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國一位心理咨詢師M.斯科特。派克的著作。書中派克這樣定義:“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然后,解決問題并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這個現象并非只發生在孩子身上,很多成年人也是如此。比如書中說到我們上班總是先處理容易做的工作,然后剩下棘手的問題,即使處理這個問題只需要一個小時。我們通常選擇花費七個小時去擔心這個棘手的差事,然后在最后一個小時去完成它,而非最先處理這個問題,然后享受剩下的七小時。
“為何大部分人擁有足夠的自制力,能避免一時安逸的惡果,卻有相當數量的人不懂得推遲滿足感,最終成為失敗者?其中的原因,目前醫學界尚無定論,但大部分跡象表明,在這方面,家庭教育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無法推遲滿足感實際是缺乏自律。在派克看來,自律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推遲滿足感、逃避責任、尊重事實和保持平衡。看書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律原來包含這么多的內容。原先想得很簡單,自律即是自我約束,約束什么、怎么約束其實都沒有實際的概念。而這本書幫助我深入了解了“自律”并且讓“自律”具有可操作性。自律應該是認清問題所在(尊重事實),以解決問題為首要(推遲滿足感),不能趨利避害、逃避責任,然后作出取舍(保持平衡)。“要使心智成熟,就須在彼此沖突的需要、目標、責任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這就需要我們利用機遇,不斷自我調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
作者提到,放棄人生的某些東西,一定會給心靈帶來痛苦,而其劇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面對死亡。任何的放棄在一定高度上說都是放棄自我--放棄速度、放棄情感、放棄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甚至個人人生理念,這種痛苦可想而知;但若不經歷這種痛苦,我們就無法超越自己、自己的靈魂。可為何要追求這種自我精神的發展呢?作者坦言,“或許你可以找到答案,或許怎樣努力,你都與最終的答案無緣。”
更多應屆畢業生求職網【讀后感】推薦閱讀:http://www.ruiwen.com/wenshu/duhougan/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相關文章:
少有人走的路 語錄精選05-15
心理書籍:《少有人走的路》06-08
《少有人走的路》經典語錄08-15
派克《少有人走的路》語錄08-15
《少有人走的路》派克語錄05-15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09-23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09-20
《少有人走的路》的讀書筆記07-13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06-17
心理書籍之《少有人走的路》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