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齡未婚青年擇偶問題調查報告
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時,我們有必要仔細地調查清楚,并根據調查情況撰寫調查報告。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份好的調查報告,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齡未婚青年擇偶問題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齡未婚青年擇偶問題調查報告 1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在現實生活中,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由于社會交往和工作生活壓力的影響與制約,一部分大齡青年沒有步入婚姻的殿堂。為了解我市大齡未婚青年的基本情況,分析其未婚的原因,市婦聯對我市大齡未婚青年擇偶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本調查大齡未婚青年指年齡為28歲至40歲的未婚人員。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72份,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大齡未婚青年的基本情況和結構特點
(一)大齡未婚青年的性別和年齡結構
接受調查的972人中,男性400人,女性572人,分別占41.15%和58.85%。女性多于男性。
從年齡結構來看(表一),28—30歲的有562人,占57.82%;31—35歲的有292人,占30.04%;36—40歲的有118人,占12.14%。其中,男性三個年齡段的比例分別為55.5%、34%和10.5%;女性分別為59.44%、27.27%和13.29%。大齡未婚青年主要集中在28—35歲,且隨年齡增長而遞減。男性和女性的年齡結構基本相同,但35歲以上女性未婚的比例高于男性。
(二)大齡未婚青年的學歷結構
接受調查的972人中,具有高中及以下學歷的有100人,占10.29%;具有大學?茖W歷的有252人,占25.93%;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有444人,占45.68%;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有144人,占14.81%;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有32人,占3.29%。
從學歷結構看(表二),男性高中及以下學歷和研究生學歷所占的比例都比女性高,男性分別為11%和24.5%,女性分別為9.79%和13.64%。分年齡段看,36—40歲年齡段女性高中及以下學歷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男性為4.76%,女性為23.68%;而這一年齡段研究生學歷所占的比例男性又明顯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分別為23.81%和5.26%。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低學歷(高中及以下學歷)未婚人員的比例逐步增多,在三個年齡段所占的比例分別為7.06%、8.97%和23.68%;而男性低學歷(高中及以下學歷)未婚人員的比例則是逐步減少,在三個年齡段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2.61%、10.29%和4.76%。
(三)大齡未婚青年的職業和收入結構
從接受調查人員的職業分布來看(表三),國家公務員有258人,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有244,科研人員有18人,高校教師有164人,中小學教師有40,醫護人有員40,普通職員有110人,自主創業者有48人,其他50人,分別占26.54%、25.10%、1.85%、16.87%、4.12%、4.12%、11.32%、4.94%和5.14%。男性和女性在職業分布上的差別不是很大,但男性從事企事業單位管理、科研、自主創業的人員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在三個職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28%、2.5%和7%,女性分別為23.08%、1.40%和3.50%;女性在國家公務員、教師、醫護人員和普通職員中的人員比例高于男性,男性在四個職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25.5%、19.5%、1.5%和9%,女性分別為27.27%、22.03%、5.94%和12.94%。
從接受調查人員的收入狀況來看(表四),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的有316人,在2001元—3000元的有362人,在3001元—5000元的有236人,在5001元—8000元的有42人,在8001元—10000元的有6人,在10000元以上的有8人,分別占32.51%、37.24%、24.28%、4.32%、0.62%和0.82%。其中,男性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所占的比例最高,為36%;女性月收入在2001元—3000元所占的比例最高,為42.66%。但男性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所占的.比例比女性高,男性為34.5%,女性為26.92%。
二、大齡未婚青年的擇偶意向和男女兩性差異分析
大齡未婚青年在擇偶意向和標準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著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絕大多數人最看重對方的人品,對學歷、家庭背景等方面則不大在意。但男性比女性更看重對方的容貌,而女性比男性更看重對方的學歷和職業。在回答最看重對方什么條件問題時,有74.9%的人把人品放在第一位,8.23%的人把性格放在第一位,5.76%的人把容貌放在第一位,3.9%的人把職業放在第一位,3.5%的人把經濟條件放在第一位,1.85%的人把學歷放在第一位,1.65%的人把家庭背景放在第一位。但男性和女性對容貌的要求卻有很大差異,有11%的男性把容貌放在第一位,僅有2.1%的女性把容貌放在第一位。在對待學歷和職業方面,分別有1%的男性把兩者放在第一位,而女性則有2.45%和5.94%的人把學歷和職業放在了第一位。
2、多數人將國家公務員作為自己選擇對象的理想職業,男性選擇教師的比例明顯高于女性,而女性選擇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和自主創業者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同時,女性絕大多數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收入高,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收入低的比例明顯高于女性。在回答希望自己的對象從事什么職業時,有43.21%的人選擇國家公務員,21.6%的人選擇教師,11.11%的人選擇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9.05%的人選擇自主創業者,分別有5.35%的人選擇科研人員和醫護人員,選擇普通職員的人僅有3.29%。男性希望自己的對象從事教師職業的占到了36.5%,而女性僅有11.19%。女性希望自己的對象從事企事業單位管理和自主創業的比例分別是15.38%和12.24%,而男性所占的比例分別是5%和4.5%。同時,女性選擇國家公務員職業的比例也比男性高10.55個百分點。這說明,女性比男性更希望自己的對象從事有地位、有高收入的職業。有40.56%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男性的比例是12%。有73.08%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收入高,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收入高的比例是13.5%。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收入低的男性的比例是14%,女性僅有0.7%。
3、多數人希望自己的對象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但女性比男性對學歷的要求更高。在回答希望自己的對象具有什么學歷時,有57.2%的人選擇大學本科學歷,20.88%的人選擇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男性選擇大學?坪透咧屑耙韵聦W歷的占到了31.5%,而女性所占的比例為15.73%。女性選擇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比例為26.22%,而男性所占的比例為11%。同時,56.99%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的學歷高,沒有1名女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的學歷低;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的學歷高的僅占9.5%,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學歷低的占到了18.5%。
4、絕大多數人認為自己和對象的年齡差距在5歲以下較為合適,而男性更多的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小,女性則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大。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對象和自己的年齡相差多少最合適時,有33.54%的人選擇2歲及以下,54.94%的人選擇3歲—5歲,9.47%的人選擇6歲—10歲,2.06%的人選擇10歲以上。但選擇自己的對象比自己年齡大的女性占到了68.88%,男性僅占5.5%。選擇自己的對象比自己年齡小的男性占了58%,女性僅占2.1%。選擇自己的對象和自己的年齡差不多的比例,男性和女性基本一致,分別是21%和22.03%。
5、男性和女性對自己對象身高的要求差異明顯,絕大多數女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高,而多數男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矮或身高差不多。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對象在身高方面怎樣合適時,有78.32%的女性選擇比自己高,僅有6%的男性選擇比自己高;有58%的男性選擇比自己稍矮些,僅有1.75%的女性選擇比自己矮;選擇兩人身高差不多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別是21.5%和11.54%;選擇無所謂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別是14.5%和8.39%。
6、大多數人認為自己和對象之間的性格應該互補,女性認為兩人性格相同的比例高于男性,男性認為兩人性格互補的比例高于女性。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對象在性格方面怎樣合適時,有62.33%的人選擇兩人性格互補,其中男性為66.5%,女性為59.44%;有25.31%的人選擇兩人性格相同,其中男性為20.5%,女性為28.67%;選擇無所謂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別是13%和11.89%。
7、男性和女性對自己對象工作能力的要求差異很大,絕大多數女性希望自己的對象比自己工作能力強,而多數男性希望兩人差不多或無所謂。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對象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條件怎樣合適時,有77.98%的女性選擇比自己強,僅有12%的男性選擇比自己強;有15.5%的男性選擇比自己稍差些,僅有0.7%的女性選擇比自己差;選擇兩人差不多和無所謂的男性比例分別是42%和30.5%,而女性的比例分別是15.03%和6.29%。這說明,女性對自己的對象在工作能力等方面條件的要求比男性要高。
三、大齡青年未婚的原因及擇偶途徑
造成大齡青年擇偶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分析的男女兩性在擇偶意向和標準方面的巨大差異是造成大齡青年擇偶難的最主要的原因。調查中,有26.95%的人表示自己談過,但沒找到合適的對象。其次,由于現代社會工作生活壓力大,人們的社交活動少,從而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找對象,是造成大齡青年擇偶難的另一主要原因。有24.69%的人認為自己生活、社交圈子小,沒機會找對象;有18.52%的人認為自己工作繁忙,沒時間找對象;另有4.32%的人認為自己經濟、生活壓力大,不敢結婚。此外,選擇獨身主義者、不想結婚,追求自由、不愿承擔婚姻的責任或為婚姻所束縛,有固定的異性朋友、不在乎婚姻形式的被調查者的比例分別占2.47%、1.44%和0.62%。
在擇偶的形式和途徑方面,多數人選擇自主相識。認為兩個人應該自己相識交往的被調查者的比例占41.98%。其次,有25.72%的人希望通過經親人、朋友介紹找對象。希望自己和對象之間是同學同事關系的人占到了18.11%。有8.44%的人希望通過參加有針對性地交友活動找對象。另有1.65%的人希望通過互聯網絡找對象。希望通過媒體征婚和婚介機構找對象的人最少,分別只有0.41%和0.82%。
婚姻家庭問題是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問題。解決大齡青年擇偶難問題,幫助大齡青年結成婚姻、組成家庭、維系家庭和諧,一方面可以鞏固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發大齡青年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活力,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因此,社會各界都要關心大齡青年擇偶問題,積極開展聯誼等各種活動,為他們擇偶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幫助他們早日找到對象,步入婚姻的殿堂。
大齡未婚青年擇偶問題調查報告 2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職業發展需求增加以及個人價值觀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男女選擇推遲結婚年齡,從而形成了所謂的“大齡未婚青年”群體。本調查旨在深入了解這一群體在擇偶過程中的心理狀態、選擇標準、面臨的困難以及社會對其的看法,為促進婚姻市場的.健康平衡和提高個人幸福感提供參考。
二、主要發現
1. 擇偶標準的變化
教育與經濟條件:大多數受訪者表示,對方的教育背景和經濟獨立性是重要的考慮因素,這反映了現代社會對伴侶經濟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視。
情感共鳴與性格匹配:相比以往,更多人強調情感交流和性格互補的重要性,尋求精神層面的深度連接。
生活觀念與價值觀:共享的生活理念、家庭觀以及對未來的規劃是否一致,成為擇偶時的重要考量。
2. 面臨的挑戰
社交圈限制:工作環境封閉、社交活動減少,導致難以遇到合適的交往對象。
社會壓力: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催婚壓力,有時會加劇個體的心理負擔,影響擇偶決策的理性。
自我認知與發展:部分受訪者表示,在未完成個人目標或達到自我滿足前,不愿草率進入婚姻。
3. 社會影響
家庭結構變化:晚婚晚育趨勢可能導致家庭規?s小,影響人口結構和社會老齡化問題。
消費行為變化:大齡未婚群體傾向于投資于個人發展和生活質量,對消費市場產生特定影響。
三、建議與對策
1. 加強社交平臺建設
開發更加高效、安全的交友平臺,特別是那些注重深度匹配、興趣相投的平臺,以拓寬社交圈子。
2. 提升公眾意識與教育
通過媒體、公共講座等方式,增加對大齡未婚現象的理解和接納,減輕社會及家庭壓力,倡導健康婚姻觀念。
3. 個人成長與心理支持
鼓勵大齡未婚青年關注個人成長,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處理好單身與追求幸福之間的關系。
4. 政策支持
政府可考慮出臺相關政策,如優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政策,提供更多公共社交活動,以促進適齡青年的交流與互動。
四、結論
大齡未婚青年的擇偶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涉及個人價值觀、社會環境和政策導向等多個方面。通過綜合措施,既需要為該群體創造更寬松的社會環境,也要提供實際支持,幫助他們在追求事業與個人幸福的同時,也能順利找到合適的伴侶。
大齡未婚青年擇偶問題調查報告 3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背景分析:隨著教育水平提升、職業發展壓力增大以及個人生活方式多樣化,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晚婚或不婚。社會對“大齡未婚”的定義也逐漸放寬,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心理及家庭問題。
研究目的:深入了解大齡未婚青年的擇偶觀念、面臨的障礙、以及他們對婚姻的看法,為促進健康婚戀觀提供依據,提出改善建議。
二、調查方法
樣本選擇:采用隨機抽樣與方便抽樣相結合的方式,覆蓋不同性別、職業、教育背景的大齡未婚青年。
數據收集:通過線上問卷、深度訪談、焦點小組討論等方式收集數據。
數據分析:運用統計軟件進行定量數據分析,結合質性資料進行內容分析。
三、主要發現
擇偶觀念變化:
大齡未婚青年更重視情感基礎和個性匹配,而非傳統物質條件或家庭背景。
對婚姻的態度更加理性,追求高質量的伴侶關系,不愿妥協于“將就”的婚姻。
面臨的`主要障礙:
社交圈狹窄:工作繁忙,社交機會有限,難以遇到合適對象。
經濟壓力:高生活成本、購房壓力等因素影響了結婚意愿。
心理因素:對婚姻的恐懼、對獨立生活的依戀也是重要因素。
家庭期望與社會壓力:來自家庭和社會對婚姻狀態的關注和期待,造成心理負擔。
擇偶渠道與偏好:
線上交友平臺成為重要擇偶渠道,但信任度和信息真實性問題仍存。
部分人傾向于通過共同興趣愛好、工作環境自然相識。
四、解決策略建議
增強社交平臺的可信度與安全性:加強對在線交友平臺的監管,提高信息真實性審核。
提供婚戀指導與咨詢服務:政府、社區可開設婚戀講座、心理咨詢等服務,幫助大齡未婚青年建立健康的婚戀觀。
減輕經濟壓力:通過住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減輕年輕人的經濟負擔。
改變社會觀念:倡導多元化的婚戀觀,減少對“大齡未婚”標簽的負面刻板印象,營造更加包容的社會環境。
五、結論
大齡未婚青年的擇偶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涉及個人價值觀、社會結構、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通過綜合施策,既需要個體層面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與理解,共同促進一個更加開放、健康、和諧的婚戀環境。
【大齡未婚青年擇偶問題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齡未婚女性遭遇職業規劃危機03-28
大齡青年轉行求職把握四要點02-18
年輕未婚男易出現心理問題03-27
問題青年語錄精選10-16
一個大齡文藝女青年的創業感悟02-26
口是心非的擇偶觀04-06
關于中國青年學生對中菲問題的調查報告09-21
大齡者求職技巧11-11
環境問題調查報告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