎一切都步入正軌。然而好夢難圓,有人告發了高加林進城。這就意味著他將面臨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黃土地。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全部幻滅的他只覺眼前蒼涼一片。
城里待遇優渥的工作已不再屬于他,他曾深愛的巧珍如今也已嫁做人婦,順德爺爺的一席話使他撲倒在黃土地上,淚如泉涌。
高加林的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而我卻在心里想著,倘若當初他堅持在教師的崗位不松手,是不是就不會有后面的輪番打擊;亦或是,如果他沒有放棄巧珍,后來的二人會不會迎來美好生活。
可是一切都晚了,這只是我作為局外人的臆想,高加林早已做出了他的選擇。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后來的他縱使淚流成河也沒有了重新選擇的權利。
路遙曾在《人生》中引用過作家柳青的話:“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這段話,似乎也可以作為《人生》的注解。
高加林畢竟也還年輕,日后的路還很長,從前的路走錯了,也可以作為人生的歷練。只是,往后的每一個選擇每一步路都要好好考慮。
我相信,現代青年高加林身上的那種不斷向命運的挑戰的品質會帶他走過驚濤駭浪,走向屬于他的春和景明。
我們應當謹記,人生如棋,落子無悔,更當慎之又慎!
《人生》讀書筆記 篇26
在家中的日子,是漫長的,又有著不盡的煩惱,算不算是閑下來的后遺癥?得益于爸爸媽媽的關心與愛護,所以自己已經很明顯地表現出懶怠無聊,因不喜歡和他們閑話家常,覺得徒增口舌是非,我便讓自己安心看看書。不知這樣的情況下,大家會選擇做什么讓自己不至于那么閑散呢?
最近剛好重溫了路遙的《人生》這本中篇小說,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喜歡看這類型的文字呢?這是我第二次看完《人生》,時隔多年,在不同年齡階段看書的心境大為不同,我雖然早已忘記彼時看完此書的感觸,但是會在心里提醒自己,有時間了一定要多看看,也許當時就略微明白,這樣的書籍是可以在不同階段面對不同的人生困惑的時候翻看,會有不同的體會。
在這次閱讀中,觸動最深的是巧珍,巧珍是一個美麗的姑娘,由于出身所限,她的父母并沒有給她提供上學的機會,所以她常常會以自己沒有讀書不識字有些自卑,尤其是在自己所愛的人面前,愛上的那個人偏偏是有才華有學識的,她帶著透徹的真摯的善良與愛,勇敢地去愛著高加林,她的愛純粹濃烈,可愛令人心動,我也是很愛這樣的人兒。高加林,與巧珍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但是在家境上遠遠不及巧珍家殷實,所以他雖有才華,卻也受到了貧困的家境影響。本來在學校教書,卻因別人家里有關系使得他丟掉了工作。他那熟讀的國際知識、他那豐富的文筆、他那滿腔的熱情,終于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敗下陣來。他果然頹廢了一段時間,而后老老實實接受了自己是個農民的角色,加入田間勞作。在他最低迷的時候,這個可愛的姑娘,出現在他身邊,那么熱切地愛著他,讓他感覺到有了愛情,似乎生活也有了變化,有了希望。可是啊,這樣的人心總歸是不滿足的,這樣的幸福生活并沒有讓他的心真正安穩下來。在他的叔叔調到本村工作后,一些人為了巴結他們家,使得高加林重新擁有了體面的工作,到了新工作地方,他遇到了在讀書期間認識的另一個女生,就這樣在面對工作的前途、心理層面對巧珍的沒有讀書的嫌棄(就該用這兩個字吧)的情景下,混著各種選擇之中迷惑不已,選擇放棄巧珍,拋棄了巧珍對他的愛,想著擁有另一種生活,但是現實不會這么美麗,最后工作不成,感情落空,終成遺憾。人生之中,選擇二字是多么重要
我看到這樣一系列的變化,邊看邊感嘆,似乎這樣的愛情悲劇常常被人說道,是與性格有關嗎?一個玉樹臨風、才華橫溢的少年,卻在這樣的生活條件里,有著敏感、自卑、好高騖遠的性格,才導致做出后悔都來不及的決定嗎?
我很喜歡喜歡開篇的一句話“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人生》讀書筆記 篇27
誠善良的巧珍,堅毅勇敢的高加林,高傲美麗的黃亞萍,熱愛生活的的德順老漢,八面玲瓏的高明樓……構成了農村與城市的生動畫卷。
我最愛巧珍,愛她的質樸善良,雖然她沒有讀過書,但她有著自己的追求,她不喜歡權貴,偏偏愛上了一個普通的民辦教師高加林。當高加林被辭退時,她的安慰,她鼓起勇氣的表白,讓高加林重燃對生活的期望;當高加林讓她刷牙學習文化人的氣質時,她拋棄所謂的偏見,蹲在河畔下刷著牙,豁出了臉;當高加林提出分手時,她對高加林的行為給予體貼和理解。她愛高加林,但她不會失掉自己的尊嚴。她執著愛情,但她也是自卑軟弱的,她認為自己沒有資格與那個學識淵博的城市女孩黃亞萍爭一爭。
而文章的主人公高加林,他對未來有著無限的憧憬,他向往城市,但他并不認為鄉下人就該低人一等。書中的高加林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沒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每一次的波折,每一次的抉擇不過是一個平凡人述說著平凡事。‘‘他雖然從來也沒鄙視過任何一個農民,但他從來都沒有當農民的精神準備。正高度概括他的一生,也是他做出無數抉擇的源頭所在。
人活一世,不能處處叫人滿意,但時刻懷著謙虛與熱情,便會得到很多。
正如路遙所說:‘‘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
我們應該真正看清生活中無數不合理的東西,不能帶給自己和他人無窮的悔意。生活固然會讓我們迷失自己,但每條路的走向,是自己的抉擇。
我們的人生都像是高加林和巧珍,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我們人生中每一個抉擇都極為重要,正如學習,高考,選擇大學……我們要堅定當下,仔細做好每一個選擇,懂得寬容和理解自己,繼續努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人生》讀書筆記 篇28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陜北的農村地區,故事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小學教師,就在他以為才能和抱負得到實現的時侯,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利用關系,讓自己的兒子頂替了他教師的位置。
他由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變成普通的農民,對于高加林來說,他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已經受很大打擊,虧得這三年教書,他既不要參加繁重的勞動,又有時間鉆研他喜愛的文科,他雖然不鄙視農民,但也沒有當農民的精神準備,但他毫無辦法,嚴峻的生活把他趕上了這條塵土飛揚的路,家里連買油鹽的錢都沒了,他不得不承認,他只能開始這樣的生活,漂亮單純的農村姑娘劉巧珍和他熱戀,使他心灰意冷的心,重新激發對生活的熱情。
然兒命運又一次垂青了他,因轉業回鄉叔叔的關系,高加林很快地回到城市,并且成了一名縣通迅干事,他感慨后門,可真比前門的威力大呀,此時,高加林重遇高中同學黃亞萍,為了得到大城市發展,他舍棄了農村姑娘劉巧珍。
正當高加林和黃亞萍浪漫的熱戀時,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有人檢舉他是靠關系在縣城工作,高加林被撤銷工作和城市戶口,送回所在大隊,他叔叔被撤銷領導職務,等侯人事部門重新分配。
當高加林再次從喧嘩如水的大城市回到這僻靜的山區小村莊時,巧珍已嫁他人,他絕望地叫道:晚了!我這個混蛋。
當他再想到黃亞萍時,他心里沒有難過,只是嘴里喃喃地說了一句:生活!真是開了一個玩笑?墒,社會也不能回避這個責任,高加林的悲劇含諸多方面的因素。就讓明斷的公眾去評說吧,而嚴峻的現實生活最能教育人,它讓人減少狂熱,增加自我反省,人生!你擁有了瞬間的精彩,而失去了一顆平凡的心,人往往浮得高,跌得重。
人的一生沒有一帆風順的,故事詮釋了人生中的進與退,得與失,而現實不以個人的意志而轉移,用故事里的一句精典評論做結尾:誰要是離開自己的現實,就等于離開地球。
而生活并沒有結尾,人不怕跌倒,就怕跌倒了就再已不爬起來。
《人生》讀書筆記 篇29
發表于1982年的《人生》將路遙帶入文壇的同時,也將無數的爭議賦予高加林這個人物形象,最多的是對于其愛情的諷刺:“喜新厭舊”、“忘恩負義”、“現代陳世美”等等。人們往往傾向于將高加林的結局稱為悲劇,而我更愿意將其歸于人生階段的一種可能結果,一種理想與現實沖突碰撞后產生的現狀。
在我看來,文中的高加林和黃亞萍固然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代表,但兩者的默契,不僅僅存在于先進的思維方面,同時也在身份地位上有著潛意識的認同。高加林堅信農民沒有出路,而黃亞萍盡管愛著高加林卻在本能上排斥農民的身份。這也就是高加林在得知被檢舉后立即向黃亞萍提出分手的原因。在愛情和尊嚴面前,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尊嚴。
愛情與遠方
再回到愛情這個千古命題上,本書的主人公又要轉換為巧珍。巧珍的愛是無條件的,她對于愛情唯一的評判標準就是符合心意,所以無論是在追求還是得到抑或是永久性失去后,她都義無反顧地愛著加林,這種愛是超越文化界限的愛,純粹,單一。相比于巧珍,高加林的愛則是模糊不清的。面對黃亞萍的表白,他無法確定,一方面是對巧珍的留戀,另一方面,是和黃亞萍靈魂的契合。而在我看來,這兩種愛,都不是真正的愛。前者包含著萬念俱灰時對農耕文明的認命,又有道德綁架式的顧慮;后者可能只是想法觀念上一時的歸宿感,而這簡單的歸宿感,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來源于知識分子無法避免的清高孤傲。那種對自身的肯定,渴望孤獨而又希冀靈魂歸依的矛盾將高加林和黃亞萍帶到了一起。當然最為重要的是,他在黃亞萍身上看到了美好的未來。“人生有兩大悲。阂皇侨f念俱灰,一是躊躇滿志!辈坏貌徽f,高加林的愛情,更多的是帶有理性思考站在自身命運角度考慮的一種人生方式。
“當愛情和藝術遇合的時候,不是人物選擇愛情,而是愛情選擇人物。”巧珍無疑是為愛而生,為情而活的。而對于高加林,愛情不是他的唯一和全部,“他在功利主義思想支配下的愛情取舍,有他性格的合理性”而對此,“道德主義審判是無效的”。高加林對于愛情的復雜心理并沒有奪走他對于道義的冷漠,他也知道什么樣的愛情是可貴的,當他失去巧珍后,他也清清楚楚地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一塊金子。但是,對于情感的心知肚明遠遠敵不過他對于未知和遠方的渴望。
時代與希望
而在真正的社會關系中,一件事情的產生和發展往往不只是個體的因果!度松返拈_篇,即是高加林失去民辦教師的身份,取而代之的是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自此,關系網絡的錯綜復雜始終和高加林的命運息息相關。有能力有才華卻沒有機會,是那個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在此基礎上,出現了甘于平凡的高玉德和銳意進取卻空有一腔熱血的高加林。并在集體無意識的作用下,使高加林這一輩人意識到只有通過走后門才能達到目的。而這,是致使高加林一切失敗的根本原因。因為馬占勝的阿諛逢迎,高加林進入了縣委,從一開始的惴惴不安,到坦然接受,高加林在潛意識中認定自己就屬于這里。之后對于黃亞萍的表白,他舍棄巧珍,一方面也是他理所當然地接受了黃亞萍的“施舍”,而不再感到最初的愧疚。真正罪惡的永遠不是環境本身,而是一個特定氛圍對于個體毀滅性的摧殘。
但是,高加林所經歷的一切,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切。我之所以不愿將其稱之為悲劇,是因為這本身就孕育著希望。路遙很聰明,給最后一章的標題打了個括號“并非結局”。故事在這里就講完了,而高加林的人生還遠遠沒有結束,又或許是剛剛開始。重回故土的他,卸下了年輕時的自恃清高,拋卻了不切實際的偉大妄想,從這一刻起,他才認識到土地之于他的意義,也正是從這一刻起,他才感受到鄉民樸實的溫暖,開始平等地看待每一個農民,并在此刻呻吟“我的親人哪……”
《人生》讀書筆記 篇30
當我剛剛進入中專學習時,就在圖書館遇到了《人生》。細讀后,感慨高加林的人生活成了一個圈。他渴望走出生育他的黃土地,高中畢業后成為一名民辦教師卻被頂替,無奈地又回到黃土地,在痛苦中迎來了劉巧珍純樸而炙熱的愛,在他安于享受這份美好,接受安于黃土地的命運時,卻迎來了城里廣播站工作的機會,又收獲了與黃亞萍志同道合的愛情,順風順水時因被人告發竟神奇地再一次回到了黃土地。幾年以后,我步入社會,再讀《人生》,感嘆高加林的命運就是我們這批70后的縮影,這才開始同情他,同情自己那代人。
高加林不優秀嗎非也!他才華橫溢,無論做民辦教師還是寫廣播站的稿子,都非常稱職。可命運偏偏給他開了一個又一個玩笑,他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被頂替、被走后門,始終被一只無形的手操控著。
我們那代年輕人的理想是:走出農村,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走進城市,到企業做一個擁有鐵飯碗的工人,享受煤氣罐、自來水、八個小時工作制以及空閑時間可以打打電話聊聊天、逛逛公園、看場電影的城市生活。
而實現這一夢想的唯一捷徑,就是努力學習,通過中考,鯉魚躍龍門。
那時中專的錄取分數線比中師要高得多,中專都是部省級的,如能考上,一般都能在一個大或中等的城市有份工作。而中師畢業后,一般照舊回到村里、鎮里教書,留到城市的很少。所以那些年我們拼命地學習,擠破頭地考中專。很幸運,我考上了。在順利找到工作后,又與相熟的同學喜結良緣,大部分人都是在自己的單位找一間宿舍或庫房,收拾粉刷一番后當新房,過起了柴米油鹽的生活。
本以為我們就這樣成為了真正的“城市人”。誰也沒料到,自從1994年“下崗工人”這個名詞開始出現,短短幾年,成千上萬的工人開始下崗,一時間我們沒了工作,微薄的下崗補貼也只開了短短半年。怎么辦以后的吃穿用度靠什么
我們去夜市擺地攤、去勞務市場找工作——然自以為有知識、有能力的我們,卻只能和進城務工人員爭一份早市夜市擺攤賣菜賣衣服或在飯店打雜的工作。我們吃著最便宜的蔬菜,算計著過日子,家底還是越來越薄,甚至重新依靠農村家里人的接濟過日子,從家里帶回白面、小米、面條、咸菜,再無從前衣錦還鄉時的光彩了。當初單位效益好,過年過節發大米、帶魚、牛肉、月餅、蘋果、大鴨梨等福利,我們興高采烈地帶回去給父母、姐妹和孩子們品嘗,還經常買些農村稀罕的板栗、點心等帶回去,現在卻完全反過來了。當初作為天之驕子風風光光地走出農村,現在又作為一名落魄者灰頭土臉地回到農村,而家鄉的親人與父老鄉親卻溫柔接納了我們。
我們當中,有的人在農村等待了好幾年,才有機會參加縣里組織的招聘教師的考試,拿起粉筆做起了老師;也有逆襲成功的優秀者,靠著做生意打拼,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然而這樣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命運無常,我們曾經那么努力地拼搏,渴望走出自己命運的圈子,品嘗過成功,也經歷過失敗,最后又神奇地回到了生命的原點。誰是我們命運背后的那只手,在操縱著我們的人生呢。
《人生》讀書筆記 篇31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在大三下半學期。那時候,生活很動蕩(其實根本沒有生活),偶然在天津的一個街頭的破舊書店,看到了這本人生?赡苁钱敃r對人生非常有困惑吧。于是就買下了這本書。
小說的一貫手法。當時已經很久沒有讀過小說了,都是以專業書籍為主,但是竟然沒有不適應的情況發生。 也許是真正的經典作品,總能夠在一定的處境之中打動讀者。
在第二遍讀的時候,已經是研究生畢業之后了。世界每天都在變化,人們的生活也處在普遍的焦慮和動蕩不安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又面臨人生的決定。因此,又買了這本書來讀(之前買的丟了找不到了,笑哭,還好是高仿,價格不貴hhh)
挑重點章杰來讀。在高加林,面對黃亞萍和巧珍的抉擇的時候,他痛苦萬分,最終還是冒著死懟張克男的風險,選擇和黃亞萍走在一起。
在之后,我們讀過本書的讀者都知道了,最后的高加林是一場悲劇,面對被取消了教師職位的處境,不得不和黃亞萍說了分手。而巧珍此時也已經嫁做人妻,沒發和佳林在重歸于好。 這令人痛苦和絕望。?
還是要靠老人的勸說,高加林想死的念頭竟然都有,記得沒錯的話。?
如果他不確立自己和堅定自己的生活原則,生活就會不斷地給他提出這樣嚴峻的問題,讓他選擇,不選擇也不行!生活本身的矛盾就是無所不在的上帝,誰也別想擺脫他!
這講的多么好啊,在當時的我來說,就是一陣強心劑一般,給我當時的環境一劑強有力的定心丸。?
在最后,德順老漢對于高加林的教訓,也是非常之深刻而發人深省。
是的,F實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如果要離開自己的現實,就等于要離開地球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 尤其是對于剛踏入人生活倒庫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最重要的認識。
高加林的悲劇對于我們的啟發還是非常之多的。在二十多歲的年紀,從讀書到工作,工作上面臨的動蕩,以及生活上和家人,朋友,的相處關系,都是需要去警醒自己的。在丟了工作以后(被人穿小鞋,)高加林并沒有放棄人生的希望,在之后的生活中,不斷有新的人,新的事情的出現,并且在他的抉擇過程中,給了他不斷的人生打擊,而故事在他最后和德順老漢的腳談過程中,最后有這懺悔的淚水。這也是對于他自己來說是人生的重要的一課。?
高加林后來怎么樣了?他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巧珍,失去了黃亞萍,最后應該怎樣生活呢。這些,作者都沒有給我們答案。我們去思考,怎樣才能讀過這動蕩的一生呢?作者沒有給我們答案,但是最后,交代了這并不是本書的大結局。那么,最后的結局又是什么呢?這值得我們玩味...高加林是從此自暴自棄一蹶不振,還是在之后的人生遇到了轉折點一路向上,亦或是再次經歷這些,永劫回歸他的人生呢...? 我們不知道,痛苦也許會有,幸福也有,而這就是人生吧。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去面對和思考的重大問題。
想起來一句經典的話。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結果。而是這個過程。 也許,享受人生的過程,是我們獲得幸福的生活的最重要的認識吧。?
希望每一個閱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能夠從反思中獲得人生前進的力量,來堅定自己的決定,無論面對什么人生困難或挫折,都可以笑對人生,從容而堅韌。
《人生》讀書筆記 篇32
路遙靠長篇大論的三部曲才描繪出一個“平凡的世界”,卻僅以中篇小說的篇幅詮釋了“人生”。書的開篇引用柳青的話說到“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作者正是借主人公的這幾步“緊要處”展現了人生。
高加林本是高家村的民辦教師,卻被村中領導高明樓的兒子靠后門擠下了位。這個不曾下地勞動的文化人,也不得不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選擇最苦最累的活,與全村人賭氣,想以一手鮮血來證明自己,憑身體的疼痛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從而獲取些許精神上的歡愉。其實上天對高加林不薄,在他遭遇了生活的不幸時,也讓他嘗到了愛情的甜蜜。他與劉巧珍相愛,巧珍是個勤勞能干·善良樸實的姑娘,恰似降到高加林心頭旱地的甘霖,在高加林苦悶時給予他安慰。正當高加林開始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時,上天又與他開了個玩笑,他的叔父回到地方做局長,連害他失去工作的高明樓也來巴結他家,高加林憑今非昔比的“地位”,又在縣城“謀得”了好差事。
高加林因后門失去了民辦教師的職位,又因后門當上了縣里的新聞記者。再次回到縣城的他,不僅不再痛恨走后門,還開始理所應當地享受起后門的優待,有些飄飄然的他也不禁感嘆道:“后門,可真比前面的威力大!”滿腹經綸的他,不久便在縣上大放光彩,高加林的一腔熱血也全注入了充滿希望的新生活中,許多姑娘千方百計地接近他,他的高中同學黃亞萍也三番五次地上門暗示愛慕之情,高加林也漸漸發現他與巧珍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了。而當黃亞萍暗示高加林與她在一起會有更好的前途后,權衡利弊,一心想進更大的世界,想登上更大的舞臺的高加林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黃亞萍。此時的他,一心想向外闖蕩,卻丟失了在內之本。高加林拋棄了劉巧珍,正式于黃亞萍交往,盡管心有愧疚,但他已被事業愛情雙收的喜悅沖昏了頭腦?珊镁安婚L,高加林走后門的事情被揭發,生他養他的山川土地又把他召了回去。
對于曾立誓再也不離開的縣城,原來他高加林只是其中的匆匆過客;面對新收獲的愛情,他也因身份差別不得不與之了斷。此時的巧珍已穿上了別人的嫁衣,做了別家的新娘,高加林已沒有了退路。高加林失魂落魄地回到村,他熟悉的黃土,碧綠的莊稼,清晨的紅日并未抹去他內心的灰暗。他以為自己會被譏諷和嘲笑包圍,卻未想到這些純樸的莊稼人給予了他無限的關懷與安慰。在德順爺爺的指點下,高加林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他的人生道路,還很漫長。在得知德順爺爺和巧珍為自己說情,幫助自己后,高加林“一下子撲倒在德順爺爺的腳下,兩只手緊緊抓著兩把黃土,沉痛地呻吟著,喊叫了一聲:‘我的親人哪……’”
最后的喊叫,高加林叫的是“我的親人”,那么這親人是誰呢?是德順爺爺?是劉巧珍?還是他的父母?我覺得都不是。他呼喚的是他手中那兩把黃土,是他賴以生存的山川大地。土地,就是他的至親,是他的生存之本,也是他的做人之本。
作為讀過書的文化人,高加林不滿足于生活現狀,渴望到外面的大世界去施展才華,這沒錯,他希望上進,抓住機遇,這也沒錯?筛呒恿肿钣羞h大的抱負,有不凡的才華,但也有自負自大的一面,這也正是因為他忘了自己的本,是土地。黃亞萍給高加林寫的小詩中,她希望高加林是自由的大雁,可以飛到更適合他生存的土地,但她的立場畢竟與高加林不同。實際上,高加林不是她所愿的大雁,而是像德順老漢口中所說,是扎根在土地的一棵苗,他可以生長,將自己的莖葉散到四面八方去,但他的根在土地,離開了土地,便不能生存。即使這片土地再貧瘠,他也不能脫離,不可能懸空飛起,即使能做到脫離土地,根浮著,是站不住腳的。如果高加林在面對一切抉擇時,能想到土地是自己的做人之本,以此來判斷選擇,或許他的選擇會更慎重些,他能思考地更透徹些,也不會過于急功近利。
也因高加林并未記得自己的本在土地,一旦有不如意,踏遍輕易地自暴自棄自卑。巧珍被他拋棄,但看到她生活和勞作過的土地,看到她所耕耘的一切,便對生活重拾了希望。德順爺爺做了一輩子光棍,無依無靠,但也從未輕生,依舊靠勞作來為村里貢獻。這兩人與高加林相比,都更堅強,也更踏實,他們也不會像高加林那樣虛華、浮夸,因為他們都記得,土地是自己的生存之本,沒有土地就什么都不會有,但只要有土地在,一切都能通過勤勞耕作得到;他們也明白,土地是自己的做人之本,腳踏黃土,就能播種下生活的希望。而高加林僅僅因為再次丟了工作,要再次當農民,心愛的人離他而去,就覺得活著沒意思,他不僅輕視了生命,還輕視了土地。最后的一聲吶喊,我相信他已明白了土地才是他的根本,我也相信他會重新振作,開始嶄新的生活。
女媧用黃泥捏人,上帝也用塵土造出了亞當,這些古老的神話不謀而合,都認為人類的血肉之軀都是由土地塑成的。我們靠土地生存,人類文明的起源便是農耕文明,最初人類社會的風俗習慣、思想文化都在日常耕作中產生。土地不僅給了人們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還教給了人們勤勞、踏實、淳樸的本質。從某種角度來說,土地便是我們的根本。
人生總是戲劇性的,在生活中,你時而占上風,時而處下風。但無論處于何種境遇,或喜或憂,或風光或潦倒,人,都不能忘本。
《人生》讀書筆記 篇33
所謂人生,有的人執著于成功,可以摒棄內心真實所愛,選擇可以成就自己的跳板;有的人為其所愛,傾盡一生不求回報。
高加林從小博覽群書,隨時可以與人高談闊論。雖生來貧窮,精神世界卻一直富有?释晒,不甘心平凡一生。而巧珍善良美麗,卻不識字。他們倆的相愛從一開始就能預料到結局。
后來高加林會選擇有見識有能力的播音員,而拋棄溫柔漂亮卻沒文化的巧珍。這不是無情與有情衡量的標準,無需批判。而是價值觀世界觀的牽引。最終人和人在一起長久并且欣賞的前提,一定關乎靈魂的想通性。這不僅僅是不懂你不理解你只百般討好甜言蜜語的人所能代替的。
愛情與友情亦是如此。有的人只能當普通朋友,有的人能當知己和戀人,區別僅此而已。
《人生》讀書筆記 篇34
這個暑假我讀了路遙先生的《人生》這本書。正如他在開頭引用柳青書中的句子“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書中主人公高加林這個年輕人,他的經歷跌宕起伏。從高中畢業回到村里當民辦小學的教師,后又被人擠掉了當教師的機會,被退回農村當農民。在人生低谷時,與單純善良的劉巧珍相愛相知。但不久后叔父高玉智作為區勞動局長回到高家村,讓他有機會“走后門”到城里做通訊干事。再次回到城市的高家林糾結后決定拋棄農村姑娘巧珍,選擇了對自己前途有益的城里女性黃亞萍。而黃亞平男友張克南母親為了替兒子抱不平,舉報加林走后門,這一次高加林丟了工作,失了巧珍,又被打回農村,做回了農民。
但至此是小說的結尾,卻不是高家林的結局。最后他理解了德順老漢對她的開解“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彼麤Q定重新好好開始生活,這可能是這個年輕人的又一次起點。
可能你會想如果他不走后門,如果他不選擇黃亞萍,如果。如果他能在人生重大選擇時,能提前想到后果?那當然不可能。人生總是充滿未知,也充滿變數。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我們要面對的種種選擇,及在選擇之后,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和必須承擔的后果。選擇的對與錯,我們在之前都無法知曉,我們都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我想,我們能做的只有不忘初心,不違背道德和法律,珍惜當下,知足常樂。
《人生》讀書筆記 篇35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喜歡思考人生。但總覺得思考的很不徹底,同時感到特別膚淺。但自從我閱讀《人生》后,對人生終于有了一番別樣的理解。
《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馬云曾這樣評價道:“18歲時,我是蹬三輪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笔前,正如作家柳青而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所以路遙的《人生》猶如一位經事的老人,耐心的給我們解剖人生的真諦。此部書對那個轉折時期中錯綜復雜的生活矛盾進行了放映和闡述,并以人物的心理的活動和命運展現出來,尤其挖掘人物的精神境界。在路遙的筆下,主人公就不只是道具了,而在演繹著一段段曲折的人生。但在實質上,這些主人公卻早已經復活,重生在每一個讀者的心里。
此書中,作者不僅塑造了像高加林,劉巧珍,德順老漢一系列的正面人物,同樣也把劉立本,高明樓等反面型的人物寫得活靈活現。但作者并未一味的贊揚一些人,也未尖刻的批判某些人。他只是陳述生活的現象,幫助讀者更好的解讀人生。
《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作者用的筆墨最多。他是一個生活在農村和城市交叉地帶的,充滿青春活力的,但在強大的現實面前無法掙脫的年輕人。他,一個二十多歲的人,便多次碾轉在農村與城市之間。經歷了農村—城市—農村—城市—農村的曲折與無奈,同時穿插了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情感糾葛與矛盾。因此,他可稱為一個線索性的人物。他的身上既有農村與生俱來的樸實、善良和一種對本分的堅守,然而又帶有新一代知識青年的朝氣、瀟灑和才華,或者說是一種掙脫現狀的堅毅。從書的開頭我們就知道他原本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莊稼人,是農民的兒子,所以他深深的明白在貧瘠的山村當一輩子農民意味著什么。雖然他從不鄙視農民,但他自己卻從來都沒有當農民的精神準備。他不愿意像他父親一樣一輩子做土地的主人或者是奴隸,他希望自己未來生活在美麗的城市。因此,高家村八月迷人的田野縱然美得讓城里人都羨慕,但對于他來說,那已經太渺小了。
當高明樓為了自己的兒子當民辦教師,將原本是他的職業的教師撤銷后,高加林就在心里進行了一場可謂是生與死的掙扎。他悲觀,他失望,他痛苦,所以他瘋狂的參加勞動,想要讓勞動占據整個思想,從而使自己不幻想。但他內心對城市的那種激烈的期盼始終像毒蟲一樣啃噬他的心靈,他活在矛盾中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女孩劉巧珍出現了,她得愛質樸而純真,真切的關懷讓他屈服。然而我認為劉巧珍的出現只是加林在失意時精神的一種慰藉罷了。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又一次會到他朝思暮想的城市中,他的心又一次踴躍起來。通訊干事這個職位讓他的自尊得到充分的滿足,才華也得到很好的體現,他開始小有名氣了。也遇到了一生中的第二個女孩黃亞萍。因為黃亞萍是一個現代的城市女性,有那種城市女孩特有的任性和勇敢,高加林被她得才華和家勢深深的吸引。于是他設法斷絕了與劉巧珍的戀愛關系,反而不顧父親和德順爺爺的勸告,和亞萍開始了夢一樣的戀愛生活。他感到自己和亞萍的結合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但好夢往往難圓,他那走后門當記者的事情被人揭發了,沒有人會為了他的才華而重用他,他唯一的路就是再回到農村中去。他的夢又一次破裂了。帶著失望回到農村時發現親愛的巧珍在一陣失戀的痛苦后已經嫁作他人婦。他一下子知道自己從哪里來,現在又要到哪里去了。于是鐵了心要好好的做個農民。以后的高加林作者未敘,但我想他以后縱然再經歷些風雨,也會多一分慎重實際,少一分浮華。
高加林的坎坷與曲折我深表同情,我不愿將他稱贊為英雄或者是模范,也不愿赤裸裸的指責他是懦夫或者負心漢。因為我個人覺得生活往往表現出復雜的形態,對于一個剛剛走上征途的年輕人,要他完全的撥開生活中的表面的東西,鉆探到生活的深層次中去,是很不現實的,也不可能實現的。
其實,高明樓,劉立本,巧珍,亞萍,德順,加林以及他爸媽…無論是善人還是反面的人,他們都在品讀自己甚至是他人的人生。所以我個人認為路遙先生不對他們做人格上得評價是非常正確的。
從中我們也可以領悟到:生活是復雜的,現實是真實的,我們無論在何時都不能丟棄自己的原則和自己的根。倘若我們不立足于現實,不把握自己的原則,那在人生的岔口上很容易迷失方向的,進而走錯了人生路。柳青的話很及時,緊要處只有幾步,一旦走錯著幾步,損失的也許就是美好的愛情或者是人生的關鍵,以至于影響自己的一生。所以我們在走每一步時,都要多一分慎重與原則,少一些虛幻與浮華。當我們真正以一種洗凈鉛華的心去解讀人生的時候,人生就會綻放出花朵,讓我們觀賞她得多姿,領悟她的內涵。我深信,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絕不是句空話。人生就像一座高山,我們爬它的時候,也許前面有一片片阻礙的洼地,但當我們真正通過了它們,我們就有機會去爬另外一座更高的山峰了。
更多的感受需要每一個人去體悟,我想,會有不一樣的收獲。書永遠是一種享不盡的精神食糧。
《人生》讀書筆記 篇36
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高加林的幾次人生起落,回到農村土地,離開土地,最后又回來的故事。
回到土地
他出生農村,由于從小上學,精神生活十分豐富,與家中一輩子窮苦的父輩不同,并沒有受過勞動的苦。高中畢業之后在村中小學教書。可是三年后被村長的兒子“走后門”頂替,迫使他回到土地,進行體力勞動賺取工分。
離開土地
高加林的二爸常年在外當兵和家中聯系少,后突然轉業到縣里勞動局當局長,雖位高權重,但他拒絕給高加林“走后門”。其下屬瞞著他給高加林在縣城謀了職,致使高加林離開了貧窮的農村土地。
再次回歸
高加林進縣城工作后,受到了縣城高中同學黃亞萍的表白,為了追求更高的夢想,他拋棄了自己在農村的相好——善良的巧珍,與黃亞萍在城中高調的戀愛。
但黃亞萍相處三年的前男友母親抓住了高加林“走后門”的證據,高加林雖有才華,可還是被退回農村公社,其依靠黃亞萍的夢想也終成黃粱一夢。
作品背景
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鄉村和城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具有不同經濟制度、文化特征、價值觀念等。城市工作的人具有固定工資并且享受國家的各種福利待遇。而農民不僅要按時按量向國家交納糧食,還要完成國家規定的各種稅費,參與無償勞動。
各種政策將農民強制性地限制在土地上。使農民長時間處于相對貧困的狀態。
高加林的人生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展開的,雖因長期讀書離開農村,可在高中畢業之后,農村戶口的他感到“盡管和縣城只有十來里路,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已經是在兩個世界了”。而且,當時的國家在農村不招工不招干,沒有特殊的機遇,他是沒有可能進入城市的。
因此,當高加林拋棄一切將自己的遠大追求寄托在黃亞萍身上時,大家稱他已經是“一個豆芽菜,跟上一點土也沒有了”。
《人生》讀書筆記 篇37
故事的開始在一個風嘯雷吼的夜晚,這樣壓抑的環境無疑與剛剛被下崗的主人公高加林的心情相適應。三年前,沒考到大學,他已經很崩潰了,現在的處境無疑讓他感到絕望:他想逃離被捆綁在土地上的命運,而今卻也只能被捆綁在土地上?释饷嫘率澜绲母呒恿趾芡纯,他想利用他的學識大顯身手,可在高家村這片土地上,他拼盡全力能得到的也只會是和勤勞的莊稼人一樣的滿工分。他看不見人生的希望。
頹廢地過完一個月,在瞧得滿頭銀發的母親后,他自責起來,他決心改變?赡苷嫒缰杏怪酪话,命運不會給太好的也不會給你太差的。他遇到了他的愛情,遇到了可愛的劉巧珍。巧珍是村中“二能人”的二女兒,家境殷實的她卻由于封建思想而沒有上過學。她羨慕那些文化人,她的內心渴望能有一個有文化有氣質的人當她的家。在四鄰八村,她唯一能看見的就是肚子里有墨水的教書先生高加林。她很早就愛戀著加林,但由于二人學識的差距,她很自卑,一直不敢有所接近。如今,高加林回到農村了,看來只能是在農村了。她沒那么自卑,鼓起了勇氣,向加林坦露了心聲。
加林萬萬沒想到,愛情會在他最失意、落魄的時候到來。起初他很驚慌,但很快巧珍的愛撫平了他受傷的心靈,再次讓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但這自由的愛情,在這新文明春風尚未吹到的高家村無疑是不被允許的,不被人接受理解的。在旁人看來,這二人竟然敢在外面偷偷約會,親嘴,呵!多么敗壞風氣。〈遛r民的議論無疑激怒了高加林,他想破除高家村的封建禮教:他故意與巧珍在太陽底下,人多的地方向眾人展示他們的愛戀,捍衛他們的愛情。
所謂欲揚必先抑,前期種種的挫折與不幸,鋪墊來了高加林“逃離”農村的機會。加林在外從軍多年的叔父回到了當地,成了當地的勞動局局長,他也由此去了縣城。有抱負、有銳氣的新青年高加林很快嶄頭露角:跟著去抗洪救災,熬夜寫下新聞稿;帶著相機,報導縣城內的各大會議;籃球場上,身披11號球衣精準灌籃。他很快成了小縣城的風云人物,人們都在打探著這個出色的年輕人。他也迎來了生命中的另一個女人。
黃亞萍是干部子女,在上學時她被這個雖然來自農村但卻學識過人、談吐不凡的年輕人所吸引。但他是個農村人,她們斷然不會有所結果。而如今,加林來縣城了,在事業單位工作,有了編制,并且如此耀眼奪目、引人注意。她沒有顧慮了,勇敢地向加林坦露了心聲。加林知道后,先是驚喜,又是驚慌。他已經有了巧珍了,但巧珍的談吐永遠是農村的幾只鴨,幾只豬仔。與他想要求知的國際問題截然相反,他們無疑是沒有共同語言的。而亞萍卻是能給他講美國政治、十二種新能源的存在。一番思量與掙扎,他選擇了與有共同語言的亞萍在一起。可憐的巧珍,知道他的心思,成全了他,不再黏著加林,傷心地回到了農村,嫁給了一直愛著他的莊稼人馬拴。
命運總是這么出其不意,剛給你一段好的光景,又立馬讓你有了一河灘的愁事:加林走后門的事被人舉報了,他要被送回農村。這無疑是晴天霹靂,痛苦萬分的他,在長夜思考中明白了真正愛的人是巧珍。然而卻是他親手拋棄了視她如命的巧珍,他很冷靜地和亞萍分手,在一個天亮回到了生養他的高家村……
讀罷整篇小說,高加林短暫卻坎坷的人生命運令人吹噓、令人感慨。他滿懷希望去外求學,想要“逃離”農村;高考落榜,“回到”農村。叔父原因,到了縣城有了編制,“逃離”農村;被人舉報,“回到”農村。在這“逃離”與“回歸”的過程中,他擁有了愛情,錯過了愛情,懂得了愛情,最后也懂得了熱愛腳下這片土地。
再回到文章的伊始,柳青先生的序“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人生!蔽蚁耄鼰o疑是對《人生》最好的概括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面對許多個岔路口,或悲或喜,或酸或甜。在這樣的旅途中,我們經歷了許多許多,同樣也失去了很多,人生就是這樣一場玩笑。但是有時我又會去想,人活著是為了什么,沒有人想象笑話一樣度過一生,然而人生永遠不會是一帆風順,它充滿了挑戰,充滿了困難。沒有筆直的人生,更沒有缺少岔道的人生,而關鍵就在于我們自己如何去選擇,去面對。
《人生》讀書筆記 篇38
在這次暑假期間,我讀了路遙的一本名為《人生》的書,令我感受頗深。
路遙筆下的`高加林,是一位雖有一身才華但無用武之地的人,本過著平凡安逸的生活卻被他人所打攪。這怎會不令人惋惜,不心痛呢?在他人生最低落的時候,一位善良的女孩——巧珍走進了他的世界,并給他原本暗淡無光的生活帶來了一束光,讓他撿回來了失去的那份信心。
兩人本會攜手平平淡淡的走完這一生,但偏偏老天又給了高加林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野心本就大的他怎么會放過?于是,憑借著記者這一職位,他總算是混出了頭?勺悦甯,愛慕虛榮的他,卻為了與自己尊貴的身份相稱拋棄了那位陪他走出低谷重振旗鼓的女孩,轉而去選擇了一位在他眼里飽讀詩書的黃亞萍。他靠著這段關系攀上了更高的地位?上Я,老天又怎會讓這樣有著骯臟思想的人幸福美滿?他那與黃亞萍靠著利益而維持的愛情又怎會長久?最終高加林靠關系的事情敗露,不得不重回以前那個小小的村落,沒有了錢和權的他理所當然的被黃亞萍所拋棄,回到了那個小小的村落后他去找回巧珍,可物是人非,巧珍早已成為別人的新娘。一切都是高加林咎由自取罷了。
讀罷全文,我不禁感嘆:世界上有太多的如同‘高加林’一般的人,當你選擇了某件你認為更有利更美好的事物的同時,必定會丟下那些原有的可能真正適合你的事物。當然,如果你追求的那些美好事物是真正屬于你的那必然是最好的,可若是你的選擇沒能讓你走上你想要的那條路時,回過頭你會發現,最初所擁有的便是那些羨煞旁人的,所適合自己的啊,可那些早已被你丟棄,又怎么有資格去后悔呢?
反過來看巧珍,她是一位受條件限制讀書較少的農村女孩。她淳樸自然,善良的心地如同一片清澄明亮的湖水。少年時期的她就對高加林有了愛慕之心,本以為毫無色彩的她這輩子都不會和他有任何的關系,但在高加林處于低谷時照顧他的巧珍,第一次有了對愛情的憧憬和渴望。巧珍用他她最深沉的愛陪著高加林走出低谷。就算最后她被拋棄了,對他也沒有任何的怨言,而是及時的去規劃自己的人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這時的她,依舊是善良而令人惋惜的。
最后,無論是“高加林”也好,“巧珍”也罷,人生總要面對大大小小的選擇,在做出這些選擇前,總歸還是要好好地衡量選擇后的舍與得。無論選擇的結果如何,不違背自己的初心,不會讓自己后悔就好。
《人生》讀書筆記 篇39
人生,什么是人生?我依舊不能完整回答。但通過《人生》這本小說,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人生路上的選擇是何其重要。當我們整日為理想生活奔波時,請偶爾放慢腳步,回顧一下,在這條路上,我們是否被名利蒙蔽了雙眼?這條路,真的值得我們繼續嗎?
當我們保持清晰的頭腦,我們才能做出理智的選擇,莫不能讓一時的沖動放棄最珍貴的東西,落下高加林的下場。
生活低沉、暗淡無光的高加林在劉巧珍的無私陪伴下,生活有了希望,有了熱情,于是他們之間開始了眾人反對的熱戀。因為叔父的關系,他進城了。他的私心、他的貪夢使他開始討厭那個處處為他,黑暗中陪伴他的劉巧珍,因為他想趁機討好黃亞萍,與她一起去南京,去大展宏圖......
生活總在不經意間改變了軌跡。他是走后門才有工作的,正當他自以為是,飄飄然肆意快活時,他被告了狀,他的夢頃刻間破滅了,他不得不回鄉做一輩子農民。巧珍的出嫁使他最后的美夢也化作泡影。他悔恨,他是該好好悔恨。曾經有一份真愛擺在他面前他沒有珍惜,肆意賤踏,如今當他一貧如洗時,那個真愛仍處處為他考慮,只是,他們回不去了。
我討厭高加林,雖然在高家村人眼里,他是一個高尚的人,可在我看來,他不高尚,甚至卑鄙。他將別人的情感玩弄于手掌,眼前的美好讓他忘記如何去后悔。他辜負了生活,也終將被生活所辜負?蓱z的巧珍,心像土地那樣寬廣,容納一切,為了心中的摯愛,犧牲一切。
人生就是這樣,一旦做出錯誤的選擇,就要做好承擔選擇帶來的后果的準備。人生路漫漫,選擇的機會何其多,一步錯,莫不可步步錯,我們能做的就是及時止損,將不好的后果降到最低。
《人生》讀書筆記 篇40
《且以初心過人生》這本書文字簡練,不拖泥帶水,是我喜歡的風格。
這本書對于有意向邁進翻譯大門的人來講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你前進的方向。該書詳細地介紹了開設翻譯專業的國內外頂尖學府,權威認證機構。還提到一些簡單的翻譯訓練技能,如何準備每一場同聲翻譯等。除此之外,還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窺視到如聯合國這樣的會議環境以及純正貴族們的生活方式等。
讀《且以初心過人生》這本書,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家庭環境對她的影響。爺爺畢業于圣約翰大學,姑婆是中學英語老師,外婆乃第8代中醫傳人。家住靜安別墅。顯然,她既出身于書香門弟,還是富三代。她的家庭給予她的是深入骨子里的對生活、對事業無限追求的力量。當然富足的家庭條件也給了她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
看書的過程中,常會有共鳴。如作者的父親建議她,為了今后能在翻譯事業上有所作為,大學階段需要的不是攻讀英語專業而是更好的了解中國文化。在這一點上,我非常認同。翻譯走到最后,拼的絕對是中文功底。同聲翻譯工作過程中,自己和搭檔要在密閉狹小的“盒子”里工作。因此自己的穿著、行為都會影響到對方。如穿著邋遢,吃東西發出聲音,噴濃郁的香水都會影響到對方的工作情緒。我自己是非常反感上班時有人剪手指甲,在辦公室吃煮雞蛋,在公交上某人身上散發出沖鼻的香水味等。這都是題外話了,但是這些細節確實是每個職業人都需要注意到的細節。
讀文章時,你會發現作者很真實。在字里行間,你能感受到作者堅強背后的“脆弱”。比如剛畢業時找工作的煎熬;孩子出生時,不期而遇的各種忙碌讓她精神崩潰;遭遇翻譯時客戶和搭檔不配合的抓狂等等。這更讓我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堅持自己的夢想是多么的不易。每個人這一生,一路走來所有的磨難,必將成為人生的財富。
當然,或許是校對不夠仔細,文章里有個別句子有小的瑕疵。另外就是有的內容多次提及,在我看來是不太應該的。
很喜歡書中這句話:“口譯就像天鵝游泳,無論水下多么掙扎,水面上看永遠是知性自信”。生活如此,工作亦如此。
《人生》讀書筆記 篇41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也是其成名作。
小說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人生是一段漫長的修行,因不斷追求夢想而偉大,但是在追逐過程中不應忘記初心。
小說中的高加林就是在追求夢想中因挫折而迷失了方向,沒守住初心,便沒了根。德順老漢對拋棄了巧珍的高加林說:“歸根結底,你是咱土里長出來的一棵苗,你的根應該扎在咱的土里!你現在是個豆芽菜!跟上一點土也沒有了,輕飄飄的,不知你上天呀還是入地呀!”——這是來自一個幾乎走完了整個人生的老漢的忠告,可惜“有文化、有理想”的高加林并不放在心上。
當然,高加林的“豆芽”還體現在對待劉巧珍和黃亞萍的問題上。其實從巧珍和他表白的那一刻就會發現,高加林其實是對巧珍沒有愛慕之情的,只是因為那種情竇初開的刺激,他才會沖動地吻她。后來又因為一種報復的心理,也被巧珍的一些品行感動,才和她在一起。高加林面對有知識、有理想的黃亞萍,開始厭惡了巧珍,分別時的山盟海誓是如此不堪一擊。而高加林對黃亞萍的感情只是源于年少時的仰慕和虛榮。在對待愛情問題上,他的行為從不扎根于內心和良知。
但是高加林并不是一無是處,也有很多優點,在復雜的環境中,他成為了一個復雜的人。面對挫折,高加林沒有順其自然,選擇創造自己的命運,“扼住命運的咽喉”,但是迷失了自己的初心,一味地追求虛榮,讓這個看起來苦命的年輕人,挨了命運一記又一記響亮的耳光,冒雨報道抗洪救災一線情況,體現了個人英雄主義,可是他又給這個精神蒙上了一層虛榮與炫耀。在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尊、自信、自強、富有理想的一面,又有自卑、自負、自私的一面;既有樂觀、倔強、由于追求的一面,又有悲觀、懦弱、虛榮的一面;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協的一面。
黑格爾說:“人的特點就在于他不僅擔負多方面的矛盾,而且還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這種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實于自己!备呒恿志褪窃谶@種復雜的矛盾中而迷失了自己。
小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沒有結尾,作者還特意在最后一章標注了“不是結尾”,從古至今,多少人都沒有辦法用有限的文字去記錄自己的一生,留給了讀者無限的想象。
怎么樣的人生,才算是成功的人生?有的人追求感受,有的人追求意義。追求感受的人,或許他這一輩子都很平庸,但是他做一切事情都是為了快樂。追求意義的人,或許他這一輩子有很多光輝事跡,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一定也做出了不小的犧牲。我們很難去評判一個人的人生是成功或失敗,因為每個人評判的那桿秤都不同。其實,我們每個人對于《人生》的評價都表露著自己的人生觀。
有追求、有夢想是對的,但是,無論遇到何種挫折,都不應犧牲良知站起來,無論飛得多遠都不應忘記初心。
《人生》讀書筆記 篇42
第一次聽到《人生》這本書,我還在想是什么書敢叫這么大的名號,緊接著知道了是路遙的作品,便覺得不容置疑。那會剛看完路遙的史詩級長篇巨作《平凡的世界》,對《人生》的期待還是挺大的,第一遍是沒怎么感覺就讀完了的,比起《平凡的世界》它太短了,我干脆又看了一遍,這才覺得過癮。這次已經是我讀完《人生》的第四遍,看書時的熱情與讀完后的震撼絲毫不減前幾次,只可惜內心的波瀾與寫作的沖動并不等同于寫作能力,在短暫的掙扎與痛苦的嘆息后我決定暫緩寫讀后感。對我來說看書是很爽的,寫東西卻是相當痛苦的一件事,繼而我又一口氣看完了《活著》與《天堂向左,深圳往右》,這時該寫的讀后感已堆積起來迫使我不得不動筆。辦公室里靜悄悄的,我對著電腦苦苦思索,找不回一丁點讀這本書時的那種起伏不斷的情緒,盡管只過去了三四天。只有兩次之前的記憶:
有次宿舍熄燈后,我們躺在床上天南海北的聊天,當舍友說道讓我給他推薦本書看時,我猛然間來了興致,立馬坐起身來,毫不猶豫的說道“看路遙的《人生》吧,篇幅短,故事情節簡單感人,語言實在又文采十足,還很有教育意義”這也是我最初對這本書的評價。第二次我是與朋友爭論主人公高加林的人品問題,很多人都討厭高加林,我曾為他辯解過“這個人物塑造的很真實,我是很喜歡這個角色的,如果是我在那種環境下可能也會選擇和黃亞萍在一起.......”
我又試著找找其它線索,翻開手機的便簽,讀書的這段時間只記錄了一句感悟:
“只有等我回頭再讀《人生》,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才突然發現它對我的影響是如此之大。”
我曾這樣總結自己:四五年前,我一邊抓一把干吃面扔進嘴里,一邊埋頭往網吧跑,而現在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個有理想有追求年輕人,盡管還是沒有可拿出來說的成就,倒是累積了一肚子失敗的經驗,但我始終堅信我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總有一天會成功的,“只要我依然能夠坦然樂觀的面對生活,這也是一種成功,這就是我的人生”我想,我內心里把失敗當做一種不錯經歷,把生活中的影響自己情緒變化的事情記錄下來當做一筆“財富”……類似于這些應該屬于價值觀或人生態度等精神層面的東西,這些東西絕不是隨著年齡或時間累積而必然產生的,我以前以為是創業這幾年經歷的原因,當我再讀《人生》時,才感悟到所有的一切與這本書是息息相關,隱約之中受著書的思想與觀點鞭策與指引,它的教育意義絕對可以與書名相匹配。好的作品總是滲透著深厚的思想內容,它所顯示的自然和社會,人或物的形象都不是純客觀的,其中包含著作者的見解和情感,優秀的作者會創造出優美精煉富有哲理的語句,恰當的安插在的敘述與故事情節之中,這才是一部作品的智慧與精華。這次讀《人生》我就摘錄了六十多個精華句子,現引用一句作為結尾:
“對待社會,我們常說要向前看,對一個人來說,也要向前看。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
《人生》讀書筆記 篇43
路遙寫的《人生》,馬云說:路遙對我的影響最大。18歲時,我是蹬三輪車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
跟馬云不同的是,我讀這本書時,已經快24歲了。
很巧,跟小說主人公(高加林)一樣的年齡。
昨天花了一個下午就把它看完,不知道《人生》會不會改變我的人生,但我透過這邊書看到了絕大部分普通人的人生。
如果在那個年代,我可能也會成為“高加林”。面對同樣的選擇題時,我可能會選擇跟他一樣的答案。
書中,當高加林每次面對人生的最大抉擇時,他無疑選擇了對自己未來看似“最優”選項。無論是落魄時接受劉巧珍的愛意,亦或是人生得意時,想跟黃亞萍一起到大城市“見識眼界,一展宏圖”。
作為高加林,從自身的角度上看,那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這沒有什么不對,只是這樣的選擇,真的是最優解嗎?
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上看,一個產品決策,從來就沒有什么最優解?梢酝ㄟ^SWOT模型分析,得出一個比較合適的解法。
那么對于高加林的人生,什么樣的選擇才算是一個比較合適的解法呢?
高加林出身于“貧農”,但通過知識改變了自己只能下地干活的命運,成為了縣城的通訊員。人帥肯吃苦有毅力有文采,打籃球也厲害,還善談國際時事,連村里大隊書記高明樓都忌憚他。這是高加林的“S”(優勢)。
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雖然他很渴望離開貧窮落后的農村,到更廣闊的城市天地去生活,但自己所處的階層,極大地限制了高加林本人的發展。這是高加林的“W”(劣勢)。
高加林遇到了兩個都喜歡他,而他自己也都很喜歡的女生。無論最后能跟哪一個女生走到一起,最后都會改變自己出生“貧農”的身份。這是高加林的“O”(機會)。
高加林能當上通訊員是馬占勝“走后門”給他安排的。萬一將來“走后門”東窗事發,對自己將會是致命的打擊。這是高加林的“T”(威脅)。
綜合SWOT四個因素,比較合適高加林的人生解法應該是:繼續做好一名通訊員,選擇他愛和愛他的劉巧珍,并把她接到縣城里一起生活。
而黃亞萍,本質上跟高加林的人生際遇、家庭條件相差太大了。他們兩個根本就不是同一個階層的人,有話題有感情,能成為知己,并不適合走在一起。
以上是我覺得對高加林的人生,一個比較合適的解法。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對高加林來說,當人生的機會來臨時,他都能很好地把握住機會。但可惜的是,最后打算跟黃亞萍一起去大城市發展,反而“腰斬”了自己的人生。這樣的決定顯得太過于激進和冒險了,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太多的不可控因素。
但另外一方面無法改變的是,高加林的想法始終是擁抱更廣闊的城市天地,這導致了他最后只能重回鄉村教書。
路遙在小說的最后一章里,寫到這不是結局。
也許高加林后來在鄉村教書時,遇到了跟他一樣處境的人,比如劉巧珍的妹妹——同樣是無法上大學只能在家鄉繼續教書,同樣向現實屈服的讀書人。
兩個年輕人因為類似的人生際遇,惺惺相惜,最終走到一起,并“催生”了更多的農村子弟向往城更廣闊的天地。
我想,這也是對高加林一個比較合適的人生解法吧。
《人生》讀書筆記 篇44
記得那是2020年一個淅瀝小雨的傍晚,在上海南京路西西弗書店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了這本被冷落在一旁的路遙的《人生》。
路遙最負盛名的作品是《平凡的世界》,所以當單薄的《人生》擺在精裝版的《平凡的世界》旁邊,不免蕭瑟落寞,但拿起翻閱后,卻被這本書的前言深深吸引了。
在《人生》這本書的前言部分,路遙引用了柳青的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譬如政治上的岔道,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北藭r彼刻以及此時此刻的我也正是處于人生的岔道口,不知如何選擇,對自己人生的方向充滿了未知和迷茫,柳青的這段話如同電流一般瞬間流過全身,激發了我情感的共鳴!
忙里偷閑、斷斷續續,終于在前些日讀完了路遙的《人生》,深以為然這的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喜歡路遙極具個人魅力的語言風格,平平凡凡,樸樸實實,就像坐在你身旁,在你耳邊絮叨家常一樣,用最簡單的敘述就將八十年代初期多情、寥廓、厚重的黃土高原展現在眼讀者面前。小說描寫了高加林高中畢業后,因為沒有“關系”從城市被迫回到土地,通過“后門”離開土地,最后又被檢舉揭發回到土地的一波三折的人生變化。最最欣賞的是路遙對高加林的寬恕。“這并非結局。”,他將人生的溝坎看作每個人成長必經的過程,給主人公制造了無限的可能,也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
“人生,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于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作出選擇并勇敢承擔一切后果!
——路遙《人生》
《人生》中高加林是一個集諸多矛盾于一身的青年:踏實認真,也浮躁不安;自尊自強,也自卑自負;對現實妥協,也抓住一切機會奮起反抗。其實每一個人都是這么一個矛盾體的存在,無一例外。有些人外表強勢,但內心脆弱,他們看似堅強,其實內心缺乏安全感;他們因為內心的低自尊與自卑而有著較為嚴重的自我防衛,從而體現為外在的自尊自強,而我,就是這么一類人。路遙筆下的高加林是叛逆的、不安分的、不馴服的;而我也正是因為骨子里的叛逆、眼神里的野性以及內心的不安分,有過許多“不按常理出牌”的選擇。
一直覺得人生就好比一個天平,有著眾多的砝碼,包括了自卑、自信、自尊和欲望,每一個砝碼都相互牽制著,同時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也分別主導著每一個砝碼的重量以及天平的平衡。人生啊,就是一種各種力量均衡后的結果,一種不斷地選擇想要達到平衡的過程,但最終的結果總是充滿了太多的無奈。
路遙還是積極樂觀的,他在《人生》中寫道:“命運總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快樂!
讀懂《人生》之前,我總是會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莫名地恐慌和憂愁,我怕自己離鄉背井2年,輾轉北京、香港后,回到上海還是得不到重視與尊重,仍舊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醫生;怕自己在肆意、任性地闖蕩中也蹉跎了自己的青春,錯失了人生的另一種美好,類似閨蜜們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舍棄、離開、堅持,都是我的選擇,而人在面對選擇時,往往不知道它們對自己的一生究竟有何影響,待懂得時,才明白自己錯過了什么,正如同李商隱筆下的“只是當時已惘然”。但蕭伯納曾說過:誰不會犯錯呢,一個嘗試錯誤的人生不但比無所事事的人生更榮耀,并且更有意義!度松方o了我勇氣,讓我明白,也許我們折騰了很久,在擁有過夢想的美好后,又回到了最初的生活,但這也沒有什么可怕的!吧畎,生活!有時候它把現實變成了夢想,有時候它又把夢想變成了現實!”無論是喜是悲,無論究竟是收獲了夢想還是屈服于現實,人生的路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知道短長!盎o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人生就是如此變幻莫測,不可預測,沒有永恒的痛苦,也沒有永存的幸福!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真正的成熟是學會了在經歷生命的浮沉后體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擁有“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淡定從容。
時常會問自己,也會問身邊的親人朋友們,我們活在這個世上,最為珍視的、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財富?權利?榮譽?是的,不可否認,若是擁有這些東西固然是好的,但當一個人真正地經歷過風雨后可能會由衷感慨,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得上溫暖的人情、安定的避風港更有珍貴的了——我們能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過于這些了。我也是離家之后,才感受到了余光中《鄉愁》中的深情。青年人為了夢想離開故鄉,走向遠方,但始終走不出精神上的故鄉。鄉土永遠是每一個人的精神依戀。
很喜歡《人生》中這樣的一個場景:回到城里一段時間后,德順老漢再次見到高加林,一眼看透了高加林,并對他說:你是咱土里長出來的一顆苗,你的根應該扎在咱的土里,根上一點土也沒有了,輕飄飄的,不知你上天呀還是入地呀!《人生》中,路遙用“豆芽菜”這個詞來形容高加林,因為豆芽菜一旦沒有了土地的滋養,也就沒有了根基,喪失了穩固的成長基礎。每一個人都是這么一顆豆芽菜。ふ亦l土,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所謂的立人之本。
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為了養家糊口也是一度離鄉背井,一個人被公司外派東北,我和媽媽只有在每年的寒暑假才可以一家團聚。爸爸是有能力有智慧的,東北的事業在他的管理、主持下風生水起,如果當初選擇繼續留在東北,金錢、財富估計都不在話下。但是為了我的學業,為了家庭的完整,也是因為對鄉土的情懷,爸爸還是選擇將事業轉交了他最好的兄弟,毅然回到了我們身邊,為我和媽媽建筑起遮風擋雨的港灣。我們可能沒有多余的財富、但卻有可以溢出的溫情;人生的選擇雖然是充滿善惡的交叉、悲劇與正劇的交叉,但是腳踩大地、堅守初心的選擇大多不會讓我們失望,因為,“大地的胸懷是無比寬闊的,它能容納人世間的所有痛苦!
歲月無情,我們在追逐自己夢想的過程中,父母卻在慢慢變老;父母陪我們長大,而當他們需要我們陪伴的時候,我們又在何方?人,總是在失去之后,才會懂得,珍惜眼前人,別讓不切實際的虛榮、夢想毀掉自己的初心以及心中的那份踏實,才可獲得穩穩的幸福!断蛲纳睢分,黃磊也曾不禁感慨,自己雖然有過長發飄飄、才華橫溢、“國民偶像”的黃金時代,但更喜歡如今灶臺前為了柴米油鹽忙活的自己,能給自己心愛的家人做上每天可口的飯菜就是他最大的成就感。這絕對不是消極的人生選擇,而是在歇斯底里精疲力盡、并且破繭成蝶涅槃重生后收獲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然;是在頭破血流地斗爭后收獲的與世無爭、隨遇而安的幸福;是在經受住各種誘惑、欲望后返璞歸真的勇氣和回歸初心的堅守。
此次結束14天的隔離之后,就要開始面試找工作,面對人生的關鍵岔路。我堅持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眾多選擇面前,我們無法左右大環境,但卻可以把我自己心的方向,不能丟失做人的良心和準則,否則“一步錯步步錯”。尋找鄉土,對人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人生,就是充滿著矛盾,不怕選擇,不怕犯錯,那些珍貴的過往都是生命中的詩和遠方,雖然心底有遺憾,但在失意過后,可以抱著更大的熱情去面對生活。
人生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忠實于鄉土,堅守住初心,充實我們的心靈,虔誠擁抱對于生活的理想,將自己的腳印印在鄉土的土地上,不回頭的向前奔跑,腳踩大地,努力實現真實的人生,這才是幸福吧!
《人生》讀書筆記 篇45
人在年輕氣盛的時候,最容易浮躁,被自己的心氣兒和理想遮住雙眼,將自己放大化,將理想放大化,殊不知,浮得高,跌得重!重點就在這個“浮”字,意味著你沒有強有力的依靠和依托,也就是基地!高加林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家庭或貴人依扶,所以再所謂努力,也是一個人的奮斗,一個人的掙扎,走錯一步,便跌入谷底,因為他沒有所謂理想的“后路”。
路遙的小說總給人一種樸實中加以哲理的感覺,高原質樸的氣息混著時間的打磨歷久彌新。
在他用文字抽絲剝繭般展示給我們的那個世界里,有辛酸,有感動,有人性的掙扎與無奈。專屬那個年代的人和事,被他用文字定格成永遠,一代代傳承。
高加林就是那條時代長河中渺小的一員,他一身才華卻無奈沒有用武之地,本安逸于普通的教師工作卻被人靠關系取而代之。讀到這兒,我們不由地會為他打抱不平,諸如此類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引人深思。還好,有那位善良乖巧的姑娘——巧珍,將他帶出了人生的低谷,重塑了他的信心與追求。本以為他們的生活就會這樣平靜地過下去,可上天卻偏偏跟他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高加林一日之間成為了倍出風頭的記者,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前程和地位,高加林最終放棄了一直深愛他的巧珍,選擇了家世背景較好的黃亞萍。這種有名利成分夾雜的感情終究不會持久,最終高加林靠關系的事情暴露,不得不回到最初的黃土地,而巧珍,卻已經成為別人的新娘……
讀罷全文,一種憂傷的情緒如烏云般籠罩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高加林的悲劇,說到底是他自己一手釀成的,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個這樣費盡心思卻悲劇告終“高加林”呢?突然想起以前見過的一首詩:沒有什么使我停留,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蔭、有寧靜的港灣,我是不系之舟。“我是不系之舟”,這或許是許多人瀟灑的口頭禪,可真正能做到“不系”的有幾個呢?生活的道路上充滿了形形色色的誘惑,也許你只看到那光鮮亮麗的外衣,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開啟,就再也無法停息。金錢、地位、利益,甚至生命,誘惑可以將一顆純潔的心靈瞬間侵蝕得滿目瘡痍。“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比绻@樣,也許我們的人生不會飛黃騰達,至少可以活得灑脫,活得自在。
正如書中所說:“一切毫無辦法,嚴峻的生活把他趕上了這條塵土飛揚的路!奔热晃覀兘蹬R到這個世界,就要活出我們的滋味。是雄鷹,就要展翅翱翔搏擊風浪;是大樹,就要汲取養分奮力生長;是嫩葉,就要燃燒生命奉獻自然。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沒有回程,所以才更要加倍珍惜。
人生沒有回頭路。
《人生》讀書筆記 篇46
深夜重蓋書頁后,心中五味雜陳,不知何滋味。
這已是我第二次再讀《人生》,竟是又一次的淚花朦朧,腦中百浪翻騰。巧珍,高加林,黃亞萍,張克南,高明樓……我企圖利用路遙的心思,一個個在腦海中刻畫他們各自的面容,卻猛地發現他們已是活生生的人,清晰地站在我的眼前,那樣的有血有肉,充滿生機卻也難掩眼中難以訴說的故事。
加林,我為他感到遺憾與惋惜,他親手埋葬了世界上最珍貴,最純真的東西——一顆似金子般閃光的,他的初戀愛人劉巧珍的心。巧珍!你這個如圣母般的傻姑娘啊!為何會愛上此等男子,你明明值得更好的呀!起初,看到你們年輕的心兒緊緊相擁,我想,我作為一個旁觀者也是興奮歡樂的,甚至真誠地祝福你們能夠走下去,盡管是在這種艱苦貧瘠的小山村中,盡管,加林他是個一文不值的農民。
但是加林不同啊,他太想要飛黃騰達脫離小山溝溝,去城鎮,去大城市!是的,他滿腹才華,容貌英俊,那瘠薄的一畝三分地怎能裝下他宏偉的夢想呢?他的歸宿,從來都是應該去耍筆桿子,去當教師,去施展他的才華,他雖有農民的精神,卻沒有農民的夢想。在我看來,加林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可惜碰巧,他走的也是一條全然為了自己,卻不顧他人感受的人生之路。他雖在解決著一個個不同的矛盾,努力擺脫自己矛盾的身份,卻沒有看到一路上丟掉了什么。
在本書的開篇,作者路遙對整個故事就進行了啟迪式的預告,他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在農民與城市通訊干事之間,年輕的加林當然選擇體面對口的通訊員,即使要面臨著被揭發“走后門”的風險,在美麗善良的巧珍和大膽奔放的黃亞萍之間,加林有過猶豫,但他深知,為了自己的事業也要選擇黃亞萍。誠然,還有一點,便是黃亞萍的學識遠高于巧珍。當讀到巧珍進城看望加林的對話時,我不由得潸然淚下。她小心翼翼地,害怕吐出的字中惹得加林不高興,像一只極其溫順的羔羊,可她的眼界實在太過有限,和“高雅”的加林之間的話題僅能局限在農村的老母豬,三星巧玲等等人的情況,加林的厭惡實屬令我感到憤怒,他和黃亞萍可以高談闊論,聊文學,聊國際,聊風花雪月,而巧珍不能,于是加林選擇更具優勢的黃亞萍?蓯矍,它又如何能夠是權衡利弊?加林的心情是心情,憑什么巧珍的心情,就不是心情了呢?
人生真是玩笑話,人生怎么能順順當當按照自己的意愿想過就過呢,你得到的一切,早在暗中都標好了價碼。一個人的人生并不是一個人的,一個人的人生應該也是一群人的人生,一個人的選擇也往往牽連著眾多人的選擇,加林選黃亞萍,黃亞萍就要放棄張克南,巧珍就要選擇馬栓,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你情我愿的事情呢,都是相互湊活成全罷了。加林和黃亞萍談了一陣快活的戀愛,接著懸崖勒馬,順流直下,自己干的壞事被揭發了,愛人跑了,回頭看看,初戀巧珍竟嫁為人婦,他又回來了,原來是大夢一場空啊!他又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了!
本書在一片未知遠方的氣氛中悄悄散場,我不知道加林往后的命運,也不敢想,可能在巧珍的求情下回去當鄉村教師了吧,但他也配不上巧珍純潔無瑕的愛,更不配當這“體面”的教師。我只希望,沒有了月亮,加林的心也能夠皎潔。
《人生》讀書筆記 篇47
路遙的小說讀起來總是那么苦澀、艱難、悲苦和凄涼,也許在那個艱苦、貧瘠、混亂、動亂的時代背景之下,舉步維艱、吃苦耐勞、勤儉節約、敗于現實、趨于命運就是人生該有的樣子,因此無論是路遙本身,還是小說的主人公高加林,他們都只能努力的活著、拼命的活著、不甘心的活著、磕磕絆絆的活著、平凡的活著,比較后在無聲無息、不情不愿、不由自主的消逝而去,然后為自己傳奇的一生畫上句號。
小說《人生》中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悲情的人物,作為陜北高原的一份子,他迫于凄涼的宿命只能作出一個又一個艱難的抉擇,因此他內心充滿了煎熬、痛苦、迷茫和失意。所以也就有了高加林離開故土,回到故土,再離開故土,再度回到故土的曲折經歷,這讓讀者覺得很是難受、震撼、心疼和憐惜不已。而讓我感觸比較深的一幕就是高加林失去工作的瞬間,那一刻我似乎能感同身受的體會到高加林內心的質疑、不公、委屈和絕望,所以當高加林內心在哭泣嘶吼的時候,我也忍不住淚流滿面、心痛如絞。
高加林是一個有志青年,當他憑借著努力、拼搏、辛酸和成為村里的教師時,他是激動、開心、滿足和甘愿的,自此他也以為自己真的做到工作穩定、前途光明、命運坦蕩了,他也是真的堅信讀書的真理了?墒菚r不逢人,高加林出生的年代給他戴上了沉重的枷鎖,所以當他的工作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的兒子頂替掉的時候,他連掙扎、投訴、控告、爭取、抗議的機會和平臺都沒有,這真是讓人覺得無奈、可悲又憤懣不已?墒钦绺呒恿值母赣H所說,為了好好生存下去,人就要學會圓滑、妥協、忍耐和犧牲,因為當人處于低位的時候,那就得以低姿態的模樣去生活,而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人生》這部小說的悲苦基調極其符合當時那個艱苦的時代,而通過這部作品,我也再一次真切領略到了那個時期的文化、背景、生活和風情,這讓我觸動很深。再者,通過高加林這個人物,我也深刻了解了父輩們艱辛、悲慘、困苦的生活,這讓我更加懂得了艱苦奮斗、勤奮上進、不卑不亢、頑強堅韌的重要性,所以我很喜歡《人生》這本佳作,也很欣賞路遙這個傳奇作家。
《人生》讀書筆記 篇48
路遙,這是一個熟悉的名字,我對他的印象來自于十年前,在大學寢室的床上一口氣讀完的《平凡的世界》,一本讓我深深感動的書。一個從莊稼地走出來的寫者,用平實的筆忠實的記錄著莊稼地發生的一切,充滿了偶然,而又是那么很自然的發生。時隔多年,當他的《人生》再次在我的面前展開時,我再次的沉浸了下去。
真的,看完《人生》之后,讓我思考很久:人生的某一階段內你就是你的高加林,當你面對巧珍和黃亞萍的時候你會選擇誰?我會不會發現不了巧珍被黃土所覆蓋的金子本質,為另一個世界的霓虹所吸引、迷惑、拋棄了那個其實自己最渴求,也最需要的白熾燈的溫暖。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說,發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敘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這樣一個人生的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
高加林的人生是充滿的矛盾的一生。不得不承認他為了理想,從一個農民踏踏實實地做起。最后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事業的成功,一心想離開農村,不滿足現狀,去施展自己的才華,并為之奮斗,的確讓人敬佩。但是他為了人生,事業擯棄當時的社會觀念,社會現實,最后落的這樣的下場,也讓很多人噓唏。
現代社會中有很多高加林,社會的現實往往跟我們個人理想有矛盾,當社會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我們卻能改變對待這個社會的態度。不能偏離最基本的做人原則。先做人,后做事,無論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的。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是寫在《人生》扉頁上的一段話,路遙借用柳青的這段話概括了高加林的人生,當然,也啟發了我們的人生。我想,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讓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能欣然一笑。
高加林在人生不得意的時候依然點燃理想的火種,照亮了生命里漆黑的路途。他的生活道路真的遇上很多岔道口。后來,他憑著真才實學平步青云了,但在愛情這個岔道口前,他走錯了——他拋棄了昔日和他同甘共苦的愛人巧珍。
是的,社會是現實的,人生的岔口也有很多,選擇也就很多。在面對成績,成功時要保持冷靜,要戒躁戒躁,找到原本的自己,真實的自己。在失意的時候,在給自己希望,想想美好未來,重新看待自己,相信一切都會變好。在普通中,在平凡中要耐得住性子,需要努力積累,只有在積累后才能抓住機會,如果高加林沒有才華,他可能成為優秀的通訊干事嗎?要有堅韌的性格,在困難面前理清思路,克服困難,堅定不移的走出自己的路。
最后,引用路遙寫在《人生》序言里面的一段話,讓我們共勉,同時這也是我要對我自己要說的話。
我們要有堅強的性格。一個軟弱的人不能長期勝任艱苦的勞動。性格的堅定是建立在信仰的堅定的基礎上的。一個人要對社會、事業等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和堅定的信仰,也就不可能具有性格的堅定性。而一個經常動搖的人怎么可能去完成一項艱難困苦的事業?
性格也不完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我們不僅要在工作實踐中,更重要的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尋找困難,在不斷克服各種困難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性格。不要羨慕安逸和享樂,不要陶醉在一時的順利和勝利中,我們應不斷的強迫自己自找苦吃!
對生活應該永遠保持熱情!”
人生就如一陣風,它是能穿越荊棘的。只有穿越過荊棘,這陣風才能吹綠萬山遍野,才能吹來萬紫千紅,才能迎來人生的春華秋實!
【《人生》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人生》讀書筆記04-26
《人生》讀書筆記04-24
人生感悟讀書筆記10-31
人生的支點讀書筆記12-07
人生的樂趣讀書筆記10-12
人生海海讀書筆記12-14
《人生由我》讀書筆記12-01
錯位人生讀書筆記08-21
《人生復本》讀書筆記08-22
《人生》優秀讀書筆記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