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推薦】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游記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游記讀后感1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電視劇《西游記》的主題歌,是對“西游”精神的一種提煉和概括,既寫出了“西游”披荊斬棘的艱辛,更反映了一路向前的無畏樂觀。
大唐貞觀十三年九月,正是的“數村木落蘆花碎,幾樹楓楊紅葉墜”的秋深時節,唐僧迎著清霜,披著明月,西出長安,踏上了取經之路。雖說是如來的得意弟子金蟬子投胎轉世,可此刻的他,只是一個肉胎凡身的和尚。他不知道前方山有多高路有多遠,不知道有多少豺狼虎豹等在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毒魔惡怪正眈眈虎視著他那能讓人長生的皮肉口滴涎水。他當然也不曾期待有幾個神通廣大的徒弟來斬妖除魔“保駕護航”。他的心里只裝著一件事:取經。他的腳下只有一條路:西天。伴隨他一起上路的,是求取真經的信念和永不退縮的意志。哪怕落入妖魔之手,飽受繩捆線綁籠屜蒸煮之苦,幾度命懸一線,可是只要一脫險境,他又會立刻踏上西行的路。
與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不同,三個徒弟都不是凡夫俗子。他們個個都能騰云駕霧斬妖除魔,去往西天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的事。然而,他們卻跟隨著唐僧亦步亦趨,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一個踏踏實實的“取經人”。期間,也鬧過誤會與爭執,取經的團隊也幾乎分崩離析。然而,他們三個謹記著對觀音菩薩的承諾--“護送取經人”,一而再再而三放下嫌隙,各展所長合力驅魔,最終護送唐僧取得真經。十四年的取經路,孫悟空從一個沖動的石猴成長為沉著冷靜的“斗戰圣佛”,豬八戒和沙和尚也完成了對各自罪愆的救贖。他們的西行路,是一條堅守承諾自我成長的路。
師徒四人奔走在取經的路上,而各種妖魔鬼怪也奔走在各自的修仙之路。他們有的脫胎于草木,有的幻化于禽獸,都為了在神仙之列占有一席之地而奮力修行。然而,對于成仙的渴望使他們的內心成了一座焦灼的火焰山,為了達成目的,他們不擇手段,尤其是聽說唐僧肉可以延年益壽便使盡手段欲施毒手。對長生的渴望讓他們失去了理智,甚至忽視了孫悟空的金箍棒?蓱z的他們,自以為走上了終南捷徑,卻不料反因此失了修行,丟了性命。
不論是仙是妖,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塵世間的每個人也一樣。趕路的時候,既要抬頭看天,也要低頭看地,關鍵是不要走上岔路。
西游記讀后感2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我為《西游記》驕傲,也為我的祖國自豪。在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筆下,每一個人物都那樣栩栩如生,讓我百看不厭。每次讀完西游記,唐僧師徒四人在我的腦海中就有了不同的位置,我喜歡三個可愛的徒弟,卻惟獨厭惡一本正經的唐僧。孫悟空神通廣大,七十二變出神入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他對師傅的忠心,對師弟的負責更是日月可鑒。他頑皮好動,脾氣倔強,暴躁易怒,可這些優點和缺點結合,才有這樣一個獨一無二、人見人愛的孫悟空。他執著、勇敢、堅強、自信、寬容、善良……孫悟空,你不愧是與天同齊的“齊天大圣”,也不愧是我心中的英雄!豬八戒好吃懶做、貪杯好色,還傻里傻氣的,可他很善良,也傻的可愛。很多人都說他沒用,可他在取經途中也是功不可沒的。
他沒有孫悟空的神通廣大,沒有沙僧的勤奮老實,可他卻有自己的無憂無慮,這份快樂的純真之心使他可愛,也使我喜愛!沙僧沒有孫悟空的缺點,沒有豬八戒的優點,可他卻是我最喜愛的人物。他忠厚老實,尊敬師傅,敬重師兄。有妖怪來犯時,他總是義不容辭,這份勇敢怎能不讓人喜愛?不管何時,他總是默默奉獻他的力量,最重最苦的活永遠由他承擔,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怎么不值得我們學習呢?這樣一個任勞任怨的人怎能不讓我喜愛呢?唐僧貴為三個好徒弟的師傅,自然有他與眾不同、可圈可點的地方,善良慈悲是他的心,可我卻厭惡他。
他抱著普度眾生的艱巨任務踏上取經之路。可就因為他所謂的善良,對任何人都深信不疑,多少次死里逃生。孫悟空拼死相救,可他卻是非不分,顛倒黑白,聽信豬八戒的挑撥離間,多次將悟空逐出師門,這樣一個不明是非的人怎能讓我喜歡?他一本正經地誦經念佛,可連最基本得人心都無法看透,他有什么資格談普度眾生呢?我厭惡他。吳承恩真是一個聰明的人,他用心血編寫了《西游記》——一部讓使人贊嘆的偉大著作,《西游記》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強大,證明了中國人的智慧,這一部經典之作為中國增光添彩。我喜歡《西游記》,也喜歡你——我的祖國。我為我是中國人而驕傲,我想對著祖國的藍天吶喊:我愛我的祖國!
西游記讀后感3
《西游記女兒國》是賀歲片,總是加進了搞笑幽默的成分,但是也蘊含了人生的哲理。如若概括的說,就是講了人生的選擇,如若再解釋一下,就是學會舍得,懂得放棄。正如主題曲所唱: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有得總會有舍,如同強者沒有被人同情的權利,弱者沒有被人崇拜的權利;如同好人不能去放縱自己,壞人不能夠獲得贊譽。人生之道,盡在舍得。
世間有些事情,一直有爭議。比如有人說不曾拿起,何談放下;也有人說曾經拿起了,就再也放不下。有人說如同一張白紙不被染污,就能成佛;也有人說,經歷所有滄桑,方可成佛。其中孰對孰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唐僧沒有取到真經修成佛之前,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便也有選擇困惑之時,也即是心有動搖。而忘川河神更是為情所困,癡迷不悟,最終自我毀滅。
電影里有句臺詞:明白了情為何物,方能找到出口。《摸魚兒雁丘詞》中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忘川河神,就是為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任來世枯朽成灰,換今生與你相隨。
悟空有一次自作主張的時候,就是給師父和師弟喝了落胎泉的泉水,因為他心中明白,拖家帶口是會影響取經的,因此自愿背負罪名,壞事由己來做,壞人由己來擔。也要保持團隊能輕裝上陣,求取真經。
佛門亦云:菩薩心腸,霹靂手段。正如一個外科醫生給患者做手術的原理:心中有愛,手下無情。心中有愛,是為救死扶傷;手下無情,是要拿手術_切開患者的軀體。
修佛修什么?修的是覺悟,修的是活明白!缎慕洝吩疲簾o無明,亦無無明盡。一念迷,佛是眾生;一念悟,眾生是佛。所以修佛亦先須明理——性存天理;心明道理;身近情理。
勤修戒定慧,遠離貪嗔癡。
過人的生活,求佛的境界!
女兒國國王,是一個本真的人,愛來則愛,無所顧忌,因為她不是僧人,沒有佛門的戒律清規。如同電影《三人行》中趙薇扮演的醫生所說的話:我又不是_察,我只是按醫生的方法做事。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本分,如同悟空要保護好自己的師父;國師要保護好自己的國王。
修行,就是選擇了人生的角_,就要盡自己人生的本分。該做的,堅守;不該做的,放棄。
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西游記讀后感4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題記
再讀《西游記》,不再是當初的那份淺薄,也不是為了欽羨某個人或某項本領,而是一種對人生的領悟,對生命的升華。
孫悟空——童年的純真
《西游記》中孫悟空總是主角,讓人不自覺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他,猶如磁鐵對鐵屑的吸引,卻又覺得理所當然。粗看,他有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等諸多本領,還有一根金光閃閃的金箍棒;細品,陡然發現那就是我們那純真的童年,總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充滿純真的頑皮,無畏,也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粗,似乎你也回到了那金色的童年,總勾起幾絲甜蜜。
豬八戒——青春的萌動
八戒意味著戒去八項事,讓一個青年戒去心中的萌動,卻不可行。他就像人生的青年時期,青春開始萌動,開始對異性的追求,但也是開始創業的黃金時段?伤砩蠀s總是有著一些缺點,懶惰、貪吃,只是常事,畢竟是一個青年。陡然發現其實這就是我們青年時代,雄心萬丈卻又屢屢出錯。
沙悟凈——中年的麻木
沙悟凈在《西游記》中似乎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挑著擔子走在最后面,臉上總是一個表情,卻又充滿干勁,勤勞似乎不好說,是一種逆來順受吧!他脫去了稚嫩,也失去了激情,有的只有麻木。這就是人到中年的真實寫照。∪诉^中年,嘗過了太多的酸甜苦辣,經歷了種種挫折已經對它們麻木了,只是一味地扎扎實實地前行。
唐玄奘——老年的頓悟
唐玄奘——似乎眼中充滿了智慧的光芒,氣質更是脫俗,每一句話都充滿玄妙,令人再三品味,不得不稱贊他是一名智者。但,我認為他更應該是一名老者,經歷了滄海桑田,就如老年對生命的感悟,充滿了理性的光輝,眼中沒有一絲迷茫,全是一種淡然,一種智珠在握的感覺,即使泰山崩裂也無改色。
在《西游記》中,演繹的不是西游,而是人生,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盡在其中。讓人們有了一種對生命的頓悟。
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充滿悟空的蓬勃朝氣,帶著八戒的無畏,攜著悟凈的成熟,懷著唐僧的理性上路吧!未來永遠屬于我們!
西游記讀后感5
漫游歷史長河,美文佳篇數不勝數,但惟獨這西游記讓我情有獨鐘。它那獨特的.魅力,令人神往!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完西游記,我的精神領域得已更高的升華,靈魂以隨此遠行。此書書寫了中國佛教歷史的輝煌,師徒5人的故事,帶代代相傳,淵遠流傳。已經被人們熟知。故事中的師徒5人,共患難,齊克服的事跡并不出眾,但是一句諺語說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更何況本書中的5為主人公也都個個身懷絕技呢!
文中:孫悟空那”不服麒麟轄,不服鳳凰管”的精神另我佩服地五體投地。在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世界中,他依舊隨心所欲,任我逍遙。你或許會說,那是因為他擁有了72變,但是,你又可否知道,他的本領是如何而來?他歷盡艱辛,經歷數年的磨難,方得拜菩提師祖為師,他學藝數年,方可得以長生不老之身,72變之術,騰云駕霧之本領。他那里比我們付出的努力少了?哪里是不勞而獲?所以,我更是由衷地佩服他。
唐三藏的羅嗦,是5個人中最像僧人的,他有時的確有些是非不分,但畢竟也是因為過于仁慈,他的佛悟,應該也是達到一個高境界的。他羅嗦,但是他做事總是為他人想,羅嗦也可以說是為了他人。
豬八戒,他傻地可愛,雖說貪吃,貪睡,但也并未放棄漫漫取經路,依舊堅持到了最后,或者也正是這堅持不懈,讓我們對他的評價大有加分,他雖然懶惰,但是依然慧心未泯,不愧是善意之士。
沙僧,他或許并不是本文中最受寵的,或許只是用來襯托悟空的個性,用來反襯八戒的懶,但是他依然勤奮地平凡著。或許這也是一種精神的升華,一種真正的偉大,我們應該尊重,尊重這種偉大,也應該學習,學習這種平凡,有時平凡一些,或許也是一種偉大,你們說難道不是嗎?
正是因為文中的人物性格各具張揚,讓我對這本書也是達到癡迷的程度。俗話有”事不過三”之說但我卻不這么認為,在我的覺得。得一本好書,應該是越讀越有味道,越看越有內涵,在一次又一次的翻閱后,或許我們的體會也會大有不同。所以我還是希望,我自己能夠把這本精神的圣書,多加琢磨,試著讀出更多的與人不同,希望在下一次讀完后我寫的讀后感能夠更加地對此書了解。來吧!讓我們盡情地漫游在這精神的世界里!讓我們翻開一張張神秘的面紗!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西游記讀后感6
《西游記》是吳承恩的巨著,它不僅僅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神魔小說的開山之作。書中有四個主要的人物,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于孫悟空和唐僧了。
書中佛祖說:"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睂O悟空就是四猴之首,還不屬于這六界。然而我認為孫悟空更像中國五行之中的火,因為孫悟空性格急躁和火一樣;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最終收服了九九八十一難中的所有妖怪,火能焚燒世間邪惡和萬物,所以火是五行中最具攻擊性的;孫悟空雖然神通廣大,但他一心保護師父,懲惡揚善,火也一樣,它雖最具攻擊性,確也會用自己炙熱的溫度和萬丈光芒為人們驅走寒冷與黑暗;孫悟空會七十二變,火也會隨意變化。
唐僧自然就是五行中最溫柔又最具改變能力的水了,第一當然是唐僧大部分時候是性格隨和的,第二個是唐僧最厲害的能力,假使唐僧沒有這個能力,這普天之下定會被妖魔侵襲,這個能力是改變力,從一開始的孫悟空隨意殺人,并且不聽他的勸說,到后來孫悟空一心向佛,對他也是言聽計從,可見唐僧的厲害了,如果唐僧沒有這能力,孫悟空如欲成佛,天下無魔,如欲成魔,天下無佛。這也正是水的厲害之處,水能隨意改變自身形狀,也能滴水穿石并具有移山填海之力,世界上的地形,幾乎都是由水造成的。
自古以來水火不容,有水就沒火,有火就沒水,因為熊熊烈火加上潺潺流水就變成了水蒸氣,那為什么唐僧與孫悟空可以如此融洽呢?答案就在另外兩個徒弟身上,因為水與火之間只要有一件東西,哪怕是一張紙,水和火都可以共存,更何況豬八戒皮糙肉厚呢?每當孫悟空和唐僧之間有矛盾了,倆徒弟就會過來勸解,由此可見吳承恩的良苦用心了。
其實水和火也有共同點的,更何況孫悟空和唐僧是人,水和火都可以變化,都可以幫助萬物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一個生物生長要有水的滋潤和火的溫度和光芒。孫悟空和唐僧還有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東西,正因為如此全文都以這個為線索。
中國文化的魅力還不止這些,因為中國文化可是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西游記》不過是其中輝煌的瞬間!
西游記讀后感7
《西游記》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一部作品。這部巨著和《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一起被稱為我國的古典四大名著。
這部神魔小說取材于唐代高僧玄奘赴西天取經的真實經歷,記錄下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
書里有四個主人公: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唐僧。我最為欽佩的是齊天大圣—孫悟空。孫悟空原本是一個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石猴,在花果山領著一群小猴子。后來到菩提師祖處學到了七十二變、筋斗云等神通,又從龍宮索要武器金箍棒,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來觀世音菩薩規勸,給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孫行者。
孫悟空跟隨唐僧,一路斬妖除魔,保護師傅,不畏艱難險阻。其中我最喜歡他三打白骨精的那一段故事。當我第一次看到那個情節的時候,我真的哭了,我被孫悟空那種執著,那種忠誠所感動了。每當遇到困難,遇到妖怪時,孫悟空總會第一個沖上去保護師傅,他的這種忠誠值得我們每個人所學習。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現在的社會。我們當今社會還真的有“忠誠”這兩個字嗎?不說忠誠,很多人就連誠信都未免會做到。不論是朋友,還是工作,還是生活,生活處處充滿了謊言,有的時候我甚至會害怕這個社會,我會覺得這是一個虛偽的社會,不值得我去信賴。
因為金錢而出賣朋友,因為工作而出賣公司,因為名利而出賣家人,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會感到憤懣和不安。那時我特別希望自己是魯迅,用筆去喚醒沉睡中的人們。
有一次和朋友出去玩,在路上撿到一個錢包,里面有幾百元,我勸朋友交給警察叔叔,朋友卻說了一句表明事實的話:“為什么要交給他們,你能確定他們不會獨吞嗎?沒辦法,誰叫當今社會是這個樣子的!薄罢l叫當今社會是這個樣子的”這句話在我腦中徘徊了好久。
一只貓和一只狗,讓我選擇一個做寵物,我會選擇狗。因為狗是忠誠的,而貓只要你給它一點吃的,它就會認你做主人。在西方,把朋友說成是狗,就是對朋友最大的贊賞。
在這個充滿金錢與名利的社會里,忠誠已經成為了一種信仰,更多的卻是虛偽。但實際上誠信才是做人的根本,忠誠是做人的態度。
西游記讀后感8
說起孫悟空,那可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出自明代吳承恩寫的神話傳說—《西游記》,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孫悟空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
這本書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一處就是第三回:大鬧天宮。因為孫悟空到東海取走了定海神針,又去陰府鬧事。被東海龍王和冥王告上天地面前,太白金星勸說天地不要殺了孫悟空,于是天地兩次給孫悟空官職,孫悟空剛開始干的很賣力,當自己得知被騙后,大發雷霆。天庭一片混亂,玉帝派人捉拿孫悟空,都沒成功,最終請來如來佛祖,把孫悟空鎮壓在五行山下。孫悟空有操持世界的本領,他沒有多么猖狂,只是想在花果山好好過日子罷了,給他個官職又欺騙他,就算是我也是一肚子委屈,火氣沖天呀!
讓我感觸最深的內容是第十三回:三打白骨精。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于是施法變成村姑,給唐僧送飯,被悟空識出來,一棒子打死,唐僧后悔不已。白骨精又變成婆婆來尋姑娘,又被悟空一棒打死,第三次變成白發老頭來尋家人。唐僧知道悟空又要打人,念起緊箍咒,孫悟空不顧唐僧念咒,揮起棒子就是一劈,老頭也死了。唐僧任定孫悟空無原因三次殺人,佛氣難怒,把悟空趕走。悟空苦求唐僧讓自己留下。唐僧不理,悟空無奈,暫且回了花果山。孫悟空也只是想保護唐僧,結果把唐僧惹怒了。如果孫悟空是我,我會一氣之下永遠離開唐僧,再也不去西天取經。
孫悟空是一個本領高超,機智靈敏,任何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只要提到孫大圣這個名字,各路神仙都會禮讓三分;大小優惠更是聞風喪膽,逃之夭夭;他很勇敢,每次唐僧遇到危險,他都是第一個沖上去;可他的脾氣很毛躁,誰要是惹了他,上鬧天空,下打閻王殿,沒有他不敢闖的地方。
從西游記中我領悟到,做人要誠實、善良、正直,做事要堅強、努力,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承擔,不忘初心,這樣才能取得成功。毛主席曾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書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要讀懂里面的意思,吸取其中的道理。
西游記讀后感9
《西游記》,我想大家都很喜歡,里面有既活潑又有正義感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還有唐僧、白龍馬等等一些各有神通的人物。在我眼里,《西游記》是一部能讓人學到道理的書,它讓我受益匪淺。它里面神奇的故事給我許多啟示。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孫悟空三次用火眼金睛識辨了白骨精變成的人物,而唐僧卻誤認為是孫悟空打死了無辜的人命而趕走了孫悟空。悟空走后妖怪趁虛而入抓走了唐僧師徒。這個故事就讓我懂得了,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有時候生活中是會遇到虛情假意的偽善者,我們要擦亮眼睛,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對于伙伴的勸告要仔細思考,虛心聽取,切不可剛愎自用,假若兩個好朋友不能夠團結,那么就會讓別人趁虛而入,破壞彼此之間的友情。
在“孫悟空借芭蕉扇”中,孫悟空為了度過火焰山不放棄,一次又一次地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而鐵扇公主一次又一次地拒絕。最后孫悟空就去托住鐵扇公主,豬八戒則去南海找觀音,后來鐵扇公主和牛魔王終于把芭蕉扇借給了孫悟空。這個篇章讓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也真正理解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边@句話。想想自己的學習不也需要這種精神嗎?我覺得英語很難,考試考不好,單詞記不牢。但是,我相信只要我每天都努力地記住幾個個單詞或兩個句子,那么就一定會把成績提上去的。沒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
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中,孫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于是,太上老君就把孫悟空扔入煉丹爐中,孫悟空居然陰差陽錯地練成了火眼金睛。這個篇章讓我懂得了壞事有可能變好事,好事也有可能變壞事。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應該用疑惑的眼光去看待,而是要把眼前的困難看成是一次簡單的練習;在面對簡單時,我們不應該因為它很簡單而很高興,有時即使你會也會有出錯的時候。所以不管是困難的還是簡單的,都要認真的去完成它。
在《西游記》中我們能學到許許多多的道理,只要你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
西游記讀后感10
讀過了《西游記》,很多人要說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神魔小說,而我看到的卻是一個“守”字?赡軙泻芏嗳瞬徽J同我的觀點,從小說的選材上看,這就不是一本墨守成規的小說,故事中滿是妖魔鬼怪、天官神仙,作者吳承恩的筆下的人物沒一個是能和守字聯系在一起的。我就來說說我看到的“守”從何而來。
我看到的“守”是來自齊天大圣孫悟空,可能有人更持反對意見了,這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孫猴子怎就能和“守”字沾上邊呢?還記得開篇講述的石猴出世么?石猴出世在花果山,出世后便在花果山當起了“美猴王”,守著一群猴子猴孫;后經觀音菩薩點化,隨師傅唐三藏和八戒、沙僧、白龍馬一同前往西天取經,守的是師傅的安全。這便是我要說的最表面的“守”,守護的守。守護著花果山,也守護著師傅。
美猴王被封了弼馬溫,本是天界一神官,卻因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鬧天宮,惹得天宮上下不得安寧,被如來佛祖懲戒,壓在五行山下。而那頑劣不堪的潑猴并非抗拒,經風吹雨打,寒來暑往,終守來了唐僧,從此便踏上了守護師傅西天取經之路。取經之路經那九九八十一難,哪一難不危險,哪一難不是伴隨著成長。師傅沒有悟空的火眼金睛,分辨不出是妖魔鬼怪還是凡人百姓,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師傅一次又一次的責怪,致使悟空被師傅趕回花果山。若沒有守護師傅的那份責任心,師傅和師弟們被妖怪抓去又能怎樣,又關那孫猴子什么事?正因孫悟空有那份守護正義之心,有守護師傅的責任之心,當得知師傅被妖怪抓走后,放棄了在花果山繼續當美猴王的好日子,繼續踏上了斬妖除魔,守護師傅西天取經的艱難之路。這里我要說的“守”是堅守。堅守著正義,堅守著一份守護師傅的信念,堅守著守護唐三藏去西天取得真經的承諾。
吳承恩筆下這一石猴隨師傅唐三藏和師弟豬悟能、沙悟凈與西海龍王之子幻化而成的白龍馬行十萬八千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從潑猴慢慢成長為天界的斗戰勝佛。
孫悟空,憑一身本事,守他人承諾,守師傅安危,守心中正義之念,終隨師傅取得真經,取得自身在天宮一佛之位。
小時候讀《西游記》看的是熱鬧;大學時讀《西游記》看的是熱血;如今長大成人,再讀《西游記》,看到的卻是踏踏實實。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三頭六臂、千變萬化,卻可以像悟空那樣,在經歷各種困難時,守著自己心中那一份堅持,腳踏實地,努力取得自己的 “真經”。
西游記讀后感11
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受到了廣大少兒的喜愛,這本書名叫《西游記》。大家都很熟悉,這本書是吳承恩的著作。作者優美的文筆,個性鮮活的人物,讓我們愛不釋手。作者細膩而深刻地塑造了四個經典的形象:孫悟空神通廣大、聰明過人、助人為樂,最神奇的是:他有一雙火眼金睛,能辨別對方是壞人還是好人,而且時刻保護著唐僧,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英雄。如果取經路上沒有了他,唐僧就到不了西天、取不到真經;豬八戒好吃懶做、自私狡猾,常與大家有些矛盾,但他憨厚可鞠、自有它可愛之處,他也為取經盡了一份綿薄之力;沙和尚則和豬八戒相反,他任勞任怨、忠心耿耿,凡事都想得很周到;唐僧慈悲寬厚,但軟弱迂腐,分辨不出是人是妖,險些成為妖精們的盤中餐。
我最喜歡的是《西游記》中《三打白骨精》的片斷!度虬坠蔷愤@個故事講的是唐僧師徒西行,到達碗子山老虎嶺。走著走著,他們餓了,悟空說他要去化齋,并畫了一大火圈圍住師傅和師弟,還叮囑他們不要離開此圈。老虎嶺住著一只白骨精,知道唐僧要經過這里,便想要吃唐僧肉。于是,她先吃了一家三口,再依次變成他們的模樣。第一次,白骨精化作年輕女子給唐僧送飯,接近唐僧。關鍵時候,悟空趕來將其打“死”。唐僧指責悟空又殺人命!白骨精此時已逃回洞中。第二次,白骨精化作老婆婆找女兒,看見地上“女兒”的尸體假哭。悟空又一次將其打“死”。唐僧更加激憤,指責悟空又殺人!并念緊箍咒懲罰!第三次,唐僧師徒又走了一段,遇到一個老頭,嘴里叫著“老婆”、“女兒”。悟空看出又是那妖怪,準備將其打死,不料唐僧念緊箍咒。悟空疼痛難忍難以下手,白骨精笑呵呵,以為這下得逞了。就在白骨精伸出爪牙要干掉唐僧那一刻,悟空的善念、保護師傅的決心戰勝了緊箍咒,悟空盯準了那妖怪,追上去與妖怪戰斗,在千鈞一發之時將妖怪打死。此時唐僧錯以為悟空連殺三命,欲與其斷絕師徒關系,悟空悲傷離去。
如果我能站在唐僧的旁邊,我一定要為悟空辯解。因為唐僧肉眼凡胎,經常錯怪了悟空,而孫悟空也飽含著委屈,把一切事情想在心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分辨好人與壞人,要有一雙火眼金睛,要識破敵人的偽裝!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我們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西游記讀后感12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美國大百科全書》認為它是“一部具有豐富資料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
這本書前七回主要介紹了小說中心人物孫悟空的出世、求道、鬧龍宮、攪冥府、鬧天宮,直至其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為中心故事的展開埋下伏筆;八至十二回寫小說中另一重要人物唐僧的身世,兼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征斬龍、太宗入冥,玄奘奉詔取經,交代取經緣起,在結構上與前七回并列。
同為展開中心故事做準備;十三至一百回是西天取經正文,中心故事之所在,其間包括41個具有相對獨立的中短篇故事,主要寫取經途中的各種矛盾斗爭,包括取經人和妖魔之間的斗爭,取經人與自然環境的矛盾斗爭,以及取經人內部的矛盾斗爭,在結構上以取經人物的活動為中心,依次展開又互相照應,離奇曲折,懸念不斷,至經歷八十一難,矛盾最后解決,斗爭最后勝利,取經理想實現。
這本書中的孫悟空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因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用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于釋教;并且他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善始善終,成為了斗戰勝佛。而豬八戒原先是天河水神,天蓬元帥。因為他在蟠桃會上酗酒戲了嫦娥,被貶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虧他在路上保護圣僧,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為他挑擔有功,做凈壇使者。沙悟凈本是卷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他下界,落于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佛教,誠敬迦持,保護圣僧,登山牽馬有功,為金身羅漢。
覺得書中的每個人物都值得我學習。孫悟空本領高強、正直勇敢,對師傅也十分忠誠,我要向他學習,不能害怕危險;唐僧堅持不懈,意志堅定,我要向他學習,不能放下;豬八戒雖有些懶,可為人十分忠厚老實,我要向他學習,誠實守信;沙僧話雖不多,但卻吃苦耐勞,不喊一聲“累”,我要向他學習,肯吃苦,不怕累,更加勤奮。
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堅持不懈,值得我學習。一路上,他們翻過了多少山,走過了多少片樹林,打敗了多少妖精,這是多么艱難的一路!可他們卻沒有放下的念頭,從來都沒有過,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嗎?想到這兒,我不禁低下了頭,他們那么困難,都挺過去了,還有什么是戰勝不了的呢?我遇到的困難與之相比,不是顯得太渺小了嗎?
一本好書,能夠影響人的一生,《西游記》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吧!
西游記讀后感13
《西游記》,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后,于明朝中期由吳承恩最后完成。我從小就喜歡看《西游記》,對里面的故事情節幾乎都記得滾瓜爛熟了,特別是動畫版的《西游記》,更適合于我們少年兒童觀看。在西游記的幾個主要人物中,我最崇拜的就是那神通廣大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孫悟空是聚天地靈氣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自然無父無母,一切都必須靠自己的摸索,保持了天性的淘氣。他在靈臺方寸山上找到菩提祖師,學了一身的本領,特別是筋斗云和七十二變,讓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卻因本事太大,心高氣傲,從而漠視神權,硬闖地府、打鬧天宮,把天庭攪得一塌糊涂,導致他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一壓就是五百年,直到五百年后,唐僧才把他救了出來。
如果說大鬧天宮體現了孫悟空漠視神權,追求自由的性格的話,那么降妖伏魔,戰勝無數艱難險阻,護送唐僧西行則是他的英雄業績。西行途中,孫悟空對唐僧那是絕對的忠心耿耿,從未有二心,唐僧幾次趕他走,他都執意要留下。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不知斬了多少妖,降了多少魔:三打白骨精、通天河降靈感魚怪、解陽山奪取落胎泉、火焰山三調芭蕉扇……這一路走來,他英勇奮戰,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艱苦磨難,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英雄戰歌!
除孫悟空外,唐僧還有兩個有本事的徒弟,那就是那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和一路上吃苦耐勞的沙和尚。豬八戒本是天河總督十萬水兵的天蓬元帥,是一位天宮神將,他有三十六般變化,能呼風喚雨,騰云駕霧,因貪酒而醉,調戲嫦娥仙子,被玉帝貶下凡塵,沒想到又稀里糊涂地投錯了胎,弄成豬身,而后又被觀音菩薩摩頂受戒,逐皈依佛門。雖然取經路上,豬八戒總是貪吃貪睡,可這是豬之常情,也不能怪他,而且,他也是一位降妖伏魔的高手。
沙和尚也是天上的神仙——卷簾大將,因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盞,而被玉帝打入了沙河中。認唐僧做師傅后,他是最勤勞的,行李都該他挑著,而且沒有半點怨言,只是默默無聞地挑著擔子。但沙和尚打起妖怪來也是決不手軟,適合水下功夫的他,總能幫到大師兄孫悟空。
故事的結局是唐僧師徒四人同心協力,堅持不懈,歷經千辛萬苦,終于走到靈山,取回了真經!段饔斡洝分皇且粋神話,但它說明了一個道理,在一個集體中,每個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但只要大家能團結一致,鍥而不舍,不論什么困難,都一定可以戰勝,當然,最后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戰勝困難的過程中,大家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西游記讀后感14
“妖怪,哪里逃!”
兒時頑皮,一桿細竹棒在手,就對著小伙伴耀武揚威。眼睛瞪得溜圓,儼然火眼金睛,腳下雖無風火輪,心中卻有筋斗云,一路追趕仿佛騰云駕霧。
《西游記》中,唐僧雖是取經的主角,但悟空這個“保鏢”卻總是搶他的風頭。小時候最愛看的,其實不是西行路上的坎坷與風光,而是猴頭師從菩提師祖藝成之后,鬧冥府、闖龍宮,一棒橫掃十萬天兵天將的豪情和逍遙。
奈何冒出個如來,將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這一壓便是五百年!更可氣的是,那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居然輕輕松松就成了悟空的師父,口念幾句緊箍咒,便將頂天立地的齊天大圣叨咕得沒了脾氣。
當時,這讓我甚是惱怒也大嚷不平;蛟S是學校生活的日益緊張和老師家長越來越嚴的監督讓我與悟空有同病相憐的感覺,無形的牢籠正如金箍般地困著我。盡管常常不滿,卻也懼怕那唐三藏,便只好做乖孩子了。
后來長大了,再讀《西游記》,也嘗試著用新的心態去品味這部經典。桀驁不馴的悟空終是被一心向佛的唐僧慢慢地制服了,是五百年的風風雨雨讓他的心蛻變了,還是一路西行的感悟使他在與一個性格迥異的師父日夜相處中,漸漸冷靜,學會了收斂?
那塊多棱的頑石被磨得越來越“圓滑”,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悲哀,但我卻覺得這也是一種成長,是在走向成熟。
他變了,不再無拘無束隨心所欲了;他也沒有變,嫉惡如仇伸張正義的心依舊。當我看到他被唐僧的誤解氣走后又返回相救時,我讀懂了“責任”二字的含義。
如同我們的學習,不妨也當做是一條漫漫取經路,我們便是那戴著金箍的悟空。也許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童年值得留戀,也許坎坷而漫長的路途讓人厭煩,但正是這么一條路,在改變著我們。在這條路上,我們在成長、在改變。磨平的是無知的“棱角”,是懵懂和幼稚,不變的是赤子情懷,是追求和理想。
至今猜不透悟空為何被唐僧喚作“行者”,但從字面上看,是否與“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中的“行”有關!靶小北闶亲,便是去完成取經之路。那么,我們也就做這個“行者”吧。想必《西游記》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師徒最終都修成了正果。而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當有風雨,當有坎坷,當有彩虹,當為那心中的“真經”而努力,一路行去。
猴子,感謝你多年的陪伴!
西游記讀后感15
妖,可以代表正義嗎?妖,可以作為英雄嗎?其實,于我而言,是可以的,孫悟空便是其中之一。曾有這樣一句話:“《西游記》本身屬于佛學,眾生平等,妖精和凡人又有何必然的善惡之分呢?”
一盞臺燈,幾支黑筆,伏案于桌前,重溫《西游》,兒時情節再現眼前。
所謂神、妖、佛,本就是人定的,沒有人指定神必善,妖必惡。在第十七回中,曾有這樣一句話:“菩薩,妖精,總歸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奔热绱,妖便可與之不同。在《西游記》中,三只妖及一神護一人西天取經。其中,身為妖的孫悟空功不可沒,神通廣大,而他,亦英雄。
我認為,孫悟空為妖,卻從自小的不同開始。他由天地之精華所孕育,仙石迸出,驚動四方。為學習本領,他克制住妖怪殘暴,好斗的本能,混入眾弟子中與菩提祖師學藝,甚至連天蓬元帥等一路神仙都不如他修煉得道練成的那一口清氣,單憑這一點,他足以為仙。
他重義,當年他結拜眾妖,但在取經路上,為了那一口唐僧肉,牛魔王、紅孩兒還是與他打斗。然,他念及舊情,不愿傷其性命。尊師,菩提老祖趕他走,他這才哭著離開,并牢記老祖的警告,至死也未報師門。在得知小妖被抓時,他不顧對方強與弱,迢迢相救。雖被唐僧驅逐過,可一知師傅遇難,便千里救援。明明已將功抵過,恩斷義絕,卻依舊不離不棄。
或為修成正果,或為私心,但,這九九八十一難,哪一難少得了他?既在這苦難昏庸的世道,那便奮起反抗,為世人爭個幸福安康的生活。
他藐視權威,站于百姓這一端,非人,又有大丈夫之風,比起懦弱,他更加勇敢,八十一難,磨煉了他的品格與意志,不屈與無畏。
是以,妖可為善、忠、義,既這般,又何不能皈依佛門?天道酬勤,不是不到,只是時候未到。至九九八十一難,他救百姓,渡蒼生,老天有眼,他終修正果,斗戰勝佛,妖,何不能為善,為英雄?
書畢,耳邊仿佛又響起一句句真情實意的話語“師傅莫怕,老孫來也.”“妖怪,哪里逃?”他或許并不懂得表達,但卻將赤膽忠心藏在行動中。這樣的他,更加真實,心中有善,何論妖佛,皆得正果!
普天眾生,亦不過一本《西游》,天下丈夫,亦不過一孫悟空!
【西游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西游記》讀后感10-26
《西游記》 讀后感01-01
★《西游記》讀后感01-15
《西游記》讀后感05-26
《西游記》讀后感精選12-11
西游記的讀后感悟11-09
《西游記》讀后感悟12-04
西游記讀后感11-22
《西游記》的讀后感悟11-20
西游記的讀后感受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