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富余勞動力戰略化轉移,是現代農業躍升發展的大趨勢,是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應循坦途。xxx縣挾口岸之利,特色農業氣候小成,勞務經濟發展也自成特色,需予以疏理、探究和提升。為此,縣委辦調研室會同縣農委等部門的同志進行了針對性的調研,并形成報告。
一、特色勞務經濟發展情況
作為龍江重要的國家一類對俄陸路口岸,xxx縣轄6鎮102個村,農業人口10.1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6.2萬人,富余勞動力3.5萬人;耕地面積73.3萬畝,人均7.26畝。近年來,通過境內外互動,轉移、中轉、吸納并舉,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加快,20xx年共轉移3.38萬人,占富余勞動力總數的96.8%,其中,就地轉移2.46萬人,向境外及國內大中城市轉移9200人,分別占轉移總數的73%和27%。具體呈現以下趨向和特點。
1、轉移領域由埠內向境外轉變。充分發揮口岸中龍頭帶動作用,擴大對外投資與合作,擴張農村富余勞力就業空間。大力開拓俄羅斯市場,先后在俄十月區、烏蘇里斯克、海參崴等地建成16處以輕工產品、果菜、糧食為主的綜合批發市場,有1700多名農村勞動力在此從事境外營銷,人均年收入1萬多元。積極推進跨國投資,目前邊貿企業已在境外創辦各類實體52家,其中加工型38家,投資額達2.97億元,涉及輕工產品、木材加工及金屬冶煉、裝璜建筑等領域,承載農村勞動力近千人。擴大對俄農業科技合作,縣政府在俄羅斯租賃土地1300公頃興建農業技術合作基地,在俄遠東地區創辦13家中小型農場,年輸出縣內外農民勞務人員20xx多人,收入近20xx萬元。20xx年,向俄、韓、日等地轉移縣內勞動力4300人,占轉移總數的13%。
2、轉移渠道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做精做強縣域經濟,廣辟轉移渠道。圍繞壯大口岸進出口加工業,深入實施落地生根工程,累計投資1.26億元,興建對俄進出口加工、綏陽進口鋸材加工及華宇工業園區,已承載企業37戶,26戶建成投產,華海木業、寧城漁業、順風松仁加工廠等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相繼投產,安置農民進城務工1700多人。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培養產值超百萬元、就業超百人的`鄉企45戶,安置農村勞動力2400余人;綏陽鎮創辦木材加工企業28戶、黑木耳加工企業15家,安置農村勞動力1000多人。加速發育農村第三產業,吸納富余勞動力到小城鎮經商、務工,xxx鎮依托城郊優勢,常年從事餐飲、運輸各業農民4000多人,占農村勞動力50%以上;綏陽鎮投資1800萬元建成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帶動6000多名農民專門從事黑木耳銷售、運輸及其它關聯產業。發展能人經濟,縣內及境外已有4000多名經紀人脫離土地,常年或季節性從事農產品販銷。
3、轉移方式由輸出向吸納轉變。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發展袋栽木耳2.4億袋,耳農7000余戶,年產量達萬噸;建成果樹、蔬菜生產基地18.5萬畝,年產鮮品17萬噸,成為全國黑木耳生產銷售第一縣和沿邊較大的出口果菜生產集散地。黑木耳、出口果菜、特色養殖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蓬勃興起,對本地和外埠農民產生了強勁的吸納力。據不完全統計,4大農業主導產業年以離土不離村方式就地消化農村富余勞動力2萬余人,吸納穆棱、林口等周邊縣(市)民工1000多人。綏陽鎮綏西村218戶農民,今年發展袋栽木耳1200萬袋,冬春兩季戶均雇傭附近農村勞動力4人,全村年勞務費支出達到80多萬元。啟動建設以加工為主的中俄xxx波爾塔夫卡互市貿易區,中方一側建筑面積xx萬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僅建筑一項就吸納外地民工20xx余人。走出國門創建吸納基地,在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市、十月區等地興建勞務點300多個,面積達到4.5萬畝,長期雇工4000余人,其中外地民工達2500多人,來源多為吉林、山東及本省齊齊哈爾、龍江、海倫、巴彥、蘭溪、綏化、呼蘭等地農民,人均純收入1~2萬元;吉信工貿集團分別與溫州達芙妮、盛宏達鞋業合作,投資3000萬元在俄烏蘇里斯克興建11條鞋業生產線,日產皮鞋、旅游鞋4萬雙,僅此吸納溫州籍農民工400人,月收入均在20xx元以上。
4、轉移農民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管理型轉變。著眼提升轉移農民素質,以縣農廣校為中心,利用縣職教中心、勞動培訓中心、農技推廣中心、農機駕校的師資和設施,對農村準備從事非農產業和進城打工的初高中畢業生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協調縣內26戶企業與各鎮簽訂550余份用工協議,舉辦黑木耳栽培、木工、電工、土木工程、俄語等專業培訓班53期,受培訓人員1.17萬人次,占農村剩余勞動力76%。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勞動法》、《合同法》、安全知識、境外風俗、禮儀常識及專業技能培訓,為打造外向型勞動力品牌奠定了基礎。一批轉移出去的高素質農民逐步從操作層步入管理層,由受雇于人變為雇人務工的經理人。俄十月區200多個中國勞務點中,90%以上的承包人都為xxx本地農民,建成俄羅斯最具規模的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產品全部直銷俄市場,投入產出比1∶2,每人年凈收入50萬元。大肚川鎮勝利村農民趙彥銘投入100萬元,在十月區、西伯利亞承包菜田500畝,雇傭國內民工50余人,年收入超過100萬元。
5、組織形式由無序向有序轉變。成立勞動力轉移領導機構,確定鎮村專人管理,對農村勞動力全部登記造冊。加強埠外勞務市場對接,組織參加海林勞動力轉移洽談會,召開有60余個企業、800個民工參加的勞務供求洽淡會,安排勞動力600余人,占總數75%。三岔口鎮泡子沿村組織村民與俄十月區星火公司簽定300公頃土地承包合同,兩批派出駕駛員、農業指導員98人,月工資1300~1500元;分別與華宇集團、寧城漁業、綠林牧野養貂公司及建筑企業多方聯系,轉移勞動力600余人,占全村勞動力6成以上,人均月工資1000元~xx00元,僅此一項年可增純收入100萬元,人均增收430元。高安村發揮親緣優勢,主攻對韓勞務輸出,村委會為出國農民統一辦理各種手續,全村500名勞動力已赴韓350多人,年純收入高達400多萬元。制發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實施意見、方案及考核辦法,放寬戶籍管理,為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辦理城鎮戶口;對農民從事農產品加工和營銷給予政策、資金扶持,設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小額貸款,三岔口鎮20xx年落實農貸資金20xx萬元,其中勞務輸出專項資金達320萬元,占總額16%。
二、主要成效及影響
1、提升了農民生活質量和水平。20xx年,實現勞動力轉移收入1.56億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2.7%,占全年人均純收入30%以上,勞務收入成為許多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一些鎮村出現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帶活一方的可喜局面。三岔口鎮4個朝鮮族村60%的勞動力長期在俄、韓、日從事跨國勞務,今年該鎮又通過邊貿公司向俄輸出勞動力500余人,人均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上;依托能人帶動向韓國輸出勞動力400多人、向日本輸出100多人,人均年收入達5~15萬元。高安村農民權仁培在俄羅斯承包了120畝菜田和5000平方米棚室,帶動本村80余名農民到境外出勞務,年收入達130萬元;當地農民金吉男承包了赴俄務農村民留下的200畝土地,發展綠色水稻種植,年收入近10萬元,實現了境外土地開發和村域資源利用的良性互動,今年該村人均收入高達2萬多元,成為依靠境外輸出致富的新亮點。
2、推進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農村勞動力轉移帶動全縣4.3萬畝耕地流轉,有效盤活了農村人力資源,推動了耕地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了地產優勢農產品的專業、規模、區域化生產。將已轉移農民棄耕的土地及山場、水面、灘涂,及時進行轉、賣、租,一批專業村、種養大戶脫穎而出,帶動發展黑木耳、烤煙、果菜、優質米、特色養殖等生產基地30.5萬畝,其中綠色食品13.5萬畝;木耳專業村發展到98個,占行政村總數96%,輻射農戶1.5萬戶,吸納農民富余勞動力2萬余人,其中綏陽鎮綏西、三道河子和大肚川鎮石門子村黑木耳示范區擺放規模分別達到1200、1500、1600萬袋,純收入實現1162、1329和20xx萬元。三岔口鎮幸福村農民王會仁,通過合理流轉土地,從45戶外出農戶手中承包了330畝土地種植圓蔥,總產達1300噸,純收入超過50萬元。
3、加速了農村城鎮化進程。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依托的小城鎮發展體系初步形成,一批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在城鎮有了穩定職業,并購房落戶,去年以來已有1900名農民變市民,示范帶動更多的農民入城安家置業。部分外出打工者致富不忘家鄉,紛紛返鄉回城投資創業,又反哺了打工經濟發展。進城、返鄉農民共同構成農村城鎮化的建設主體,助推了城鎮第三產業及公益事業發展。三岔口鎮農民金圣范赴韓務工多年,回鄉后投資20多萬元建起一流的韓式餐館,雇工20多人,帶動全鎮發展餐飲服務業170余家。綏陽鎮紅旗村農民董玉臣通過打工完成原始積累,現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木材加工廠,安置農村富余勞動力56人、下崗職工15人,吸納周邊縣(市)民工31人。xxx鎮大城子村民畢希銘打工致富后不忘鄉親,多方籌措資金48萬元修建長642米的便民路,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行路難問題,在村委會換屆選舉時高票當選為村主任。
三、存在問題及制約因素
一是受傳統觀念束縛和舊的小農生產方式制約,農民不會轉移、不懂轉移和不想轉移現象仍普遍存在;受域內黑木耳等特色、高效產業快速崛起的吸引,一些農民產生小富即安、看家守業等狹隘思想,不考慮潛在的發展,不愿離土創業,部分外出務工人員甚至回流,給資源合理利用、調精做強產業增添了壓力。
二是農民整體素質不高,腦力型、技能型的高素質農民還占少數,近90%的農村勞動力均為初中以下文化,接受過技術培訓的也較少,由于缺乏科學知識、專業技能和市場意識,轉移出來后大多只能從事苦、臟、累的工作,更難向新興產業轉移,制約了就業結構調整,在與城市勞動力的競爭中也往往處于劣勢。
三是除對外輸出勞務趨于有序外,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仍較低,大多還處在自發、無序狀態,主要途徑限于親靠親、鄰幫鄰,制約了勞務經濟的深層次發展;一些中介組織運行不規范,存在著信息不準、管理不細,重利益、輕服務,影響農民合法權益等現象。
四是隨著近年來改革的不斷深化,城鎮下崗職工有所增多,導致城鎮對農民工的容納能力沒能有效提升,甚至出現吐納現象,阻礙了勞動力轉移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具體操作部門受職能、權限等掣肘,仍限于抓引導、攏情況、報數字,綜合管理、協調力度不夠。
四、對策及建議
1、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提升特色產業吸納力。著眼創建全省重要的農村勞動力中轉吸納基地,牢固樹立抓調整就是促增收理念,堅持發展區域性特色農業不動搖,促進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打造外埠農民吸納平臺。穩定、有序擴張黑木耳生產,力爭20xx年發展袋栽木耳3.5億袋,建成國家級食用菌生產基地;以創建全國黑木耳菌種生產管理規范化示范縣為契機,組建世界上首個黑木耳dna標準指紋圖譜和數據庫,強化菌種研發和系列食品精深加工,爭取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躋身國家級龍頭企業行列,將xxx建成黑木耳生產、加工、銷售、效益的全國第一縣,僅此一項產業年承載埠內外農村勞動力3萬人以上。推進農業標準化、產業化、精準化,統籌發展烤煙、果菜、特色養殖等主導產業,完善國家級蘋果梨示范區、萬頭優質馬鹿核心群基地建設,合理擴張發展規模,興建綠林牧野裘皮加工廠、xxx對俄出口果菜批發市場等一批加工、儲運龍頭,壯大龍型經濟,延伸產業鏈條,形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吸納的強勢載體。
2、全方位拓展勞務輸出,打造勞務經濟強品牌。深度發掘口岸中轉功能和現實潛力,突出境外市場信息與地產農產品、域外資本與地利條件、國外豐富土地資源與縣內富余勞動力三項整合,迅速將向境外輸出勞務這塊蛋糕做大,促進農民成規模、跨區域流動就業,建成全省最大的勞務中轉基地。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規模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的勞務輸出新模式,推進對俄勞務輸出產業化,發揮外貿企業對俄市場開拓的先發優勢,吸引聯合香港、江浙名企、名牌,共赴俄建企興業,創辦境外實體群、創業園,帶動埠內外農村勞動力批量輸出;擴大對俄經濟技術合作,夯實農業種植、養殖,拓展輕工產品加工、家電裝配、建筑承包、礦產開發等優勢及新興領域,為農村勞動力境外就業構筑適宜平臺。廣借跨國企業、駐外機構、海外親屬等媒介聯絡接洽,對口輸出高素質產業工人,樹立國際信譽,叫響xxx勞務輸出品牌,促使更多農民走出國門。
3、著力發展非農產業,開辟轉移吸納新渠道。將培植壯大非農產業作為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長效轉移的重要抓手,活商興工強企,形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骨干支撐。傾力推進中俄xxx波爾塔夫卡互市貿易區建設,運營中方一側商品交易中心,鼓勵吸引兩國企業相對投資,促成中俄對應建設、對等開放,建成以加工為主的特色互貿區,形成巨大的跨國商流、人流、物流,帶動周邊運輸、餐飲等配套產業快速發展,最大限度擴展農村勞動力的承載空間。著眼創建沿邊重要的輕工產品、進口木材、綠色食品加工基地,深入推進工業興縣,整合在建一區五園,規劃建設帶狀中俄國際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型跨國連鎖加工園區,促進項目集聚、企業簇群,形成特色塊狀經濟,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容量。發揮民營化程度高、原始積累雄厚的優勢,引導全民創業,壯大民本經濟,扶強做大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結合型中小企業,加速發展與區域支柱產業密切相關的商貿、飲食服務、休閑娛樂等第三產業,使農村勞動力實現可靠的職業轉移。
4、實施城鎮拉動戰略,為轉移提供廣闊空間。統籌城鄉經濟發展,落實小城鎮,大戰略,加速發展一批產業密集、商貿發達、承載力強的精品小城鎮,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以鐵路建設、園區擴張為契機,拉大城市框架,擴展中心城區;堅持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建設城郊型、工貿型、商業型、資源利用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鎮,聚集商機、物流和人氣,縮小城鄉差別,進而加速實現全面城鎮化,降低外向轉移成本,消化吸收富余農民。注重小城鎮建設同二、三產業發展相結合,鼓勵村辦企業、鄉鎮企業和民營資本逐步向中心鎮(區)集中,釋放產業聚集和擴散效應,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農民離土進城、務工經商,成為新一代的城市居民;推動閑余土地向種養能手及大戶合理、規范流轉,促進以適度規模經營為特征的農莊經濟快速發展。深化城鎮戶籍、土地使用、社會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完善城鄉統一的就業體制,為打破城鄉二元分割、加速農民變市民創造條件。
5、積極強化組織服務,促進勞動力有序轉移。完善管理、服務、協調機構,對剩余勞動力技術特長登記造冊,完善勞動力輸出檔案和待轉移勞動力人才庫,為勞務經濟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組建職業培訓基地,開展職業、電視、函授等多樣化繼續教育,利用實用技術流動學校、三下鄉、科普等形式,使富余勞動力人人一;蛞粚6嗄埽嵘殬I技能和創業本領。放開城鄉就業市場,統一規則,全面覆蓋,鼓勵農村創辦合法民辦職介公司,全面激活農村勞動力市場。完善食用菌、圓蔥等民間協會,組建水果、反季節蔬菜、特色養殖等行業協會,成立境外勞務人員互助協會,溝通信息、互幫互惠。開拓中介渠道,在國外、國內發達地區設立辦事處、聯絡處,及時了解反饋勞務市場動態和用工需求。加強組織調控,建立供求信息預測預報體系,減少轉移盲目性。健全勞動法規和用工合同制度,提供法律援助和保護,維護打工者合法權益。妥善處理外出人員承包地流轉,照顧家庭成員生產生活,確保轉得安心、干的開心。鼓勵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提供稅費減免、資金信貸、場地安排等優惠,解除戶籍、子女教育、住房等后顧之憂,促其反哺家鄉、造福鄉鄰。
【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情況調查報告12-15
外出務工回鄉創業政策09-30
曾經外出務工 如今回鄉創業08-08
村財務工作總結10-18
村經濟調查報告10-28
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情況調研報告12-02
務工外出農民勞務合同范本11-12
外出務工與農民現代性的獲得10-11
村財務工作述職報告范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