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調研報告(通用6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業園區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 1
一、我市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近三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宣城經濟融入蘇浙滬經濟圈戰略決策以來,招商引資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最強音,加快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被擺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位置,各地都加大了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建設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現在:
體制創新快,規范高效經濟運行和管理體制開始凸現
我市開發區和工業園區雖然普遍起步較晚,但通過參照周邊發達地區開發區管理體制,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積極進行行政管理、投融資、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的率先改革。
從行政管理體制上,各管委會均實行“小政府,大服務”,“一幢樓辦公,一條龍服務”的新型運行機制,改變了計劃體制下的政府機構垂直對口、機構人員臃腫的局面;在投資管理方面,以優質服務,創造了較好的投資環境;在土地使用上,實行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轉讓制度。因為發揮了體制創新功能,成為名副其實的“試驗區”。
滾動發展好,推進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規模擴大功能完善
我市開發區、工業園區自設立伊始,就從市政建設、項目引進、資金運籌等方面提出構想和目標。立足實際可能的條件,扎扎實實,小塊起步,以項目帶開發,基本做了開發一片,建設一片,收效一片,滾動發展,有效地保證了建區初期的有限財力的集中使用,為后期的滾動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
開發熱度高,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經濟拉動作用漸成現實
各地在發展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進程中,絞盡腦汁,多管齊下,積極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實現與蘇浙滬等發達地區的資金、技術等優勢的對接和互補,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對全市的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較為明顯。
區域分布廣,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各具特色
目前,開發區和各類工業園區由市及縣、區輻射到部分中心集鎮,種類較多,從綜合開發區到民營工業區,從專業園區到企業科技園區,各具特色,已成為全市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快速發展的“領頭羊”。
二、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近幾年我市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多數開發區和工業園區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規模小,產業結構層次低。
由于我市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區時間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招商引資規模小,項目檔次低,缺少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產業鏈條長、牽動性強的“錨項目”。
。ǘ┱叨,無序競爭加劇。
全市范圍內開發區、園區數量較多,“僧多粥少”,開發區和工業園區都拿出了各種優惠政策,但無外乎提供廉價土地、延長稅收優惠期限,無序競爭不僅使國家稅費流失,還造成本地企業與外來投資者的不平等競爭。
。ㄈ┵Y金少,園區建設速度慢。
雖然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但前期投入普遍較少,加之開發區、工業園區起步之初,融資能力軟弱,導致開發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舉步維艱,園區投入不夠,基本框架未能拉開,對外招商引資形象不好,很多外地投資商實地察看后信心不足,影響了開發區和園區招商引資效果。
。ㄋ模┱茫块T權力難下放。
各地開發區、工業園區創辦伊始,當地黨委政府都對管委會“高授權”,明確管委會為同級政府的派出機構。
但在實際工作中,管委會各部門都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相應的證書、審批權被政府有關部門牢牢握在手中,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無謂的協調和游說中,管委會的職能無法落實,造成了開發區、工業園區的管理不順。管委會不能行使同級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形成不了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影響了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發展。
三、關于加快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發展的意見
(一)進一步做好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規劃布局
1、要以推進工業化為重點,調整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產業結構
我市經濟發展尚處于工業化中的初始階段,繼續推進工業化是我市“十五”期間首要任務,我市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區,一方面要按照調優、調高、調大、調強的要求,改造傳統產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扶持發展支柱產業、拳頭產品和優勢企業。
另一方面要通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選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裝備企業,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省級宣城、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必須充分發揮對母城的帶動、輻射作用。各類工業園區要因地制宜,辦出特色,打造自己的拳頭產品,發揮自己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優勢。
2、要以推進城鎮化為重點,加快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新城區戰略的實現
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要積極實施新城區戰略,這是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我市城市化發展的重要組織部分。
通過突出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產業建設,努力打造新興的工業城區,并探索工業旅游的路子,積極構筑區域經濟中的一個旅游景觀。通過完善城鎮道路、供水、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立服務體系,搞好社區建設,強化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城鎮功能。
通過加強生態建設、污染治理和城鎮管理,改善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城鎮環境。
3、要以推進我市經濟一體化為重點,做大做強
我市宣城、寧國、廣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宣州民營經濟園區。以318國道為主線,突出建設好宣城、廣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宣州民營經濟園區。努力把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成寧國優勢項目的"孵化器"、"研發中心"。
其他縣要因地制宜,建設一至二個具有特色、高起點規劃、投資省、生態環境優、高效益的工業園區。
4、要以促進非國有制經濟發展為重點,大力發展民營企業。非國有制經濟企業快速發展在我市寧國、廣德已顯現。怎樣把非國有經濟企業引入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讓他們加快發展。
首先要切實搞好服務,依法保護個體、私營和三資企業的合法權益,為各類企業創造平等競爭、共同發展的環境。
其次要積極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攀大靠強,加快體制和技術創新步伐,不斷做大做強,促進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擴大規模。
(二)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1、樹立招商引資是開發區、工業園區工作"生命線"的理念。
全市各級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管理委員會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切實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開發區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要加強與蘇浙滬等地的溝通與聯系,抓住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資本輸出的機遇,主動出擊迎接輻射和轉移。
同時,要立足本地資源和開發區已具備的產業基礎優勢,鼓勵區內大企業與國際大公司、大集團聯姻嫁接,以個引企,以大引大,同時鼓勵大企業引進配套企業落戶開發區和工業園區。
2、按照產業化要求,創新招商引資的工作機制。
招商引資工作已成為當今發展區域經濟的"靈丹妙藥",各地招商工作奇招迭出,創造了許多經驗。就我市目前招商引資工作的現狀而言,欲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招商引資工作分得一杯羹,必須實行體制創新,通過體制創新帶動招商引資。
當前要在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推行招商引資工作“公司化體制、職業化隊伍、專業化招商、市場化運作",即招商體制由政府推動轉入公司化運作;招商隊伍通過職業培訓,樹立職業精神,形成職業化的隊伍;招商活動漸成體系,招商措施形成專業知識;通過市場化運作,為招商人員提供傭金和經費,在需求和市場中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
。ㄈ┻M一步探索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思路
1、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要拓展思路,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資思路。
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必須理清思路,盤活存量,搞活“預期”,首先取得各級金融部門的支持,使其明確對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投入政策和投入規模,取得金融信度,為貸款建設打下基礎。其次是爭取各級財政收入按一定比例投入開發區和園區建設。第三是盤活土地存量,采取BOT等利用外資形式,籌資建設。第四是爭取國債指標搞建設。
2、各級政府探索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新模式。
當前,我市工業園區的開發仍是由政府主導,政府專門設立管理委員會等機構,參與了從規劃、征用土地、基礎設施建設到廠房設施建設等過程。政府在扮演開發商角色的同時,由于地方財力所限,也承擔了過多投資風險,給開發區和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可考慮逐步引入公司制開發模式,從開發到管理都運用市場手段,減少行政行為,逐步將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由政府行為轉化為企業行為,由開發企業將土地生產力、設施使用率以及地產的租賃和銷售作為業務,以投資土地開發和設施建設并通過其產品和服務的銷售末獲得收入,使政府降低投資風險,轉移投資成本,并由此獲得稅收收入。
。ㄋ模┻M一步加大體制創新力度
1、進一步明確開發區管理權限。
從職能配備角度看,不能賦予開發區應有的行政權力,在招商的過程中,仍出現多個環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協調,造成不應有的負面影響!栋不帐∈〖夐_發區條例》明確規定開發區管委會“代表所在地人民政府對開發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難以得到落實。
為在開發區內建立高效、統一的管理機制,建議省政府在出臺有關政策時,需要進一步明確各市縣政府在哪些方面給開發區管委會授權行使市縣級管理權限,以便開發區管委會對區內行政、經濟和社會事務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2、建立行政管理范圍與規劃管理范圍統一的運行機制。
為克服開發區行政管理范圍與規劃管理范圍不相統一的矛盾,做到管事與管人相統一,使開發區管委會更好地做好開發區的社區管理以及計生、創建、防洪等工作,必須要將開發區座落的辦事處、鄉鎮劃歸開發區管理,實行行政管理范圍與規劃管理范圍相統一,這樣才能使開發區真正實現開放式運行與封閉式管理。
3、建立統一、協調的監管機制。
市有關職能部門要從全局出發,增強服務意識,積極支持、幫助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職能部門工作,開發區管委會要正確處理“責、權、利”的關系,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開發區管委會職能部門積極主動接受市有關職能部門的為務監督和指導,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提高綜合業務素質,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職能。
4、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
開發區管委會需發放的各類證書,由市有關職能部門向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職能部門及時提供足夠文本,由省直有關部門發放的各項證書,市有關職能部門應積極幫助開發區管委會申報取得。開發區紀工委、監察室負責開發區內的紀律檢查、行政監察工作(含對垂直機構的派出機構),對發現的各類違紀違規行為,按照有關規范行政行為改善投資環境的處分規定,追究部門領導、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總之,在開發區管理體制上,一方面要理順開發區管理,機構與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要不斷優化開發區內部運行機制,強化新機制。堅持“小政府、強中介、小機構、高效率、大服務”的精簡高效的管理運作體系,走宏觀導向和微觀服務相結合,“一站式”服務與全過程服務相結合,努力實現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的改革創新之路。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 2
工業園區是一個地區經濟加速發展的助推器,也是擴大招商引資的窗口。總體上看,我區羅亭工業園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今后全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與全市其他工業園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是規模比較小,核心大企業不多,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產業集中度比較低。因此,為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已成為區委、區政府當前工作中的一項緊迫的任務。
一、我區周邊幾個工業園的發展現狀
1、安義工業園區。江西安義工業園區是江西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工業園區,是江西省昌九工業走廊的主體板塊,園區總體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建成區域達1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美、日、泰、港、臺、粵、滬、浙、閩等地的客商入駐園區,初步形成了建筑材料、紡織服裝、高新機電、銅材加工、精細化工、醫藥食品等六大主導產業,初步形成“新材料擔龍頭,建材挑大梁,紡織、機電唱主角”的產業布局,先后被授予“中國塑鋼門窗型材流通示范基地”和“全國中小企業創業基地”。截至20xx年8月,安義工業園共落戶項目205戶,其中投產企業115戶,在建企業46戶,籌建企業39戶。20xx年1-7月,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億元,上繳稅收0.68億元,用水397.23萬噸,同比增長56%,用電10736度,同比增長23%。
2、江西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西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南昌市北郊新祺周,全區面積58平方公里,已規劃開發面積15平方公里,區內現有企業60余家,其中服務外包企業6家,高、中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500余人。20xx年7月,桑海開發區正式成為“國家南昌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園區規劃3平方公里作為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已形成了以濟生制藥廠、桑海制藥廠、三九藥業、草珊瑚藥業為龍頭,杏林白馬藥業、江西民康制藥、濟順制藥、興鼎科技等一大批醫藥企業入駐的產業集群。20xx年,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GDP完成7.5億元,增幅26%;財政總收入完成1.61億元,增幅60.5%;地方一般收入完成7587萬元,增幅64.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3億元,增幅40.9%;工業投資完成5.02億元,增幅40.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83億元,增幅32.6%。四項指標增幅全市第二:實際利用外資增幅19.68%,現匯進資增幅60.91%,外貿出口增幅111.27%,工業項目現匯進資增幅142.18%。
3、永修縣工業園。永修縣工業園區由星火工業園、南山工業開發區,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組成。按照“做大做強有機硅產業,培育壯大新型建材、新型電子、新型特種紙、新型仿生制藥產業”的工作思路,園區強勢推進星火有機硅一體化項目,致力開展產業招商、配套招商,不斷延伸有機硅產業鏈條。預計到20xx年,將可實現有機硅單體產能突破80萬噸,有機硅產業產值突破220億元,新型建材產值突破80億元,新型電子產值突破50億元,新型特種紙產值突破30億元,新型仿生制藥產值突破20億元,實現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500億元,產值超100億元企業1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20家,稅收突破10億元的“5121”目標,逐步形成“特色鮮明、主業突出、龍頭帶動、產業集群”的特色工業制造基地。
4、灣里羅亭工業園。羅亭工業園籌建于2005年,是全省最年輕的工業園,園區規劃總面積為8平方公里,主要以南安公路為主軸,南北兩側自東向西擴建,東接桑海、西連安義,北靠永修。20xx年羅亭工業園開始正式對外招商,20xx年區委、區政府按照“四區互動、奮力比拼、富民強區、健康灣里”的總體戰略,成立了園區(羅亭)項目建設推進指揮部,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了園區征地拆遷、場平基建、招商引資和企業入駐同步快速推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羅亭工業園以南安公路為依托,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規劃了新型材料產業區、生物醫藥產業區、物流倉儲產業區和配套服務產業區等四個產業區,F有落戶項目25個,其中超億元項目9個,項目總用地約2000畝,總投資30億元,已有竣工投產項目11個,在建項目12個,實現工業產值1.38億元,創稅約720萬元,解決就業600余人。
二、我區工業園區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應當說,我區工業園區在吸引外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城鄉就業、加快城市化進程等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發展中加以規范和解決。
1、園區規劃定位方面。羅亭工業園缺少一整套高標準園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園區道路建設為例,園區內三條縱路都是斷頭路,沒有形成循環路網,由于缺少完善的路網建設規劃,園區道路往往隨著項目的落戶而規劃建設,導致部分路網地塊標高不一,條塊分割嚴重,同時,由于園區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原因,存在“搞什么樣算什么樣”,“來什么項目要什么項目”情況,導致現有產業分布相對分散,彼此關聯度小,集聚程度低,難以形成有效的“產業鏈”。
2、園區基礎設施方面。雖然我區在近幾年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園區項目建設,但鑒于區財力有限,園區現有的基礎設施條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例如,園區現有的3.5萬伏供電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進入和投產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銀行、餐飲、住宿、娛樂等三產配套服務發展略顯滯后。
3、園區用地方面,F在全市各縣、區用地指標都非常緊張,我區每年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僅有300畝,用于園區項目建設的指標更為有限。隨著園區建設的加快,用地矛盾日益凸顯,土地供需矛盾已成為限制園區發展的重要瓶頸。目前,園區江中保健品項目、東升塑編項目及園區污水處理廠等多個項目因用地指標的限制影響了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園區用地指標缺口還將更大。
4、金融支持方面。區縣級商業銀行由于授權授信和地方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園區內新辦企業很難得到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支持,企業所需的投資主要來源于企業自籌資金和創辦單位的投資,企業資金鏈比較緊張。
5、招商引資方面。由于園區“戶口”原因,難以爭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同時園區土地出讓基準價高于周邊,這些因素加大了園區招商引資的工作難度。
三、發展壯大我區工業園區的對策和建議
1、進一步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在園區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按“產業鏈”布局規律,結合灣里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工業經濟區域為目標進行統一規劃。在園區發展規劃工作中,要根據“規劃先導,分步實施,發揮優勢,提升競爭力”的原則,圍繞“集聚化、規;、特色化、城市化”的園區建設目標,統籌規劃、科學論證、合理調整工業園區產業布局。在園區建設規模上,要一次規劃,留足余地,分步實施,總體上要能滿足發展需要,確保園區建設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充分體現園區發展規劃的超前性、嚴肅性。
2、進一步提升園區發展后勁。
一是要及時進行土地總規修編。把工業園區建設用地納入區、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土地規劃和用地指標上向工業園區傾斜,優先解決入園優勢項目、重點項目用地,加大土地開發治理力度,每年有計劃儲備一定的用地指標,實行工業園區用地占補平衡,余缺調劑。
二要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加強于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系,形成合力,積極跑省、市爭取土地指標,深入研究土地政策,隨時掌握土地信息,切實做好土地報批工作。
三要嚴格執行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要求。加強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不斷提高集約用地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按照節約用地、集約用地的原則,積極引導企業建設多層廠房,控制工業用地綠化率,切實提高園區土地利用率。
3、進一步培育項目產業集群。扶持一批資金雄厚,技術實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引導相關配套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加大園區產業配套招商力度,一方面鼓勵已經入園的重點企業以商引商地引進配套企業,另一方面,在承接產業轉移中注重引進核心企業和與之配套的企業,使之做到同時引進,同期建設投產,以實現產業集群化。
4、進一步完善園區服務設施。一是加強園區建設,將整個園區建設作為一個整體項目運作,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靠招商引資引進外來投資,靠政策吸引民間投資,靠信貸吸納銀行投資,靠積累增加企業投資,形成渠道暢通、來源多樣、成分多元的產業投資機制,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夯實園區發展基礎。二是要拓寬項目融資渠道。促進銀企之間的溝通,爭取商業銀行對新入園企業授信服務。鼓勵企業之間建立互信擔保合作機制,特別是對于有業務聯系的關聯企業。對于經營好講誠信的企業短期貸款,可由園區建設投資公司提供擔保,但要求被擔保企業提供反擔保。三是要暢通綠色服務通道。充分發揮行政服務中心的作用,在全區層面針對入園項目建立統一的辦證服務平臺,簡化辦證流程,縮短辦證時間,實現辦證服務一站式流水線操作。保障入園項目依法依規快速建設。四是要搭建企業用工平臺。一方面要針對園區企業需求做好訂單培訓。在用工培訓方面,要有前瞻性打好提前量,根據園區發展規劃和引資動態,在企業開工建設時就要主動上門,了解其招工意向,以協助企業做好招工和崗前培訓工作。另一方面要和先鋒軟件學院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向園區企業定向輸送技術人才,緩解企業用工難問題的同時也減輕了先鋒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 3
根據委領導的統一部署,由董理主任帶隊、七個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的《全省重點園區“十二五”發展規劃》考察組,于7月5日~11日,赴浙江省進行了專題調研。聽取了浙江省經信委的相關情況介紹,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如何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特別是企業聚集和產業集聚等方面的成功經驗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座談;考察了杭州蕭山工業園(臨江新城)、寧波化學工業區等國家和省重點園區;參觀了聯源重工水力、核能發電裝備、東風裕隆新能源、東方電氣、吉利集團研發總部、鎮海煉化、臺塑石化、寧波萬華MDI等骨干企業和重點項目。
整個考察過程圍繞工業園區建設,涉及裝備(汽車)、石化、機械、冶金、輕紡、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多個產業門類,團組成員從不同的角度獵取了浙江工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共同感到不虛此行,受益匪淺,F將考察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浙江省工業園區基本情況
浙江省的塊狀經濟量大面廣,是形成產業集群的重要基礎,工業園區是塊狀經濟向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去年全省共有年銷售收入10億以上的塊狀經濟312個,實現銷售收入2.81萬億,出口交貨值6122億元,從業人員831萬人,分別占全省工業總量的54%、62%和56%。在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的26個塊狀經濟中,生產單位超過1萬個的有義烏小商品、長興紡織、諸暨襪業和永康五金;從業人員在10萬人以上的有蕭山紡織等6個,其中義烏小商品40萬人左右。
計劃到20xx年,全省形成10個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20個300~1000億元、60個100~300億元的產業集群。集群內形成功能完善的專業化分工協作體系、產業公共平臺和支撐體系,創建一批知名度高的區域產業集群品牌。
產業聚集區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從經濟規?,塊狀經濟占全省工業半壁江山
塊狀經濟的大量存在,是浙江工業的最突出特點之一,反映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基礎性作用,是產業集群形成的重要載體和先天優勢。在312個塊狀經濟中,年銷售收入在50億元以下的有176個,占總數的56.4%;銷售收入在50~100億元的64個,占總數的20.5%;銷售收入超百億的有72個,占總數的23.1%,其中銷售收入100~200億元的有46個,200~500億元的有19個,超過500億元的有7個。
(二)從區域布局看,主要分布在環杭州灣和溫臺沿海地區
在全省11個地級市中,塊狀經濟個數排名前5位的為臺州市(45個)、溫州市41個、寧波市39個、杭州市36個、嘉興市32個。
(三)從空間結構看,工業園區已成為塊狀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目前,全省117家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3528.8億元,增長16.3%,占全省工業的34.1%,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43.7%;實現進出口總額850.1億美元,增長20.5%,占全省的40.3%;工業企業上交稅收544.8億元,增長9.8%,占全省財政地方一般預算總收入的28.2%。
二、工作思路、做法和主要經驗
(一)工作思路
1、加強戰略籌劃。以政府為主導,龍頭骨干企業為主體,聯合科研院校、行業協會等力量,以國際化視野,從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和資金鏈整合提升的高度,從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信息化互動的角度,把握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對塊狀經濟轉型升級工作進行整體謀劃、科學規劃。
2、優化空間布局。按照高水平開發、高強度投入、高密度產出的要求規劃建設好各類園區,使之成為塊狀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區,著力形成多層次、梯度式工業發展格局。對新開發和拓展的產業園區,尤其是一些新設立的沿海產業園區,要明確產業發展定位,深化園區集群培育和規劃布局。
3、培育龍頭骨干企業。積極培育塊狀經濟中關聯度大、主業突出、創新能力強、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發揮其產業輻射、技術示范和銷售網絡中的引領作用。
4、加強專業化配套協作。發展專業化配套企業,提高企業間配套協作水平,形成一批企業專業化優勢顯著、競爭能力強的“小型巨人”企業,構建完善產業集群分工協作體系。大力發展研究開發、倉儲物流、市場營銷、后勤保障等生產性服務業。
5、強化項目帶動。在行業和塊狀經濟轉型升級規劃指導下,引進一批市場前景好、對區域發展帶動性強的產業項目,實施一批區塊內重大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打造一批生產性服務業支撐產業集群升級和結構優化。
6、完善創新體系。加快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促進塊狀經濟內企業由委托加工向自主研發轉變。支持企業在關鍵技術、關鍵工藝上進行技術創新合作,構建企業間技術轉讓交易平臺,實現技術創新成果的擴散效應,逐步形成區域技術聯盟和創新體系。
7、構建公共服務平臺。根據不同塊狀經濟特征,共同推進各領域、各層面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重點支持研發、檢測中心、信息中心等服務機構建設,為塊狀經濟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的支撐條件,鼓勵為塊狀經濟轉型升級服務的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建設。重點扶持管理咨詢、技術專利服務、人才教育培訓、市場營銷、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等中介機構建設,為塊狀經濟內部各企業解決生產、技術、管理、品牌、人才、信息等各方面問題提供支持和服務。
8、提升集群品牌。引導和支持塊狀經濟內企業創立品牌,實現從無牌、貼牌到有牌、自主品牌的轉變;推動生產要素向品牌企業和優勢企業流動,形成集聚效應,培育區域品牌;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積極探索不同產業集聚區域品牌建設的路徑和方式,著力將企業品牌、產業品牌、區域品牌升級為城市品牌。
9、推進可持續發展。通過清潔生產、資源節約、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廣節能減排共性技術,推動塊狀經濟向資源節約集約和生態環保型產業集群轉變。全面建立項目決策咨詢服務協調機制,切實把好新上項目入口關、布局關。
浙江省的工業較多的源于民營經濟發展,市場發育比較健全,政府干預經濟相對較少。但在引領產業集群發展、加強工業園區建設,促其轉型升級、實現規劃戰略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要比我們大得多。
(二)主要做法
1、加強省級政府的組織和協調作用。浙江組建了由省直18個部門參加的.工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簡稱轉升辦),作為省政府的工作協調機構,主要任務是協調各大園區發展規劃、研究部署、指導協調解決工業轉型升級工作,研究提出重大方針政策,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2、推進企業分離發展服務業。推進企業分離發展服務業,是促進經濟轉型重要抓手,有利于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和稅收結構,有利于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有利于促進傳統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提升,有利于制造業做精做強,對工業和服務業具有雙贏的意義。省級層面組建由經貿、發改、財政、地稅、國稅等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和審定企業分離發展服務業的有關政策目標、工作原則、重點方向等問題,加強部門間溝通和協調,加強配合,實現良性互動,全力推進企業分離發展服務業工作。
3、推進省級工業園區組合。省級工業園區組合是指在新形勢下加快省級工業園區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在行政隸屬關系與財政稅收體制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以省級工業園區為依托,按照現代產業集群發展需要,以一個省級工業園區組合帶動1~4個重點鄉鎮工業功能區為產業園,以充分發揮省級工業園區的品牌優勢和鄉鎮工業功能區為產業園,以充分發揮省級工業園區的品牌優勢和鄉鎮工業功能區的資源優勢,擴大園區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園區的綜合競爭力。
在實施的過程中,由各市、縣經委負責牽頭組織省級工業園區組合區的整合提升工作,省級創新型工業園區可以先走一步,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將地理相鄰、產業相近、規模較大、基礎設施較好的鄉鎮工業功能區率先進行組合;條件成熟的也可以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實行“飛地組合”。
人多地少的省情和濃厚的經商傳統,催生了家庭工業和專業市場,并逐漸形成了區域特色的塊狀經濟。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特別是新興產業的出現使市場格局發生變化,政府的規劃引導和招商引資成為區域產業集群形成發展的主要方式。
(三)主要經驗
1、加強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前瞻性研究
具體方法上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研究塊狀經濟內部機理為主,轉向外部環境對產業的影響分析為主;二是由單純研究制造業為主,轉向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互動,構筑現代產業集群各種要素研究和創造的角度分析為主;三是由研究存量優化為主,轉向開放增量推動分析為主,建立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庫,實現一批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促進招商引資、項目決策和項目協調等體制機制創新。
2、空間形態形成多層次
一種是縣域型和鎮區型,這是傳統塊狀經濟主導的空間形態。第二種是跨縣域型,即塊狀經濟跨縣域并向相關產業發展。如永康的五金產業,已形成了永康為核心,向縉云、武義、東陽發展,在周邊數百公里的范圍形成區域塊狀經濟。第三種是市域型塊狀經濟,即在市域范圍內形成多核心分布,如寧波服裝、杭州裝備、衢州氟硅、舟山船舶等,反映了地級市產業集群的主要特征。
3、產業和資本流動多向化
一類是產業和資本不斷流入,形成經濟增長極的集聚效應。如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等地,由于獨特的區位優勢,不僅集聚了高新技術產業,也有一些傳統產業。第二類是傳統主導產業基本穩定在原有塊狀經濟范圍內,而與主導產業不相關的產業基本往外流出。第三類是產業和資本均向外加速轉移。截止20xx年上半年,對外投資的高新技術項目約70億元,占對外投資總額11%,全市年銷售規模超10億元的85家工業企業中有50.6%企業有對外投資。
4、集群發展模式綜合化
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已不再局限于工業內部,越來越多地體現為一個綜合和開放的創新體系。政府、企業、協會、市場和相關產業等都是推動傳統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主體,既分工協作,又相互滲透;產業集群發展已從硬要素組合轉向軟要素支撐為主,社會資本和人才資源在推動轉型升級中的作用更加明顯;產業發展越來越趨向傳統產業高新化、高新技術融合化、新興產業集群化,產業融合成為一種常態。
三、對我省工業園區“十二五”規劃的建議
我省在工業園區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是較大的,特別是近兩年來,在政策的牽動下,重點產業基地的建設速度明顯加快。但與發達省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除了園區區位商系數低、關聯度差、創新能力低、缺乏龍頭企業、產業聚而不集等普遍存在的問題之外,發展規劃雷同、缺乏比較優勢、公共平臺建設嚴重滯后、專業招商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等也是我省目前部分園區,特別是縣域產業集聚區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市場發育尚未健全、經濟處于轉型的背景下,如何根據本地的比較優勢選擇合適產業,引進或培育出具有較強衍生能力的關鍵企業,逐步吸引越來越多的相關企業集聚并形成產業集群,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浙江的發展經驗范圍廣泛,內容豐富。但如何取其精華,用于我省工業園區發展的指導和借鑒,是我們考察組的主要任務之一。下面就結合我省重點工業園區的發展現狀,提出在制定產業集群“十二五”規劃方面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協調實施重點園區發展規劃。以扶持發展千億產業集群為重點,以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和重點項目為支撐,以產業園區為載體,依托中心城鎮和重點區域,鼓勵企業聚集、產業集聚,努力實現區域布局優化和產業升級。
(二)大力招商,積極引進大型龍頭企業。加強與世界500強、國內100強、行業50強的企業合作,并以此逐步引進整個產業鏈;創新招商方式,推廣特色園區的成功招商經驗,加快產業鏈的培育和完善。通過集群式招商,承接產業的整體轉移。
(三)抓龍頭企業,提高集群核心競爭力。積極培育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集團,發揮其產品輻射、技術示范、信息擴散和銷售網絡的產業龍頭作用。鼓勵龍頭企業采用多種方式,對其上下游相關企業進行重組、改造,不斷將一些零部件的生產環節和特定的生產工藝分離出去,形成一批專業化配套企業,提高產品本地化配套率。
(四)全力以赴開拓市場。通過推介會、產品說明會、博覽會、集群配套產品交易會等多種形式發展專業市場,鼓勵本地企業、用戶優先采購本地產品;圍繞骨干企業搶占國際國內市場提供更多的服務,制定并實施鼓勵政策。
(五)以特色產業基地為切入點,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我省現有16個列為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基地,其主導產業大都屬于新興產業。以國家推進裝備制造、化工、汽車、有色、鋼鐵、電子信息、紡織、輕工等重點行業振興為契機,安排專項資金,不斷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改造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使其真正成為特色明顯、優勢突出、錯位發展、競爭力強的品牌產業集群。
(六)積極鼓勵和支持產業集群企業設立國家級和省級研發中心。大力推進科研院所和園區的合作,將科研機構和大學科研力量引進園區;每年重點支持100個市場前景廣闊的自主創新項目的研發與產業化,以此提升企業研發能力,促進園區內產業集群發展,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創新體系建設。
(七)積極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的資金問題。鼓勵企業在國內外金融市場直接融資以及組建有限責任公司乃至利用參股等形式大力吸引社會資金;要促進各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緊密合作,建立“銀、企、!焙献鳈C制,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要積極推進產業集群重點企業的培育、輔導、推薦等上市工作,支持對產業集群發展有促進作用的上市公司加快發展,增強企業再融資能力。
(八)建立多層次的公共服務平臺。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自主經營、有償服務”的原則,促進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官助民辦”的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構建面向產業集群內部廣大企業的技術研發應用、信息服務、人員培訓、質量技術標準和檢驗檢測、產品交易與物流配送等公共平臺建設。
(九)繼續加強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創建工作。通過規范各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標準、加強政策支持、建立重點工業產業集群統計監測體系和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等多種形式提高創建工作的引導作用,推動我省千億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工作。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 4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園區作為產業集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次對xx工業園區進行調研,旨在深入了解該園區的發展狀況、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為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二、調研方法與范圍
本次調研采用了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座談會以及查閱相關資料等方法,對園區內的企業、管理機構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進行了深入調研,調研范圍涵蓋了園區的產業布局、基礎設施、企業經營狀況、政策環境等方面。
三、園區發展現狀
。ㄒ唬┊a業發展
園區已初步形成了以xx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其中,xx企業數量占比xx%;xx企業數量占比xx%;xx企業數量占比xx%。
(二)基礎設施
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已建成較為完備的道路交通網絡、水電氣供應系統以及通信網絡。截至20xx年,園區內道路總里程達到xx公里,供水管網長度達到x公里,供電線路長度達到x公里,通信網絡實現全覆蓋。
。ㄈ┢髽I經營狀況
通過對園區內x家企業的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發現企業整體經營狀況良好。20xx年,企業平均營業收入達到xx萬元,同比增長xx%;平均利潤率達到xx%,同比增長xx%。
。ㄋ模┱攮h境
園區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土地優惠、財政補貼等,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同時,園區管理機構積極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四、存在問題與挑戰
。ㄒ唬┊a業結構有待優化
園區內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傳統制造業領域,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產業附加值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弱。
。ǘ﹦撔履芰Σ蛔
園區內企業普遍存在創新投入不足、創新人才短缺、創新平臺匱乏等問題,導致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力不強。
。ㄈ┩恋刭Y源約束
隨著園區的不斷發展,土地資源日益緊張,部分企業因土地供應不足而無法擴大生產規模,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ㄋ模┉h保壓力增大
園區內部分企業環保意識淡薄,環保設施投入不足,污染物排放超標,給園區的生態環境帶來了較大壓力,環保治理任務艱巨。
五、對策與建議
。ㄒ唬﹥灮a業結構
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
。ǘ┨嵘齽撔履芰
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引進和培養創新人才;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建立研發中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ㄈ┢平馔恋仄款i
加強土地資源整合,清理閑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積極探索土地供應新模式,如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出讓等方式,滿足企業用地需求。
(四)加強環境保護
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企業環保意識;加大環保投入,完善環保設施,加強對污染物排放的監測和治理;建立健全環保長效機制,嚴格落實環保責任,實現園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六、總結與展望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對xx工業園區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未來發展方向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在未來的發展中,園區應緊緊圍繞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土地集約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發展質量,努力將園區打造成為產業集聚、創新驅動、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 5
一、引言
工業園區作為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對于推動區域經濟增長、促進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了解xx工業園區的發展現狀,本調研對該園區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查和分析。
二、園區基本情況
xx工業園區成立于20xx年,規劃面積為xx平方公里。
三、發展現狀
。ㄒ唬┊a業集聚
目前,園區已吸引了x家企業入駐,其中包括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ǘ┗A設施
園區內道路、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已建成xx公里,污水處理廠xx噸/日,變電站xx千伏安等。
。ㄈ﹦撔履芰
園區內擁有xx家研發機構,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xx%,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逐年增加。
。ㄋ模┙洕笜
20xx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xx億元,同比增長xx%;實現稅收xx億元,同比增長xx%。
四、存在問題
。ㄒ唬┊a業層次有待提高
園區內大部分企業仍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高端產品和核心技術相對缺乏,產業附加值不高。
。ǘ┩恋刭Y源緊張
隨著園區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供應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制約了新項目的落地和企業的`擴能。
。ㄈ┤瞬哦倘
園區內企業對高端人才和技術工人的需求較大,但由于園區地理位置、生活配套等因素的影響,人才引進困難,人才流失現象較為嚴重。
(四)環境污染問題
部分企業環保意識淡薄,環保設施投入不足,導致園區內存在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問題。
五、對策建議
。ㄒ唬┩苿赢a業升級
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強招商引資,重點引進一批高端產業項目,提升園區產業層次。
(二)加強土地集約利用
對園區內閑置土地和低效用地進行清理和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探索建設多層標準廠房,提高土地容積率。
。ㄈ┘訌娙瞬抨犖榻ㄔO
完善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持。
。ㄋ模┘訌姯h境保護
嚴格項目準入,提高環保門檻;加強對企業的環保監管,督促企業完善環保設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加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高園區環境承載能力。
六、結論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對xx工業園區的發展現狀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同時也發現了園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夠為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 6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園區在推動產業集聚、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深入了解xx工業園區的發展狀況,剖析存在的問題,探尋未來發展方向,特開展此次調研。
二、調研方法與范圍
本次調研采用了資料收集、實地走訪、企業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法,對園區內的企業、管理機構以及相關部門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
三、園區發展現狀
。ㄒ唬┙洕幠
截至x月x日,園區入駐企業達到xx家,實現工業總產值xx億元,同比增長xx%;實現利稅xx億元,同比增長xx%。
。ǘ┊a業結構
園區初步形成了以產業1、產業2、產業3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其中,產業1企業有xx家,產值占比xx%;產業2企業有xx家,產值占比xx%;產業3企業有xx家,產值占比xx%。
。ㄈ┗A設施
園區內道路、水、電、氣、通信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備。已建成道路x公里,供水管網x公里,供電線路x公里,污水處理能力達到x噸/日。
。ㄋ模﹦撔履芰
園區內擁有x家研發機構,其中省級以上研發機構x家。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x%,擁有專利x項。
四、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ㄒ唬┊a業集聚效應不夠明顯
雖然園區內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體系,但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不夠緊密,產業鏈上下游銜接不夠順暢,產業集聚效應未能充分發揮。
例如,xx企業之間在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等方面合作較少,導致企業生產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力不足。
(二)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園區內存在部分土地閑置和低效利用的情況。部分企業占地面積較大,但實際產出效益較低;還有一些項目因各種原因未能按時開工建設,造成土地資源浪費。
據統計,園區內閑置土地面積達到xx畝,低效利用土地面積達到xx畝。
(三)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
園區內的生活配套設施、商業服務設施、金融服務設施等相對滯后,不能滿足企業和員工的需求。例如,園區內缺乏高品質的住宅小區、商業綜合體、金融網點等,員工的生活和消費不便,影響了企業的招工和人才的留存。
(四)環保壓力較大
隨著園區內企業數量的增加和生產規模的擴大,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增加,給園區的環境質量帶來了較大壓力。部分企業環保設施老化、運行不正常,存在超標排放的現象。
(五)管理體制機制不順暢
園區管理機構與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不夠清晰,存在多頭管理、推諉扯皮的現象;園區的行政審批效率不高,服務質量有待提升。
五、發展建議與對策
。ㄒ唬┘訌姰a業規劃與引導
進一步明確園區的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加強產業規劃與引導,優化產業布局。圍繞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完善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集聚度。
例如,針對x產業,制定專項招商計劃,重點引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
。ǘ┨岣咄恋乩眯
加強土地管理,建立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長效機制。對閑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進行清理整頓,依法依規收回或采取措施促使企業限期開發利用;嚴格項目用地審批,提高土地準入門檻,根據項目投資強度、產出效益等指標合理確定供地面積。
。ㄈ┩晟婆涮追⻊赵O施
加大對園區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生活配套、商業服務、金融服務等設施。建設職工公寓、人才公寓、學校、醫院、超市、餐飲娛樂等設施,為企業和員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引進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等,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四)加強環境保護
加大環保投入,完善環;A設施建設。加強對企業的環境監管,嚴格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督促企業加強環保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鼓勵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和設備,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ㄎ澹﹦撔鹿芾眢w制機制
進一步明確園區管理機構與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權限,建立協調聯動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加強對園區管理機構和工作人員的考核評價,激發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六、結論
xx工業園區在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基礎設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通過加強產業規劃與引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加強環境保護和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等措施,有望實現園區的高質量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工業園區調研報告11-04
關于工業園區發展的調研報告11-13
最新工業園區調研報告10-12
工業園區主導產業調研報告09-12
全盟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的調研報告11-13
工業園區黨建工作調研報告03-07
關于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調研報告11-13
工業園區發展戰略調研報告10-09
關于對我市工業園區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03-07
南昌市工業園區發展的調研報告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