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讀后感【推薦】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老人與海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工作之余,我喜歡讀書,讀書的過程,能夠積淀內涵,過濾浮躁,純凈思想,提升品位和境界,通過讀書,靈魂也接受了洗禮。在我所閱讀書目里,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由作家海明威所著的《老人與海》,讓我感受到了高品位藝術所帶來的精彩和輝煌。不得不承認,優秀的作品總是具有很強的時空穿透感染力。時隔多年后重讀《老人與海》,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心靈的沖擊,認識和感悟也更加深刻了許多。掩卷長思,這部小說之所以具有穿透時空的感染力,主要在于它倡導了一種偉大的精神,一種在苦難中不懈奮斗、追求理想的精神,老人歷經磨難的心路歷程對如今的我們仍然具很強的啟迪和教育意義。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位經典的堅忍不拔、不懈奮斗的老人形象,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紀中葉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出海打魚,在連續84天一無所獲被別人嘲笑的情況下,老人沒有放棄,依然堅信會捕到大魚。84天后,他終于釣到了一條巨大無比的馬林魚,為了捉住大魚,老人經歷了兩天兩夜艱難考驗后,終于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就在老人帶著大魚返回途中,卻又碰到鯊魚群的圍攻,精疲力竭的老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勞動果實,奮不顧身地迎戰鯊魚,魚叉被帶走了、刀子折斷了,老人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仍然奮力拼搏,堅強不屈地支撐著。書中老人的那句話“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是對老人堅忍不拔、不懈奮斗精神的最好詮釋。面對困難老人積極進取不屈抗爭, 一次又一次地向極限挑戰,充滿自信,譜寫了堅忍不拔、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性的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展現出人物頑強堅韌的信念。苦難與挫折只是軀殼,生命的意義在于對所持理想的堅強信念和不懈奮斗。
南宋詩人方岳有一句詩:“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在現實社會中,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這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生活中工作中遇到困難是難免的,關鍵是面對困難時應該怎樣做,我們要以老人圣地亞哥為榜樣,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頑強奮斗,堅韌不拔,一次次戰勝困難,走出困境、昂首向前,腳踏實地的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頑強努力,永不言棄。每一次傷痛,都是一種成熟;每一次挫敗,都是一份收獲。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我們始終直面困難、堅守理想,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時時更新自我,在逆境中成長,即使在平凡艱難的人生旅途上,也必將會有屬于自己的璀璨時刻。
【老人與海讀后感】相關文章:
《老人與海》讀后感 《老人與海》讀后感01-09
老人與海讀后感范文 老人與海讀后感05-20
讀《老人與海》讀后感《老人與海》讀后感10-10
老人與海讀后感老人與海讀書筆記04-27
老人與海讀后感06-09
老人與海讀后感06-02
老人與海讀后感11-09
《老人與海》讀后感11-17
《老人與海》讀后感12-28
《老人與海》讀后感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