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教育類讀書筆記

        時間:2023-08-01 18:35:07 煒亮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教育類讀書筆記2000字(通用10篇)

          現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從以前的教學型向教研型轉變,社會對我們的教師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以下內容由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類讀書筆記2000字,希望能幫助到您!

        教育類讀書筆記2000字(通用10篇)

          教育類讀書筆記 1

          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是他25年教學經驗的精華,這里面有他關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如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誤區,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科學而有效的管理方式;在這里你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

          感動開始于序言--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這樣寫到------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

          李鎮西把他總結為三心三家:

          三心:

          1、擁有一顆童心:做最好的老師應該和學生保持共同的愛好,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興趣去探尋,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

          擁著一顆童心,才能拉進與學生的距離,走進學生內心,真正了解學生心里所渴望的,解決所需所想,教育才會更加有效。

          2、擁有一顆愛心:做最好的老師,師生之間有著互相依戀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好的老師,教育修養中決定性作用的一種品質那就是對孩子的依戀之情。出于對孩子的愛,每個老師都能找到自己現階段應該做好哪些事情。我們不是常說,對孩子的愛可以使一個教師聰明起來。愛愈深,激發的創造能力愈強。擁有一顆愛心,做最聰明最好的老師。

          3、擁有一顆責任心:做最好的老師,關注孩子的成長,努力培養現代公民。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將來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應當養成的學生。我們肩上的擔子著實不輕啊。是愛的力量創造了這個世界的美好,需要將來的公民帶著愛帶著責任心走向社會,我們應該通過多渠道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發揮課堂德育作用,強化德育實踐。在實踐中,學生的體驗深刻,收到的德育功效愈強。所以我們不要認為德育活動可有可無,很隨意的對待。應有計劃地安排德育內容,一步步加深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

          三家:

          1、最好的老師要努力做一個專家,有著專業造詣,課堂教學很棒。我們應該常常問問自己,我拿什么來吸引我的學生?做最好的老師努力讓自己的課堂煥發魅力,那魅力源于知識本身的科學性,那魅力來源于教師的人格魅力。學生調查反應,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是知識淵博的,幽默的老師。所以我們老師應該和書為伴,不斷提升自己,勤寫教育教學日記,每一次備課,都把自己當作學生來看待這篇課文,多想想老師講的是不是學生想的,學生想的老師有沒有在課堂上為他們留時間,為他們去解答。讓我們教學游刃有余,偶爾幽他一默。

          2、最好的老師努力做一個思想家,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在反思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從而不斷的.改正問題,不斷地提高自己教育教學能力。教師不是單純的教書匠,不能單單局限于書本,著眼于知識的傳輸。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勤反思,多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心得,進行課題研究,更好地促進自身教學能力。

          3、做最好的老師努力做一個心理學家。用心靈贏得心靈。真正有效的教育應該是針對學生個性的教育,這必然要求教師具備發現、發揮、發展學生獨特個性的技巧和藝術。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互動,真正關注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向你敞開心扉。

          我認為做最好的老師要努力做到:

          做自尊自信的教師。一個人,不是有多少錢就有多少成就。身邊有人中獎500萬元,你會羨慕,但內心里不會產生敬重。敬重和羨慕是兩回事。我們敬重功成名就的企業家,不僅是因為他擁有雄厚資產,更在于他在打拼企業過程中表現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的企業為社會做出的實實在在的貢獻。人生的成就,重在"有為"而非"有錢",盡管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作為一名教師,完全可以成為一名受人敬重的"有為者"。我們每教一個班級,就為一批孩子一批父母一批家庭,做出實實在在的"為",我們教書育人一輩子,就做了一輩子實實在在的"有為"事。不管經濟大潮如何席卷而下,面對人生,請自尊自信:我,能成為大寫的"有為"的人。

          做展示自我的老師。我曾一度拘謹于課堂,每每碰到公開課、競賽課,總想找個借口推脫。殊不知,課堂的演練才能有更精彩的教學。于是我在努力改變自己,多和其他老師合作交流,逐漸自己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欲望,也有了"要做就做最好"的打算。的確,好老師大多都是從展示自我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做腳踏實地的老師。在我看來,一個好的教師,一定是個踏地而行的教師,一個踏地而行的教師一定是個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師。教師每天的工作無非就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教學研討之類。有人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能把這些事情做好,才能讓學校秩序井然、充滿生機,才能體現自己作為教師的價值。細節決定成敗,要把這些處理好,需要付出有思想的技術和有技術的思想,需要我們具有"不用提醒"的約束感,需要我們拒絕各種借口,需要我們腳踏實地。

          做讀書思考的老師。歷史總是向前發展,信息與知識的更新也是理所當然。如果不常讀書、不思考,就會感到很吃力。與其抱怨教育的要求過高,不如靜下心來用心"充電"。擺脫這種困境的最好途徑就是讀書和思考。記得有人說過,不讀書的教師走不到教學的前沿,"厚積"才能"薄發",這是一個永久不變的真理。不做"經師"做"人師",光讀書還不夠,還要善于思考。管老師建議我們用寫作來進行清晰、完整、有條理的思考,這實在是一條促成教師互動交流、共同成長的專業發展之路。愿我們都能拿起筆來,把所思所感所做都記錄下來,或發到網絡和報刊上,這既不湮沒自己的勞動,也是在幫助別人,更是在收獲做好老師的樂趣。

          《做最好的老師》,一個我夢寐以求的理想與追求,一盞希望的燈塔,一個智慧的寶典,一個你我隨時可以求助的良師。

          教育類讀書筆記 2

          寒假期間,我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真是受益匪淺!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理念和實踐,其中羅列了很多具體的操作方法,值得我們模仿。

          其實作為一名教師,當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師"。那什么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在李鎮西老師看來,"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鎮西老師說:"我所謂的“做最好的教師,”不是與我所敬仰的于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強調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這就是這本書首頁序言里非常樸實的.語言,卻讓人會有深思和回味。

          在序言中,李鎮西老師的這一段話也令人回味無窮:"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這是寫給他學生的,也是寫給他自己的。讀到這兒時,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對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嗎?是的,"做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所以,只要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進步。李鎮西老師說到,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沒有愛便沒有教育。他認為教育中的"愛心"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這是我非常欣賞的觀點,一直以來我也堅信自己是個有愛心的老師,再次讀完這本書,我對教育中的"愛心"問題也有的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書中他談到"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有時我也在懷疑,對于我們班的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到底要不要懲罰?如今我明白了這其實只是一個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師用愛心去把握的"度"的問題了。

          因為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在李老師從教之初,他也曾經諷刺過學生,曾經辱罵過學生,曾經體罰過學生。但是后來他將這一切都變成了教育財富,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難、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誤最終將他磨練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

          給我印象最深還有第八章學生思想改造工程--后進生的轉化。在李老師看來,轉化"后進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寫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教育論文乃至教育專著。李老師之所以把關注"后進生",一是因為素質教育充滿了對人的尊重。二是因為素質教育的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就必然面向為數不少的后進生。李老師在書中向我們介紹了他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采用10種有效的具體方法:寫家校聯系本;填報喜單;游玩;集體評議;寫每日九問;對手競賽;寫靈魂的搏斗;安排當干部;學生作文表揚;推薦好書。讀了他的后進生轉化手記--我和萬同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后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著哪一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跡。我清楚的記著有這樣一個情節他讓萬同代表班級在全校進行國旗下演講。為了不失去教育萬同的機會,李老師不斷鼓勵萬同,讓萬同連寫三稿,最后抓住"班級的愛就是祖國的愛"這一句閃光的話寫的演講稿,還利用自習課和下午放學后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最后終于讓萬同信心十足地進行了演講,贏得了全校師生的掌聲。李老師目中有人,始終把對學生的培養塑造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李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讀完他怎樣對待"后進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關愛每一位學生?在我們班,問題學生很多,有了李老師的指點迷津,心里也有了些許準備,我想在新學期里再面對周志鵬、高立尚、王磊、張磊等孩子時,我一定不會再像以前那么著急、困惑,一定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找到更適合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為孩子引領一條適合他們學習、成長的道路;厥鬃约鹤哌^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李老師的書,仿佛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教育類讀書筆記 3

          工作之余喜歡翻看《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這本書。雖然有些案例已看過多遍,但每當再次拿起依然愛不釋手,因為讀它能給我許多教育的靈感和啟示。

          1,對待孩子要多一些耐心

          其中的一篇案例記敘了一個可愛的8歲小男孩,不愛寫作業不愛靜心讀書,一到下課就愛跟在老師后面:“胡老師,昨天我被狗咬了”;“胡老師,李強上課踢我”!昂蠋,我不想和趙小路坐一位了”。看著他說個不停,他的老師總會不耐煩地對他說:“知道了,知道了。老師很忙,今天就這樣吧!倍⒉簧鷼猓軐捜,慢慢地扭頭走了。一天,當他的老師布置完作業準備去開會,他又站了起來,沒等他開口,他的老師先說話了:“又有什么事?快點,我忙!薄拔覜]有本子,還有……”“好了,自己想辦法吧!”說完老師就去開會了。等開完會來到辦公室,這位老師便看到自己位上放著一個色彩鮮艷的小蛋糕,旁邊還放著一張小紙條:“胡老師,你很忙,也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看我的紙條。今天是我的生日,原先我想當面告訴你,讓你和我分享快樂。可你太忙了,那就請你品嘗小蛋糕,好嗎?”這位老師很慚愧,撥通了孩子家的電話號碼,給他送去祝福,并告訴他其實老師并沒有那么忙。

          讀后,我和那位教師一樣的慚愧:曾經我也覺得自己很忙。感覺與學生交流是浪費我寶貴的時間,有了這些時間我能改多少本作業、有了這些時間我能備多少節課。殊不知,在自己打著“我很忙”的旗號拒絕傾聽學生的心聲時,喪失的是為人師的耐心、愛心、丟失的是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和親密。

          2,關心愛護問題學生

          盤圭禪師是一位誨人不倦的禪宗良師。他的一名弟子卻染上偷竊的惡習,當其他弟子請求盤圭禪師趕走這名偷竊的弟子時,盤圭禪師卻把眾弟子召來對他們說:“你們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不對,只要你們愿意,到什么地方去學都可以。但是這位兄弟甚至連是非都還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誰來教他?”這番飽含深情的'話語溫暖了偷竊者的心靈,也滌凈了他的心靈。從此偷竊的沖動如煙消散。

          讀了這則故事,我們不禁被盤圭禪師大慈悲的胸懷所感動。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情懷,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關懷。在現實中,不管教育表現形式多么紛繁復雜,但“愛”應該是它的核心。教育不能沒有愛,可我們現在的教育由于種種原因,卻逐漸偏離了這一核心。教育需要呼喚愛的回歸,需要一個充滿愛的心靈去震撼另一個心靈。盤圭禪師的故事不僅向我們告知了這樣一個真理,同時也用它完美的結局證實了---愛,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3,以人為本,創造適應人的教育

          設計迪斯尼游樂園的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格羅佩斯,在設計游樂園的路徑時受啟發于一位葡萄園主老婦人,這位老婦人因缺少勞動力而讓買葡萄的人到園里自己摘葡萄。于是,他讓工人在游樂園所有的空地上都撒上了草種,不幾天小草發芽了。格羅佩斯讓游樂園提前三個月對外開放。一開始,因沒有路,游人不敢走,格羅佩斯告訴游人,在游樂園里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沒有任何限制。于是,幾天過后,草地上清晰地呈現出被人踩出的優雅自然的小道。這些小道,走的人多的地方就寬些,走的人少的地方就窄些。格羅佩斯就讓人沿著人們自然踩出的痕跡修了路。因為游樂園的路徑設計既和諧自然,又滿足了游人的需要,尊重了游人的自主選擇,因此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的教育教學,并且感觸很深。在過去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有誰能夠像格羅佩斯那樣,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大多數教師唯恐學生走了歪路,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始終牽著學生不肯撒手,到后來活潑可愛充滿創造精神的兒童都被我們“培養”成了統一標準的“老實”“聽話”的學生。實際上,過多的束縛,違背了教育規律,違背了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只能壓抑學生的天性,只能阻礙學生健康的成長,而“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才能令其茁壯成長,趨向完美。教育必須是而且只能是適應人的教育,而不是使人適應教育的教育。我們要學習格羅佩斯“以人為本,順其自然”的思想,讓教育適應學生的成長規律,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展。

          教育類讀書筆記 4

          《簡·愛》的主人公從小失去父母,十歲時被她的舅媽送到了慈善機構——洛伍德學校,在那里她做了六年學生,當了兩年教師,八年后十八歲的她離開了培育她的地方,到桑菲爾德莊園給一個小姑娘做家庭教師,一年后離開桑菲爾德莊園又到一個小地方莫爾頓做了半年教師。 不管是在桑菲爾德莊園還是在莫爾頓,簡?愛都是一個出色的教師,另外她在荒原莊也因為自己高超的繪畫技能深得兩個女主人公的賞識,讀到這些,我想:從小到大只在一個學校上過學,六年后就可以留在學校當老師,離開學校到其他地方也可以做一個優秀的教師,就是不做教師她也可以找到其他足以讓她自食其力的工作,比如縫紉、護理工等,看來那個洛伍德學校開設的課程是很實用的。根據故事情節來看,洛伍德學校開設的課程應該有:語言、歷史、勞作、繪畫等,勞作課應該有縫紉裁剪這一項。我不禁又想起了我們的學校所開設的課程,假如我們的學生六年的小學畢業后能到社會上找到工作嗎?別說是小學,就是再上三年初中畢業能到社會上找到像家庭教師這樣的工作嗎?當然不能。為什么?我認為是和我們的中小學開設的課程有關。

          看看我們的中小學課程吧,哪一門不和考試緊密聯系?就算是有美術、勞技、音樂等這些不和考試緊密聯系的課程,但我們的中小學把這些課程當回事了嗎? 先說美術吧,凡是沒有額外在校外上過繪畫班的孩子,有幾個能在學校的課堂上學到點兒繪畫的技能和知識呢?學校里或班里一搞活動,需要畫個畫,哪班不是那些曾經上過繪畫班的孩子大顯身手呢?我女兒就是因為從小就上繪畫班,所以一到初中,只要班里一搞活動,畫個黑板畫或出個海報什么的,一準把我女兒給忙活壞,為什么?其他孩子不會唄,班里六十多個孩子,沒幾個能幫上忙的!嗚呼哀哉,我們的美術課,有其名無其實。簡?愛六年的學習生涯結束,給人畫肖像畫畫得栩栩如生,而我們的學生,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后也不一定會畫個簡筆畫。但這能怨我們的美術老師嗎?其實好多美術老師是有很高的水平的,因為他們大部分都在校外自己辦輔導班,教出的孩子畫的.真不錯,為什么在學校就教不出來呢?首先時間就不夠用,一星期一節美術課,幾十分鐘,夠干啥呢? 再說音樂課,孩子們又學到了點兒什么呢?認識簡譜?不會;認識五線譜?更別談。學會幾首歌?初中的孩子一到學期末,音樂考試要求唱一首歌好多孩子都唱不成。每一次課堂上做個游戲,誰輸了要求唱首歌,一準把輸的人給難為壞。會談樂器,更別想。

          這就是我們的音樂課,每次看到身邊那些五六十的老教師們拿著歌譜開個唱,唱的那么自在那么開心。我都在想,現在的孩子好可憐,音樂是最能抒發感情最能宣泄感情的載體,而孩子們面對音樂如同不會游泳的孩子面對一個漂亮的游泳池,很想享受其中卻望而卻步。我又想到了二十幾年前,我的一個同學畢業于鄭州一個護士學校,分配到了河南省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她上班兩個月后我去找她,她無限遺憾地告訴我,她分在了一個最不好的科室:兒科。為什么?她悲慘地為講述了分科室的經過:當時分到那個醫院的畢業生有二十幾個,最好的科室主任先去挑人,挑走了幾個長得漂亮的,接著次好一點兒的科室又去挑人,漂亮的沒了,科室主任就問誰會唱歌跳舞,所以會唱歌會跳舞的又被次好一點的科室挑走了,我這個同學長得又不好看,又不會唱歌跳舞,家又是農村的,拙嘴笨舌的,只有等到最后,被最不好的科室兒科主任給不情愿的領走了。她萬分感慨道:長相吧,爹娘給的,咱沒辦法?蓻]想到在醫院上班還會挑會唱歌跳舞的。后來才明白,一到年終醫院都會有表演比賽,人家當然要會唱歌會跳舞的了。

          唉,既然工作崗位上這么需要會跳舞會唱歌的人才,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應該開設這樣的課程啊,但是,考大學考高中不考這些科目,有誰會想到這么長遠呢?急功近利,應該不是老師們的錯誤吧。 最后說說勞技課吧,有的學校根本就沒有這門課,有的學校即使有,這門課也成了讓學生放松的大好機會,因為學生根本就學不到有用的東西,就拿求實中學的勞技課來說吧,我們的勞技老師夠用心的了,課堂上領著學生學手編、做蛋糕、學雕刻等,但是孩子們并沒有真正學到一門手藝,其實勞技課不必學那么多花樣,不管是教學生學廚藝也好,學縫紉也好,學理發也好,只要精通那么一門,對學生來說都是有用的。我只要一到放假,就手把手教女兒疊衣服,整理衣柜,教女兒切菜,炒菜,熬湯……這些都是孩子一生中必須學會的生存本領,可惜在學校學不到。

          我又想到了北京十一學校所開設的過程,當我知道他們所開設的課程那么豐富時,真想把孩子送到那里去上學,有次看李希貴校長的視頻,了解到他們不但課程豐富,興趣小組搞得也特別好,有一個喜歡汽車的孩子已經把大學里有關汽車的專業知識學完了,學校里好多老師和親屬買汽車都要向這個孩子咨詢,我真羨慕這個孩子的幸運啊,要是這個孩子不在北京十一中學,那他的這方面的愛好和天分估計要被無休止的語數外練習題給埋沒了吧。 若干年前大家都開始反對應試教育,大力呼吁素質教育,可是到現在,我們的素質教育還像個二奶或小妾一樣無法取代應試教育這個正室,原因何在?目光短淺!家長和學校都盯著升學考試,可是即使考上了一本二本又怎樣?有多少研究生現如今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啊,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又是所學專業不好,待業的大學生啊,他們的痛苦有誰能理解? 也許我的見識很淺薄,但是我所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吧?真希望我們的中小學能開設一些實用的課程,一些學生喜歡的課程。

          教育類讀書筆記 5

          這段時間,我認真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不僅思想豁然開朗,更感嘆它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讓我們終于找到了基礎教育的源頭。他生活的時代雖距今甚遠,但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深入淺出的講述,對我們來說仍是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干渴的靈魂,像與我們面對面交談,針對我們在教學中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給我們很多新的收獲與體驗,他的書不愧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我慶幸自己擁有它,猶如一杯濃茶,品一口濃香四溢,讓人回味無窮,欲罷不能。我想他會一直是我教學中的良師,工作上的摯友。下面我就談談感觸最深的幾點:

          一、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里

          是作者的一篇教學經驗總結。“譬如你正準備教一年級。那就請你看看四年級的教學大綱,首先看語文和數學教學大綱,也要看看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大綱。請你看看閱讀本里有關歷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級的這些學科的教學大綱。請你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比較一下。請你想一想,要使學生以后的四年級和五年級順利的學習,那么他在三年級時應該知道些什么!边@段話具體而有科學地論述了教師在完成某一年級的教學任務時,應該如何處理好鉆研教材和了解相關年級和相關學科的教學內容的關系。怎樣在一個全局的體系上來確定學科的教學目標、采用合乎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而真正做到這一條,在我們今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二、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

          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你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弊鳛榻處,我們要讓學生體驗到尊嚴感,我在校是個好學生,在社會上是個好公民,在家是個好孩子。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不要在學生的作業本上打叉,請您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如果學生做錯,我就在題目旁邊打上個問號,并告訴學生:“你試一試重做一遍,只要下點功夫,你一定能做好,F在還沒有給你打分,你再努力一點,一定得高分!睂W生信心百倍,不但自己查出了錯誤,還想出了正確的答案,那種自豪感是從來沒有過的。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是啊,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期望被鼓舞,被鼓勵的愿望,學生更是如此。不管他們的成績如何,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我們可以發現,越是成績差的學生,他們所需要的關心度就更大,這可能會變成他們向前進的動力。

          三、興趣的秘密何在

          則是從多個側面闡明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這些觀點對于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基礎教育改革,以學生學習和創造、實踐的興趣,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皩χR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這些觀點對于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基礎教育改革,以學生學習和創造、實踐的興趣,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四、《給教師的建議》是教育“差生”的指南針

          “差生”蘇霍姆林斯基稱之為“后進生”或“學習有困難的”或”大腦遲鈍”的學生。他說:“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樣說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贊同的!钡,他善于從心理學和哲學的高度,對一般認為的“差生”進行分析,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差生”觀。

          蘇霍姆林斯基不但在轉變“差生”方面有令人信服的理論建樹,而且又是一位成功轉變差生的教育實踐大師。他從事教育事業三十五年。教過語文和生物,他曾讓一百零七名“在發展上有重大障礙”的學生都成為“充分夠格的有教養的人”。他轉變差生的基本理論就是“人道教育”加“和諧教育”。既:差生轉變=人道教育+和諧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把成功者成功轉變“差生”稱為思維的覺醒。轉變“差生”的關鍵是“和諧教育”。教育“差生”的第一步,就是使他們成為“可教育的人”。如果“差生”,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力。長此以往,他就是一個“不可教育的人”。他認為差生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育的`能力--使一個人對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關心,既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力”,喚醒他們“沉睡”的思維。例如學生費加他給他編了一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他收集了一套供他閱讀的書籍,都是關于智力訓練的。蘇霍姆林斯基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就這樣,費加到了五年級,學業成績趕上來了,七年級畢業后,費加進了中午技術學校,后來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整技師。真的是不可思議啊,費家碰上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老師真是他的幸運,這樣的教育為他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轉變“差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并且有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成功轉變“差生”,才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

          霍姆林斯基說:“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蘇那么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毙陆處熢诓粩嗟淖晕曳此、自我分析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教法、課堂效果、學生反饋等都有了自己的見解,進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另外,蘇霍姆林斯基從自己幾十年的教育研究經歷中總結出了一條有效的研究方法——教育日記。他建議每位教師都要寫教育日記,他本人也是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開始就堅持寫教育日記。在他看來,教育日記是教師進行思考和創造的源泉,并且有助于自己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也可以為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理性分析積累素材。這種研究方法簡單易行,只要新教師有恒心、有毅力,能夠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收獲。在我看來,記錄自己教學生涯的點滴浪花、每一步足跡,回頭看看,將是一部多么精美的書!

          教育類讀書筆記 6

          很久前看過老舍的《駱駝祥子》,至今印象深刻。

          生活在富足的現代,人人搖著利己主義的旗幟,追逐著享樂,就算在新聞中或在街頭偶而瞥見街頭的流浪漢,仿佛也是司空見慣而不以為意,但是《駱駝祥子》里頭,那個由滿懷希望與年輕健壯,到不仁不義騙吃騙喝的頹廢車夫祥子卻深深地觸動了我,我實在感嘆命運的磨人,實在心疼窮人的苦難,感嘆對于每天為了溫飽與生活抗戰、所掙來的一切也可能隨時喪去的苦人而言,「希望」與「道德」真的是奢侈品,因為堅持與要強并不能為他們擔保什么,幸福與美滿永遠離他們好遠。

          作者以舊中國北平為背景,講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駱駝祥子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著。后來,經過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但是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虎妞對他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身心都帶來磨難。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

          他的這一愿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碾得粉碎,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會腐蝕人們心靈的罪惡。

          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后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而祥子卻不安于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斗,他寧愿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后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斗,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或許我們會說為什么要放棄希望呢?會什么不繼續奮斗呢?但我想有時對生來困苦的人們這實在是不容易,他們活著就是為了要拼命換一口飯吃,溫飽就是他們的理想,成家立業甚至遙不可及。

          對于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尸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系,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感嘆之余,還是要有希望,人生不是這樣的!只要能堅持,只要能忍過,生命的這一切灰暗總會撥云見日,總會柳暗花明。即使外在是陰霾雨霏霏,人生,就會是多彩的,明媚的。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么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復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既然你來了,你就有權利活在這個世界上,即使你只有一件破舊的襯衫遮羞,你也可以和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樣,盡情吮吸新鮮的空氣,享受生的喜悅;即使你目不識丁,你也可以和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一樣,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問心無愧地接收光明給予的慷慨禮物;即使你的身體有缺陷,你也可以和舞蹈跳得最好、歌曲唱得最甜的藝術家一樣,在人生的舞臺上秀出另一番風味,感受被鮮花的芬芳環繞的陶醉,接受在節目結束后仍源源不絕的掌聲與歡呼聲。

          夜還很黑,空中有些濕冷的霧氣,心中更覺得渺茫。明天會怎樣?我不得而知。而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今天。這是一個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所以,我們應像夏花般絢爛地盛放,給自己一個無悔的季節!

          教育類讀書筆記 7

          《做最好的自己》一書是李開復博士結合自己人生的經歷和事業成功的經驗,寫給中國的青少年,是幫助他們實現成功的方向指引。我是全神貫注、靜心沉思地讀完他的《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感悟和觸動頗多。書中開復先生寫的對生活、職業及人生著眼點不少,且都很有道理。

          首先, 李開復老師闡述了“成功”一詞的真正含義,成功是多元化的,衡量成功的標準有很多種,但最根本的標準應該是:該行為是否對社會、對他人或對自己有益,是否能讓一個人在自主選擇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己,并由此獲得最大的快樂。我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么,如何實現。讀了李老師的“成功”后,體會很深,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其次,講述了該如何做才能獲得成功:首先要擺正心態,擁有正確的價值觀,這是成功的基礎。用正確的價值觀指引,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再將二者用到追尋理想、發現興趣、有效執行、努力學習、人際交流、合作溝通等行為方式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引導我們追尋自己的理想。在生活、工作中要誠信待人,不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期待和信任,努力做到言行如一、言出必行。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賴,而他人對我們的期待,正是對個人道德修養的一種良性約束,是養成“誠信”習慣的重要力量。

          人生態度包括勇氣,自信,同理心,胸懷,自省,積極。態度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境域,這就要求每個人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永保積極向上的態度。在順境中,要善于自省,客觀的評估自己,避免因盲目樂觀而高估自己;在逆境中,要鼓足勇氣,充分自信,用更加主動的態度來改變自己的境域;在處理事情時,要懷著同理心和容納百川的胸襟,待人處世要將心比心,為他人留下空間和余地,主動反省自己,勇于承擔責任。在人生態度上,我覺得自己在自信和勇氣上還有些欠缺,在開會或其他場合總是不夠自信,有想法但是沒有勇氣去表達,只是被動的等待被要求發言時才說。所以以后我一定會積極勇敢的去表達自己的看法。

          行為手段是實現價值觀的途徑。具體體現在四種能力上,即學習力、有效執行力、合作溝通能力和人際交流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素養。現在一項工作的完成會涉及到多個部門,需要大量的人際交流,需要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最終實現對工作任務的有效執行。同時發現興趣和追求理想是行為手段的源動力,一個人只有擁有理想才能在人生目標的指引下果斷的作出人生中的重大決定,沿著自己的成功之路穩步前行。

          我覺得它最值得讀的地方是李開復老師結合了中國和美國人思維的精華。而且給了正確的成功的概念和方法。我看過寫不少助人成功和成材的辦法,也許他們寫的不錯,給出的方法也能把人塑造得更好,可是卻無法讓人有模仿的沖動和理由。但是這本書的背后,有一個真正的成功人士的影子,沉穩、睿智,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開放、善于溝通,有著一個優秀的美國人所具備的素質。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知道如何去做。這種智慧,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并不多見。 這本書里面傳統而又開放的思想, 應該能與當代中國年輕人一貫的思維找到切合點。

          一直覺得自己夠聰明,夠冷靜,李開復老師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看了他舉了的那些學生來信的例子:“我的目標就是考清華的研,可我又擔心自己考不上,很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辦?”等等的各種言辭,我終于明白其實我也一樣迷茫,一樣沒有看穿一些東西,沒有領悟一些東西。

          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我讀完全書時真正的信念!

          不是每個人都足夠堅定,不是每個人都能完整清楚地認識自己,不是每個人都足夠優秀,不是每個人都成熟到可以和一個四十多歲冷靜睿智,事業輝煌到如同神話一般的男人比。那么,為什么不讀讀這本書呢?讓一雙沉穩的眼睛幫助你打量你自己,看到你的與眾不同,你獨特的優秀和你從來不曾察覺的缺陷。

          開復先生是聰明的、努力的,也是足夠幸運的。他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傳統又開放的母親,從小便被灌輸了中華的傳統美德,又被送到了美國接受了開放式的教育和熏陶。他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品德卓著,堅定地追求自己夢想的父親,讓他明白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熱愛。他幸運的是他碰到了一個學問出色、品格甚高的老師,即使他的看法和研究方向與老師完全相悖依然不遺余力的支持他,最終使得他在自己的第一項研究上取得成功。他更幸運的是他遇到的這些人,這些事使得他逐漸形成并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一步步堅定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我終于理解,比爾·蓋茨為什么能成為世界首富了,因為他的目標并不是賺錢。我也能夠理解李開復為什么能夠取得那么多的成就了,因為他的目標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成功。尋找一份事業,而且樂在其中,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而且用它來造福世界和人類。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終于明白。

          最后引用李博士的一句話:“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做最好的自己,做快樂的自己,一步步向成功邁進。

          教育類讀書筆記 8

          《責任》,讀過之后,感觸很深,書中講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說,一個人無論能力大小,主要看你對工作、對事情,有沒有責任心,敢不敢負責任,如果你的能力再大,很能辦事,但由于你驕傲自滿,不負責任,很容易辦的事情,也會辦不好,這就說明,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或者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首先失去了社會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其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尊重,所以講,這責任是一種俱有至高無上的價值,是人生的一種追求,責任就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守信,責任就是對自己工作的出色完成。

          要關注細節,從一點一滴做起。責任不是停留在口頭,而要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體現。

          然而,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讓我們感到萬分遺憾的是,責任經常被人們忽視,人們總是片面地強調能力,用能力來衡量人、評價人。此書運用了通俗易懂的語言,體現了求真務實精神,其深刻的內涵,淺顯易懂的道理,全書詳盡細致地講述了一個人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強烈的責任感,也再一次梳理了我的神經中樞:盡心盡職地工作,百分之百地對自己行為負責。也讓我對文中的“責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工作就意味著完成自己的份內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過去,我也一直這樣認為,工作既是自己的謀生手段,也是個人對社會的一份責任。一個平凡人,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班下班總是忙忙碌碌,似乎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業績。最近,我通過閱讀《責任勝于能力》這本書,思想受到了很大觸動,對責任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層。該書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的企業案例和寓言故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忠誠即責任這個主題,說明了負責任,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核心。

          我認為,“責任”從大道理說,就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從小的來說即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

          責任可以改變工作的態度,決定你的工作成績,“假如你熱愛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討厭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獄”。我們在工作中,承擔起自己所在工作崗位的責任,積極主動享受工作樂趣。

          責任即榮譽。為榮譽而工作,就是主動爭取做得更多,承擔更多的責任;為榮譽而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滿腔熱情地做事;為榮譽而工作,就是自動自發,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職責,自己會受到人們的尊敬。

          讓我們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雙手去打造自己的幸福,讓我們為了自己的明天的生活而再努力一點吧,為自己的人生添上精彩的一筆,去積累更多的財富!其實幸福并不遙遠,給我們幸福的人就在我們身邊,工作本身就是美麗的,就是快樂的,生活本身也應該是美麗的快樂的!讓我們關注現在的每一刻,我要學會一步一步的生活,因為每一步都是人生,當所有的腳步并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整個人生了!

          曾經我這樣問過一個人,我說:你來到世上20多個年頭,經過很多事,看到很多世間百態,你有沒有什么感悟或是什么體會,他想了很久,回答我的話語我已記不太清了,只依稀記得他說得很細,他不是說得不好,因為我覺得那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因為那些回答并未全然的說到重點,一路過來,我所體會到的就是責任的重要!所有的一切一切全部都可以包含在這兩個字里。責任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是經過很多很多事體會出來的,雖然責任是上天與生俱來就賦予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但未然所有的人都能深切的體會到!

          人的一生必須承擔著各種各樣的責任,社會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責任,對于自己的責任要勇于承擔,放棄自己的責任,就等于放棄了生活,責任可以使人堅強,可以激發人的潛能,可以完成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事,因為有了責任這種內在的動力,使每個人在工作崗位上都能投入十分的熱情,會主動積極的,認真的去完成每一件事,一個人工作的好壞,最關健的.就是有沒有責任感,是否認真履行了自己的責任,只有清楚的,明確的認識到自己的職責,承擔起工作崗位的責任,克服困難完成工作,才能真正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

          責任是發自內心的,有責任的人在處理各種小事上都能體現,正如書中一句話“細節決定完美,責任決定成敗”,責任是最關健的理念和價值觀,同時也是員工的第一行為準則。假如你熱愛你現在的工作,那么你每天生活流滿激情和精彩,假如你討厭現在的工作,那么你的生活就是地獄,你的選擇是什么呢?改變并不難,主要是在乎你想不想去做!

          “責任”似乎從大道理說,就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從小的來說即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人可以沒錢,沒權,沒事業,但不可以無責任,因為一旦你從內心有了一份做人的責任,就會去追求自己的信念就會去追求人生的美滿與幸福,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去創造所謂的財富!

          最后引用一句文摘上的話:我不能改變容貌,但可以展現笑容,我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我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力,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寬度。今天我如果沒做到最好,我希望明天會做到更好,每天進步一點點!

          教育類讀書筆記 9

          如果讓你說出一件最需要意志力的事,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么?翻開《自控力》這本書,首先蹦入眼簾的就是這句話。想到自己在減肥的道路上屢戰屢敗的經歷,決定去書中找一找失敗的原因。

          我們讀書的目的是通過讀書能夠有所收獲,這種收獲可以是通過遣詞造句獲得寫作的啟示,可以是通過人文歷史了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源,可以是通過人物傳記體會他人由性格決定的命運。

          這本書介紹的“意志力科學”,是斯坦福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它的意義在于,不是喋喋不休地重復科學研究和實驗結果,而是結合了數百位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實踐中的智慧,告訴我們如何將抽象的科學研究運用于生活實踐。最終,提升自己的自控力,達成想要達成的人生目標。

          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為自己設定的挑戰是克制食欲減輕體重。計劃是逐步理解書中的概念和策略,根據作者的思路每周只讀一章,然后從這一章中挑選一個和我的挑戰最相關的策略,去實踐。

          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大腦的前額皮質控制著我們的自律能力,包括:我要做(逃避的事)、我不要(想改掉的習慣)和我想要(關注的生活目標)。那么,是什么拖了我們的后腿,讓我們屈從于誘惑,做了不該做的事呢?怎樣從失敗中汲取經驗,為成功鋪平道路呢?

          改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想從書中獲得的是方法。

          經過數周的閱讀結合自身的實踐,我發現: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是沖動的自我和理智的自我的組合體。它們之間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相互博弈。面對巧克力蛋糕,沖動的那個自己指引著說:吃掉它,太好吃了!但是我要尋找的其實是那個擁有自控力的理智的我,找尋的是最初的最根本的目標:擁有好身材。

          想要讓理智的我獲得勝利,更多的時候需要的是放松。

          壓力是自控力的死敵,要迎戰那個沖動的自己,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身心狀態,身體擁有能量的時候,才能進行有效的自控。擔憂和過度工作、饑餓和疲勞、疼痛和疾病、憤怒、孤單、悲傷……都會消耗掉意志力。有沒有這樣的體會:一整天都控制得好好的,到了晚上卻沒忍住放縱了一把?那是因為,經過了一天的.自控,意志力慢慢消失殆盡。

          所以,按照書中的思路,深呼吸、出門散個步或是打個小盹,這些都是簡單易行的恢復意志力儲備的好方法。另外一個值得嘗試的好方法是:等待十分鐘。想吃巧克力蛋糕?那么先等待十分鐘,期間想一想是否真的需要它,想一想是否能從這樣的“及時行樂”中獲得幸福感,想一想更為長遠的目標。沖動的那個自我最經不起等待,它會很容易地在等待中敗下陣來。

          還有兩個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和我一樣?一是:今天運動了那么久,那么獎勵自己吃一塊蛋糕吧;二是:今天吃完,明天再減。然而到了明天,會發現明天和今天毫無區別!于是一天又一天,體重居高不下,甚至還攀升了一個臺階。

          然后就會對自己說:反正我的減肥計劃已經失敗了,那又如何,還不如好好享受人生呢。這種自我放棄以后產生的罪惡感、失落感和絕望感最終會裹挾著自己,陷入無限的循環。理智上,又一次次地責備自己,于是造成了更大的痛苦。

          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我們要學會自我諒解,這樣才能擺脫失敗后的低落情緒。任何一個人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要寬宥這樣的自己,有時,自我同情比自我批評更有效果。

          另外,我們都有模仿他人行動的本能?吹絼e人吃零食,自己也會無意識地去模仿,所以胖子的朋友更容易潛移默化成為胖子。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我把一個一直在堅持鍛煉、從不吃零食并且擁有馬甲線的朋友當成了榜樣與奮斗目標,并且請她指導和督促我。有家人或是朋友與你站在同一陣營,會促使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

          最后,也是全書的最后一章介紹的最為重要的一點:我們越壓抑自己的本能,越容易產生諷刺性的反彈效應。比如說在我對自己說不要去想著吃冰淇淋的時候,這個念頭反而會一直縈繞于腦海揮之不去。節食減肥更容易導致體重增加的原因也是,壓抑產生的反彈。饑餓的時候,會愈發渴望高熱量的食物,這是身體的原始本能。

          這時要做的就是,把“我不要”變成“我想要”。把追求健康當作任務,而不是一味地抑制食欲。吃健康的食物而不是垃圾食品,保證營養攝入的均衡。對我來說,我能做的是,選擇自己相信什么,選擇自己要做什么。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踐,我也體會到了自律之不易。我們生來就會面對誘惑,也應該能夠抵制誘惑。自控力強的人并不是在與自我的較量中獲得了自控,而是學會接受相互沖突的自我,將這些自我融為一體。

          讓我們永遠記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能讓自己更快樂!

          教育類讀書筆記 10

          偶然得到了這本《走在教育的邊緣》,因為成為了自己的書,所以也沒急著去看,反而將它擱置一邊任其生灰塵。直到一天翻開,我就覺得非要看完不可了。這本書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教育,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教育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全書以一個"教育"字貫穿始終,這不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嗎?

          劉鐵芳先生對于目前教育改革現狀并不樂觀。他認為,世紀之交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更注重形式層面的改革,而不是教育內涵本身的深化。深度體制化之中的教育日漸成為一種越來越精致的技術,而不關心這種實踐樣式本身的教育價值與意義,教育缺少了內在的靈魂。認為,在一個話語時尚、口號迭出的時代,應更多地關注教育的基本問題,如,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應關注每一個教育行為的價值意義,以期在觀念層次面逐步超越教育的工具主義和技術主義,從而努力提升教育的品格。同時,他還主張,教育改革步子要穩,腳踏實地,反對過于理想化、急功近利,應以平和的心態審視教育。雖然劉鐵芳先生被世人稱作“現代教育家”,但他并不認為自己是教育改革的弄潮兒,喜歡在時下流行的教育觀點之中來一點反向的思考,是個“獨守在寂寞的書櫥邊,秉持心中那一脈細細燃燒的理想之火躑躅而行”的人。

          以上是我對此書作者觀點和心態的一個大致的理解。結合成人高校教育,我有言想發的有三點:

          一、尊重、審慎對待傳統教育

          作者首先在《“靠”教育生存與“為”教育生存》一文中提出了教師教育創新的三個內容:

          第一,教育觀念的創新。教師一方面立足自身生活經驗積累的同時,要積極接納外在優秀教育理念,保持個人教育思想空間的源頭活水,在個人教育經驗與外在教育知識的不斷交流碰撞之中,獲得個人鮮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長生成。第二,個人知識的創新。包括知識的`更新,知識結構的更新。第三,教育行為的創新。教師的教育創新最終要落實到教師的教育行為之中,落實到教師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中。

          這三個創新內容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有理論有實踐。教育觀念的創新與個人知識的創新,需要教師以開放的胸懷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學習,“吐故納新”。缺少這方面的創新,教師可以一時穩穩地站在講臺上,但缺少后勁,他的教育生命只能是曇花一現。真正難的還是教育行為的創新,即如何把“鮮活的教育理念”付諸實踐,取得有效的教育成果。

          教育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在深厚積累的基礎上勇于開拓,也需要理性思考和腳踏實地的精神。有時候,我們的一種創新似乎很“時尚”,但往往忽略了傳統教學的某些合理的成分,似乎反傳統的就是創新,這是一個思想誤區。例如,我們講,教師不能“滿堂貫”,要把學生看成是社會獨立的個體,強調尊重、民主、平等、交流、教學相長,有些教師就不顧課型一味地“師生互動”,一問一答,把個課堂搞成聊天室,表面上看,課堂很活躍,但是否真正達到了教學目的就很難說了。其實,“互動式”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課前對所教內容、教法的精心設計,課上通過引導、提問與傾聽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維!耙越處煘橹鲗、學生為主體”,這是不能變的。被實踐證明好的傳統教學經驗是不能丟的,知識還是要通過教師系統的傳遞,只不過在在講述、提問、傾聽等環節更強調技巧和靈活運用。課堂該“熱鬧”的時候就“熱鬧”,該“安靜”的時候也要安靜。課型不同,考試方式也是有區別的,如果是“史”、“概論”等類課程,原理、概念、基礎知識是主要內容,閉卷考試是傳統的也是比較好的一種考試方式,通過客觀題與主觀題、難易程度的合理配置,可以達到督促學生全面復習、檢查、提高所學課程的目的。如果一味地強調考試制度的創新,一定要做反傳統的創新,把個閉卷考試改為開卷或是“答辯”式的考試,似乎不如此就不是創新,我想這是不符合實際的,也反映了某些教學管理干部改革內涵認識的淺薄。

          總之,教育創新是時代的要求,固守舊的教育傳統,停滯不前,是不可取的,因為教育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同時,教育要有符合教學實際的創新,任何激進的、反傳統的未必就是好的、對的。正如作者在《質疑創新教育》一文所說的,“任何教學都是一定歷史傳統中的教學,盡管現實中的教學有許多不足,但它們也是在教育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淀起來的……要想通過我們的理想設計,構造一套完全取代現實教學的方案,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薄叭狈潇o、客觀、辨證的心態,一味地強調創新,很容易導致走極端,導致對歷史傳統價值的漠視。過多地渲染創新,也不利于在年輕一代教師培養審慎的歷史觀和對教學傳統歷應有的尊重!倍霸诮逃c現實之間,審慎是一種十分必要美德!

          二、“敬業”是師德的起點,“樂業”是師德修養的根本與歸宿

          “靠”教育生存與“為”教育生存》一文,作者提出教師職業道德選擇有兩種基本模式:“為”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拷逃,教師職業為教師提供人生的基本保障;為教育而生存,教育事業成為教師人生的基本內涵。在社會日益走向職化的今天,靠教育而生存實際上是大多數教師的基本生存姿態,把教師看成一種職業,踏實工作,履行教師職責,從中獲取正常的回報。當一個教師能從教育活動中找到人生的快樂,并逐漸把個人生命融入其中,把教師實踐看成實現個人生命價值的舞臺,在用個人生命充實教育實踐的同時,教育本身也成了充實個人生命內涵的基本形式,教師生命與教育實踐逐步融合,靠教育生存逐步轉向為教育而生存。

          “靠”教育而生存,教師可能很“敬業”,但未必會“樂業”;為教育而生存,在“敬業”的同時,也必然是“樂業”的。

        【教育類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關于教育類讀書筆記02-17

        教育類讀書筆記優秀03-30

        教育類的讀書筆記范文03-28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10-12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范文10-26

        教育類讀書筆記(通用38篇)10-25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摘抄11-22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錦集11-17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10篇11-17

        教育類書籍的讀書筆記(精選29篇)11-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