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調研報告總結范文
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不斷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加大人才工作宣傳力度,提高服務水平,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人才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
為大力推進人才強縣戰略的深入實施,加強全縣人才隊伍建設,準確了解和掌握全縣人才隊伍現狀,我們成立8個調研組,自今年6月份開始,對全縣人才隊伍情況進行了調研。通過采取聽匯報,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方式認真總結我縣人才工作近年來的工作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和成因,并緊密結合我縣實際,提出關于加強我縣人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調研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特點
截止20XX年底,全縣共有各類人才18870人,占全縣人口總數的5.9%。從行業看,其中:黨政人才 1356 人,占人才總數的7.2%;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941人,占10.3% ;專業技術人才6437人,占34.1%;農村實用型人才4673 人,占24.8%;技能人才2615人,占13.9%;社會工作人才1848人,占9.8%。從學歷看,研究生學歷21人,占人才總數的0.1% ,大專和本科學歷8034人,占人才總數的42.58%,中專及高中學歷1905人,占人才總數的10.1%。高中以下學歷8910人,占人才總數的47.22%。從職稱看,高級職稱367人,占人才總數的1.94%,中級職稱2294人,占人才總數的12.2%,初級以下職稱4293人,占人才總數的22.8%。
分類別統計:黨政人才1356人。從職級看,縣處級37人,占2.7%,鄉科級837人,占61.7%,科員及以下482 人,占35.5%;從學歷看,研究生學歷19人,占1.4%,大學本科學歷503人,占37.1%,大學專科學歷693人,占51.1%,高中及以下學歷141人,占10.4%;從年齡上看,30周歲以下92人,占6.8%,31-35周歲77人,占5.7%,36-40周歲295人,占21.8%,41-50周歲624人,占46%,50周歲以上268人,占19.8%。此外,全縣科級以上干部中,女干部126人,占14.4%,非黨干部41人,占4.7%,少數民族干部1人,占0.1%。
經營管理人才1941人。從學歷看,大專以上學歷792人,占40.8%,中專及高中491人,占25.3%,初中及以下658人,占33.9%;從職稱看,具有高級職稱的78人,占4.0%,中級職稱的352人,占18.1%,初級職稱的466人,占24%。
專業技術人才6437人。其中正高職稱的10人,副高301人,中級2091人,初級4035人。從行業看,教育類3229人,工程類117人,衛生類642人,農業類73人,鄉鎮企業(非公經濟)類1802人,其它574人;從學歷看,大學本科以上2035人(其中研究生學歷2人),大學專科3926人,大學本科以上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重達到 31.6%。
農村實用型人才4673人。其中生產能手1417人,經營能手1093人,村級管理人才1411人,能工巧匠613人,其他139人。
社會工作人才1848人,其中:男性1248人,女性600人;中共黨員1218人,占65.9%;從文化程度看,本科219人,占11.85%,大專351人,占18.99%,高中及以下1105人,占59.8%。中專168人,占9%。從年齡結構看,30歲以下104人,31至40歲407人,41至50歲878人,51歲以上458人。
技能人才2615人。從職稱看,技師465人,高級工1047人,中級工1103人。
我縣人才狀況呈現以下六個特點:
一是人才總量逐步增長。 近年來,我縣人才數量穩步上升。到2012年底,我縣人才總數達到18870人,比2011年的17900人增加970人,增長5.4 %。
二是人才素質逐步提高。從人才職稱看: 2010年、2011年、2012年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數分別是2144 人、2209、2294人,年均增長率3.5%。人才的高學歷和高、中級職稱比例明顯提高。我縣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3人,市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功臣3名、科技企業家4名、拔尖人才3名;擁有市級專業技術人才3人,市級經營管理人才3名,市級農村實用人才4名,省級專家3名,市級產業英才2人。高層次優秀人才有所增加。
三是人才結構漸趨合理。從人才職稱結構看,2012年,我縣人才的高級、中級、初級職稱比例為1:4:8,逐步向1:3:6的“金字塔”式合理結構模式靠近。從人才的專業、行業分布看,我縣人才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行業上。2012年,分布排在前三位的依次為:教育人才3229人,占18.8 %;鄉鎮企業人才1802人,占10.5 %;黨政人才1356 人,占3.7 %。這三部分合計占到33 %。從人才年齡結構看,人才年輕化趨勢比較明顯,35歲以下人員比重占到30.4%,45歲以下人員比重占到74.2%,50歲以上人員僅占12.9%,均比過去有了質的提高和變化。中青年逐漸成為人才隊伍的主體力量。
四是人才工作領域逐步拓寬。在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三支人才隊伍基礎上,相繼開展了農村實用型人才、技能人才、社會管理人才等隊伍建設,組織實施了系列化人才工程。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培養工程、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等。
五是人才環境逐步優化。隨著我縣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公平競爭的選人用人機制初步形成,為人才的培養和成長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落實市縣各種人才扶持獎勵政策,對各條戰線涌現出的專業精通、成果顯著、成績優異的優秀人才的重獎,充分調動了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同時我縣不斷加大人才資金投入,營造了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
六是人才作用得到較好發揮。人才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尤其是在農業技術推廣、工業新品研發、實用技術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近五年,全縣取得科技成果10項,其中2012年3項?萍汲晒霓D化實施,加快了我縣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步伐,充分體現了人才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重要作用。一大批黨政人才已成為優秀領導者和管理者。一大批優秀人才成為企事業單位技術與管理的“領頭雁”。 在鄉鎮企業和非公經濟組織的發展過程中,人才大多作為本單位中層以上的技術和管理骨干,成為采用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培養實用人才等方面的排頭兵,在企業創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
二、主要做法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我縣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不斷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強化人才教育培訓,豐富人才工作載體,加大人才工作宣傳力度,提高服務水平,統籌使用人才,人才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1.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管人才。
一是健全黨管人才領導體制。我縣人才工作堅持由縣委書記親自掛帥,成立縣人才工作領導組和辦公室,并由人才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縣人才工作的綜合協調和聯絡服務。形成了縣委直接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從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高度出發,先后制定了《縣中長期人才發展實施意見》、《縣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為人才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探索人才工作運行機制?h委不定期召開人才工作專題會議,安排部署人才工作,聽取人才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人才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建立了領導干部聯系人才制度,及時掌握聯系對象的基本情況、個性特點及專業特長、思想和工作動態、人才作用發揮情況,幫助解決困難落實政策和改善環境。把人才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范圍,從制度上給予了保障和支持。今年以來,我縣進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開展爭創“人才工作十強縣”、 “人才工作先進縣”和“人才服務專員”等活動,印發《人才工作任務要點和分解及考核辦法》,完善人才培養、教育、管理、服務、激勵的一系列工作制度,筑巢引鳳,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促進了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用的有效發揮。
2.創新方式,強化培訓育人才。
在人才工作中,我縣充分發揮各級教育培訓機構的“主陣地”作用,積極采取多種培訓方式,加強對各類人才的教育培訓。首先是明確培訓規劃。各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人才隊伍培訓計劃,明確了人才培訓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培訓內容和工作要求。其次是靈活施教。本著人才需求和創新工作需要的原則,以各級培訓基地為龍頭,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在線學”相結合的辦法,有針對性地對各類人才進行培訓。縣委黨校、縣職業學校、農廣校、農村實訓基地等發揮各自優勢,都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訓。每年組織舉辦各類培訓班120余個班次,培訓人才9000余人次。其中黨政人才基本得到普遍輪訓。通過組織寬領域、多形式的培訓,極大地拓寬了人才的視野,豐富了知識,鍛煉了隊伍,增強了人才的素質和能力。
3.創造條件,豐富載體引人才。
我縣不斷豐富人才工作載體建設,為人才發展搭建平臺,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目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個,先后接納30余名高學歷人才進站工作,博士后工作站引才聚才的孵化功效逐漸增強。培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1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9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市級創新型示范企業6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共計23家。其中昌鑫生物研究所、平定陶瓷研究所、刻花瓷實驗基地、煤炭氣化實驗基地、激光器應用研發中心、貝特瑞負極粉研發中心、長青陶粒砂科研中心等企業技術機構已成為我縣人才聚集、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同時我縣以實施重點項目為載體,加快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智力。通過交流會引才、項目帶才等多種途徑,吸引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向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集聚。近三年來,共引進各類人才700余名,及時為各行業補充了一批骨干力量。
4.營造氛圍,注重宣傳塑人才。
我縣把人才宣傳工作作為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采取多種形式,大張旗鼓的進行了宣傳。一是陣地宣傳。充分借助報紙、電視、廣播和專題專欄等陣地,大力宣傳人才工作的政策規定、工作舉措、實踐成果,教育干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才觀念,強化人才意識。二是嫁接宣傳。將人才宣傳工作同經濟工作的宣傳緊密結合。在對外推介引進項目的同時,廣泛宣傳人才政策,吸引各地優秀人才集聚,投身到我縣各項事業中來,為經濟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三是典型宣傳。大力宣傳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才,通過他們的典型事跡,弘揚人才奉獻創新精神,塑造人才銳意進取、勇爭一流的形象,在社會上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5.提升功能,優化服務留人才。
我縣堅持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并重、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結合,積極優化服務內容,不斷強化服務功能,創新人才公共服務方式,科學規范服務程序,努力構建嶄新的人才服務格局,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服務保障。 一是變“單一”為“多元”,實現由常規到特色的轉變。按照人才服務信息化的要求,全面規范梳理業務職能,將各項業務職能納入“平定人才網”,將過去主要提供人才招聘信息服務拓展為提供政策咨詢、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培訓、人才招聘等全面的信息服務,通過網絡平臺為辦事群眾和單位提供服務。二是變“坐等”為“上門”,實現由被動到主動的轉變。緊緊圍繞全縣的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組織開展“送政策、引人才、送服務、解難題”活動,20XX年以來共計下發人才服務政策咨詢卡1216份,解答政策業務方面的咨詢問題76個,幫助昌鑫生物有限公司、大地石油壓裂支撐劑公司等重點企業引進急需人才468名。三是變“求快”為“求好”,實現由重效率到重效能的轉變。按照公共人才體系化建設標準,綜合運用“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等9項服務制度,加強考核,跟蹤問效,力求各項服務又好又快。同時積極參與山西省人才服務合作網絡,有針對性地加強區域合作,與北京、河北、山東、深圳等地先進地區人才中心建立合作聯系,推動了區域之間的人才服務合作、人才信息共享和優勢互補,為我縣人才資源配置發揮了主渠道和基礎性作用。
6.統籌結合,多措并舉用人才。
我縣高度重視,統籌規劃,有效盤活人才資源,最大限度的挖掘現有人才資源潛力,不斷提高人才使用工作水平。一是做好人才選拔,促進人才資源合理配置。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突出以能力和業績為主的用人導向,真正把優秀人才選出來,放到合適崗位用起來。二是完善薪酬分配形式,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實現工作業績和經濟效益有機結合,使分配向優秀人才傾斜,保證人才既有良好的發展前途,又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將人才個人利益和單位長遠利益緊密結合,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三是緊密結合實際,鼓勵人才創新創業。圍繞我縣的支柱產業、優勢產業、重點培植壯大的新興產業和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等使用好各類人才,積極用項目吸引人才,以人才領辦項目,給他們壓擔子、定目標、定任務,在實踐中鍛煉人才,提高人才的本領。同時為人才開展創業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持,使他們工作起來得心應手,促進人才作用的發揮,促使各類人才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竭誠盡力。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問題
我縣近幾年來在人才工作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績,促進了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就全縣人才工作整體而言,目前還不能滿足和適應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主要表現在:
1.人才總量不足,高層次人才缺乏。
從人才總量上來看,我縣現有的各類人才總量18870人,只占我縣總人口數的5.9%,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遠不能滿足我縣各項事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創新型、復合型較少。如專業技術人才中,大專以上的專業技術人才只占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31.63%,而大專以下學歷的占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68.4%。從事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有實際操作能力的適用人才、技能型人才緊缺。
2.人才分布失衡,結構不盡合理。從人才分布上來看,人才大都集中在縣城和一些人口較集中的鄉鎮,黨政機關、學校和醫院等事業單位,企業擁有人才量過低,分布不均衡。如教育、衛生行業類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為3871人,占全縣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60.19%;工業類、農業類專業技術人才分別占全縣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1.8%、1.13%,與我縣新型工業強縣、特色農業大縣目標很不相稱。黨政人才80%以上集中在縣直單位,一些邊遠鄉鎮人才年齡老化,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年輕干部斷層,影響了工作的開展。從專業結構上來看,一些專業人才嚴重不足。如我縣農技人員中傳統產業方面的人才多,而且知識結構單一,服務面狹窄,整體素質不高,具有示范型、帶動型的實用人才較少,不能很好適應農民技術多樣化需求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3.人才開發的投入不足、力度不大。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不健全。政府和用人單位對人才開發、引進和培養投入不高,力度不大,對人才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跟不上,人才層次提高慢。政府依靠政策導向、行政手段控制人才總量和布局,顯得相對乏力。
4.人才市場基礎建設較為薄弱,人才資源配置效應還不夠明顯。目前我縣的`人才交流平臺主要是設在縣人社局的人才交流中心,但場地、設施等硬件建設滯后,業務開展廣度不深,信息化程度不高,為各類人才供需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仍有差距,對各鄉鎮乃至全縣的人才交流帶動作用還不夠。
5.人才工作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機制還未完全形成,一些富余人員出不去,一些緊缺人才因沒有編制進不來,影響了優秀人才的選拔任用,F行的考評考核體制難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分配未能向優秀人才有效傾斜,部分人才外流,尤其是一些優秀骨干教師和醫療技術人員流失。
(二)問題的原因
1.環境不夠理想。一是硬環境不足。從我縣整個經濟來看,經濟總量規模小,發展速度還不快,缺少能牽動全縣經濟發展的大項目。在人才報酬、福利、待遇、出路、激勵機制等方面缺少吸引力,影響了我縣對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開發和引進和使用,同時也造成了一些本地人才的向外流失。二是軟環境不優。一些部門服務意識不強,為人才排憂解難的力度不夠。
2.人才觀念滯后。一是一些部門和單位對人才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只重視人才的引進,卻忽視對其進行培養使用。二是人才本身的觀念跟不上。相當部分大中專畢業生不愿到企業,更不愿意到民營企業工作,認為只有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才算是真正就業。
四、加強我縣人才工作的建議
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是我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以更開放的政策,更靈活的機制,更有力的措施,廣泛吸納和大力培養各類優秀人才。
(一)樹立科學人才觀,進一步更新人才觀念。
各級各部門要牢固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平定發展靠人才”的思想,不斷提高對人才工作的認識。各級領導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優先的地位,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長抓不放。由縣委組織部牽頭,全縣各級各部門全力配合,各司其職,按國家、省、市、縣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制定和完善適合我縣人才工作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同時通過新聞媒體、網絡電訊和專欄專版專題等傳播方式,廣泛宣傳,讓人才政策真正達到用人單位熟悉、組織人事干部精通、各類人才了解、全社會共同落實。在社會上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為人才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
(二)積極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機制。
一是明確人才工作目標責任。把人才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工作的目標責任制,明確各單位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的任務和目標,定期進行考核。二是完善人才工作政策。根據各類人才的特點,盡快制定各類人才工作實施意見、辦法或細則。如《黨政人才能力建設實施意見》、《高技能人才開發實施意見》、《現代農業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育工程實施意見》、《招才引智獎勵辦法》,《鄉土人才開發管理實施意見》、《盤活存量人才規定》、《學術技術帶頭人選拔培養辦法》等。立足我縣實際,著力加強煤電化工、種植養殖、醫療衛生教育、農副產品加工等領域的急需人才政策的落實。三是完善人才競爭機制。不斷完善競爭性選人用人制度,對有特殊貢獻的人才應大膽破格提拔任用,充分調動人才的主觀能動性。推進企業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經營管理者和專業技術人員聘任制,建立健全以市場為導向,適合企業特點的人才選拔、任用、激勵、監督機制。繼續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重點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用人制度,解決能進能出的問題,將事業單位人員聘用管理納入勞動合同管理、由編制管理為主逐步過渡為經費管理為主,人事關系實現社會化管理,變養人為養事,真正做到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監管。改革分配制度,解決能高能低的問題,開展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改革和績效工資改革,嚴格實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積極推進工資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的配套改革,全面提高事業單位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四是創新人才考核評價、獎懲激勵、流動管理機制。通過崗位責任考核、業績量化評估等舉措,建立起與人才工作業績緊密聯系,能者上庸者下,末位淘汰有進有出的良性循環機制。鼓勵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加大對優秀人才的表彰獎勵力度。積極開展平定縣杰出人才、拔尖人才、優秀企業家、創業之星等各類評選活動,對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政府給予表彰,予以重獎,創造鼓勵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生動局面。對急需的高級專業人才實行來往自由,不轉工作關系,采取兼職等方式,用高薪聘請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簽訂協議或合同,以解決各單位對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五是加大人才資金的投入。設立縣人才基金,用于各類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和獎勵等。今后人才資金的投入要隨每年縣財力的增長而增長。同時鼓勵各類社會組織和個人以各種形式支持人才開發事業。建立政府引導,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資體系,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企業等用人單位發揮要主體作用,增加對科研開發的投入。各類社會組織設立人才發展、資助、定向培養等基金,用于人才資本投資。要加強人才工作機構和工作隊伍建設,做到“編制、職責、人員、經費”四到位,為開展人才工作提供堅強保障。六是切實關心愛護各類人才。要落實好聯系人才制度、人才定期體檢、津貼補貼的發放等制度。
(三)加強人才能力建設,提高人才綜合能力素質。
1、黨政人才。一是以執政為民為主線,培養黨政人才的政治品質,引導教育黨政人才勤政務實、廉潔自律,保持執政為民的本色,體現立黨為公的要求;二是以能力建設為重點,提高黨政人才的業務素質;三是以教育體制創新為動力,優化整合各種教育培訓資源,構建黨政人才終身學習的體系。
2、經營管理人才。一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職業資格培訓,建立企業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梯隊;二是加強企業專業技術骨干的繼續教育,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三是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開發培養力度,建立“政府調控、行業指導、企業自主、個人自愿”的教育培訓機制;四是建立和完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才的社會權益保障制度,對經商辦企業的人才在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支持。
3、專業技術人才。一是建立和完善在職學習、帶薪學習制度,鼓勵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學術深造,骨干技術人員到同行業技術單位實踐,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二是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到企業、農村自主創業,引導人才向基礎產業、支柱產業、重點行業流動,加強科技成果推廣運用。
4、技能人才。一是加快短缺技能型人才培養,加快培養一批勞動力市場急需和短缺技能人才,緩解供需矛盾;二是積極開發利用現有技能型人才,提升現有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結構和層次,形成結構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的梯次配備;三是加強培訓基地建設,提高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素質,并以企業為依托,建立技能人才實習實訓基地。
5、農村實用型人才。一是依托“新農村建設”、 “三級聯創”等,培養農村實用人才,把村干部培養成科技帶頭人、致富能手,實現能人治村;二是扎實做好綠色證書培訓,培養一批新型技術農民和農業經營管理人才、農產品營銷人才、田專家、土秀才;三是加強農村技能型人才培養,推行“訂單培訓”,加大農村勞務輸出培訓力度,著力培養一大批農業技能人才。
6、社會管理人才。全面加強對我縣各類社會管理人才的規范管理和引導發展,抓好現有各類社會管理人才的職業規范、服務技能的培養提高。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創新社會管理和創優社會服務的需要,大力發展社會管理中普法調解、社會救助、就業指導、婚姻介紹等各類社會管理人才。
(四)強化管理措施,加大人才培訓工作力度。
一是強化政府統籌,繼續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推動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發展。在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中,政府要把職業教育發展和農民工技能培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全面提升我縣人口文化科學素質。二是以我縣各級各類人才培訓機構為龍頭,建立人才培訓網絡,堅持學用結合的原則,每年有計劃對各類人才開展系統的規范化、制度化培訓。增強培訓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三是選送優秀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術實力雄厚的單位進修深造,及時更新知識儲備。四是選派一批年輕的知識分子、專業技術人才到基層任職,鼓勵他們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豐富實踐經驗,推動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推動知識轉化,提高實際能力。
(五)克服區位瓶頸,不拘一格引才引智。
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從平定實際出發,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結合過程中,要有選擇地實行人才重點突破,廣開渠道,簡化手續,減少環節,開通引進人才智力的“綠色通道”,著力解決經濟建設中的人才瓶頸問題。組織實施“千人百縣”服務基層項目工程,將我們急需的人才引進來,用起來。要重點引進高層次復合型經營管理人才、高新技術人才、適合行業需要的高級技術工人。特別對緊缺急需的企業經營管理、科技創新等高精尖人才,加大引進政策的剛性,敢于突破常規,舍得花錢,面向全國全省高薪聘用。積極推行“人才持股”的股份制模式,鼓勵用人單位以崗位聘用、項目合作、技術入股、技術承包、咨詢服務、成果轉讓、參與收益分配等方式方法引進人才。實施“人才家園”工程。凡來平定興業、創業的各類人才,本人及家屬子女、直系親屬的戶口可以同時辦理。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定、社保醫保、子女入學、住房購置等方面給予常住人口同等待遇。鼓勵企事業單位建立體現不同特點的工資分類管理機制和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機制,進一步擴大企事業單位內部分配的自主權,鼓勵分配向富有實績、貢獻突出的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
(六)廣泛溝通聯系,大力實施人才回歸工程。
積極制定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通過“政策優惠促回歸、親情感召促回歸、環境優化促回歸”,實施“鳳還巢”工程。對那些為家鄉發展出點子、支持家鄉發展的和返鄉創業的平定籍人士,應大力宣傳,努力激發其熱愛家鄉、奉獻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帶回資金、技術和項目,推進平定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七)拓寬資源平臺,健全人才市場體系。
一是加強人才市場建設,健全以平定人才市場為龍頭,縣直主管部門和鄉鎮為骨干,用人單位和村為基礎的三級人才網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同時做好與國家、省、市人才市場的銜接,在用人單位與人才之間構建起“金色橋梁”,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二是切實抓好我縣人才庫和高層次人才業績檔案建設,為用人單位提供信息服務。抓好拔尖人才、科技帶頭人、優秀知識分子的選拔活動,并實行動態管理。三是健全人才市場供求信息,及時準確反映我縣人才需求狀況,為各類人才擇業和企事業單位選人用人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四是做好“人才服務專員”試點工作。實施產學研結合工程,充分利用晉京科技合作平臺,加強外引內聯,組織推動企業、農業基地與高校、院所、科研單位對接,探索新的合作方式,進行多種技術合作,爭取提高產學研合作引進重大科技項目落戶平定。
【人才調研報告總結范文】相關文章:
人才需求調研報告范文12-02
人才市場的調研報告范文05-31
人才需求調研報告12-06
最新人才需求調研報告范文11-08
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范文11-06
人才市場的調研報告05-23
會計人才市場調研報告范文11-06
最新人才需求調研報告12-02
人才市場的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05-20
有關于人才市場的調研報告范文(精選7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