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學生調查報告合集9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相關背景: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校園里出現的不良消費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研究目的:
大學生對消費的看法和觀念、心理。
二.研究過程:
(一)理性消費:在消費結構中發展資料占的比重呈擴大趨勢。他們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學習條件,滿足對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據本次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學中有1/2多數每學期在教育學習方面的投資在200元以內,而被調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學中則約有半數的同學在這方面的投資在400元以上。這說明剛入學的大一的學生已經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為自己設定目的和計劃的同時,投資比較謹慎;而大三的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大學生活,多數為自己設計了確定的目標(考研、攻讀各種資格認證、英語過級考試等等),這些教育投資對他們就業及實現自我價值是必須的。
(二)存在著若干問題: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過個別調查和訪談,我們得知: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換一款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有些同學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際交往消費過度,主要體現為通訊支出和戀愛支出。通訊開支大,擁有手機的同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月消費高于80元的占40.3%,將近被調查人數的一半。說明學生手機消費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存在而且頗為嚴重。16.2%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經濟獨立意識較弱,理財觀念淡薄。在被調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或兼職,而那些作過家教或兼職的同學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學生是為增長社會經驗,14.2%的學生以渴望獨立為目的,以“補貼日用”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獨立”看作是主動的獨立意識的話,那么“補貼日用”則可以看作是被動的獨立意識。把前兩者合計到一起來看擁有獨立意識的學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調查者總數的1/3強。當然也有12.5%的學生是抱著閑著沒事的態度。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比起歐美發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求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
三、調查后總結: (1)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部分學生的消費誤區和偏頗的消費心理
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大學時期是人生中一個獨立性與依賴性并存的階段。伴隨著自我意識覺醒而來的是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強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現在的大學生大都是改革開放后出生的,環境的塑造,使他們在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雖然他們的消費來源依賴于家庭,但他們卻有強烈的消費自主要求。大學生的思想沒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適當的消費指導,就會出現消費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費炫耀心理在學生消費中表現為重物質消費,輕教育投資。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誼和愛的需要之上而處于較高級的第四層次。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尊重需要,他們多方面的努力在相當程度上都是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體系,以實現其自我價值。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追求。大學生中有許多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這實際上反映出他們心理上的一個癥結:用富裕的物質生活來充實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滿足和心理的平衡。這種現象的擴散,會在一定范圍內形成重物質消費的風氣。
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是大學生消費攀比心理的心理學動因。大學生們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這樣,相互攀比現象就有了產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現在看似相互矛盾,實則本質相同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眾心理,即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事物,個人也基本上樂意接受,大學生也不例外;二是求異心理,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使某種時尚滿足了大學生一時審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會產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費再有新變化和創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缺少對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引導
當前的大學生能夠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他們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不能正確引導自己的子女。因此,我們應該關注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墒聦嵤牵咝K枷胝谓逃龑W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具體體現為:
在高校缺乏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達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對學生實際行為的了解與把握。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在不斷的改進,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由于科研條件、人員配置等客觀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認識等原因,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從實踐調查開始的教學科研風氣仍然未能形成。
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于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為認真貫徹鎮黨委、政府干部作風建設活動,積極落實“進村聯戶”工作要求,努力完成“六個一”任務,詳細了解聯系村的村情民意,幫助聯系村理清發展思路,解決實際困難,本人在塘雅鎮XX村開展蹲點走訪,并在走訪中重點突出“六類對象”,F將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XX村基本情況
XX村位于 。行政村由XX、XX 等5個自然村組成。全村人口共671人,農戶275戶,勞動力448人。土地面積575畝,農業經濟主要以種植柑橘、棉花和葡萄為主。20xx年村集體收入4800元,來自山林承包。村人均收入超萬元,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于種植、外出打工和來料加工。
XX村現有支委人,村委 人分別來自五個自然村,村民小組8個,黨員32人,村民代表32名,會計、出納各1名。村民風氣較淳樸,社會秩序較穩定,無重大矛盾糾紛發生,無上訪人員。村中困難戶共15戶,其中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共25人,的主要原因是年老和因殘病致貧。
XX村本屆兩委主要創業目標,一是完成各自然村間的道路建設;二是完成村三口池塘小庫的加固;三是開展全村電網改造工程。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集體經濟收入低。目前村集體收入主要來自一處山林承包,年收入僅4800元,各項建設工作受到資金限制嚴重,三年
村創業承諾中連接自然村與村之間道路及路面硬化工程也因資金問題進展緩慢。
2、農民建房管理存在困難。因自然村較多,XX村農民建房工作采取行政村和自然村共同管理的模式。但近年來,由于政策因素和建房需求存在矛盾,部分自然村的農民建房工作開始出現管理難的問題。
3、村班子戰斗力需提升。整個兩委班子不夠團結,一是村主要領導個性較強,在村工作開展和工作方法上都不同,容易出現分歧。二是部分干部油滑怕事,左右搖擺,不愿擔責任,遇到難事就觀望推脫。
三、下步工作思路
1、做好村兩委班子建設工作,加強兩委干部特別是書記主任間的溝通交流,強調要把工作分歧與個人關系區分開來。加強兩委干部的崗位培訓和廉政教育,結合鎮作風建設活動,在村班子中也開展作風建設相關內容,增強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強化責任意識、紀律意識、團結意識和為民意識。
2、加強和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完成各自然村間道路的硬化和幾個小山塘的治理。向電力部門爭取幫助,完成村電網改造工作。
3、繼續做好社會穩定工作,開展各類矛盾排查和糾紛調處,確保矛盾調處率達到99%。做好信訪人員的思想工作,力爭零上訪。著重對幾個下落不明的計生三查對象進行尋找,通過各種方法爭取重新聯絡,確保計生達標。
4、加強農民建房和土地管理,加大國土規劃相關法律法規
宣傳,嚴格落實村建房管理制度,建立巡查機制,及時阻止新發違建,同時做好農民建房安置報批工作,使農民建房工作規范有序。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日趨明顯。近年來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XX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數達1800多人,再加上電大及網絡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學生的人數,總共有2100萬之多。從而形成了一個擁有人數眾多的高等教育市場。大學生消費市場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父母用這樣一種觀念對教育進行投資,也讓大學生的消費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確面對這一消費市場,如何了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呢?為此,我分別對駐煙的三所高校煙臺大學,魯東大學,山東工商學院的部分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調查,從而對當今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及我對此情況的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據調查,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學生消費存在著以下特點。
1、 消費觀念復雜,感性消費占優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據調查目前在校大學生中有30%擁有手機但對手機的消費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擁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范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 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
3、 消費傾向多樣化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it產品都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大部分學生會去旅游,去歌廳、酒吧消費,或是購買電腦,手機、mp3,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學生消費的結構和層次分析
大學生的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通過調查發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 有75%的同學依靠父母,13%的同學依靠貸款,8%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9%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由此可見, 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費不包括學雜費和住宿費等,要是這個大頭加上去,來自父母的比例將更高,可以這么說,大學生基本上還是以一個純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舞臺上。
對于大學生的消費去向問題,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這從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學生是手機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調查表明,煙臺大學有47.2%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年級越高,手機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剛入校僅有6%的學生擁有手機,而大四學生中擁有手機者已經高達82%,遠遠高于社會群體手機平均擁有率。約有83%的大四學生明確表示,購買手機主要是為了方便找工作。雖然手機的主要功能是通話,但大學生們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選擇手機時,他們認為價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間的手機最受青睞。
因此,大學生消費結構呈現出類似于正立錐形的結構。家庭比較富裕的同學位于錐形的上端,他們擁有電腦、名牌手機等貴重物品;家庭貧寒的同學則處于錐形的下端,他們往往要靠勤工助學或貸款來維持大學正常生活;其他同學則位于錐形的中間,他們衣食無憂,生活水平居中。同時,從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從錐形的上端到錐形的下端依次降低,這也鮮明的體現了大學生消費的層次性。
三、大學生消費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大學生消費直接影響著家庭。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平均每年約一萬元的費用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來說,滿足一個大學生一年的消費將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別對于農村的家庭而言,更甚。雖然由于經濟的發展,農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學生消費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緩慢且比重之大已經是某些家庭所難以承受的。一個大學生的消費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別是農村,可占到80%~90%。無疑,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給學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特別一些貧困家庭,在調查中我發現,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學需要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保證,更不用說這近萬元的費用了。由于山東省經濟算中等發達,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學生家庭的收入水平還要低一些。所以實際比重可能比這個數目還要偏高一些,影響可謂深遠。
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行為決定了大學生消費的影響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場上的很多消費都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大學生消費已直接影響著整個消費市場和國民經濟。目前,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形成,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有關大學生消費的幾點建議
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系到自己、學校,而且還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問題。現從個人、學校、社會三方面對大學生消費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于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于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于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于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范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無論從哪方面講,大學生的消費市場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它已嚴重影響著高校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
(四)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結束語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展,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著方方面面。對于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范并合理的發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現在,我發現有許多現在的小學生總會帶一些零花錢來校外的小賣部里去買東西吃或買玩具玩?墒,這些同學的零花錢是從哪里來的呢?因此我為此事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我利用這個周末的時間調查了一下同學們,他們有的說:“是同學的!庇械恼f:“是我的!笨墒,這些同學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我決定去問問這些同學的家長。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她錢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給他坐車錢,他還是那么遲才回來,原來他把錢拿去買別的東西了!备鶕业恼{查,我發現去偷爸爸媽媽的錢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撿到錢不交給老師的同學有百分之五十,媽媽給他的坐車的錢,卻用來買別的東西的同學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在這些經常帶錢來學校買東西的同學當中,四、五、六年級的同學占百分之三
十。他們大多數是因家長給他們的車錢或給他們在學校訂學習資料的錢來買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學是去偷爸爸、媽媽的錢,他們趁沒人時再去偷的,這樣使現在的小學生養成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
結論
現在的.小學生的零花錢主要是從這些地方得來的:
1、有的學生在地上揀到錢不給老師,而是去買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學生讓別人請客所以有了錢。
3、爸爸、媽媽給他們的搭車錢,他們卻用來買些垃圾食品。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現在的小學生手上的錢,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偷偷地拿來買東西的。
建議
現在的小學生從小就有這種不良習慣,會影響現在的小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長必須得把這件事好好地處理,不能再讓現在的小學生發生這種事了。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第一部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自1999年開始,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數量逐年擴大,使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階段進入到了大眾化階段。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漸露端倪,成為近幾年突顯的社會問題,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勢。20xx年,全國共有高校畢業生280萬人,比20xx年增加68萬人;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338萬,比20xx年增加58萬;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更是創造了690萬的記錄。據統計,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已經高達727萬,就業形勢緊張的現狀已很難避免。尤其是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就業可能就是難上加難了。大學生就業難!這已成為社會上“老生常談”的社會問題。
“畢業就失業”是所有將要走出大學的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問題,他們的就業面臨著巨大壓力。因為目前中國正處在人口總量、勞動就業人口總量的高峰期,勞動就業人口總量在最近兩三年將會達到峰值。就業壓力則可能使就業結構矛盾更加突出。
中國,做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古就有尊崇教育的優秀傳統?墒亲叩浇裉,我國的高校體制培養出來的高材生卻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探究的問題。
第二部分、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整個社會就業問題的縮影,很多國家都存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但是中國目前這個問題比較嚴重。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大,為了盡量滿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勢必會造成大學生人數增加,導致就業問題日益嚴峻。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狀況,創造不了如此多的就業機會,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大學畢業生需求。
一、社會
(1)、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結構性矛盾影響就業狀況。導致就業難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地區差距的擴大所導致的區域結構性矛盾。大學生就業難處于“兩難”境遇:一邊是畢業生想去的地區和單位不要畢業生或畢業生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要求,另一邊經濟發展較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和邊遠地區、貧困山區及鄉鎮長期招收不到應屆大學畢業生。
(2)、是國家就業制度和相關政策法規不很完善。用人指標、戶口、檔案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放棄既有機會,用人單位招不到人。三是就業競爭激烈,市場達超飽和。大學生畢業人數的不斷增加,然因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崗位數絕對減少大學培養的學生不適應市場的需要等,使他們在求職擇業競爭中處于劣勢。
(3)就業過程存在著不足。首先,就業信息的雙向不暢通,畢業大學生無法得到用人單位的完備信息,同樣,用人單位也由于信息不完善無法找尋到最合適的人才。再者,就業環境中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男女就業不公平,文理就業不公平以及面試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學生就業的趨勢更加嚴峻。
(4)社會壁壘的形成。就業市場分割的現實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近年來,畢業生自主擇業已成主流,而戶籍、檔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學生就業的絆腳石。許多在找工作的大學生都有“非本市戶口免談”的經歷,由于沒有用人單位所在地戶口,使大學生與許多好的工作機會失之交臂。國家就業制度和相關政策法規不很完善。用人指標、戶口、檔案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放棄既有機會,用人單位招不到人。
二、學校
(1)、高校的專業設置和調整滯后于社會發展,沒有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進行主動調整,往往依據自身師資條件等,專業設置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失衡。
(2)、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內容陳舊。對于實用性強的技術崗位招聘,很多單位在通過與學生面試中反映,高校部分專業課程設置無法與單位實際需求相適應。
(3)、忽略職業素質培養對學生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根據專業的不同開設了賞析課,卻沒有高校在課程中設計職業素質課。這讓許多高校畢業生在工作中連最基本的職場禮儀都不了解,為自己職場發展造成了障礙。
(4)、教師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應付事務性的工作,沒有時間補充新知識,缺乏職業生涯指導的專業研究。
三、大學生自身
(1)、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許多企業人力資源部人員認為當代大學畢業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欠缺:①、專業知識不夠扎實,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②、能力水平低下,特別是實踐動手能力不強。③、綜合素質不高,難以勝任更高層次職位的需要,大學生缺乏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較差,缺乏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有些學生在為人處事方面還存在種種缺陷。
(2)、大學生自身定位不準確。大學生缺乏對自我客觀科學的認識,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社會需求不關心,對職業目標模糊,不能很好地將自己所學專業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有不少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不能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過高地追求超越自身素質的職業和社會提供的條件,缺乏正確的擇業定位。主要表現在:擇業期望值普遍過高,一畢業就想拿高工資,謀好職位,出人投地,而并未考慮自身是否具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實力;過分看中單位的醫療、養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標鎖定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公有制企業、外企上。擇業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腳踏實地從基層開始干起的精神。 “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為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尷尬原因。
(3)、大學生自身性格缺點。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很多都是“90后”的獨生子女,他們普遍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大,缺乏獨立的為人處世的能力,而且社
會對“90后”這一代的評價褒貶不一,用人單位認為“90后”大學生員工普遍存在著散漫、忠誠度低、責任心弱等缺點,使用人單位招聘時有所顧忌。
第三部分、解決措施
(一)、國家
(1)、建立健全大學生就業機制,促進就業。通過各項鼓勵人才合理流動的政策,消除戶籍、檔案等人為限制畢業生自由就業的障礙,加大對支邊、支農的引導和扶持力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政府應注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協詞增長。經濟的發展不只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長還要增進人民的福利。國家應該構建以大學生就業為核心的公共政策體系,努力擴大就業,在有的時候還應該不惜犧牲一點經擠增長速度栗保證大學生的充分就業。
(2)、政府應加大對企業的引導和規范。企業是消耗大學生的第一大基地,所以政府應通過合理的優惠經濟政策來引導企業吸收大學生就業、通過法律法規已經其它政策來規范企業行為,從而解決就業難的問題。
(3)、利用市場經濟來推動和加快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在專業設置上要改造傳統專業和基礎學科,加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專業建設力度,適當減少專業數量和專業知識課程擴大專業知識面,使得專業設置更加優化;在人才培養上,高校應該打破學科壁壘,加強各學科的融合,建立學用結合的培養體制,依據企業需求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決定性環節,加大復合型人才培養力度。
(4)、全方位提高大學生素質。高校在推動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同時,要狠抓教育質量,注重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教書應先育人,學校在育人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強引導。高校還應該加大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讓學生有目標地安排大學生活,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二)、用人單位
(1)、 社會上的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實際的人才觀。單位要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其次,選人標準要合理。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在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的就業壓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嚴峻的就業壓力,尤其是對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許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危機感之中。因此,兼職,逐漸成為大學生走進社會的重要選擇,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選擇做兼職,以此來累計社會經驗,作為將來走向職場的練兵場。兼職,成為當代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我們學校在校大學生的兼職情況如何呢?兼職活動又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兼職活動是否面臨問題?為了解這些問題,并從中發現值得借鑒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為大學生兼職活動提出建議和看法,以期起到端正大學生價值觀念和精神風貌的作用,我們小組特進行了此項調查。
一、調查目的:了解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兼職狀況;分析其中的原因。
二、調查方式:調查問卷
三、調查對象:**學院學生
四、調查日期:20xx年12月3日~12月4日
五、調查數據分析:
(一)對兼職活動的態度
根據調查,有30%左右的學生表示沒有做過兼職,但問及他們對大學生兼職的態度時,有85.6%的學生表示贊成,另外14.4%則不贊成。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兼職現象確實已經愈加普遍化。
(二)獲得兼職的途徑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34.29%的人是通過他人介紹獲得兼職,27.75%的人是自己找的,另外還有通過海報、廣告、網站等途徑獲得兼職工作,但只有19.11%的人是通過專門的中介機構得到兼職的。從這些形式多樣的途徑可以看出,大學生兼職現象的加劇,一部分是大學生自己主觀方面,另外,社會引導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但值得提醒注意的是,在社會誠信制度尚未健全的時候,大學生經過廣告、海報等途徑尋找兼職活動,安全因素必須考慮進去。
(三)兼職工作的特點
總的來看,大學生兼職的種類繁多,但大多是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偏向于單純體力勞動的工作,如:促銷、發傳單、餐飲服務等。相較于學生的就業傾向,還是有點偏差。比如:31.94%的學生期望兼職工作為家教,但只有14.66%的學生能夠如愿以償。調查結果顯示,52.89%的學生認為兼職與本身專業無相關或相關度很小。從這些現象來看,大學生兼職很大程度上只是充當廉價的勞動力,這使得學生對兼職的期望效果不能很好實現,也造成了人才資源利用的不合理。
(四)兼職活動中的安全問題
根據幾個關于兼職活動中的安全問題的反饋數據,可知目前大學生的兼職活動并沒有切實的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薪資安全等。調查結果顯示,52.62%的人認為其工作的環境比較安全,較少的認為環境不安全或無所謂。而在“兼職前是否簽訂協議”這個問題上,22.25%的人沒有和用人單位簽訂協議,20.94%的人有過口頭信譽保證,只有19.11%的人以書面形式簽訂過協議。這些都可能導致學生的人身安全、薪資安全受到危害。面對一些兼職活動中的糾紛,41.62%的學生會與當事人或領導交涉,13.35%的學生會向相關部門投訴,也有少部分同學自認倒霉或不知所措。這表明,學生們有了初步的維權意識,但還需加強,大部分有兼職經驗的學生也認為學校、社會對于大學生兼職的保障政策亟待完善。
(五)兼職與學習的關系
對于“當兼職與上課時間相沖突時,你會怎么做?”這一問題,26.18%的人選擇放棄兼職,31.94%的人認為看情況而定,10.21%的人選擇堅持上崗;而對“你認為兼職是否會影響學習?”這一問題,62.04%的人認為可能會,因人而異,22.51%的人認為影響說不清楚,只有7.07%的人認為一定會。兼職活動的日平均時間,25.65%的學生在3~6小時,25.13%的學生在1~3小時,但也有15.45%的學生需要6~8小時用在兼職上,甚至8小時以上的也有。大學雖然相對比較寬松,但可支配時間也是有限的,在這些有限的時間內,劃出部分甚至全部時間用來兼職,這顯示,在實際的兼職活動中,無論事前計劃如何、統籌如何,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影響學習的情況。
(六)從事兼職活動的目的和收獲
大學生選擇兼職的最初目的,50.26%的學生是想通過兼職鍛煉自己的能力,31.94%的人想增加社會經驗,這兩項占了大多數,其余學生分別出自賺錢、興趣和廣交朋友的目的選擇兼職。可見,目前大學生對能力和社會經驗是相當看重的,這是大學生關注社會、就業的表現。當問及兼職的收獲時,37.43%的學生認為通過兼職對社會的了解加深了許多,也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也有相當部分的學生認為兼職活動使得校園生活更加充實,與人交流能力也有提升。由此可見,大學生參與兼職活動也有有利的一面,大學生既獲得了社會經驗,也提升了交流能力、工作能力等,對今后的就業是一種助力。
(七)家長對子女兼職的態度
15.18%的家長表示同意并予以鼓勵支持,28.01%的家長基本同意,但有安全方面的顧慮;另外20.94%的家長認為應以學習為主,基本不同意孩子出去兼職,7.59%的家長持完全否定的態度。兩相比較,可見多數家長雖同意以兼職來積累社會經驗、提升能力,但這是在保障學生的安全、學習有保障的前提下。
六、調查總結與建議
通過調查數據的分析,在得出了一些結論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并這對這些問題嘗試給出建議。
首先,目前的大學生兼職熱潮的出現,原因是多樣的。有一部分學生是出于家庭情況的考量,這需要學校方面做出支持和努力,如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完善助學金、獎學金制度等。另外大部分學生選擇兼職是出于增加社會經驗、提升自身實踐能力的考量,這樣的兼職活動能夠引導大學生走進社會,了解社會現實,從而在實踐過程中培養正確的就業觀;也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敦促他們成為一名有實踐應用能力的社會建設者,而不是僅僅停留于紙上談兵的知識儲備型人才。
但是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兼職的種類雖然多樣,但多數是不需要多少專業知識的體力型的崗位,學生很難在這樣的崗位中提升專業能力,鍛煉素質。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學生的可支配時間有限,難以從事需要長時間在崗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沒有提供出適合的崗位,或者提供了,但信息不暢通,導致學生不能夠把握機會。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用人單位、學校的支持。一是用人單位應當適量的提供兼職崗位給大學生,讓大學生能夠實際的參與,鍛煉自己,另外用人單位本身也可以及時的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留用人才。二是學校能夠與用人單位達成合作,互通信息,及時的傳遞給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面對高昂的中介費望而卻步。
其次需要著重注意的問題是大學生兼職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由于兼職活動是與社會接觸,也由于學校權限的局限性,大學生尤其要注意提升自身的自我保護意識。在接受一份兼職工作時,要注意相關兼職信息,如:工作性質、工作時間、薪資報酬等,除特殊情況外,也應與當事人簽署勞動合同,至少形成書面保障,以防出現糾紛時難以處理;在出現糾紛時,也要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是自認倒霉、不知所措或盲目行動。學校也應該定期舉辦相應宣傳互動,敦促學生形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誠然,現在的就業壓力嚴峻,許多家長擔心子女的前途,會鼓勵子女參與兼職活動,早日接觸社會,提升判斷是非的能力、實踐能力等,為將來的就業增加籌碼。但他們的同意一定是建立在確保安全和學習不會被耽誤的前提下。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希望同學們在兼職的過程中,能夠體會父母的苦心,時刻將安全放在首位,力求學習與兼職的平衡,在必要時候,以學業為重,而不是被過多的壓力或者失衡的金錢觀左右。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一、問題的提出
近視是我們青少年學生的一種常見眼病,被國家列為重點防治的6種學生常見病之一,近年中小學生健康調查顯示,我國的近視率已接近30%,小學生22.7%患有近視,初中近視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鏡,大學生近視比例高達80%,而且還有上升的趨勢。那么,為什么近視越來越多?怎樣預防近視?最近,我通過查閱一些資料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視的;
2.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目前青少年近視狀況
3. 上網查與相關資料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 體 內 容書籍、資料近視原因作業做的太晚,睡眠不足,過度地看電視、玩電腦等。網絡、媒體近視狀況我國的近視率已接近30%.....其他如何預防近視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四、結論
通過調查分析,我發現:
1.從整體來看,多數同學作業負擔較重,并且年級越高,負擔越重;
2.多數同學在做作業時都沒有好好的讓眼睛得到休息;
3.近視人數雖然遠遠高于非近視人數,但不佩戴眼鏡的人卻占有相當一部分比例。這表明同學們對近視的問題重視不夠!
五、建議
1、每日堅持遠眺、堅持眼保健操和課間操,并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2、學習時要有充足的光線,光線要從左側方向來。不要在光線不足和耀眼的陽光和強燈光下看書寫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邊走路邊看書。更不要歪頭偏身趴在桌上讀書寫字。
4、不要長時間使用視力,每學習50分鐘后,應當休息10分鐘。
5、看電視的次數不要過多,時間不要過長,要控制在1小時以內。距離不要太近。至少隔兩米遠。
要記住眼科醫生給大家的勸告: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看書、上網、看電視不要連續超過一小時,不要在太強太暗的光線下看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寫字姿勢,堅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六、體會
眼睛是人體重要的器官,是心靈的窗口,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第一要素,人對外界信息的獲取90%有賴于視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通過眼睛觀察和感知美麗的大千世界,如果不能從小預防、矯正近視,就會影響今后長遠的工作和生活。讓我們共同努力,關心小學生的視力健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受訪者中,80后占52.7%,70后占24.8%。22.8%的人每星期運動一次,21.6%的人xx天左右運動一次,2xx.7%的人坦言自己幾乎不怎么運動。
、廾總實習生都要組織和指導中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主要是應用本學科知識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或知識講座、文學、藝術、體育等課外讀物。
如何才能讓青少年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調查中,受訪者首選“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71.7%),其次是“改進體育教學模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62.7%),排在第三位的是“擴建公共體育設施”(58.4%)。
四是檢查落實。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進展要經常檢查、督促、交流、評價,對學生閱讀的篇目、字數要經常統計,使學生養成習慣。并且及時表揚先進,擴大影響。
大多數同學的零花錢來源于父母,有些父母每星期會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有些父母會根據孩子的表現獎勵零花錢,也有些父母是順從孩子的心意給零花錢的。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為了使我們在學校學到的環保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會組織了一次水質調查勘測活動。在環保人員的指導下,同學們對萍水河水質進行了勘測,對萍水河的有關內容進行了更深的了解,并向沿岸居民及相關部門領導進行了采訪。
據近幾年調查,我國的水資源總量約為3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然而,人均占有量僅為2300立方米,相當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中國已被列入世界上13人均水的國家之一。
一、 我國淡水污染概況
隨著人口人增多和污染的增加,我國有300多個城市缺水,而且江、河、湖、水庫的水質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適宜做飲用水源,城市中 80%以上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使七大水系和主要大淡水湖泊都受到污染。東海、渤海、黃河和南海四大海域的近岸海域污染嚴重,無機氮、無機磷和石油污染普遍超標。
二、 萍水河概況
萍水河是我市境內最大的河流,它源于楊岐山,有多條支流匯入,中部貫穿整個萍鄉城,流域面積達1600平方公里。它是萍鄉居民的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及農業用水的主要來源。
三、 關于萍水河水質問題調查。(訪談錄)
針對萍水河水狀況,我們進行了一次調查。
記者:您好,我想問您一些關于萍水河的問題。您以前見到的萍水河怎樣?
路人:河水清澈,可以洗衣、洗菜,還可以洗澡。萍水河歷史上曾經是一條水上交通運輸通道。
記者:現在的萍水河呢?
路人:河水水質明顯變差了。有些地段可以看見水上有一層油脂,河上還浮有許多垃圾。河道變窄,水變淺。
記者:您認為導致今天萍水河現狀的原因是什么?
路人:附近的從們向河中倒垃圾,排放污水,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沒有很好地履行職責。
記者:您好,能否問您幾個問題?現在的萍水河與以前有什么不同?
住在河岸居民:原來水更清,河沿岸環境好,現在河上經常漂流著垃圾。夏天蚊子多,臭味熏天。治理后,情況有所好轉。
記者:您認為為什么有這種變化?
居民:一些人環保意識差,向河里倒垃圾。沿途工廠、礦山、農田的廢水排放。
記者:打擾一下。請問您對現在萍水河的看法?
釣魚者:河水混濁,魚也沒幾條,我坐了一上午,都只釣上幾只小魚。
記者:你認為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
釣魚者:可能與亂排放生活和工業廢水有關。
接著,記者一行人來到了市環保局,對相關領導作了采訪。
環保局方面表示,將會在以后的治理中,(1)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和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2)加大管理和打擊力度,對排污未達標的企業限期整改、對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堅決取締。實現無毒、無害排放。(3)提高全體市民的環保意識。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自覺愛護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
萍水河是萍鄉的母親河,將它治理好是我們的共同心愿,希望在不久將來,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一條潔凈、清澈的河流。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一、調查背景
如今是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網絡的時代。網絡已經進入各個領域,無論在經濟、政治、日常生活或者軍事方面,都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網絡已成為這個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F在,網絡文化這一新興文化正在我國迅速普及,由于其無論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上,都迥異于以往所有的文化,這就必然會對傳統文化造成很大的沖擊,F在,網絡文化已經為大學校園中的一種新的文化現象,那么,網絡文化究竟對大學生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二、 調查方法和過程
本次調研我們學習小組采用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為主,訪談和文獻研究為輔的方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大學生上網的動機和意向;二網絡給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哪些沖擊和變化;三是大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和看法。為了了解這一問題,我們三人組在針對我院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名為“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的隨機問卷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的方式進行發放填寫,以確保問卷的有效性。本次調查總體是我校全曰制普通本?圃谛I9982名大學生。分別對大一到大四的學生進行整群隨機抽樣調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調查25份問卷,其中男的發放52份,女的發放4份。共發放100份,實收98份。回收率98%.此次問卷的目的,是了解網絡給大學生帶來哪些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以引起學校和大學生本人的重視。因而,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網絡和利用網絡。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網絡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三、 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
一、有多少大學生在上網?
調查結果顯示,93%的學生上過網,其中有48.3%的學生經常上網,有26.8%的學生曾經上過網,9.3%的學生很想上網,但限于條件而無法實現。此外,還有15.6%的學生對上網持無所謂的態度。
當問到什么時候開始上網時,答1997年及以前上網的14%,答1998年上網的 29%,答1999年上網的 51%,答20xx年以后 上網的 6% 。在回答“你平均多久上一次網”的問題時,每天的 29%, 隔天的 17%,不定期但間隔不長 20%,一個星期的19%, 半個多月10% ,一個月以上5% 。60%的學生每周上網時間在8至20小時之間,12.5%的學生每周上網在30小時以上,有極少數學生每周在100小時以上。其中,一周上網時間最長的達138小時。在回答“曾經一次上網最長時間為幾小時”這個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回答在2-5小時,一次上網超過5小時的學生只有19.1%,有3%的學生最長一次上網在20小時以上。其中一名學生曾經一次連續上網72小時,吃的盒飯和飲料都是網吧老板免費提供的。
二、大學生喜歡在哪里上網?
在回答“最喜歡在哪里上網”這個問題時,有54.8%大學生最喜歡在校園周圍的網吧上網,“網吧的網速快,服務周到,上起網來就是過癮。”一個姓李的
大學生是說。有24.1%的學生喜歡在寢室上網,而喜歡在家里和學校實驗室(中心機房)上網的分別占17.6%和3.4%,當記者問及“在哪里上網次數最多”時,有66.4%的學生回答在網吧,有19.5%的學生回答在寢室,而回答在家里和實驗室的分別占10.8%和3.2%。調查發現,有49.3%的學生寢室配備了電腦,有的一個寢室6個人就配有6臺電腦。
三、大學生上網主要干些什么?
由眾多青年組成的大學生求知群體,他們思維活動,創新能力強,他們追蹤現代科技發展,善于應用現代科學知識溶入自己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這在大學生上網的動機和上網點擊的內容上有比較明顯的表現。
在回答上網主要是為什么時(可多選),收發郵件 156人 78% ,搜索所需資料 68.5% ,看新聞及評論 65% ,發送賀卡58% ,用oicq、icq、mirc聊天識友57% ,下載軟件44.5% ,閱讀文章42.5% ,進聊天室 38.5% ,在線看電影 35.5% ,管理或關注有興趣的論壇(BBS)、貼帖子 35% ,下載音樂34% ,在線玩游戲、(如聯眾、中國游戲中心等)22% ,純為看新鮮而瀏覽五花八門的網頁 21% ,更新個人主頁 15.5% ,看招聘信息 12.5%,炒股 8% ,投稿7% ,訂購喜愛物品 5% ,在某些社區或網絡城市“存活” 2.5% ,遠程教育、入網校進行電腦知識培訓(如天極網網校)1.5%,收聽廣播1.5% ,嘗試拍賣或交換物件 0.5%。
被調查的對象中有62.7%的學生擁有自己固定的E-mial信箱,15.2%的學生設計過個人網站。在調查大學生上網經常瀏覽的網站時(可多選),娛樂網站 46% ,音樂網站 44% ,賀卡網站 43.5% ,文學網站 39% ,電影網站33.5%,生活服務網站28% ,先鋒另類網站 25.5% ,游戲網站25.5% ,軟件網站 22% ,漫畫網站 21% ,圖片桌面壁紙網站 16.5% ,教育網站 16.5% ,各種個人主頁 12% ,軍事網站 10% ,其他網站6.3%。
四、網絡對大學生影響有多大
調查中,認為網絡只是消遣娛樂的工具之一占 42.5%,密不可分 的33%,可有可無18.5% ,說到底我也不知道是些什么的占6% 。認為上網對專業學習有幫助的占37.8%,認為很有幫助占12.6%,認為有一定幫助的占25.2%,只有24.4%的學生認為上網對專業學習和自身發展不利。具體到上網中哪些方面對自己有幫助時(可多選),60.3%的學生認為上網后增加了獲取信息的渠道,有51.6%的學生認為豐富了信息交流方式,有31.6%的學生認為更有利于自己更全面看待問題,有29.5%的學生認為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18.6%的學生認為有利于更深入思考各種問題。讓學生估計網上獲取的信息量占自身已有信息的幾成時,52.9%的學生認為占20%左右,28.4%的學生認為占20%-40%,認為占40%-50%的有12.7%,認為占50%以上只有5.7%。
(一)正面影響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成為了大學生共享與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都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
1、網絡為大學生開鑿了一個廣闊的信息渠道。
計算機網絡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學生能夠從各種網絡上獲得千變萬化的時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識,汲取各種知識營養,來發展和壯大自我。如在調查問卷中,學生對“你覺得網絡使你的生活”的回答: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占52%;有更多的事可做,更充實占27%;浪費不少時間占7%。這一結果表明了網絡對大學生的文化素質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2、網絡為大學生的學習打開了方便之門
如今網絡上資源共享越來越多,信息的傳播,文化的交流只在瞬息之間。網絡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大學生的求知途徑,有助于大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絡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大學生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絡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開發大學生的潛力。方便大學生查閱資料,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在“你認為網上有你所需要的學習資料嗎”的問卷中,回答:有很多的占75%;有一些的占25%;沒有人認為沒有。又,在“當你學習上遇到困難,尋求幫助的途徑”的問卷中:找同學商量占33%;上網求助占63%;自己獨立解決占4%。這一結果表明網絡對大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
3、網絡促進大學生的友情互動,共同提高
網絡最突出的優點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載體,又是媒體中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迅捷通道,F實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對封閉的,對自己的行為舉止總多多少少有些顧忌。而網絡正好提供了花樣繁多的論壇、聊天室、虛擬社區、情感驛站等虛擬空間使廣大學子網民可以直抒胸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并充分表達和表現自我,結交各種朋友,相互介紹經驗,共同進步。大學生在網上既可以推心置腹,抒發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發牢騷,派遣抑郁,達到緩解學習和精神壓力的雙重功效。
4、網絡為大學生指導就業,描繪事業藍圖
如今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就業越來越困難。如何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大學生極其關心的熱點問題。這時候,網絡就充當了大學生選擇就業的尚方寶劍。網絡不僅信息量大,功能完備,而且保證所有新的就業信息在一小時內完成真實性、合法性驗證并上傳。它突破了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點擊瀏覽、比較總結,同時網絡招聘范圍廣信息量大,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從網上瀏覽企事業單位的背景和詳細資料及發展演變情況,比現場招聘了解到企事業單位的信息要全面辯證。在“你上網的內容有哪些?(多選)”的問卷中,回答:“聊天交友”96%;“搜索所需資料”88%;“看新聞及評論”60%;“在線看電影”72%;“在線玩游戲”36%;看招聘信息12%。
。ǘ┴撁嬗绊
凡事有利必有弊,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對大學生既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網絡的開放、自由和社會化,使得網絡環境往往較為復雜并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護,這就造成了大學生在網絡的使用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如沉迷網絡、網絡游戲上癮,生活過分網絡化等等)。
1、網絡可能使大學生的現實情感萎縮和溝通能力退化
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相當復雜,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是小心翼翼的,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猜忌使得大學生們在很多時候都不敢流露真情實感,而網絡這個虛擬社會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泛、安全且隱匿的交流平臺,符合大學生們既想坦露情感又懼怕情感受傷的心理。于是大學生強烈的交往欲望促使其迷戀于網絡虛擬社會的溝通方式。
學習人際交往和處理人際關系需要時間的投入。但是大學生對于網絡虛擬社會的溝通方式的迷戀,使得大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減弱了與他人交往的愿望。人際交往的減少很容易加劇自我封閉心理,造成人際關系淡化,導致大學生只滿足精神需求而脫離現實的現象出現。網絡使得大學生的情感得到認同與滿足,使得大學生對網絡有了強烈歸屬感和依賴感.相比之下,對現實產生了厭倦與冷漠,在這種消極的不為世情所動的抵觸心理下,一些學生在真實的交往中感到緊張,不適應,產生對現實人際交往的逃避和恐懼,造成人際關系障礙。
2、網絡可能使大學生思維狹隘化、被動化
現實世界是包羅萬象的,這是它明顯不同于虛擬網絡的一面。大學生網絡生活的局限性便在于太過感情化、膚淺化和片面化,現實理性思維的話題往往涉及太少。
大學生對這社會的認識,往往是僅僅在接收他人給出的信息和觀點,而并沒有充分地消化和體會,也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造成人云亦云的現象,缺乏用理性的視覺來審視問題和現象的鍛煉,這必將導致大學生個體思維的片面化和被動化。
3、大學生溺網
大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一些大學生平時下午和晚上經常上網聊天或玩游戲,真正在網上學習的寥寥無幾。網絡以其高度的開放性和兼容性,在帶來知識和便捷的同時,也充斥了不少思想頹廢甚至反動的內容和論調,而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定型的重要轉折階段,對事物的辯別力和判斷力往往不足,且大學生對新新事物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使得他們自身意識形態受網絡異樣不健康信息的侵蝕,進而無法把持自己,造成惡性循環。在問卷“你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是多長”中,回答:1小時以下占25%;1-2小時占37.5%;2-5小時占29.2%;5小時以上占8.3%。結果表明長時間上網的人雖占少數,但也說明了大學生溺網的現象的存在。
4、網絡可能使大學生的法紀觀念淡化
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對于個人的信息有很大的隱蔽性。這樣的隱蔽性使大學生不需要真實的姓名、身份,可以隱瞞性別、年齡、身份,在虛擬的空間里與人交往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故此不少大學生在網上謊話連篇,并以說謊為樂事。大學生在網上經常這樣缺乏責任感、不誠實,極不利于大學生道德意識的形成和道德行為的培養,勢必降低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淡化法紀觀念。部分大學生在不受任何監督的情況下,棄倫理道德于不顧,自由發布一些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甚至有些大學生為了表現自我能力的卓爾不凡,不惜作出破壞他人數據信息系統的違法行為,造成大學生“互聯網犯罪”的事件。
三、建議
了解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在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的同時,也要正視大學生對網絡的失衡問題,引起注意并解決問題。在些羅列幾點建議:
1、 自我節制
。1)增強自覺程度。任何時代都需要具有理性自律和人文關懷雙重人格魅力的人,網絡時代更是如此。大學生要至善的自我約束和收攏個人放縱的意志欲求,理性且道德地使用網絡,在展示自身網絡本領的同時,充分考慮人與社會的良性互動。
。2)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大學生必然會相對地減少上網的時間,在現實在參加更多的休閑活動,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3)尋求外在真實的協助,在真實的生活中尋找滿足需求的方式,尋找真實的支持。如與輔導員老師、心理咨詢老師多交流,聽聽他們的意見,或在學習中刻苦奮斗取得好成績,以滿足心理需要等。
2、擺正心態
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處世方式,積極、良好的心理必然使人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倘若大學生們能夠在遇到現實生活障礙和困難的時候,將其視為考驗自我、戰勝自我的一個機會,認真剖析原因,問題總會解決的。把網上的真誠釋放的心態延續到現實中,剔除虛偽和扭曲的心性,就不至陷入無端郁悶和窘迫之中,也不必要把情感完全寄托于虛擬的網絡世界,淡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合集9篇】相關文章:
學生調查報告08-27
【熱門】學生學習計劃合集10篇01-11
小學生寒假調查報告(合集8篇)01-17
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合集15篇)01-13
學生寫作調查報告01-15
學生安全調查報告10-30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08-19
學生暑假調查報告08-18
【熱門】學生學習計劃模板合集7篇01-22
【熱門】學生實習報告范文合集5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