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后感[精華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年》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讀后感1
《童年》,這本書中曲折而又坎坷的道路我們沒有走過,但是,我們應當體現出,體現出高爾基兒時面對悲慘遭遇的精神,那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是嗎?《童年》這部小說中,不處處官場、滲透著高爾基,這位偉大人士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嗎?難道,我們現在衣食無憂,是應當的嗎?高爾基的時代,我們不會忘,不是嗎?那么,從現在起,我們應當怎么做?我想大家都已經清楚和明白了.......
《童年》讀后感2
作者一三四歲兒童的口吻、眼光、心理、行為,真實而生動的描寫父親去世這一家庭重大事件以及與外婆第一次見面時的情形,抓住外婆富有特征的外貌和生動活潑、風趣盎然的語言,表現了外婆的善良、樂觀、堅毅的.性格。與母親、外婆的悲痛欲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廖沙對父親去世時的感受,真是" 少年不識愁滋味”!唯有如此,才更真實,更添悲劇色彩。
《童年》讀后感3
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和高爾基的童年相比,我們今日是多么的華蜜。
高爾基誕生在一個木工的.家庭,五歲時,父親病故,他和媽媽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里貧寒,高爾基上學只好穿母親的舊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這樣一身不協調的裝束,引起同學們的訕笑,有的同學還以此給他起外號,但高爾基卻從不在意。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現在穿的都是新衣服,有的還是高檔的衣服。盡管有這么好的條件,我們許多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還經常挑三揀四,說父母沒眼光、老土。
《童年》讀后感4
初中生的我回憶起童年是那么美好的時光啊,讀了高爾基的《童年》后,才知道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的童年,什么叫做珍惜童年!
也許你正在為媽媽沒有帶你買你想要的.東西而抱怨著,可如果你想一下高爾基的童年,那么你將會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去主動幫助自己的父母!
高爾基雖然小時候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下,但是竟成為了一名如此杰出的人。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如此美好,如果我們在浪費實在是天大的錯誤。
所以我們便要努力加油!
《童年》讀后感5
《童年》高爾基的自傳性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說主要描述:
阿列克謝在他父親去世后在他的外祖父家度過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時那樣的冷酷無情,他的母親在他父親的遺體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祖父家舅舅們為了家產爭吵,他們毒打婦女兒童,在這一個家只有外祖母愛他,外祖母常常給他講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祖母帶給了他無限的歡樂,外祖母的溫柔、樂觀,溫暖了他,使他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堅強的面對痛苦的生活。
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謝的童年里閃耀著母性的光輝。
小說形象的描述當時活在社會底層人的生活的艱難困苦,寫出的當時社會的黑暗!
《童年》讀后感6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名著,是高爾基的《童年》。我知道閱讀名著是我們了解歷史了,解現在了解自然,了解社會的一次旅行,是我們與先哲們的一次探討,與大師們的一次心靈溝通,更是我們塑造品格,凈化靈魂的一次精神洗禮。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一部。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20xx年至1920xx年間,列寧到高爾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島的`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童年》里的阿廖沙就成了童年的高爾基,體現了高爾基對童年的向往。
《童年》讀后感7
今天,我讀了趙力宏的《童年笨事》深有感觸。
這個文章主要寫了:作者小時候做的一件笨事追屁。其實追屁就是聞汽油味。有一次,作者趴在摩托車尾部的排氣管旁聞汽油,以為,這樣可以聞到很多汽油味。沒想到根本沒有什么美妙的.氣味,只有使人窒息的怪味,讓作者很難受。
其實,做笨事并不奇怪,聰明人也做過笨事,但改掉以后你還是聰明人。就這件狼狽而滑稽的事,讓作者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了再做,不要做得太過分,不然會很可笑。聰明人和笨人的區別在于:聰明人做了笨事之后會改,而笨人則屢錯屢做,永遠笨頭笨腦地錯下去。我可不要做一個笨頭笨腦的孩子。
《童年》讀后感8
讀了《童年》第九章我知道了外婆的回憶是:她小時候,自己的母親在地主家里干活,一天夜里,由于他害怕所以跳下了樓,摔壞了胳膊,無法做活,所以把她趕了出去。然后就在街上乞討,她長大后就在家里學做活,然后母親出去乞討,兩年后,讓母親過上了好生活。
這僅僅是外婆的回憶,生活中,我也有許多回憶,記得那次與媽媽吵架:那一天,媽媽讓我給他倒杯水,我不聽話還頂撞媽媽說:“你自己長腳干嘛用的,不會自己倒么?”然后媽媽說我,我就賭氣到自己房間去了。
通過我的`事與作者外婆的事作對比我知道我做的不對,媽媽生你養你非常的不容易,讓你給他倒杯水都不行,實在是太對不起她了,我以后一定會好好尊重她,愛護她的。
《童年》讀后感9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名著,是高爾基的《童年》。我知道閱讀名著是我們了解歷史了,解現在了解自然,了解社會的一次旅行,是我們與先哲們的一次探討,與大師們的一次心靈溝通,更是我們塑造品格,凈化靈魂的一次精神洗禮。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一部。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轉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島的.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童年》里的阿廖沙就成了童年的高爾基,體現了高爾基對童年的向往。
《童年》讀后感10
《童年》是高爾基所著,它向我們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斗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同時,這本書真實的照射了作者高爾基自身的坎坷經歷。
阿廖莎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勤勞善良的母親因無法養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過童年。在外祖父家,外祖母是他唯一最親近的人。之后,他經歷了許許多多磨難。他只上過三年學,11歲就走向社會,過早的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工、搬運工、守夜人、面包工等。16歲時,他只身來到喀山,進入了社會大學,在與命運的斗爭中他深入俄國社會的`最低層,和各個階層、各種人物接觸,飽嘗生活的艱辛,從而不斷地豐富了他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
《童年》讀后感11
在這一個寒假里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這一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高爾基有著一個十分悲慘的童年,他5歲父親就病故了,他只好生活在外祖父家里,他為了能夠上學,只好撿破爛換錢。每逢不上學的日子,他就一大早起來,走街串巷,撿破爛好買給廢品工廠。想想我此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完美日子,和高爾基的童年相比,我這一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發奮學習呢?他那堅強,自立的精神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童年》讀后感12
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死后,被母親寄養在遠在尼日尼的諾弗哥羅德城的祖父家。外祖父是個纖夫,對阿廖沙不是特別好,而阿廖沙的`外祖母對待阿廖沙的態度與外祖父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外祖父脾氣暴躁只要碰見阿廖沙犯錯便會打他,有一次阿廖沙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慫恿,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里染成了藍色,就被打的體無完膚,并生了一場大病。而外祖母卻在不停地包容阿廖沙犯下的錯,并心平氣和的與阿廖沙講道理,阿廖沙曾經說過他的外祖父與外祖母信奉的簡直是兩個不同的上帝。
就這樣阿廖沙在這個幾乎分裂的家庭里度過了他的童年!
《童年》讀后感13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步曲中的第一部,內容包括了幼年時期從三歲起至十歲這般時間的生活斷面。阿廖沙、比什科夫三歲喪父后,有母親和外婆帶到外公家,這是一個單行的俄羅斯小市民家庭,外公卡什林是一個染房坊主,已瀕臨破產,他性格暴躁,貪婪,自私;兩個舅舅經常為了家產把家里鬧得天反覆地的。第三代也受到很壞的.影響。
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高爾基那種了樂觀向上的精神。
《童年》讀后感14
外祖母出現在阿列克謝充滿苦痛的生命中,帶來一朵黑暗中燦爛的陽光,照亮了小阿列克謝的生活。每當暴力和罪惡侵入,試圖腐蝕他純潔的心靈時,外祖母總會適時地出現,用上帝和一切光明美好的事物將黑暗的陰影驅趕。外祖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外孫的心靈,希望他能在惡劣的生活境況下茁壯、健康地成長。當看到她就算受到莫大地痛苦時仍然誠心地贊美上帝和圣母時;當看到她在火災中臨危不亂、鎮靜地指揮滅火時;當看到她逆來順受地接受老伴的毒打時;當看到她捧著外孫掙來的`幾個錢幣而落淚時,我徹徹底底地被感動了,我知道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愛除了母愛還有外祖母的愛。
《童年》讀后感15
《童年》是說一個小孩在苦難的環境中快樂成長的勵志故事。
真正對他好的只有外祖母和母親,父親在他3歲時染病身亡,面對粗暴的外祖父和小伙伴的`相繼離去或離開,他并沒有向生活低頭。他就是高爾基。
高爾基面對父親離去,母親出走和粗暴的外祖父,高爾基仍然樂觀地面對生活,這是一種很難得的生活態度,值得我們學習。高爾基的第一個朋友小茨岡因吞下釘子而死亡;第二個朋友“好事情”因外祖父不喜歡而搬走;第三個朋友是因為他們高爾基不知道挨了多少次打。
高爾基的童年是痛若的,我們是幸福的,好好珍惜吧!
【《童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憶童年 思童年 -《童年》讀后感02-15
童年讀后感 童年讀后感06-02
童年讀后感_童年讀后感02-17
經典童年讀后感 讀后感童年的讀后感08-07
童年讀后感 《童年》讀后感優秀06-09
《童年》讀后感童年的傷痕04-05
純真的童年——《童年河》讀后感02-18
童年讀后感 讀童年有感02-19
童年個人感想讀后感讀了《童年》的感悟05-08
《童年的饅頭》讀后感童年的饅頭出自哪本書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