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讀后感悟
《鳳蝶外傳》是我國老一輩教育家、科普作家董純才先生于1937年創(chuàng)作的,作者用生動細膩、娓娓動聽的文筆,勾畫出了鳳蝶的一生。
蝴蝶是那樣的好看,更不要說鳳蝶這個珍稀品種了,但你知道嗎?當它還是個幼蟲時,只有一二分長,頭尾黃白色,身體黑褐色,它長到半寸多長時,全身是綠色的,散布一些赤黃色條紋,并且在它特別粗大的第三節(jié)兩旁,有一對斑紋,像一對兇狠可怕的眼睛,光靠這個就能嚇走不少敵人,在必要情況下,小烏蠋(鳳蝶幼蟲的名稱)會從頭上伸出一對肉角,并散發(fā)出臭氣,這氣味就相當于人們打仗時用的毒氣一樣。真不敢想象它竟然是美麗的鳳蝶幼蟲。
小烏蠋整天都在吃,早上吃,晚上吃,中午也吃。它吃這么多,當然要長長、長胖嘍!所以呀,它得換衣服啦!原來的老皮太小,影響它們的發(fā)育,所以它就絕食一天,靜伏著辦理這件事。先是舊皮下面生出一層新皮,于是舊皮頭部上面裂開來,幼蟲的頭從裂縫里鉆出來,再用勁扭動全身痛苦地、慢慢地把舊皮脫下。就這樣吃胖了,就換皮、換了皮又吃,一直到它最后一次換皮后,它變成了一個沒眼、沒嘴、沒翅、沒腳的東西,用一要絲縛在樹枝上——蛹,也叫縊蟲。縊蟲不吃、不動,簡直像個死東西,還是沒有一點鳳蝶的樣子。但是神奇的事就這樣發(fā)生了,經過了一個冬天的風霜、雨雪,在來年5月的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蛹殼背部突然裂開,鉆出了美麗的鳳蝶,它的頭上豎著一對像絲的觸角,兩旁是一對大眼睛,在身段下面是六條舊腿,背上裝著兩對繡著黃色斑紋的黑絨似的翅膀。
輕盈婀娜的`鳳蝶在花叢中飛舞著,引得看見它的人連連驚嘆,多么美麗的蝴蝶呀!這時有誰會記起曾經的它是那樣的丑陋不堪。
這篇《鳳蝶外傳》科普小品文,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鳳蝶成長的全過程,也讓我們領會到了“化蛹為蝶”的真正含義,只有不斷地努力,忍受前進著道路上的艱辛,蛹才能變成蝶。而作者為了寫好這篇文章,先從書本上了解到鳳蝶的知識,又花了幾乎一年的時間,對鳳蝶的生活進行觀察,才寫出了如此優(yōu)秀的科普作品。董純才先生嚴謹?shù)目破談?chuàng)作態(tài)度,對生活積累的刻苦認真,也令我肅然起敬。
【丑小鴨讀后感悟】相關文章:
★丑小鴨讀后感01-08
★《丑小鴨》讀后感01-07
丑小鴨讀后感01-05
《丑小鴨》讀后感01-05
丑小鴨讀后感01-04
《丑小鴨》讀后感01-04
丑小鴨讀后感01-04
《丑小鴨》讀后感12-31
丑小鴨讀后感12-31
《丑小鴨》讀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