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拙政園導游詞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游,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州拙政園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1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很高興和大家相約美麗的蘇州園林,我是此次蘇州園林之旅的導游,我姓竇,大家叫我小竇好了。我身邊的這位師傅姓陳,是此行的司機,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就由我和陳師傅為大家提供服務。在整個游覽過程中,各位有什么問題,請隨時提出,我將盡力為各位解答。祝愿大家都能不虛此行,玩得盡興。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名園“拙政園”。它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合稱為中國“四大名園”,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明武宗正德四年,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還鄉,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借西晉潘岳《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為“拙政園”。王獻臣死后,他的兒子以拙政園為賭注,一夜之間輸掉了。自此拙政園400余年來,屢易其主,歷經滄桑,幾度興衰。
拙政園與蘇州其他古典園林一樣,是典型的宅園合一。拙政園的花園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園林設計以水池為中心,亭榭樓閣臨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襯。
各位游客:現在從園門進去便是東花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花園的主廳“蘭雪堂”!疤m雪”二字出自李白“春風灑蘭雪”之句,有清香高潔、超凡脫俗之意。廳堂面寬三間,中間屏門上有一幅漆雕畫,是拙政園的全景圖。從圖上看,拙政園氛圍三個部分:東部,曾取名為“歸園田居”,以田園風光為主;中部,稱為“復園”,以池島假山取勝,也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西部,稱為“補園”,以清代建筑為主。
走出蘭雪堂,迎面有一組太湖石假山。這塊名為“綴云峰”的假山高聳在綠樹竹蔭中,與西側涼快形狀怪異的石峰并立,叫做“聯壁”。水池邊山峰外形似船,俗名“翻轉劃龍船”。
蘭雪堂的東北面,臨水而筑的這座建筑,就是“芙蓉榭”。此榭為東花園夏日賞荷的絕佳之處。面對荷花池,背倚高墻,一邊開闊,一邊封閉,給人一種寧靜的氣氛。加拿大溫哥華“逸園”中的水榭,就是參照此榭設計的。
芙蓉榭以北是一片紫薇草坪,中間聳立的那座重檐八角亭,名為“天泉閣”。閣中有“天泉井”,相傳此井為元代大弘寺東齋的遺跡。夏日可在此閣欣賞紫薇花。欣賞蘇州園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樓閣要仰視。如果您站在“天泉閣”的戧角下,凝視飄動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樓閣正在藍天中翱翔。這就是蘇州園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戧角的奧秘。這些戧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風外,主要是增加了動感和美感,成了蘇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好了,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亭子是“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詩意,亦曾叫“補拙亭”。在亭中居高臨下放眼四望,東園景色盡收眼底。
東中花園以這條復廊分隔,復廊的墻壁上開有25個漏窗,不同的團被水中波紋反射疊印,隨著步移花窗的變換,園內景色也不斷地變化。
穿過復廊的黑漆大門,便到了中部花園。
中園是拙政園的主體部分和精華所在?傮w布局以水池為中心,分布著高低錯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鄉特色,F在各位請看池島假山,池岸曲折,水繞山轉。從東面看,一山高過一山;從南面看,一山連接一山;從西面看,一山壓倒眾山,具有中國山水畫的傳統構圖特色,也體現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們先來觀賞“悟竹幽居”。此亭俗稱“月到風來亭”。與眾不同的它是一個方亭,4個大大的圓洞門使人馬上會聯想到八月十五的月亮。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猶如四個巨大的鏡框鑲嵌著蘇州園林一年四季的風光:北面青竹石筍,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東面梅花怒放。亭內有文征明的書額和對聯:“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甭肺,似乎有皓月當空、清風徐徐和遠望群山、近看流水的那種賞心悅目的感受。
跨過九曲石板橋,沿著彎彎曲曲的山間小路緩步登山,這座輕巧若飛的亭子就是“待霜亭”!按比×x于唐代詩人曾任蘇州刺史的韋應物的詩:“書后欲提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弊掷镄虚g透出了一股濃密的山野氣息和泥土芳香。
穿過叢林,越過小溪,步上石階,就到了“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島的中央制高點。居高臨下,與遠香堂遙遙相對,站在亭內,園中各處亭臺樓閣一覽無余。停住上有文征明手書的對聯,上方還有明代畫家倪云露的“山花野鳥之間”題額。
各位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中部花園的中心池邊,這里四面環水,三面植柳,圍繞水面,有荷風四面亭、香洲、見山樓、倚玉軒、小飛虹、小滄浪和遠香堂等眾多景點,我就不一一講解了,大家可以慢慢欣賞,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問我。
從中花園穿過“別有洞天”的圓洞門后,就來到了西花園。西花園的主體建筑“卅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是鴛鴦廳結構。外面看是一個屋頂,里面是四個屋面;外面看是一個大廳,里邊分為兩個客廳,北面客廳是夏天納涼用的,南面客廳是冬天取暖用的。北廳“卅六鴛鴦館”館名為清代狀元洪鈞所書,南廳的“十八曼陀羅花館”館名出自清代狀元陸潤庠的手筆。這里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藍白相間的玻璃,構成美麗的圖案,每當剩下烈日時,陽光
透過窗戶變成一道道藍白相間的光束,灑在地上泛起陣陣涼意。如果游客們有興趣的話,可以靠近藍色玻璃窗往外看,只見屋頂上、樹枝上、石塊上、荷葉上,都像是灑上了一層白雪。
西北面的“留聽閣”,取唐代詩人李商隱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之意命名。南面飛罩是銀杏木立體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紋,構圖勻稱,手法精巧。楠木鏤雕的云龍圖案落地罩和隔扇裙板上的蟠龍圖案,相傳是太平天國忠王府內的遺物。
在“卅六鴛鴦館”北面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幢樓閣的倒影,這幢樓閣便是“倒影樓”。樓閣下層“拜文揖沈之齋”,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周先生紀念館”。沈周是文征明的老師,后人將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畫家合稱“明四家”。到影樓中間屏門上雕刻著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無根竹圖,并配有詩詞。
隔岸池邊有一座小軒,像一把打開的折扇,俗稱扇亭,取名“與誰同坐軒”,取義于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扇面狀屋面和扇亭與后山屋面恰似扇把的“笠亭”構成了一把完整的折扇。
各位游客朋友們,短暫的拙政園之旅到這里就基本結束了。希望以拙政園為代表的富有詩情畫意的蘇州園林,給你留下了美好的記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批評指正。希望以后能有緣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2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歡迎游覽我國四大名園之一的——蘇州拙政園。是我國私家園林的代表之作,并且拙政園被稱為“天下園林之母”。
好,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園林。拙政園分為三部分,其中精華部分在中間一部分。為什么取名為拙政園呢?因為拙政園的主人是王獻臣,他的意思就是說:我不適合當官,當官的我是個傻傻的人。 經過拙政園的墻門和“通幽”“入勝”腰門,我們就來到了拙政園的東部。東部花園的南部有一座三開間的堂屋,名為“蘭雪堂”!疤m雪”兩字出自李白“春風灑蘭雪”之句,象征著主人瀟灑如春風,潔凈如蘭雪的高尚情操。除了“蘭雪堂”,還有"秫香館"、"天泉閣"、"芙蓉榭"等。
現在我們將走進精華部分。走廊墻壁上有的各式各樣的窗花,如果往里看的話,將會看到25幅不同風格的畫,F在,我們繼續向前走,前面的是“倒影樓”。"倒影樓"前面有一條曲折婉蜒的水廊。池面上波光粼粼。看看樓頂,好像一把扇子,樓頂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頂恰似折扇的扇把,簡直連接得天衣無縫。
這次的游覽到這就結束了,游客朋友們再見!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3
拙政園在江蘇蘇州市婁門內。是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時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獻臣辭職回鄉,買下寺產,改建成宅園,并借用晉代潘岳《嗣居賦》中:“此亦拙者之力政也”的語意,取“拙政”二字為園名。1860~1863年曾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部分。1954年對外開放。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筑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墻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并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主體建筑遠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云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這一水灣口之兩側。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筑,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臨水并面向遠香堂,從建筑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此園以水為主,水面的占五分之三,建筑群多臨水,保持了明代清逸古樸的造園風格,是我國江南園林的代表作品。1997年12月4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4
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名園”之一。1961年3月4日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屬于園林方面的有四處:拙政園、頤和園、避暑山莊、留園。其中兩處在北方,是我國皇家園林的代表作品;兩處在蘇州,是我國私家園林的代表作品。
拙政園之所以有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拙政園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設計、建筑造型、書畫雕塑、花木園藝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另一個原因是,拙政園曾為許多在歷史舞臺上叱咤風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動場所。其中,有江南文豪錢牧齋和愛妾柳如是;有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有清初海寧籍弘文院大學士、禮部尚書陳之遴;有平西王吳三桂的女兒、女婿;有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有江蘇巡撫李鴻章和張之萬。辛亥革命后江蘇都督程德全通告全省,在園內召開江蘇臨時省議會;抗戰勝利后,愛國詩人柳亞子在園內辦過“社會教育學院”。相傳,康熙年間,《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擔任蘇州織造,織造衙門設在葑門,而家眷住在拙政園內。曹寅升遷江寧織造時,推薦內弟李煦接替,家眷住在園內達二三十年之久。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高高的清水磚砌墻門的正門上方有磚雕貼金的門額“拙政園”三個字。拙政園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獻臣(字敬止,號槐雨)因官場失意而還鄉,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古木參天。拙政園的園名是據西晉潘岳的《閑居賦》中“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縮寫而成的。根據蘇州市園林管理局提供的資料,王獻臣于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中進士,升為御史,但仕途不順利,曾兩次被東廠緝事誣陷,動過刑,下過獄,被貶為廣東驛丞,后任永嘉知縣,罷官后居家,心里的痛楚無法言表。他對文征明講:“昔潘岳氏仕宦不達,故筑室種樹,灌國鬻蔬,曰:’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吾僅以一郡倘倅退林下,其為政殆有拙于岳者,園所以識也!币馑际钦f,我之所以要起“拙政園”這個名字,就是要像潘岳一樣隱退于林泉之下,要像陶淵明一樣守拙歸田園。這個園名,反映了王獻臣當時那種既無可奈何,又想自我解嘲的復雜心態。
經過拙政園的墻門和“通幽”“入勝”腰門,我們就來到了拙政園的東部。東部花園的南部有一座三開間的堂屋,名為“蘭雪堂”!疤m雪”兩字出自李白“春風灑蘭雪”之句,象征著主人瀟灑如春風,潔凈如蘭雪的高尚情操。中間屏門上有一幅漆雕畫,是拙政園的全景圖。從圖上看,拙政園為三個部分:東部,曾取名為“歸田園居”,以田園風光為主;中部,也稱為“復園”,以池島假山取勝,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西部,也稱為“補園”,園內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風格明顯有別于東部和中部。從圖上看,拙政園沒有明顯的中軸線,沒有傳統的對稱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錯落有致,疏朗開闊,近乎自然,是蘇州諸多園林中布局最為成功的范例。
走出“蘭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叢和古樹,簇擁著一座巨大的石峰,狀如云朵,巋然兀立,西側有兩塊形狀怪異的湖石,兩石中間夾著一條羊腸小道。中間這座石峰叫做“綴云峰”,像一個巨大的屏風,擋住來賓們的視線,這種“開門見山”的造園手法,被稱作為“障景”,起著引人入勝的作用。許多人來到這里,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因為許多來賓都看過中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書中描寫的大觀園進門處的假山,同這座假山極為相似。
過了假山,來賓們看到的是拙政園的東部主要景色。明代崇禎年間,刑部侍郎王心一買下東部后,建造“歸田園居”。園內有山島、荷池、松岡、竹塢,好一派田園風光。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物,除了“蘭雪堂”外,還有“秫香館”、“天泉閣”、“芙蓉榭”等。
“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邊上的水榭。榭,是蘇州園林建筑中的一種類型,造型輕巧,建在水邊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木芙蓉是一種變色花,早晨朝霞初現時是淡紅色,中午陽光直射時變成紫紅色,傍晚夕陽西下時又變成粉紅色,甚為珍貴。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蓮花。毛澤東主席詩詞中“芙蓉國里盡朝暉”,指的是水芙蓉!败饺亻俊钡恼嬉怀睾苫,背后是一堵高墻,一邊開闊、一邊封閉的強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寧靜的氣氛。加拿大溫哥華“逸園”中的水榭,就參照了這個設計,前面是一泓池水,后面是一堵高墻,很有蘇州古典園林的味道。
如果您走到芙蓉榭的門前向西面看,可以見到這個水榭進門的門框上裝了一個雕花的圓光罩,透過這個圓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橋流水,猶如一幅鑲嵌在圓形鏡框里的油畫。如果您走過去再看看仔細,又可以發現這個水榭臨水的門框上裝了一個雕花的長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兩岸桃紅柳綠,把人引入了一種寧靜安謐、淳樸自然的境界中去。這是蘇州園林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園主想通過這種手法,把來賓們的視線集中到最佳角度,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天泉閣”,矗立在一片翠綠的草坪上,攢尖戧角,重檐八面,在藍天白云下顯得格外醒目。相傳,這里原來是元代大弘寺的遺址。筑園時,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閣”。這座建筑物,從外面看似乎是兩層,在里邊看卻只有一層。欣賞蘇州園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樓閣要仰視。如果您站在“天泉閣”的戧角下,凝視飄動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樓閣正在藍天中翱翔。這就是蘇州園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戧角的奧秘。這些戧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風外,主要是增加了動感和美感,成了蘇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秫香館”,顧名思義,就是觀賞稻麥飄香的地方。明代“歸田園居”的主人在園林內造有秫香樓,“樓可四望,每當夏秋之交,家田種秫,皆在望中!爆F在見到的“秫香館”,其主體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園時從東山搬遷而來,體型偏大,與原景略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角樟樹旁,有一處池島假山小品。這座湖石假山上頂著一塊大石頭,外形很像一只翻底待修的小木船。前面湖面開闊,四周灌木叢生,不遠處有幾株蘆葦,正像太湖邊上一個小小的港灣。古代蘇州園林的園主,有的是朝廷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有的是外放州縣,也曾經“安邦濟世”,勞碌了一陣子,因為種種原因卸任還鄉,在遠離京都的蘇州,他們找到了安靜的“港灣”。這里風俗清雅,物產豐富,既可以享盡清福,又可以避開政敵,成了達官貴人隱退后選擇的最佳地點。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他們對佛教的“空無學說”、道教的“出世思想”、儒家的“隱逸主張”特別欣賞,就以“避世、淡泊”為主題,營造山林野趣,想在獨立的小天地里實現自己的人格理想。正所謂,“扁舟一葉,浪跡天涯,人跡罕至,方為我家”。
當我們打開復廊里的黑漆大門,就來到了中部花園。來賓們站在倚虹軒旁,向西眺望時,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這里池面寬廣,景色秀麗。細心的朋友們還可以發現,在亭臺樓閣之旁,在小橋流水之上,在古樹花木之間,屹立著一座寶塔,給人以一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這一借景手法,運用得很成功,園主確實是費盡了心機。因為中部花園東西長,南北窄,有一種壓抑感,于是園主利用低洼的地勢鑿池疊山。用假山遮住兩邊的圍墻,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間,使人感到開闊而深遠。中部花園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狀各異,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每一個建筑物都是一個極佳的觀景點,而每一個建筑物也都是景點的重要組成部分。
拙政園的中部花園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景區。來賓們通過游覽三個各具特色的景區,游興可逐步達到高潮。
第一個景區,以池島假山為主,包括假山山堍的“梧竹的居”,假山山頂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等景點。池島假山,也稱為水陸假山,是中部的主體假山。這“一池三島”基本上是蘇州假山的傳統格局,其要領是:“池岸曲折,水繞山轉”。這座假山設計極佳,確實是“大手筆”,完全符合我國山水畫的傳統技法。從東面看,一山高過一山;從南面看,一山連接一山;從西面看,一山壓倒眾山。用繪畫術語來講,分別是“深遠山水”“平遠山水”“高遠山水”,表達的是宋代蘇東坡詩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們先來觀賞“梧竹幽居”!拔嘀裼木印保追Q“月到風來亭”,位于中部花園的最東面,同“倚虹亭”相鄰。“倚虹亭”是因為靠在形似長虹的復廊上而得名。“梧竹幽居”造型非常別致,四個大大的圓洞門使人馬上聯想起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您站在亭子里向外看,這四個圓洞門又恰似四個巨大的鏡框,鑲嵌著蘇州園林一年四季的風光。南面桃紅柳綠,西面嫩荷吐尖,北面梧桐秋雨,東面梅花怒放。亭內有“梧竹幽居”的楹額。
梧桐,是圣潔高昂的樹;翠竹,是剛柔忠義之物。正所謂:“家有梧桐樹,何愁鳳不至!眱膳杂幸桓睂β摚骸八枨屣L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甭肺叮毤毦捉,眼前似乎出現了兩幅山水圖畫:一幅是皓月當空,夜色朦朧,清風徐來,沁人肺腑;另一幅是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心動水動,心靜山靜。用心琢磨一下園主此時此刻的心境,大概同張大千講的“心似閑蛩無一事,細看貝葉立多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有的來賓讀過孔子《論語》,看了這副對聯,可能有另外一種心得?鬃又v:“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那么,是否可以講,這副對聯的上聯是用清風明月來描繪自然風光的無限美好,下聯是用樂山樂水來揭示旅游觀光對陶冶情操的作用。只有到了這個時候,來賓們才會逐步領悟到蘇州古典園林既要模擬自然山水之美景,以達到“悅耳悅目”的藝術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創造詩情畫意的韻味,以追求“悅心悅意”的心理感覺,再升華到“悅志悅神”的精神享受。如果您作會到了這種韻味,那么您就開始入門了。
當我們跨過九曲石板橋,沿著彎彎曲曲的山間小道緩步登山時,迎面見到的是“待霜”亭。“待霜”出自唐代蘇州刺史韋應物“書后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的詩句,字里行間透出了一股霜濃橘紅的山野氣息和泥土芳香。
當來賓們在第一景區游覽,游興到達高潮時,園主又及時將我們的注意力轉向了另一個角度,從山上移到了池塘。這就是中部花園的第二個景區。第二個景區是以荷花池水為中心,圍繞水面有“荷風四面”“香洲”“見山樓”“小飛虹”“小滄浪”“倚玉軒”“遠香堂”等景點。
湖中島上有“荷風四面亭”,這里四面環水,三面植柳,真是絕佳的風景點!昂娠L四面亭”上掛有一副對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廖廖幾筆,勾畫出了拙政園春夏秋冬的風景特色。其妙處還有,聯中蘊含著一、二、三、四的序數。這副對聯的上聯,仿照濟南大明湖“小滄浪”清代書法家鐵保所書的楹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副對聯的下聯,仿照唐代詩人李洞的詩句“看待詩人無別物,半潭秋水一房山”。內容略作改動,用在這里,恰到好處。
“香洲”同“荷風四面亭”隔水相望!跋阒蕖钡摹爸蕖蓖爸邸蓖,實際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稱為石舫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叢里徐徐而行。值得一提的是,“香洲”這艘石舫,集中了亭、臺、樓、閣、榭五種建筑種類。船頭為荷花臺,茶室為四方亭,船艙為面水榭,船樓為澄觀樓,船尾為野航閣。實際上,在蘇州諸多園林中,幾乎都建有石舫。從地理原因來講,蘇州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代大都以舟代步,家家臨河,處處通船,在花園里建石舫以應景。從建筑角度來講蘇州園林建筑的種類有亭臺樓閣,廳堂館齋,軒榭廊橋,再加上舫,可以使建筑物形狀多樣,多姿多彩。再從政治角度來講,石舫可以經常提醒人們“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園主想借此表白自己“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心跡。
經過九曲石橋,沿著游廊走,就來到了“見山樓”,古代叫做“藕香榭”!耙娚綐恰比姝h水,似乎蒼龍嬉水。“見山樓”是龍頭,爬山廊是龍身,云墻是龍尾,門洞是龍嘴,曲橋是龍須!耙娚綐恰鄙蠈佑畜粴ず秃洗,樓下用落地長窗,室內明式桌椅茶幾,梁上懸掛小方什景燈,完整地保留著那種古色古香的風貌。
從“見山樓”沿著游廊往南走,可以來到“小滄浪”!耙娚綐恰蔽挥诘诙皡^的北部,是主景區,視野開闊,“疏可走馬”。而“小滄浪”、“小飛虹”、“得真亭”這一帶是第二景區的南部,是次景區,空間窄小,“密不透風”!靶胬恕钡某龅涫恰冻o.漁父》,原話是“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纓,準備出仕輔助朝綱;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雙腳,決心隱退逍遙自在。
“小滄浪”是一座三開間的水閣,南窗北檻,兩面臨水,跨水而居,構成一個閑靜的水院。站在“小滄浪”前往北看,廊橋“小飛虹”倒映在水里,水波蕩漾,猶如彩虹。這里是觀賞水景的最佳去處。只見藕香榭前各路水源匯聚一池,似乎“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回去,其中一條支流彎彎曲曲,撲面而來,經過“小飛虹”,過“小滄浪”,有一種余味未盡的感覺。這樣的理水手法,符合蘇州古典園林關于“水面有聚有散,聚處以遼闊見長,散處以曲折取勝”的要領,可稱一絕。
拙政園中部花園的第三個景區是“枇杷園”!拌凌藞@”位于“遠香堂”的東南面,是拙政園中部花園里的園中園,因種有枇杷樹而得名!拌凌藞@”的園門設計得很巧妙。來賓們走到這里,見到前面一道云墻,兩面種有牡丹,正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了。真沒有料到,只要再往前走,就可以發現,黃石堆砌的假山遮住了旁邊的一個門洞。隨著人們一步一步走近,門洞就一點點擴大。到了門口,才發現門洞像一輪明月,鑲嵌在白色的云墻上。過門洞后再往前走,這輪明月又被這邊的湖石假山慢慢地遮住了?粗露撮T和牡丹花,不禁使人想到“閉月羞花”的典故。這個月洞門又像一個巨大的寶鏡,庭院里的景物似乎是院外景物的影子。園主巧妙地選擇了辟月洞門最佳位置,使“雪香云蔚亭”“月洞門”“嘉實亭”三點同處在一條視線上,并通過月洞門聯系前后佳景,從而組成一組對景。由此可見,蘇州古典園林在辟門開窗時,除考慮到出入和采光外,尤其注意擷取畫面,力求處處有景,景隨步移。
第三個景區是以庭院建筑為主,有“玲瓏館”“嘉實亭”“聽雨軒”和“海棠春塢”等。這些建筑物又把空間分割為三個小院。這種造景手法,稱為“隔景”,以便豐富園景,掩藏新景。三個小院,既隔又連,互相穿插,在空間處理和景物設置方面富有變化。每個庭院的天井,用肉眼看大小一般,但用腳步量一下卻發現相差甚大。原來“玲瓏館”前的云墻造得較矮,視野開闊就顯得大。“海棠春塢”尺寸比較小,但開了幾個漏窗,使天井顯得比較寬敞。
“聽雨軒”前的天井面積比較大,就開了一個小池塘,使天井大小適宜,園景豐富。當年,園主喜歡同家眷在這里,一邊品嘗蘇州的船點,一邊細聽那雨滴打在瓦楞片上、芭蕉葉上、碎石地上,發出“滴滴答答”“淅淅瀝瀝”“劈里啪啦”的聲音,陶醉在大自然的音樂創作之中。這里似乎是中部花園交響樂的第三樂章。第一樂章,可稱為“高山之顛”;第二樂章,可稱之為“滄海之濱”;第三樂章,可稱之為“天倫之樂”!凹螌嵧ぁ崩镉幸桓睂β摗按呵锒嗉讶;山水有清音”,用在這里,惟妙惟肖。
當來賓們從中部花園,穿過“別有洞天”的圓洞門后,就來到了西部花園。西部花園的主體建筑是“卅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這座建筑物是美化了的“鴛鴦廳”結構;外面看是一個屋頂,里邊是四個屋面;外面看是一個大廳,里邊分為兩個客廳;北面客廳是夏天納涼用的,南面客廳是冬天取暖用的。進門時,圓洞門上方有四個磚雕的篆體字“得少佳趣”。意思是說,進得門來,才能漸入佳境,稍得樂趣。這個大廳建于清代,精雕細刻,擺設考究,氣派非凡。北廳的楹額“卅六鴛鴦館”是清代狀元洪鈞墨寶,南廳的楹額“十八曼陀羅花館”,是清代狀元陸潤庠佳作。
“留聽閣”位于“卅六鴛鴦館”的西面,楹額由清代湖南巡撫吳大澄所書!傲袈犻w”出自唐代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傲袈犻w”南面飛罩是銀杏木立體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紋,構圖勻稱,手法精巧。隔扇裙板上刻有蟠螭(夔龍)圖案,據說是太平天國忠王府內的遺物,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倒影樓”位于“卅六鴛鴦館”的北面。之所以取名為“倒影樓”,是因為從前面的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幢樓閣的倒影。樓的下層,叫“拜文揖沈之齋”。用時髦的話來講,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石田先生紀念館”。文征明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有的資料說,他參與了拙政園的規劃設計。也有的資料說,他依照園景畫了31幅圖,各配以詩詞,并作了《王氏拙政園記》,使名園增輝。沈石田先生曾經是文征明先生繪畫方面的指導老師。他們對蘇州文化藝術的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倒影樓”中間屏門上雕刻有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無根竹圖,并配有詩詞,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倒影樓”前面有一條曲折婉蜒的水廊,地面貼著池面。池面上波光粼粼,地面上高低起伏,使人感到正踩在池面上隨水飄浮。水廊的西面有一組樓閣群,最近的是“與誰同坐軒”。軒,是形似車廂的建筑物,兩頭有門框而不上門,隨意進出;兩旁墻上開有窗口,以便觀景!芭c誰同坐?明月、清風、我!边@是蘇東坡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孤芳自賞的心情。園主借此表示自己的清高。仔細再看,“與誰同坐軒”,好像一把扇子,軒頂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頂恰似折扇的扇把,簡直連接得天衣無縫。
以拙政園為代表的蘇州園林,處處是充滿著詩情畫意的青山綠水,時時是洋溢著溫情脈脈的家庭氣氛,全園體現了淡泊明志的人生哲理,正是古人們苦苦追求的“人間天堂”。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相關文章:
蘇州拙政園的導游詞03-21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11-20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精選11-29
古城蘇州拙政園導游詞01-15
蘇州拙政園英語導游詞08-19
蘇州景點拙政園導游詞例文12-20
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推薦01-03
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導游詞12-16
蘇州園林拙政園導游詞精選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