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4 11:27:03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1

          新農村建設是農村第二次飛躍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農業的弱質性,人口的眾多性,農村地域的廣闊性是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特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新農村建設關鍵在農村和諧,難點在農民增收。近年來在市委、政府及上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作為典型鄉區鄉鎮,農村經濟在糧煙支柱的推動下,基本實現了長足、快速、穩步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經調查表明,制約全鎮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以及影響農村穩定和持續繁榮的因素依然很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有許多新的問題和情況亟待解決,新農村建設任重而道遠。

          一、農民群眾對新農村建設的期望和要求

          1、迫切希望有新的支柱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更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XX鎮作為農業鄉鎮,目前農民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靠烤煙和糧食,但調查表明,不少煙農從成本、風險等來考慮,其實不太情愿栽煙或只種點玉米,因為不少農民表示:一株煙從每11月就得開始操勞,要用近10個月的時間才能變成經濟收入,除了生產成本和勞務成本外,其實所得到的利潤實在少得可憐,但除了烤煙和核桃外,又一時無法找到更好的產業來發展。為此,不少農民都懷著一種“不得已而為之”想法來抓這一棵煙,其實都迫切希望各級政府能夠多發展一些適合農村發展的新產業來推動經濟發展,通過更多新產業的發展,以此來促進新經濟組織組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村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促進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

          2、希望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效益。(1)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業兩個根本性轉變的有效途徑,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希望各級在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方面有更多扶持政策,以推動農村結構調整既要有量的擴張 ,更要抓質的提高。(2)希望加快對農業龍頭企業培育發展。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希望各級部門能夠出臺更多的扶持政策,集中人力、財力,對有一定規模且科技含量高、牽動力大的龍頭企業進行扶強扶壯,盡快培植起一批以主導產業和骨干農產品為基礎原料的農 產品加工企業,盡快改變目前這種“種菜無法賣,種糧無法加工”的局面。ィ3)希望著力推進農村專業經濟組織建設,不斷增強農業抗御市場風險能力。(4)希望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以促進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3、希望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抓核桃等主導產業促經濟發展。只有發展富民產業,使農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撐起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據調查發現,65%的農民都迫切希望政府在產業發展方面應做好引導,在產業建設中積極發揮以點帶面和典型輻射的帶動作用,促進二、三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4、希望進一步加強村社道路建設。"要想富,先修路",縱觀XX鎮的村組公路,道路硬化率低,農民群眾希望村民自治以后,村級組織應從關心熱點問題入手,發動農民,出資出力,解決村、社道路"雨天泥濘、秋季塵飛"的局面。

          5、希望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要求構筑政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發揮公共財政職能,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使農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6、希望各級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兩手抓。在落實財力投入的同時,希望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層黨的建設,培養農民創造新精神,通過創業改善自己生活,幫助困難群眾致富,共同建設文明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7、希望以實施提高農民素質為依托,培育新農民。"三農"問題的核心是提高農民素質。應依托產業發展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面向市場為農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使60%以上的適齡農民成為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就業能力的新型農民。

          8、希望以創建文明村社為先導,塑造新風貌。應著力整治農村環境,植樹造林,美化、凈化村容鎮貌,盡快改變農村的臟亂差現象。同時,扎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9、希望有好的基層帶頭人和村級領導班子。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也是建設新農村的組織實施者。通過走訪發現,全鎮51%的農戶認為,現在的村委會實行“村民自治”以后,沒有很好地發揮好自治作用,更有一部分人認為“根本自治不了,自治就成了一盤散沙”。因此希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創建好班子作為農村各項工作的龍頭,通過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提高農村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10、希望以抓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重點。抓農村社會治安要以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為突破口,俗話說:"游手好閑",人們都有事干了,小偷小摸和聚眾賭博現象自然會銷聲匿跡;另外要對外來走村串巷的流動人口加以監管,避免不法行為發生;對村民要適時進行法制教育,嚴禁邪教等違法亂紀行為在農村中蔓延。

          11、希望注重農村教育。孩子是社會發展的希望,再窮不能窮教育。從長遠考慮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壯大師資力度,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推進農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規模和現代化水平,節約資源;減免農村義務教育費、以及到城市就讀借讀費,讓城鄉教育同步發展。

          12、希望整頓農村藥品市場,進一步加大新型合作醫療的減免力度,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務工作人員的醫療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大對藥品的監督管理,嚴禁假冒偽劣和過期藥品在農村市場橫行?刂扑幤穬r格,讓農民能夠看得起病,放心看病。オ

          二、當前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建議

          突出問題:文化生活單調,基層文化建設滯后。農村文化事業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缺乏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民間文化遺產得不到發揮和有效保護。村級的文化室名存實亡,適合農村的各類科普資料缺乏;農村有線電視普及率不足35%,農村文化生活匱乏;導致賭博等不良現象突出。廣大農村群眾舊習俗、舊觀念束縛嚴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眾創新意識不強,不思進取,小農經濟意識色彩濃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農觀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難以接受新文化、新技術和新觀念,阻礙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因此,應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引導農民樹立科學觀念,消除愚昧、落后的舊思想、舊觀念。鎮、村兩級應通過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幫助 農民劃清科學與迷信、文明與愚昧的界限,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從根本上鏟除愚昧、迷信賴以存在和蔓延的社會土壤。各部門應努力抓好基層文化陣地建設,以寓教于樂、健康 向上的群 眾性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來占領農村陣地,抵御和消除不良文化對農村的侵襲。要狠剎封建迷信歪風,對當前小廟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風,要結合農業農村現代化教 育,采取教育與懲戒并重的方法,加大打擊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銳注意各類宗教活動在農村中的新動向,對于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動,堅決取締和制止,對于民間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職業者,應一打到底,徹底凈化農村社會風氣;并通過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和宣傳教育,使賭博等不良社會風氣有所改變。應著力整治農村環境,植樹造林,美化、凈化村容鎮貌,盡快改變農村的臟亂差現象。同時,扎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防止“形式多于內容”。即在新農村建設中,應作出詳細的規劃和年度計劃,并嚴格圍繞所作的規劃、計劃內容來實施,在防止只搞宣傳發動不注重實施行動的傾向。

          2、要防止“不聯系實際,想當然”的現象。由于受農業基礎、農業推廣水平等因素影響,在新農村建設工作,在制定具體方案過程,應充分考慮各地區的經濟總量、農民收入水平、增長速度等因素,盡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案,以縮短村與村、組與組、地區與地區之間差距,以防止新農村建設乏力。

          3、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是新農村建設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內容,在工作中,應做到一手抓經濟一手抓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硬,以促進新農村和諧發展。

          4、要防止只注重農村建設,不關心小城鎮建設,導致整體發展緩慢,城鎮化水平低,輻射帶動力弱,城鎮二、三產業發展緩慢,推動力不強,不能有效吸納剩余勞動力的現象。

          四、農民群眾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愿望和要求

          1、由于農業基礎薄弱,希望繼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中低產田改造等基礎設施。

          2、隨著人口增長,飲水問題不斷突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現有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合理調配使用,以減少用水糾紛。

          3、在村組道路建設中,希望上級有關部門能夠適當補助。

          4、希望繼續加大“整村推進”和“小康村建設”扶貧項目的實施力度,分步分批實施,最終在所有村、組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項目。

          總之,通過各級部門與廣大農民群眾的不懈努力,最終實現“環境優美、村舍整潔、經濟繁榮、民主法治、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會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2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宏大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真正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各方面的任務完成好、落實好,關鍵在人。因此,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一、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努力把基層領導班子鍛造成新農村建設的“火車頭”

          抓住關鍵,健全選拔任用機制?h、鄉、村領導班子和干部是新農村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因此,要積極探索建立科學規范、充滿活力、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干部選拔任用新路子。結合縣、鄉、村班子換屆,優化結構,大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專業型人才,增強班子的整體執政能力。探討“公推直選”、“兩推一選”、“一肩挑”等做法,努力建設科學發展、致富群眾本領強,執行政策、依法辦事本領強,化解矛盾、促進和諧本領強,艱苦奮斗、務實創新本領強的基層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在新農村建設中“能干事”。

          突出重點,建立激勵保障機制。一方面,要突出思想政治建設,積極引導基層領導班子和干部深入學習領會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和目標要求,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把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上來,把新農村建設作為己任,激發他們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新農村建設中“想干事”;另一方面,要完善工作推進舉措,通過落實責任、辦點示范、完善考核,充分激發基層領導班子和干部在“生產發展”中發揮定向作用,在“生活寬裕”中發揮幫扶作用,在“鄉風文明”、“村容整潔”中發揮治理作用,在“管理民主”中發揮主導作用,統籌協調抓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干成事”。

          二、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努力把廣大農村黨員教育成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

          教育培訓實行由重視理論培訓向重視能力提高轉變。新農村建設也要發揮我們的政治優勢。就是要努力抓好農村黨員隊伍建設,加速培育一支始終走在時代發展前列的中堅力量,形成在新農村建設中充分發揮作用的致富帶頭人群體。因此,要科學制定黨員培訓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規劃,豐富充實培訓內容,在組織黨員學習政治理論的同時,更應把現代理念、科技、管理、法律、實用技能等方面的知識納入黨員教育培訓內容;創新教育培訓方式,針對黨員的實際需要,實行菜單式教學,做到教與學對路、學與用對路,激發黨員參加教育培訓的熱情,著力提高農村黨員創業致富的能力、組織發動群眾的能力、協調利益關系的能力、為民辦事謀利的能力,為新農村建設做貢獻。

          作用發揮實行由依靠組織引導向依靠內力推動轉變。通過開展黨員掛牌上崗、設崗定責、結對幫扶等活動,亮明黨員身份,增強黨員的身份榮譽感;通過完善黨內民主決策、常任黨代表建議案辦理、“公推直選”鄉鎮黨委負責人、黨務公開等制度,擴大政治參與,增強黨員的政治責任感;通過落實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黨員的要求,關心愛護黨員,增強黨員的組織歸屬感。引導廣大農村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爭做執行政策的模范、帶頭致富的模范、和諧穩定的模范、服務群眾的模范、文明新風的模范。

          三、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努力把鄉土人才開發培養成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

          拓寬渠道,走好育才路!皣圆帕ⅲ圆胖,業以才興!币虼,我們一方面要打破人才流動“瓶頸”,使城市人才向農村自由流動;定期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農村掛職鍛煉,直接服務于新農村建設第一線;采取新錄公務員到農村實習、招聘村務助理、選派農村優秀青年到高等院校深造等途徑,全面提高農村大學生覆蓋率。另一方面,要借助勞動就業、農廣校、農村遠程教育等平臺,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崗位技能、實用技術培訓,使廣大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培訓,提高鄉土人才總量;通過評選表彰“農村致富明星”、“農村帶富能手”、“遠教學用標兵”、“優秀民營企業主”等,激勵廣大農民成長為農村能人;讓鄉土人才每人聯系3—5戶搞好幫帶、擔任村級組織或產業協會職務、列席支村兩委會議、參加黨組織活動、吸收為村級后備干部等,讓他們盡快成長,引導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促進黨員與鄉土人才的良性互動。

          創新機制,念好用才經。發揮“培養一批能人,帶動一方發展,搞活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群眾”的人才效應。引導有一技之長的“土專家”、“田秀才”搞好傳幫帶,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發揮科普效應;引導鄉土人才創辦、領辦經濟實體,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發揮示范效應;通過鄉土人才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學用科技的進取意識、勇于超前的經營理念,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吸引廣大農民群眾跟著學、跟著干,發揮感化效應;通過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吸引在外致富的能人返鄉“二次創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發揮回流效應。

          四、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努力把廣大農民造就成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

          要注重依靠農民。胡錦濤同志指出:“廣大農民群眾是推動生產力發展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成敗的關鍵!币虼耍覀円皇且浞职l動農民。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只有使億萬農民認識到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業,才能最廣泛最充分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要充分尊重農民的選擇。新農村建設的規劃怎么做,項目如何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保留什么,改造什么?都要充分聽取農民意見,讓農民自己決定。農民不想干的事強制著干,這種“貓頭鷹抓耗子──干好事、背罵名”的錯誤我們不能再犯。三是要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即在推廣農業科技、引進先進農業技術、培訓農民技能、維護農民權益等方面的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四是要充分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完善“一事一議”和村務公開等制度,探索建立村民理事會等民主管理組織,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群眾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要注重培育農民。就是要以實現農民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促進農民由傳統人向現代人轉變。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努力。當務之急是:一是大力加強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科技入戶工程”,增強農民的務農技能,提高農民的就業能力;二是注重培養農民的創業意識和市場經濟意識,盡快實現“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三是全面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康素質,通過加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道德教育,完善鄉村文化設施和扶持發展文化團體,建立健全農村養老、幫困助學、新型合作醫療等制度,開展爭創“文明村鎮”、“五好家庭”、“星級農戶”等活動,積極引導和教育農民遵紀守法、提高修養、崇尚科學、移風易俗,使之走向富裕、邁向文明,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新型農民,從而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3

          **區始終以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以加快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夯實基礎設施為依托,以發展特色產業為動力,以助農增收為目的,因地制宜,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新農村建設情況

          1.特色鄉村建設有了新成效。東龍鎮列入了自治區第一批百鎮建設示范工程,鎮區亮化工程等部分項目已開工建設。樟木金洋小區二期等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三里新街小區、五里商貿小區、大嶺富嶺小區等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推進。**鎮龍鳳村、姚山村立足生態農業發展,部分村屯規劃設計完成初稿,為村屯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2.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深入開展“清潔鄉村”活動,建立完善了長效工作機制,以良好成績通過自治區考評驗收組驗收,被評為一類縣市區。扎實開展城鄉風貌改造工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程、“雙違”整治活動和市容市貌集中大整治活動,啟動“美麗**·生態鄉村”活動,全面治理城鄉、農村臟亂差的現象,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二、新農村檔案工作開展情況

          1.區檔案局將農村檔案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鄉鎮全面開展了爭創合格檔案室活動,各行政村也全面開展了建檔立卷工作,通過爭創,鄉鎮檔案室10%達到合格標準,比“十一五”末增長100%。

          2.依法治檔,執行一年一度的檔案工作年檢和配合執法檢查,每年進行行政執法檢查及專項檢查次數不少于2次。通過檔案執法檢查及時糾正和發現制止檔案管理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3. 做到每年對區直和鄉鎮檔案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累計培訓3500人次。通過培訓有力提高了我區檔案隊伍的綜合素質,極大地促進了我區檔案事業的發展。

          4.不斷完善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長效管理機制體制、農村檔案資源體系、檔案利用體系和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全區新農村建設檔案事業的全面進步。

          三、存在的問題

          1.檔案管理意識淡薄。部分村干部對檔案工作重視不足,認識不到位,支持力度小、解決問題少。有些檔案資料沒人過問,沒人管理,無法及時歸檔保存,造成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流失。還有部分人員對檔案綜合管理認識上有差距,致使一些辦事處、行政村檔案室僅保存較單一的文書檔案和會計檔案,而土地承包、村務公開等其他檔案均存在整理不規范,管理不集中。

          2.分管領導不明確,人員不到位,制度不完善,責任不清楚,影響農村檔案工作正常開展。

          3.檔案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村檔案基礎設施不完善,部分村沒有建立完善檔案室,檔案的安全狀況令人擔憂。

          4.檔案人員更換頻繁。部分行政村檔案管理人員經常更換,不利于檔案工作的開展。

          四、改進措施及建議

          1.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針對鄉鎮對檔案工作不重視,將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和督導力度,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全區新農村檔案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2.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為確保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化開展,形成常抓不懈的管理機制。要進一步在組織領導、業務培訓、經費投入、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高村級檔案建設的標準和水平。

          3.進一步強化協調配合。逐步建立以檔案部門為主,相關職能部門配合的檔案工作協調機制,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確保新農村檔案工作任務落實。

          4.進一步強化檔案利用服務。在收集和保管好檔案資料的同時,更加注重利用檔案為農村的建設、發展和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有效的服務,發揮檔案應有的作用,使檔案工作充滿生機和活力。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4

          鄉村公路是鄉鎮人民對外聯系、發展經濟、交流文化的紐帶。近幾年,我縣鄉村公路建設發展較快,全縣交通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但是對于鄉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問題,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妥善解決,長期需要上級投入。沒有投入,公路質量就逐年下降,致使很多鄉村公路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為解決這一問題,xx鄉、xx鄉結合產業發展,探索鄉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機制,改變了過去鄉村公路建設難、管理難、養護難的狀況。

          兩鄉交通概況

          xx鄉地處渝鄂邊境,原有12個行政村,1968戶,6996人,地域面積75平方千米。境內公路,1981年建成,當時作為省道,路況較好,國家每年撥付?,統一組織道路的養護。1990年后國家不再統一組織維護,鄉政府缺少資金,公路養護便無法落實。經年累月,致使該段公路路面大坑套小坑、大槽套小槽,過往運煤、運貨車輛都帶著鋤頭、被子、方便面,司機開一段車,又下來用鋤頭填幾個坑,陷車、斷軸、破胎或堵車就卷著被子在車里睡覺,37公里路車輛正常行駛就需11個小時,如遇堵車,常要三五天才能疏通。

          xx鄉位于縣城東部渝鄂交界處,原有7個行政村,1870戶,6700人,地域面積48平方千米,素有 煤炭之鄉 之稱,以前只有唯一一條通往縣城的公路,全鄉的煤炭都是通過這條路顛簸45公里,運至縣城碼頭,再借助長江水道輾轉到其它地方。為降低運輸成本,1979年,鄉里決定打通zz至長江邊一渡口的出境干道,鄉里召集民工修建了3公里后,由于技術方面原因而擱淺。1985年,鄉里再次召集村民民工建勤修路,在原有基礎上延伸了8公里后不了了知。1990年,鄉里又一次牽頭修路,將原來的測設方案完全否定,重新進行了勘測,修至11公里左右,因為資金、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再次擱淺。1999年,在有關部門的幫扶下,xx鄉第四次實施長紅公路的修建,歷經兩年,終于實現了初通,但路基不牢、路況極差、無人管護, 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 便是對它的真實寫照。并且鄉政府還欠下160多萬元的債,攤下一大堆遺留問題。

          二四層法 化解公路建管難題

          xx鄉和xx鄉境內都蘊藏著豐富的煤礦資源, 近幾年,兩鄉以煤炭為主導的產業得到迅猛發展,交通運輸量大幅度增長。去年,xx鄉原煤產量達到12萬噸、烤煙4500擔,xx鄉原煤產量達到25萬噸。隨著兩鄉產業的快速發展,本就癱瘓的公路,已成為制約兩鄉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打破這一瓶頸,鄉黨委、政府一般人在對轄區已形成規模的煤炭企業經營現狀進行深入調查、論證后認為,從產業發展角度,兩鄉道路最大的收益戶是煤炭企業,解決道路管養問題,可以探索企業參與的路子,改善企業只用不管的道路建管現狀。于是,兩鄉提出了由政府統籌,煤炭企業出資的辦法,著手開始鄉村公路建管各項工作。并從統一思想認識、精心制定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進行長效管護四個層面探索出鄉村公路建、管、養的長效機制。

          第一層:統一思想認識。讓企業自愿拿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針對這一困難,兩鄉分別成立主要領導為組長、鄉鎮干部全部參加的思想工作小組。從煤炭產業發展、煤炭企業發展的角度,從為群眾辦好事的角度,進行宣傳發動,與企業負責人交心談心,耐心的同企業老板計算道路整修后運輸成本降低、產量提高、企業效益的增加值,對比分析整修公路投入與實際產生的效益比,讓企業認識到整修公路是企業發展的需要。xx鄉采取主要領導與分管領導一人一礦,分片發動,據介紹,為做通某煤炭企業的思想工作,負責該礦的鄉領導曾連續三天在煤礦吃、在煤礦住。zz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則實行白天工作,晚上登門的辦法,開展這項工作。

          動員企業的同時,鄉鎮干部還走村入戶,以院壩會等形式,進行公路整修宣傳,結合鄉里煤炭、蔬菜、烤煙、藥材、農產品運不出去,生活、生產物資運不進來,過往司機和行人談 路 色變的道路狀況,給群眾分析公路整修后帶來的好處,讓群眾知道修路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企業的需要,更是惠及自己的大事,使廣大群眾積極支持道路的整修。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鄉煤炭企業后悔自己沒有及早重視運輸道路建設,影響了效益,思想很快統一到鄉黨委、政府的認識上來。群眾也對鄉上的這些行動拍手稱快,表示一定積極支持。

          第二層:精心制定方案。在煤炭企業同意自愿出資后,兩鄉庚即成立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出資企業負責人為副組長,鄉鎮干部、村社干部為成員的公路整修領導小組,制定公路整修具體方案。一是決定公路整修統籌協調工作和資金的管理由鄉政府負責;二是制定整修公路的規模、工期、工程質量、青苗損失、安全措施、獎懲辦法等,如xx鄉要求整修的公路背水溝要暢通、鋪三米寬的碎石、路面不準有大于10厘米的坑;三是落實各煤炭企業出資比例,xx鄉由境內的四家煤炭企業承擔道路整修資金。zz鄉由兩企業負責公路的整改資金及zz鄉政府在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債務償還。

          制定方案的過程中兩鄉還重點抓住三個環節:一是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廣泛聽取出資企業的建議,盡可能的尊重企業的意愿,xx鄉曾四次向企業印發意見征集書、兩次組織企業討論規劃,xx鄉曾三次召集企業負責人對規劃進行討論;二是強化村社干部大局意識和為公路整修的服務意識,使村 兩委 主動配合公路整修;三是廣泛聽取群眾對公路整修的意見和建議,并通過村社 一事一議 ,完善公路整修過程中有關群眾損失補償的辦法。

          第三層:認真組織實施。為確保公路整修的順利進行,xx鄉和xx鄉成立了統籌協調組、財務管理組、材料采購組、質量安全巡查組、矛盾糾紛調解組和公路整修組,實行統籌協調、分組作戰。統籌協調組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企業負責人和村社負責人為成員,重點負責公路整修過程中各組之間的工作協調、與鄰近鄉鎮在整修過程中需要進行的協調工作。財務管理組由鄉長任組長,企業代表為成員,負責公路整修的經費管理。材料采購組由一名副鄉長為組長,企業代表為成員,負責炸藥、石子、水泥等材料的采買。質量安全巡查組由鄉政府與企業代表組成,全天進行安全和施工質量巡查,對發現的問題責令施工隊現場整改。矛盾糾紛調解組由鄉和村社干部組成,負責對施工過程中沿路植被、農民莊稼被損等可能發生的糾紛進行調解處理。公路整修組由鄉政府、企業負責人組成,負責組織具體整修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兩鄉還強化 三公開 ,一是公開經費的開支,設立公示欄,隨時公布開支情況,每月由出資企業負責人集體對開支情況進行審核。二是公開材料采買,各項材料的價格由政府、企業負責人按照 質中求廉 的要求共同決定。三是公開質量巡查情況,做到每天一公布,每半月一評比。

          交通改善促進產業發展

          通過 四層法 ,xx鄉投資110萬元,完成37公里的公路整修,原來車輛正常行駛需11個小時,現在只要2個小時;xx鄉投資310萬元,完成全長18公里的公路整改,政府在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債務全部償還,運煤里程比原來減少27公里,每噸煤炭運費降低6元,過去一天跑一趟,現在每天可跑兩趟。公路建設大大改善了投資環境,擴大了兩鄉對外經濟技術和物資交流,加快了優勢資源開發,在去年基礎上,今年xx鄉原煤產量增加5萬噸、烤煙產值增加177萬元,xx鄉原煤產量增加5萬噸。長效管護機制的建立為兩鄉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基礎條件保障。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5

          縣城是一個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個縣最敞亮的窗口,縣城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既反映黨委政府的發展脈絡,也呈現該地區人民的精神風貌,更能夠看出居住于此的人們的時代氣息和生活熱情。圍繞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這個議題,筆者深入崇文鎮、住建局、城管中心等21個單位,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議、進行實地視察調研等方式,查找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究縣城建設與管理的辦法,以期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縣城建設與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陵川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打造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閑旅游健康度假中心的目標,大力推進縣城建設與管理,縣城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縣城建設步伐加快,發展框架持續拉大。近年來,陵川縣確立了北控、南擴、東進的建設思路,提出了一心、兩軸、四片區的建設目標和規劃布局,將縣城規劃范圍由17村(社區)擴大至23個村(社區),控規面積由30平方公里擴大至53平方公里,拓展了縣城發展空間,提升了縣城綜合承載能力,為人口集聚、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推進奠定了基礎。

          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市容市貌明顯好轉。陵川縣委、縣政府不斷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工作,先后開展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年和城鄉環境整治推進年活動,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全力提升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建成了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縣城范圍內推行垃圾不落地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日清日運,環境衛生狀況明顯好轉;在縣城主要街道路口和事故易發路段完善了紅綠燈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和交通信號燈;在縣城主要街道安裝了隔離護欄,施劃了標志標線,加強了交通治安秩序整頓,規范了交通秩序。加大了墻體美化、街巷硬化、社區綠化、街道亮化、空氣凈化推進力度,美麗縣城建設初見成效。陵川縣城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衛生縣城,20xx年獲得全省十佳衛生縣城榮譽稱號。

          重視縣城綠化美化,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縣委、縣政府從綠化美化入手,實施了環縣城綠化工程,完成綠化面積近3000畝;實施了崇安公園、郝經公園等景觀公園建設和綠化工程,園林綠化面積達到400余畝;實施了縣城主、次干道的綠化工程,綠化里程達20.9公里;實施了社區公共綠地建設工程,綠化覆蓋率達38.8%,綠地率達31.2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5平方米。近四年來,縣城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年均達355天,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100%,縣城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公共服務持續跟進,民生工程惠及百姓?h委、縣政府把民生改善作為縣城建設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縣城集中供水、供熱、供氣工程。目前,縣城建成區內,自來水管網集中供水覆蓋率達到99%,飲用水安全水質達標率100%;集中供熱管網覆蓋面積達到191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達到70%;集中供氣管網覆蓋9300戶,用氣戶數達到6750戶,集中供氣率達到70%。狠抓了教育基礎設施改善,縣城高中達到44軌,初中38軌,小學24軌,幼兒園達到13所。在縣城內公共場所配置了體育健身器,新建了棋源廣場公益大舞臺,新開工了城南全民健身公共體育場項目。保障性住房建成766套,緩解了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壓力?瓦\中心即將投入使用,城市公共交通有序發展,為群眾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務。

          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所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縣城規劃統領不夠。縣城總體規劃不能有效發揮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有總規無詳規,使規劃的剛性約束力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在縣城的建設中,出現了公共活動場所建設滯后、公共活動空間受擠壓、道路交通不暢等現象。

          縣城管理合力不足。目前,縣住建局、城管中心、國土局、交警隊、崇文鎮及七社區均有縣城建設與管理的監管職責,但協調配合不到位,遇到難題有相互推諉現象,使一些焦點難點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6

          一、基本情況和取得成效

          X街X道為區委、區政府所在地,原轄30個自然村,全區部分行政村規模調整后改為27個社區,總面積47.97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農業人口4.4萬,人均耕地0.2畝。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近年來,XX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發展和穩定兩大主題,全面加快推進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積極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實現了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新跨躍

          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前提。近年來,XX街道堅定不移地實施“興工強街、借力發展”戰略,致力做大經濟總量,切實增強發展后勁。,全街道實現地方生產總值43億元,財政總收入3.7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25億元,被評為全國千強鄉鎮,實現了經濟發展的新跨躍。

          一是實施“四個一批”工程,強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通過實施“深化改革、改制一批,培植骨干、帶動一批,放寬政策、擴張一批,科技創新、提升一批”的措施,有力推動了全街道的經濟發展。目前,全街道共有各類民營企業400多家,個體工商戶4000多戶,工業產值年均增長24%,經濟技改投入年均增長20%。在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同時,各村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建設大型批發市場、提供優質服務等方式,積極拓展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上取得了明顯成效,如朱陳西南、于泉莊等村依托XX陶瓷產業優勢,分別建起建材批發市場和陶瓷商城,增加了集體收入,同時也帶動了餐飲、娛樂、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二是突出“三個重點”,促進農民增收。突出現代農業建設,把“奶牛富民”工程和“農業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示范工程作為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的龍頭工程,加快養殖業發展;突出富余勞動力轉移,大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增強再就業能力,幾年來累計轉移富余勞動力3萬多人;突出第三產業發展,以老206國道、新206國道和龍潭商業街為軸線,建成“工”字形商貿區,大力發展餐飲、娛樂、商貿、物流業,膨脹第三產業規模,促進了農民向商人的轉變。,全街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100元。

          三是實施“工業反哺農業”,讓群眾享受到發展成果。實行“多予、不取”,徹底免除了農民的“三提五統”,大部分村免費為群眾供應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為老年人按月發放一定數量的生活補助,朱張橋西南、河北等村還在農業生產中免費實行“統一耕地、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澆水、統一收割”服務,使農民能夠騰出更好的時間發展經濟;完善保障機制,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97%,15個村居利用集體積累為群眾墊付參;。

          (二)圍繞“鄉風文明、村容整潔”,開創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奎年來,著眼于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提升XX形象,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全力打造“文明XX”。積極組織各種文明先進評選活動,經常開展以“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教育活動,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和公民思想道德實踐活動,廣大農民文明程度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各村普遍建起了高標準的農民文化大院,組建起農民秧歌隊,農閑季節、重要節日組織演出,極大地豐富了農民業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質,湖南崖村的秧歌隊每年都被選拔參加市里的會演,連續5年獲得“金龍獎”。

          二是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全力打造“平安”。深入開展了基層“創安”活動,強化科技防范,建好社區科技防范網絡,加強群防群治網絡建設,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安工作,促進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機結合,構筑起全方位的立體防控體系。韋姜屯村投資20多萬元,在轄區范圍內建立了全方位的電子監控系統,朱張橋溝東村20xx年如一日,堅持村民夜間義務站崗制度,有效地維護了治安穩定;認真落實信訪工作“一把手工程”,進一步健全領導常年接待、下訪接待和信訪包案制度,全面落實農村財務管理、各業承包公開招標、宅基地規劃等制度,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解決,努力把信訪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去年以來,街道辦事處投資50萬元,對敬老院進行了徹底改造,投資200多萬元,對建設街、寶泉路西段和羅六路南段三條道路進行了改造,投資30萬元對中心小學教學樓進行了擴建,這些實事,深入民心,真正使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成果實實在在地體現到了群眾得實惠上;

          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大力實施舊村改造工程,幾年來先后有朱張橋西南、朱陳西南、于泉莊、湖南崖、韋姜屯、閆泉莊等近二十個村實施了舊村改造,開發金湖、金泰等居民小區13處,吸納城區人員3萬人,改善和解決了城區2萬多居民的福利待遇,全街道人均居住面積為27平方米,村居主要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率達100%,自來水入戶率達9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5%;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去年春節前,街道拿出50多萬元專項資金,以“以獎代補”的形式,組織各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三)圍繞“規范運作、管理民主”,構建起農村政治文明建設的新格局

          奎年來,XX街道緊緊圍繞發展農村民主,以基層黨建為重點,牢牢把握配強班子、完善制度、規范運作三個關鍵環節,堅持規范與創新并舉,營造了農村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一是配強班子,夯實基礎。底成功對黨支部、居委會進行了換屆選舉,運轉過程中又對個別素質差、能力弱的干部特別是支部書記進行了調整。針對各村不同情況,重點采取“選”、“派”兩種方式選拔任用支部書記。去年以來采取“選”的方式對6個社區的班子進行了調整,調整支部書記6人。對朱張橋東南、連泉莊采取“派”的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完善制度,推進黨員干部管理科學化。建立農村干部管理制約機制和利益導向機制,制定了農村干部經濟待遇德、能、勤、績、廉“五掛鉤”制度,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出臺了《關于嚴肅勞動紀律強化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意見》,對農村干部應遵守各項紀律進行細化,制定了“十四不準”,促進了干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實行干部任期目標承諾制,制定了《關于嚴格落實干部任期目標承諾和踐諾獎懲制的意見》,與當選的村干部和班子簽定了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責任書,面向黨員群眾公開承諾,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三是規范管理,推進居務運作正規化。出臺了《村級規范化管理實施細則》,建立了兩委聯席會議制度和黨支部向黨員、居委會向黨支部、居委會向居民代表定期報告工作制度,進一步深化了居務公開民主管理,重要事項實行全面公開,廣泛聽取群眾對集體事務的反映、意見與建議,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綜上所述,該街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二、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群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比如,有的認為建新農村就是蓋新樓房,建新農村就是修新馬路,忽視了全面發展,忽視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還有的認為建新農村,是中央提出來的,應該由上面拿錢解決,忽視了新農村建設要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還有的認為建新農村,就要馬上將現有的自然村落拆遷,進行統一建設,忽視了新農村建設要立足各地實際,循序漸進,不能急躁冒進。

          (二)失地農民眾多。作為全區工業基地,失地農民逐年積累,數量眾多,全街道失地農民人口達到人,占全部人口的%,人均耕地為0.2畝,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很大壓力。一是失地失業,生活難。多數居民失地,未能得到很妥善地安置,基本上失去了養活自己及家人的經濟來源,為其生活及家庭的生存構成極大的威脅。二是補償標準低,再發展難。由于當時土地占用補償制度不健全,因為政府行為等多種因素,多數土地補償標準低,甚至無償占用,為居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困難,為社會穩定埋下了隱患。三是居民成為社會“邊緣人”,獲得社會保障權難。農民失地即為非農民,失去了土地的社會保障權,但相關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缺乏,難以獲得城市人所享有的基本養老、醫療及各種福利等社會保障權,全街道養老保險參保率僅達到4%,農村弱勢群體保障體系薄弱。

          (三)集體收入不平衡。由于各種原因,村居之間發展不平衡,經濟條件好的村莊與差的村莊差距太大,個別村居基層集體經濟相對薄弱,部分村因歷史原因集體經濟負債重,經濟收入渠道少,但用于居民的福利、老年人保障等支出費用巨大,正常的辦公費用基本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如此次調研的湖南崖村,每年用于基礎刻育、村莊建設、發放居民面粉糧油、交納居民電費水費等開支大約為120余萬元,村集體僅靠收取沿街商品房等收入,收大于支,難以維持正常運轉。阻礙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合理配置的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未形成,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仍然很大。

          (四)居民素質偏低。當前,絕大多數居民的素質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思想方面,思想比較保守,傳統意識比較牢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文明意識方面,贍養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滑坡趨勢,公共衛生、熱心公益等集體觀念逐步淡化,亂堆、亂放、家庭衛生問題比較突出,婚喪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行為依然存在。

          三、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認識是前提,規劃是龍頭,產業是支撐,投入是基礎,制度是保障,農民是主體,F根據我們調查的情況,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加強宣傳發動。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讓基層干部、社區群眾全面理解20字方針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含義,切實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群眾的意愿,鼓勵群眾勇于創新,積極改革,大膽實踐,調動他們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加強教育引導,強化國家政策方針、法律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覺悟,增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的認識,防止出現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緒。切實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幾個新農村建設取得一定成效的村的經驗表明,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尤其是村支部書記作用的發揮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因此,必須選好、配強農村支部書記,加強培訓教育,并充分發揮好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二)制定規劃標準。在本次調研的基礎上,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鄉聯動、統籌發展,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本區域生產生活發展、土地狀況、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城市化進程等,確定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階段性標準。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總體規劃,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建設重點、實施步驟和工作措施,在此基礎上,細化目標任務,制定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結合實際,分步實施,經濟條件好的村居可以先行一步,經濟相對落后的村居要創造條件穩步推進。

          (三)突出建設重點。針對街道實際,重點抓好以下七個“突破口”,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是以強化為民服務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為民服務大廳的作用,強化為民服務意識,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尊重群眾意愿,維護群眾利益,增進群眾福祉,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二是以經濟發展為突破口。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離開了發展,新農村建設就成為無源之水。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扶持,千方百計地發展村(居)集體經濟,拓寬村(居)集體收入渠道,增加村集體收入,為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福利待遇奠定堅實的基礎;想方設法地優化環境增加群眾就業、經商的機會,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努力在二、三產業上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切實提高群眾的收入,以保證新農村建設穩步、持續推進。

          三是以“五改”為突破口。全面實行改水、改廁、改路、改灶和改圈,徹底清除垃圾堆、柴草堆、石頭堆和糞堆,對社區大街小巷、居民庭院進行凈化、綠化、美化,改變傳統觀念,提高居民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保護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文明鄉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和諧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是以提升群眾素質為突破口。加大對群眾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強化對外出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五是以加強民主管理為突破口。引導農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全面實行村干部“直選”和村支部“兩推一選”制度,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六是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突破口。圍繞改善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加快推進舊村改造,大力實施小區開發,全面搞好水、電、暖的配套設施,建設一批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大型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讓群眾享受到城市居民享受的待遇。

          七是健全社會保障為突破口。全面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機制,加快農村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對被征地農民的補償辦法,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探索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使城鄉居民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卡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要建立全社會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激勵機制,引導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各界人士對鄉村進行結對幫扶。要加強輿論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7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建致富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是農村生產發展的關健。最近,如何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引起了市級相關部門的廣泛重視,為了切實弄清農村土地流轉和加快農村生產發展的關系,永川區板橋鎮新農村建設土地流轉工作調查組從XX年4月5日至4月18日對全鎮土地流轉的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情況整理報告如下:

          一、 土地流轉的總體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8年二輪土地承包截止今年3月底,該鎮農村土地流轉涉及的村數12個,占總村數的100%,涉及的農戶3003戶,占總農戶的26%,其中土地流出的農戶2843戶,占總農戶的24.6%,土地流入的農戶160戶(另外,單位和外地業主來鎮承包3起),占總農戶的1.4%,土地流轉面積3794畝,占承包土地面積的12%。

          二、 土地流轉的幾種模式

          流轉的主要形式是轉包、轉讓和入股。在總的農地流轉面積中,轉包、轉讓的`比重最大,兩者相加所占比重55.2%,入股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44.8%。

          1、 干交錢糧型。一是魚鴨工程建設,業主轉包稻田,每年按600-800公斤稻谷/畝支付轉出方或按照當年稻谷市場中等價支付現金;二是業主承包退耕還林地間隙種植苦蒿,每年按50元/畝支付租金。

          2、 入股分紅型。農戶以退耕還林地入股,業主投入種苗、管護等資金,收益按比例分紅。

          三、 土地流轉的特點

          隨著取消農業稅,新一輪的農地流轉呈現出以下新特點:一是從無償流轉向有償流轉轉變。過去種糧大戶承包的糧田大都是免費的,個別還要轉出戶自己負責上交農業稅,隨著農業稅的取消和效益農業的發展,土地承包費水漲船高,每畝水田年承包費高的已接近600元。二是土地流轉全面擴展。不管是農業產業發展或是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經商,土地流轉步伐明顯加快。三是從農民相互間的自發流轉向組織化、有序化流轉發展。通過該鎮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委員會幾年的不懈努力,搞好服務和鑒證,促進了土地流轉。四是農地流轉后的經營內容從種糧為主轉向發展高效種養殖業。五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土地流轉,制定了加快土地流轉、發展效益農業的優惠政策,免收土地承包合同鑒證費用。

          四、農村土地流轉的效果

          1、克服了小規模家庭經營的局限性,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

          在家庭經營長期不變的情況下,克服當前農戶小規模經營的局限性,走專業化、規;、商品化、現代化之路。通過土地流轉把零星的土地使用權從千家萬戶農民手中集中連片,按效率原則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進行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農業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有利于農民間的分工與專業化、使農業生產逐步走上“專業化分工、規;a、產業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的發展道路,實現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

          2、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

          土地流轉,加速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了該鎮農業特色經濟的建設和發展。

          一是以涼風埡等村為基礎的魚鴨工程基地。通過農戶轉包、倒包等形式共流轉土地1294畝,現全鎮已形成池塘養殖面積5500畝,年出欄商品鴨400萬只、產成魚1700噸,魚鴨總收入達7700萬元,純收入實現1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75元。如涼風埡村流轉農戶土地284畝,現已建成魚鴨立體養殖面積800畝,其中尖山9社流轉土地59戶73畝,使土地不斷向大戶集中,現形成集中成片魚鴨立體養殖面積150畝;同時,有3戶農戶到臨近村社承包土地13畝,發展魚鴨立體養殖,現共有養殖大戶20余戶,使該社成為全鎮魚鴨立體養殖的核心示范區。農業結構調整、發展效益農業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一方面土地流出農戶的承包收入明顯增加,據調查分析,凈種稻田一般中稻畝產500公斤,再生稻畝產100公斤(部分稻田和深腳冷浸田無再生稻),全年稻谷總收入600元左右,畝生產成本250元,純收入350元左右;而農戶間轉讓的土地年干收稻谷650-800斤/畝,畝平純收入在450元以上。另一方面,土地流入的農戶通過規模經營同樣增加了收入,如涼風埡村尖山9社的徐開紅,XX年建有魚鴨立體養殖面積12畝(其中轉入土地7.5畝),年產成魚4.5噸,出欄商品鴨3萬只,魚、鴨總收入47萬元,除去承包費用3400元,再除去其它生產成本,年獲純利潤7萬元,全家3口人,人平純收入實現23000元。又如大橋6社的候云剛,XX年底承包汪家巖村菜園4社24戶稻田15.6畝發展魚鴨養殖,預計今年可產成魚4噸,出欄商品鴨1萬只,獲純利2萬元以上。 二是林業特色經濟。結合退耕還林政策,為了加強林地管護,充分發揮林地效益,我鎮積極引進業主,流轉林地2500畝:一是在柳溪村流轉林地700余畝,發展花椒種植,現已基本見效。二是在大坪、柳溪、古佛村流轉林地1000余畝,發展速生桉種植,現正在栽植。三是在汪家巖村流轉林地800畝,發展苦蒿種植,預計今年即可見效。通過林地流轉,退耕農戶不用投入種苗、肥料和管護費用,每年便可獲得245元/畝的國家糧食補助費和管護費。同時可為業主務工獲取收入,產品收獲后并取得5:5—2.5:7.5不等的分紅,促進了農民增收。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8

          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近年來涿州市按照“工業立市、以城興市、借京強市”的發展思路,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統領農村工作全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梯次推進,通過典型引路,創新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在各項建設中,涿州市的新農居建設獨具特色,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曾對此進行過專題報道?梢哉f,在新農村建設方面,涿州市已經邁出了很大的一步。對涿州市的新民居建設進行了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涿州市新民居建設的背景環境:

          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主席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城鄉一體化,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概念,為此河北省委、省政府積極響應號召,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并結合當地實際,首先提出了加快文明生態村建設(就是建設村風淳樸,鄉風文明、環境優美的新農村),全省上下齊心協力利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全省文明生態村建設,改善了廣大農村的村容村貌,改善了人文居住環境,我省農村的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

          二、涿州市委、市政府關于新農居建設的具體政策:

          目前的農村宅基地管理混亂,基本上都是空心村,村中有大量的閑置土地,街道不夠整齊,環境也不好。啟動新民居建設不但可以節約大量土地,還可以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節約能源。新農居建設的具體政策是政府出資從農民手中購買宅基地的使用權進行復耕,同時還對地上建筑物進行賠償,每人還可以白得30平米的住房,并且免收xx年的物業費和xx年的取暖費,也就是說農民可以拿著錢去住樓,不但改善了居住條件而且改善了經濟條件。另外每人還可以憑借戶口按照成本價加購xx平米的住房。小區內設置超市、學校、幼兒園、醫院、養殖場等構成一個完整的社區。

          三、涿州市新農居建設的現狀:

          涿州市毗鄰北京,在大北京的建設圈內,交通便利,工業和旅游業發達,是全國經濟百強縣。為進一步快農村發展步伐,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新民居建設、改善農村居住條件,xxxx年涿州市委、市政府先期撥付資金xx.2億元首先在義和莊鄉里渠、鄧渠、劉園等六個村啟動新民居建設。各鄉鎮辦事處積極落實,開展建設的具體實施。一是制定村鎮建設整體規劃,村莊建設規劃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建立了科學的規劃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應的村莊建設管理辦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村鎮規劃管理體制,把村鎮規劃建設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二是村莊規劃,強化執行,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三是廣泛采集當前村容村貌的影像資料,以便與將來進行比對,進行各種分析總結。

          四、新農居建設的前景及預期目標:

          開展新民居建設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新農居建設騰置出來的土地進行復耕后還可以置換城市建設占地指標,為加快涿州市的發展提供保障,置換占地指標換來的資金可以用來為廣大群眾繳納養老保險等。同時新民居建設后農業戶口全部轉成非農工業戶口,60周歲的老人由每月55元的養老金提高到95元增長了將近一倍。6個村節省土地xx29畝,xxxx年全市79個村全面啟動新民居建設。預計xxxx年以前全市409個村全部改造完成。

          五、當前建設的基本經驗:

          1、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要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要切合實際、切實可行。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系,既要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2、因地制宜,科學指導。要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鄉鎮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鎮規劃上,要根據當地客觀條件,科學編制規劃;在新農村建設模式上,力求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格調新穎,形式多樣;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難,分步實施,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

          3、建章立制,規范操作。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把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形成制度和規范,建立長效機制,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制度化、規范化、持續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有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才能確保新農村建設健康持續發展。

          4、整體推進,突出重點。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廣大農村點多面廣,一方面要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要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

          六、新農居建設必須積極實施四大戰略:

          (一)科學發展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在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在目標定位上,一定要從鎮情村情出發,不能脫離實際,盲目攀比;在規劃的制定上,既要符合實際,又要適度超前,盡量做到科學合理;在建設速度上,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積極穩妥不能急于求成;在工作方法上,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推動新農村建設發展。

          (二)和諧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涵蓋了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等方面。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必須樹立和諧社會的建設理念,統籌規劃,全面推進。

          (三)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是個長期、艱巨、復雜的歷史任務。必須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快推進城鄉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融合,積極推進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實現城鄉發展的良性互動,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四)分批實施、梯次推進戰略。我們在新農村建設中,要采取抓點示范、分批實施、梯次推進的辦法,集中力量,實施重點突破。要選擇一些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建設效果較易顯現的村,集中人力、物力、才力,進行重點建設,在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達到階段性標準后,經過驗收,再實施下一批試點村建設。通過分批實施、梯次推進戰略,輻射帶動整個農村,做到點面結合,統籌兼顧,整體推進,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9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文殊鎮調研材料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市郊區工委、郊區工作辦公室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政協領導的關懷指導下,我鎮農業和農村工作以城鄉一體化建設總攬全局,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農業和農村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下面我就文殊鎮近期的主要工作匯報如下,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優化結構,突出特色,壯大農業主導產業

          牢固樹立市場農業、高效農業的觀念,繼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優化區域布局、強化規模生產,實現“種植基地化、養殖小區化”,使優勢產業更優,特色產業更特。以標準化養殖示范小區建設為突破口,加速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擴大暖棚圈舍建設規模,年內計劃建成規模養殖小區6個,大力推廣良種體系建設,以肉羊胚胎繁育基地為中心,實施擴繁示范和與改良品種,年末力爭實現牛羊改良任務頭只。上半年畜禽存欄達到29438頭只,同比增長8.6%,出欄33185頭只,同比增長26.4%。以養殖業為主的“萬元院”達到406戶。做好春季動物防疫和檢疫監督工作,特別加強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確保免疫不留死角。今年我鎮春季防疫工作進展順利,防疫率達到98%,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種植業大力發展高效優質經濟作物。一是充分發揮制種基地優勢,大力引進花卉、番茄、洋蔥、脫毒土豆、四季豆、優質西甜瓜等名優蔬菜品種,今年全鎮蔬菜花卉制種面積達到1779畝。二是正確引導日光溫室建設,努力提高種植效益。年內計劃新建日光溫室150畝,目前已落實日光溫室蔬菜種植、食用菌培育為主的“萬元室”588.5畝。三是落實訂單作物面積9600.7畝。林果業發展勢頭強勁,生態林和經濟林同步發展。馮家溝村高新日光溫室林果種植業通過一年多的發展,今年初見成效,平均畝收入達到萬元以上,有效的帶動了全鎮林果業的發展。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工作在鞏固去年造林成果的基礎上,補栽、新栽造林285畝,4月10日-15日全體機關干部對嘉肅公路兩側樹木進行補植補栽,完成造林面積120畝。同時加強造林工程管護,當年造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全鎮以育苗為主的“萬元田”面積達173.6畝。

          二、積極培植支柱產業,全面提高二三產業發展水平

          一是加強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及技能培訓,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上半年全鎮舉辦各類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155期,完成培訓人數2113人,發放培訓資料、宣傳單3581份,舉辦駕駛員培訓班2期,完成技能培訓56人,首期信息網絡技術培訓班已報名40人,將于6月5日開班。上半年全鎮非農產業從業人員達1162人,農民從二、三產業獲得純收入1123元。二是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充分挖掘鄉鎮企業的潛力,尋求發展路子及多種經營的模式。積極培植支柱重點產業,發展以肉食品加工,蔬菜脫水加工等優質食品和綠色食品生產的農產品加工業;以水泥生產和空心磚制造為主的建筑建材業,依靠科技進步和采用科學、先進的管理方法,改造傳統優勢產業,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利用河口度假村及馮家溝村的育苗基地等豐富的田園旅游資源,發展生態旅游業和休閑產業,全鎮以農家樂園為主的“萬元園”達13畝。三是以雙泉開發區為核心,加大招商引資及啟動民間投資力度,年內計劃完成招商引資8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00萬元的空心磚項目,建成了600平方米辦公樓及職工宿舍,5月中旬計劃試車成功投入生產。同時計劃投資500萬元的恒豐建材項目,落戶在開發區內,已完成立項批復、土地規劃、建設規劃等手續,計劃建成年產新型墻體材料10萬平方米、機械加工1500件的建材廠一座。民間資金起動順利,完成民間投資102萬元。四是切實加快流通組織建設。著力支持3家有一定規模的加工企業,培育扶持2個農產品購銷流通公司,實現加工與運銷為一體企業的滾動式發展。加快“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步伐,與宏豐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農家店加盟,改造商業網點8處,全面實現以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改造建設農村經營服務網絡。

          三、以項目帶動發展,全面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重點完成六大工程:一是全鎮的農田渠系改造工程,對全鎮的干、支、毛渠進行改造,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造條件;二是農村“六小工程”建設,計劃完成暖棚圈舍350座,沼氣池200戶;三是小城鎮建設,年內完成鎮區供、排水工程規劃;四是河口村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設,計劃完成河口村務活動中心建設;五是小康樣板村住宅建設抓一個示范村;六是完成文殊鎮中心小學至馮家溝村五組4.8公里道路建設工程。為了達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效果和總體推進工作的目的,每個項目都有科級干部牽頭,具體負責落實。鎮黨委、政府將嚴格跟蹤落實,項目建設納入年終考核,確保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戶思想保守,開拓增收渠道的闖勁不夠;二是農民技能培訓力度急需加強;三是城鄉一體化建設資金嚴重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們要審時度勢、真抓實干,充分發揮各種優勢,全面完成既定任務,努力推動文殊鎮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抓好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重點完成農田渠系改造工程、實施農家“一池三改”工程,抓好日光溫室建設和河口村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設。

          二是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龍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引進、應用、開發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繼續鼓勵多形式、多渠道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放手發展各類農業專業協會和經紀人,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經營和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探索建設促進市場、企業、合作組織、經紀人有機聯系,集信息、儲藏、包裝、運輸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市場,作好洋蔥等農產品的銷售。鼓勵并組織加工龍頭企業、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和經紀人在雙贏基礎上與農民簽訂農業生產訂單,帶領廣大農民進入市場。

          三是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和勞務經濟,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依托雙泉經濟開發區,加快二三產業發展,培育和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的龍頭企業、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增強經濟核心競爭力。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力,加速農村人口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加速實現農民收入由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向經營性收入轉變。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擴大勞動力轉移規模。全面啟動體現農家生活的生態旅游業,牽動旅游產業逐步升溫,加快發展。

          四是加快高新農業的發展,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加快畜禽品種的改良,推進全鎮“兩品一游”農業的快速發展。重點發展一批科技含量高,切實可行的高標準、高附加值的農村生產項目,全面發揮各項先進專業技術作用;努力在發展思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措施上開拓創新;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謀求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的更大進步。

          五是加快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營造農民持續增收的新環境。一是要繼續作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保證參保率達到85%以上。二是要推進素質教育,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三要加強民政救濟工作,確保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四是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管理體制,深入開展農村衛生創建、環保創建活動,按照衛生潔化、家庭美化、環境優化的標準,集中整治垃圾成堆、蚊蠅亂飛、污水橫流、村舍亂建問題,保持村容整潔,改變農村面貌。六是增強服務意識,踐行“執政為民”。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貫徹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進一步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深化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強化基層民主建設,暢通信訪渠道,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開創有秩序、快節奏、高效率的工作新局面。加強對鎮村干部的教育培訓,轉變和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創新思路,為農民講實話、辦實事,努力開創文殊鎮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10

          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于長期扎根農村這片熱土上的農村信用社來說,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墒菑漠斍艾F狀看,農村信用社在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還存在一些難點問題,因此,必須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使農村信用社在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一、主要難點

          一是農村信用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部分企業和個人缺乏信用意識。據調查,現在部分農村信用社農戶貸款合同到期自動履約率不足90%,一些企業和農戶在借款時說的天花亂綴,左一個承諾,右一個保證,只要錢一借到手,“黃世仁”就成了“楊白勞”,貸款到期后,信貸人員三番五次催收不回來,致使不良貸款前清后增,就拿豐寧農村信用社小額信用貸款為例,5月末,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余額為2435萬元,其中: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不良152萬元,占6.2%;還有的貸戶采取騙貸、賴貸、逃貸等多種方式,侵蝕和逃廢農村信用社債務,極大地挫傷了農村信用社的支農積極性。

          二是大量農村資金進城,信用社“一農難支三農”。從豐寧金融機構總體情況看,4月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38882萬元,其中農村信用社78048萬元,僅占32.6%,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32320萬元,其中農村信用社57379萬元,占43.4%,而農業貸款則占全縣金融機構的90%以上。各商業銀行及郵政儲蓄以其結算、匯兌方便快捷等優勢,吸收了農村大量資金上存,使農村信用社在支持農村建設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農村擔保機制建設滯后,一些企業和農戶不能獲得貸款支持。目前,傳統農業對于信貸資金需求越來越小,基本可以自給或通過民間借貸方式解決;而急需貸款支持的農村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高效農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農產品開發等中小企業,卻因缺少抵押、擔保等,難以滿足貸款條件,不能及時得到貸款支持,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

          四是貸款“流動性”,制約支農積極性。貸款流動性、安全性、效益性是農村信用社發放貸款的前提,可是一概地追求“三性”也會是得其反。當前農村信用社貸款四級分類管理辦法還沒有廢止,“一逾兩呆”仍是考核信貸管理的重要指標。貸款不允許逾期,發生呆滯要追究責任,使得信貸人員過多地考慮貸款流動性和安全性以及個人利益的得失,在貸款發放中產生了重生產輕生活,重富輕貧的傾向,致使風險大、周期長的農業貸款萎縮。

          二、建議

         。ㄒ唬└纳妻r村金融生態環境,維護農村信用社債權。要繼續深入開展農村信用工程創建活動,支持培育農村新風尚。要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廣泛開展誠信光榮、賴債可恥的宣傳活動。建立失信企業和農戶信息披露機制,對守信戶實行優惠信貸支持,培育誠實守信的文明鄉風。司法部門要依法加大對逃廢金融債務等失信行為的處罰,支持農村信用社運用法律手段保全信貸資產,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二)修筑“截水工程”,讓農村資金回流。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金融支農體系,形成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合力。人民銀行要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窗口指導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轄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各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在業務上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協作,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要把更多的資金投向“三農”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支持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形成農村資金回流農村的機制;農村信用社要在改善服務方式和暢通結算渠道的同時,大力吸收農村閑散資金,減少農村資金跑、冒、滴、漏。與此同時,要積極爭取人民銀行再貸款,擴大支農資金力量,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

         。ㄈ┙⒍喾N形式擔保機構,擴大抵押擔保范圍。當前貸款擔保難是阻礙中小企業和貧困戶借貸的瓶頸。因此,要進一步采取多種有效方式,扶持各類基金組織發展,促成農村成立區域性擔保基金組織;要培育和催生各類協會組織,引導成立各類行業協會,借助行業協會的擔保機制,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支持。同時,要擴大抵押、擔保的范圍,在已開辦的抵押、擔保品種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抵押、擔保方式,開辦所有權、倉單等抵押擔保品種;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信貸政策,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

         。ㄋ模┓e極推進貸款五級分類管理,合理確定貸款期限。農村信用社要積極創造條件,盡快實行貸款五級分類管理,在保證貸款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據農業生產周期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同時,農村信用社在制定政策和兌現考核時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對信貸人員責任心不強、調查不細或違規放貸等原因形成不良貸款的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對因不可抗力自然災害形成的不良貸款,要免除信貸人員的責任,消除部分信貸人員的惜貸、恐貸心理,發揮出農村信用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應有的作用。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11

          今年是落實“十一五”規劃、建設新農村的起步之年。新年伊始,**鎮機關干部集體下村作調研,為新年新農村建設摸好底,架好勢,F將此次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取得成效

          全鎮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48個自然村,總戶數4005戶,面積48.6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1.32萬人。距市中心31公里。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北工中城南閑”的區域發展戰略,圍繞“生態立鎮、綠色富鎮、文化名鎮”的總體思路,全鎮經濟社會取得了較快發展。20xx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 1.78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農業6564萬元,增長10.26%,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194元。

          二、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

          我鎮的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加工能力低,產業化經營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在農作物種植和畜產品養殖過程中,更多地追求數量的增長,不注重質量的提高,更忽視了品牌效應,盲目效仿和低水平發展,且多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

          (二)農村投入嚴重不足

          免征農業稅后,我鎮農村的基礎財力巨減,財政“缺口”大,加之各村歷史上形成的債務都很大。省、市下撥的轉移支付無法維持鎮、村組織機構運轉所需財力。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

          當前,絕大多數農民的素質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同時缺乏誠信意識,在產業化經營中常有違約等不守誠信行為出現。

          (四)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后

          我鎮農村總體上的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生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萍嘉幕度氩蛔,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

          (五)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

          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干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農村黨員、干部沿襲于傳統工作思路,習慣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于應付。二是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不高。一些農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三是工作作風不扎實。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群眾的感情。四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級組織難以正常發揮作用,部分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正常的辦公費用都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因此村級組織作用無法發揮,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隨之減弱。

          三、幾點建議

          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針對我鎮的實際,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快城鄉統籌,促進和諧發展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面對當前城鄉發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終把發展農村生產力、建立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都要切實向農村傾斜,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要抓好統籌規劃、城鄉市場的統籌發展、城鄉基礎設施的統籌建設、城鄉教育、衛生、社會事業的統籌發展和城鄉社保制度的統籌,讓農村和農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業化的建設成果。

          (二)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服務功能

          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眾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交通、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共享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彌合各項公共事業方面的城鄉差距。

         。ㄈ┘涌焱七M農業產業化,建立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機制

          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

          途徑。因此在積極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業產業化投入的機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積極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同時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鎮住房、就業、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為進城農民提供公平的就業和生活環境。

          (四)抓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推進新村鎮建設

          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各級要有總體的規劃,根據其現有特點,對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則,搞好村鎮規劃建設,條件好的要高起點規劃建設,其它地方的規劃也要適度超前。規劃設計以現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樣,既可生態莊園式,也可農村社區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嚴格規劃管理,建新拆舊,逐步推進,實現村屯城鎮化建設目標。

          (五)繼承與發揚并重,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建設,通過定標準、樹典型,加強監督,獎懲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鄉風文明的評比獎勵機制;文化活動要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繼承并發揚農村自身所擁有的文明傳統,提倡尊老愛幼、妯娌和睦、鄰里團結、不打架不罵人、愛護公物、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等良好鄉風民俗。

          (六)、加快促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免收義務教育的雜費,調整中小學布局,增加教育投入,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增加農民受教育的機會建立城鄉教師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繳制度、就醫制度和結算制度,探索建立參保農民小病受惠制度,讓農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財政為主導,建立多渠道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機制,建立新型的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濟。建立健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構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就業幫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為補充的多元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做到農村低保水平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步增長,使城鄉居民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12

          按照鄉黨的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的安排,我與XX年4月7日至11日到鄉中八里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大調研大走訪”,就中八里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下一步打算進行了調研走訪,現總結調研報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況

          東八里村位于大馬村鄉東北部。全村共有311戶,1267口人,6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積1362畝,XX年人均收入4649元,在全鄉是中等收入村莊。

          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1、黨員基本情況:村設有1個農村黨支部,村兩室三間90平米,占地0.6畝,建于1983年9月,歷經多次整修,現有圍墻和大門,但辦公條件相當簡陋。農村黨員有46名,其中婦女4名,占9%;55歲以上的30名,占65%;文盲、半文盲黨員39名,占37%;高中及以上的9人占20%;困難黨員8人,占17%;致富無門的3人,占6%;致富帶頭人8人,占17%。

          2、農村黨支部班子情況:村黨支部委員總數為3人,村委委員數3人,都是55歲以上。

          3、農村黨支部作用的發揮情況:兩委班子成員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帶頭作用,能積極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三、存在問題

          1、村級班子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農村兩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體的工作,忽視了對政治理論的學習。三是民主、法律意識淡薄。個別村干部工作方式簡單,領導方法陳舊,導致工作中有些干群關系緊張,矛盾增多。

          2、農村干部隊伍后繼乏人。一是班子年齡結構老化。目前班子老化現象還比較嚴重,村黨支部書記已經57多歲,村主任65歲,村委會計現已64歲,兩委干部都在55歲以上。二是村級后備干部缺乏。村里有頭腦、有能力的年輕人都把眼光放在經濟發展上,真正愿意服務農村、扎根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三是農村干部待遇低。農村工作環境艱苦,任務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難落實,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職工作,人心思動現象較普遍,甚至干脆“撂擔子”,直接外出做生意。

          3、村兩委班子關系不協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開展工作,無法發揮出村級班子應有的工作合力。

          四、農村經濟社會情況

          村主要是以農業為主導產業,優質糧食的種植面積可觀,而且銷路也很好,農民的收入來源也主要靠農業,養殖業發展不夠。近年來外出務工人員迅速增加,勞務收入也成為農民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

          醫療衛生方面,村1267口人,新農村合作醫療參加1242人,參與率是98%。明年計劃全部參與。新農保應參保人數853人,實際參保819人,參保率96%。

          五、熱難點問題

          1、農民對當前經濟形式持樂觀看法,在主導產業方面,對于優質蔬菜種植和養殖業的發展,希望政府幫助提供信息,找市場,減少農產品無銷路的后顧之憂,為今后農業生產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在資金上,希望金融部門幫助農民解決小額貸款,緩解農民因生產資金不足制約生產發展的矛盾。

          2、科技作用得到廣大農民認知,加強農村科教文化事業建設是農民所盼,據調查,農民對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認識。相信科學,渴望技術反映了廣大農民的共同心聲。但農民感到獲取科技知識的渠道少,學而所用和用而所學之間還存在差距和矛盾?措娨暿寝r民獲取科技知識的主要渠道,農業頻道是農民最喜愛的節目。但農民反映“電視播放農業科技知識時間短,記不住,理解不透”。農民希望村里有個固定的學習場所,能有科技人員面對面、手把手的傳授知識和技術。還應該多發放一些科技書籍和科普光盤,增加致富信息來源渠道。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大對農村科教文化事業的投入,普及和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農業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農村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

          3、在農村文化生活上,農民反映文化生活饋乏,在農村看電視是農民的唯一文化娛樂,希望有關部門重視和扶持村文化室、圖書室、活動室的建設,讓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

          4、農村社會治安狀況和社會風氣有所好轉,農民渴望農村社會治安進一步穩定。村農民對農村社會治安狀況總的評價還是比較滿意的。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之風盛行,人情禮往給農民帶來沉重負擔,大有事主不愿辦而不得不辦,人情不愿隨不得不隨的趨勢。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13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關系到國民經濟全局;農村是否穩定,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農民能否增長,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明顯,解決“三農”問題也成為農業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幾年以一號文件強調農業農村工作,進一步說明農業農村工作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責無旁貸。通過對全市調研,對我市新農村的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一、成功經驗及做法

          (一)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特色農產品

          以“點”為中心,主要著手建設期限短、效益高、見效快的示范基地,實施基地帶動戰略。推行“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發揮規模效應,實施定單農業,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農業產業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農業產業經營方式,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大力推廣“兩雜”良種,抓好新品種的試驗示范。樹立“糧食要增產、種子應先行”的指導思想,做好“兩雜”良種為主的種子調運和供種工作;大力發展優質稻和再生稻,為我市糧食生產開辟一條新途徑;調整油菜、小麥種植面積,擴大和發展薯類作物種植面積;積極發展無公害蔬菜和反季節蔬菜,逐步實現蔬菜生產基地化、技術規范化、專業化和規;。

          (二)積極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

          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實現農村現代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是建設現代農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以市場為導向,對自愿轉移的農民工開展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就業能力。積極推行勞動預備制度,組織農村未能繼續升學準備進入非農產業或進城務工的初中畢業生參加必須的轉移就業前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為進城務工作好充分準備。

          做好農民工跟蹤服務和就業指導工作。主動參與農村勞動力就業市場體系建設,為學員就業創造條件并提供信息服務,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減少農村富余勞動力流動的盲目性,降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成本。建立農民工培訓人才資源庫,把各類教育培訓機構、中介機構、用人企業等各種資源組織起來,全方位開展農民工培訓轉移就業工作。20xx--20xx年,為使農民工向城鎮轉移,并設了竹加工、建筑裝璜、美容美發、保健按摩、機電、計算機、家政服務、汽修、旅游與酒店管理十大專業,對4000名農民工進行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培訓,現已全部培訓結束,大部分已實現轉移就業。

          (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發展沼氣生態農業建設

          沼氣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對沼氣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有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生活環境的改觀。實施沼氣建設,將生態農業和效益農業有機結合起來,開展“豬---沼---菜”、“豬---沼---魚”、“豬---沼---果”生產示范,對沼渣和沼液進行綜合利用,大大提高了農村經濟社會效益。通過經濟效益評價,每口沼氣池每年可為農戶節約用煤2.72噸,直接經濟效益每戶每年在475元以上,綜合經濟效益每戶每年800元以上。截至20xx年,全市已修建沼氣池5600口,絕大部分進行“一池三改”。

          (四)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繼續做好減輕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制定了農民負擔監督工作目標責任書,并與各鄉鎮和7個涉農部門簽訂了《農民負擔工作責任書》。認真貫徹落實《土地承包法》,加大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并切實加強對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熱情接待上訪群眾,及時解決上訪問題。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執行的新的財會制度的建立,規范農村財務制度,使減負工作落到實處。

          二、農村建設和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首先,當前我市農業農村生產連年出現“四個減少”,耕地面積減少,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糧食產量減少,人均占有量減少,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市耕地面積由于退耕還林、退耕還竹等因素,正在大幅度減少。其次,我市受自然條件、土壤肥力等因素制約,使得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空間有限,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布局分散,難以形成規模,再加之基礎設施滯后,產銷銜接不緊密,農產品流通不暢,嚴重制約了農業產業化步伐。第三,鑒于赤水特殊的地理特征和地質條件,造成常規農業先天性不足,出現嚴重擠壓的格局,加之投入不足,管理體制不順,導致了農業適用技術推廣的滯后,給常規農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各鄉鎮五站合一建“農服中心”,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雙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管理不暢的現象,這使得農業行政部門協調難度加大,服務功能很難得到全面發揮。再加之鄉鎮工作頭緒多,農服中心工作人員經常抽調到其它部門工作,就使得農技干部無法專心從事農技推廣工作,農技推廣造成滑坡的現象。第四,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20xx年,我市實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專門成立領導小組,指導全市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工作,進行組織協調,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引導性培訓的宣傳力度不夠大,使部分農民對勞動力轉移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培訓過程中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薄弱,學員自身素質低,培訓的效果沒有得到最好的發揮;培訓與轉移結構不科學,學員培訓多數是就地轉移,向經濟發達地區轉移的比例較。桓髋嘤柣貐f調不夠,為完成各自任務,各培訓機構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整體,農業部門在協調上存在著很大的困難。第五,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急需解決,植物檢疫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在赤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農民的生產和城鎮居民的生活缺乏基本保障。此項工作應提高到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上予以啟動,除配套工作經費外,應配備必要的檢測檢驗儀器,對進入我市的農業生產資源和農產品進行檢驗檢測,確保群眾生活安全。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點建議

          (一)深刻領會精神,切實加強領導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xx]1號)和中共遵義市委、遵義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大支農力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意見》(遵發[20xx]4號)文件指出,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主題,立足于建立促進農業增效的長效機制,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以科學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進一步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刻領會文件精神,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工作。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做到領導到位,措施到位。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層層落實責任,把農業農村工作納入對下級政府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加大農業經費投入。農村工作需要經常下到基層,隨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定期開展業務技術培訓,指導全市技術工作,使得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農業部門工作,給予解決一定的工作經費。上級業務部門也要安排一定的項目資金,推動赤水農業健康發展,堅持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相結合,逐步形成政府投入為導向,其它投資為主體的主渠道投資格局。

          (三)大力推進優質農產品體系建設

          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計劃實施優質稻生產基地2萬畝,優質糯玉米生產基地2萬畝,建立優質農產品加工廠一個,全面實行“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生產格局。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按照赤水的氣候特征和地理條件,建立城郊早熟型、高山延后型、交通要道加工型的蔬菜基地。建立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促進我市農產品有效流通,推動我市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組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推行市場準入制度,嚴把上市產品質量關,推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快速發展,提高我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四)大力加強沼氣生態農業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積極實施國債和省沼建設項目,到20xx年共修建沼氣池1000口,普及全市各鄉鎮、各村組徹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積極推廣沼液和沼渣的綜合利用,在全市實施“三沼”綜合利用項目以及“豬--沼--糧”、“豬--沼--魚”、“豬--沼--果”等綜合示范項目。

          (五)實施培訓工程,提高轉移就業

          20xx-20xx年,對全市30000名農村勞動力開展引導性培訓,并對其中120xx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4000人開展陽光工程示范性培訓,并轉移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就業。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宣傳力度,周密部署,精心組織,進一步加強和各培訓機構的協調能力,整合教育培訓資源,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訓機構,改善教學培訓條件,建立一批起示范帶頭作用的農民工培訓基地。跟蹤做好農民工信息服務工作和就業指導工作,為學員的就業提供信息服務并制造條件,努力提高轉移就業率。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14

          近年來,我市各級按照xx“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本著“整體規劃、分類指導、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原則,結合開展“百千萬”幫促工程,培植了一批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莊。最近,我們對部分示范村進行了專題調研,感覺收獲很大,很受啟發。從調查情況看,這些示范村主要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點:

          一、培植農村致富產業。加快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各示范村都把種植結構、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中心工作來抓,本著“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以及市場化、產業化、規;囊,努力構建致富產業。主要類型:一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比如,冠縣東古城鎮田馬園村引進果樹新品種和先進的管理技術,建成了魯西名、優、特、稀果品生產基地,紅富士、大櫻桃、豐水梨、綠寶石梨、油桃等8個系列60多個特優品種,年產優質水果650萬公斤,遠銷國內各大中城市,并打入了國際市場。 XX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村級集體積累1500萬元。二是積極發展畜牧業。比如,陽谷安樂鎮劉廟村依托鳳祥集團和健發食品公司大力發展規模飼養場,全村擁有3000只規模養雞場16處,規模種雞場5處,規模孵化場6處,500頭奶牛飼養場2處,規模養豬場4處,養殖業已成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XX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9000元。三是突出發展民營經濟。比如,莘縣大張家鎮陳莊村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建成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發展民營企業23家,其中投資3000萬元的企業3家,總資產2億多元,形成了塑編、面粉、紡織、玻纖四大企業群體,年上交工商稅收200多萬元,村集體年收入100多萬元,集體經濟積累達到了1500萬元,存款5萬元以上的戶達到了70%。四是積極組織勞務輸出。比如,高唐縣琉寺鎮營房村加強勞務信息服務,開展勞務培訓,幫助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辦理各類手續、解決資金困難、解除后顧之憂,創造了勞務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目前,營坊村勞務輸出人數達到436人,占全村人口總數的41.7%;年勞務輸出收入達到600多萬元,占全村經濟總收入的60%。

          二、改善提高群眾生活。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群眾收入水平的提高,富裕起來的農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調查情況看,各示范村都把改善群眾生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改善基礎條件。比如,東昌府區北城辦事處耿莊村修整道路4條,長XX米,村內主干道硬化率達到100%;進一步完善排水系統,清挖排水溝3000米;投資27萬元修建中心街、南北街,實現三縱三橫,做到了戶戶通油路;按照一路兩溝的規劃,鋪設下水道3000米。二是優化居住環境。比如,東昌府區堂邑鎮劉莊村,隨著富裕程度的不斷提高,絕大多數農民已不滿足于“一溜堂屋五大間,西南大門東南欄”的傳統住宅模式,根據新村建設規劃,采取農戶為主、集體補貼的辦法,新建了180處古洋結合風格的小康樓。陽谷縣大布鄉劉胡同村,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興建了33棟經濟實用、美觀舒適、節地環保、二層歐式建筑風格的住宅樓。三是提高生活質量。傳統的“幾大件”早已不是農民的時尚,他們正在追求城里人那樣的生活。比如,東昌府區許營鄉張屠村目前已有200多戶安裝了固定電話,100多戶有了摩托車,300多人用上了手機,80%的農戶看上了有線電視,不少家庭購買了電冰箱,有些家庭還購買了電腦并入了網,30%的農戶用上了清潔衛生的液化氣和沼氣。四是發展公益事業。各示范村不僅實行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中小學教育“兩免一補”,還從本村實際出發,積極發展各類公益項目。比如,臨清市新華辦事處桑樹園居委會,除辦好托兒所、幼兒園、衛生室、游戲廳、健身房、乒乓球室、籃球場等公益設施外,還為每戶居民定期發面粉、大米和色拉油;為60歲以上老人定期發養老金、開展免費查體活動。臨清市煙店鎮許張寨村為改變村民文化生活單調的現狀,建設了占地500平方米的文化娛樂中心,相繼成立了秧歌隊、乒乓球隊等文藝團體,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15

          為了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推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改革,進一步加快臨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XX縣第八期科級干部理論培訓班的有關要求,筆者針對近幾年來臨朐農業綜合開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改革等問題,利用安排的社會實踐機會,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前期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ㄒ唬┦袌鲞\作,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加快全縣荒山治理開發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縣委、縣政府在堅持荒山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將荒山治理開發推向市場,對部分荒山使用權實行拍賣、租賃招商,并于xx年7月27日由縣政府組織在濰坊召開XX縣荒山使用權租賃及招商項目新聞發布會,重點推出了九山、大關、石家河、冶源、龍崗、五井、臥龍、辛寨、上林、營子等 0個鄉鎮52宗2.09萬畝荒山進行租賃。會上濟南、濰坊、淄博、壽光等7家商客同臨朐簽訂了荒山開發協議,面積達9950畝。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拍賣、租賃面積已達3.8萬畝,參與治理開發的客商多達數十家。新的開發機制,掀起了新一輪荒山開發熱潮,為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及鄉村產業發展投入機制特別是山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投入機制創新提供了經驗。

          香爐山小流域位于XX縣寺頭鎮東南部砂山區,總面積 9950畝,當地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山區開發建設、資源條件以拍賣、租賃荒山經營為突破口,狠抓山區綜合開發建設,興建林果基地,發展生態有機農業,走出了一條依山招商,以項目招商,以招商促山區開發建設,發展特色產業建設新農村的新路子。僅兩年的時間,租賃開發面積7xx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充分總結十余年農業綜合開發的經驗教訓,立足山丘區實際,堅持“高起點規劃,大規模開發,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走出了一條“規模開發、連片治理、科學投入、建管并重”的農業綜合開發新路子,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xx以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涉及龍崗、柳山、寺頭、九山、五井、大關等6鎮, 0個行政村,905 2人。完成總投資5 4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4 2萬元,群眾社會自籌投入達到 028萬元。有力地促進了新農村建設。一是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xx年以來,通過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建設,改造中低產田75000畝,新修水平梯田38000畝,改良土壤35000畝,新修復修道路252.48公里,新修復修各項水利工程685處,鋪設管道238千米。項目區新增灌面積43xx年新增糧食986.43萬公斤,年新增種植業產值763 .2萬元。三是生態效益顯著。項目實施后,綠化道路224.6公里,栽植行道樹46.3萬株,新增農田林網防護面積44700畝;造防護林 . 4萬畝,疏林補植3.42萬畝,發展經濟林 .67萬畝,項目區林木覆蓋率有較大幅度提高,控制水土流失面積49萬畝,年新增蓄水426.32萬方,有效地減少土壤侵蝕59.52萬噸,同時,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狀,排水有溝,蓄水有池,護坡有林,泥不下山,水不亂流,減輕了水土流失危害,增強了土壤保水、保土、保肥能力,能排能灌,旱澇保收,保護了水土,涵養了水分,美化了環境,項目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逐步步入了良性循環,增強了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實現了項目區“農業增產、農

          民增收”和農民“糧增產、錢增收”的目標。

         。ㄈ┡嘀伯a業,吸引金融資本投入

          XX縣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突出抓好大棚果、奶牛、肉鴨和黃煙“四大產業”,以建設“全國大棚果生產第一縣”、全國優質奶源基地、全國肉鴨生產大縣為目標,不斷擴大規模,提高產量,進一步打響臨朐農業品牌,特別是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近年來財政貼息項目的實施,金融資本的加入,使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推動臨朐農業產業化膨脹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助推器”。xx年以來臨朐康寶蜂業有限公司、龍門漁業有限公司、山東廣華經貿有限公司、山東中盛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臨朐龍泰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蜂產品深加工、特色淡水魚、商品豬、標準化肉鴨養殖、速凍果蔬加工等農業產業化項目的實施,項目總投資4094.3萬元,其中財政投資50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 546.3萬元,銀行貸款 998萬元,財政貼息 .45萬元?蓪崿F年加工蜜蜂產品548噸、商品豬8000頭、肉鴨300萬只、 0000噸速凍果蔬、90噸特色淡水魚,實現年新增產值 2323.08萬元,實現利稅 634.46萬元,輻射帶動周邊農民23740戶,年帶動農民增加收入 6726.93萬元。培植扶壯了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的快速膨脹,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二、“十二五”期間規劃及加快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企業有欲望、農民有期盼,關鍵是政府要發揮好引導作用,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朝著健康積極方向發展。結合臨朐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實際,提出“十二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主要規劃任務和三點建議:

          (一)“十二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主要規劃任務

          “十二五”期間,改造中低產田6.0萬畝,使其全部成為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水利措施:新建揚水站4 座,復修2座,新打機井、大口井 66眼,復修配套24眼,架設輸變電線路70km,變壓器27臺,襯砌渠道2.744km,埋地下管道 93.2 km,修蓄水池49座,渠系建筑物 59座。林業措施:路邊植樹 84km,24.5萬株;片林造林900畝,植樹8.98萬株。農業措施:改良土壤 .925萬畝,新修機耕路 09.0km,復修75.0km。科技推廣措施:技術培訓2.0萬人次。土地治理規劃總投資 2906萬元,其中財政資金63xx年以上的時間和3萬億以上的投入,面對如此龐大的系統工程,民間資本正躍躍欲試。但巨大的市場空間只是提供了可能的商機,只有來自政策層面的多重支持,民營資本才能放心、全心地投入新農村建設。因此,建議盡快研究制定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引導民營資本進入涉農領域發展。

          一是要進一步放開新農村建設項目領域。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是基礎設施,目前部分領域由國有企業在壟斷經營,對民間資本沒有完全放開。民營企業在行業準入方面還有一定限制障礙,存在一個“玻璃門”現象,看得見里面,門好象也沒關,但就是進不去。引進民營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排除行業準入障礙,使民營企業可以投資任何一個法律法規未禁止進入的行業,以便解決好新農村建設的資金問題。

          二是要給予參與新農村建設社會資本相應的稅費減免和照顧政策。首先,應給予有關稅費減免政策。目前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涉及到建安稅等政策性問題。建議對社會資金興辦各類公益事業,要給予減免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政策。其次,要給予政策傾斜。對村、企結對幫扶、貢獻較大的企業,要相應給予政策上的傾斜,盡可能在項目審批、土地使用、稅收優惠、

          產業補貼等方面給予照顧,以調動企業經營者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再次,要給予優質服務。要為新農村建設項目開通綠色通道,為項目的登記注冊、辦證辦照給予優質快速的服務。

          三是制定引進社會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的獎勵政策。獎勵是最實際的激勵手段。要象招商引資獎勵政策一樣,給予引進社會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的有功人員和單位相應的物質、政治和精神獎勵。比如可以采取將干部提拔任用和年終績效工資考核與引資情況掛鉤,激勵干部引進社會資金。

          2、充分發揮金融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的撬動作用。金融是經濟的血液。上世紀末,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大規模撤并農村網點,上收貸款審批權限,農村信貸業務大幅萎縮。銀行為了保證信貸安全,收縮信用貸款,推行抵押貸款,提高信貸門檻,而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自身又難以提供有效的抵押擔保,導致農村信貸越來越難、越來越少。從調查中發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難,固定資產貸款更難。農村資金大量流向大中城市和非農產業,農村經濟“失血”嚴重。目前一些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想投入新農村建設,但即使有好的經營項目,也由于缺少金融貸款支持,“冷手抓不了熱饅頭,眼饞卻下不了手!币虼,建議金融部門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當前,國家加快擴大內需的方針確定并實施,金融信貸政策也已經放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支持商業金融機構在縣域農村布局設點,發展村鎮銀行,創新農村金融貸款擔保抵押方式,為社會資本進入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3、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農村債務居高難下,是當前農村普遍現象。債臺高筑的現象嚴重制約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影響基層組織正常運轉,新農村建設顯得力不從心。加快新農村建設,要千方百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建立村級穩定的可持續投入機制。一是走以地生財的路子。城郊村要大力探索利用集體所有的非農建設用地或村留用地興建標準廠房、專業市場、倉儲設施等二、三產業設施,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增強集體收入。偏遠村可對村集體所有的溝渠、坡地等土地資源,實行村集體單獨開發或吸引其它資金參股開發,以此穩定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二是走盤活資產的路子。對村集體閑置的廠房、廢棄的學校、倒閉的村辦企業舊址等閑置資產,采取公開拍賣、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盤活,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加村集體收入。三是走服務創收的路子。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搞好產前、產中、產后有償社會化服務,創辦多種形式的村級經營性服務實體,開展聯結龍頭企業和農戶的中介服務,適當收取服務費用,增加村集體收入。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建設新農村調研報告06-30

        建設新農村調研報告01-15

        新農村沼氣建設的調研報告12-26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01-15

        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10-29

        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范文01-16

        新農村建設專題調研報告01-21

        縣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08-25

        關于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01-16

        新農村建設工作調研報告10-1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