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精選12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1
《范進中舉》這篇小說寫了一個封建文人獲得功名成就的經過。這是一篇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舊知識分子的毒害。我們不應該受到封建制度的毒害的,范進成了名,他成了鄉紳的世交,也成了鄉紳的朋友。沒有功名,誰還和他來往了,有誰來和范進稱朋道友。
范進一心只想著自古今來無場外舉人,看來范進一心只想著中榜,能夠一步登天,讓他人能看得起他來。范進把科舉看得太重了。只要范進成了名中榜,那他的日子可以過得有滋有味,也不會像他以前過得日子幾年才吃得上油。然而,像范進樣子的人,把科舉看成向上爬的救命繩。受封建制度的毒害,雖然范進肉體還活著,但精神卻早已滅了,他的成名只不過從一個泥潭進入另一個泥潭。
我們現在也在學習,也要考試,但與他們有著天壤之別。在學習上他們為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也改善,而我們現在的考試為了個人的成績有沒有達標,是在檢驗自己的學習成績掌握得到底怎么樣。他們的考試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他們那樣的考試為了生活高貴,而我們有著遠大的目標而學,為了祖國的未來而奮斗,為了社會主義建設而學。雖然古老的科舉制度不存在了,但追求學習的學歷思想仍然存在,而就在現在有的人不就是把進重點中學、考大學作為自己水平的準繩嗎?其實這倒退的思想,我們不應該把這古老的思想帶到現在。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卻把自己束縛在一味進大學的小圈里,這算什么呢?范進他身上所帶的舊文人的氣質也不復存在。而我們不但肉體還活著,精神也啊喲活著,而且要有充實,不要被舊的科舉制度所毒害。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2
范進是古代的一個學子,它雖然勤奮好學,可是屢考不中,真可謂“屢戰屢敗”。
就在范進50多歲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轉機。這一年,他認真學習,考試時一絲不茍認真對待,蒼天不負有心人,他終于考出了好成績,被皇上點中。
這一天,范進正在街上閑逛,他的一個好朋友跑來告訴他“范進,你中舉了!”范進以為好朋友在逗他,沒當一回事,依舊慢慢悠悠地往前走。他看到很多人圍在那兒看皇榜,也擠進去瞪大眼睛瞧瞧。突然,一個熟悉的名字“范進”跳入眼簾。這時,范進心中一陣狂喜,只見他一跳三尺高,嘴中高喊:“我中了!我中了!”然后在大街上狂奔。圍觀的人們驚呆了,也跟著群跑看笑話。瘋狂的范進跑掉了鞋子,劃破了衣服,跑飛了帽子……一路狂奔。
范進的好友看到這種情況,心中十分著急,趕忙去告訴他殺豬賣肉的老丈人:“你的女婿中舉了,可他高興地瘋了,快去救救他吧!”他的老丈人也很著急,趕忙隨那人去追范進。
到了范進跟前,他也束手無策。這時一個人說:“他平時最怕你,趕快扇他兩個巴掌也許能救他。”圍觀的眾人也七嘴八舌的勸導。他的老丈人猶豫不決,但還是慢慢地舉起了那像扇子一樣的大手,壯了狀膽子,重重地打在了范進的臉上,嘴中罵道:“混帳東西!你中什么中!”一巴掌打醒了瘋迷的范進。
眾人欣喜異常,有的大笑、有的吹口哨?伤睦险扇藚s心中郁悶,感覺自己的手在隱隱發麻發痛,心想:“他現在是天上的`文曲星,真的打不得了!”
這個故事非常可笑,也很逗人,讀后細細一想感覺十分有意思,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50多歲的范進能中舉確實不易,他的堅持不懈,他的拼搏進取,他的堅定信念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3
《范進中舉》是《儒林外史》的精彩篇章,圍繞著范進這個窮困已久終于一日“高中”的文人,一群可笑可鄙之人躍然紙上。不過,當嘲弄和鄙薄的感情滑過,掩卷沉思時,我頓悟:他們都是受害者呀!
范進,這個滑稽劇的中心人物,無疑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他永遠沉浸在四書五經中,沒有什么實用的本領。考了幾十年,青春年華都消耗在考場上了。在這幾十年里,他對這個社會有什么貢獻嗎?可以說接近于零。非但他一個人窮得有上頓沒下頓,連帶著妻子和含辛茹苦養育他的'老母親也饑一頓飽一頓?,為了湊點盤纏去應鄉試,“家里已是餓了兩三天”!老母親“餓得兩眼都看不見了”!若是不中,范進還會在科舉的栓桔中掙扎下去,直到死去;中了,這一飛來喜訊讓范進高興得發了瘋!何等可嘆可笑!
胡屠戶是一個典型的勢利小人,其嘴臉讓人作嘔。但其前據后恭的表現不也是由于封建科舉的巨大影響力嗎?他是怎么看舉人的呢?“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見城里張府卜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總之,覺得自己的女婿中個秀才已是宗師的恩典了,想中舉人純粹是“想天鵝屁吃”!范進在這位脾氣頗大的老丈人面前,每每都被罵得狗血噴頭。而范進一中舉人,立時在胡屠戶心里變成“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心理作用之大,竟然在打過范進之后,“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這封建科舉之毒,實在是毒人心扉呀!
其他如胡氏、范進母親、街坊等人,或直接,或間接,也都是科舉教育的受害者可憐他們身陷其中,尚不自知!……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4
我在這個暑假讀了《儒林外史》的其中一篇《范進中舉》,這個故事講的是范進中舉后一系列表現和家人變化的故事,即帶給了我們歡笑,又帶給了我們無盡的深思。
這個故事是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的其中一篇,故事描述了范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他那喜極而瘋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這個士人的丑惡靈魂,同時通過他的命運變化反映了世態的炎涼,以及封建社會后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我主要講范進,他是一個科舉制度的受害人。主要體現了兩個方面:首先,他是一名博出名的人。范進在之前的科舉考試中都屢遭屢敗,但他依然堅持考試,直到五十四歲中了秀才。后來,他去考鄉試,卻被家里人拒絕,盡管如此,他依然堅持考試,不理會家人。最后,他中了舉人,卻喜極而瘋,不是喜極而泣。很明顯,他根本就不是為了成績而讀書的,而是為了博出名而讀書的。這些人,如果真的考了好成績,那只能是碰到好運到的吧!
其次,他是一個迂腐無能的人。家里窮得無飯吃,范進手足無措,要等母親“吩咐”,才慌忙出去賣雞,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東張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雞賣出。看得出來這個人只會讀書,不會做事,跟無所事事沒什么區別。他考出來的.好成績,可能也只是碰到好運氣的結果。如果他能夠改變那種無能的情況,那么喜極而瘋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在清朝生活中,像這種因為成績好卻喜極而瘋的人有很多。歸根結底的原因是清朝科舉制度的僵化,“文字獄”、“八股文”已經影響了考生的神經,限制了他們的自由發揮。這個故事,乃至整部小說,作者用了搞笑且幽默的手法對這個現象作了無比的諷刺,這也間接推動了后來科舉制度的廢除;氐浆F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也給我們帶來了痛苦,如果不及時改變教育方式,恐怕也會像小說中那樣喜極而瘋。所以,這個故事對于我們來說也一樣合適。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5
《范進中舉》講述了一位封建文人功成名就的經歷,這是一篇揭露封建科舉制度對當時知識分子毒害的作品。
《范進中舉》講述了一位封建文人功成名就的經歷,這是一篇揭露封建科舉制度對當時知識分子毒害的作品。我們不應該被封建主義毒害。范進中舉,成了名人,成了鄉紳口中的朋友和世交。如果范進沒有名氣,有誰和他聯系?有誰和他稱兄道弟?
范進當時只想著一朝能中榜,能夠一步登天,這樣別人就可以仰望他了。范進太強調科舉了,只要金榜題名,他的生活就會好過,不會再過他以前的苦日子,幾年才能吃得上油。在當時的時代,像范這樣的人,他們認為科舉考試才有可能功成名就。封建制度毒化了范進,他的肉體還活著,但他的精神早已蕩然無存范進的成名,只是從一個泥潭陷入到另一個泥潭罷了。
我們現在正在學習和考試,但是我們和他們之間有一個世界的不同。在學習上,他們是為了自己的生活,為了生活得到改善。而我們現在的考試,是為了檢測個人成績有沒有達到標準,是為了檢驗個人對于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達到多少。他們考試是為了追求名利,他們考試是為了可以高人一等,而我們有著崇高的學習目標,為了祖國的未來而奮斗,為了社會主義的`建設而學習。
雖然古代科舉制度不存在,但追求學歷的思想仍然存在,而現在有些人不就是把進入重點高中和考入重點大學作為自己水平的標準嗎?其實這是一種倒退的思想,我們不應該把這種古老的思想帶到現在。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卻把自己束縛在盲目進入大學的小圈子里,這算是什么呢?范進身上的舊文人氣質已經不復存在,我們不僅要活在肉體上,好要活在精神上。我們應該讓我們思想和精神充實起來,不要被舊的科舉制度毒害。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6
走馬觀花地讀完了全文,忽然覺得頭腦里好像有一件寒氣正侵蝕著我全身的各個血管。原來過去的讀書人是如此的貧困潦倒,原來在封建社會中生活的人們是如此的趨炎附勢。
范進在中舉前后人們對待他的態度真是不能相比較。起初,范進向老丈人借盤費去鄉試時,被老丈人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僧敺哆M中舉的消息一得知,這對待范進的態度就像是由一只兇猛殘忍的老虎一下子變成了乖巧聽話的小綿羊一樣,不僅送給范進銀子,在起初時還說范進一無是處,而在中舉之后卻大為贊賞。鄰居也紛紛送給他東西,這些都真切地反映了人們趨炎附勢的丑陋嘴臉。再如,范進聽聞自己中舉,卻發了瘋了,拍手、大笑,頭發散亂,滿臉污泥,一身的水,想像起他那副狼狽的樣子,忽然覺得他有點可憐。家境貧寒,寒窗苦讀幾十年,只為中舉,現在中了舉之后,難免受不了刺激。這都怨那罪惡的封建制度,它深深地毒害了知識分子,給知識分子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如果我是那時的君主,我一定不會讓封建制度再去毒害人。相反,只會推陳出新,制定出適宜人民安居樂業,人民生活會蒸蒸日上的法規;叵氘敃r的狀況“做官的錢財夠吃幾輩”多么龐大的數目,這些都是勞苦大眾的血汗錢呀!都讓當官的收進自己的'口袋里了,可見當時朝綱的腐敗,真是不堪入目。說到自己,現在環境優越,家庭情況良好,卻不安于自己的職責,不努力學習還讓父母擔心真感到羞愧萬分。
為了不再復古,也為了地球上生存的一切小生命,大家行動吧!用我們行動來的努力,讓世界的明天更加美好!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7
范進這一人物,在《儒林外史》中是作為一個被諷刺和感嘆的角色出現的,作者通過對范進及范進身邊的系列人物的描寫,著重體現了當時社會的腐朽風氣和黑暗丑陋的社會背景。
但如果只分析范進這一個人的話,卻不難發現范進哪里是胡屠戶口中的“爛忠厚沒用的人”,而是一個我認為城府、心計極深的一匹官場黑馬。在他還未考取功名,一躍而上時,他像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在胡屠戶的辱罵和鄙視中度過一天又一天的時光,卻使終保持著畢恭畢敬的姿態,仿佛在聽圣人的教導一般。而當他考中舉人之后,在張鄉紳面前依然擺出一副謙虛的姿態,并未因一朝中舉而目中無人。
范進深知不可鋒芒過露,也不可過無藏拙,在與張鄉紳見面時,范進是新任舉人,自然會在當地任縣令,而他卻對張鄉紳的態度如同晚輩對待長輩一樣恭敬,可見范進的隱藏之深;在與張鄉紳交談前,卻是行平級禮,座次也是按著主賓坐的,作出一副主人樣,儼然要給張鄉紳一個下馬威,讓張鄉紳明白范進也是一號人物。我想如果不是范進軟中有硬的態度讓張鄉紳心中有所顧忌,那所謂的五十兩賀銀也不會拿出來了。
范進雖然是一個帶有反面色彩的人物,但他的`處世之道,為人之法卻是我們可以借鑒的。我們不需要他的那么多的虛偽,那么多的假人辭色,但他的不驕不躁,隱忍待發卻是極為有用的品質和經驗。他可以忍二十多年的貧苦,再忍二十多年的歧視,但他最后卻依然走上了他所追求的道路,并在上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范進告訴我們,位高不驕,位低不卑。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8
《范進中舉》這篇文章通過描寫范進中舉這一件事揭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作者對主人公抱有一定的同情,但更多的是諷刺。
作者通過對范進中舉前后不同人物的言行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達到了諷刺的效果,側面寫出了那個時代讀書人的悲哀,在八股文里苦苦掙扎,這樣的科舉制度埋沒了太多的人才,讓多少有才之士報國無門,而真正考上的又有多少是有識之士,這是一種很悲哀的現象。
就范進這個人物形象來說是個猥瑣懦弱而又圓滑世故的人,中舉前在人前唯唯諾諾,中舉后又坦然接受眾人的巴結和奉承。不難看出范進要考上舉人目的不是要為國出力,不過是為了舉人這個位置帶來的財富和權勢,作者寫道范進中舉之后變得瘋瘋癲癲,而治好他瘋癲的不過是狠狠打他一巴掌。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封建科舉的憎恨,那一巴掌打的是既范進又何嘗不是封建禮教。
作者對文中人物不乏尖銳的嘲笑和諷刺,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不僅僅是讀書人的'肉體還有他們的精神,胡屠夫在范進中舉前后對待范進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刻畫出他滑稽可笑的嘴臉,但這又何嘗不是當時人們對待讀書人的態度呢?
有人寫了一副對聯來描寫范進中舉前后人們的態度,“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枯竭,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親遠戚,誰肯雪中送炭?僥幸今朝科舉,一二三場內,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從這幅對聯里我看到的是當時文人的悲哀,這種現象是何其悲哀!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9
范進,一個科舉時代普通的讀書人的形象,在特殊的環境中不斷提升“磁力”。吸引著環境中趨炎附勢的人們,以至自我膨脹甚至發瘋……作者吳敬梓諷刺的筆尖,正是刻畫著這一塊“時代磁石”。
范進中舉前,生活拮據,炊飲險斷,常遭丈人胡屠戶呵斥。趕考舉人,沒有盤纏,沒有一個人肯幫忙。范進中了舉人,親鄰便都來慶賀,個個討好巴結。正是這強烈的前后對比,側面突出了“時代磁石”的巨大力量,而這塊磁石的吸引力,隨著范進在科舉長途上走過的距離增大而不斷上升。
時代的磁石,吸引著范進身邊的每一個人。
丈人胡屠戶的冷嘲熱諷,如今轉變為應和討好;張鄉紳曾經不理不睬,現在卻主動拜訪贈禮;眾鄉鄰以前避而遠之,現今卻登門連稱“老爺”……利欲熏心的人們被時代所毒害。
時代的磁石,同樣吸引著范進未曾得到的東西。
從家境貧寒到食糧滿倉;從地位低下的平民到坐擁權貴的“老爺”;從受人藐視到為人尊敬……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因為一紙“黃甲”而直步青云。可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女顏如玉”。
時代的磁石,正是因為吸引了太多,便發生了自我膨脹。
范進看到報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得知自己中舉便歡喜得神志不清;自從中了舉人,說話便官腔十足,自覺得高人一等。范進的人生陷入了科舉的.泥沼,他的性格也被社會風流所污穢。
科舉路上的成就,是那個時代唯一的磁石。如今我們讀著吳敬梓的諷刺小說,也讀者那個時代,更讀著現實生活。時代的磁石,不應是利欲和權貴,而應該是社會正能量。把社會正能量當作吸引力,人性才不會被扭曲,整個社會才有進步的動力。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10
《孔乙己》描寫了一個封建文人悲慘的一生,《范進中舉》寫了一個封建文人獲得功名的經過,雖然兩篇文章的內容不同,但思想都是一致的,都是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舊社會知識分子的毒害。
孔乙己死了,他活著的時候是一個會說“之乎者也”的笑料,死了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對周圍的人來說,只不過是少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范進成了名,他一下子從岳父的出氣筒變成了天上的星宿,成了鄉紳的世交,因為這他竟然瘋過。兩人結局不同,但都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孔乙己最怕別人說他沒中秀才,范進也總想著自古無場外舉人,可見他們想的都是中榜,他們把科舉看成是向上爬的救命繩。然而,像范進這樣的人,即使肉體還活著,精神卻早死了,他的成名只不過是從一個泥潭陷進另一個泥潭。
我們也在學習,也要考試,但與他們有著天壤之別。他們的學習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我們卻有著遠大的.目標,我們是為祖國而學,為社會主義建設而學。舊的科舉制度不存在了,但追求學歷的思想仍然存在,有的人不就是把進重點中學、考大學作為自己唯一的目標嗎?
其實這是倒退的思想。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卻把自己束縛在一味“進大學”的小圈子里,這算什么呢?孔乙己、范進等等都已經全部死去,他們身上所帶的舊文人的氣質也不再復存。而我們不但肉體還活著,精神也要活著,而且要更充實。舊的科舉制度已毒死了不計其數的舊文人,難道在今天,我們還要自己給自己戴上“新科舉制”的枷鎖嗎?不,決不能!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11
最近我們學了課文《范進中舉》,我在學習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故事情節的發展大致可以劃為五個層次:
范進中秀才后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戶前來賀喜。這其實是前面情節的尾聲,放在這篇節文里卻跟某些小說里的背景有幾分相似,因為范進中了秀才,這就取得了考舉人的資格。此外,從胡屠戶教訓范進的話里可以看出,中了秀才并未從根本上改變范進的社會地位,還不能滿足他追求功名的愿望。
范進為去省城參加鄉試向胡屠戶借盤纏,反遭辱罵,他不甘心,居然瞞著丈人前往應試。范進此舉固然是受到了他宗師的鼓勵,但如果不是急切地艷羨功名富貴,斷然不會有這么大的膽量——從他置老母和妻子挨餓于不顧,也可以看出這一點。這是情節的開端。
發榜之日,在斷炊的情況下,范進奉母命到集上去賣雞。去了將近兩個時辰,中舉的`喜報忽到,鄰居趕緊去集上把他拉了回來。這是情節的發展,因為范進的命運從此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從被人藐視的“現世寶”變成受人尊重的“老爺”。但范進本人此刻尚未見到喜報,他不敢信以為真,還要靠賣雞來“救命”,這又曲折地反映了他自20歲開始應考以來一連串的失敗在心頭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范進見到了喜報,因歡喜狠了,痰迷心竅,昏倒在地,救醒后又發起瘋來,拍著笑著,不顧一切地走到集上去;多虧一位報子出了個好主意,找來胡屠戶,狠狠地打了他一個嘴巴,這才清醒過來,不瘋了。這是一場喜劇,是這個故事的高潮。范進在發瘋過程中始終只說著一句話:“噫!好!我中了!”反映了他幾十年來追求功名富貴達到了神魂顛倒的地步。胡屠戶在這場喜劇中對范進畢恭畢敬,把范進捧上了天,充分暴露了他趨炎附勢的嘴臉。
范進剛從集上回家,舉人出身、曾做過一任知縣的張靜齋來訪,贈金又贈房。這是故事的結尾,說明范進的社會地位陡然上升,真是“今非昔比”了。
在這個故事中我明白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錦上添花”的人,但是,“雪中送炭”的人卻少之又少,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要去依靠和“賄賂”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我們要依靠自己,正所謂“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力量勝過一切,所以各位同學、朋友,請相信你自己,不要被他人的話語擊倒,要學會堅強!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12
范進費盡一生心血追求功名利祿,終于在經歷了34年的煎熬與努力后考中了舉人,而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和人民的趨炎附勢。
范進在中舉后就瘋了,獨自跑到破廟中,在路上又摔了一跤,沾了一身的黃泥,還不忘說:“好了,我中了!笨梢,那時的人們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放在了通過考試來改變命運上?婆e考試,本是封建君主用以選拔人才的方式,可如今卻成了束縛人們的思想,約束人們自由和靈魂的囚籠。范進,不過是千千萬萬被科舉考試毒害的讀書人中的一員。
而范進中舉前后人們對他的態度也是天差地別。起初,范進去向老丈人借錢去鄉試時,被胡屠戶罵的狗血噴頭,而當范進中舉后,又是送錢,又是大加贊賞,更有的是,在范進發瘋好了往回去的路上,作為一個殺豬的粗人,竟然注意到了自己的“賢婿”的衣服皺了,還在路上給捋了好幾回,巴結之意不用多說。最可笑的是張鄉紳,在范進中舉前,恐怕連聽都沒有聽說過范進這個人,而在范進中舉后,又是送銀子又是送房子的,還以世兄弟相稱,說什么“你我親如骨肉”。
這是為了什么?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為了自己卸甲后有一個好的.出路。當官的拼命巴結上司,征求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百姓拼命巴結權貴,征求處處高人一等;讀書人拼命考取功名,征求那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然而,只是一個省的前十名便擁有如此榮耀,那么朝中大臣呢?皇帝呢?這些人享受的不都是老百姓的勞動成果嗎?百姓為了不受剝削,便努力通過科舉來做官,而做了官后又來剝削百姓,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試問,一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考取功名的人,會是一個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好官嗎?
科舉制度不失為一個選拔人才的好辦法,但幾乎所有的封建君主都只看到了它對自己的好處,卻沒有看到它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于是便擁有了千千萬萬范進式的人物和趨炎附勢的百姓。這看似是因為科舉,是因為封建君主的大權獨攬,可是為什么到了現在,人與人之間依舊爾虞我詐?只是沒有古代那么普遍罷了。原來,這些都只是次要的,最根本的,還是人性的自私與貪婪。
范進中舉,讓我又一次看到了人性的陰暗面。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范進中舉讀書筆記02-07
《范進中舉》自測訓練(上)08-12
《范進中舉》自測訓練(下)05-13
范進中舉教學反思(精選10篇)11-08
初中語文《范進中舉》說課稿06-20
范進中舉中小學讀書筆記感悟05-12
《范進中舉》讀后感05-30
《范進中舉》讀后感400字08-08
《范進中舉》讀后感1000字08-02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