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時間:2022-06-29 11:24:44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通用12篇)

          當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時,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項的調查,最后將結果反映在調查報告中。如何把調查報告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教學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通用12篇)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寫作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過程。學生的作文應關注現實,關注生活,通過觀察分析自然社會,創造性地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受、態度和看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然而長期以來,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條理不清、千篇一律、滿篇大話空話、胡編亂造,這一切提醒我們,作文教學迫切需要改革。為此,我對我班學生的作文現狀作了一番調查,以便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不斷地探索、研究,尋找作文教學的新路。

          二、調查對象:

          本班五年級學生,共30人。

          三、調查方法:

          利用談話、看作文作業的形式加以調查。

          四、調查內容:

          1、對作文的態度。

          2、寫作的動機。

          3、作文材料來源。

          4、寫作中最困難的問題。

          5、關于觀察。

          6、關于課后閱讀。

          7、對教師的要求。

          五、數據分析:

          從調查結果及數據分析,發現作文教學問題多多。

         。ㄒ唬┳魑碾x開了本來的目的。

          文章是感情的產物,作文的目的是溝通思想、交流情感。但寫作動機調查顯示,認為寫文章是完成功課的需要,是為了得到一個好分數的占39.7%,認為寫文章是為了將來工作有作用的占30.5%,想把有趣的事寫下來,想把心里話告訴大家的占30%。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分數的高低比自身的發展和交流的需要占有更高地位。這樣為作文而作文的練習離開了習作的根本目的,使學生只是圍繞著”寫什么”,“怎樣寫”,失去了獨立人格上的作文權利,難以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文章以大話、空話、假話來搪塞老師就不可避免。

         。ǘ┤狈械膭撟髯杂。

          調查數據顯示40%的學生希望老師“放手讓自己用喜愛的方式寫自己想寫的內容”。然而,在現實中,教師過于注重怎么描寫,如何注意詳略得當,怎樣緊扣中心等表達技巧的訓練。同時一般的作文課有規定的時間、字數、結構、文章體裁等,使學生處于完全被動地位,導致學生難以跳出教師給予的作文框框,不敢標新立異。不是從自身生活體驗出發萌發表達愿望,而是帶著教師給的題目要求找合適的材料。調查顯示寫作材料來源中,“找符合題目要求的范文稍為改編”的占25%,“老師給什么材料就寫什么材料”的占23%,“根據題目要求編人和事”的占18%。作文不是“情動而辭發”,而是“主題先行”,諸多限制,抑制了學生的創作自由,導致學生失去了作文的內部動力。

         。ㄈ┤狈Ψe累,無話可寫。

          學生的“積累”包括語言、作文經驗的積累,更包括學生生活情感體驗的積累,而這些都是學生所缺乏的。首先是生活積累底子薄。調查顯示學生作文素材源于生活積累的僅占12%,而依賴他人或范文卻占48%。平時能注意觀察并有興趣的占21%,觀察時能展開想象并能及時記錄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醞釀情感沒有進入作文教學基本環節,作文教學只禁錮在封閉狹小的課堂內,與精彩紛呈的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絕。

          其次,是語言積累底子薄。第一閱讀量少,調查顯示“學生能自覺閱讀課外讀物”的僅占24%,這說明學生缺少課外閱讀的條件,更缺少課外閱讀的習慣。另外,語文閱讀也存在重思想內容分析與概括,輕誦讀的狀況,一學期下來就讀二三十篇文章,學生閱讀明顯偏少。第二不重感悟、不重消化。調查顯示學生“閱讀時能自覺寫讀后感”的僅占12%。而根據教師布置要求在課外讀物上摘抄優美句段的卻占24%。這顯示了教師不是讓學生自己從讀中感悟,發現寫作規律,而是“喂給”各種寫作技巧,提供各種“捷徑”,不是“厚積薄發”,而是“急功近利”。這種外不注重拓展觀察和閱讀的空間,內不注重調動已有的生活積累和閱讀積累的做法,必然導致學生源頭枯竭,表達困難。

         。ㄋ模┥俳涣,少溝通。

          正如葉圣陶所說:“寫作是把自己的觀察、經驗、理想、情緒等顯示給人們知道,而且希望越多越好。”但長期以來,學生作文唯一的讀者是教師。但恰恰是教師忽略了與學生的交流,表現為重靜態評價,輕動態評價,往往是一個分數、一個“閱”字或一些空洞的評語應付了事,對教師地批改結果,多數學生往往只看過分數就把作文本塞入課桌。這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少交流的時空,學生作文不知道寫給誰看,成了沒有實際對象的“面壁而作”,難以產生那種人與社會,人和人直接交流時的愉悅感和表達沖動。

          六、思考建議:

          第一,重視學生的積累。

          首先要把握“積累”的本質,不要僅僅把積累等同于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后讀物和背誦名家名篇或摘抄所謂的優美句段。作文是學生生活實踐,情感體驗,思維和語言的統一。所以要特別重視學生生活、情感體驗、語言、作文經驗等多方面的積累。教育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養學生用心去觀察,培養“好眼力”;用心去體驗,培養“感受力”。作文教學應走入精彩紛呈的社會生活和大自然,注重拓展閱讀與觀察的空間,注重感悟和內化,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從大自然中,從祖國豐富的民族文化中獲取素材和靈感。作文教學要克服知與行脫節、學與用分離的弊端,要注重加強教、學、做的聯系,讓學生在“做中學”,即切實加強作文實踐活動。事實證明,“學生在學習中動眼、動心、動腦去實踐,從中體驗感悟”是最有效的積累。

          第二,還學生一個自由揮筆的天地。

          《課標》特別強調學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過多地強調形式,讓學生覺得寫作難,反而使學生對寫作喪失信心和興趣。反之,讓學生自由表達,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有個性化的作文,不僅能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增強寫作的信心,而且會讓學生感到寫作是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認識的個體差異,不以教師主觀認識代替學生的認識。其次,提倡作文民主,自由民主的文風是培養學生真實的作文情感的關鍵。作為教師,平時的言談中就要鼓勵學生有話就說,有話就寫,讓他們大膽地寫困惑、寫胸臆、寫思考。鼓勵學生“我筆寫我口,我筆訴我心!边@時學生就會放下思想包袱,從而達到一氣呵成、酣暢淋漓、真情流露的境界。

          第三,多交流,多溝通。

          在作文教學中,應注意創設交流情境,建立交流機制。

         。1)提供有利于師生交流的話題,讓學生把情感和需要真誠地表達出來。提供的話題要做到與學生思想、生活實際密切相關,是學生喜歡說,喜歡寫的話題。

         。2)創設激發學生交流的空間,給學生表達和交流的機會。首先變寫作指導為點撥討論。教師提供交流話題,讓學生思考寫什么、怎么寫。接著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構想或點評同學的發言,教師的責任是組織交流與點撥。這樣的討論交流,激活表達思維,打開學生思路,豐富寫作題材。其次變教師評價為學生交流閱讀。學生作文完成后,作者先上臺閱讀自己的作文,講講自己作文中的得意之處,然后請同學談談各自的看法與建議。

         。3)形成師生交流的氛圍,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鼓勵和更具體的指導。首先要改變以往的作文批閱方式,即將眉批變成點撥指導學生修改的評語,將總批變成與學生交流,表達自己讀后感的評語。其次是教師經常寫“下水文”,與學生進行寫作體會交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寫作“不是為了發表,而是為了教會我的學生使用語言當我的作文或短詩觸動了兒童的心弦時,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來,努力表達自己的感情。”師生交流,不僅可以融洽師生感情,形成和諧的寫作氛圍,而且能有效地指導學生作文,激發寫作欲望和熱情。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2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學會聽、還要敢說、愛讀、想寫的能力。聽說是基礎,讀寫是目標,是根本。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但現在作文教學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學生怕作文,厭作文,感到作文難!盁o話可說,無從下筆”時刻困繞著學生。20xx年x月x日,針對《小學中高年級作文現狀調查》反映出的問題和現階段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部分語文教師一起召開了座談會,我們查找出現階段我校的作文教學存在以下問題,并制訂了改進措施。

          一、存在的問題

         。ㄒ唬┲匾暠磉_方法指導,忽視了作文的育人功能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質。寫作是人思想情感的外在的語言表露,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比較,我們認為,寫作是學生思想展現的最佳形式,所以葉老提出的“作文即做人”的觀點不容致疑。

          然而,分析以上的調查數據,綜觀現今我校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卻普遍存在著人文價值削弱,人文底蘊流失的現象。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們十分看重學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結構、技巧以及作文的表達方法,至于作文的內容是否真實、感情是否是發自內心等則很少過問。致使學生的作文中假話連篇,假故事,假情感屢見不鮮;更為甚者,有的想象體裁的作文基本上是各類動畫片故事情節的拼湊,F今小學作文教學,學生為了取得好分數,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談,失去了真情實感,讓我們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虛偽的靈魂。這種“重表達,輕育人”,把“求真知,做真人”的思想拋之九霄云外的作文教學方法,著實讓人心寒。

         。ǘ┲匾暳俗魑膶懽髂J剑p視了作文寫作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有的教師不厭其煩地將一些作文知識和表達方法公式一樣地講給學生聽,有的甚至讓學生死記硬背所謂的“范文”。這種寫作公式化的僵化訓練,相當程度上,漠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冷落了他們對社會及生活的敏銳洞察,結果必然窒息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壓抑其獨具匠心的思維,導致學生丟掉了開啟心靈的鑰匙,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最后寫出的文章肯定是中心不明、條理不清、語句不通、文法不順。

          現在大學生不會寫文章,這種現象在國外也普遍存在,這不得不歸罪于小學時期作文教學的不得法。寫作是一種綜合的思維訓練過程,從觀察、構思到成文,都要融合學生自己積極的思維活動,而并非像數學一樣簡單的套用模式。近來,書店中上除了大批量的寫作輔導書、作文大全、精品作文外,又跳出了所謂“作文軟件”之類的寶典,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然而,對于“作文軟件”的功能,我們是持謹慎態度的。學生在電腦中輸入主題和關鍵詞,四分鐘即可得一佳作,我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輕能力”現象。即使學生了解材料內容及作文的要求,但是這“四分鐘電腦作文”卻無益于學生思考材料、組織材料等能力的發展,試想,學生對作文題目的解讀,對文章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對文章內容的整合,對文章的布局謀篇,豈是在四分鐘內完成的?

         。ㄈ┲貢姹磉_,輕口頭訓練

          作文教學應包括書面表達和口頭訓練兩個部分。寫和說都是表達,兩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然而現今很多老師過分強調書面作文,對口頭訓練則置之惘然。雖然我們教材中有口語交際內容,課程表中也有口語交際課,但有多少教師能真正保質保量上好呢?這種“重文輕語”的教學傾向,導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響了學生的語言交流。

          有資料也表明,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隨年級的增高而不斷下降。有的學生書面表達文采斐然,能輕松自如地駕馭文字,然而一到口頭表達,例如演講或課上發言,則結結巴巴,條理不清,語句不順。

          (四)重課堂教學,輕生活積累

          葉圣陶曾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出什么樣的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巧論!睂W生寫作的過程,是從現實生活中汲取必要的素材,經過思維加工,再運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過程。離開了“生活”這個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然而現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把學生關在教室,苦思冥想,閉門造車的現象卻普遍存在、屢見不鮮。這種與世隔絕的封閉式作文訓練,導致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假話連篇,東拼西湊。原本想象豐富,思維活躍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寫出來的東西往往蒼白無力,毫無童真童趣可言。

          離開了生活,缺乏了感受與體驗,造成學生對生活中很多寫作素材都不熟悉,有的也是一知半解。我曾看到一篇關于學生作文的報道,想來令人心驚。某城市一小學中,老師讓學生以“大米”為素材寫作,城里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和認識,根本不知道天天吃的“大米”是怎么來的,于是鬧出了“農民伯伯把大米從樹上摘下來”的笑話。我們的孩子現在不是也不知道什么是薺菜、苦菜、白蒿等野菜嗎?開懷之余,我們又不得不對此認真深思,一言蔽之,怎一個“慘”字了得?

          (五)重作文指導,輕作文講評

          作文講評是對學生習作的全面分析和總結,對學生寫作指導具有重要意義。資料表明,尤其是小學生,大都喜歡上講評課,它既是師生思想認識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學生期待的一次重要的寫作信息反饋。反思我們的作文教學,很多教師注重了作文前的細心指導,而對閱完作文后的講評不夠重視。常常是批改完作文,寫幾句程式化的評語,就把本子發給學生完事,并不進行有充分準備的講評。

          (六)重范文的講讀,輕下水的寫作

          我校曾舉行了第一次師生作文同題大賽,結果有不少老師的文章寫不過學生,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呢?作為一個以評析學生文章、指導學生寫作為終生職業的語文教師,自己寫不出好文章,沒有豐富的寫作實踐,還能指導學生作文嗎?

          現今,這種“重范文,輕下水”的傾向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依然存在。在寫作指導中,很多教師對范文奉若神靈,一個題目給學生,簡單提示幾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讀幾篇范文。教師只讀不寫,只講不作,導致學生思路狹隘,落入范文模式,寫起文章來不是繞范文轉圈圈,就是圍繞指導打轉轉,結果寫出的文章空洞無話,毫無靈性。

          二、改進措施

         。ㄒ唬┺D變觀念,樹立作文教學觀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寫作是自我生活的真實展現,F今我校小學作文教學現狀中過分偏重作文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即使強調思想內涵在實際作文教學中也只是流于形式。另外,假話、套話、空話、大話連篇,導致了學生作文的人文價值的缺失。鑒于這種現狀,我們認為,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首先應該轉變舊觀念,樹立大作文教學觀。明確小學作文教學的性質和目的,注重對學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養和塑造。葉圣陶曾提出“要寫出誠實的話,非由衷之言不發,非真情實感不寫”,作文務先求“真”,凡與這一道理格格不入的“陳腐觀念”或“時髦觀念”均要改變。

          所以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教會他們講真話、寫實話,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內心出發想寫,寫自己想寫的,所追求的,所欣賞的,同時促進他們知、情、意、行多方面素質的發展。

         。ǘ┮詫W生為主體,發揮主動性與創造性

          學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首先,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培養寫作興趣方面,我們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讓學生明確寫作目的,培養寫作意識;

          ②注重平時積累,做到厚積薄發;

         、坶_創多種訓練形式,提高寫作能力。

          其次,要注重學生創造力和發散思維的培養。

         、倮蠋熞袆撔乱庾R,樹立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主導的作文教學思想,給學生營造創新的環境。

          ②大膽放手學生作文,肯定他們的創新意向,給學生廣闊的創新空間。

         、厶ぬ崒嵉刈ズ脤W生思想素質,語文素養等各項的培養。

         、茏⒁馀囵B學生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創設成功機會,激發創造意識。

          (三)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1、加強閱讀的指導

          梁啟超曾說:“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要指導學生作文,首先應教會其如何讀書!钡拇_,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葉圣陶曾把閱讀與寫作比喻為“吸收”和“傾吐”的關系,不吸收豐富的養料,就寫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是關鍵所在。

          2、指導學生體驗生活

          作文教學是帶有社會性的,課堂教學僅僅是傳授和學習作文的一種方式,而更廣闊的場所則是整個社會。因此,現在小學作文教學務必要把課堂與生活相聯系,開放式作文教學,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學網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多參加適合實踐活動,多接觸社會生活,在實際生活中獲得寫作靈感。

          3、加強課外練筆

          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課外練筆很重要。例如,我們可鼓勵學生在課外寫日記、作讀書筆記等等。通過這些形式多樣、靈活自由的練筆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積累材料,提高組織和表達能力。

          4、上好口語交際課

          作文教學的實踐證明,“說”有助于“寫”,經常性的口語訓練能鍛煉學生選材、構思、語言表達等能力。所以,我們必須改變以往“重書面,輕口頭”的觀念,加強小學生的口語訓練,切實上好口語交際課。例如,可以組織演講比賽、詩歌比賽、口頭編故事等等。

          (四)改進評改方法,教師下水作文

          作文教學一般簡化為“指導——習作——評改”三個環節,其中評改作為收尾性工作,在整個作文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據我們了解,目前我校的作文評改,或評語式,或評分式,或評級式,教師的態度多數是敷衍了事。作文的批閱,要么對學生的作文草草批閱,要么對作文字斟句酌。這兩種做法都對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

          為了克服這些弊病,老師們在評改時構建并運行“互動”模式,形成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多向促進關系,使作文評改日益向學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發展!盎印蹦J接幸嬗谧魑慕虒W的效果。所以當今小學作文教學中,實行“互動”評改模式勢在必行。老師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提倡互批、自批、集體批等方式,創造良好的作文氛圍,使全體學生都關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生不會寫作文,最簡單的原因是教師不會寫作文!币虼,我們認為,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時應適當減少范文的篇數,提倡教師自己寫下水文。葉圣陶在《文匯報——教師下水》一文中說“語文教師教學作文,要是老師自己經常動動筆,就能更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學生!彼晕覀冎挥杏H自嘗試寫作,在指導學生才能身臨其境,體味寫作中的酸甜苦辣,并從中找出阻礙學生寫作能力長遠發展的癥結。

          作文即做人。它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不僅對學生語文水平影響很大,而且還關系到學生思想品德、人格品質等多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小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尚未真正確立,作文對他們的影響更是不可小視。因此,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任重道遠,必須對作文教學現狀有個清醒的認識,并且放眼未來,立足改革,爭取使作文教學早日走出困境。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的目的

          小學生作文“起步階段”主要是指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這個學段的學生正處在習作的起步階段,部分學生對習作充滿了期待,同時又有部分學生對習作抱有畏難情緒,對此教師均應給予正確的習作指導。為培養學生自主寫作能力,尋求教師有效的作文教學策略,并為以后的作文教學提供依據,我校課題組于20xx年x月份在部分學生中進行了小學生作文問卷調查。

          二、調查的內容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是在三年級學生中進行。問卷內容共24小題。分別從學生課外閱讀、日記,觀察、積累四方面著手設計,但又各有側重,較全面地、有層次地針對“起步階段”學生作文學習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

          三、調查的方法及對象

          1、調查方法:調查采用集體開卷式,記名問卷的方法。對學生下發2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0份,所有數據全部采用人工統計分析,有效率100%。

          2、調查對象: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街辦陳溝小學三年級部分學生。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了解到小學生作文“起步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課外閱讀及積累主要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2、大部分學生作文能把握結構,但內容不夠豐富,語言不夠優美。

          3、部分學生對于日記的態度是有布置才寫。

          4、少部分學生能夠摘錄好詞佳句,能巧妙地運用的亦較少。

          5、學生認為老師對他們的習作幫助最大;部分家長能夠指導學生習作。

          6、學生觀察生活、寫出真情實感的能力有待加強。

          五、思考與對策

          調查結果表明:我校三年級學生對于課外閱讀及寫日記興趣程度不同,部分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及時積累,不能將知識技能進行有效的轉化;一些學生雖能觀察生活,但還未能做到細致,真情實感抒發不出來。以上的分析結果,反映了“起步階段”部分學生習作內容枯燥、了無生氣的根本原因。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學生“起步階段”整體習作及教師教學水平,我們思考對策如下:

          1、班級成立圖書角,推薦學生閱讀書目,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2、每周檢查一次讀書摘抄作業。每周根據情況留讀書作業,然后摘抄好詞佳句,并逐步寫出感悟。

          3、創造機會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經常在班級里組織講故事比賽、口頭作文比賽,鼓勵學生把從書本上看到的故事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4、優化課堂結構,提高寫作水平。將作文指導與每單元的每課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結合進行。

          5、注重作文評價方式。對學生習作以表揚和鼓勵為主,激發興趣,多讓學生產生成功體驗。

          6、加強家校聯系。教師將學生每次的習作文章給出評語后,再由學生交給家長,并由家長給出反饋意見,共同促進及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4

          小學生作文不僅是兒童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運用文字表達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面對作文,小學生又有怎樣的態度與想法,如今的作文教學是否適合兒童的學習方式都是值得思考并予以解決的問題。

          一、調查概況

          調查時間:5月1日-5月3日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見附一)、采訪

          調查對象:xx小學三、四、五年級中隨機抽取的30名小學生

          調查目的:了解現在小生中高年級的作文情況,尋找影響小學生寫作的問題所在,為改進以后的作文教學提供依據。

          二、調查結果

          調查問卷共包含四個方面:

          1.關于習作的態度:總體上看有64%的小學生認為習作是快樂的事,認真完成;而36%的小學生認為習作是苦惱的事,消極應付。75%的學生認為寫作時有激情而17%的學生則是煩躁不想寫,其余則是感覺無所謂。有50%的小學生認為完成寫作后的感覺是愉快滿足的,38%的學生則是感覺完成任務的輕松,而剩余小部分則是沒什么感覺或者是很累。由此看來,面對習作,大部分的小學生的態度是積極的。那么究其原因,從寫作目的來看,有50%的同學認為是記錄生活表達感情,25%的同學是為了練好作文,其余25%的同學則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關于喜歡或是不喜歡作文的原因,62%的學生是由于作文題目不感興趣則不喜歡習作,剩余小部分是由于作文難,分數低,等原因而不喜歡寫作;反觀喜歡作文的原因,僅僅20%的學生是因為對作文感興趣。因此,小學生是通過了習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想法,大體上對作文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可是由于老師的作文題目的單調死板沒能激發出兒童寫作的創造力。

          2.關于習作的課外積累:只有12.5%的學生表示從來不讀課外書,而其余大部分讀課外書的學生中25%的學生表示只是在家長要求下讀。而在讀書時有摘抄習慣的占80%,其中是在老師要求下進行摘抄的占20%。而關于積累的詞句是否可以在習作中得以運用,50%的學生表示經常運用,30%的學生表示不會運用。由此看來,大部分學生是可以做到讀書摘抄并得以運用,不過其中也有小部分是在老師家長要求下做到的。

          3.關于作文課:有83%的學生認為作文課是輕松愉快豐富多彩的,13%的學生認為是嚴謹無樂趣,而其余4%的表示平穩單調,不討厭也沒樂趣。并且90%的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提示進行回憶習作。由此看來,小學生對于作文課的感覺大體來看算是良好。

          4.關于習作習慣:有81%的學生表示每次寫作時有充足的習作內容,然而其中有33%的學生卻不知如何下筆。由此可見,小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還是有所欠缺。那么原因是何,根據數據統計,只有17%的同學有經常寫日記的習慣,而其他同學則是偶爾有興趣或是老師要求下才寫。因此,學生文字表達能力有所欠缺可能與缺少文字鍛煉有關。

          三、調查分析

          通過以上數據表明,小學生對于習作總體來講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并且有讀課外書和摘抄的好習慣,上習作課也是比較喜歡并能和老師積極配合進行寫作,而寫作方面更是有充足的生活材料,樂于表達自己。所以,總體的數據分析表現的是小學生習作情況十分良好。然而,通過被采訪者(本人的弟弟,先就讀于小學四年級,參與了本次問卷調查)的質疑,又有了新的發現。由于被調查者多數為被采訪者的同班同學,所以被采訪者對于被調查者的學習習慣略有了解。所以被采訪者提出部分同學的問卷填寫情況并不屬實。例如,被采訪者提出,其中一部分學生屬于不愛完成作業,寫作時也只是隨意應付,因此不會像問卷中填寫的一樣習作時充滿激情,輕松愉悅。并且關于老師的作文命題的無聊呆板,學生也很難有充足的真實情況可寫。那么,為何小學生們在不記名情況下填寫一份不影響自己生活的問卷時要填寫一些虛假情況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學生自我心里的美化與滿足,雖然自己沒有做到,但是卻將其美化,這也是兒童心里的正常表現。其二,是教育問題,被采訪者表示在學校也總是填寫此類問卷,或關于老師教學,或關于學校情況,不過老師卻總是讓同學往好的一面填寫,因此老師的成人思想教育影響了兒童。

          四、調查體會

          關于此次問卷調查數據反映出了小學生對習作有積極的態度,但是教師作文命題的局限性限制了小學生寫作。所以,以后的小學習作教學中應該給兒童思維更大的自由空間,充分發揮兒童的創造力。除此之外,此次調查更是有意外發現,那便是小學生為何不自主的對回答進行美化,這不僅反映出此階段兒童對自我有了美好的追求卻在沒有實現的情況下的自我美化。更反映了部分教師成人化思想對兒童的影響,這是身為一個教師的錯誤,是用成人世界的世俗玷污了兒童純真的世界。所以,兒童教育需要發展更是教師自我需要提高,教育制度需要完善,是之一切更加具有科學性。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5

          小學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系統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是我國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標志,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著重要作用。為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特對隆德縣小學思品教學現狀作以調查、分析。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了解全縣思品學科的教師隊伍現狀,各校思品課的開課情況,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況以及學生的品德狀況,更重要的是了解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各校對思品課的開設情況很有必要,以便對今后的思品課的開設提供一定的數據。是每位教師上好每節思品課,使我們的思品課教學更快地與明年的課改接軌,使我們的學生先成人再成才,進而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材。

          二、調查方法及對象

          本次調查主要采取座談的形式。調查的對象是全縣13個中心校及個別村小的校長以及它們所在校的學生(每校抽7-8名學生,合計155人)。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調查之前與各校不打任何招呼,即到即談即記錄。

          三、調查結果分析

          1、思品專業教師匱乏,沒有專任教師

          自xx年開始,隆德縣對于師范類畢業的學生沒有正式分配過,截止到今年年底,對于小學教師通過招聘考試錄用了一部分,但是數量太少,根本無法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所需。這就使得各校在安排課程的時候,首先考慮語、數、外,對象思品一類的科目只是在課表上進行安排,未能安排專任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截止目前,全縣各所小學沒有一名專職的思品課教師,除幾所較大的學校由領導兼任思品課,或有思品課任課教師但同時還兼任其他學科的教學外,其他學校均由班主任兼思品課的教學,這是由各校的生源及教師的編制決定的。班主任既要上好語文、數學,又要上思品、社會,甚至還要上體育、音樂、美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一個班主任要完成這么多的教學任務,而其主要精力又要放在“主科”——語文、數學上,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

          2、教學積極性偏低,教學思路陳舊

          正是沒有專任教師的緣故,兼任教師并不熱衷于思品課的教學,絕大多數教師和家長看重的是小學生語、數、外的成績。所以科任教師也是采用“一支粉筆一本書”的陳舊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讀完了事。這一點從每年報評縣優秀課的名單中即可看出。教師們寧肯都擠在語文、數學這個相對狹窄的橋上,也不愿意參加思品科的優秀課評選。有的教師受教材的制約,仍抱著陳舊的教學思路不放,仍然按著舊的、固定的模式去上思品課,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氣氛單調、呆板,效果不佳。

          3、能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但不注重教學實效

          盡管各級領導事務繁忙,盡管班主任“一專多能”,但基本上都能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也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同學生的座談中得知,有時為了給語文、數學騰時間,竟然一節課上幾節課的現象普遍存在,也就是說,教學任務雖然完成了任務,但不注重教學效果。臨近期末再抽時間搞突擊攆課。總而言之,不論教學效果如何,這些個別教師也能按教材要求完成授課任務。

          4、學生品德狀況良好,但不容樂觀。

          到各校勿需座談,我便能感受得到:各校學生都非常文明有禮,尊敬師長,見到客人都能主動問好,并且有良好的環保意識,愛清潔、講衛生。通過與校長座談,了解到各校均沒有品德劣跡生,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能落到實處。但是,一出校門,學生的臟話連篇,路隊亂糟糟的,成群結隊,基站接到的現象十分嚴重,對過往車輛的鳴號沖耳不聞。還有一種現象是代課教師布臵的任務還能完成,不帶課的教師一叫,就跑了,根本不理,還有有不少同學自理、自立能力差,自己能做的事不能自己做,全部由家長包辦代替,還有的同學愛花零錢,沒有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四、建議與措施

          1、加大監管力度,不欠一節思品課。

          鑒于前些年教師不重視思品課教學的現象,隆德縣教研室近兩年加大了對思品課教學的質量檢測力度,這就為鞭策教師上好思品課從制度上形成了強有力地保證。再者為保證學校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暢通無阻,各級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使每所學校、每名教師都重視思品課教學,不拖、不拉、不欠一節思品課,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搞好培訓工作,更新教師觀念。

          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關鍵環節,教師素質直接影響新課程的實施效果。為了防止教師們“穿新鞋,走老路”,為保障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必須搞好培訓工作,為新課程培養合格的教師。首先,對教師培養與培訓目標進行調整。近年來,每逢出外培訓學習,不是語文,便是數學和英語,很少有思品教師出外培訓的機會,因此要改變培訓理念,改變以往普遍存在的或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或以具體方法、技能傳授為主的培訓目標,要致力于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育觀念和實際教育行為、能力的綜合提高,幫助教師理解、內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所提倡的基本理念,實現教師實際教育行為的切實轉變。其次,改進教師培訓的方法。在培訓過程中,不僅適當采用集中講授的方式,更要充分運用親身實踐、現場觀摩、即時反饋、小組研討等方式,保障每一位任思品課的教師都能接受適當的、有效的、持續的培訓,使其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即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師權威的教授地位,以教材為載體,教師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3、“全民”齊抓共管,提高品德修養。

          思品課為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良好行為習慣服務。除思品課外,各學科教師都應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適時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不能把品德教育的責任全部歸咎于品德教師一個人的身上。同時,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興趣,使每所學校的所有老師都是品德教育者,結合學校的各項活動,利用班、隊會,晨會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正所謂:學校無小事,事事有德育,學校無閑人,人人能育人,真正做到全民齊抓共管,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

          4、家、校共同努力,養成良好習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為孩子未入學前的時間都和家長在一起,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孩子將產生直接地、深遠地影響,可謂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的孩子。因此,學校應經常同學生家長聯系、溝通,成立家長學校,建立家校聯系卡,以便使學校及時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同時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這樣,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一定會使學生養成勤勞節儉、自立自強,按時完成各種任務等好習慣。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概況:

         。ㄒ唬┱{查時間:20xx年10月15日——19日

          (二)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ㄈ┱{查對象:二曲鎮東街小學四年級十二、十三班

          (四)調查目的:了解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的一般狀況,找出學生作文困難的癥結所在,從而為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提供習作水平提供依據。

          二、調查結果及原因分析

          調查問卷包括三個方面及簡單分析。

         。ㄒ唬╆P于讀書的興趣、方法、讀書筆記。

          問卷情況統計:在100份問卷中,喜歡讀課外書的占86人,每天讀書時間為半小時到一小時,但能及時做讀書筆記的同學只有18人

          分析思考: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是作文素材積累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指導有效的讀書,養成隨時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ǘ┳魑哪康、感受及對當前作文課的評價。

          問卷情況統計:在100分問卷中,有74人認為作文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20人認為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有6人作文目的不明。

          分析思考:寫作文的出發點就是我手寫我心,即就是作文不是為了老師、家長,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喜怒哀樂。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從生活的點滴中尋找寫作素材。

         。ㄈ┓e累素材的方法

          問卷情況統計:在100分問卷中,有60人認為作文素材來自身邊的生活;10人認為作文很難,無從著手;23人能夠仔細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27人能把自己身邊感興趣的是隨時記錄下來。

          分析思考:學生留意身邊生活的習慣基本養成,但留意記錄素材的習慣不夠好,教師應該在引導與鼓勵方面變換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7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與學生學習的需要。而當今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開展?其效果怎樣呢?為此,我在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小學進行了實習教學,并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閱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小學六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

          所以,閱讀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認真研究閱讀教學,并搞好閱讀教學。

         。ǘ╅喿x教學的現狀

          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普遍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將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閱讀教學的認識方面也存在著一些誤區。認為閱讀教學沒什么好的方法,帶領和要求學生讀書就是了,學生喜歡讀什么就讀什么,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實際上,在讀的方法和讀的內容的選擇上,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應對學生進行認真的指導,不然學生亂“吃”一通吃壞了肚子那就麻煩了。

          我對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小學三至六年的學生在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材料、閱讀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掌握了一些數據,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閱讀興趣不高。多數同學不喜歡看課外書,即使看的同學也相當馬虎,做摘記的同學很少。另外,從同學們的閱讀時間上反映出,同學們平時上課期間的閱讀較少。說明同學們學習負擔過重,這也應該是同學們不很喜歡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學們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閱讀對象單一。學生大多喜歡故事書,對其它的書涉獵很少,如文學書籍、科技書記和生活書籍等。雖然,這不能說不好,但我想我們教師,又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積極的引導,把更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書籍推薦給學生,讓他們在健康書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長。

          據了解,小學生大多對中外經典文學作品都不熟悉,文學積累薄弱,他們對文學作品故事的了解,大多都是從電視劇中得知的,如,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

          第三,閱讀數量不夠。從該校的情況來看,進行了課外閱讀的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學生沒有很感興趣的課外書,這與本地區的經濟環境,語文教師重視程度有很大關系。二是和現在的考試制度關系密切,個別教師一味追求考試成績,這也直接的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時間,挫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健康成長。

          第四,閱讀環境較差。學校與家庭,教師和家長共同構成了學生的閱讀環境。家長文化素養高,愛看書讀報,對學生能起到積極而良好的影響。所以,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壞與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文化素養很有關系。在家庭環境中,家庭文化氛圍濃,書籍報刊豐富,那么學生有書可讀,其課外閱讀狀況就好,反之,則無書報可看,課外閱讀只是紙上談兵。另外學生家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愛讀書看報,對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影響力是很大的,反之,學生家長文化素養低,愛好庸俗,不讀書不看報,沉醉與打牌酗酒,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閱讀教學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變閱讀觀念

          在對待閱讀的問題上,有的領導和老師認為,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讀書,特別是讀課外書會耽誤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和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我認為,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要真正搞好學生的閱讀學習和教師的閱讀教學,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閱讀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對待閱讀教學。

          (二)創造閱讀條件

          要搞好閱讀教學,必須具備必要的閱讀條件,根據調查的情況來看,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必要的閱讀條件,如安排好閱讀所必須的時間,指導好閱讀的方法和閱讀書籍的購買等。沒有必要的閱讀時間,沒有適當的閱讀方法和必要的閱讀材料,那閱讀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對于閱讀材料的準備,可以讓大家捐一點組成班級圖書角,自己買一點互相交流著閱讀,去學校圖書室借書閱讀等。另外,學校應積極與家長聯手,從改善家庭環境、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入手,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作為學生的家長還應給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帶頭進行廣泛的閱讀,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以便與自己的子女交流。

         。ㄈ╅_展閱讀活動

          學校在開展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活動的同時,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的效益,還應積極開展各種語文閱讀活動和閱讀競賽等,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如講故事、自辦手抄報、寫讀書筆記等比賽活動。除此以外,班級語文教師也應在班級內盡可能多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閱讀學習、閱讀成果展示等閱讀活動。

          (四)課內外閱讀結合

          閱讀,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范疇,它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搞好課內的閱讀教學,指導好學生對課內經典課文的閱讀學習,又要搞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如書籍和學習方法的的選擇,時間的安排等。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到,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一個有益的補充。

          為了更好地搞好我們的語文閱讀學習和語文閱讀教學,更好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語文教師應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搞好語文閱讀學習和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職責,這是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把它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8

          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18日

          調查目的:

          閱讀是教學之母,閱讀乃教育之本。閱讀能力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能力,是一個人終生學習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在小學階段,養成的閱讀習慣將會影響孩子的終生,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學校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實際情況,獲取第一手資料,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20xx年10月中旬,我們設計了“語文閱讀教學調查問卷(學生卷)”,對我校部分有代表性班級的學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

          問卷制作與調查對象

          “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調查問卷”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經過十余次的推敲,最后形成的。教師問卷共設8道(以選擇題為主)利于學生理解和選擇。

          調查過程共發共發學生問卷38份,收回閱讀問卷38份。

          調查方法:

          1.問卷法

          2.觀察法

          3.個案分析法

          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1、調查結果

          (1)有100%的學生喜歡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老師精講點撥的課堂模式。

          (2)有71%的學生沒有養成堅持積累的習慣。

         。3)100%的學生能進行課前預習。

         。4)38名學生中無一人對所學課文進行閱讀方法或寫作方法的總結。

         。5)只有10%的學生課后閱讀老師推薦的名家名作。

         。6)38名學生無一人能主動結合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練筆。

          2、分析小學閱讀教學的窘境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的閱讀大多處于“自流”狀態,語文閱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雖然能預習課文,但不會積累,更不會結合老師推薦進行課外閱讀,課后練筆更是奢侈。而教師的課堂教學策略使學生飽嘗語文學習的乏味與無趣,大多學生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課堂。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只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從而扼殺了他們廣博閱讀課外書籍的積極性,他們不再將讀書當作一種快樂,而是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3、閱讀教學的“瓶頸”問題

          由于受課堂教學方法老舊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好多學生看書積極性不高。不少老師學生認為“讀書不如做題”。雖然老師也強調要求學生多看課外書,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對有限的圖書也僅僅是囫圇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9

          為了進一步明確該縣小學教育存在的具體問題,及時了解該縣各學科教育現狀,進一步推進小學教育改革,為課程改革的可持續發展積累數據和提供科學依據。教研室根據教育局的有關精神和教研室的教學安排,對本學期全縣數學、語文、英語、科學等學科的教學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從11月份開始,我對六所學校的小學科學教師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包括教材的使用、課堂教學、經常性的教學研究、科學實驗等。采用的主要方法有領導匯報、現場講座、師生討論、問卷調查、查看教材等,而且我查過各個學校的儀器室和實驗室。本次調查聽取了不同學校領導、理科教師和學生的不同聲音,充分反映了理科學科的教學情況。通過這次調查,我嗅到了理科課程改革的氣息,獲得了各方面的第一手資料。既有可喜又令人振奮的成果,同時也看到了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和課程改革推進的各種因素,增添了使命感和責任感。情況概述如下:

          一、可喜的成績:

          近年來,各學校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帶領廣大一線理科教師和鄉鎮理科教研人員圍繞理科課程標準的精神和理念,在課堂教學、日常教研、實驗情況、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能夠實施國家課程計劃。

          在被調查的六所學校中,無論是縣級學校還是鄉鎮中心學校,都在三、四、五、六年級開設理科班,可以按每周兩節課時開設理科班;一般來說,所有學校都能夠實施國家科學課程計劃,基本上按照課程計劃開設科學課程。

          2.課堂教學有了新氣象。

          通過聽課,我發現教師的科學教學觀念有了一定的改變,體現新理念的課堂教學正在興起。課堂教學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變化:

          (1)目標設定:科學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目標已經從注重簡單的知識轉移轉向注重三維目標。

          (2)內容選擇:在內容選擇上有幾個明顯的意識:科學教學開始注重科學與現實的聯系;注意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價值和意義;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創設生活中的問題情境,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注重培養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學方法:教師有意識地改進教學方法,變得多樣化。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傳統“老師說,學生聽,老師做,學生看。灌輸式教學悄然離去,呈現出觀察、探究、討論、交流、合作的結合,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利于學生的發展。課堂上的教師在調查中盡最大努力為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創造條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學生問題意識和探究意識明顯增強。

          (4)師生關系:注重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權威的老師們也漸漸的遠離了,看到了可以蹲下來參加孩子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

          (5)新課程改革理念:目前,我縣廣大理科教師基本可以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樹立課堂教學新理念,突出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思想,進一步確立理科學科性質,注重對學生實施科學啟蒙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在貫徹新的教育理念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南關小學的張寶霞、淶水一小學的趙紅艷、樓村小學的廖春情、永陽鎮的張卓,尤其是張寶霞的《四季成因》和廖春情的《認識空氣》,很好地詮釋了科學課的真諦,科學地詮釋了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全過程,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

          3.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了新的變化。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重點調查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生是否喜歡理科班和理科老師作為與學生討論的重點。在聽課過程中,重視學生精力的投入,重視學習狀態的改善,重視學習效果的落實,重視生活體驗的發展,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聽課、與老師交談、與學生聊天等,我們深切感受到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變化,他們變得熱愛學習;學生的整體素質發生了變化,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加強,溝通和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實踐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究其原因:

          第一,課程教材的變化。教師普遍認為,目前的科學教材圖文并茂,布局設計生動美觀,教學理念新穎,教學空間大,關注兒童的生活體驗,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自然,用自己的心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學習科學。教材呈現貼近學生心理,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調查發現,學生非常喜歡新課程教材。

          第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已經開始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從統一向多樣化轉變。教師注重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在做中學習,在聽中學習,在思考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特別是注重科學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機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習不再枯燥,而是充滿興趣。

          4.評價方法有了可喜的變化。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改變了過去簡單的評價方式,基本上可以體現為從發展的角度看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注重肯定和欣賞學生的進步,注重通過評價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喚起他們心中的驕傲和自尊,這正是新課程倡導和實施的。通過聽課,我發現很多理科教師特別重視教學評價,科學評價逐漸成為學生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重要手段。

          5.實驗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重視。

          由于近兩年來儀器站組織的實驗考試和教研室對科學探究實驗的加強監管,科學實驗教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通過調查、與領導和老師的溝通、實驗室的檢查及相關資料,可以看到各個學校的領導在思想上更加重視實驗教學,開放實驗率有所提高。教師對實驗教學的認識也有所提高,實驗教師有實驗數據記錄,有些比較完整。

          二、主要問題:

          1.教材的使用:

          與過去的自然相比,目前使用的小學科學教材內容更豐富,知識領域更廣,呈現形式更開放,但缺乏配套資源。有很多“留白”,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也留給老師發揮無限智慧和創造力的空間。教材內容以圖片為主,也使得教師難以把握設計意圖,無法把握知識點。理科課本上只有一些活動小技巧,沒有知識點,極其開放,對老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教師不僅要有很高的教學機智,而且要有廣泛的知識。調查中的課堂教學明顯反映出理科教師知識視野狹窄,知識儲備不足,無法準確掌握課程標準和教材,無法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亟待提高。

          2.課堂教學:

          (1)大部分老師還是起著傳授知識的作用。從教材上看,教學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學生沒有真正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沒有實施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不能很好地體現科學課應以“詢價”新課程標準理念為核心。不能體現教研室一直倡導的“以學為教,以學為教,有效快樂”教學哲學。

          (2)受安全等因素影響,教師不敢帶領學生走進社區,走進大自然,有些觀察和探索無法實施。

          (3)教材的重點難點難以把握,學生活動隨意,看不出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有時候,在繁忙的課堂上,學生幾乎沒有什么作用。

          (4)由于班級規模大,課堂教學難以規范,學生出行容易。尤其是一些同時教幾個班的老師,面對很多學習困難的學生。

          3.校本教研:

          在走訪的六所小學中,只有北關小學、南關小學、淶水一小學的理科教師可以從事一些規范化的科研教學活動。在其他地方,由于每個學校一般只有一兩名理科教師,資源無法共享,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4.師資隊伍建設:

          在調查中可以看到,理科課程的老師都是隨機配備的。除了淶水一小學有專職教師外,其他學校一般都是“主菜”教師兼職,大部分學校由老教師或接近退休的學校領導兼任;在我調查的30位理科老師中,有20位是今年才開始從事理科教學的。他們通常是從初中轉到小學的老師,或者是年老體弱的老師。在我們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學校和老師普遍重視語文、數學甚至英語的教學(學校和老師都在努力提高這些科目的質量),所以“兼職工作”教師傾向于根據“主副”地位分配精力和投入,經常出現主科占用理科課時的現象,理科課質量難以保證。

          5.實驗教學:

          (1)實驗設施難以滿足教學需要。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校的實驗教學儀器與現行教材不匹配。實驗用品實驗室不足,如儀器、模型、標本、實物等,教師要求在課本上做演示實驗和學生探究實驗;但是實驗用品太多,與教學無關;實驗管理員多為兼職,沒有足夠的時間對現有儀器和現有教材的實驗進行查找、整理和總結,使實驗室顯得凌亂;實驗室的水、電、防火也達不到要求。

          (2)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

          由于“副科長”我不重視,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大部分老師“重結果輕過程”上課時,老師經常根據課本講實驗。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陳舊,方法單一,不能真正理解科學教育的內涵。此外,開設理科課程所需設備不足或不配套,實驗率低,有的甚至完全省略。有的老師只在上公共課或者聽課的時候使用儀器,很少在課堂上使用。有時候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實驗報告還會有驚喜的補充。學校對日常管理也不夠重視。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們縣的理科教師隊伍極其不穩定,隨機分配也導致教師整體素質低下。此外,一些領導和教師不重視科學課程的教學,不能很好地意識到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中的作用。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科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效率,成為阻礙科學課堂效率提高、使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的重要因素。

          三、思考與建議:

          科學課程標準(3-6年級)明確定義了“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目標的科學啟蒙課程?茖W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笨梢娺@門課有多重要。所有學校都要重視。有必要從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從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來認識科學教學的重要性。同時,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真正提高,離不開包括理科課程在內的各個學科質量的提高。因此,針對我國小學科學教學的現狀,我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宣傳,多關注。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做好宣傳,改變多年被忽視的現狀。理科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課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其正確認識周圍的世界,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的需要,而且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奠定基礎。每個學校都不能一有活動就上理科,把它當二級班。承擔這門課程的教師應該更加重視科學教學。

          2.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理科課程教學質量。

          教師也要相應調整,適當增加專職理科教師的比例,以保證理科課程的教學質量。新教材的特點是結構性強,實驗多,學生探究性強。三四年級的課本一般有4—6臺,一臺由4—8課時,每個實驗班由兩三個實驗活動組成,課前準備工作量大,兼職教師普遍不稱職,直接影響學生對理科課堂學習的興趣和理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3.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是瓶頸,教師是關鍵。只有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才能提高理科的教學質量?茖W課程以全新的理念和新的教材呈現在教學面前,這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僅靠經驗教學很難達到科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因此,針對科學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我國科學教學的現狀和教師的現實,以及科學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定期對教師進行課程理念、專業知識、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培訓,也可以組織課堂教學研討會和評估活動,并提供示范課,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和學科教研人員的主導作用。通過這些形式,教師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水平不斷提高,更好地為新課程的實施服務。

          4.建立學習意識,增加知識儲備。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知識也在不斷增加和變化。因此,教師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必須跟上科學發展和深入科學教學的步伐。理科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是一個持續的、終身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樹立自己的學習意識和自我完善。他們不僅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還要不斷豐富自己,增加知識儲備,拓寬知識面。

          5.重視實驗教學確保實驗率。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逐步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從而為今后在自然科學方面的學習和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礎。針對我國實驗教學的現狀,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實驗課的質量: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實驗設備,保證實驗的開工率。

          近年來,政府和縣局投入大量資金,為各類學校配備了相當數量的實驗設備和教學儀器,硬件設施得到了顯著改善。所以首先要梳理學,F有的儀器,有哪些是可以用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看看課本上有哪些實驗可以用現有的儀器直接完成;需要改進什么才能完成;什么是純粹不可能的;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對于實驗室現有的實驗設備,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它來保證實驗的產量。

         、谕诰蛏钪械膶嶒炠Y源,提高實驗課程的開工率。

          理科教師可以開動腦筋,挖掘生活中的實驗資源,提高實驗課的開工率。一是教師自制教具,這是科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解決學校實驗設備短缺的首選。理科教師要克服困難,簡單制作自己的教具,通過這次活動提高自己的實驗素質。第二,鼓勵學生自帶實驗材料。小學科學課本上的很多實驗材料在生活中都能找到。教師要大膽鼓勵學生尋找材料,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又能彌補實驗材料的不足,既節省費用,又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蹖嶒炇业呐渲靡惨鸩秸{整,加強實驗室建設,保證實驗課質量。實驗老師一定要做好實驗數據的記錄,讓數據完整,隨時可以調查,千萬不要突擊嘗試補充實驗報告。

          6.重視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育部副部長王展在XX課程改革部署中強調:“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將有助于創造一種教師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學校文化,使學校不僅成為學生成長的地方,而且成為教師實現職業生涯、不斷學習和提高的學習組織!蹦壳,校本教研的基本目的是通過個人和團體在學校教學環境中對教師教學問題的研究和反思,更好地解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其核心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校本教研。

          “基于學校的”意思是以學校為導向,即以學校為基礎。校本教研是針對學校教學中教師的問題,不分形式、地點、人數,隨時隨地進行研究。因為一節課之后,課堂教學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新疑惑,課前創造的教學設計,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檢驗后,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什么問題等等,都需要及時解決。這樣,老師就需要反思自己,找同齡人互相幫助,解決研究中的問題。校本教研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校本教研的主體是教師,教師通過自己的課堂實踐不斷反思和提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自校本教研“Ben”是學校,所以研究要植根于我校的實踐,以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問題為出發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

          為了更深入地開展校本教研,學校需要在各個方面不斷完善:在管理方面,學校要逐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強科研教學團隊建設。有條件的學校要有獨立的科研教學小組,通過加強校本教研的規劃和實施,促進科研教學的有效發展;在教師反思方面,要提高教師的自覺反思意識和有效反思能力,從而促進教師反思性教學的形成;在同伴互助方面,要營造一種大家都是教學科研主體,分享經驗,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氛圍,而不僅僅是繼承傳統的師徒制;在專業指導方面,要注意挖掘骨干教師的潛力,充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的作用。也可以通過外出學習、承擔項目、閱讀教育教學著作、聘請校外專家、開展自己的教學研究等方式獲得支持。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10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審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養情操為特征,以生動形象為手段,提高學生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種教育形式,美術學科教學是審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陣地之一。就目前農村學校美術學科教學而言,存在著嚴重差異,尤其表現在部分學生的美術基礎技能較差制約著綜合能力的發展,為摸清尹村鎮中小學美術教學情況,特展開調查,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以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問題的提出

          新入學的初一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美術基礎技能嚴重參差不齊,給初中美術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成了擺放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當前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新形勢下,這一問題的出現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它關系著素質教育能否全面實施,關系著是否能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負責這一責任,關系著是否能夠全面實施"三個一切",望能引起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三、問題形成學生水平差異的原因調查分析結果

          (一)生源問題

          1、各學校的重視程度不一。在農村各學校中,中心學校的領導老師重視程度較高,學校配有專業的美術教師,如:尹村中心學校每年都參加縣局舉辦的各種競賽,長此以往,帶動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較好,而其他農村學校不參加這一活動,因此與尹村中心校相比會形成較大的差距。

          2、有些農村學校領導往往也很重視,但由于師資配備不平衡,一般美術課都由其它學科老師代課,授課內容比較隨意,不按大綱、課標要求上課,天長日久勢必形成一定的差距。

          3、還有些學校領導、老師、學生重視都不夠,認為美術學科只是副科,鄉鎮教委又不統考核,老師隨便"代代",學生隨便學學,這樣與活動較多的中心校形成了較大的差距。

          (二)由于學生自身素質的差異,同一班級在同樣的教學、學習條件下也會形成一定的差異。有些同學天生愛好美術,在自身興趣的激發下,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美術素養自然會提高很快;而有些學生或受社會大環境的制約影響,認為學好數、理、化就能一統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響,認為學美術沒出息,再加上缺乏一定的興趣愛好,差異的存在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對于中小學階段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初中美術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取措施,針對性地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有計劃、有措施地進行美術學科教學。

          1、由于農村中小學這種狀況的出現,就初中美術教學而言,本身就和小學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脫節",缺乏一種"連續性"。小學美術教學,特別是一些師資薄弱的學校無法對學生進行美術技能訓練,這些學校美術教學中只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多向思維能力,學科教學往往容易多注入表現、抽象、超現實等手法,學生繪畫多姿多彩,說白了就是讓學生隨便畫畫,因而完全忽視技能技巧的培養;而初中美術教學從根本上要使學生有一定的中國畫、素描、色彩技能。根據這一情況,教師可根據教材與教學的需要適當增加一些教材以外的技能常識方面的知識講授,盡量填平存在的無形的"溝"。這樣做,其一,在面上可增強小學美術教學與初中美術教學的連貫性;其二在點上可以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補課"。但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不能因此而扼殺學生的自主與創新。初中學生的教學畢竟不是美術專業訓練,初中美術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2、在美術教學薄弱的學校中欣賞課問題尤為突出。初中美術教學中更應注意通過美術欣賞教學、激發與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在學生掌握美術欣賞方法與欣賞程序的同時,增加美術技能、技法的介紹,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價值、審美情趣,同時又能鼓勵學生有自己的審美選擇,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感受力,為學生動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3、美術學科教學中可適當自主開發一些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可據初中美術教材為依托,選擇一些既復習小學部分知識,又能本著針對初中教學中技能傳授不夠的特點選擇性、過渡性內容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為美術學科課時少,學生易忘,再進行回顧的特點進行教學,又能對薄弱學生進行"補課"。例如:教初三學生欣賞中國畫時,可穿插中國畫用線的方法、技能的教學,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可為線造打個基礎,又可為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補上一課。

          4、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重要的教學原則。教師要從學生的個別差異出發,在課堂教學以及課外、輔導中對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進行"特殊"的輔導,力量有所傾斜,讓這些學生能與大家共同進步,不至于對美術失去興趣,或作業成為負擔,草草了事,應付差事地完成任務,盡量能做大面積"豐收"同時,小部分也不"減產"。

          5、開發課外教學資源。

         、倜佬g教學活動不僅僅是課堂的教學,也應注重挖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學生自主開發新的學習資源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學校圖書室是學生在校內可利用的主要資源。

         、趨⒂^校內、校外的美術品展示場所,在校內多組織畫展、手工作品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欣賞,讓學生欣賞的同時,講解技法。

          6、組織課外興趣小組,在興趣小組的組織上,不光讓對美術感興趣的"尖子"參加,也應允許有興趣的"待進"學生參加,為這些"待進"生提供良好的環境與學習的信心。

          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因而學生的發展也應是平衡的、全面的,高中中的美術學科的教學也應適應這一形勢的發展,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出發點,我們在鉆研教材的同時還應更多地了解學生,足夠地重視學生美術基礎差異,以便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11

          當前我校的口語交際課相對于其他方面較為薄弱?谡Z交際課上,每個班都只是少數學生在發言,大部分學生都不主動參與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課往往變成了老師與少數學生的對話?v觀全校情況,普遍是一、二年級時大膽發言的學生還比較多,課堂也比較活躍。到了三、四年級,好多學生都不愿意發言了,有些是怕說錯了別人會取笑,有些是根本沒有說的欲望,好像口語交際課與自己無關一樣,課堂就變成了少數人的課堂。五、六年級的學生更加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思想,口語交際課堂上的氣氛有時很令人尷尬。而新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的總要求是:“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蔽倚嶋H與課標要求相差甚遠。為努力探索一條適合學生實際的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為廣大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操作性較強的教學策略與方法,為口語交際教學積累點滴經驗。我們對我校三至六年級140名學生及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和比較分析法。使用自編的問卷,即《曉道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現狀調查問卷》(學生卷)(教師卷)兩種,問卷包括34個問題。問卷涉及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興趣、口語交際的現狀、學生口語交際存在困難的原因、學生的口語交際學習方式等。

          二、調查對象

          我校的三至六年級學生及教師共140位。發放問卷140份,實際收回140份,回收率100%。并對問卷進行了統計、分析,得出了調查結論。

          三、調查的內容

         。1)小學生及教師對口語交際的基本態度及口語交際技能的掌握。

          (2)形成這種態度和能力的原因。

         。3)對現狀的看法和建議。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和填寫調查問卷的結果發現三至六年級學生相對來說比較被動,三四年級學生不問不說,五六年級的學生問了也不說,興趣明顯下降,有些學生甚至出現了厭惡的情緒。

          學生方面:

          (1)學生不愿交際,不敢交際。有些學生表現出膽子小,怕說錯話,口語交際時,東張西望,目光閃爍,臉漲得通紅,不知所云,這些都是學生不敢交際的表現。還有些學生本來口語功底挺不錯的,但是一旦在大庭廣眾的場合就難以啟齒了。這些學生缺乏的就是勇氣,面前總有一道難以跨越的坎兒,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不敢交際。

         。2)學生的語言貧乏,不規范。在口語交際中,學生由于生活經驗貧乏,積累的詞匯不夠豐富,在說話時還常常受方言影響,將不規范的方言詞摻雜其中,這就造成了語言表達上的障礙。交際時有的結結巴巴,有的無話可說,有的人云亦云,使原本能體現個性和創造性的口語交際變得枯燥無味。口語交際課堂往往成了尖子生展示自我的舞臺,更多的學生則是陪坐。

         。3)學生不善于傾聽。課堂上我們經常發現孩子們犯這樣的錯誤:在課堂上以自我為中心,當自己說的時候,情緒高漲,熱情投入。但是當別的同學在說的時候,往往是不注意仔細聽的。甚至因為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

         。4)目的不明確。部分學生認為考核語文成績主要考字、詞、句、篇的掌握情況,又不考口語交際,因而說不說無所謂,訓不訓沒關系。

          (5)興趣不濃厚。理由是:口語交際課的內容貧乏,不新鮮,都是我們生活實踐中,經常遇到的,不需要訓練都會,更不需要老師指導。再者,題材老套,形式單一,不是和老師你問我答,就是與同桌一問一答,或者是小組討論,真是沒興趣。

          教師方面:

         。1)教學形式方法單一。教學形式一問一答,或是小組討論,不注重方法的指導。

         。2)處理教材方式單一。照課本教材上課居多,針對口語交際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的意識不強。

          (3)目的不明確。部分教師認為考核語文成績時又不考口語交際,因而會不會說沒多大關系。有時老師為趕進度,直接上成一問一答的解決問題形式。根本不重視。

          綜合分析

          經過調查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從學生自身反映的情況到對教師的態度反映,一方面,是學生自身的態度,口語交際水平造成了當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不容樂觀;另外,造成對口語表達缺乏重視的除了學生自身外,還離不開教師的態度,如果教師都不重視,又何談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呢?

          五、調查體會

          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實施的重要保障。要讓學生認識到口語交際課是我們自己的,是輕松的、自主的。同時,教師還要認識到:學生是處于發展中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著眼學生發展的可能和潛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把“相信人人能成功”這種口語交際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教師還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教師要理解和尊重學生思維與語言的表達,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探究教材中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地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只有對口語交際產生興趣和情感,才能自主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二是營造寬松的交際氛圍,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情境教學是激發學生興趣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心理產生需要時,學生才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課堂教學,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笨墒钦n上有些教師只是按口語交際的要求讓大家說一說、討論討論這一固定的模式去上每一節的口語課,課上只是個別活躍的學生滔滔不絕,成了課上的主角,部分學生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和自己無關,在一旁看熱鬧或開小差,缺少交流和互動。教師應該認真和學生共同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使學生上每一節都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對每次口語交際都產生濃厚的興趣。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焙弥分词怯邢埠、有興趣,可見興趣是推動學習的直接動力。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按照說話訓練整體規劃,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有步驟、分階段地對學生進行系統訓練;要善于設計適合不同程度、不同年齡學生感興趣的說話題目,因勢利導,采取靈活多變的教法,觸動學生說話的興奮點,使學生有內容可說,逐漸從不愿說到爭著說。訓練中還要不斷變換形式,以競爭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可指名說、串說、小組選代表說、自由爭議等,增強他們的表達欲和爭辯意識。這樣使學生把長期的、嚴格的口頭表達能力訓練,轉化為自覺自愿的、富有情趣的情景對話活動,在“寓教于樂”中獲得口語水平的提高。

          三是規范交際語言和得體的舉止談吐。因我校地處偏遠山區,學生口頭語言普遍存在著缺陷,上課回答問題,能使用普通話,下課和同學交流全是方言。有的甚至說話粗俗;有的用詞重復,說話沒有條理等等。教師應注意用書面語言來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要求學生不僅在校內要堅持講普通話,在校外也要堅持講普通話,而且力求講好普通話,并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學生口語表達時,教師要隨時糾正其語病,提高其用詞的準確性,并提醒他們表達完整的意思。逐步使學生樹立“動口即是練說”的觀念,從而自覺地隨時隨地培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標準口語交際的目標中指出:“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禮貌不僅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直接關系到口語交際的實效性。俗話說:“問路不施禮,多走二十里”。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說話的儀態和用語,恰當使用稱謂,對別人多用敬語,對自己多用謙詞,對不便直說的事情多用委婉語,并配合恰當的表情、手勢等形體語言,做到言之有禮,說話得體。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舉止應提出嚴格要求:姿態自然,舉止大方。站,自然站正,微收下巴,不顫腿,不絞衣角;坐,自然挺胸,全身放松。說話時,眼神不游離,不閃躲,不目中無人,面帶微笑,不伸舌頭、不做鬼臉;用語恰當,禮貌待人。能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及不同的談話內容,說恰當、得體的話。還能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并輔以表情和手勢等體態語,加強口語的表達效果。傾聽過程中,禮貌待人,目光平視,不和同學交流,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思考領會別人話語的意思,記住要點。

          四延伸課外,增加交際的機會,培養實踐能力。課堂教學不可能把口語交際變成簡單的公式或提綱,只是展現其一些特點。學;顒又粸閷W生提供口語交際的訓練機會,而更多是學生離開學校后可能面對社會的語言和環境之間關系的。把口語交際延伸到課外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個短期行為,它具有長效性。短短的40分鐘只為學生交際提供一個平臺,生活才是交際的大舞臺。因此,鼓勵學生與家長、朋友、社會上的人進行互動,進行交際,在生活中與人交往。根據不同的場合的需要,恰當機敏地進行口語交際,如禮貌用語、日常用語、日常會話、打電話、問路、購物等,讓孩子在實踐中去領會自己的語言是否得體,使用的語言是否與交談的情景相協調,是否可以為大多數人接受,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對誰說,怎樣說。

          五是關注過程、積極評價“口語交際”是一個多向互動的過程中,在互動中不僅要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能闡明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還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傾聽能力和應對能力。既要專心致志地聽人發言,并對稍縱即逝的語言內容做出快速反應,明白對方說話的意圖,捕捉說話者的觀點,并經過加工形成自己的觀點,又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在這一復雜的過程中,需要老師時刻關注過程、引導、激勵,使交際活動順序進行。小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他們有極大的爭強好勝心理。二是他們很想把客觀事物看懂看透,把話說對說好,但要受現有知識水平和認識表達能力等因素的制約。這種“雙重性”,給評價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評價要突出激勵性,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和成績,都應該以充分的肯定,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總之,對于口語交際這種課型,作為教師,準確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在生活中挖掘教材。同時創建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平等地對待全體學生,滿足學生的自我肯定。在真實的情境中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學會溝通,一定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更好地激起他們交際的欲望,改變這種高耗低效的教學現狀,為其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 篇12

          奎年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出現了滑坡現象,學校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提升學校的教育質量,就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滑坡現象進行了調研,通過在教職工、廣大群眾和學生中進行查、訪、問,對學校的管理和發展進行調查研究,并進行深入的剖析。對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滑坡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認識。

          一、學校管理相對滯后。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也緊跟著教改的步伐不斷前進,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原因的制約,致使學校改革阻力重重,進展相對緩慢。

          一是教育思想相對落后。隨著教育改革的春風和課程改革的浪潮不斷地涌進校園,我校的教職工由于受地域條件的限制,絕大部分教師沒有到外面去接受新思維、新觀點、新教法,因此無論是領導,還是教職工對改革的認識不夠深入,在教育教學上依舊采用陳舊的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此“老掉牙”的教育方法既簡單又落后,這是造成教學效果的不理想一個重要的原因。

          二是學校管理制度有待更新。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在八、九十年代制定的某些規章制度現在很不適應,如對大班額班級和小班額班級的管理,村小刻育資源的嚴重浪費與中心校教育資源的嚴重缺編,教育教學質量獎獎勵辦法的更新、學校教代會民主監督的職能的發揮、教學“六認真”的考核辦法、學校后勤社會化的管理、學校校務公開的實施細則等等規章制度。由于所制定的年代與現在的有很大的區別,所以運用在現在達不到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的目的。

          二、教師隊伍建設落伍。

          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教師。應該說,教學質量的滑坡與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有著直接的關系。近年來,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確實也還存在著一些單位問題。

          一是教師的年齡結構嚴重失衡。由于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學校地理環境的影響,近年來分配到我校的教師很少,而且由于受地域條件的限制,不少年輕教師分到學校不到兩三年,便遠走高飛,再加之調進調出的教師數額不平衡,加劇了學校教師隊伍老年化趨勢。據統計,35歲以上的教師約占xx%,50歲以上的占xx%。

          二是部分教師教育觀念落后,F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需加強終身學習,然而有少部分教師本身素質就差,偏又不愛學習,教育觀念的落后與本身素質的匱乏,也就加劇了其教育教學質量的低劣。另有一部分教師由于年齡偏大,對現代教育理念接受較為緩慢,特別是新課程對他們來說,接受起來有相當的困難,教了幾十年的書,叫他一下子去適應,很難的。據我們的調查,有個別老教師是這樣評價新課程的:教了一輩子的書,要我現在轉變觀念,去適應學生,真是不適應,要是能早點退休,多好呀!聽聽這樣的語言,我們不難看出新課程對老教師,特別是農村學校的老教師是一個多么大的挑戰呀!

          三是個別教師的素質急待提高。

          學校的個別教師無論是業務素質,還是政治素質都急待提高。應該說,就是這個別的教師,導致了我校的教學質量在群眾的印象極差。這部分教師本身不是師范院校畢業的,而且在參加教學工作后,也不鉆研、不虛心向有能力的教師學習,整天閉關自守,做一天和傷撞一天鐘,致使教育教學質量極為低劣,在期末考試中,人均分與最高的相比懸殊40多個大分。還有部分教師的政治素質也極待提高,對學校的政治學習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在工作中,時常與領導唱一些反調。個別教師開會不說,會后亂說,在學校造成了極為不好的影響。

          四是部分教師職業道德有待加強。應該說,學校大部分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高尚情懷去影響身邊的一代人?墒,也有極少數教師教育教學責任心不強,教學得過且過,教學六認真極為馬虎,學校每次檢查,總有那么幾個教師,不僅不寫備課教案,連學生的作業批改也是一片空白,你說,這樣的教師的教學質量能夠提高嗎?顯然只能是低劣的。

          三、教育資源啟用不力。

          奎年來,學校在教育資源的配備上投入了不少的財力、人力,但是收效甚微,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是中心校超大班額與村小小班額形成教育資源的嚴重失衡。由于近年來受民辦學校的沖擊,不少家長將孩子送往中心校,如果學校不答應,他們就揚言要將孩子送到民辦學校,如此以來,就加劇了中心校人數的猛漲,村小學生的猛減。中心校班額三年級以上一般都在75人以上,村小一般都在20人左右。學生人數的加大,增加了學校的管理難度不說,還增加了中心校老師的工作量,一個老師教150人以上的學生,單批改150人以上的作業就要花費其多少時間。而村小刻師,雖然所教的學生人數較少,但是科科都要教,節節課都要上,也還是夠辛苦的。如此這些該如何來有效地合理地利用教育資源,確實是擺在我們學校領導面前的一道道難題。

          四、思考:優化教育管理,提升教學質量

          圍繞“抓準找準突出問題”,解決學校發展中出現的教學質量滑坡現象,學校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下幾點思考,也算是整改措施吧。

          一是加強學習。組織教職工利用每周的政治業務學習時間加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學習黨的建設理論,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這既是一個教師的政治要求,也是一個教師業務素質要求。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進一步堅定教職工的理想和信念,增強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增強政治敏銳性,把個人生活目的、價值和社會發展目標、黨的教育事業緊密地聯系起來。同時還要加強引導教職工不斷學習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特別是要掌握從事教學、教研需要的業務知識和業務技能,努力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不正當的手段在學習時,還可以開展向身邊的先進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學習,學習他們高尚的人格、品質、精神,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能力。

          二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師資力量嚴重缺編,學校將積極向上級爭取名額。同時大量地引進優秀教師來我校任教。對現有的教師隊伍,采取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他們從教的責任心和能力。

          三是優化學校管理。對學校現有的一些管理制度,根據目前學校的發展狀況,及時召開支委會、教代會、行政會,在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適合如今學校發展的能充分調動教職工積極性的規章制度。

          四是合理利用教學資源。一是人力資源,學校將盡最大的努力,制定出一套能激發每位教職工的管理辦法,盡量調動每位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對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一定要強化管理力度,各分管領導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交教代會討論決定,形成規章制度,逗硬執行。

          五是加大對教學常規的檢查力度。教導出要制定出一套融人文管理與科學管理的辦法,要讓每位教職工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在教學中,愛崗盡責,無私奉獻。

        【小學教學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教學調查報告12-16

        小學科學教學現狀調查報告05-21

        小學思品教學現狀調查報告201812-03

        關于小學教學質量滑坡現象的調查報告05-22

        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2-16

        小學調查報告06-29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1-19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調查報告11-13

        小學心理調查報告02-0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