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導游詞范文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導游,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那么優秀的導游詞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居導游詞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故居導游詞范文 篇1
朋友們!現在我們開始游覽沈從文故居。
沈從文故居是鳳凰古城旅游景區中人文景觀的最耀眼點,她因大文豪沈從文而聞名于世。近年來,一直受中外游客和知名人士的青睞和仰慕,參觀沈從文故居的四方游客逐年增多。
沈從文故居是已有百余年歷史,是清朝晚期建筑,分為前后兩進,中間一個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廂房,給人一種精巧秀麗的感覺。那飛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實的墻體結結實實的融為一體,顯得如此協調,那蒼老陳舊的板壁和剝蝕脫落的門窗,顯示房屋的陳舊與古老。據傳,當年沈從文的祖父辭官回歸故里,在中營街的中段買下了這塊地皮,修建了這座四合院式的樓房。從沈從文的祖父到沈從文這一代,前后經歷了三代,風雨滄桑幾十年,也曾顯赫一時。時過境遷,昔日的輝煌與榮耀,已成過眼煙云。如今已是人去樓空。思慕故人,不禁令人凄然淚下。但可喜的是,這原屬故主的古老樓房,建成了沈從來生平事跡的展覽室。每天到沈從文故居游覽觀光的人絡繹不絕,游人如織,無形中給人一種莫大的鼓舞和欣慰。
沈從文故故居陳列室:一張張清晰珍貴的圖片,記錄了沈從文步入塵世后所走過的艱難歷程,那一行行流暢深沉的文字,忠實地記錄了作家成長的過程。檀木方桌,藤編靠椅、古老的木質結構架子床,都是沈老當年使用過的實物。目睹這些實物,眼前似乎出現了沈老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聆聽沈老的'教誨:“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文若其人,這位偉大的文學巨匠,不僅用心血給人們奉獻了900余萬字寶貴文化遺產,而且他的憨厚純正,昭示自我,一生勤奮勞作,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永遠是人們學習的楷模。
沈從文故故居著作室:沈從文的精品著作一本本閃耀著知識的光輝和魅力,把文化種子撒播在每個人的心田,開花結果,打造和構架中華民族二十一世紀光輝美好的文化春天。
沈從文故居這座堅固牢實、歷經滄桑風雨的百年老屋,是一座蘊含深厚永遠掘取不盡的文化知識殿堂;她是沈從文用心血凝結的永不坍塌的文化豐碑;她是古城鳳凰一抹永不褪色的風景。
朋友們,沈從文故居旅游到此結束!我們繼續前往下一個景點參觀。
故居導游詞范文 篇2
曾國藩先后晉升為兩江總督、直隸總督,詔加“太子太!,封“一等毅勇候”,授“英武殿大學士”,升“光祿大夫”,溢稱“曾文正公”。同治4年(1865年)秋,素無終身官場打算的曾國藩,準備先動員家眷回籍“立家作業”,自己以后再作引退,因夫人歐陽氏對舊居黃金堂門前“塘中有溺人之事,素不以為安”,即令其子曾紀澤,“回湘稟商兩叔”,移兌富托莊屋,由曾國潢、曾國荃、曾紀澤經手主持,依照候府規模,花十年功夫營造了富厚堂。富厚堂占地四萬余平方米,門前花崗石月臺上飄揚著大清龍鳳旗、湘軍帥旗、萬人傘等,景象頗為壯觀。整個建筑雖具侯府規模卻古樸大方,雖有雕梁畫棟卻不顯富麗堂皇,基本體現了曾國藩對建宅“屋宇不肖華美,卻須多種竹柏,多留菜園,即占去四畝,亦自無妨”的意旨。1866年秋,主樓竣工,曾國藩夫人、子女和兒媳即回籍住進了富托新屋。
曾國藩的祖父曾星岡在荷葉除建筑白楊坪一處田宅外,還在其附近下腰里有一處田宅。他父親和叔父分家時,分在下腰里(今屬荷葉鎮良江村),這里就成了曾國藩的第二故居。這里原也是一棟一進兩橫的普通農舍,后擴建了一橫四間瓦屋,取名“黃金堂”,以與叔父家的“白玉堂”相對應。早在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曾國藩入縣學后,就將這4間新屋辟為“聽雨軒”,并在門上親書“聽雨軒”米把高的大字。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九月,其母江太夫人病逝后,他回籍在這里為母開堂作吊,僅中午一餐,就有客240多席,分3次才開完。他兄弟5人感到不體面,就急于廣置田宇。戰勝太平軍后,曾家“打開南京進洋財”,就在家鄉大興土木。先是曾國荃在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建“大夫第”——獎善堂和敦德堂于大坪(今屬荷葉鎮大坪村),并置富坨莊園一座。接著就是曾國藩在富坨營造“毅勇侯第”——富厚堂。
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鰲魚山從東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圍住。從遠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張圍椅中。周圍自然環境優美,后山上樹木茂密,古樹參天。門前是一片較開闊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東流去,平地四周峰巒疊嶂,群山環抱。
富厚堂是曾國藩的第三故居,由弟曾國荃、曾國潢主持修建。曾國藩已于同治三年賞加太子太保銜,賜封一等侯爵,其弟則為兄仿侯府規制,歷經數年,將富坨全盤改建為規模宏偉而結構緊湊的“侯府”。全宅占地4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土木結構,具有明清回廊式建筑風格。房子坐西朝東,前面是一片廣闊的田野,涓水悠悠環繞;背依半月形的小山,中植竹木,四季常青。周圍環繞高大的圍墻,人行通衢橫貫東西。進入東西兩宅門,是一個用花崗巖鋪成的`半月形臺坪,坪邊插著大清龍鳳旗、湘軍帥旗、萬人傘等。臺坪外是一張半月形蓮塘,夏日荷花相映,有如泮宮。臺坪正中是前進大門,門上還懸掛著曾紀澤書“毅勇侯第”4個朱地金字直匾,所以當地人們稱之為“侯府”或“宰相府”。
進入前大門,有廣寬的內坪,坪內種植著奇花異草。通過坪中石板道,直達二進臺階。中廳門上懸掛著曾國藩所書的“富厚堂”3個紅底金字。正堂分為前后兩進,這是富厚堂的主體。前廳名“八本堂”,廳內懸掛曾國藩所書“八本堂”3個黑地金字匾額,額下是曾紀澤用隸書所寫其父的“八本”家訓:“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侍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中廳后面是神臺,五龍捧圣的神龕上,有曾紀澤直書的“曾氏歷代先親神位”匾;頂上懸著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皇上御書欽賜曾國藩的“勛高柱石”黑地金字橫匾。兩旁墻上還掛著賞賜的御書“!、“壽”二字直匾;神龕照壁上則是他于同治二年自書的“肅雍和鳴”白地藍字橫匾。
后廳兩旁是正房,一邊住曾國藩夫人歐陽氏;另一邊是其長子曾紀澤夫婦住房。前棟左大門為南廳,兩側有4間正房,是曾國藩次子曾紀鴻夫婦住室;右大門為北廳,為曾紀鴻長子夫婦住室。南北兩端還都有3層的藏書樓,南端是曾國藩的公記書樓和曾紀澤的樸記書樓,北端是曾紀鴻的芳記書樓,這是富厚堂的精華所在,各類藏書約30萬卷,是中國近代最大的私家藏書樓。
故居導游詞范文 篇3
魯迅一生有1/3以上的時間是在紹興度過,他不僅在故鄉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代,而且還進行了他初期的教學實踐、文學創作和社會革命活動。故鄉的生活經歷不僅對他的思想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們要踏著這位偉人的足跡,尋訪他的故園。
現在我們來到魯迅先生的出生地魯迅故居。魯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周家新臺門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慶年間,坐北朝南,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1918年經族人共議將這座屋宇連同后面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魯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們能有幸看到這原汁原味的魯迅故居。
這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原系周家新臺門的邊門,是魯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這間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魯迅家當年用來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紹興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備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兩支高大的櫓是大船上所用,而那兩支小的是烏篷船上用的槳。轎子是陸上交通工具,其中轎杠系魯迅家原物。
從右側門進去,穿過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紹興俗稱天井,這里原來種著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魯迅小時候夏天經常躺在桂樹下的小板桌上乘涼,他的繼祖母蔣氏則搖著芭蕉扇一邊打扇,一邊給小魯迅猜謎,講貓是老虎的師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魯迅從小就受到民間文學的熏陶,為他以后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后來,他在《狗·貓·鼠》、《論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動的回憶。
穿過桂花明堂,便來到魯迅的臥室。1909年夏,魯迅從日本留學回國后,從杭州回到故鄉,先后在紹興府中學堂和山會初級師范學堂擔任教職。這間臥室是當時他在紹任教期間的臥室兼書房。魯迅常常在這里備課、寫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說《懷舊》就在這里寫成。臥室里陳列著的鐵梨木床是當年的原物。
穿過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拾階而上,東首前半間是當年魯迅家吃飯、會客的主要活動場所,紹興俗稱小堂前。魯迅在紹任教時期,經常在這里接待來訪的`朋友和學生。客廳的右上角那張皮躺椅是魯迅父親用過的。當年魯迅祖父周福清科場舞弊案發后,魯迅的父親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歡,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纏身后被庸醫所誤,年僅36歲就去世。從此魯迅家也就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家庭變故,少年魯迅飽受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層社會的墮落和丑惡,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而走上了尋求真理的道路。
與客廳一板之隔是魯迅母親的房間。南邊那張八腳大床是魯迅的母親魯瑞睡過的原物。東邊這張小床是當年魯迅的弟弟周建人睡過的床?看白雷由详惲兄氖囚斞改赣H做針線活用的物品。魯迅的母親魯瑞是紹興鄉下安橋頭人,性格和善而堅毅,以自修達到能夠看書的文化水平。魯迅對他的母親很佩服,曾經說過:我的母親如果年輕二三十歲,也許要成為女英雄呢。魯瑞確實是一個很不平凡的母親,她培養的三個兒子被現代文壇稱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邊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這位繼祖母性情開朗,講話幽默風趣,經常給侄孫輩講故事、猜謎語,魯迅對這位繼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面這三間是魯迅家存放稻谷、農具的地方,右邊這間是章福慶的住所,中間是通向百草園的過道。
各位來賓,現在我們看到這個園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園,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是一個普通的菜園,是當時新臺門內十幾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荒蕪的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稻谷。童年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們在百草園內嬉戲玩耍,夏天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在泥墻根一帶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鳥。對于百草園,魯迅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文中他無限深情地寫道: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F在我們所看到的百草園就是魯迅當年筆下的景致。魯迅12歲時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不得不與他的蟋蟀們、覆盆子和木蓮們告別,去全城最嚴厲的私塾讀書。下面讓我們告別這里的一切,跟隨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魯迅故居出來,東行數百步,往南走過一座石板橋,從一扇黑漆竹絲門進去,就到了魯迅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東朝西,原是壽家書房,魯迅12歲開始到這兒讀書,五年多的學
習生涯,使他受益匪淺,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日后從事文學創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故居導游詞范文 篇4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我是來自紹興的沈導游,長話不多說,現在就由我帶著大家去魯迅故里走一走,感受一下那里的美麗風景吧!
到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魯迅故里。首先,馬上你就可以看到這條街的左邊就是著名的咸亨酒店,它坐北朝南,門外塑有魯迅筆下人物孔乙己的雕像,里面有我們紹興著名的土特產,比如臭豆腐,茴香豆,莓干菜和熱騰騰黃酒等,想去品嘗品嘗的游客不妨到里面坐一坐。
再往前走,就進入了魯迅故里的后門,這整條街是用石板鋪成的,所有的建筑都是磚瓦結構,很有江南水鄉的'特色,這條街也十分熱鬧,人也非常多,所以后面的游客千萬別掉隊。再往前走,左邊有魯迅先生生活的地方-魯迅故居,它的門前還有一條小河流過,是以前的交通要道;故居的后面是百草園,他童年時代的樂園,玩耍嬉戲的地方;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有名的私塾,魯迅12 歲--17歲就在這里求學。這些地方里面的家具基本上都是當年的原物,保持著原狀。大家可以去自由地參觀一下,聯系魯迅的一些作品可以增加大家的游興。
另外要想買些土特產的可以在這條街去看一看 ,許多小商店都可以買到,紹興土特產是好吃不貴,引來許多游客的關注。
各位游客們,祝大家旅游愉快,兩小時后在咸亨酒店門口集合。
故居導游詞范文 篇5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紹興游玩。我是快樂旅行社的導游,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紹興魯迅故里。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魯迅先生的出生地——魯迅故居。魯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它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
沿著長廊,向后走去,令人豁然開朗,你會看到一個很大的院子,那就是魯迅小時候玩耍的地方——百草園。百草園其實是一個普通的'菜園,雖然那里沒有奇花異草,但是它是魯迅童年的樂園。大家看,這是一口小井,魯迅小時候經常和同學們在小井上跳上跳下。在冬天下雪時,他經常來這里捕鳥……
從魯迅故居出來,東行數百步,往南走過一座石板橋,從一扇黑漆竹絲門進去,就到了魯迅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魯迅12歲開始到這兒讀書,五年多的學習生涯,使他受益匪淺,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日后從事文學創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魯迅的座位在書房的東北角,這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桌面右邊有一個魯迅親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魯迅上課遲到,受到先生的嚴厲責備,他就在自己課桌的右邊桌沿上刻了這個“早”字,時時提醒自己,此后就再也沒有遲到過……
親愛的游客們,由于時間關系。魯迅故里的參觀到此就結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游,你們能夠喜歡上紹興,歡迎大家以后帶著自己的家人朋友再來游玩!
【故居導游詞】相關文章:
胡雪巖故居導游詞06-07
故居導游詞范文06-09
蒲松齡故居導游詞12-15
胡雪巖故居的導游詞12-11
茅盾故居導游詞02-20
魯迅故居導游詞06-02
蕭紅故居導游詞08-24
安徽李鴻章故居導游詞06-20
關于魯迅故居的導游詞11-07
魯迅北京故居導游詞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