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讀后感1500字
《惡意》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挑戰懸疑小說寫作極限的佳作,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惡意讀后感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惡意讀后感一
《惡意》是一部手記體敘事性的推理小說,是日本天王作家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它與《白夜行》齊名,同享榮耀與光輝。引人注目的是《惡意》與《白夜行》恰似兩生花,《白夜行》中的愛情極度熾烈,令人粉身碎骨;《惡意》中的怨恨則無比深沉,令人萬劫不復,人性的兩極就這樣奇異地直擊人心。
在讀《惡意》之前,我就已經看完了《白夜行》,那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已經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當然《白夜行》要長一些,而《惡意》要短一些。我是在電子書上看完《惡意》的,不過在現在看來,我很幸運,我不知道書什么時候結束,所以當罪犯找著時,我以為就要結束了,然而《惡意》與一般的推理小說不同,它徹底顛覆了推理小說的觀念——知道了罪犯是誰,推理小說也就結束了。
《惡意》先是以野野口修的手記開始描寫事件的發展和經過,是案件發生的主要內容,接著是刑警加賀恭一郎的記錄和提出疑惑,本來在加賀刑警的獨白中真相就大白了,即小說要結束了。但是,面對野野口修的認罪,再加上作案動機的不明,加賀刑警又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又探出了新的情節。本來以為這次殺人動機找到了,真相可以大白了,而且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也寫了懺悔書,對自己的犯罪事實完全認罪了,案子就這樣結束了?墒,當加賀刑警再次調查時,他發現事情沒那么簡單,他覺得他掉進了一個陷阱,前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犯罪嫌疑人是一個得重病即將死去的人,就因為對暢銷作家日高邦彥看不順眼,產生了惡意。于是他精心策劃了一場謀殺,他謀殺的手法平淡無奇,他就是要警官知道是他殺的,并且留下了很多暗示,使警官陷入他的詭計。
《惡意》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偵破進展百轉千回,每一次偵破都是真相大白的時刻。但是,盡管兇手置于眼前,作案動機卻始終不知。小說中既有加賀警官的表述,又有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的表述,兩者讀起來都好像是事實。
老實說,盡管野野口修是罪犯,他是怨恨最深的人,但是在讀《惡意》的過程中,他一直是被視為無辜者,受害者。就算是已經知道他是兇手了,由于對作案動機不明,我仍對他沒什么壞意,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時沖動嫉妒而犯下了錯誤。在加賀刑警的調查中,當我知道他以前是受害者時,我甚至對他充滿同情。
可能前面我感覺不到有多大的惡意,但在真相出來時,我那份激動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來傳達的,我只能說,野野口修的惡意是最兇險的!他不僅殺害了作家日高邦彥,而且在名譽上也毀了他,甚至把他的人格都毀了。為達目的,他想出了一個相當長的計劃,當“真相”被公布時,世人同情的目光會集中到自己身上,反倒是被害者日高邦彥受人唾棄。他捏造了與日高初美(日高邦彥的前妻)的不倫關系,并進而想出被逼做影子作家的故事,他甚至想得到日高邦彥問世作品之正牌作者的美譽。正因為懷著這樣的目的,他復制大量的手抄稿,弄到自己的手指都長繭,甚至不惜在寒夜里,費上那么大的功夫去拍一卷假的錄影帶......他對作家日高邦彥的恨是無比的深沉!令人萬劫不復!
作品中的兇手是可怕的,對一個人的惡意,其最終手段不是殺了他,有比殺人更勝一籌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惡意,那就是讓人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我無法理解這種極端的做法,就算怨恨再大也不能殺人。更何況以這樣的方法處理本來就不對,讓人身敗名裂,遺臭萬年,這是多大的怨恨。
更令我無法理解的是野野口修對日高的惡意僅僅來自于“看他不爽”。在生活中,人和人相處,難免會發生矛盾,如果就因為一點小問題而產生了惡意,那樣對誰也不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睂捜莸貙Υ,人生將會更美好,就算是你看哪個人不爽,也不能產生惡意,因為惡意是沒有什么理由的,或者理由是微乎其微的,它只是對某個對象懷有的強烈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的初始是細微的,結束的時候卻極為澎湃。
惡意讀后感二
如果說《嫌疑人X的獻身》出彩的是主人公深刻的兩面性:純粹的情愛與極端的理智,那么《惡意》出彩的就是讓人不寒而栗的人性丑陋部分本身!皭阂狻,在這本小說里被描繪成沒有什么理由的,或者理由微乎其微的,對某個對象懷有的強烈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的初始是細微的,結束的時候卻極為澎湃。
我很遺憾自己沒有早些時候讀這本小說,說起來它1996年就出版了……可是那時的我即使讀了恐怕也無法體會,即使體會恐怕也不會像今天這么深。如果早些讀這本小說或許可以對后來發生的很多事情采取一種較為坦然的態度,因為人的“惡意”就是如此沒有理由。我也許不會問那么多“為什么”,也不會覺得有那么多事情 無法理解——假如我是小說里的被害者的話,真是正宗的死了也不知道的典型了。日常生活中些許的誤會也好,仇恨也好,和這本書里的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所作所為相比,恐怕真的算是螢火蟲和月亮的區別了。
不能將推理小說的結局提前告訴,這是一個規矩,所以我不能夠告訴大家這來龍去脈到底怎么回事。又因為這個故事本身的特殊性,以至于如果我說了一點,就必須說另外的一點,然后一點一點的,就成了一條線,而這一條線便是真相。而之所以會如此特殊,全在于這本小說特殊的形式:記錄體;蛘呱陨栽龠M一步的說,《惡意》不是一部“小說”,而是一部由幾個人的“日記”或者說“手記”這樣的東西組合成的文集。問題是,在我們讀這些不同人的描述的同一個事件的時候,很容易輕信其中的任何一位,以至于讀到1/3的時候就認為事件的真相已然被揭露,可真的耐著性子讀后面的2/3的話,才發現自己又被作者狠狠地耍了一回。另外,日記這種東西最大的特點就是“主觀”,而且是主觀地描述客觀事件。又因 為大多數人都認為日記這種東西寫的一定是內心的真實想法,所以日記的欺騙度相反可能是最高的。而東野圭吾這次創造的天才探員加賀,就是一個能夠體會到這一點,從而在兇手設置的重重密云中始終保持一雙不動慧眼的人。說到這里我真是汗顏,我作為一個普通讀者也是絞盡腦汁地跟隨著探案,最終發現自己真是阿大一個,早就被騙的一塌糊涂,原因也不過就是把“I think it is...”當作“It is...”
此外,看過《嫌疑人X的獻身》之后,愈來愈發現東野先生最擅長的是在不同的視角之間進行轉換。不過這次他將第一視角的好處發揮到了極致,那就是披露最低限度的事實,讓讀者也逐漸戴上第一人稱的眼鏡,從而身臨其境到不可自拔的地步。第一視角在創造愛情文學的時候可能極為適用,因為身臨其境方能體現愛之深恨之切?墒堑谝灰暯窃谕评硇≌f里面卻是個挑戰,雖然作者擁有可以隨心所欲寫作,且披露最少情報的.權力,但反過來說他也失去了讓另外一個自己創造的人物參與欺騙的機會,也就是說,A做的事 情并沒有B作證,所以單獨寫A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寫B的時候就必須完全匹配前面A所做的?墒茿和B沒有同時出現過,那也就使匹配這件事情變得滯后,從 而更容易檢驗真偽。當然了,聰明到東野的地步事先肯定幾條線都排好了,所以也不會出現前后矛盾的低級錯誤,不過問題是如何能讓這單獨穿行的一條條線最終交匯成一個網,不僅合理而且令人意外,卻是一個第一視角為主的作品最大的難題。有時這等于是讓讀者完全推翻前面讀過的,不僅如此,還要對作者的深思熟慮脫帽致敬。這個工作,可不是很容易的。
要想知道一個人過著怎樣的生活,絕不要以他平時的表現來看。這當然不是說人人都不可相信,可的確,容易被相信的東西也大多會被證偽。
不過我覺得,我此時的動機,已經不僅僅是告訴大家有一本叫《惡意》的推理小說,東野圭吾寫的,很好看,這樣一件事情。而是告訴大家說,如果想對人性,或者準確的說,人性的陰暗面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的話,恐怕這本小說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慚愧于自己的文筆有限,不能將書中深刻的人性描寫領悟深刻,且自己真實的感受又與主人公相距甚遠了一些,因為我從不會因嫉妒而萌生恨意,我也無法理解主人公寧可同歸于盡,也不去和好友推心置腹的談一談自己少年時的不得已,我覺得憑他好友善良的人性是會理解他的,并不會因此而蔑視于他。主人公如此強烈的恨意,最后以至于殺人滅口,我想是源于深深的自卑吧!這是我能理解的,很多犯罪都是源于內心的自卑和強烈的自尊糾纏不清,為了那可憐的自尊寧可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可悲?可憐?
【惡意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惡意軟件的定義11-19
談論惡意訴訟的刑法規制08-02
論惡意訴訟的刑法規制10-05
簡論惡意訴訟的界定和規范08-12
南京電話被惡意破壞大學英語作文07-29
面試時HR惡意套話的應對技巧01-30
怎樣預防采購人與供應商的惡意串通08-08
淺議司法論文惡意透支行為的司法認定10-29
讀后感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