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草木》讀后感600字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間草木》讀后感6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間草木》讀后感1
在讀《人間草木》之前可謂是對汪曾祺先生毫無所知,如果搜索記憶中姓汪的名人大概只能說出汪精衛來。讀罷此書想出兩個字最能代表我的感受“用心”和“生活”。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醬醋茶來之不易。細一想所謂“柴米油鹽醬醋茶”全都指著人的那張嘴,這些也全都出現在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之中。
以前讀季羨林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對大自然的歌頌,現讀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對生活的感觸,縱使是游記也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與人貼的很近不是像純粹歌頌自然之美的文章那般孤冷。汪曾祺先生對吃是很有造詣的,在文章中有專門的一輯介紹各種各樣的吃食,我是個饕餮客什么都是胡亂的扒拉到嘴里,往往是肚子已經填飽而飯菜的味道還毫無所覺。
關于吃,讓我回憶的話我第一想起來的便是小時候母親每天都要煮的面條如果幸運的話還能加上一盤醋溜白菜,再回憶便能想起紅燒肉,小時候家里比較困難很少吃肉,所以現在如果別人問我最喜歡吃什么菜我可能會回答紅燒肉的。
如果讓我回憶各種吃食的美好滋味我根本就回答不上來,我是對生活不用心的人,所以很多事情在我身邊發生了又在我記憶中消失了。散文集中最讓我喜歡的是對西南聯大的回憶,其中對西南聯大老師學生,還有抗戰間生活狀態的回憶讓我著迷,由書中我得知,為什么那時候的學生比現在的學生要優秀何止千倍萬倍,誰能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大半個中國,到達昆明僅為了考取西南聯大求得學問。
西南聯大為什么會在八年的時間里比北京大學三十年時間出的人才都多,原因就是汪曾祺先生說的那句話“自由”。他也在文中說之所以考西南聯大是因為那里的學生“瀟灑”。
《人間草木》讀后感2
看汪曾祺的《人間草木》,惹起我無盡鄉思。
汪曾祺,一位著名的作家,而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對他是一無所知,真是很慚愧!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畢業于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干部、《北京文藝》編輯。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著有小說集《邂逅集》,小說《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終于買到了他寫的《人間草木》這本書,可買來之后這本書就真的被收藏了,因為自己總有很多理由說自己沒有時間來讀,真是“書非借不能讀也!”上周終于拿出時間拜讀這本書,一讀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沒有空泛的好為人師的大道理,也沒有宏大的人生題材,流淌在字里行間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愛好,彌漫著文人的情調。讀他寫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閑情逸致,讀他寫的人物我享受的則是詩情畫意……讓我感觸特別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筆下描寫的那些植物,仔細讀來真是一種享受,如流水般凈化著浮躁的內心,聯想現在的生活、工作,我們是不是過于匆忙,忽略了生活樂趣了呢?熱愛自然,熱愛植物草木,這是一種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來,從來如此。工作的時候積極努力,休息的時候,就需要有如本書一樣的發現的眼睛和心情,如此,就會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有向前的飛奔,又有欣賞途中風景的收獲。
這就是我讀過本書的最大收獲。讀汪先生的這本書,覺得心里暖暖的,靜靜的……
《人間草木》讀后感3
今天,我來到了胡天寧家。聽金老師說,中國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名叫汪曾祺。說著,還拿出了這位作家的一本書——【人間草木】。
這本書有著淡黃色的封面,封面上畫著一叢竹子和一塊竹石,看上去與我以前看過的兒童故事書完全兩樣。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這本書,看到一篇文章——【夏天】。果然,與我以前讀過的.兒童文學完全不同。
這本書中的文字簡潔、深奧。比如:“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本透爬俗髡咭粋早上干的事,就像對聯一樣,或者是五言詩中的兩句。
說它深奧,比如:“此吾鄉所未有!边@句話,聽金老師解釋了我才知道,意思是“這是我們家鄉所沒有的!
其實,簡潔和深奧是相輔相成的,簡潔了就會深奧,而深奧的文字都會很簡潔。
慢慢地,我開始讀出一點意思了……
汪曾祺用他特有的文字寫出了夏天的花、草木、水果、蟲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寫蟲子那段,他寫道:“全身碧綠如玻璃翠,小巧玲瓏,鳴聲亦柔細!惫,這只蟲子真有趣。這樣的蟲子我也曾見過呢……
記得那也是一個夏天的早晨,我在樓下看蟲子,那是一塊熱鬧非凡的草坪,撥開草叢一看,那兒簡直就是蟲子的天地,有全身碧綠如翡翠的螞蚱,有全身烏黑如煤炭的蛐蛐……
我最喜歡蹲在草地上看小蟲子吃東西,跳來跳去,聽它們唱歌。
有了這些蟲子,夏天就變得更有趣了。我想如果汪曾祺也看到了這些蟲子,一定會寫一篇更精彩的文章。
汪曾祺筆下的夏天是有情有趣的,而我生活中的夏天也正是如此有意思。
《人間草木》讀后感4
詩人張九齡說:“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汪曾祺先生恐怕是對這句話體會最深的人。
每當讀汪曾祺先生的《人間草木》你會產生這樣一種感覺:一位老者與你同坐在一個灑滿冬日陽光的小花園里,時而指著那棵臘梅和你說起他從前的趣事,時而打趣地告訴你說,“煤塊里竟然也能長出芋頭”。
汪曾祺先生對于這些“人間草木”只是一種單純的喜愛,一種寄托了自己的情思卻不愿將之據為己有的喜愛。也許對于汪曾祺先生來說,一棵草木就是一件往事、一段深情。
他知道“桂花美陰,葉堅厚,入冬不凋”;他說,“比起北京雨后春筍一樣聳立起來的高樓,北京的花木的生長就顯得更慢。因此,對花木要倍加愛惜”;他記得“北京見過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里”,每次到老舍先生家里飲酒賞菊,都會“既醉既飽,至今不忘”;他還記得家里靠墻處秋葉形的小花壇,那里有兩三棵秋海棠,花色蒼白,樣子可憐。所以每看到秋海棠,就總要想起他的母親;當他在寂寞的羈旅之中,幾片綠葉曾讓他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歡,使他感到欣慰,讓他“獲得過一點生活的勇氣”。所以,歐陽修在《秋聲賦》里所說的“草木無情”,汪曾祺先生大概是不會同意的罷。
在汪曾祺先生如話家常的語言中,我們會慢慢讀完這本書,甚至在你讀完時也不知不覺。因為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來是淡的,淡到如空氣一般在你身邊讓你渾然不知,可是也淡到讓你不能輕易失去。
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未免多了一份孤傲。然而對于汪曾祺先生來說,草木是否有本心似乎已經變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與這些人間草木常相作伴,追憶往事,傾訴衷腸。
想來汪曾祺先生對這些人間草木也是愛極了,也難怪他會說:“我應該當一個工藝美術師的,寫什么小說!”
【《人間草木》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人間草木讀后感12-14
《草木春秋》讀后感1500字05-25
《童年·在人間》讀后感08-24
高爾基《在人間》讀后感09-06
人間第一愛讀后感08-15
《人間失格》讀后感2000字08-15
在人間的讀后感200字01-24
高爾基《在人間》讀后感200字08-12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讀后感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