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三國演義》讀后感11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后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淚”。一首催人淚下的贊歌,一部流傳千古的不朽之作,這就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長篇章國小說——《三國演義》。這本不怎么厚的書。我一共讀了三遍,第一遍是5、6歲時讀的,艱澀難懂的文學,我只是大略的了解了人物。第二遍就是13歲時讀的了。看到諸葛亮草船借箭,我喜;看到關羽敗走麥城,我怒;看到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我哀;看到諸葛亮三氣周瑜,我樂。好一個三國鼎立的故事。第三遍就是現在讀的了,不知怎么了,我每次看到蜀國發生了什么事,我的感情卻不會起伏,但我看到曹操大獲全勝時,我就高興得手舞足蹈。通過讀了這么多遍,我開始漸漸喜歡上了曹操這個亂世奸雄,他足智多謀,他雖然沒有孔明那樣的智慧,但他卻有孔明所沒有的武力;他雖然沒有劉、關、張那樣的力量,可他卻有劉關張所缺乏的智慧。
總而言之,若蜀國與魏國打起來,那就是劉關張加上諸葛亮對上曹操一個人。】刹懿佥斶^幾次?1:4這樣的比例,還不會失敗,可見曹操真是亂世出英雄!談完了蜀國與魏國,再來談談吳國。作者羅貫中花在吳國的筆墨顯然沒有魏、蜀兩國多,可吳國卻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成分,若沒有吳國,那魏國不平就滅了蜀國嗎?若沒有吳國的周瑜,怎么會引發出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這么多精彩的故事呢?話說回來,吳國的周瑜也是個人才,周瑜想到大燒赤壁,為孫權出謀劃策,一生為吳國也立了不少戰功,可惜他忌賢妒能,最終落到了被孔明氣死的下場。談完了這三個國家,再看看三國中的種種人物吧!劉備,是本書中我最討厭的人,仁慈是他唯一的法寶,一到危機關頭他就大哭痛哭,接著他的兩個兄弟也抱著他一起哭,一個哭喊弟弟,兩個哭喊哥哥,難道劉備的江山就是哭出來的嗎?
呂布,是書中我覺得最厲害的人物,三英戰呂布,劉關張三人一齊上陣,都沒能拿下呂布,而且劉關張三人也不是吃素的,連這三人都不能搞定呂布,請問,三國中誰還是呂布的對手?諸葛亮,在書中簡直就是神的化身。占卜大師,計謀大師,就連口舌也鋒銳無比,幾句話就把人說死了,這諸葛亮還算是個人嗎?木牛流馬這種“高種技”,連唐宋時期都未能發明,可諸葛亮輕而易舉就造出來了,他這樣的“神人”,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比龂械娜宋镆呀浺蝗ゲ粡头盗耍í毩粝铝诉@本《三國演義》,這標志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讀了這么多遍《三國演義》,我對它的評價就是:“我愛三國”。
《三國演義》讀后感2
“三顧茅廬”一事,被后人廣為傳頌,但大家似乎只看到了劉備的求賢若渴,卻沒有看到諸葛亮的擇人之道。那么,在當時的眾多英雄豪杰中,為什么諸葛亮一眼就相中了劉備呢?他那明察秋毫的眼睛,在劉備身上看見了什么呢?別急,讓我給你娓娓道來……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看諸葛亮的理想。諸葛亮的理想,既不是稱王稱帝擁有半壁江山,也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人民,而是輔佐賢明,放眼四海,平治天下,統一中原。這很顯然,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為自己選一個“好老板”,但是他可選的人似乎很多。比如劉表,就近在眼前,而且還沾親帶故。曹操和孫權,也四海都在招兵買馬。但是為什么諸葛亮都看不上他們呢?
原因很簡單;劉表太弱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那里似乎發乎不了自己的才能;曹操又太強了,身邊都是謀士,就算自己能有發揮才能的地方,但是人多意見多,意見多了曹操也不一定會對他言聽計從;孫權,身邊已有了周瑜,而且似乎只窩在他那江南地區一動不動,根本沒有雄心壯志,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
所以,諸葛亮所謂的“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用亮”,恐怕不是“度量”,而應該理解為“空間”。僅僅“見用”還不行,還必須要“重用”,甚至要“專用”。
綜所上述:諸葛亮給自己找“好老板”的標注是:第一,這個人必須有條件和能力建立一個新政權、新國家的可能。第二,這個人的志向和條件尚不明顯,還處于潛在狀態。志向鮮為人知,條件也不成熟。正應為這些所以,他需要一個“諸葛亮”。所以符合這些條件,似乎只有劉備了。
當他進入“劉備集團”后,事實驗證了他的選擇。雖然最后他沒有達成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劉備集團”他的才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被劉備“專用”,對他言聽計從,很少爭執,甚至抵足同眠,如同好兄弟一般……
“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金子如果來到了到了一片泥沙中,再閃耀的光芒也會被掩蓋;再聰明科學家,被分配到了門不對戶的公司,終將也一事無成。現在,同學們總喜歡盲目的報補習班,聽誰說好就去報,最后自己累得半死不活,成績卻是一動不動。適合別人的并不一定適合自己,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說的算。
看名著書不僅僅要認真地看,還要多思考“為什么”!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黃金屋和顏如玉可不再輸的表面,需要用思考把他們挖出來。如何給自己找合適的“鞋子”,那就多看看諸葛亮,多看看《三國演義》吧!
《三國演義》讀后感3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度龂萘x》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位嫂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位嫂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位嫂嫂,他也不忘把二位嫂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再說智謀,說魏國在三國里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后人嘆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占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
閑暇之余,我經常和爸爸媽媽討論三國人物和故事。誰最厲害,誰最忠義,誰最陰險狡詐,誰最聰明機智,誰最……有時我們還爭得面紅耳赤,但爸爸媽媽都會其樂融融的看待爭執結果。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系著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就算不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么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讀后感4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可謂是一大奸臣,無情無義,狡詐多疑。"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此話一杜撰出更是被后世人恨得牙根癢癢。讀了《三國志》之后,我感受到的卻是曹操的宅心仁厚,知人善用?梢越栌闷渲械膬蓜t小故事來共同體會一下。
其一:畢諶為曹操的手下,張邈叛亂擄走了畢諶的家人,曹操很惋惜地放他離去。而后張邈被曹操打敗,畢諶被生擒,曹操說:"夫人孝于其親者,豈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然后命畢諶擔任高官魯國國相。
其二:曹操很青睞魏種,兗州叛亂時期說:"唯魏種且不棄孤也。"可是魏種卻叛逃了。曹操聽說后大怒:"種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大概意思就是不逃到國外去,就不會放過他。沒過多久,叛亂平定了,生擒了魏種。曹操卻因為魏種的才能,不但沒殺了他,還依舊任命他為河北的太守。
從兩則史料記載的小故事可以看出,曹操不但不是心胸狹隘、生性多疑的人,反而對于賢臣良將十分的大度,對于重用的人從不猜忌,就比如勸降了關羽之后,委以重任,卻不加一絲防范,才也給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創造了機會。
除此之外,我覺得用雄才偉略、曠世英雄來形容曹操一點都不為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生靈涂炭,百姓民不聊生。曹操力挽狂瀾,匡扶漢室,鏟除奸佞,對內消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我想,對于世人的.評價,曹操應該也是一笑而過吧。
至此這讓我想起了《鄒碧華》電影中特蕾莎修女的一段話:
即便是你友善,有人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動機不良,
無論如何,你還是應該保持友善;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會被遺忘,
無論如何,還是要做善事;
誠實與坦率會使你容易受到欺騙和傷害,
無論如何,還是要誠實與坦率;
其實,做人如此,工作亦是如此,保持誠實與坦率,時刻用熱情的言語、積極的行動去回應群眾關切,不因外界環境變化而改變初衷,為你所熱愛的事業奮斗不休,足矣。
《三國演義》讀后感5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是呀,書是人類最好的伴侶,人民常常稱之為“知識的海洋”、“人類文明的長生果”。一本好書,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給人們無限的遐想和思考。我就有這樣一本好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戰爭為中心,描繪了三國時期各個國家的興旺盛衰。其中,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劉關張的兄弟情深,呂布的威猛,孫權的豪邁,曹操的奸詐……這些人物的鮮活形象為這本小說添增了許多色彩。
書中,周瑜和諸葛亮斗智斗勇的情節令我印象尤為深刻。他們的故事中,草船借箭一事最受大家歡迎,它主要講了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能,以打仗需要為由命令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只箭。諸葛亮卻說三天就能造好,還立下了軍令狀。周瑜又驚又喜,還很疑惑,沒想到諸葛亮卻神神秘秘地讓人準備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有若干個名士兵模樣的稻草人。第三天夜里,趁著江上霧大,諸葛亮帶著船只向曹操的水寨劃去,還命令人打鼓吶喊。曹操以為有埋伏,便令軍士們射箭,草人上很快就插滿了箭。周瑜帶著士兵來到江邊,知道了這些箭的來歷,對諸葛亮的才智自嘆不如。
讀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嫉賢妒能的周瑜。我不由聯想到自己,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心態。我還記得有一次考試,平時和我成績排名相近的同學,這一次的分數卻遠遠超過了我。我心里十分難受,下意識地向他投去了幾個白眼,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因為這種不足為人道的想法,我好幾天沒有理會他。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放下自己心中的小情緒,真心實意為他取得的成績鼓掌。現在想起來,我后悔極了。我沒有深入思索他成績提升的原因,也沒有思考自己近階段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更沒有去想自己今后應該如何改進,只是一昧地停留在自己的情緒中。這樣的嫉妒對自己毫無幫助,還傷害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其實嫉妒就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后受傷的是自己。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產生嫉妒心的時候多思考自己的不足,多向優秀的人學習,才能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三國演義》讀后感6
提起曹操,人們腦海里便會浮現出一張這樣的京劇臉譜:水白底,上鉤青紋,眉心紅點,典型的奸詐之像。曹操的奸臣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而我以為,曹操是一位不同尋常的英雄。
英雄表現一:治世之能臣
人們之所以認為曹操“奸”,是因為它“挾天子以令諸侯”?稍谖已壑,這只是他在亂世中的英雄所為。眾所周知,漢獻帝軟弱無能,東漢后期政治黑暗,甚至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景象。曹操做丞相后,采用嚴格的法律法規,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此外,他唯才是舉,廉潔奉公,社會風氣日益好轉。在此基礎上,他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如屯田制,戶調制等,不僅很快地恢復了農業,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還有效地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試問,若無曹操的“強硬”,何以平天下?連毛主席都曾經說過:“曹操是白臉奸臣,那是封建正統制造的冤案,這個案要翻”。盡管曹操權傾朝野,能力非凡,他至始至終都做好他臣子角色。有一次,孫權派使者向曹操稱臣,并勸他做皇帝。但曹操將其書信給群臣看,說“是兒欲據吾著爐火上耶!”群臣也乘機勸他,但是他卻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足見其為人真摯,光明磊落。曹操,有道,有義,有治,有度,有德,實在是令人佩服之英雄也!
英雄表現二:亂世之奇才
“說曹操曹操到”,其實說的就是曹操用兵之神速。曹操不僅是一位能臣,還是一位軍事奇才。官渡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曹操之軍事之才在戰役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曹操統一北方最強大的敵人是袁紹。當時,袁紹后方穩固,兵精糧足;而曹操處于四戰區域,兵殘不堪。但是曹操毫不畏懼。面對袁紹大軍的白馬之圍,他親自上陣。用計佯攻,吸引袁軍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調轉方向,打得袁軍措手不及,曹操初戰得勝。在接下來兩個月的持久戰中,曹操處境極為困難。袁軍作高櫓,起土山,挖地道,無所不能。但均被曹操以設投石機,挖掘溝壑等法破解。最終決定勝局的戰役是烏巢之戰。袁紹的謀士許攸投降曹操,獻計偷襲。曹操在分析了形勢后,果斷地采納意見,最后打敗袁紹。想想看,許攸可是袁紹的人吶,曹操的膽識和用人,真讓人嘆為觀止?v觀官渡之戰,曹操雖身處劣勢,但他有膽,有謀,有文,有武,不愧為“非常之人”吶!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本三國演義,一群英雄人物。我獨愛曹操———有道,有義,有治,有度,有德,有膽,有謀,有文,有武。若能如他,我之大事可成也!
《三國演義》讀后感7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瑜烈火燒赤壁,曹操敗師走華容,里面的內容我給大家講講:
就在決戰的那一天晚上,天邊刮起了東南風,周瑜大喜,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計劃就要實現了!自孔明說要借來東南風,周瑜就茶飯不思,這會兒終于來了,他怎么能不高興?
開戰了!曹操率領的50萬水軍個個精神抖擻,一副毫不畏敵的樣子!可是周瑜率領的東吳士兵好像更勝一籌。他們不僅軍容整潔,并且高喊誅滅曹賊,保家衛國!誅滅曹賊,保家衛國!
這時,吳國大將黃忠率幾十條小船,向魏軍詐降,他在小船上堆滿干草,灑滿硫磺,在離曹操的鐵鎖大船二里處點火;鸾栾L勢,越燒越旺!頓時,整段江上火光連天,死傷的士兵不計其數!幸好魏國大將張遼劃著小船前來解救曹操?墒顷戃姶鬆I早已被燒光。曹操帶著幾百人狼狽不堪地逃向烏林。在路上又遭到趙云、張飛的埋伏,潰不成軍。
走著走著,曹操一行人來到了華容道。這路泥濘難走,前面的.人一慢下來,就會被后面的人踩成肉醬!就在一個險要的路口,關羽帶著五百名刀校手前來攔截。曹操眼看山窮水盡,下了戰馬,跟關羽抱拳說:“云長,你以前殺我這么多將軍,這次放我們回許都吧!”關羽見那些曹兵可憐巴巴地瞅著自己,于是動了惻隱之心。他掉轉馬頭,讓曹軍過了這里。
故事講完了,可我還是覺得意猶未盡,現在我要說說我的感想。
曹操,他是一代梟雄。他以很少的兵力打敗了袁紹的二十萬兵馬,留下了非常有名的官渡之戰!可是在赤壁之戰中,他卻剛愎自用,不顧將士們的反對,接受了龐統的連環計,導致了赤壁之戰中的大敗。
劉備,他從一介草民變成了漢王是因為他有著一雙會發現人才的眼睛,還有仁厚的性格。他愛惜將才,體貼老百姓,是一代英雄。
周瑜,他足智多謀,卻氣量太小,屢屢被孔明打敗,但對吳國有很大的幫助,最后被孔明活活氣死。
黃忠,吳國大將,曾跟隨孫堅、孫策、孫權的三朝大將。有勇有謀,在赤壁之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最后的人物是我最崇拜的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為人大度。從劉備三顧茅廬起就一直盡心盡力地輔佐他?酌鞲鴦淙胫魑鞔、荊州、襄陽、漢中,對劉備成為漢中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劉備逝世后,孔明又忠心耿耿地輔佐后主,曾北伐數次,留下了至今人們還非常熟悉的出師表!
《三國演義》讀后感8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書中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度龂萘x》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但他的弱點卻是致命,太傲,以至最后敗走麥城?傊P羽是值得我們好好打學習。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后人很深的印象。
最后說說曹操。曹操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哲學家,還有他的軍略,如果他能夠更加的合理運用,絕對能讓魏國稱霸天下。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另外曹操還是個實干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后感9
張飛之謀——讀《三國演義》有感在民間流傳的《三國演義》之中,張飛一向被人們看作有勇無謀之輩,不像關羽、趙云之類,然而在羅貫中的筆下,張飛竟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才,君若不信,跟吾來:
鏡頭一:長坂橋上,張飛手握丈八點鋼矛,立于橋上。而其只有二十余騎,張飛令所從二十余騎砍下樹枝,栓于馬尾,在樹林之間往來馳騁,沖起塵土,讓人以為疑兵。而飛卻親自執矛立于橋上,向西而望,至曹軍至,面無懼色,大喝三聲,退曹軍百萬之眾。張飛一人位于橋頭面對曹軍百萬之師,其膽識與氣慨誰能與之并論?此乃張飛之勇也,僅憑二十余騎,退曹軍百萬雄獅,此乃張飛只謀也。再看:
鏡頭二:截江之上,孫夫人欲抱阿斗回東吳,當日趙云趕來,僅卻一人,而東吳卻派出眾多船只,趙云搶回阿斗無法脫身,恰逢張飛到此,帶領十余船兵,方同趙云奪回阿斗,此事更顯張飛才能兼備。
鏡頭三:昔日劉備進軍攻取西川,軍師龐統卻于落鳳坡錢被張任射死。諸葛亮變同張飛從荊州兵分兩路進入沛關幫助劉備,而張飛引軍至巴郡是,遇到巴郡太守蜀之名將嚴顏,張飛百般挑戰,而嚴顏堅守不出。于是張飛心生一計,讓三五十個軍士叫罵,引嚴顏出戰,連罵三天,全然不出。張飛于是又心生一計,故意泄漏消息,假裝偷襲,嚴顏果然中計,被張飛生擒。張飛以禮相待,嚴顏投降,而后取城池,竟比孔明先到!若張飛只有勇力,豈能輕易降伏嚴顏?更況關隘四十五處,他如何能安全通過?諸葛亮用兵如神尚且比張飛晚到,可見張飛之智不僅只放眼現在,誰還能說,張飛有勇而無謀呢?若有不服,再看:
鏡頭四:瓦口隘之戰中,張飛面臨的'是勁敵魏之名將張頜,張頜有勇有謀,魏王深愛之。張頜部兵三萬,兵分三寨,各傍山險。張飛挑性,張頜堅守不出,兩軍相距五十余日。張飛心生一計,每日飲酒,至大醉,坐于山前辱罵,孔明知曉這是張飛敗張頜之計,非但不阻攔并送佳釀與他。張飛大喜,坐于帳下飲酒,并令二小相撲為戲,以激怒張頜。張頜中計,乘夜偷襲,卻中張飛埋伏,失卻三寨,張頜于是退守瓦口關。張飛善待百姓,從百姓口中知曉有一路通瓦口關,于是張飛抄小路繞至瓦口關后,與魏延前后夾擊,擊敗張頜,取了瓦口隘,若非將才,焉能擊敗張頜,故張飛乃有勇有謀之良將也。
眾人看三國,皆言關羽之忠義,孔明之智謀,張飛之魯莽。吾卻不以為然。吾看張飛,乃粗中有細,忠肝義膽,勇而有謀之良將也!此乃世之虎將,將之良才也!
《三國演義》讀后感10
自古以來,總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別人比自己強,而心生嫉妒,自己不去努力奮起直追,還不擇手段地設計陷害,這樣的嫉妒之心實在不該有啊。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就是這么一個小人。在《草船借箭》中,心胸狹窄的周瑜因嫉賢妒能,看到諸葛亮處處都比自己技高一籌,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心生一計,以“公事"為由,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還讓他立下軍立狀,由此,周瑜的心胸之狹隘可見一斑。而諸葛亮竟然說只需三天即可。只見第三天時,諸葛亮竟使用“草船借箭”的辦法從曹操那兒真的"借"來了十萬多支箭,這才使周瑜的陰謀落了空,技不如人的他只能暗暗自嘆不如,氣得半死。
“嫉妒"因何產生?又為何人們會嫉妒別人呢?當別人努力學習,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受到了身邊人的肯定和贊賞時,就有這樣的人,覺得自愧不如,自己有些懊悔,羨慕別人的光鮮亮麗,繼而生出嫉妒的恨意,他們不探究別人成功的原因與方法,不知道取長補短,只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不思進取找借口。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在背后詆毀、譏諷,甚至設計傷害,不擇手段地陷害別人,可最后又于事無補,殺敵一千必自損八百,有時甚至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可見,這是多么愚蠢的行為。
生活中,你可見過因嫉妒別人而自己成功的嗎?如果清華學霸武亦姝,在學習生活中只是嫉妒別人,你認為還能否成就網紅才女一一詩詞大會的擂主?如果小飛人劉翔,在訓練中只是嫉妒別人的成績,還能否多次打破世界記錄,成為世界短跑飛人?如果鐘南山院士在工作中常常嫉妒別人,還能否成為引領中國抗擊疫情的英雄?
反觀自己,我不由得心中一顫,嫉妒的`心理我不是也曾如影隨形嗎?曾經,因為沒當選班干部而嫉妒當選的同學,也曾因為沒被推薦參加比賽而嫉妒參加比賽的選手?墒,到最后,我除了嫉妒,又能收獲什么?自己依舊在原地踏步,這樣不思進取的小我還是那個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我嗎?有這閑情逸致,又何必浪費時間?還不如虛心請教,奮起直追,成為自己內心真正想成為的那個可愛的模樣,那時,還有什么值得你勞神費力地嫉妒呢?
看看他人,瞧瞧自己。我們一定不要成為第二個因為嫉妒最后把自己氣氣死的周瑜。我們要杜絕嫉妒,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因為只要你肯努力,去拼搏,你就可以變得夠優秀,最終成為那顆內心無比強大的最亮麗最耀眼的明星!
《三國演義》讀后感11
在閱讀《三國演義》時,我與作者羅貫中一樣,都是“親劉貶曹”。所以曾經也為蜀國后主劉禪的昏庸深惡痛疾。他親近宦官,被俘虜后又樂不思蜀,實在讓人覺得痛心。但我在重溫此書時,卻發現,作為蜀漢頂梁柱的諸葛亮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因受先帝“三顧之恩,托孤之重”,真的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但在人才培養方面,諸葛亮還是有不足之處。
其實劉禪17歲登基時,便展現出了他的英明之處。劉備初亡,魏國趁機派兵攻打蜀國,此時劉禪并不是急急忙忙地去找相父,而是:引多官入宮,啟奏皇太后“,見到諸葛亮后,并不是心急火燎地詢問退敵之策,而是徐徐說道:“丞相安樂否?”言語中暗有責備之意。這樣的從容有分寸,與之后的軟弱無能形成鮮明對比,如果諸葛亮能從一開始就精心指導,他本來是可成為一代明君的。
諸葛亮事無巨細都要過問,從全局謀劃到具體指揮,從糧草的籌集和調運,功過賞罰甚至杖責二十都要親自查看。如此包攬一切事物導致了身邊的年輕人缺少鍛煉機會。如馬謖就因此痛失街亭,而劉禪則一手導致蜀漢滅亡。
我覺得諸葛亮大可給劉禪發揮才能的'空間,應該把大權逐漸交還給他。而且諸葛亮曾經在一封奏折上說劉禪“不識朱紫”,而且從《出師表》中也可看出諸葛亮對劉禪智商的貶低。像諸葛亮這般不給孩子實踐機會,而且還不停打擊其自信心,那孩子才會自暴自棄,沒有出息。此外,諸葛亮死后,劉禪還曾一度拒絕給他立祠堂,后又廢除丞相制,可見他對相父的不滿之情。
“接聽相父處置”的危害性很大,在育才的過程中往往阻礙了被教育對象的先天才智,埋沒了他們自身的能量。目前我國教育改革提倡素質教育,說白了就是思想品質的教育,應該讓孩子走向社會,而“皆聽”在當今家庭教育中仍占據著主導地位。家長們包辦孩子一切的事物,不給孩子們自主發展的空間。而且當孩子取得一些成績時,家長往往會顯得不屑一顧,認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而且我們和其他人還有很大很大的差距。如此打擊我們的自信心,也導致了如今內向的孩子特別多。如何走出這些誤區,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努力,去實踐。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作文寫三國演義讀后感三國演義作文,讀后感04-14
讀后感《三國演義》_三國演義個人讀書筆記12-13
《三國演義》 讀后感03-14
《三國演義》 讀后感02-16
《三國演義》讀后感悟12-12
《 三國演義》 讀后感02-23
《三國演義》讀后感06-12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6-17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06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