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太谷白塔導游詞2篇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時常要開展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fā),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那么一遍條理清晰的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太谷白塔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太谷白塔導游詞1
仁壽白塔寺位于四川省XX縣富加鎮(zhèn)奮斗村。 白塔寺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白塔始建于清代乾隆五十四年(1790),通高14.15米,座寬5.6米,塔身為四面五重檐,底層采用石料,其余四層用佛像青磚砌成。底層開一門,門楣上一匾書刻“今古同心”四字,各層均三面開窗,塔均穹隆頂結構,全用各型預制佛像青磚拱砌。樓梯均一米寬的人行道沿壁螺旋狀四十余級可達頂部覽勝。
白塔寺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白塔始建于清代乾隆五十四年(1790),通高14.15米,座寬5.6米,塔身為四面五重檐,底層采用石料,其余四層用佛像青磚砌成。底層開一門,門楣上一匾書刻“今古同心”四字,各層均三面開窗,塔均穹隆頂結構,全用各型預制佛像青磚拱砌。樓梯均一米寬的人行道沿壁螺旋狀四十余級可達頂部覽勝。
據(jù)聞,歷史上的白塔寺一帶風水極好。西漢時期,白塔寺所在的涌泉山群山環(huán)繞宛如百鳳朝陽,山上濃蔭蔽日,山下景色宜人。左邊的飛龍山昂首蒼穹展翅欲飛,右邊的臥虎山雄踞丘野躍躍欲撲,在地理上構成了虎踞龍盤的格局。據(jù)XX縣志記載,白塔寺的石壁上確曾刻有隸書體的“虎踞龍盤”四個大字。
在20xx年11月XX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推薦材料中,對于白塔的歷史價值進行了這樣的`鑒定:白塔歷史悠久,用材料優(yōu)質,塔身堅固不易風化,具有歷史性、科學性、藝術性,保存完好,具有研究價值。
XX縣志記載:明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軍將領張獻忠兩次攻占XX縣,曾多次到白塔寺來活動。明末清初,清王朝開始清剿邊遠反清勢力,一隊清軍追趕一群反清義士到白塔寺時,竟神秘失蹤,當他們發(fā)現(xiàn)地宮洞口后欲強行進入搜尋,由于迷宮作用清軍有去無回,為首的將領在震怒之下填塞了所有的進出洞口。
太谷白塔導游詞2
白塔寺約建于元代初年。相傳,成吉思汗曾致書西藏黃教薩迦派法王,薩迦派法王即派當時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見成吉思汗。這位喇嘛走到蘭州時,不幸病故。大元帝國建立后,成吉思汗為了紀念這位喇嘛,在山顛修造白塔一座,以表懷念。
現(xiàn)在的白塔,并非元代所建,而為明代重修,據(jù)《重修白塔寺記晰載:"吾蘭之河山北,原有白塔古剎遺址,正統(tǒng)戊辰間,太監(jiān)劉公來鎮(zhèn)于此,暇覽其山,乃形盛之地,于是起梵宮,建僧居,永為金城之勝境。"由此可見,現(xiàn)存白塔寺,系明正統(tǒng)年間鎮(zhèn)守甘肅的太監(jiān)劉永成重建。
清康熙五十四年,甘肅巡撫綽奇補舊增新,擴為寺院,并以"慈恩"題寺額,但百姓仍呼之為白塔寺。明代所修白塔,七級八面,上有綠頂,下筑塔基,高約17米,為實心磚塔。每級每角均有翹起的磚刻小龍頭,下系風鈴,隨風飄蕩,聲清音脆。塔的外表堊飾如雪,故稱白塔。
白塔建成后,幾經(jīng)地震,毫無損傷,顯示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建筑之科學精巧,智慧之高超絕倫。
白塔寺院內(nèi),南有懸?guī)r閣樓,北有準提菩薩殿,東西兩側各有陪殿數(shù)間,陪殿各連小亭一座,四周建筑正好將白塔拱衛(wèi)于寺院中央,整個寺院居高臨下,頗為壯觀。
自明代以后,白塔山的寺廟殿宇逐漸增多,成為宗教勝地。在白塔寺西南一帶,陸續(xù)修建了三官殿、觀音洞、藥王殿、財神殿、金山寺、禹王廟等;在白塔寺的東南一帶,興建了三教道統(tǒng)詞、三皇殿、三星殿、羅漢殿、文昌宮、魁星閣等;在白塔寺的'南面,依山勢建有十王殿(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宗帝王、四殿五官王、王殿羅天子、六殿卡成王、七殿秦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三、十殿轉輪王)。這些寺廟依山勢而造,或居黃土層,或居巖崖邊,風格迥異,各具風采。可惜因年久失修,戰(zhàn)爭破壞,大部分傾圮頹廢,目前僅剩一殿。
在白塔山半山東側,有一三楹的高大牌樓,堪稱白塔山第一牌坊。牌坊陽面題額"鳳林香裊",陰面題額"秀英三臺",為清乾隆五十六年皋蘭舉人李存中所題寫。其意是:低頭俯視,山腳寺廟青煙鐐繞升騰,香氣彌漫;抬頭仰觀,白塔熠熠生輝。與皋蘭山三臺閣相映成趣。寥寥八字,俯察仰觀,前呼后應,道出了這座牌坊承上啟下的微妙,實為一絕。
【太谷白塔導游詞】相關文章:
白塔山導游詞12-24
太谷的特產(chǎn)是什么08-10
太谷縣職業(yè)中學校08-07
埃及導游詞_導游詞11-08
香港的導游詞-香港導游詞07-25
頤和園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貴陽的導游詞-貴州導游詞01-01
華山經(jīng)典導游詞-陜西導游詞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