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1
一、問題的提出
家庭是幼兒社會化的第一途徑,也是人可塑性最強時期的生活環境。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他們教育素質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家庭教育的影響先于幼兒園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在幼兒發展中有特殊的地位、作用,是幼兒教育機構無法代替的,家庭教育不等于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高幼兒家庭教育質量成為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關鍵。
為了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本園幼兒家庭教育的情況,針對家長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別,對幼兒家庭教育的影響做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調查對象:xxxx幼兒園兒童100名(大、中、小班)
2、調查時間和地點:20xx年7月—9月
3、調查手段:采用問卷調查
4、調查內容:家長基本情況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基本情況(調查顯示)
(1)教養者:母親占65%,父親占30%,其他:5%
(2)教養者學歷;大專畢業占40%,中專畢業占30%,高中畢業30%
(3)家庭結構:以核心家庭為主,有20%的是以三代家庭
2、大專、中專、高中家長在家庭教育觀念上的差異
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家庭由于家庭背景和父母素養及環境的差異,大多數家庭都認為把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有出息,有個好的職業,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還有許多家庭認為時間和精力不足,與家校溝通不夠,教育觀念的沖突,兩代家長教育的不一致。
(1)經調查顯示,有絕大多數家庭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大專、中專、高中家長看法有顯著的差異。
(2)經調查顯示,大專以品德為主,中專高中以知識為主。
(3)經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主張對孩子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教育,大專、中專、高中家長對民主平等觀念有差別的。還有許多家長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持有很明顯的比例,大專家長占37%,中專家長占20%,高中家長占20%,這說明許多家長又要給孩子民主平等,又要有制約性的教育孩子,這就是新舊觀念的矛盾,也是我們家庭面對的問題。
3、大專、中專、高中家長在教育內容上的差異:
(1)教育方面:家長在保證讓幼兒吃好及有病得到治療的基礎上,有70%的家長只重視智力教育,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有85%的家長都有非常注意兒童的生活有規律性的培養。還有78%的家長都鼓勵幼兒通過戶外活動增強身體素質,其余的家長則由于周圍環境的安全因素而不鼓勵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在調查中發現,有90%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民主平等、表揚鼓勵、耐心說理、正確的教育指導”。但是在這些家庭中,家長雖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還有45%的家長認為孩子犯了錯誤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頓,全家人不理他,關在家里不許出去”等。這就說明了,還有一半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不成正比。
(2)德育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有82%的家長重視幼兒禮貌教育,也喜歡鼓勵幼兒自行交往。在交往中鼓勵幼兒自己解決交往中的問題和爭端的大專家庭明顯低于中專、高中的家庭。
(3)智育方面:經調查結果顯示88%的家長重視智力教育,同時家長都很注重幼兒專業能力的培養。經調查結果顯示,大專家庭以繪畫、音樂、外語為主,中專家庭以音樂、舞蹈為主,高中家庭以其他的為主。
四、結論和建議
1、調查中發現的幼兒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而教育的方法簡單,這種現象,中專、高中的家庭占到65%,調查中也發現一些家長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普遍對孩子期望過高,在管教孩子方面顯得束手無策,重視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忽視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對孩子不夠信任,未能正確全面評價自己的孩子,對孩子不滿時往往采取簡單消極的教育方法,如責罵、非難、侮辱、體罰。在不良的教育方式中長大額定孩子較易出現如依賴、退縮、恐懼、軟弱、撒謊、攻擊、急躁、自卑等情緒與行為方面的問題,應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2)許多家長在對孩子教育中缺乏正確的管教孩子的態度與方法。隨著社會發展,傳統的教育觀念與教育孩子的方法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要求,不少家長自己認為是“愛”孩子、“關心”孩子,但孩子感受不到這份“愛”,這份“關心”;不少父母正在認認真真地做傷害自己孩子的事,從而也易產生一些溺愛孩子的現象,這種情況在大專家庭中較多,調查顯示在三代同堂的情況較多,在教育子女觀念上存在嚴重的分歧,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局面,甚至父親和母親有時也不統一。
2、對策
(1)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和根本的任務,就是十分重視子思想品德教育。許多年來,應付教育的弊端在家庭教育中的突擊反映就是“重智輕德”。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快成才,把是否學習好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把輔導、扶助孩子學習,作為家庭教育的重點,忽視了對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忽視了在各行各業中數以億計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其結果,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甚至是智優德劣的孩子。許多家長為孩子付出的很多,但是由于不懂教學規律,不了解教學內容和方法,往往事與愿違。因此,家長必須先懂得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各方面素質,注重對孩子做人的教育,為家長發揮自身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獨特功率提供了相當廣闊的領域,也進一步明確了家庭德育方面的重點。
(2)強調個性教育,重視每個受教育者個性發展,促進其潛能在自身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開發。個性教育的主要內容包含培養學生獨立人格、主體意識、創造性能力和諧、完整個性。譬如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不斷發展的,具有無窮的力量。因此在這方面,家庭教育明顯的優勢。因為家庭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突出特點之一的就是有鮮明的針對性,尤其在健全的獨生子女家庭中,是家長多于孩子,教育者多于受教育者,家長對孩子基本上是“一對一”的教育。這就不同于學校里的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更難了解學生的長處、短處,孩子的思想,情緒變化。所以我們的父母要認真研究,觀察孩子、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等。在寬松和諧的家庭環境中,給孩子充分的表現自己,體現自我實現的機會。這就要求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優化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這一優勢,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潛能。
(3)父母親應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素質。父母親學習不僅包括教育知識的學習,還應包括做人的學習。父母親在孩子面前要注意一言一行,給孩子起到一定的作用。父母親應學會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對于孩子成績的肯定會給孩子帶來成就感,無形中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會不斷地做好,這樣在家庭教育環境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多參與孩子的活動,不僅要參與孩子學習,還應更多地與孩子一直進行其他活動,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好朋友,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引導孩子健康發展。
幼兒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2
幼兒哭鬧現象是幼兒在園時經常表現出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不但會影響到幼兒自我情緒的正常發展,而且會影響到其他幼兒的情緒穩定及教師組織正常的活動。為了找到減少幼兒哭鬧次數和哭鬧時間的辦法,讓幼兒的良好情緒得到發展,我以自己所教的中班的40名幼兒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幼兒哭鬧現象的觀察。
一、哭鬧現象的類型
我們中班幼兒的年齡大多在4歲左右,雖然他們入園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哭鬧的現象還是不少的'。根據我的觀察記錄,我班幼兒的哭鬧類型分為依賴情緒型(新入園、換老師、分離焦慮等)、交往不利型(語言溝通不暢、爭搶玩具等)、需要得不到滿足型(喝水、上廁所等)、受到挫折型(完不成任務等)、受家庭環境影響型(父母離異、父母吵架等)、身體受到傷害型、被外界因素干擾型(其他幼兒哭鬧等),其中依賴情緒型占8%,交往不利型占40%,需要得不到滿足型占10%,受到挫折型占8%,受家庭環境影響型占6%,身體受到傷害型占18%,受外界干擾型占10%。
二、現象產生的原因
依賴情緒型:一般來說,中班幼兒不應再出現這種現象,但是由于幼兒的性格或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同,偶爾也會出現哭鬧現象。相對來說,這種類型的哭鬧持續的時間很短,教師稍加干預即可;交往不利型: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對于交往的需要越來越強烈,他們希望與別人溝通。但是,由于家長的溺愛,幼兒“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十分嚴重,致使他們在交往中頻頻出錯,所以在溝通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哭鬧現象。這種類型的哭鬧只要教師及時給予幫助或幼兒及時加以調整,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需要得不到滿足型: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幼兒膽小或語言表達能力差,不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受到挫折型:幼兒是一個個體,他們需要成功,但是他們的生活經驗、學習方式、現有水平不同,有的幼兒達不到統一的要求,從而產生哭鬧。但是,同伴之間的幫助或教師的指導都能夠減少這種哭鬧現象;受家庭環境影響型:家庭是幼兒的主要生活環境,家庭的和睦與否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情緒,父母離異與吵架都會影響到幼兒的情緒。這種類型的哭鬧持續時間長,一般在兩小時以上,教師的勸說很少起作用,只有等幼兒自己自然停止;身體受到傷害型:這是一種必然性的現象,幼兒對于痛覺表現得非常敏感,所以只要他們被碰就會馬上有反應,從而導致哭鬧。但是這種類型的哭鬧會伴著注意力的轉移而停止;被外界干擾型:幼兒的自制力比較差,容易被外界刺激,所以其他幼兒的哭鬧會影響到他們。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減少幼兒的哭鬧現象,我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避免幼兒由于對幼兒園的“恐懼”而害怕大人離去;二是創設和諧、溫馨的活動環境,讓幼兒自由地相互溝通。在活動前,對他
幼兒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3
一、調查目的
一個健康的孩子,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孩子,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孩子。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許多家長關注的是孩子體格、智力的發展、知識技能的掌握,卻忽視孩子心理的需求。孰不知,幼兒期是一個心理發展最為迅速、最為重要的時期,而幼兒的情緒對幼兒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然而,在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的小小班,幼兒的情緒極不穩定;哭鬧是部分小小班幼兒表達自己的一種語言,哭鬧行為時有發生。哭鬧不僅影響孩子個體身心健康的發展,還擾亂了集體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為了了解孩子發生哭鬧行為的心理因素,對針下藥,以采取應對策略,引導幼兒擁有積極、愉快的情緒,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特對本班30名幼兒進行追蹤調查、研究。
二、調查對象
明水中心幼兒園小小班30名幼兒
三、調查內容
明水中心幼兒園小小班幼兒不愿入園心理分析
四、調查方法
1、問卷法:設制家長問卷,了解孩子在家的情緒表現。
2、觀察法:設制觀察、記錄、統計表,以記錄孩子情緒狀況。
3、行動研究法:實施一定的教育措施,穩定幼兒的情緒,以探究孩子哭鬧的心理因素,引導幼兒擁有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
幼兒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4
一、調查目的:
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幼兒,對營養的需求非常廣泛,F代家庭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理應不存在營養問題。但是事實際上卻由于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寵愛遷就,致使幼兒任性嬌慣,邊吃邊玩,挑剔,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于。因此,怎樣才能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成為我們一直關注的話題,通過對班級小朋友的飲食習慣進行觀察,分析,并和家長取得聯系,找出方法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調查時間、地點、對象、方法:
。ㄒ唬┱{查時間:
。ǘ┱{查地點:小紅花幼兒園
。ㄈ┱{查對象:大上班
。ㄋ模┱{查方法:觀察法、訪問法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ㄒ唬┱{查結果:
在昆明市教工第一幼兒園實習期間,我觀察了我所在大一班全休幼兒在班級就餐時的飲食習慣,對于出現的頻率較高的不良飲食習慣做做出如下統計:
1、挑食、偏食9人
2、吃飯時講話12人
3、進餐時間超過30分鐘7人
4、湯食5人
5、飯前忘洗手、飯后不擦嘴3人
6、飯菜撒在桌上10人
7、吃飯情緒低落3人
。ǘ┰蚍治觯
從調查結果來看,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現象比較嚴重。通過調查,我發現幼兒不良飲食習慣形成有如下幾個原因:
1、家庭因素影響
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現象在家中發生多于在幼兒園,因為家長的過分嬌慣,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父母對孩子總是百依百順,這樣就助長了孩子不良飲食習慣的養成。
有此家長缺乏相應的經驗,或者因為工作忙,自己的飲食態度和習慣就不正確,給孩子樹立了壞榜樣。
2、外部環境因素影響
老師和家長的評價都會影響孩子的就餐情緒,而就餐心情的好壞能很大程度影響孩子進食。
幼兒在家零食不離口;騽t在家吃早餐再來幼兒園,打亂了正常的飲食規律,不利于良好飲食習慣養成。
園伴飲食行為的影響,幼兒喜歡模仿,同伴挑食或速度的快慢都會影響周圍幼兒;另外、同伴關系也會影響進餐,例如同伴之間鬧矛盾,導致情緒低落,食欲不佳。
3、身體因素影響
大班幼兒正在換牙期,換牙期間會食欲不佳;身體狀況,生病也會影響飲食。
四、如何培養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方法
1、正確對待不同飯量的幼兒
根據各個班幼兒自身的特點,正確對待不同飯量的幼兒。進餐時對生病的,個別食欲不好的幼兒應為他們提供可口的飯菜,不要強迫他們吃掉全部的食物。若幼兒長期飯量不大,但精神狀態良好,應尊重幼兒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2、家園共育、控制零食
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培養幼兒獨立生活進餐的能力,它有利于幼兒對食物的喜好,也有利于培養幼兒文明的的飲食行為。但是長期以來,幼兒飲食中的不良習慣卻一直困擾著家長和老師。通過示范法、鼓勵法、選擇法、誘導等方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更好的促進幼兒飲食習慣的形成,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
幼兒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5
一、健康檢查結果
我校共有43名幼兒,參加此次體檢的幼兒有43人,體檢率達100%。鎮衛生院對體檢的幼兒進行了身高、體重、心肺、血色素等檢查和營養狀況評估,查出咽部工腫大10人次,總患病率達23.8%,各項檢查正常幼兒33人,占總人數的78.6%。通過檢查,我們發現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但也存在以下問題:
1、膳食結構搭配不合理。
2、農村幼兒保健意識差。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膳食結構搭配不合理。隨著計劃生育的深入開展,獨生子女和二孩家庭增加,大部分家長對小孩過于溺愛,沒有合理的調節幼兒飲食,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習慣普遍,導致食欲減退或偏食,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幼兒齲齒發生率達20%。
二是農村幼兒保健意識差。據調查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差,技術水平不足,農村家長缺少幼兒保健意識,特別"留守幼兒"營養狀況差尤為明顯。
三、對策與建議
綜合我校目前的情況,可按"四個強化"加強幼兒營養不良防治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一是強化宣傳,加強幼兒營養知識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幼兒園要進一步加大對科學育兒知識的宣傳力度,通過制作幼兒營養知識專欄、開展現場咨詢活動、舉辦科學育兒知識講座等方式引導廣大家長避免過于溺愛幼兒,增強營養健康知識。
二是強化指導,大力推廣平衡膳食。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育兒知識講座,聘請專業醫生對家長科學育兒進行指導,以增進幼兒的體格、智力發育,為未來儲備體智雙優秀的人才奠定基礎。
三是強化監測,在幼兒園定期開展幼兒體格檢查登記。學校要把幼兒體格檢查登記納入學校常規工作中。
四是強化控制,建立健全幼兒健康監測與控制的長效機制。學校將進一步加大對幼兒園衛生經費的投入,強化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衛生保健服務質量。
幼兒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6
一、幼兒心理健康現狀
在十幾年前,“心理健康教育”一詞,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非常陌生的字眼,直到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轉軌,素質教育要求實現人的全面而健康的發展,心理素質教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始成為教育界及至社會各界關心的熱點問題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各級各類學校的重視。在中小學,我國一些學者開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目前國內還沒有像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那樣如火如荼,可以借鑒的成果也非常少。
然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卻比任何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為必要及迫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穩定發展、家庭幸福的要求。目前,我們正面對市場經濟的浪潮,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面對新世紀的挑戰,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文明、民主程度的提高,我們要接受風險、競爭、高節奏的考驗,要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這些無疑對新一代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個體素質的優化,一方面將有力地推動整體素質的發展;另一方面,心理素質也可以直接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F代社會的競爭是科技競爭,而科技的發明需要的是高素質人才,現代社會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呼喚心理健康教育。當前我國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的活躍,將來就業求職的雙向選擇,對將來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提出了高的要求。如果在幼兒階段沒有解決好一些心理上的沖突,他們將來就難以適應社會對其的要求,更難面對挑戰。
二、調查手段
調查工具包括
A、家長/教師幼兒健康情況調查問卷
B、幼兒心理健康狀況問卷
C、家長/教師訪談提綱
三、結論
1、對困難挫折態度
所謂對困難挫折態度也叫自責,就是責備自己。這種傾向走向極端就會過低評價自己,自責、自我鄙視、自我輕蔑。這種狀態是受悲哀和憂郁情緒支配的。如果對這方面的癥狀不盡快地加以科學有效的指導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反社會性格的形成。
、購谋举|上講,自責傾向隱蓋了人對外在的敵意和攻擊,是人在無法實現對外在的敵意和攻擊后轉而向內攻擊的結果。比如:孩子依賴父母-父母嚴厲懲罰孩子-孩子對父母抱有反感和敵意-這種反感和敵意表現出來時-父母越發嚴厲地懲罰孩子-此后孩子不能或不敢憎恨父母-孩子失去了憎恨的外在目標-于是憎恨的能量由外轉向內部-形成自責傾向。
②另外,老師和朋友的懲罰、批評與指責也能引起自責傾向。當一個學生犯了錯誤后,被父母、老師和朋友責罵、懲罰,此后,他可能會感到無法生活或者是無法適應現實情況,并因此而對這些人(老師和朋友)產生憤恨與不滿,如果這些憤恨與不滿得不到順利的解決,就會產生自責傾向。
2、沖動傾向是指易在某種強烈情緒的驅使下出現帶有暴發性或攻擊性的話語或行為。表現在有時無緣無故地想大聲哭大聲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無理由地想到遠處去,或想死等這種想干危險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觀念。
產生沖動傾向主要原因有:
、龠z傳因素的影響。一些人的沖動傾向,往往起因于生來具有的情緒易變性和激情性。這種沖動傾向與其生物學的神經類型有關。對于沖動傾向特別強烈的人,就必須考慮到其是否屬于先天的沖動性和情緒易變性。
②被強烈的焦慮所驅使。比如,在坐立不安無法靜止下來時,沖動傾向就會增強。有一些孩子由于反復的人際關系沖突,出現了反復的情感危機,為了避免被遺棄,他們極力與人建立情感關系,而采取了過度的交往方式,使言行帶有較強的沖動性。還有一些孩子自我心像(對自己的看法)、個人偏好及目的性不清楚或紊亂,不知如何與人相處,長期感到空虛,并伴有不踏實的焦慮感,因此,也容易有沖動性的行為。
、酆筇斓膶W習與模仿。有一些具有沖動傾向的孩子,其父親或母親的言行也有較強的沖動性。在長期的生活交往中,孩子不自覺地學習和模仿了父母的言行。
、軟_動行為的不當強化。有一些孩子在起初出現沖動性言行后,沒有受到及時的制止與懲戒,反而得到了某種獎勵,因而沖動性行為得到強化,并發展起來。比如,孩子想要某種東西沒有如愿,于是,他發脾氣扔東西,結果父母不但沒有懲罰他的不良行為,反而滿足了他的要求,從此,孩子就會習慣于用沖動性行為來達成自己的愿望。
大多數學生的沖動傾向與焦慮有關,部分起因于生來具有的情緒易變性和激情性,或與學生外向性格等遺傳因素有關。教師可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指導孩子與人交往的方法,在行為上設定清楚的界限以防止沖動行為的不斷強化,并幫助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
【幼兒健康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幼兒健康調查報告范文(通用9篇)06-11
幼兒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范文04-02
學生健康調查報告10-23
飲食健康調查報告10-15
健康飲食調查報告08-10
健康知識調查報告12-06
食品健康調查報告12-06
幼兒健康口號12-16
關于飲食健康的調查報告07-01
身心健康調查報告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