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課堂的調查報告
篇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調查報告
一、調研的目的
為了了解**學校教育現狀,實習生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這次調研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教師們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從上課到跟名師班學員的交流都能認真地對待。特別是聽了教研組長的點評,使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層面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二、教師基本情況及分析
。1)從年齡看,教師隊伍年輕化,平均年齡是33。6歲。他們處于年富力強之時,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充沛的精力以及較高的職業忠誠,正值職業的黃金時期,是出成績、成大器、形成特色和風格的時期。
(2)從職稱看,有2名教師是小學一級,1名教師為小學高級教師。他們具備了相當的專業素養、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案例和經驗。他們勝任語文教學,也有一定的職業敏感度和判斷力。
。3)從學歷看,3名教師全部達到小學的任教資格。從語文基本知識的角度看,掌握了解讀文本、研讀輔助資料的方法,他們均勝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三、課堂教學中的亮點
1.努力追求真實的課堂教學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3節課,都是真真實實的原生態課。師生的一切活動都無事先安排的痕跡,無公開課那種因“反復雕琢”而“無可挑剔”的“秀”美。雖談不上“清水出芙蓉”,但真實的課卻給人一種樸實的自然美,為我們了解我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提供了真實而可靠的依據。
2.盡力倡導平等的師生關系
課改倡導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即教師應把自己從“神壇”上請下來,從課堂的主宰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十幾節常態課都體現出平等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我們看不到教師那種“唯我獨尊”的樣子,也聽不到教師那種“發號施令”式的講話。相反,課上洋溢著的是教師暖暖的笑容,回蕩著的是教師親切的話語,在這種平等對話的課堂中,學生自然能放松身心,自由自在地學,暢所欲言地說。
3.嘗試變革傳統的學習方式
傳統教學中“師講生聽”“師寫生抄”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逐步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在不少課堂上得到了有效運用,另外,不少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了“變師教生”為“師生互教互學”的方式。
4.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能力
學生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思維習慣普遍加強。在設計預案時,能關注學生的學,考慮到學習的實踐性。教學中,多數教師能視學生為學習主體,不在以教師的講解替代學生的思考。閱讀教學中能引導揣摩課文的語言和文章的表達形式,能滲透語言實踐和表達訓練,閱讀技術比如邊讀邊思、邊讀邊批注圈點等方法被廣泛采用。從效果看,多數學生始終精神飽滿,主動積極。
5.著力運用教具,為語文教學服務
部分語文教師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特別是能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制作教具,并能夠很好的運用在課堂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任青加老師在執教《拼音復習課》時,制作了大量的拼音卡片,重點讓學生區分b-d、p-q,復習i的標調,在教學中通過開火車讀、指名讀、領讀,進行貼蘋果游戲等激勵學生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教師的評價語恰當、到位。
四、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語文基礎教學不扎實
在教學中,有個別老師教學目標不明確,基礎抓的不扎實。
2.朗讀教學模糊化、形式化、機械化
分析老師們的朗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充斥于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一節課40分鐘,學生朗讀的時間大多不足5分鐘。
五、應對策略
1.強化意識,加強整合。語文教材一方面在編排上十分重視語文基礎的教學,另一方面又為教師的教學留下了十分廣闊的自主權。作為教師應準確把握教材的這兩個特點,增強落實語文教學基本要求的意識。漢語拼音、識字與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習作等內容的教學都要關注這一點,但又絕對不能機械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精心捕捉知識點和技能訓練點,在“讀”中相機滲透,在“學”中巧妙整合,在“課”中解決問題。
2.注重積累,抓好背記。積累與感悟是新課標所倡導的語文教學的兩大主導思想!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并對各年級的積累背記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在積累背記方面,老師們除了落實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之外,還可以抓沒有此項要求課文的熟讀成誦,結合“以讀為主”的閱讀教學新要求,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多讀促進背記。教師們在教學中可以運用一些引背課文的好方法:如提示法、接句法、填補法、想象法等等。以便讓學生多背記一些課文中的佳詞妙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感。此外,還可以開展“課前背記古詩文”的活動,精選詩文,日積月累。
3.活化練習,提高興趣。老師們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探索,改變一下訓練方法,不再一味地抄抄寫寫,而是將口說、心記、腦想、手做,眼看、筆寫等各種形式并舉。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增強練的效果。
總之,這次調研活動搞的非常成功,為著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而努力去做一些實事,大家都非常愿意。
篇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語文教學是小學教學的主要課程,如何上好語文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從2003年8月開始,至今小學課程實驗已開展了九年。為了解我鎮小學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現狀,根據學院的有關社會實踐要求,我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到我鎮各小學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較全面、深入的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分析整理如下:
二、調查方法、內容及對象
1、調查方法:訪談法,聽課,隨機抽樣調查。
2、調查內容:⑴教師方面: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調控、教師素質、教學特色;⑵學生方面:參與狀態、交流狀態、思維狀態和生成狀態。
3、調查對象:全鎮10所小學的30名語文教師及其學生。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㈠結果概述
我歷時近兩個月,分別到我鎮10所小學聽了30名小學語文教師的常態課,并與教師進行了訪談,對30節課進行了量化評估。結果達到a等(90分以上)的課12節,占抽樣總數的40%;b等(80―89分)的16節,占抽樣總數的53。4%;c等(79分以下)的2節課,占抽樣總數的6。6%。
總的看來,我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凸現出以下亮點:師生關系趨于平等、民主和和諧,教學方式悄然改變,教學評價趨向多元,教師探究、合作成為共識,校本教研嶄露頭角。
、娼處煼矫
1、教學目標。90%以上被抽查的教師(以下教師均指被抽查的教師)能正確地定位和把握教學目標,約40%的教師非常關注生成性目標。
2、教學內容:85%以上的教師能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約30%的教師能創造性處理和使用教材,約20%的教師能合理、有效開發和補充語文課程資源。
3、教學過程:80%以上的教師教學流程清晰,師生活動時間分配較合理,語文學科特點較突出。
4、教學方法:70%左右的教師能靈活運用教法,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和求知動力。25%左右的教師注重學法指導,能設計出質量較高的探索類問題和發散類問題。極少數教師教法陳舊。
5、教學調控:80%的教師基本上是按預設方案(教案)組織教學,只有20%左右的教師能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組織教學,50%左右的教師能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6、教師素質:90%的教師有親和力,教學基本功較強。從學歷程度看,合格率(中師)100%。其中,中師6人,占總數的20%;大專21人,占總數的70%;本科3人,占總數的10%。被抽查的30名教師,第一學歷均是中師,第二學歷(專科、本科)均是電大、自考或函授學
習取得的學歷,具?埔陨系慕處熤挥7人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只占總數的23%,因此,教師的專業文化知識不是很強。
7、教學特色。約40%的教師教學有亮點,有創意,約20%的教師有教明顯的教學風格。
㈢學生方面
1、參與狀態。從參與的廣度上看,被抽查的30節課中,50%的課中的90%以上的學生參與了學習的全過程,40%的課中的50%左右的學生參與了學習的全過程,10%的課中的多數學生很少參與或幾乎沒有參與學習過程。從參與的深度看,50%的課中的90%以上的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40%的課中的50%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10%的課中的多數學生是處于被動應付狀態。
2、交往狀態。被抽查的30節課中,約50%的課中的多數學生迫切地想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敢于評價自己、學生和教師,課堂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10%左右的課中的學生幾乎沒有交往。
3、思維狀態。被抽查的30節課中,約50%的課中的一部分學生敢于提出一些有挑戰性與獨創性的問題,并能與他人合作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思維活躍,發散性思維得到教師的重視與培養。
4、生成狀態。被抽查的30節課中,60%左右的課中的學生,大多數學習興趣濃厚,知識、能力目標的達成度較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效果較好,學生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四、調查結論
1、教師教育理論,特別是現代教育理論薄弱,有的還存在模糊認識。對課程標準解讀不夠,課程標準未起到應有的作用。評價方式欠完善且不盡科學。
2、教師的情感、價值判斷與現代教育思想有一定差距,專業知識欠深厚,對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理解不夠。
3、教師對教學策略的選擇存在著矯枉過正的現象,對語文教育的特點和創造性使用教材把握不夠,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4、教師的教研科研能力普遍較差,綜合知識與知識結構尚不理想,只知埋頭教書,不懂科學研究的現象還很嚴重。
5、教師對現代教育中自身的角色地位把握不準,學生主體地位未能得到有效體現,F代化教學媒體和手段在現代教育中的應有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6、學生對語文學習相對缺乏自主性,語文學習過程中還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
7、學生在課堂中個性能得到一定的張揚,但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上的一些問題視若無睹,置若罔聞。
小學語文教學時一項艱辛的工作,需要大膽探索,勇于實踐。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作為教學研究人員和一線的廣大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刻苦鉆研,勇于探索,勤于總結,與時俱進,才能有力地推進語文課堂教學走上一個新臺階。
篇三:有關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調查報告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全方位的深刻變革,正深刻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教學。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如何?我根據自己在三個月的實習期間里在一線教學的親身體會和深入課堂的觀察和訪談結果設計了一份“高中語文課課堂管理現狀問題問卷調查表”,并在石柱民族中學高二年級進行了實地調查。
1.問卷調查
1.1調查對象和方法結合自身在實習三個月的時間里在一線教學的親身體會和深入課堂的觀察和訪談結果設計了一份“高中語文課課堂管理現狀問卷調查表”。問卷調查對象為隨機抽取高二年級5個班級的學生。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各班各40份。高二(3)班共收回30份,有效卷25份;高二(7)班共收回35份,有效卷32份;高二(8)班共收回40份,有效卷35份;高二(11)班共收回37份,有效卷35份;調查問卷共24小題,均為單選題。每題共四個選項,分別是:a、總是100%;
b、大多時候75%c、偶爾25%d、從不0%
調查問卷主要從明了課堂目標、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科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系、追求自己的興趣、體驗成功、收到迅速,真實的反饋、受到合理的約束、整合學習的時間、與同學積極交往、得到與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風格相匹配的教學,共10項問題進行調查。
1.2調查結果分析
從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普通高中語文課課堂教學在不斷優化,取得很多成就。金無足赤。當前普通高中語文課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學管理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1、3、4、5、6、8、10題依次反映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和教學方法層面的具體問題);二是教學交往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2、9題所反映的);三是教學紀律管理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7題所反映的)。
下面著重就教學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2.教學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過多強調對學生的管束和學生的順從,而較少給學生留出自由的空間。我國現階段的課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控制為特征的傳統管理階段,很多地區的普通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基本上是傾向于課堂秩序的控制和維護教師的權威,在絕大多數學校里,教師追求的理想課堂是安靜的課堂,能夠控制的課堂,學生聽從指揮的課堂。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發表意見的機會不多,時間久了,學生養成了習慣,所以他們不會經常主動回答問題,更不會提出改進我們的教學的意見了。
其次,在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上,學生花在小組和全班活動的時間極不平衡,絕大多時候課堂上進行的是單一的全班活動,課堂交往時間比重的失調導致學生個體意識的缺乏。
再次,我們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出現:教師往往對活躍而愛表現的學生予以較多的關注,而對沉默的學生缺少關愛、缺少尊重,以至于在課堂交往中,一部分學生成為交往的“貴族”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淪落為交往的“奴隸”,甚至出現了教師教學失明失聰的現象。
2.2相應對策
一、營造民主寬松的交往氛圍是課堂交往和諧進行的基礎。
1、養成平等對話的教學風格。現代教育學認為,教與學的平等互尊是促進教育、優化人才培養的基本條件。教師尊重學生,尊重其個性和需求;相信學生,鼓勵學生自我探究、自我實現,在課堂中,給學生提供發現、創造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這樣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形成開放、自由、靈活的思維和創新能力。
2、信任并鼓勵學生參與交往。教師真誠的信任、賞識和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交往信心,“伙伴式”的師生關系,又可增進學生的“向師性”,促進師生友誼,提高教學效果。
二、實現合作學習,強調生生互動。
合作學習是交往教學模式中的重要一環,是一種促使學生之間人際交往和合作互動的基本形式。最初學生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和他人交流的,作為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如何合作。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我們可以在兩個步驟上掌握這一過程:學會珍惜合作,掌握合作的技巧。
第一步,讓學生必須懂得珍惜合作。如,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各個小組的學生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完成任務。合作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使其意識到彼此的需要,彼此能夠互相幫助。第二步,學生在逐漸適應合作后,教師可以先讓他們參與塑造團體形象、增強小組凝聚力的活動。如讓小組設計橫幅或海報展示小組的名字和標志。為了確保每個人都參與設計,可以要求在內容上必須有每個成員的作為。在學生慢慢學會了合作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各種團隊競賽,如“知識接龍”,“辯論賽”等。
總之,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友誼,可以培養學生的“競合”精神,讓學生既要學會在啊競爭中勝出,還要學會在合作中超越!
三、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師的課堂交往技巧。
1.教師要學會實現心理角色換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有效實現師生雙向互動。馬斯洛認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并依次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當低層次需要得到部分滿足之后,較高層次的需要就會成為人們所追求的目標。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高層次的需要,是人們所追求的目標。當人們的這一高層次的需要得到尊重和滿足的時候,人們才會產生自我價值感,產生積極進取的渴望,也才會有開朗的性格,形成優良的個性。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需求、愿望的動機,才能創設相應環境,激發學生潛能,保證教育最佳接受效果的出現。
2。教師應該擅長使用一些小技巧。如,準時上課、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等獲取心理優勢;掌握課堂提問、師生對話與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的策略和具體方法必將營造出優質高效的課堂交往。
教無定法。我們的教學本就是充滿激情和生命理想的師生共識、共享和共進的過程,讓我們師生雙方用心用智慧去實現和升華這一過程。
【關于語文課堂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語文課堂對文學素養培育的影響論文07-26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02-11
關于調查報告08-12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范文02-12
關于食堂飯菜的調查報告01-09
關于農村發展的調查報告12-25
關于兼職的調查報告范文12-10
關于農業發展的調查報告11-26
關于校園文明的調查報告11-16
關于消費的調查報告范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