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心得必備(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
今天,我不厭其煩的有讀了一遍《三國演義》我清楚的感覺,每一遍品味,就像酷酒一樣感覺也會越來約有滋味,越來越醇厚。
他里面有各種傳奇人物:趙云,諸葛亮,劉備,關羽……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我印象深刻的趙云單騎救幼主,他對劉備忠心耿耿,為了保護劉備的血肉,拼死殺敵,勇往直前,冒死救幼主,這不是那時世界難能可貴的精神么?
還有令我感觸更深的一段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盡然領了他的所有人,去跟東吳決一死戰,最后被一把火燒了幾十萬大軍,這不僅僅是無視生命,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為了一時仇恨毀了一生,這值得嗎?
我緩緩合上書,低頭沉思著,現在的世界,不也像那樣變幻不常嗎?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2
我叫周彥宇,今年十一歲,正在讀小學四年級。我最大的兩個愛好就是文藝與閱讀。文藝可以提高人們的修養,而閱讀會開拓眼界,讓人進步。
媽媽告訴我:幼兒時期《三字經》是我的成長搖籃曲,兒童時期《格林童話》是我親密玩伴,如今,少兒期的我又找尋到另一位新朋友——《三國演義》。
提到《三國演義》,我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我的語文老師王老師,她不僅是我接觸浩瀚文學的啟蒙者,更是我成長路上的良師。第一次接觸《三國演義》就是在王老師的語文課上,當時的課文是《三顧茅廬》。因為很感興趣,所以我至今記憶猶新。老師對文中人物的分析非常透徹生動,劉備的求賢若渴,諸葛亮的才華橫溢,料事如神等等,都讓我十分敬佩,深陷文字之中。王老師告訴我們《三顧茅廬》僅僅只是《三國演義》里一篇小故事,我當就在想:《三顧茅廬》都這么有趣,那《三國演義》一定會更精彩。于是課后,我就嘗試去閱讀。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丟不掉”,就好比饑餓的蠶寶寶遇上了桑葉似的,離不了了。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我相信他一定也很愛讀書,沒有知識的積累,是無法完成這樣一部優秀的文學典范。從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到諸葛亮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真是“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绷_貫中對每一個人物的描繪都是那么的淋漓盡致,活潑生動。其中我最感興趣的也是我最敬佩的一位人物,當屬諸葛亮先生了。他不僅神機妙算,還為了他所效力的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不禁地要為他豎起大拇指,也暗暗地下定決心:要向他學習,課業上勤奮努力,生活中樂觀積極。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愛閱讀,既不為了“黃金屋”,也不為了“顏如玉”,只是從實踐中,體會到讀書的快樂,好的習慣可以伴隨人們的一生,閱讀豐富了我的生活,也陪伴了我的成長,我將一生與書相伴,我愛閱讀,更愛讀好書。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3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
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梢姰斢鲆姳瘋、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后果將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4
《三國演義》是我在四年級上期的寒假開始看的,直到四年級下期的暑假我才看完。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用他手中的筆勾畫了東漢末年一個個身在亂世的英雄人物。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戰亂發生,分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繼而浮現出了許多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而努力奮斗的英雄。由于三個國家在這一百多年的三國歷史中戰爭發生的極為頻繁,導致許多英雄在戰爭中倒下,而繼承這些英雄未盡事業的后輩卻越來越無能,最后三國還是被魏國的皇帝司馬氏統一了,并改成晉國。
看完了《三國演義》,里面我最喜歡的人是趙云和諸葛亮。趙云的武器是長槍,另外在長坂坡之戰時得到了一把削鐵如泥的青鋼劍。趙云不但武功高強,而且對蜀國的皇帝劉備忠心耿耿,在長坂坡時為了不讓曹操軍追上劉備,趙云一人獨擋幾十萬大軍,并且把劉備的兒子劉禪救了回去。諸葛亮每時每刻都拿著他的扇子,顯得有幾分神秘,他是蜀國里最聰明的`人,草船借箭、借東風、七摛孟獲、空城計、木牛流馬等就足已證明這一點。
《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情節是長坂坡之戰。長坂坡的不遠處就是一條河,關羽和劉琦已經備好船在等劉備了,但身后卻是幾十萬曹軍。趙云一人擋住了全部軍隊,還救出了阿斗,奪得了青鋼劍。在殺了五十多名比較有名的戰將后回馬朝當陽橋騎去,只見張飛已經在橋頭等著了,張飛讓趙云過去后,大吼了一聲,嚇得幾十萬曹軍沒有一個人敢沖上去,反而后退了幾步。張飛又連續吼了幾聲,曹軍轉頭就跑。張飛命令將士們把橋拆了,就追劉備去了。
關于三國的人和情節實在是太多了,在這里我就不一一例舉了。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看《三國演義》的書喔!我還是用一首歌來結尾吧:“不是英雄,不談三國。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獨自走下長坂坡,月光太溫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荊州。用陰謀陽謀明說暗奪的摸。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說不清對與錯,紛紛撓撓千百年以后,一切又從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5
相信大家都認識諸葛亮吧,他是一個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人,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他是為劉備出謀劃策的軍師。他料事如神,在每回故事中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F在,我們便可以懷著神圣而崇高的心情翻開這本歷史悠遠的書了。
剛翻開書,便看見開頭那神圣的名言: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也肯定了我看這本書的心態。《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的歷史小說。作者羅貫中以自己機智的思想,把每個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容許更多夸張、虛構、無中生有,化不可能為可能,幾乎可以說是使作者得到解放,從必然王國走到自由王國。
大家肯定還記得《草船借箭》的故事吧。對,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秘計黃蓋受刑”。
周瑜欲害諸葛亮,故意讓諸葛亮在三日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霧,乘草船帶魯肅前去曹營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萬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黃蓋為了周瑜火攻之計成功,決定用苦肉計騙過曹營細作,然后前去詐降。
這一回我看了有好多次,可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覺,每次看都記憶猶新,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使我感受深刻:周瑜是那樣的小心眼,是那樣嫉妒諸葛亮;而諸葛亮卻那樣的鎮定自若,神機妙算,面對周瑜的'刁難,他只是機智的面對,連魯肅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才干和正直。這也正是我喜歡諸葛亮的原因,這也正是我以諸葛亮為榜樣的原因,了解了諸葛亮,也使我真正體會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句話深刻的含義。
在赤壁決戰中,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后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這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畫面,使我感受深刻,三個國家的戰爭,各隊軍馬奮力抗戰,排山倒海,勢不可當。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驚心動魄的世界,這是一個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看完這本書,我感受深刻,并想告訴還沒有看這本書的人,請你一定要一絲不茍的去看,故事中的情節連綿起伏,并用心去細細品味。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6
這個學期我讀了本書,名曰《三國演義》,明末羅貫中所作,俗話說不是英雄不讀三國,今兒似乎領略了英雄氣概,受益匪淺。
這本書寫了東漢末年董卓篡位,其死后天下三分,蜀、吳、魏三國鼎立,各國之間陰謀陽謀,你爭我奪,互相猜算、不信任。三國老大努力為自己事業奮斗并招攬人才的故事。最終卻是司馬家族奪了天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真是氣勢磅礴!東漢末年的動亂,造就無數好漢,足智多謀的諸葛老夫,老奸巨猾的曹操,武藝高超的呂布等等。書中有情有義,時而壯志凌云,時而潸然淚下。講義氣是我學會的第一個道理。
書中的關羽,他因重義氣,被賦予了神仙的靈魂。過五關斬六將,不過須臾之間,水淹七軍,滅顏良文丑也不過一時。有勇有智,動作完美又迅速,快的難以想象,是驕傲的,不容置疑。但我亦不喜他,只因他自負嗎?對的。這是他缺點,應當接受事實,但他不服,也造就一番笑話。
是呂蒙殺了他,因他從吳下阿蒙中奮起,但卻被關羽附而死,太不公平,這關羽報復心定是強許多的。就這樣會使關羽的神圣形象變差。我認為義氣并不帶表只對自己兄弟好,他是寬廣的,對別人都一樣。這就是圣的.方面,但關羽使我感覺不到。黃忠,年老志不老,依舊志勇雙全,諸葛亮的佩服。但關羽就認為他一無是處,驕傲之至。
古代的義氣莫過于戰場兄弟,你我相依為命,或有救命之恩。有武義,想干嘛就干嘛,沒人治得了你,這義氣多的是虛假,幫你打個架就是義氣,喝幾盅酒就是義氣,你要是遇上武義解決不了的事,這義也就煙消云散了。這在用刀說話的年代是行的。今日兄弟遵守法律,打打殺殺要坐牢,于是義氣的形式也改變,罵罵不順眼的人,借點大洋成了義氣潮流。
我真不懂義氣,但亦能判斷真假情誼。我局限理解為能與你談心、寬容厚愛為義。望大家能理性的明白義氣,不要為別人所用,拿義氣是打殺的理由。
江湖義氣,你我略知一二即可。但社會義氣你我必須心知肚明。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7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中一,作者羅貫中。
開頭寫的是劉備、張飛、關羽相識后,結拜為兄弟。結拜后發生了一系列故事,最后也就成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中三國是指人脈廣泛的魏國,善于水戰的吳國,憑獲取民心收獲百姓信任的蜀國。也就形成了北魏、東吳、西蜀的三國對立。
結尾寫得是司馬懿最后成功的統一了三國,司馬懿屬于魏國勢力的人物,也是一位故事后期經常出現的`人物。
五虎上將是指西蜀的五名虎將: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黃忠屬于一位老當益壯的虎將。
蜀國出名人物死亡過程是,云長敗走麥城,翼德被下屬刺殺,劉備無理智敗走華帝城。
這就是我讀《三國演義》的想法。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8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為羅貫中所選編的歷史小說,這本小說的內容多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間書藝人所編,經羅貫中的整理和編輯后,就成了一本中外聞名的巨作,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書中的情節是以沒落王族劉備為主導,故事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杰,因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于桃園結義,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后約九十年的晉渡江滅吳為終,其中一些情節,“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傳戶曉的故事,可見此書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閱讀的念頭。
我認為書中的人物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漂蕩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范的英雄氣概,最為人稱道的,莫過于“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量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梁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于大漢變到大_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征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而三國演義一書,由宋朝開始有書藝人用之作題材,只不過都總是沒有連貫性,不過何以我會言及書藝人?其實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最為所熟悉的都算是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并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_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為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了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抵是因為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為的英雄為之出頭,張飛才會由溫文儒雅寬大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為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強權欺壓有多大厭惡。
其實我還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為身為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游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不過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極力推薦三國演義這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9
《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為什么呢?因為它里面人物眾多,故事泛多,場景也很多,還有許多我說也說不出的意思。
先講人物眾多吧!有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有文物雙全的常山趙子龍、有王平、馬良典韋、孫權、孫策等等英雄豪杰。
再來說說故事泛多吧!有桃園三結義、火燒赤壁、西征東吳、七擒孟獲、水淹下邳、馬良歸降、街亭失守等等。
我喜歡這本書中重情重義的劉備,只要有一技之長,劉備都對他們委以重任。還記得三顧茅廬嗎?去請諸葛亮時,諸葛亮兩次都不在家,可第三次去的時候諸葛亮卻在午睡,劉備卻并無憤怒,靜靜在門口等候,還勸關羽和張飛別大哄大叫,免得驚醒諸葛亮,打擾別人午睡,諸葛亮起來后,聽書童告訴諸葛亮這幾個人在門口等候了幾個時辰,而且前幾天也來過兩次,并說是要請諸葛亮出山跟他們一起打天下,諸葛亮聽后頓時被打動了,于是答應跟隨劉備去闖天下。
在這本書里面,諸葛亮是最令我敬佩的,雖說他沒關羽之猛,趙云之勇,劉備之仁,可他的'足智多謀就可以號令天下,我還記得諸葛亮智退司馬懿,諸葛亮在城樓上上演的一番空城計,真使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這里不但體現了諸葛孔明的智慧,更讓人知道“臥龍”不是浪得虛名的。
書中的周瑜雖然和諸葛亮一樣聰明過人,足智多謀,但是我并不喜歡他,因為他心胸狹窄,處處為難諸葛亮,想盡辦法加害于他。竟然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枝箭,還要他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就按軍法處置。而諸葛亮卻以國家大事為重,顧全大局,巧用天時——借東風,在三天內完成了這項任務,使周瑜始料不及!度龂萘x》這本書刻畫人物各個富有特色,具有鮮明的人物個性,如果你也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就請你趕快拿起這本書好好地讀讀看吧!我相信肯定會讓你手不釋卷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0
以鄙人有限的歷史以及文學知識來看,《三國演義》在中國文化史上絕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地位是別的小說無法撼動的,雖然一般人眼中的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居于首要地位,但是就從小說在大眾中的普及率以及影響率來說,《三國演義》無疑是壓倒性的擊敗《紅樓夢》的。就中國最廣大的勞動群眾來說,賈寶玉,林黛玉的名字也許不會陌生,但是兩人的故事他們又知道多少?但是對于諸葛亮,關羽,恐怕三歲小孩也能給你講出一段“空城計”或是“過五關斬六將”等一干事跡的。對于我個人而言,《紅樓夢》我小學就開始嘗試性的閱讀,不過可惜讀了兩回就實在讀不下去了,可能當時年紀過小,文言功底以及思想造詣實在太低,不過也就是在當時,《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本小說,我卻是看完的了,或許這兩本書的故事性之強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吧。
其實,就算是到了現在,《紅樓夢》也是我未敢涉足的禁區,在多如牛毛的紅學研究者和汗牛充棟的紅學研究書籍的恐嚇下,我望而卻步,如果一本書前后鋪墊的如此完美,前面的每一句話后文都有照應,甚至連人名都有如此多的學問,譬如甄士隱其實是真事隱,賈雨村其實是假語存,OH,MY GOD,我看小說本來就為了消遣,倘若看個幾千字就把你整成半死,那還有什么意義。
毋庸贅述,鄙人這次選擇《三國演義》作為暑期讀書的對象,起原因有三,其一就是最好選一本名著小說,這樣才比較有意義。其二,就是上面所講的,《紅樓夢》文學性太強,讀不來,也分析不來。而《水滸傳》這本小說又太低俗,滿篇的宋元時期的口語,文學性又太弱,而《西游記》明顯是志怪小說,對于光明向上的大學生來說,這種封建文化“集大成”的東西最好不要看,三國演義恰好走了一條中庸的道路,既不失小說的故事性,又不失名著的文學性,作為一本半文言小說,對其研讀是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的。其三則完全是追求時尚了,殊不知現下文化界叫的最響的名字是誰?易中天先生是也,此君在央視百家講壇一品成名,刮起了一陣品評三國的旋風,關于此君我不想做過多評價,雖然最近批評的聲音很多,說他在央視侃大山,誤導了廣大無知的青少年。誤導不誤導不好說,不過我認為,引發孩子們的讀書熱,讀史熱總比讓孩子們天天做在電視機旁看那些酸溜溜的日韓偶像劇要好的多,如果單從這一點來看,我們應該感謝易先生。
說了這么多,其實一句也沒有說到正題上,應該轉一轉了。
這次暑期品評三國,鄙人參考的唯一一本書就是羅貫中老先生的《三國演義》,至于陳壽的《三國志》,抑或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我連見都沒見過,更別說參考了,不過這篇文章確實借鑒了部分文學普及參考書以及網上的某些觀點,這里事先說明。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正因為是小說,它絕對不能作為正史來讀的,但是正史卻沒有小說那種塑造人物形象的強大功力。所以我們在《三國演義》中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奸雄曹操,忠雄關羽,智雄諸葛孔明是三個最為典型的典型。不過這三個人物我先擱置一邊,我先分析一下最喜歡的趙云。
小時侯讀三國,最關注的是武將的戰斗力,因此趙云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是十分高大的,當陽長坂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書中描寫道“趙云懷抱后住,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三條,前后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這一段描寫何等的蕩氣回腸,看罷之后是何等的血脈噴張,恨不得自己就立即化作趙云,在當陽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搏殺。漢中一役,他率幾十士卒鎮守大寨,殺退曹操數萬人馬,被劉備贊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趙云此時的事跡達到最高潮的輝煌,這句評價也可以說是對趙云最高的評價,后期跟隨諸葛亮六出祁山,趙云依然勢不可擋,有過力斬五將的輝煌戰役,雖然可能經過羅貫中的潤色。綜觀三國,趙云的偉大可以說是自始至終的,無論早期還是晚期,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來形容他,恐怕也不為過,無怪乎當聞之趙云病故的消息后,諸葛亮“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梁,吾去一臂也”言辭之傷感,由此可見一斑。
從另一點上來說,趙云的“忠”也是小說著力刻畫的,有人形容趙云“盡忠劉氏,義貫金石”,還有人說他是“擇賢而事,克盡職守”,總之,趙云所表現出的忠義,是不亞于關大圣人的,早期和劉備一見如故后,便立即傾心于他,后不遠萬里前來投靠。效忠劉備后先后兩次挽救劉家的香火,長坂坡單騎救主,長江奪江截阿斗,趙云無不是赤膽忠心,置生死于度外,懷安危于胸中的,劉家的香火得以殘存,絕對是應該給趙云磕一萬個響頭的。無怪乎趙云死后,后主劉禪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龍則死于亂軍中矣!”,并追贈趙云為大將軍,謚封順平侯,可見劉禪還沒有昏到家,至少還知道他這條小命是誰拼了命救回來的。
不過很可惜的是趙云的智勇雙全并沒有得到完全的發揮,一開始只能算是劉備的貼身保鏢,后期也沒有得到完全的重用。我想如果換作趙云去守荊州,或者是趙云輔佐關羽聯合去守荊州,或許最后的結果不會那么壞,不過一切也只能是設想了。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作了一句十分中肯的評價“狀諸葛亮智而近乎妖”確實三國中的諸葛亮已然不是泛泛之輩所能想象的強悍,神機妙算算不上什么,呼風喚雨那是家常便飯,從借東風的神乎其神到出隴上裝神的鬼魅莫測,甚至死后還有定軍山的顯圣,諸葛孔明似乎從來都是在做我們想不到的事情,這些真可算得上羅貫中得功勞了,這個大才子將諸葛的形象無限拔高,無限擴大,雖然諸葛亮在全書大約三分之一才姍姍出場,不過他一出場則已,局面立即出現巨大轉折,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整部三國,在諸葛亮出山以后,才顯得風吹云動,精彩紛呈。極而言之,書中的一切人物,包括曹操,劉備,周瑜,司馬懿,在后期全部成為諸葛亮的陪襯。
對于諸葛亮的偉大,我不想談太多,畢竟這已經被千萬人說爛的話題,我只想從我的感受,談一下諸葛的失策之處,人無完人,諸葛亮再酷畢竟也是人,他也逃脫不了人類的劣根性,至少在三國中,還是可以找到他許多的不足的。
首先,《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就有一定的失敗,諸葛的規劃是“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軍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我認為這個規劃是導致蜀漢最后失敗的罪魁禍首,首先,鄙人認為荊州的戰略地位要遠遠強于西川的,西川完全是個封閉閉塞的彈丸之地,除了物產還算豐饒,其他的一無是處,而荊州之地,非但千里沃野,更有長江之天險,且緊連洛陽,許昌。倘若不是令一上將軍守荊州,而是劉備親守,并且東面聯合孫權,共成犄角,對魏國的首都形成壓迫之勢,同時派一上將軍去取西川,從秦川之地攻取長安,則三路大軍其涌向魏國,縱使曹操父子三頭六臂,也難逃一死。正是因為諸葛的錯誤決斷,命一上將軍去守荊州,而這一上將軍恰恰又是心高氣傲的關羽,于是失敗已成必然。當荊州失陷以后,諸葛苦心經營的策略也就失敗了一半,于是以后六出祁山,也只能是圖勞。
諸葛亮的第二個失敗之處,就是在于人才的培養方面,他是該用的人不用,不該用的.人偏要重用,這點可以從對魏延和馬謖這兩個人的使用上看出來,魏延本是一代將才,放在諸葛眼里就是一個遲早要反的料,諸葛先生,你也忒過分了點,就憑人家腦后的骨頭長得明顯了一點,就說人家早晚要反,你也忒主觀了吧,于是你對人家從來都沒有重用過,人家一代英雄豪杰,空負一腔報國熱心,卻無用武之地,我看他后期的反叛,全拜您老人家所賜,他是被你逼反的。馬謖本為庸才,至多也就會紙上談兵,劉備臨死前千叮嚀,萬囑咐不可“大用馬謖”,你就是不聽,派他鎮守最最重要的街亭,就連司馬懿也看出來說馬謖“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于是,最終街亭失陷,您錯過了最好的一次北伐成功的機會。
諸葛亮第三個失敗之處,就是他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諸葛亮是個不善于培養人才的人,只有到后期才收了一個姜唯。這一點上,諸葛亮遠不如劉備。正是因為諸葛亮沒有重視人才的培養,才導致了后期“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局面,這絕對是諸葛的一大失敗!
或許歷史上的諸葛亮充其量智謀力也就和曹氏集團的程力,賈詡之流相當,只不過經過羅先生過分的渲染,才有了人們心中那個近乎于妖的諸葛亮,不過小說畢竟是小說,如果要追求真實,我們不如去讀正史了,總體上來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是十分成功的,十分完美的。
關于曹操這個形象,一向是充滿爭議的,《三國演義》中許劭的一句經典評價概括了曹操的特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凹樾邸闭乔О倌陙砣藗冃哪恐胁懿俚慕浀鋵懻,不過說到這里還是要感謝羅貫中老先生,是他一手塑造了曹操!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真是奸的可以,雄的可以。下面我談一下我眼中的阿瞞。
首先就是前第四回中“捉放曹”的故事,這在京劇中似乎還有一出,曹操滿腹疑心的殺掉呂伯奢全家后又把伯奢本人干掉,本來呂伯奢好心好意招待曹操,卻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曹操之心狠手辣,五毒俱全在這里表現的令人發指,更可恨的是,面對陳宮的斥責,他居然毫不要臉的說出那句經典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每每讀到此時,總覺得這種人千刀萬剮也不為過,這種人殺了絕對是為社會除害。寫到這里我倒很想提一下陳宮這個人,說實話,這個人在我心中是相當高大的,他是一個很有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義感的人,“捉放曹”一回,陳宮慧眼識英,義釋曹操,放棄縣令,跟隨曹操,就是為了拯救傾頹的漢室,,后來發現曹操如此卑劣的德行,他又毅然拋棄曹操?杀氖翘煜轮螅悓m卻難覓其主,雖然清楚呂布心胸狹窄,有勇無謀,但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實在是出于一種極其的無奈。最終呂布兵敗白門樓,陳宮也大義凜然的選擇了就義,這種決心,這種修養,這種境界,在當時那個兵荒馬亂,人人求其自保的年代,是相當的可貴的。遺憾的是陳宮選錯了主子,依他的才華,碰上明主,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但是誰能再給他這個機會呢?因為歷史不能重演了。
再來就是七十回中的一個小故事,說的是“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且勿近前!币蝗眨瑫儗嫀ぶ,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而拔劍斬之,復上床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苦,命厚葬之。”短短數言之中,曹阿瞞丑惡的嘴臉得以充分的顯現,一是生性多疑,對周圍的人絲毫沒有信任感,而是兇狠殘酷,濫殺無辜,為了自己的利益,連累無辜的士卒,還是楊修說得好:“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曹操的奸表現在整部書中,因為本身羅貫中就以“尊劉貶曹”的中心思想來行文的。不過就算大奸也有善的一面,更何況歷史上的曹操其實絕對算得上一代英雄豪杰。
曹操求賢若渴,他先后兩次頒布求賢令,因此綜觀魏蜀吳三國,曹操帳下的謀士是最多的,武將是最廣的,這也是曹魏長期壓制其他兩國的根本所在。曹操有時也會表現出寬廣的胸襟,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這等胸襟,這等氣魄,不是凡人所能達到的,曹操達到了,所以他不是凡人。
更喜歡曹操的文采,建安七子可是文學史上響當當的名號,曹操正是建安七子中的領軍人物,小時候讀過曹操的《觀滄海》每每讀到“東臨碣石,以觀滄!敝鋾r,總能感到一種排山倒海的氣魄,大一點后讀到《龜雖壽》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句子,又能體會到曹操處事的哲學。《三國演義》四十八回中曹操宴長江賦詩一段,鄙人認為是曹操在軍事以及文學達到的最高潮,因為當時曹操坐擁八十三萬大軍,眼看就要掃平南方,統一中原,此可以看作軍事上的最高峰,而那一首短歌行更是蕩氣回腸,“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躊躇滿志的曹操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明天,勝利似乎已經觸手可及。只可惜,他料不到,等待他的,將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大的潰敗,一次另他再也抬不起頭的潰敗。
誠然,《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決定了它的局限性與封建性。書中避免不了不少迷信的描寫。譬如第七十七回關公顯圣殺呂蒙,第一百一十六回武侯顯圣定軍山,就是純粹的封建迷信了。魯迅先生教導我們要取其精華,剔其糟粕,畢竟人無完人,書亦無完書。
不管怎么說,三國演義確實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塊耀眼的寶石,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有義務去繼承這一瑰寶。三國演義是厚重的,我們從中不但要讀出故事,更要讀出哲理,所謂“讀史使人明志”,“前世不忘,后世之師”。偉大的中華文化之火是永遠不會熄滅的。最后我想用《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來結束這篇文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勝利失敗,千百年來不曾停息的故事,合合分分,千百年來一貫的主題。
末了,忽然想起東坡先生在《赤壁賦》中的句子了“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恐,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是啊,縱使曹操,劉備,孫權當時橫行一世,而如今他們又在哪里呢?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泵鞔鷹钌鞯倪@一句詞,甚為豪邁、悲壯,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感,又含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臨江豪邁的英世偉業的消逝,像滾滾長江一樣,洶涌東逝,不可拒,空留偉業。同時,這一句詞亦是對三國英雄好漢的一句最真實的評論。
《三國演義》中,有許許多多精彩的、讓人讀著讀著就會感覺身臨其境的故事,例如: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等等,都是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也是個個不非凡:老奸巨猾的曹操、禮賢下士的劉備、忠勇雙全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粗中有細的張飛、有勇無謀的呂布……我最喜歡的是三顧茅廬的劉備,因為他待人和善、重情誼、為求得一個肯為他出謀劃策的人而不惜“三顧茅廬”……
當然,最初看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劉備必勝!蜀國一統天下。”的念頭來看的,因為當時覺得,孫權雖然有周瑜來輔佐他,但是,孫權畢竟有點優柔寡斷,難成大統;曹操生性多疑,為人奸詐,我不看好他,所以,理所當然的,我會認為條件較好的劉備會一統天下,江山從此開始姓劉。
可是,事實總是那么的殘酷。
當我讀到《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的時候,我在心里默默地為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叫好,心想,這回,三兄弟立了這么大的功,肯定可以謀一個較高的官職來做,至少,也是五品往上,但是,事實又一次的讓我失望了。
劉備三兄弟雖然謀到了一個官職,但是,那個官職也太小了點,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尉,我真為他們叫不公,明明立功的是劉備三人,可是,他們的好處卻是那么的小。不過,后來想想,在當時,皇帝不問朝事,董卓專政,那亂世將臨的時候,能謀個縣尉做做,就已經很不錯了。誰讓劉備生不逢時呢?
當我讀到《云長溫酒斬華雄》和《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的時候,我深深地為關羽的英勇而折服,同時也為曹操而惋惜,這么一個忠勇雙全的將領,不是他的,而是劉備的,因而,我也特別的羨慕劉備,有這么一個將領兼好兄弟好哥們,任誰,誰不羨慕呢?
當我讀到《空城計》時,我又為了諸葛亮的才智而再一次折服,又一次地羨慕劉備,因為,他有一個可以為他生為他死的好軍師!
當我讀到《燒藤甲七擒孟獲》的時候,我再一次地為諸葛亮的智慧而折服,而羨慕劉備,知道用心機來令孟獲從心底上服從諸葛亮,甘愿為他所調遣。
《三國演義》里,還寫了“三絕”,分別為: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
當然,《三國演義》里,還有許多精妙絕倫的故事,這些故事,把一個個三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令人讀了,在不知不覺中,也沉迷于此,跟著里面的人物一起悲憤,一起快樂,一起焦急……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2
在我的書架上有許多書,最讓我喜歡的一本就是《三國演義》這本書 。因為這本書講的,是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英雄爭奪天下的故事。我看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看了這本書,許多英雄人物都歷歷在目,非常吸引我,啟發我。故事中的諸葛亮足智多謀,關羽矯勇善戰,張飛有勇無謀,尤其是,讓我十分敬佩,贊嘆不已。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的才華,結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浪費了一個天才。在這方面我有深深的體會。那是五年級時的一件事,有個同學在測試中成績超過了我,我非常嫉妒他,疏遠他,結果成績也沒多少進步,朋友越來越少了。自從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知道自己錯了,我意識到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心和坦率的態度,才能交到很多朋友。
在《三國演義》中,正是因為劉備的真誠,諸葛亮才會被請出來,幫助劉備爭奪天下,要是沒有這三位難的人才,劉備哪會成功建國呢?現在就是這樣,一個人要有真誠的心、坦率的.態度,就會有很多朋友。
《三國演義》讓我懂得了嫉妒別人是有害的,要有真誠的心、坦率的態度,就會有很多朋友,成就事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3
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堅持讀書,就是積累天才的一個過程。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當我讀了這本書后,學到了許多道理,也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
《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關羽。關于字云長。三國中比較出名的一位武將。在歷史上立了不少功績。但是,最令人敬佩的是他那講義氣的精神,無論誰幫過他,他都一定回報。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幫助過我,我匯報人家了嗎?
我喜歡關于那種講義氣的精神,更喜歡劉備那種求賢若渴的品質。要是劉備沒有那一分誠心,我估計諸葛亮也不會幫他,劉備也不可能當上皇上,最多在家喝喝茶?梢哉f,劉備的'天下幾乎都是諸葛亮打來的,那諸葛亮為什么心甘情愿幫助劉備打天下呢?那是出于對劉備的愛賢的心的誠懇及感激。我想起了我們班的個別班長,盡心盡力為班級做了不少好事,也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班級的同學及老師都很信任他,老師很放心地把事情交給他去辦。他自然也就盡心盡力去辦好每一件事情。
《三國演義》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以及許許多多人生的哲理,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4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故事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后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為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后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群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占益州(今四川),曹操占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占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空城計、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諸葛亮的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每次針對的敵人都是曹操,雖然曹操擁有百萬雄師,但對于才華橫溢的諸葛亮來說,幾把火就可以將這些兵士燒的片甲不留。我就給大家講講火燒博望坡吧!三國前期,曹操為了統一全國,而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新野設下埋伏,令趙云去誘敵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一時輕敵,大敗而歸……
我還認識了三國時期的許多人物,如:英勇無畏的趙子龍、亂世奸雄的.曹操、才華橫溢的諸葛亮、英俊瀟灑的周瑜、忠誠勇猛的關羽。
讀三國的歷史,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給了我許多啟示。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后行!此時此刻,我又想起了易中天先生品三國時他說的一句話:”三國演義人物總共有三種形象,第一是歷史形象,第二是民間形象,第三是文學形象!逼鋵嵒馃啾诤涂粘怯嫷榷际菫榱嗣阑T葛亮而編寫的。文學形象的周瑜氣量狹小,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并有“既生瑜何生亮”之說,其實歷史上周瑜心胸寬大,蔣干說他雅量高致;劉備說他氣量頗大。
三國的歷史議論紛紛,沒有對也沒有錯,只要你細品三國,就會有自己心中的三國。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
這個星期,我閱讀了《三國演義》,終于知道這本書為何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了。這本書里的故事情節曲折、驚心動魄,故事七分實三分虛,這本書還是章回小說的鼻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鮮明,如曹操奸詐、狡猾,諸葛亮機智、穩重,周瑜勇猛、心胸狹窄……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第十八回《七星壇孔明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諸葛亮用二十只火船偽裝成曹操的糧船,在靠近曹操的水寨時立刻點火,二十只船撞入曹操的水寨,曹操水寨中的船只立馬全著火,而且又被鐵環鎖住,無處可逃,曹操士兵損失慘重。這就是“火燒赤壁”。
諸葛亮借助他的`聰明才智,不和曹操的士兵硬碰硬,而是借助火把曹操的百萬大軍損傷大半。諸葛亮借東風,實為他熟知天文地理知識,他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戳诉@個故事,我才知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成語就是這么來的。
《三國演義》眾多的梟雄、英雄中,諸葛亮是我的心目中真正的大英雄。雖然他武力不算高強,但他卻是劉備的得力助手,在眾多戰役中給劉備出了許多絕妙的主意,讓蜀國打了許多勝仗。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國演義》就像人間的珍稀佳肴,讓人回味無窮。還待我反復細細品味。品三國,悟三國,還要用心去參透三國,這樣才能真正懂三國。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寒假讀書三國演義心得04-20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心得08-19
【精選】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7-18
(精選)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7-16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精選)07-17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經典】08-05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2-05
《三國演義》經典讀書心得02-16
三國演義經典讀書心得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