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讀書筆記(精選16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正面管教》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1
昨晚吃過晚飯,我們三人一起回老家接兒子,在返回來的路上,我與大家商議:“今晚我們開一次家庭會議好嗎?”“好。 贝蠹引R聲贊同,看到家人支持的態度,我的心里也特別高興,恨不得一步走到家,馬上開始我們期盼已久的家庭會議。
走到家時7:45,小女兒累得躺在沙發上休息,兒子跑回他的臥室查看自己的寶貝東西,孩子的爸爸又順手拿起沙發上的《三國演義》看了起來,一個個似乎都很忙的樣子,“看大家還沒有做好準備,這樣吧,五分鐘的時間請大家準備一下,我們的家庭會議定于7:50準時開始。”大家沒有異議,于是,我也趕快跑到廚房喝一杯水,讓嗓子更舒服一些。
一切準備就緒,時間也悄然而至,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沙發上,我拿來紙和筆,兒子做記錄,我是主持人!凹彝h現在開始!首先我宣布一下家庭會議的原則,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解決問題!比缓筮M行了一番解釋。兒子在本子上飛快地記錄著,小女兒也興奮地坐在小凳子上一個勁兒地直拍手。“會議第一項是致謝。感謝你們的爸爸早晨做好了早飯,感謝小寶中午我去奶奶家時在路上接我,感謝小苗晚上媽媽擇菜時送來小凳子!蔽铱吹剑⒆拥陌职治⑽⑿χ,兒子不好意思地抿著嘴,小女兒樂得笑開了花。其實,剛才在做準備的五分鐘的時間里我就在想我要感謝什么,本來以為很難發現的內容經我細細回顧原來都在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中,而我一句輕輕的感謝,沒想到帶給家人的是如此美妙的表情。也許平時,我們太多地關注了家人哪些地方沒有做好,說得更多的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而忽視了家人做得好的地方,缺少了彼此之間誠心誠意的互相道謝。孩子的爸爸也接著說:“感謝你們的媽媽做好了晚飯,感謝小寶從老家帶回了捎來的東西,感謝小苗剛才幫爸爸拿剪刀!焙呛,沒想到,孩子的爸爸也很善于發現孩子們的優點。〗酉聛,兒子的致謝開始了:“感謝爸爸媽媽剛才教育我騎車子要小心,感謝小苗上樓時幫我拿東西!眱鹤觿偛呕貋淼穆飞,騎著車子在馬路中間,很危險,我和孩子的爸爸告訴他騎車一定要牢記安全第一,快慢無所謂,一定要保證自身安全,不要騎快車、騎逞能車。孩子又想起了剛才的事情。最后輪到小女兒了,她想了半天,搖搖說:“不知道!蔽覀冊谂赃呉黄鹛崾舅骸皠偛懦缘娘埵钦l做的呀?去奶奶家的路上是誰牽著你的手的?“經我們一番提醒,小女兒也像模像樣地致謝一番。非常順利,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會議的第二項,解決我們的家務問題。
平時一日三餐主要以我為主,打掃衛生也是我和孩子的爸爸兩個人來做,孩子們參與得較少。自己獨攬家務活不僅累得腰酸腿疼,而且還會造成孩子缺乏家庭責任感,所以,我們應該為孩子們提供勞動的機會。首先我們通過一項決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于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等這些公共空間的衛生進行認領。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或者時間認領自己可以完成的衛生任務。兒子認領的任務有:刷碗、掃地并嘗試每周做飯兩次。孩子的爸爸承包了客廳與大衛生間的拖地任務兼每天的早飯,小女兒思考了一番,也提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我擦桌子!彼噶酥覆妥溃班,很好啊!”剛才吃完晚飯就是小女兒擦餐桌,她也感覺自己特別能干!澳氵可以擺鞋子呀!”兒子在旁邊提醒,是啊!小女兒平時喜歡把放在門口的鞋子一雙雙的擺放整齊,兒子一提醒她也連忙答應下來:“對,我擺鞋子。”剩下的家務活就是我的了,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的飯菜及廚房的打掃。我一下子感覺輕松多了。
最后我們還確定了每周一次家庭會議的時間。就這樣,第一次家庭會議圓滿結束,大家感覺很滿意,小女兒還戀戀不舍地問:“媽媽,還開會嗎?”期盼下一次家庭會議吧!同時也期盼通過家庭會議能夠共同解決我們家庭中的問題,讓家庭更和諧,孩子們更懂事。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2
家長要學會肯定孩子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把每次犯錯當做是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學習,要用和善而堅定的愛。最好選擇在平靜的時候處理問題,這種教育方法既可以教育孩子也可以教育自己。
我們來看看嚴厲的教育方式:用嚴厲的方式管教在短期內是有效的,長期來說會產生四個反彈:
1、憎恨;2、報復;3、反叛;4、退縮。這四個詞語是孩子所做的反應。
越是嚴厲,孩子的自尊水平就越低,從而就沒有自律性。當父母盯著孩子從小到大學的時候,認為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其實孩子在那時是沒有自律的,全是父母逼迫自己做的不想做的事情。好比一根彈簧,不斷的積壓、把壓力放到最大的時候,父母放手的時候,就立馬反彈了,所以一到大學就懈怠了,就放縱自我了。試問家長是想要一個這樣的孩子嗎?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知道該怎么做?父母應該像個導游一樣,去解讀、去告知。
可以學著,用和善而有邊界的愛,讓孩子找到自我的歸屬感和價值感,覺得有人愛。當孩子在哭鬧的時候,是在尋找歸屬感,希望有人愛。童年沒找到的價值感和歸屬感會到成年后從配偶哪里獲得。
拜托了冰箱第四季,找到教育孩子的長期有效的正面管教方式:和善而堅定。
當與孩子有正面沖突的時候,學會轉身離開,告訴孩子:今后每當你讓我生氣的時候,我都會轉身離開。我是充分的尊重你,等我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再回來和你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真正的自尊是讓孩子感到有價值的,如何贏得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間有愛的聯系,當孩子表現出錯誤的時候,父母會說,媽媽曾經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可以告訴事情的自然后果,沒關系的。學會了什么?
把孩子的犯錯當作是學習,而不是譴責。如果一味的譴責知道結果是什么嗎?就是想劃清界限和孩子,你認為這不是父母的錯,我教過他了,其實是自我怕受到譴責,不能面對問題。因為父母也有習慣性的不愿意面對困難,這是一種自然性。但是當你能和孩子一起面對他所遇到的問題的時候,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
學會道歉,向孩子。真誠的道歉,尋求原諒,找到解決方法。任何一個家庭都會犯錯的,當孩子學會道歉的時候,家庭會出現很多修復的機會。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3
利用假期,把《正面管教》這本書拿出來仔細讀一讀,感覺不論對自己孩子的培養,還是對教學過程,都有很大的啟發。下面具體談一談我的感受。
一、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我想這是這本書的一個大前提,也是一個宗旨,如果我們能帶著這個前提走在我們教學的道路上,相信,我們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出現在大的問題,我們都能通過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決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來越糟。
二、理解了以下四種錯誤目的:
1、尋求過度關注——錯誤觀念:只有在得到老師的關注時,學生才有歸屬感。
2、尋求權利——錯誤觀念:只有當學生自己說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師對我發號施令時,我才有歸屬感。
3、報復——錯誤觀念:學生得不到歸屬,但他至少能讓老師同樣受到傷害。
4、自暴自棄——錯誤觀念:不可能有所歸屬。我放棄。這幾種發生在學生中的錯誤目的其實是他們行為不當的真正的內在原因,也是他們出現問題的內在驅動力。但作為老師,我們往往只能看到學生們的負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實質,很多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其實,這或許就是我們的很多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誤的原因。如果我們老師能真正解讀孩子行為背后的東西,也許許多問題我們處理起來就會容易的多,也會更有效。
三、自尊,一個容易造成錯誤的概念,讀了這本書,使我對我們以前常常掛在嘴邊的自尊有了新的認識。
我相信,如果我們認為自己能夠給予學生自尊,實際上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一場“給孩子自尊”的運動延續至今,內容包括我們課堂內外經常運用的贊揚、快樂小貼紙、笑臉以及讓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這些都可以是好玩兒而無害的,只要孩子不認為自己的自尊取決于外在的他人的評價之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孩子可能就會變成“討好者”或“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他們就學會了觀察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而不是學會自我評價與內省。他們培養出來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于別人的贊揚或觀點。這一觀點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斷的通過改進而實行。
四、孩子們需要感覺到自己被人需要,我們怎樣來“贏得”孩子。
當孩子們覺得你理解他們的觀點時,他們就會受到鼓勵。一旦他們覺得被理解了,就會更愿意聽取你的觀點,并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記住,在孩子們感到你的傾聽之后,他們才更可能聽你的。
五、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我們能夠牢記,在不良行為的背后,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并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我們對不良行為就會有不同的感覺。而且,仔細審視一下是否是老師的行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無所歸屬或沒有價值,也會有幫助。如果我們能正確認識到孩子的行為是以目的為導向,并意識到孩子行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們對待孩子不良行為的態度就會不同了,我們就不會以為孩子總是在故意搗亂,總是喜歡跟我們對著干,而且也該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傷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歸屬感和價值感的。
六、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我們自己要學會、而且也要教孩子學會把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當我們把錯誤看作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么壞事時,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數成年人和孩子一樣,即使我很明白應該怎么做,可有時卻不一定能照著去做。
七、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當老師記住了要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時,我們就不但能夠取得積極的效果,而且還會體驗到更多的快樂。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學生們都是在愛的信息傳遞中消除隔閡,增進感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正面管教》這本書,是一本真正的好書,以后在工作中,相信它能引領我的教學之路越走越寬廣。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4
鼓勵的方式有很多。
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例如:班主任安排課堂上愛搗亂的學生當班長來管理班,交警叔叔安排闖紅燈的行人在路邊維護幾分鐘的交通秩序。
作出彌補。讓孩子參與問題的解決過程。感覺與等值懲罰有點相似。
安排特別時光。想起在《小王子》這本書中,狐貍請小王子馴養他的那個故事。“第二天,小王子來到原地。‘最好是在同一時刻赴約,’狐貍說,‘比方說,你定在下午四點鐘來,那我從三點鐘開始就會感到高興。會面的時刻愈是臨近,我就愈發感到高興。一到四點鐘,我就會激動起來,興奮起來,我會認識到要獲得幸福是要付出代價的!可是,如果你什么時候來壓根就沒準兒,那我就不知道該在什么時候醞釀我的心情……會面就得有會面的講究!焙偟倪@段話不由讓我們感受到約會般的美好心情。在家中,雖然我們與孩子朝夕相處,但是,哪段時間是真正屬于孩子的美好時光呢?安排一個與孩子共處的特別時光,讓一個時間從此變得意義非凡,讓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時光也充滿美好的回憶。
鼓勵自我評價。從肯定孩子的有點開始,鼓勵孩子對自我進行評價,從而改進不完善的地方。
花一些時間訓練孩子。訓練孩子要注意:用清晰的語言使孩子明白該如何做,達到什么樣的標準。用啟發式的語言幫助孩子改進?梢杂贸錆M樂趣的游戲方式來進行訓練。在我們改變做法之前,要告訴孩子。
日常慣例表。在寒假,孩子制定了寒假作息計劃,其中包括起床、學習、睡覺、玩耍等的時間。今天上午,到了學習的時間,孩子還在玩得興高采烈的,我提醒他說:“接下來到什么時間了?”他回答說:“作業時間!闭f完,就去房間寫作業了。按照日常慣例表幫助孩子慢慢學會自我管理。
啟發式問題。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試試抱一抱。有一次,小女在衛生間不小心摔倒了,她哭著走進客廳,坐在沙發上的我給了她一個擁抱。沒一會兒,她就不哭了,告訴我說:“不疼了,媽媽!比缓缶腿ネ嫒チ。擁抱好像是一張創可貼,能夠安撫受傷的心情。
這一章的內容非常豐富,中心是讓我們牢記一點“鼓勵”,只要心中想到的是給予孩子信心,那么就不會做出懲罰的事情。面對不良行為,要善于運用啟發式語言引導孩子自我發現、自我改進、自我提高。對于孩子不會做的事情,要花一些時間通過訓練讓孩子學會。在家庭中安排一個特別時光,感受家庭的溫馨,讓浪漫與愛駐我家。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5
當我們與孩子相處時,經常會因為孩子的不聽話,或者行為不規范,而去對孩子進行懲罰,懲罰的作用可謂是立竿見影,短期有效,但平日里的懲罰累計起來,卻發現我們的懲罰在慢慢失去效果,或者說,只有加重懲罰的力度才能達到效果。日積月累的懲罰后發現,孩子的脾氣隨著懲罰越來越大,那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正面管教》里提出,我們需要用堅定且和善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胺e極的暫!本褪呛⒆釉诜稿e時,我們可以去運用的一個小工具。
我們都聽說過“沖動是魔鬼”,因為人在暴怒的瞬間,理性腦的蓋子打開了,人在此刻處于被“動物腦”控制的時刻,這個時候說出來的話就是氣話,做出來的事也是極具破壞性而且對解決問題是無濟于事的。所以,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在意識到自己有脾氣來了,理性腦的蓋子即將要掀開了,要有意識的察覺并采取“積極暫!钡姆椒。
適當的停一停,聽上去很不合理。問題都發生了,為何不立即解決,反而要求停止呢?可是這恰恰符合人的心理訴求。我們只有在情緒平靜的情況下,才能比較理智的解決問題。當我的孩子因為觸犯了一些原本定好的規則時,我會去指出,或者制止孩子,但孩子的反應很有可能是不認同,不配合。而他的不配合,就會引起我的怒火,開始罵孩子這不對,那不對,越說越來氣,這時的我簡直是點著的炮竹,如果他再做一點點錯事,我絕對是會忍不住想要動手懲罰他了。
經過多次的努力后,我嘗試了積極的暫停,當我意識到自己在不停的嘮叨時,我決定暫時離開案發現場,去沒有孩子的地方呆著,這樣的好處是,沒有孩子在眼前,你的理智腦仿佛在恢復過來,動物腦開始慢慢退下去。當我覺得可以再面對孩子時,我重新找到我的孩子,跟他說,媽媽剛才太著急,態度不好。我發現當我的態度處于平和狀態時,孩子也不那么激動,而且也愿意配合了。我想這大概就是“積極暫停”的功效。
“積極的暫!保恢皇菫榱俗尯⒆痈杏X好起來,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感覺好起來后,一起商量計劃,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書中還提了幾點怎樣進行“積極的暫!,和孩子一起創建一個暫停去,讓他們自己決定暫停區是什么樣的,放什么東西。還可以讓孩子給暫停區取個特別的名字。當他們沮喪時,問“去你的某某區有幫助嗎?”讓孩子意識到暫停區的作用。還有就是做出使用積極暫停的榜樣,等我們自己沮喪或者生氣時,去我們自己的暫停區。
也許家長們會問在孩子“暫停”時允許他們做些愉快的事情,允許孩子玩兒玩具、讀書、休息或聽音樂是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獎勵。大家會覺得孩子要遭到懲罰(感覺更糟)才能做得更好,當往往是當孩子們感覺更好時會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在你讓他積極暫停的時候跑了出來怎么辦?是不是要繼續送回“暫停區”呢?實際上只要孩子的不良行為得到了改變,就沒有必要再送孩子回“暫停區了”
我們要做的是要記住積極暫停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改變行為,而不是用權力讓孩子吃苦頭,如果當時孩子自己選擇去他的“特別的地方”——一個他幫著布置的地方——直到他心情好起來,就會更有效。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找到對自己孩子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6
正面管教,可謂是最近非常流行的育兒之法,今日受命于學校拜讀之下寫之如下之愚見。
一、孩子是在追尋歸屬感中成長的
我們再成長,我們卻忘記了曾經的我們成長的“坑”。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想確認的其實是爸爸媽媽是否真的愛我。這種愛,十分的奇特,它完全與家庭的貧富程度是區別開來的。為之父母的我們十分簡單又異常復雜的便是,如何讓孩子能感受到這份愛,給予孩子歸屬感。孩子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群體,從一出生確定與確信世界歸我,我心動而萬物隨我心動,慢慢變為我是宇宙的塵埃,漂浮于塵埃,如何找到依靠,這也是很多家庭出現問題的根本。在他們覺得是塵埃時,我們并未走進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感受到父母是他可信任的朋友,家庭是他們的港灣。好的親子關系,絕對是有歸屬感的親子關系。
二、承擔后果的能力
當年,巨嬰國可謂轟動一時,“啃老族”、“巨嬰大母神”這些詞的出現正是因為我們的孩子沒有承擔后果的能力,或者說連根本的因——果關系都沒有弄清楚,就“被迫”長大,使得巨嬰們根本沒有行為能力;橐鲋凶畛1槐г埂霸评瞎辈痪褪俏覀兘逃膯栴},從小沒有承擔過行為能力的后果,多數希望寄托于長大后他能明白,或者,父母總是為他們托起天,天大的事有“老子”頂,卻不知小時不承擔后果,生活總有一天會讓我們吃夠苦頭。責任感是從小培養的結果,是在承擔行為后果的總結。不去承當應有的后果,哪來的責任?
三、我們厭惡著父母對我們的教育方式,卻又不得不重復他們的方式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我小時候,每每覺得父母教育之不妥處,時常會心里暗自想著:以后,我有孩子堅決不那樣。然而已為人父母的我們,卻無意識地去重復一些我們父母教育我們的不當方式,而這種無意識非常之可怕就是,你能明白,在這些不當的方式會帶來什么傷害,卻還是不自覺地對著你的孩子在重復。這就需要你更多地去了解,有什么其他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或許可以請你的孩子的老師,其他媽媽,看看相關的書,集思廣益。畢竟,教育孩子是比造宇宙飛船更加復雜以及困難的事。
四、我們的語言是有力量的
這是我們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我們忽視了語言的力量。我們生氣時,那些沒經過大腦的語言,能深深傷害到別人,這一點適合于對孩子也適合于夫妻,情緒腦發揮作用時我們都冷靜一下,再溝通。這也是本書最喜歡的一個點,積極暫停,當我們被情緒腦控制時,不要想著去解決這個問題,而應該各自暫停、冷靜。
五、孩子出來問題100%是你出了問題
當孩子出現了問題,我們為此感到生氣、沮喪、懊惱時,請停下來指責孩子,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我們的方式哪里沒有正確,我們應該在修正中前行,而不是指責傲慢中失去了我們的孩子。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育方式,曾經的教育圣經都不斷被現今理念所不斷打破,所以,你還信你的方式能一條路走到底?和孩子的相處中我們不斷磨合、改進,出來挨著石頭過河,行不出更好的方式。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7
作者最開始提出了一個問題,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長的疑問,即“為什么現在的孩子沒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種責任心和上進心了呢?”,對此,魯道夫·德雷克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和教育家,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的見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經不再給孩子樹立服從和順從的榜樣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
這個給我的感想就是時代在變化、歷史在發展,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既往的經驗和觀念上面,育兒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進取,老是想著“我當年沒有如何如何不還是正常長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長呢。再有就是不要拿著以前對待小孩的標準和尺度來要求現在的小孩,畢竟大家處的時代和文化環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條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現在則更關注的是“健康”,等等。
幾個比較觸動我的關鍵詞
和善與堅定。這是作者多次強調的對待孩子的態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皥远ā钡闹匾,則在于尊重我們自己。父母和老師會習慣性對孩子進行說教,并對孩子提要求。孩子們經常以抵制或反叛作為回應。多學習一些“和善而堅定”的常用語,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話語,并增進孩子們的合作。
行為不當。作者對行為不當進行了全新的定義。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或自我價值,而且我對如何得到他們抱有錯誤的想法”。
不良行為。同樣,作者指出,所謂不良行為無非是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而大多數時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而不是不良行為。
對上述3個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確看待小孩子的所謂“不良行為”并加以和善而堅定地應對。當然了,具體到行動上面如何應對、怎樣應對還需要我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和總結經驗。共勉!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8
初次接觸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在一個育兒群中一位媽媽分享的音頻,覺得這就是我想要找的方法,于是買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書的作者是美國教育博士,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書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他們終生受益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比绾芜\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獲得這樣的技能,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書中列舉了大量的家長教育孩子的實例,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經常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也會因為自己的情緒而遷怒于孩子,也會為了節省時間而代替孩子做了許多本應讓孩子自己的事。一直以來我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和我自己都感到很難受,在孩子的眼里,媽媽總是看我不順眼,在我的眼里孩子總是不能達到我想要的樣子。
那么怎樣做才算有效管教呢?這就要回到書中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
1、是否和善于堅定并行?(對孩子尊重和鼓勵)。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心靈紐帶)。
3、是否長期有效?(懲罰在短期有效,但有長期的負面效果)。
4、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善于解決問題、敢于承擔責任、樂于貢獻、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為基礎!昂蜕贫鴪远ā贝砹思议L的態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記住這幾個字會讓我們與孩子的相處中變得更加平靜。
從接觸正面管教后,我嘗試著把這個方法運用到生活中,剛開始還是會回到原來的方法中,于是就趕緊讓自己暫停,讓自己的情緒緩和下來以后,再去和孩子談談當時的感受,讓孩子也發表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發現更能把問題愉快的解決,還能想像一下下次發生問題時,我們應該怎么對待。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溝通,才能贏得孩子的心。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9
1、正面管教是什么
一種區別于嚴厲和驕縱的管教方式。和嚴厲的教育方式直接給孩子發號指令不同,正面管教會給孩子有限的選擇和在規則以內的自由;正面管教也和驕縱不同,不會給孩子無限的自由和無限的選擇。正面管教主要旨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將孩子當做社會人一樣尊重、平等的對待,而不是粗暴的發出指令,或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具體的方法是:廢除懲罰;廢除驕縱;態度和善而堅定;當心懲罰帶來的負面效果;給孩子培養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機會;放棄一些荒誕的觀念;讓孩子參與到設立限制的過程中來;問啟發式的問題。
其中懲罰的長期負面效果,被稱為4R:憤恨、報復、反叛和退縮。
2、阿德勒心理學的幾個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會人
(2)行為以目的為導向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4)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5)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責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6)平等:并不意味著完全相同,而是指所有人對平等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孩子也不例外。
(7)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8)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3、正面管教實際的應用
(1)懂得出生順序的重要性,并運用出生順序的知識鼓勵孩子。
(2)重新認識不良行為
要知道,孩子的行為不是所謂的不良行為,大多數時候只是小孩子做出“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而已,之所以表現出不良的特征,無非是因為孩子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或者缺乏有效的技能,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陰蝕王而產生的行為等。
針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錯誤目的。德雷克心理學解釋四個錯誤目的包括: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自暴自棄。然后針對孩子的錯誤目的,選擇適宜的鼓勵方式。
(針對各種錯誤目的的解決方式,因為太程式化,不摘錄)
(3)區分好邏輯后果和被包裝的懲罰。
首先要區分自然后果和邏輯后果,自然后果就是類似于不吃飯會餓這樣的,是指自然而然發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沒有大人的干預。讓孩子知道這個自然后果的存在,從而決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父母讓孩子做什么。而邏輯后果相比于自然后果,就是有大人干預的后果。
要防止邏輯后果濫用,或者成為被包裝的懲罰,必須符合邏輯后果的四R,相關、尊重、合理和預先告知。相關的意思是,后果必須是與行為相關的,尊重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責難、羞辱、打罵等,而是應該和善而堅定的執行。預先告知,就是預先讓孩子知道,如果她選擇了某種行為將會有什么結果出現。
(4)關注于解決問題
(5)有效地運用鼓勵。
其中認為比較關鍵的是,區分鼓勵與贊揚,和教孩子把犯錯誤看作學習的好時光。
贊揚的長期效果是會讓孩子依賴于他人。成年人往往有一個誤解,以為孩子的自尊是從贊揚中得到的,但是其實自尊只從應對失望、解決問題以及大量的錯誤中學習才能習得的。
(6)家庭會議和家庭活動
(雖然很欣賞組織家庭會議的辦法,但是書中的模式,有點太做作了。個人觀點。)
個人感想
書中給的一些方法有些老派,而且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國國情,但是這個教育觀念值得推崇。不管是作為教師還是家長,需要時刻在教育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衡量,考量自己是不是過分控制或者過分驕縱。具體的操作也要因材施教,因大環境施教,也不要指望證明管教是一個可以一勞永逸的方式。
簡單說正面管教就是正向鼓勵,不要對孩子懲罰,也不要過分驕縱,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時也要建立一定的規則,并且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要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社會人來對待,給予尊重和關注,用和善堅定的態度來傳遞訊息。
目的是讓孩子能夠自覺遵守規則,從錯誤中學習,改善不良行為等,從而建立一個社會人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家長或者教師要實施好正面管教,要清楚懲罰存在的問題、驕縱孩子的問題,并且掌握正面管教的方式,根據孩子的特征和具體的情況用好正面管教這個工具。
這本書有一整個系列,給出系統的解決辦法,不準備拓展閱讀了,有興趣可以當育兒工具書看看。根據這個核心觀點,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下,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可能更實用。尊重、了解、體諒自己的孩子的同時,建立最適合自己家庭的規則,然后溫和堅定的執行、引導和改良,就是所有的核心。這必然會是一個非常漫長而往復的過程。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10
最近我讀了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該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使我受益匪淺,尤其是書中第7章講述的:有效地運用鼓勵,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到鼓勵而非贊揚,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笔堑,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那么什么是鼓勵呢?首先我們要將鼓勵和贊揚有效的區分開來。作者也提出我們給予孩子的是鼓勵,而非贊揚,這一時讓我十分困惑,這兩者有什么區別嗎?難道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們贊揚嗎?
帶著疑問我繼續讀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話中的含義。鼓勵的學問非常深,平時我都沒有好好地運用鼓勵,而書中從若干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時機、相互尊重、著眼于優點等,讓我們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勵,自我反思,我在該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比如:我經常會用到這么一句話贊揚孩子:“你真是一個乖孩子,聽話、懂事,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在這種贊揚下,該孩子會很高興,會滿臉燦爛,她會覺得“大人認可我,我是有價值的”。作者提出:贊揚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凇皠e人會怎么想,怎么看”的考慮來做事。當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時,他會茫然與疑惑。
這位孩子(長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會形成一種完全依賴于別人的觀點的自我概念,可能會變成:“討好者”和“總是尋求別人認可”。而鼓勵是指向人的行為的,常常啟發對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現在該怎么做”、“我學到了、感覺到了什么”等,它能讓人內省,更多地讓人思考并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無需他人的認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態度。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較差,所以老師在此運用的贊揚可能要比鼓勵更多一些,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之前的那句話只會使孩子們變得“變動”,缺乏自信。是作者讓我了解到同一句贊揚鼓勵的話對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等真誠而恰當地贊揚和鼓勵。
我們往往對孩子有諸多批判、期望、職責、失望、憤怒。但事實上,愛和快樂才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們表達無條件的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尋找積極的方面,和善而堅定地對孩子說“不”,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是”,是我們為人父母、師長,可以、更應該采用的正確教養方式。愛孩子、愛自己、洞見缺憾、尋求第三選擇,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11
《正面管教》這本書在上次單位組織的讀書活動中出現的頻率很高,大家都很喜歡看也都進行了推薦,想必是一本好書!假期的時候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收獲良多,使得對教育存在一些困惑的我茅塞頓開。
《正面管教》首先提出要運用正面管教方法,必須知道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我以前的觀念中確實知道對學生教育態度要和善,但當學生或孩子發生所謂的“不良行為”時,我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需要制止這種行為,而且態度必須是明確、堅定的。但看到這本書我才理解和善而堅定的正確運用方法,和善不是取悅也不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的縱容、放過或者代勞,而是要從態度、情感上尊重孩子;而堅定也不意味著懲罰、說教和其他形式的控制,而是在孩子發生不良行為,家長和老師要以堅定態度讓自己、孩子和當時的情形都得到客觀的尊重,并堅定和孩子一起或引導孩子自己認識到“不良”行為發生后果要自己承擔,并思考以后如何避免。
書中闡述孩子和大人最重要的關系不是贏了而是贏得。什么是贏得?什么又是贏了?反思日常生活工作用好像很多時候都是贏了孩子們,贏了一時,卻輸了孩子,輸了自己的威信,特別是在和高年級孩子過招的時候!
《正面管教》這本書,是一本真正的好書。其中很多的思想、方法,在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我還要繼續加以消化,并學習使用。相信它能開闊我教學管理的思路,能促進我與學生的師生關系,能推動、引領我的教學之路。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12
今天有幸聽了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其中有一個觀點,和我以前的認知產生了沖突,但仔細琢磨,確實有點道理。
書中提到:孩子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是要為犯錯誤而羞愧。可是,除非不進行任何嘗試,否則錯誤絕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變自己對犯錯誤的負面觀念,錯誤其實是學習的好機會。孩子的絕大部分錯誤,是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訓練、鼓勵他們,而錯誤給了我們彌補改正的機會。
書中提到了一個案例,一個孩子在家里踢球,不小心打碎了一個媽媽心愛的杯子。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我肯定會訓斥孩子,但這樣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許依然會犯同樣的錯誤。那么作者是如何處理的呢,他先告訴孩子,這個杯子打碎了,那么昂貴,非?上,心里很難過,然后告訴孩子,爸爸小時候也打碎過杯子,那么如何避免呢,孩子說可以不要在這個地方玩,因為這里陳列的都是昂貴的東西,還有什么辦法呢,孩子說可以不在家里玩球。這之后,孩子就很少再打碎東西。
由此可見,每次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因,找到方法,避免重復發生同樣的錯誤。如果家長能以這種心態面對孩子的錯誤,不但心情會平和很多,孩子也不會因為訓斥受到傷害,更能學會家長遇到事情處理的態度和方法,幫助孩子更快的成長。
明天開始,再碰到孩子的問題,我要學會冷靜思考,找出對策,讓孩子身心愉悅的積極面對,和孩子一起在錯誤中成長。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13
聽這本書印象最深的是一個人一生都在追尋兩樣東西,歸屬感和價值感。
什么是歸屬感呢?近年來,心理學家對歸屬感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現在認為,缺乏歸屬感的人會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責任感不強;社交圈子狹窄,朋友不多;業余生活單調,缺乏興趣愛好。
學校歸屬感這個概念在教育和心理學領域已經提出了幾十年時間,是學生在學校環境中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覺,在學校生活和課堂活動中感覺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想到我們的課堂上,那些游離在課堂之外的學生,是不是就缺乏了學校歸屬感。
最新研究,缺乏歸屬感可能會增加一個人患抑郁癥的危險,歸屬感低是一個人陷入抑郁癥的重要指標。
正面管教,是摒棄所有的懲罰和獎勵,提倡通過鼓勵滿足孩子對于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基本需要,幫助孩子通過以對社會有益的方式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從理解并處理孩子對如何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錯誤信念開始,然后教給他們一些以對社會有益的方式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技能。
孩子的行為就像冰山位于水面以上的部分,是你能看到的,而隱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是行為背后的原因,以及孩子對于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最深層的需要。我們平時的養育方式或教養方式,只處理行為,正面管教處理行為,也處理行為背后的原因。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喪失信心來源于沒有歸屬感。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14
面對犯錯誤的孩子,常見的做法就是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譴責孩子,批評孩子,直到孩子妥協,流下眼淚方才罷休。想想自己平時面對犯錯孩子的時候,少不了也要批評幾句,尤其是自己正在忙的時候就更加生氣,感覺孩子為什么總要給自己加忙呢。問孩子原因的時候,有的孩子又閉口不談更讓人惱火了。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我常常犯的錯誤就是太急躁,尤其是面對極度叛逆,并且態度非常惡劣的孩子,往往會火冒三丈卻仍然相信自己是對的,覺得都是學生的錯。可冷靜下來想想,學生雖然當時面對老師的指責沒說什么,甚至留下了我們以為的懊悔的淚水,其實孩子內心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也沒有從心底里接受我們的做法。作者告訴我們,其實想要贏得學生的合作并非難事,只要經過四個步驟:一、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二、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三、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四、讓孩子關注解決問題。其實孩子更多的時候需要我們的理解,我們“贏了”孩子又能怎樣呢?真正的“贏得”了孩子嗎?贏得孩子的認同了嗎?恐怕更多時候適得其反吧。孩子希望我們理解,聽聽他們內心的感受,并且渴望我們的認同,想聽聽老師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讀完這本書感覺滿滿的全是干貨,對自己以后的班級管理提供了更多的辦法!昂蜕婆c堅定”他們之間并不矛盾,他們可以并行,今后我也將用“不懲罰、不驕縱”的方式來有效管理孩子。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15
正面管教的書本中好多概念讓我意識到我傳統的觀念或者傳統的養育方面需要進行一次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一次大變動。在書本中很多概念如同給我們打開了一扇如何與小孩子更加友好,親密的大門。
“和善與堅定并行”。感覺上我在很多方面也是做到尊重小孩子的想法但是有時候讓我疑惑的是我是否讓他學習到了尊重或者尊重他人呢?書中說過“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于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專斷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驕縱的方式則缺少堅定。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但是如何去做到和善與堅定呢?
我們總會習慣性對孩子進行說教,并對孩子提要求,孩子經常以抵制或反叛作為回應。孩子是隨時隨地的都在發展和變化的社會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實現自我的價值。對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簡單的歸結批評和獎勵,我們應該在讓孩子形成良好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上,培養孩子對自我的認識以及對老師和家長的認可和信賴。
我們要做的不是“贏了”孩子而是“贏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則孩子就學會了通過觀察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失去了自我評價和內省的能力,從而逐漸被我們培養成“討好者”或者“總是尋求別人認可的人”。書中有些“和善而堅定”的常用語,有助于我們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話語,之后自己在生活中要將這些話語運用起來。
有時候我不知道如何能夠去讓孩子感覺我們的愛吧。這本書讓我明白我們怎么做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小孩只有感受到愛后才能夠體驗到更多的快樂。
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就如書中所說我們都會犯錯誤,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錯誤當做學習的機會,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當我們能夠真正理解了可以通過犯錯誤來學習時,我們是否就不會介意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呢!反而可以從錯誤中獲得有價值的幫助的機會!我們自己要學會而且也要教孩子學會把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當我們把錯誤看作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么壞事時,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數成年人和孩子一樣,即使我很明白應該怎么做,可有時卻不一定能夠照著去做。
在我沒有接觸書本之前我會在女兒在一些犯錯誤的時候會告訴她:“早跟你說過了”,“讓你不要這么做,你不聽”等等的話語,在接觸書本后感覺到我的話語是會讓他失去自信,不敢冒險,逃避事情,害怕等等情緒。希望自己之后可以告訴她:“太好了,我們在這件事情上面又可以學習了!
重新看待不良行為。接觸書本后我才知道所謂的不良行為是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或者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導致我們轉向受“原始腦”操縱中。這正是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權利之爭如此常見的原因。書中提出了四個錯誤觀念和錯誤行為目的(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自暴自棄)使我們了解到孩子是通過這些方式在尋找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這樣我們之后可以運用這四種錯誤目的表從中尋找我的感覺對應上去從而她現在是通過何種方式在尋找自己的價值感從而我們找到相對應的主動的,鼓勵性的回應他,從而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篇16
作為一本風靡全球的教育類書籍,《正面管教》(簡·尼爾森)確實值得仔細品讀。
《正面管教》是以“積極心理學”作為理論基礎,根據作者的的實踐經驗,為許多家長和老師提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實操工具。正如文題所示,書里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是“正向教導”,它倡導教育者要通過鼓勵、感知孩子的感受等方式激發孩子內心向善、向上的力量,從而培養孩子具有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國傳統的家教觀念是“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在這種教育觀念下,“嚴格”成了必要的教育態度,“慈愛”變成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長即使內心是慈愛的,然而,臉上還要端著嚴肅,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績時,適時的打擊,潑冷水,避免孩子驕傲。這樣的教育觀念直接導致了親子關系的緊張,對抗的發生。近幾年,隨著“正面管教”的興起,這樣的教育觀念逐漸發生變化。
可以說,隨著孩子接收知識渠道的增多,他們對于師長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崇拜和敬畏,因而,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只會帶來更大的阻力!墩婀芙獭匪岢慕逃椒ㄟm時而變,比較符合當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
這本書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育結晶,其中有幾點讓人印象深刻。
其一,《正面管教》指出,有效管教的有四個標準:一是教育態度是否和善與堅定并行;二是教育行為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到歸屬感和價值感;三是教育措施是否長期有效;四是教育內容是否能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和善是指在教育孩子時,語氣要平和,不要情緒化。堅定是指教育時,家長或者老師要堅守原則,不能毫無底線,過于寵愛。而父母和教師在堅守原則時,不能過于強勢,態度要和善。良好的態度是溝通的前提,堅守原則和底線是教育的基石。
作者一直強調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現問題,是由于他們缺乏歸屬感和價值感,假如教師在實施教育行為時,能夠幫助孩子形成歸屬感和價值感,那么,教育行為是有效的。而哪些教育行為能為孩子提供歸屬感和價值感?作者提出,傾聽、共情,認同,激勵等行為能幫助孩子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判斷一個教育措施是否有效,作者指出,這要看這種措施是否長期有效。在孩子做錯事情時,很多家長會進行懲罰,之所以要進行懲罰,很多家長認為,懲罰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避免以后再次犯錯。然而,尼爾森教授認為,懲罰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不能起到長期的效果,鼓勵或者幫助孩子找出問題的癥結才能起到長期的效果。有時候,孩子受到懲罰后,會因為生氣而不去反思自己行為,他暫時不干“壞事”只是畏懼懲罰,而不是認識到問題所在。很多孩子還會繼續干“壞事”,只是行為更加隱秘而已。教育不是看管,而是通過鼓勵,培養孩子形成自律。
其二,《正面管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實用的工具,即合作四步法。當家長與孩子發生摩擦,或者老師與學生發生沖突時,可以采用以下四個步驟:一是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三是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讓孩子關注于解決問題。第一步是拉近兩位溝通者心理距離的方法。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矛盾,原因之一是矛盾雙方互不理解,每個人都在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理解對方的觀點。教師只有理解學生的感受,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
而教師在表達出對學生的理解后,還要表達出對他們的同情,感同身受能讓人產生感激之情,從而使對方放下敵意,平和溝通,這樣,溝通雙方也容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而在與對方建立好良好關系后,教育者可以著手解決雙方的矛盾,教師或者家長可以具體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表達感受時,注意要客觀地描述事實和感受,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觀評論,例如,你可以說:“你今天在課堂上對我大聲地反駁讓我心理難受!边@樣的描述是比較客觀的。假如你說的是“你總是喜歡頂撞我,讓我很沒有面子”,這樣的描述可能會激起學生的憤怒,因為“總是和頂撞”這兩個詞是帶有評價性質的,會讓人內心不愉悅。因而,客觀地描述事實、表達感受會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帶來了困擾,從而理解教育者的教育行為!昂献魉牟椒ā钡淖詈笠徊绞且龑Ш⒆诱页鼋鉀Q問題的辦法。作者一直強調,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教育者要關注問題背后的原因,然后把重心放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上,而不是放在懲罰孩子這件事情上。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需要教師或者家長引導孩子想出來,不是教師或者家長直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三,《正面管教》提倡師生或者親子一起解決問題。尼爾森教授指出,教師可以嘗試在班里召開民主會議,師生一起探尋解決班級存在問題的方法。具體操作是每一位同學提出一個本班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師在召開會議之前,選出一個問題,組織學生在民主會議上輪流發言,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她說,問題一旦被提出來進行討論,這個問題可能就被解決了。尼爾森舉出一個例子,她說有一位老師發現他們班同學近段時間經常嗑瓜子,后來她提出這個問題讓大家一起討論,那次會議學生似乎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方法,老師比較煩惱,后來有位學生告訴她,班級嗑瓜子的現象少了。她才意識到,原來問題被提出來討論后,可能就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而問題就被慢慢解決了。所以班主任可以和學生一起召開民主會議,解決班級問題。而在家庭中,家庭會議也十分重要,家長通過家庭會議,讓孩子參與到教育管理中來,慢慢變得自律,有責任心。尼爾森教授這種教育理念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雙方的,受教育者只有內化了教育內容,教育才能起到作用,而主動參與教育,就是對教育積極內化的過程。
《正面管教》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教育類書籍,仔細研讀,用心實踐,我相信很多教育難題會迎刃而解。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11-04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范文10-22
關于正面管教的讀書筆記11-14
正面管教學習總結06-28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五年級作文09-06
《教室里正面管教》培訓總結06-20
正面管教學習總結范文08-12
《正面管教》讀后感150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