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流動婦女生存狀況調查報告范文
隨著宜興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外來流動人口大量涌入,已成為宜興城市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宜興現代化建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目前宜興市區范圍內外來流動婦女達17萬多。針對近年來宜興市外來流動婦女維權問題日益突出的趨勢,宜興市婦聯于去年九月開展了外來流動婦女在宜生存狀況調查,旨在通過調查全面反映她們在宜興的工作、學習、生活等情況,為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制定合理的流動人口政策提供依據,更為外來流動婦女在宜的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本次調研通過發放問卷,實地走訪外來流動婦女及其家庭,召開有關人員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對外來流動婦女比較集中的鎮(園區、街道)、村、企業進行了抽樣調查。專門針對外來流動婦女的日常生活、居住、家庭婚姻、勞動保障、醫療教育等幾個方面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調查的對象是工作和生活在宜興的成年外來流動婦女,共發出問卷500份,共回收問卷454份。
一、來宜外來流動婦女的基本情況
1、年紀輕,已婚多,文化程度偏低。
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對象平均年齡為35.3歲,已婚占96.3%,這一結構符合流動人口外出的年齡特征,即她們是在精力最為充沛的時期外出創業。同時調查對象中文盲6.4%,小學占20.5%,中學占72.5%,大專及以上文化占0.6%,這一結果顯示流入我市的外來婦女文化程度仍然偏低。
2、多數居住時間一年以上并以家庭或合租形式為主。
調查中外來流動婦女在宜生活時間3年以上的占近40%,2-3年的占15.4%,1-2年的占20%。調查居住情況顯示:她們中有70.3%的與家人或親友居住,17.6%的與別人合住,還有10%的獨居者。調查住房來源情況顯示:她們中有17.9%的由用工單位為其提供,6.5%的是自己購房,絕大多數的還是靠自己租房。
3、打工掙錢仍是外來流動婦女來宜的主要目的。
據統計,一半以上的被調查婦女認為其來宜的目的是打工賺錢,另有25%左右的是隨丈夫而來,只有5%的外來婦女是為了開闊眼界。顯然,當前的人口流動主體仍停留在以打工為主的較低層面上,婦女的從屬感仍較明顯。
二、在宜外來流動婦女的生存狀況分析
根據調查情況,從總體上看,在宜外來流動婦女具有樂觀、安定、女性獨立意識相對較強等群體特征,說明宜興對多數外來流動婦女而言,不失為一個生存和發展的好地方。具體表現在:
1、心情愉快,樂觀積極,對宜興的認同感強。
在宜外來流動婦女中的絕大多數對宜興有良好的印象,對宜興整體感覺滿意或比較滿意的高達93%,不滿意的只為6%,很不滿意的僅占0.9%;有1/4的認為宜興人熱情、富有愛心,61.4%的感覺一般。很多外來流動婦女反映她們在宜興生活得很開心,有近一半的認為自己比來宜前過得更開心,還有35.2%的婦女表示如果有可能,愿意一直呆在宜興。
這樣的結果表明,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的外來流動婦女是從農村流入城市,盡管來宜后使她們的生活發生了新的變化,也帶來了生活上諸多不適應,但她們仍會感覺城市生活的新鮮和便利;另一方面說明宜興作為一個和諧開放的城市,社會和公眾對參與宜興建設的外來流動婦女給予了必要的肯定和關心,為她們安心于宜興工作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吃苦耐勞,不計較工種,工作崗位較穩定。
調查時有固定工作的外來流動婦女占42.2%,有臨時性工作的占51.4%,沒有工作的僅為6.4%,表明在宜外來流動婦女就業率處于較高的水平,顯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宜興,外來流動婦女只要肯努力、肯吃苦,大多數能找到相應的工作,在用工企業中也證實,很多用工單位除了工作性質因素外,出于管理和安全等方面考慮,更愿意接納女性。在報酬上,盡管外來流動婦女的總體收入水平較低,但平均水平仍高于目前宜興市企業最低工資標準。調查中平均月收入為1054元,平均家庭月收入為2555元。
3、普遍感到生活壓力,需要政府提供服務。
據調查,生活壓力主要來自經濟收入和子女就學,突出的問題是經濟收入有限而家庭開支高,子女就學學校難找且費用較高。由于種種壓力,她們自身也都需要法律法規、衛生保健、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服務,希望建立新市民婦女組織,經常性開展些社區活動,增強歸屬感。
三、建議與對策
為進一步強化對在宜外來流動人口(婦女)的管理服務力度,為她們在宜興的健康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激勵她們為宜興的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提出建議如下:
1、統一思想、科學管理,從思想上接納、關心外來流動婦女,逐步形成同城待遇。
通過大眾傳媒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引導宜興市民盡快轉變觀念,學會寬容和理解,真正從思想上接納在宜外來婦女。政府部門、機關團體、企事業等單位應起表率作用,要積極履行職能,發揮自身優勢,創新工作方法,設計有效載體,為形成包容平等的社會環境而努力。
如針對外來流動婦女孤獨和自卑的心理,可利用社區、企業等集聚人口的優勢,讓她們與本地婦女共同參加各種活動,加強交流與溝通,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使她們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關心,同時真正從內心更愛惜和關心自己生活著的這個城市。也可以在本地居民中征集自愿者,有計劃、有目的地與外來流動婦女結對子,幫助她們克服困難,增加她們的城市歸屬感。同時在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成立流動人口自治組織,如“外來流動婦女之家(聯誼會)”,通過開展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挖掘和樹立外來流動婦女中的先進典型,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廣大外來流動婦女參與宜興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使宜興成為她們的第二故鄉。
2、注重在宜外來流動婦女的教育培訓,提高她們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技能,增強她們的競爭力。
要全面提高外來流動婦女的生存質量,除了政府投入、社會關心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她們自身素質的提高。首先,要幫助她們樹立教育為本的理念,明確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培養她們熱愛學習、自覺學習的精神和追求新知識的欲望,使她們認識到,這樣的理念不僅能改變自身,也會對下一代的教育帶來積極的影響。其次,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教育培訓工作。針對外來流動婦女文化程度較低的群體特點,在教育的方式方法、內容、程度上可分層次進行。相信只要我們對流動婦女的教育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投入,依托企業、社區等主陣地,并借助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外來流動婦女的整體素質一定能得到較快的提高。各級基層婦聯組織作為婦女的娘家,定期開展一些綜合性的宣傳教育活動,如定期開設外來流動婦女流動課堂,為她們構筑再教育平臺。
3、開辟婦女就業創業新途徑,從源頭上擴大就業覆蓋率,讓外來流動婦女積極投身宜興的經濟社會建設。
從調查來看,一半以上婦女從事臨時性工作或沒有工作,如果結婚生子以后大部分外來流動婦女都將回歸家庭,在座談交流中,這一部分“留守婦女”普遍反映希望投身社會參與工作,但由于一般行業、工種工作時間跨度長,家庭情況不允許,她們希望從事工作時間相對短、工作時間彈性較大的行業。針對外來流動婦女這種需求,建議開辦一些規范的編織社或家政服務公司吸納這部分閑散的剩余勞動力,一方面充實外來流動婦女的生活,提高她們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宜興經濟社會發展。
【外來流動婦女生存狀況調查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范文10-29
道德狀況的調查報告10-23
幼兒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范文09-15
縣留守兒童生存與發展狀況調研報告09-18
縣失地農民狀況調查報告01-21
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通用5篇)10-30
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09-15
心理狀況調研報告范文03-20
大學生心理問題狀況調查報告08-19
流動資金借款合同范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