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演義讀后感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書是打開未知世界的鑰匙”今天,我特向你推薦一本好書——《三國演義》。
這本書的封面可精致了,全都是綠色的。大約有a四紙般大小。上面有四個黑色大楷字《三國演義》。占了書面的三分之二是武圣人——————關羽的形象:他那丹鳳眼,臥蠶眉,唇若涂脂,面若重棗,髯長二尺,手握青龍偃月刀,騎著赤兔馬,正在馳騁。讓人看上一眼,你保準眼前會浮現的塵土飛揚,殺聲陣陣的戰斗場面。下面還有一列小字。正是本書的作者羅貫中。這本書的價格是三十二元。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媽媽從新華書店購買的。這本書大約有四百多頁。有四十多個章回。屬于兒童版的讀物。
這本書主要講了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所在的國家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斗智斗勇、爭鋒相對、爭奪天下的章回小說。在他們中間,也出現了很多勇猛的大將:張飛,關羽,趙云,司馬懿,周瑜等二百多位有勇有謀的人物。
當然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也相當精彩!爸T葛亮的空城計”、“趙云的長坂坡救孤”“王允的美人計”……
其中最精彩的`章節還是要數“火燒赤壁”了。這場大戰主要是蜀國和吳國聯合攻打魏國,。他們抓住了曹操不會水戰這一弱點。蜀國的軍師諸葛亮觀天象,預測三天后必有西南風,所以,向吳國的都督立了軍令狀。然后,令吳國的軍師魯肅讓手下人將一艘艘小船裝滿干草點燃火,又五更天靠東風的力量駛到曹營。把曹營的船只全部點著了。然后回來時靠西南風,順水順舟。魏國的將士們發現火后,報告曹操,曹操令將士,只管放箭,到火勢越來越大。便只好紛紛跳船。曹操得知消息后,只好棄船逃跑。要不是最后關羽饒了他一命,恐怕他早就一命嗚呼了。
這本書不僅內容精彩,寫作也很有特點。比如羅貫中在刻畫人物性格時,運用外貌描寫描畫出這個人的性格。關于面如紅棗,一雙丹鳳眼一看就知道他很忠勇。張飛虎背熊腰有一撮凌亂的胡須,從這就知道他很勇猛但缺乏智慧。
看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開動腦筋,只要你多思考,敢于實踐,就有新發現。其次,我們不能光靠武力來解決問題,這樣只會使問題更嚴重。俗話說的好:"用力不用智,皆于虎類矣!"還有交朋友要交忠誠的人,同時也要對他人忠誠。這樣你才會有更多的朋友。
你看,這本書是真的不錯吧!那你抓進去買哦!
三國演義讀后感2
莎士比亞以往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钡拇_,看書能帶給我們許多好處。它能讓我們開拓視野,讓我們豐富感情,讓我們增長知識等等。在我看過的書中,《三國演義》印象最深,它里面的《火燒連營》更是讓我深有感觸,得到人生的啟示。
《火燒連營》主要講了在三國時期,蜀國的皇帝劉備因為東吳殺死了自我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心生悲憤,于是就一賭氣率領七十五萬大軍進攻東吳。但由于扎營不當和氣候問題,被東吳的軍師陸遜用火攻,導致蜀國的軍隊火燒連營,幾乎全軍覆沒。
讀了《火燒連營》,我深有感觸,不禁為劉備感到惋惜。七十五萬大軍,為了一口沒爭到的氣而命喪黃泉,多悲慘。”緛,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實力強大,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猛將,完全有本事統一天下。但由于劉皇叔的沖動,讓怒氣沖昏了頭,不聽手下的勸告,氣沖沖地去攻打東吳,結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賠了上去。征戰沙場多年的劉皇叔居然被一介書生打敗,并且輸得那么慘,這對劉皇叔來說是多大的恥辱!自從那一仗后,蜀國便因小失大,不但沒能報到仇,并且開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多可惜!劉皇叔的`沖動導致了他的蜀國敗北!
讀了《火燒連營》,我又不禁想到了自我,自我不也有過因小失大的事情嗎?
記得小時候,我有一個好朋友。有一天,下課后,我和他各自拿出了自我制作的小木船來玩。在玩的時候,他不細心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飛了出去,裂開兩半。我頓時火冒三丈,不聽他的解釋,一把奪過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變成兩半。他看后,憤怒地對我說:“我以后沒你這個朋友!”說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氣沖沖地走了。打那以后,我們便沒有再說過話了。
此刻回想起來,我十分后悔,后悔自我當初沖動用事,因小失大;后悔自我因為一個小木船而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后悔自我因為一次吵鬧而失去了一段珍貴的友誼。
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要因小失大,沖動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則,你將失去更多更多。
三國演義讀后感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想起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在這神州大地上,在20xx年前的中國,這片神圣的土地到底經歷了什么呢?三國時期。雖然民不聊生,卻趣事連連;雖然連年戰亂,卻英雄百出;雖然這個年代的戰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黃河,可是,這個年代的歷史永記我們的心中,F在,讓我們去看一看《三國演義》中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吧!
一本厚厚的書,雖看起來枯燥無味,但卻裝滿了歷史、知識。書中塑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有寬仁厚德的劉備,奸詐殘忍的曹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忠義勇武的關羽,雄猛莽撞的張飛,智勇雙全而又氣量狹窄的周瑜,忠厚老實有長者之風的魯肅等其他人物。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漢末,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又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念。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再去請諸葛亮。那時,正好是上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在門口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最終請他出山。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如果想讓別人幫忙,必須要用端正的態度去請別人幫忙,這樣,別人才能幫助你。同時,自己也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所以,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在書中,還有許多有趣、機智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連環計》等其它故事。真不愧是我國的名著呀!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巨作。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如今現在又有這樣好的生活,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所以,《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和道路。
三國演義讀后感4
郭嘉乃是三國演義中曹操早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謀士,但是由于身體比較的虛弱所以在壯年36歲就過世了是在是十分的可惜,因為郭嘉的能力是絕對不會在諸葛亮之下的,所以在曹操知道郭嘉死后,那真是十分的心疼呀!因為自己能統一北方與郭嘉有十分大的關系。
一是在曹操想攻打袁紹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謀士都建議說:“不能打,打的話一定會遭到劉表的偷襲,而且劉表手下有劉備意事他一定會勸劉表來攻。”正當這時曹操沒有知己的時候而想就此罷手的時候,郭嘉站了出來說:“主公盡管攻打,劉表是不會來攻打的!边@話讓曹操聽得十分的順心于是信心十足的`去攻打袁紹,果然劉備勸劉表去派大兵攻打曹操的都城洛陽,但是劉表說:“哎呀!我看這幾天有許多的兵士都病倒了,所以還是不要去啦!”但是時候劉表又找劉備說:“哎呀是我的不對,當時就應該攻打曹操。”劉備也沒有辦法呀于是就說:“沒事反正事情已經過去了。”這正和郭嘉料想的一樣。所以曹操順利的打敗了袁紹的殘兵順利的統一了北方。但是就在這次戰爭之后郭嘉便在途中去世了。
在與袁紹前部作戰的時候,曹操曾在議事的時候問“大家”天下誰是英雄,郭嘉說:“非屬主公與劉備矣!辈懿儆终f:“劉表如何?”郭嘉說:“劉表十分的貪婪,十分的愚笨。但是相反主公卻十分的明知。劉表豈能比之”曹操又說:“那袁紹如何。”郭嘉說:“袁紹蠻橫驕傲,但是相反主公仁慈謙遜袁紹豈能比之!辈懿儆终f:“那西涼馬騰可比吾乎?”郭嘉說:“馬騰雖有計謀但是太過于放縱自己,而主公你有自控之能馬騰豈能豈能抵乎?”曹操又問:“張魯可?”“不可張魯雖明智但是太過于相信自己,而主公能用能人賢士張魯不可比也!”郭嘉說。曹操又說:“袁術總可以吧!”郭嘉又說:“不可!辈懿賳枴盀楹巍惫握f:“袁術雖有玉璽在手,但是袁術不會用人他手下的能人稀少,而我方兵強馬壯,又有將軍,謀士相扶,一旦交戰必是我方打贏!”……郭嘉又說:“主公你有這么多的優點還愁天下不統一嗎?”
可見郭嘉是多么的厲害,智慧是多么的高,怪不得曹操這么喜歡他。
三國演義讀后感5
我以前是不愛看書的,特別是所謂的名著,每次只要一看書,就犯困。可現在,我很愛看書,簡直到了手不釋卷的地步。這是為什么呢?
記得有一天,閑著無事,就隨手從書柜上拿了一本書——《三國演義》,當時,我很好奇,不知“三國”是哪三國,一個中華民族怎么會有三個國家,“演義”大概就是故事的內容了吧!我翻開這本書,第一章就是“桃園結義”,看著這四個字,我感到莫名的熟悉,原來在小學的時候,我的班主任程老師已經跟我們講過這個故事了!我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看了一下目錄,故事的名字真精致,真新穎。我一口氣就看了四章的內容,卻一點兒也不要睡覺,反而更想看了,更想知道下面的內容。我喝了一杯水,就繼續往下看,不知不覺天已經黑了,書,我也看了一半了,我沒有感到半點疲倦,只是打算著明天接著看,一定要把書看完。
整本書圍繞三國時期魏、蜀、吳發生的戰爭故事,塑造了諸葛亮、曹操、劉備、張飛、關羽、趙云等眾多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故事情節善于變幻,匪夷莫測,令讀者的心隨之興奮傷感,難以捉摸,作者羅貫中采用記敘、講述等寫法,把故事描寫刻畫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動,但之余又不免讓人有想象的空間,這部舉世聞名的作品,其中心寓意也非常深刻。利用這場激烈的戰爭,人們之間的勾心斗角,表面上是說:諸葛亮那樣的才華橫溢以及當時社會的人才濟濟,但是它一語雙關,更深一層含義是說:戰爭給人們、給家園、給生命都帶來傷害,不能傷害那些無辜的生命,否則天理不容。其中心意象告訴人們:遇事沉著冷靜,聰明機智,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不能一味的橫沖直撞,要考慮后果,隨機應變。另外,這部書最大的一個亮點,莫過于它的人物了,大概歸納如下;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或“直”),神機妙算、機智勇敢、富有正義、悲天憫人。
讀三國,品味三國演義中的風情與豪邁,在我心中豁然開朗。我愛三國中人們身上的正義感,責任感,以及那些熱血男兒骨子里所擁有的堅貞不屈!
三國演義讀后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讀起這首《臨江仙》,就想起了我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心底原本平靜的湖面泛起漣漪,思想像插上了翅膀,隨著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穿越千年,重回這段令人深思的歷史。
《三國演義》中說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北方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占據中原;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打著“匡復漢室”的旗號,聯吳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孫氏家族在六郡八十一州站穩腳跟,擁有長江天險,到了孫權時代,實力更為強盛。三國鼎立局面就此拉開。然后,孫權趁關羽和曹兵交戰時,派兵偷襲荊州,導致關羽死于東吳之手。曹操病死后,曹丕自立為帝,建立魏國。劉備建立蜀漢,為報關羽被殺之仇,討伐東吳,結果被陸遜打敗,在白帝城托孤于諸葛亮。劉備死后,諸葛亮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伐魏,病死于軍中,姜維代替軍師之位。司馬炎篡位建立西晉,天下再次統一。
讀《三國演義》我們會發現,書中人物個性鮮明。劉備寬厚仁德,深得民心,寧愿自己被曹兵追趕,也不撇下百姓逃跑;曹操善權謀,“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孫權知人善用,東吳文有魯肅,武有黃蓋、呂蒙;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表現出他的英勇無畏與忠心耿耿,“刮骨療毒”表現出他的勇敢;周瑜才智過人,卻氣度狹小,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中死去;諸葛亮是本書中智慧的代表,他博學多才,志向高遠!笆斩ㄅ虐岁,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是他一生的功績。
《三國演義》中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更是耐人尋味。三顧茅廬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努力去做,天下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刮骨療毒告訴我們勇敢是我們最寶貴的'武器。
讀三國,時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輝,它字里行間蘊含著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讀三國,讓人體會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有人說:“每一本書都是一盞明燈,照亮求知者的路。”《三國演義》就是一盞明燈,我心中永不滅的燈。(董文軒)
三國演義讀后感7
寒假里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三國演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三國演義》時,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三國演義》時,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周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伤膊⒎巧裣,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上奏后主劉禪自貶三等,從中我么可以看出人也有失敗的時候。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普通人。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要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經常喝醉,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投靠東吳的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后果將不堪設想。
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赤壁之戰”了。當時,曹操帶領八十萬大軍與周瑜三萬軍士隔江相對。周瑜手下一員大將黃蓋考慮到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獻計苦肉計和火攻結合在一起的計策。首先,黃蓋假裝要讓周瑜投降,接著周瑜罰黃蓋一百軍棍,后來,黃蓋寫了一封詐降信。曹操接到信后高興極了。不但沒有防備,反而大擺宴席來迎接黃蓋。結果被黃蓋的計策騙得團團轉。這個故事就是以少勝多的典范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8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它不同于一般是史書,也不同于一般的小說,它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同時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它既帶有真實性又帶有情感性。
讀完了《三國演義》,我不但可以回顧了三國戰亂時期的歷史,也體會到那時代的一些思想文化意識。
我也閱讀了一些關于《三國演義》的評論著作,發覺大多數都涉及到有關這本書的'思想主題,而且長期以來,學術界對此也一直爭論不休,主要體現在幾大學說當中,如:“正統”說,“民本”說,“擁劉反曹”說,“忠義”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說,“理想人格悲劇”說,等等。
我認為,以上所述的各種學說,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不可以全盤否定,也不可以全盤肯定。但無論那一種學說,他們都只是從自己所認定的一個角度出發,不能全面的概括《三國演義》的豐富思想意蘊。如果將各種學說綜合起來,或許可以形成具有整體性的文化內涵。
雖然《三國演義》沒有一致的主題,但它所展現的總體思想傾向是一致的。我覺得上述繁多的主題當中,絕大部分都是與儒家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一種表現,如“正統”說,“民本”說,“忠義”說等等。從作品中對英雄人物的行為事跡可以體現出來。
我們都知道儒家思想的創始者是孔子,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曾經說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倍献釉趥惱韺W上提出了“性善”論,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并提出了君主“保民而王”、“與民同樂”的思想。這些在《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身上明顯地體現出來。
劉備常懷匡扶漢室之心,雖然占不了“天時”與“地利”,卻占穩了“人和”。孟子曾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彼^“人和”也就是得人心,是否能得人心,就取決于是否“得道”。在作品中,說到劉備“得道”之處比比皆是。
我覺得“劉玄德攜民渡江”這感人的一幕是最能顯示劉備寬仁愛民,慈善寬厚的品德。劉備屯住樊城之時,兵寡將少,抵擋不住曹操強勢的攻打,只好棄城而走,卻又不忍心拋棄百姓,于是“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劉備在船上看見眾民倉皇逃難的悲慘景象,痛心疾首,想投江自盡,幸好左右急忙勸止,“聞者莫不痛哭”,這可見劉備愛民之深,救民之切,做到了“保民而王”,但絕對不是為了“買民心”而做作的。其仁義之心,人臣共知,日月可鑒。
三國演義讀后感9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笔茄,書是人類最好的伴侶,人民常常稱之為“知識的海洋”、“人類文明的長生果”。一本好書,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給人們無限的遐想和思考。我就有這樣一本好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戰爭為中心,描繪了三國時期各個國家的.興旺盛衰。其中,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劉關張的兄弟情深,呂布的威猛,孫權的豪邁,曹操的奸詐……這些人物的鮮活形象為這本小說添增了許多色彩。
書中,周瑜和諸葛亮斗智斗勇的情節令我印象尤為深刻。他們的故事中,草船借箭一事最受大家歡迎,它主要講了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能,以打仗需要為由命令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只箭。諸葛亮卻說三天就能造好,還立下了軍令狀。周瑜又驚又喜,還很疑惑,沒想到諸葛亮卻神神秘秘地讓人準備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有若干個名士兵模樣的稻草人。第三天夜里,趁著江上霧大,諸葛亮帶著船只向曹操的水寨劃去,還命令人打鼓吶喊。曹操以為有埋伏,便令軍士們射箭,草人上很快就插滿了箭。周瑜帶著士兵來到江邊,知道了這些箭的來歷,對諸葛亮的才智自嘆不如。
讀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嫉賢妒能的周瑜。我不由聯想到自己,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心態。我還記得有一次考試,平時和我成績排名相近的同學,這一次的分數卻遠遠超過了我。我心里十分難受,下意識地向他投去了幾個白眼,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因為這種不足為人道的想法,我好幾天沒有理會他。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放下自己心中的小情緒,真心實意為他取得的成績鼓掌。現在想起來,我后悔極了。我沒有深入思索他成績提升的原因,也沒有思考自己近階段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更沒有去想自己今后應該如何改進,只是一昧地停留在自己的情緒中。這樣的嫉妒對自己毫無幫助,還傷害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其實嫉妒就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后受傷的是自己。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產生嫉妒心的時候多思考自己的不足,多向優秀的人學習,才能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三國演義讀后感10
《三國演義》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边@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羅貫中寫諸葛亮太多智了,所以后人評價諸葛多謀而似妖。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
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
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干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劉備仁義禮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長坂坡摔阿斗,為了自己的大將險些因阿斗被困曹營,而將阿斗摔死,但是后人評羅貫中寫劉備,劉備盡善而似偽。就是太虛了啊。你想啊書中說劉備異像長臂過膝,你想啊,劉備將孩子舉過頭頂到放在地上以長臂過膝哪能摔得著啊。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后感11
暑假期間,我看了很多很多書,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三國演義》,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本家喻戶曉的古典小說,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的羅貫中寫的。這本書主要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和興衰過程,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風云畫卷。全書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劉備之仁,曹操之奸,孔明之智,關羽之忠,張飛之莽……每個人都寫得栩栩如生。
不過,《三國演義》中最讓我感慨萬千的還是呂蒙,呂蒙是吳國的一員大將,他小時候家家徒四壁,沒有錢讀書,后來英勇善戰當上了將軍,呂蒙作戰雖然很猛,但是因為目不識丁沒有文化,所以沒辦法把他自己的經驗用文字總結起來,于是孫權鼓勵他去讀書,學點知識。但是呂蒙說:“軍人只要能上戰場,打好仗就可以了,讀書練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我有很多的軍事需要處理,沒有時間用來讀書!彼鸵赃@個理由一直推托。孫權舉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多次告知他學習的重要性。呂蒙聽了孫權的話,非常感動,便抓緊時間開始學“四書五經”和各種兵書。因為呂蒙孜孜不倦的努力與堅持,沒過多久,他能夠引用很多古文來說話了,后來終于成為了東吳的第三個大都督,周圍的`人都說他不再是那個“吳下阿蒙”了。
我也曾經是那個“吳下阿蒙”,記得剛學寫作文的時候,拿起筆就抓耳撓腮,搜腸刮肚也寫不出幾個字來……記得有一次又要開始寫作文了,我又在那犯愁了,這時媽媽走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文文,寫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長期的積累,所以你需要多去閱讀增加知識積累……”聽了媽媽的話后,于是我一有空捧著書認真閱讀,不過開始我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看書,經過一段時間后,我發現書會給我帶來很多見識和樂趣,因為書本可以帶著我游遍祖國大好河山;書本可以帶著我穿越歷史;書本可以帶著我遨游太空……慢慢的我也成了一個手不釋卷的小書蟲,寫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的文章還獲得過很多的獎哦!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們要與書為友,與書為伴,讓書籍助我們健康成長,走向成功之路!
三國演義讀后感12
《三國演義》為中國四大名著之首,故事描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諸侯割據。董卓廢少帝,擁立獻帝,獨掌朝政。曹操與各路諸侯會師討伐董卓,后董卓被呂布所殺。曹操趁勢迎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一戰曹操大敗袁紹,統一了北方。幾經周折的劉備,三顧草蘆終得諸葛亮出山相助,遂聯合東吳孫權,赤壁一戰大敗曹操,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局面。后孫權為奪回荊州,與曹操結盟。劉備難敵孫曹聯軍,關羽張飛亦相繼戰死,劉備病逝白帝城,臨終托孤于諸葛亮。諸葛亮六出祈山欲收復中原,惜最后病歿五丈原。后主軟弱無能,終為司馬氏所滅。魏自曹睿死后,政權落入司馬氏手,司馬炎廢魏帝自立,建立晉朝。280年,西晉滅吳,三國歸于一統本片氣勢磅礴,真實地再現了三國時期戰事連綿,哀鴻遍野的戰爭場面及人才輩出、各領風騷的英雄時代。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曾數次為古人的智謀所折服。其中最讓人嘆服的便是此書中的三絕: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奸絕——曹操。
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當之無愧為智絕。
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卻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義絕便是如此。
曹操,一個令我又愛又恨的人物。他集功罪于一身,也集褒貶于一身。既是掃蕩群雄,逐步統一北方的英雄,又是殘酷鎮壓農民起義的兇手;既是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的功臣,又是“所過多所殘破”的罪人;既是善于廣泛收羅.人才,“不念舊惡”的創業之主,又是奸詐忌刻,隨意置人于死地的不義之徒,當真是奸雄。
《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令我敬佩的'角色,許多令我驚嘆的故事,更有無數值得我學習的智謀與道理。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經歷了當時悲壯的戰爭?傊,讀此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后感13
三國的群雄爭霸,是后人津津樂道的傳奇;孔明的「草船借箭」,是智慧與機智的象徵;劉備的「桃園結義」,是真情與義氣的流露,值得世人一再玩味。所謂:「讀『三國』領悟人生」,只要讀了三國,世間的紛紛擾擾都不足為奇;只要讀了三國,世間的紅塵俗事一眼就能道破。
遙遠而神秘的「三國」時代,戰爭不斷,爾虞我詐。經由作者生動的筆觸,我穿越時空,體驗劉備與孔明的「三顧茅廬」,明白一個人具備才能與品德的重要,知道上位者禮賢下士才是成功的關鍵。
如果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的賞識,它會是千里馬嗎?「劉備」和「孔明」之間就有著這層微妙的關系。如果劉備沒有慧眼識英雄,沒有三顧茅廬鍥而不舍的精神,沒有在路上遇到水鏡先生的機緣,也不會有現在的三國傳奇。就像我在低年級時,功課也算是名列前茅,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發揮的機會!到了中年級,換了一位新老師,發現了我的天份,讓我有表現的空間,造就了現在有信心的我。
「三國演義」是歷史故事中的經典,書里的.英雄豪杰全都是令人敬佩的對象。其中孔明在「空城計」中臨危不亂的表現,令人嘖嘖稱奇。在士兵、武器不足的情況下,想到如此一個妙計,抓準敵方奸詐狡猾的心態「引狼入室」,其實面對困境迎戰,化危機為轉機,才是最高明之對策。另外,我十分同情和孔明水火不容的周瑜,雖然他自大、高傲了些,但誰不希望自己永遠是第一呢?半路殺出一個機智的孔明和自己競爭,確實是很棘手,但我們永遠要學會抱持著開朗、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挑戰。換個方向、角度思考,其實多一個競爭對手,互相較量,提升自己的實力也是不錯的!反觀周瑜的做法真的是非常消沉,無法戰勝他人就置他人於死地,最后甚至因為如此,年紀輕輕就命喪黃泉,是何苦呢?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谷松飞希覀儾豢赡苡肋h第一,學習接受失敗,再接再厲,何嘗不是另一種成功呢!就拿我來說好了,六上的時候我們班轉來了一個功課名列前茅的女孩,當然會對我造成不小的壓力,尤其是一旁的同學還會故意搧風點火的挑起戰爭。但是最后,我和這名同學成了好朋友,我們互相學習,彼此幫助,一同接受良性的競爭。
三國的故事經過了無數個歲月,可以永遠作為我待人處事的借鏡,相信「三國壯志不動搖,寓意精神永不朽!
三國演義讀后感14
提起曹操,人們腦海里便會浮現出一張這樣的京劇臉譜:水白底,上鉤青紋,眉心紅點,典型的奸詐之像。曹操的奸臣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而我以為,曹操是一位不同尋常的英雄。
英雄表現一:治世之能臣
人們之所以認為曹操“奸”,是因為它“挾天子以令諸侯”?稍谖已壑,這只是他在亂世中的'英雄所為。眾所周知,漢獻帝軟弱無能,東漢后期政治黑暗,甚至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景象。曹操做丞相后,采用嚴格的法律法規,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此外,他唯才是舉,廉潔奉公,社會風氣日益好轉。在此基礎上,他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如屯田制,戶調制等,不僅很快地恢復了農業,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還有效地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試問,若無曹操的“強硬”,何以平天下?連毛主席都曾經說過:“曹操是白臉奸臣,那是封建正統制造的冤案,這個案要翻”。盡管曹操權傾朝野,能力非凡,他至始至終都做好他臣子角色。有一次,孫權派使者向曹操稱臣,并勸他做皇帝。但曹操將其書信給群臣看,說“是兒欲據吾著爐火上耶!”群臣也乘機勸他,但是他卻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足見其為人真摯,光明磊落。曹操,有道,有義,有治,有度,有德,實在是令人佩服之英雄也!
英雄表現二:亂世之奇才
“說曹操曹操到”,其實說的就是曹操用兵之神速。曹操不僅是一位能臣,還是一位軍事奇才。官渡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曹操之軍事之才在戰役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曹操統一北方最強大的敵人是袁紹。當時,袁紹后方穩固,兵精糧足;而曹操處于四戰區域,兵殘不堪。但是曹操毫不畏懼。面對袁紹大軍的白馬之圍,他親自上陣。用計佯攻,吸引袁軍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調轉方向,打得袁軍措手不及,曹操初戰得勝。在接下來兩個月的持久戰中,曹操處境極為困難。袁軍作高櫓,起土山,挖地道,無所不能。但均被曹操以設投石機,挖掘溝壑等法破解。最終決定勝局的戰役是烏巢之戰。袁紹的謀士許攸投降曹操,獻計偷襲。曹操在分析了形勢后,果斷地采納意見,最后打敗袁紹。想想看,許攸可是袁紹的人吶,曹操的膽識和用人,真讓人嘆為觀止?v觀官渡之戰,曹操雖身處劣勢,但他有膽,有謀,有文,有武,不愧為“非常之人”吶!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本三國演義,一群英雄人物。我獨愛曹操———有道,有義,有治,有度,有德,有膽,有謀,有文,有武。若能如他,我之大事可成也!
三國演義讀后感15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每讀《三國》,那群雄紛爭的亂世硝煙,似乎就彌漫在我的眼前。每次都要讀到“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段才算滿意。雖說這本書我已經看了幾遍,每次重讀都因有新的收獲而忍不住大呼“過癮”!
在這一百二十回的篇章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劉玄德三顧茅廬》那篇。顯然,在這章,劉備才是主角。他先后三次請諸葛先生出山,每次都誠心誠意,后來終于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隨劉備出山,為了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在本章之中,我看到的不僅是劉備的求賢若渴、待人真誠,更感受到了諸葛亮的兩種智慧,兩種讓他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古代軍事歷史傳奇的智慧。
第一種智慧叫做抓住并選擇機遇。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四塊木頭,它們分別遇到了三個人,農夫木匠和雕刻家。第一塊木頭沒有和任何人走,因為他不知道跟誰走更好,結果腐爛了。后來,跟農夫走的被當成了木柴燒了。跟木匠走的成為了家具,為他人服務。跟雕塑家走的,成為價值連城的.精美工藝品。如果孔明沒有抓住機遇,有可能是良駒遇不到伯樂而成不了千里馬。在劉備請他出山之前,曹操也曾請過諸葛亮出山。我想,諸葛亮沒有答應曹操的原因,恐怕不止是因為曹操沒有誠意,應該是諸葛亮權衡利弊后的結果:曹操生性多疑,日后不一定能容得他。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想必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種智慧叫做堅持與等待。諸葛亮一身的本事,卻遲遲不得施展。內心的焦急從他自號“臥龍”就能體會出來。然而他并沒有因此而虛度光陰。而是在伯樂還會到來之前,一邊等待,一邊苦讀兵書,鉆研兵法,研究天下大事。他本事越來越大,名聲也越傳越遠,最后就像在榆樹群中的紅衫,在人才濟濟的亂世中脫穎而出,最終被識千里馬的伯樂——劉備看中,并給予重用,成就了他輝煌而又傳奇的一生。
我想,在這兩種智慧中,怎樣“等待”最為重要。在堅持中等待,在等待中不斷進取,在等待不斷充實自己,在等待中不斷積蓄力量,一旦機會來臨,一飛沖天!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作文寫三國演義讀后感三國演義作文,讀后感04-14
讀后感《三國演義》_三國演義個人讀書筆記12-13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7-13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04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7-04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7-04
三國演義讀后感07-15
三國演義讀后感07-15
三國演義讀后感07-15
三國演義讀后感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