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武侯祠導游詞

        時間:2021-09-28 19:18:42 導游詞 我要投稿

        武侯祠導游詞(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導游,往往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武侯祠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武侯祠導游詞(精選15篇)

        武侯祠導游詞1

          各位朋友,早上好!現在,我就帶大家去游覽位于南陽市西郊臥龍崗上的武侯詞。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草廬,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于南陽”時留下的故址,當年劉皇叔三顧之處,也是歷代人們瞻仰和祭把諸葛亮的地方。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漢末山東瑯琊陽都(今山東沂水縣南)人。他幼年喪父,后隨叔父諸葛玄投奔荊州牧劉表。諸葛玄去世后,諸葛亮便帶著弟弟諸葛均在南陽臥龍崗結廬躬耕,過著“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廣交天下名士,滿腹經綸,腹藏良謀,隱居求志,寧靜致遠。當時的大名士龐德公把他比為一條待時騰飛的“臥龍”。漢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關羽、張飛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自此,二十七歲的諸葛亮離開了躬耕十載的臥龍崗,參加了劉備的政治集團,后官拜蜀漢丞相,爵封武鄉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歷代諸葛亮祠廟均稱為“武侯祠”。

          據清康熙《龍崗志》記載,武侯祠始建于魏晉后期,經歷代的不斷修繕和增建,形成了現在的規模,今天我們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200余畝,殿房150多間,檢聯70多副,碑刻300余塊,是我國紀念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基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風格,其木構建筑多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崗而建,南濱白河,北障紫山,地勢開闊,勢如臥龍。院內叢竹視諷,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優美的自然風光與膾炙人口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

          好了,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武侯祠的人口,大家看這座“千古人龍”石坊,高9米,面闊13。5米,三門四柱,遍體布滿雕飾!扒Ч湃她垺钡囊馑际侵钢T葛亮是人中之龍,隱喻臥龍崗是藏龍臥虎之地。大家看這第二道坊為“三顧坊”,清道光年間所立,兩面刻有“漢昭烈皇帝三顧處”和“真神人”,是為了紀念劉備三顧納賢而立!笆繛橹赫咚馈保怯捎趧溥@誠懇的三顧,才使得諸葛亮離開了隱居十年的臥龍崗,輔佐劉備,戎馬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劉備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業,諸葛亮因而功高蓋世,萬古流芳。劉備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方面是實實在在,沒有停留在口頭上,這個優點可真的值得我們當今的一些領導學習呀!“真神人”三個字,出自蘇軾《武候廟記》頌揚諸葛亮的一段話“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贝蠹铱词槐边叺呐P龍潭,那些邊有三棵古楸樹,相傳是當年劉、美、張三顧時系馬的樹,現在還存在的那一棵,大家猜一猜,1700多年前,樹上拴的是誰的馬呢?

          穿過三顧坊,走過仙人橋,這條甫道直通山門。山門為武侯祠正門,古樸端莊,正中券門額上石匾鐫刻的“武侯祠”三個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題。過了山門,即進入武侯祠的第一進院落,庭院寬敞,古柏蔽日,青磚墁地,古樸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遺才”石坊與大拜殿相對應。這里是贊揚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與三代的賢人伊尹、呂尚、傅說等相比。我們轉過來再看“韜略宗師”四個大字,韜略原指中國古代兵書《六韜》和《三略》,后世用來指用兵的謀略,這里也是贊揚諸葛亮的文韜武略的。

          各位團友,這就是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體建筑。大拜殿正門懸掛著清道光三年(1823年)南陽知府廖文錦行書“隱居求志”匾額,殿內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他綸巾羽扇,風度莊嚴,正是東漢末年隱居儒士的典型裝束。左邊是他的長子諸葛瞻,右邊是長孫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掛滿了歷代名人騷客的對聯和匾額,這些碑額和對聯無不充滿世人對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請看這副:“呂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繼以宛瑯琊得主有常經論不煥,齊鮑叔鄭子皮圣門所許也合之徐元直見賢能舉豪杰奮興”。這副對聯歌頌了呂尚、伊尹、管仲、諸葛亮這些能夠幫助帝王力挽狂瀾治國安邦的政治家,又贊頌了像鮑叔牙、鄭子皮、徐元直這些舉薦有才之士的伯樂,寓意深刻,給人以啟迪。

          請看這副:“立品于莘野渭濱之間表讀出師兩朝勛業驚司馬,結廬在紫峰白水以側曲吟梁父千載風云起臥龍。”這里,品指的是等級、品位。

          莘野渭濱,代指隱居時的伊尹、呂尚。兩朝指的是先主劉備,后主劉禪。驚司馬指的是諸葛亮死后用木像就使得司馬懿喪膽落魄。下聯中紫峰白水指的是南陽市郊的紫山和白河,曲吟梁父,即吟詠《梁父吟》,《梁父吟》寫的是齊相曼嬰以二桃殺三士的故事,相傳為諸葛亮所作。這副對聯充分贊頌了諸葛亮的高風亮節和豐功偉績。他當年躬耕隱居,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完全可與前賢伊尹、呂尚出仕前的高尚行為相比美;他把茅廬建在紫山腳下,白河之濱,自比管仲、樂毅,人比為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子房,正恰似臥虎藏龍;他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廬對”縱論天下風云,戰略決策成竹在胸,顯示了他的政治遠見和曠世奇才;他的前后《出師表》是多么的壯懷激烈,感人淚下!他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嘔心瀝血,輔佐兩代君主建立了蜀漢偉業。

          試想正是有了劉、關、張到此地三顧茅廬,才有了諸葛亮的出仕,也才有了波瀾壯闊、多姿多彩的三國戰爭風云歷史。盡管歷經千百年來的風雨變幻,世事滄桑,但諸葛大名垂宇宙,三國佳話天下揚,諸葛亮留下來的政治、軍事、治國方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諸葛亮的不朽英名,永遠值得人們懷念。此時此刻,站在武侯祠里,緬懷孔明一生偉業,怎不使我們神游往古,浮想聯翩?想當初諸葛亮隱居南陽臥龍崗頭,苦讀史書,放眼天下,立下雄心大志,關心社會民生,在這里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一旦時來運轉,皇叔三顧,草廬一對,臥龍騰飛,火燒博望,天下三分,奈何蜀漢末年,攤上個扶不起的阿斗,又加上國力不濟,諸葛亮雖壯心不已,為統一中原,六出祁山,但孤掌難鳴,更可嘆積勞成疾,5丈原病死在軍旅之中。后人思之,無不扼腕感慨。正像杜甫的《蜀相》的詩中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

        武侯祠導游詞2

          勉縣的定軍山,拜謁一位“中華智多星”,他就是諸葛亮。三國時期,魏蜀相爭。漢中成為曹操進攻劉備、魏滅蜀并吳的軍事目標,也是劉備北伐曹魏的軍事基地。諸葛亮在漢中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為輔佐劉備滅曹復漢,他在漢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于漢中勉縣定軍山下。武侯墓修于公元234年,它的特點之一是墓區內有兩座墓穴,均稱是真的。位于寢殿之后的武侯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35年。位于半山腰的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無定論。武侯墓的第二個特點是墓后種有世上少有的結子桂花樹,人稱“護墓雙桂”。武侯墓的第三個特點是帶有很強的政治意義。定軍山,是蜀國北大門漢中的門戶,號稱“陜南十二連山一顆珠”。諸葛亮遺囑葬于此處,防止北方的強敵。正所謂“生為興劉尊漢室,死猶護蜀葬軍山”。下面我把諸葛亮的生平給大家做一個簡單介紹。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東漢末年,天下軍閥割據,諸葛亮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囊陽),被稱為“臥龍先生”。劉備為了統一漢室天下,三顧茅廬,已成千古佳話。年方27歲的諸葛亮宏圖在胸,他分析了當時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劉備抗衡的曹操、孫權的勢力,一席話便劉備茅塞頓開?酌魑闯雒⿵],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劉備臨終的一句叮囑,一份寄托,便有了諸葛亮一句經典話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負荷運轉,他的生命也隨著他的誓言隨風而去了!我們現在就來到了武侯墓。大家會問,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為諸葛亮輔佐劉備創建了蜀國,官至丞相,被封為“武鄉侯”,死后劉禪溢封“忠武侯”,所以,人們就稱他的墳冢為“武侯墓”。

        武侯祠導游詞3

          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東漢末年,天下軍閥割據,諸葛亮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囊陽),被稱為“臥龍先生”。劉備為了統一漢室天下,三顧茅廬,已成千古佳話。年方27歲的諸葛亮宏圖在胸,他分析了當時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劉備抗衡的曹操、孫權的勢力,一席話便劉備茅塞頓開?酌魑闯雒⿵],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劉備臨終的一句叮囑,一份寄托,便有了諸葛亮一句經典話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負荷運轉,他的生命也隨著他的誓言隨風而去了!我們現在就來到了武侯墓。大家會問,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為諸葛亮輔佐劉備創建了蜀國,官至丞相,被封為“武鄉侯”,死后劉禪溢封“忠武侯”,所以,人們就稱他的墳冢為“武侯墓”,F在的武侯墓區,總占地面積片萬平方米,明清遺留下來的古建筑70余間。進入陵園大門,便可以看到山門內側的兩幅壁畫,分別是“三顧茅廬”和“諸葛亮臨終托付遺言”時的場景,栩栩如生的畫面展現了諸葛亮一生的政治軍事生涯。經過拜殿,我們就來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額上書“功蓋三分”四個大字。請大家跟我走進這座雄偉寬敞、莊嚴肅穆的大殿。

        武侯祠導游詞4

          各位游客們那里是諸葛亮殿。殿的門楣楹柱上掛滿了前人留下的`匾聯。其中最有名的是懸掛在諸葛亮殿正中的一聯,即“能功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之后治蜀要深思”。聯文是清末云南劍川人趙藩撰書。

          上聯說,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戰術,如南征時對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以此稱贊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戰的軍事家。

          下聯稱頌諸葛亮能審時度勢,制定出寬嚴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之后治理四川的人從中汲取教益。這幅對聯對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觀的評價,提出“攻心”和“審勢”兩個很有啟發性的問題,是武侯祠匾聯中的上品,也是我國名聯之一。

          諸葛亮殿內,供奉著諸葛亮和他的兒子、孫子的貼金泥塑像。諸葛亮像在正中的龕臺上,他羽扇綸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憂國憂民,深謀遠慮的神采,顯示出一代儒相的風儀。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東沂南人,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年輕時隱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學,胸懷大志,得“臥龍”的美稱。經劉備三顧之請,出山鋪佐劉備,建立蜀漢;劉備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輔佐其子劉禪,執掌朝政,治蜀達20多年;他施行教化,嚴明賞罰,選賢任能,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貞、勤勉、廉潔和才智,換來了蜀地的安定和繁榮。史學家陳壽評論說,當時的蜀國,政治清明,民風淳正,田野開辟,倉廩充實,到處是升平景象。由于過度辛勞,他54歲時,病逝于北伐前線五丈原軍中,埋葬在陜西勉縣定軍山下,墳墓至今尚存。

          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愛民和有益于社會進步的好事,他死后,人們十分懷念他,對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十分敬重。于是,人們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來紀念他,還把他作為忠臣賢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在蜀漢面臨存亡之時,率部與魏軍在綿竹決戰,終因寡不敵眾,為國捐軀。

          諸葛亮殿內陳列有一面銅鼓,是公元五、六世紀時的文物。銅鼓,原是西南少數民族古代的炊具,從考古發現來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之后銅鼓逐漸演變成一種樂器、禮器,在集會、慶典時使用,也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征。相傳諸葛亮南征時,曾使用過這種銅鼓,白天用來煮飯,晚上當鼓,用來報警,一物多用。因此,又稱為諸葛鼓。

          在殿外的兩側廂房內,陳列著木刻詩文。西廂有毛澤東、董必武、張愛萍、方毅、周谷成、楚圖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寶共12幅,東廂為木刻的《隆中對》和《出師表》。

          三義廟:

          出諸葛亮殿往后,就是三義廟。三義廟因祭祀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而得名。廟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原有四進五殿,規模宏大,F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義廟本在市區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設的需要,1997年遷建于此。遷建工程嚴格按照國家文物法規,將原建筑構件編號拆下,運至新址按編號搭建,恢復原貌。

          恢復重建的三義廟巍峨聳立,其建筑形制與劉備殿一致。屋頂為單檐硬山式,青色簡瓦覆蓋其上,結構為木石結構,抬梁式木構架,立柱及柱礎均為石質。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圓形立柱,柱徑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對聯12副,聯文描金。正殿恢復了劉、關、張的泥塑坐像,廊房兩壁新增加十幅三國故事線描石刻畫。畫稿取自明代《三國演義》版本。這些畫的資料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張飛鞭打督郵、劉備招親、關公刮骨療毒等。

          劉備墓:

          出三義廟西行,過小橋,經桂荷樓、琴亭,進入翠竹簇擁的紅墻夾道。夾道盡處,是劉備墓。劉備墓土冢高12米,墓上綠蔭覆蓋。有一道180米長的磚墻環護著陵墓,墓前有碑和寢殿。

          劉備伐吳失敗后,退駐白帝城,于公元220xx年四月病逝。五月,諸葛亮扶靈樞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稱“惠陵”;萘晔且蛔蚱藓显崮。同時下葬的還有后主劉禪的母親甘夫人。20xx年后,劉備的另一位夫人吳夫人穆皇后去世,也葬于此。此墓距今1700多年,沒有發現被盜,墓中狀況不詳。

          在唐代段成式所作的《酉陽雜俎》中曾記載了這么一則故事:一伙盜墓賊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打洞進入劉備惠陵,當他們進入墓室后,看見里面燈火輝煌,劉備正與一人下棋,十名武士侍立一側。賊人嚇得魂不附體,紛紛下跪求饒,劉備揮手示意衛士賜予玉帶和瓊漿。他們喝了瓊漿,系上玉帶,驚慌爬出洞來,回頭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帶變成了大蛇,纏住了腰,瓊漿變成膠粘住了嘴巴。據說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動劉備墓了。

          出劉備墓照壁,就來到新建的“三國文化陳列”展區。該展區由展廳和外環境兩部分組成。外環境神獸天祿、辟邪、漢宮殘柱、兵爭社稷、殘壁石刻明楊慎《臨江仙》、石刻序言等組成。展廳內分五個展區,分別是戰爭風云、農桑一瞥、民俗采風、藝林擷英、流風遺韻等。共展出文物、資料、圖片數百件。資料豐富多彩,藝術手法形象直觀,集知識性、觀賞性為一體,很值得細觀。

        武侯祠導游詞5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們游覽的是武侯祠。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門武侯大街231號。今天我們的游覽路線是:大門、三絕碑、二門、劉備殿、文臣武將廊、諸葛亮殿以及劉備陵園。從北門出,全程大約3個小時。下午5點辦在北門集合登車。請大家記住喲。在游覽之前我先給大家講講幾點注意事項:第一請大家在游覽的時候注意安全、愛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第二,請大家記住我的電話號碼,車牌號川。大家記住了嗎?

          武侯祠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陵寢。一千多年來幾經毀損,屢有變遷。武侯祠(指諸葛亮的專祠)建于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并入了漢昭烈廟,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F存祠廟的主體建筑1672年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圣地之美譽。中國總設計師鄧小平曾說:武侯祠名聲大,看的人多。可以說武侯祠已經成了成都的一處標志性景點了吧。朋友們,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就是諸葛亮殿了。殿內供奉著諸葛亮和他兒子、孫子的貼金泥塑像。大家請看,在正中龕臺上就是諸葛亮的塑像啦,他羽扇綸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憂國憂民,深謀遠慮的神采,顯示出一代儒相的風儀。諸葛亮在我國古代政治家中可說是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在《三國志》、《晉書》等史志類作品中,對他的政治、軍事才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在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中,他更是被塑造成一個有著經天緯地的智慧,矢志不逾的精神,全智全能的幾乎完美無缺的人物形象。到底諸葛亮有多完美都有智慧呢?請讓我為大家一一分析。

          首先,他是杰出的政治家。諸葛亮大小事并抓,躬自校簿書,流汗竟日,不但承擔了全國軍政大計的決策和推動,并親自監督興修水利、橋梁、道路,驛舍等工程,組織養蠶、織錦、煮鹽、冶鐵、鑄錢等重要事業,實施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獎勵農桑,與民生息等正確政策,使蜀漢逐漸恢復了元氣。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安定了后方。使蜀漢漸漸開創了一個物資豐富,人口興盛的有所作為的局面。

          然后,他是傳神的軍事家。以決定劉備集團命運和三分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戰為例,諸葛亮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關鍵的人物。孫劉聯盟的建立,由他一手促成;孫權抗曹的決心,由他使之堅定;周瑜導演的群英會、蔣干盜書,黃蓋的苦肉計、詐降計,被他一眼看穿;他與周瑜共同商定戰役的關鍵決策火攻計;且又能借來實行火攻的決定性的東風?梢哉f,孫劉聯盟在奪取勝利的道路上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他的智慧;如果沒有他,盟軍要想打敗曹操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他是偉大的發明家。諸葛亮重視裝備的革新和戰術的改進,創制了可巧運糧草的木牛流馬和神秘的八陣圖,造射殺力極強的連弩,還發明了神奇的孔明燈。

          以孔明燈為例,這是諸葛亮北伐被司馬懿困于平陽時所發明的一種用來向救兵傳遞信

          息的空飄燈,也是熱氣球的起源。在科技不發達的三國時代,諸葛亮仍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熱氣球空飄這個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實的臥龍!稱他為智慧的化身實不為過。

          好了,各位游客,咱們已經了解了諸葛亮了,那劉備的陵墓又是怎樣呢?就讓我們帶著懸念去下一個景點劉備陵墓看看吧。

          謝謝!我的講解完畢

        武侯祠導游詞6

          現在的武侯墓區,總占地面積片萬平方米,明清遺留下來的古建筑70余間。進入陵園大門,便可以看到山門內側的兩幅壁畫,分別是“三顧茅廬”和“諸葛亮臨終托付遺言”時的場景,栩栩如生的畫面展現了諸葛亮一生的政治軍事生涯。經過拜殿,我們就來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額上書“功蓋三分”四個大字。請大家跟我走進這座雄偉寬敞、莊嚴肅穆的大殿。殿內正中神拿上端坐的便是集忠誠和智慧于一體的諸葛武侯,他左手持《六稻》書卷,右手按膝,羽扇綸巾,氣定神閑,伊然一副“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神態。兩書童侍立左右,一持寶劍,一棒印緩,拿下關興、張苞各持令箭、鋼鞭衛護兩側。威武雄壯、生動逼真的塑像,再現了當年的場景。武侯坐像后,還繪有屏風式壁畫四幅,內容都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例如:定軍山下老黃忠刀劈夏侯淵;諸葛亮三氣周喻等。這些短小精悍的畫面,突現了當年歷史歲月里最為精彩的瞬間。大殿后這一形如“覆斗”的墳冢,就是諸葛武侯的長眠之所,家高5—6米,方圓60米,今人在四周砌八卦花墻,刻有很多的三國故事,以紀念這段歷史。墓向頭西腳東,暗示著“永懷西蜀,不忘北伐,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鳳愿,這也是孔明遺表中提出的,由費祎,呈奏后主:“丞相臨終;命葬于定軍山,不用墻垣磚石,亦不用一切祭物”,后主從之;擇吉日,親自送靈樞至定軍山安葬。墓家選在定軍山下,除了北伐曹魏八年之久而不忘統一大業外,更有喻意的是這獨特的地理環境也是吸引著諸葛亮的又一根據。他一生研練著周易八卦,死后為自己算一清靜之所也是情理之中。當您登上定軍山,領略諸葛墓冢,只見九條山岡如巨龍騰伏,從四周翻滾而來匯聚于武侯墓,猶如壘起的屏障降服在周圍,故有“九龍捧圣”之美譽。凡來拜謁者,無不興嘆于此。在廟院之內,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古樸、通天的古柏,柏樹向來是“壽與天齊”的通靈、吉祥之物,而在諸葛墳冢一周分散著當時種植的翠柏54株,象征著孔明的在生之年。這就是人們所稱的“護墓雙桂”。高30米以上,直徑1米以上,枝千四伸,猶如車蓋般遮護著墓冢。北京林學院

        武侯祠導游詞7

          途中: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從酒店出發,經過短短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的車現在已經行駛在通祠路上了,距離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武侯祠還有大約5分鐘。

          剛剛我們經過的那條河就是成都的母親河——府南河了。府南河是府河和南河的合稱,府河進入成都市區后繞城北、東而流,南河繞城西、南而流在合江亭處匯合。匯合后稱府南河。它的前身是成都地區古老的自然河道。先秦蜀郡太守李冰治水時,將其疏浚治理,成為岷江水系在成都城下的主要河流,是都江堰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當時叫郫江和檢江,這就是《史記》中所說的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郫江和檢江,就是今天府河和南河的前身。

          而李冰時代的二江都從城南流過的格局,到唐代有了很大的變化。唐末時期,為防備吐蕃和南詔的侵犯,西川節度使高駢決定將城墻的范圍擴大。為便于守城,他又決定將原來的郫江改道,讓郫江從西北角直接向西流再轉向南流,到合江亭地區與檢江匯合。這樣,成都的北面和東面有郫江,南面有檢江,三面都有了大江。西面則利用原來郫江的故道,使成都城外四面都有流水,形成天然的護城河。

          從此之后,成都的二江也就從“雙過郡下”變成了“二江抱城”,繞城三面。這種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

          府南河是成都文化的搖籃,成都城市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離不開它的滋潤和哺育,故成都人又深情的稱她為母親河!度A陽國志.蜀志》這樣記述成都:“山林澤漁,園囿瓜果,百谷蕃廡,四節代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唐代詩人陳子昂在其《諫雅洲討生羌書》中稱“蜀為西南—都會,國家之寶庫,天下珍貨,具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順江而下,可以兼濟中國”。李白的:“濯錦清江萬里流,云帆龍舸下揚州”。杜甫的“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句,即是當時成都府南河的真實寫照。意大利威尼斯探險家馬可波羅則在他的《馬可波羅游記.成都府》中如是寫道:“有一大川,經此大城,川中多魚,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眾,未聞未見者,必不信其有之也。

          商人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世界之人無有能想象其甚者”。

          可是這條母親河也曾受到過嚴重的污染和破壞,有一首打油詩是這樣寫的:"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質變壞,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十年代洗馬桶蓋。"府南河地區也一度成為成都最貧瘠的地區。不過經過政府整合工程之后呢,現在我們面前的府南河又是一座美麗的水上公園了。所以如今的府南河也有了另外一個美麗的名字,叫錦江。

          好了,朋友們,我們這一路說說看看,馬上就要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武侯祠了。請大家稍作休息,我們一會兒再一起游覽君臣合祀的武侯祠。

          景點:

          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諸葛亮殿。殿的門楣楹柱上掛滿了前人留下的匾聯。其中最有名的是懸掛在諸葛亮殿正中的一聯,即“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聯文是清末云南劍川人趙藩撰書。

          上聯說,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戰術,如南征時對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以此稱贊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戰的軍事家。

          下聯稱頌諸葛亮能審時度勢,制定出寬嚴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來治理四川的人從中汲取教益。這幅對聯對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觀的評價,提出“攻心”和“審勢”兩個很有啟發性的問題,是武侯祠匾聯中的上品,也是我國名聯之一。

          諸葛亮殿內,供奉著諸葛亮和他的兒子、孫子的貼金泥塑像。諸葛亮像在正中的龕臺上,他羽扇綸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憂國憂民,深謀遠慮的神采,顯示出一代儒相的風儀。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東沂南人,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年輕時隱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學,胸懷大志,得“臥龍”的美稱。經劉備三顧之請,出山鋪佐劉備,創建蜀漢;劉備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輔佐其子劉禪,執掌朝政,治蜀達20多年;他施行教化,嚴明賞罰,選賢任能,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貞、勤勉、廉潔和才智,換來了蜀地的安定和繁榮。史學

          家陳壽評論說,當時的蜀國,政治清明,民風淳正,田野開辟,倉廩充實,到處是升平景象。由于過度辛勞,他54歲時,病逝于北伐前線五丈原軍中,埋葬在陜西勉縣定軍山下,墳墓至今尚存。

          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愛民和有益于社會進步的好事,他死后,人們十分懷念他,對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于是,人們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來紀念他,還把他作為忠臣賢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在蜀漢面臨存亡之時,率部與魏軍在綿竹決戰,終因寡不敵眾,為國捐軀。

          諸葛亮殿內陳列有一面銅鼓,是公元五、六世紀時的文物。銅鼓,原是西南少數民族古代的炊具,從考古發現來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后來銅鼓逐漸演變成一種樂器、禮器,在集會、慶典時使用,也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征。相傳諸葛亮南征時,曾使用過這種銅鼓,白天用來煮飯,晚上當鼓,用來報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稱為諸葛鼓。

          在殿外的兩側廂房內,陳列著木刻詩文。西廂有毛澤東、董必武、張愛萍、方毅、周谷成、楚圖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寶共12幅,東廂為木刻的《隆中對》和《出師表》。

          出劉備殿,穿過掛有“武侯祠”匾額的過廳,便到了諸葛亮殿。殿內正中有諸葛亮頭戴綸巾、手執羽扇的貼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銅鼓相傳是諸葛亮帶兵南征時制作,人稱“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圖案花紋,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您好!成都武侯祠內古建中的屋頂建筑符號以靜遠堂(諸葛亮殿)最具有代表性,根據現有資料看,其時代為清道光年間初塑,民國早期重塑,在內容上是典型的儒、釋、道三家合一。

          中坐者為笑口彌勒,彌勒左手邊還有一小橋,從其造型看,可能是傳說中的“奈何橋”;

          彌勒東邊為道教人物赤松子,赤松子是道教中的雨神,能化為一條赤龍,故造像頭上仍有兩角;他左手執盂,內盛一龍,右手執瓶若散水狀。

          彌勒的西邊是陳天君。陳天君也是雨神,與雷公江天君、電母秀天君、風伯方天君同為明清時期流傳很廣的“天君”。陳天君左手執瓶,右手執圓形閃電盤。

          這一組塑像的主要功能為防火辟邪。

          在靜遠堂屋頂南脊兩邊,還分別有鐵拐李和漢鐘離的造型。

        武侯祠導游詞8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0xx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名“漢昭烈廟”。后來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漢昭烈廟。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三國蜀漢遺跡博物館。成都武侯祠是國內眾多武侯祠中唯一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紀念諸葛亮名勝中最負盛名的一處。 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除成都武侯祠外,還有陜西勉縣武侯祠、南陽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慶奉節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肅禮縣祁山武侯祠等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三國時代是其中很短暫但卻很精彩的一段,從東漢黃巾農民起義算至三家歸晉(公元184年—280年),前后將近一百年時間。

          三國時代的得名,是因當時神州大地上并存著三個地方政權,這三個政權分別是曹操和他的兒子曹怌建立的魏國,占據黃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建都洛陽,孫權建立的吳國,占據長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劉備建立的蜀國,占據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建都成都。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古代歷史中曾經出現過多次的大分裂,大動蕩,最后又重歸統一的局面,三國時期,只不過也是一次而已。

          在三國鼎立、群雄割據的年代,四川曾經是蜀漢政權的割據地。雖然四川地處西南,而且勢單力薄,但是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一大批忠良之士,為了漢室一統天下,他們爭東吳、扶南夷、出師北伐、英勇奮戰,從而演繹出了一幕幕悲壯的歷史,留下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讓我們后人千古傳頌。于是,人們就修開始修廟建祠,或者是保留古戰場。從而構成了眾多的三國歷史名勝古跡。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武侯祠,便是眾多的三國古跡中久負盛名的一處古跡。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死后被封為忠武侯,后人便尊稱他為武侯。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大街,廟宇坐北朝南。武侯祠始建于何時,已經沒有資料可考了,但從杜甫的詩《蜀相》中的描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來推斷的話,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經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時期這里分別有武侯祠和劉備廟,明代初年,祠廟合并為一,明代末年,祠廟毀于戰亂。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在清代康熙十一年的時候,在舊址上修建起來的。占地面積達到了3.7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侯祠導游詞9

        各位游客:

          剛才我們游覽了武侯祠中的劉備殿以及文臣武將廊,現在我們來到了諸葛亮殿,這里才是真正紀念諸葛亮丞相的武侯祠。

          請大家注意,現在我們要下一級臺階。為什么要下這級臺階呢?原來這是古代君尊臣卑觀念的體現。武侯祠是君臣合廟,劉備廟在前,諸葛亮武侯祠在后,于禮制不合,所以人們在建造武侯祠時,就有意將諸葛亮殿建低一個臺階,以突出劉備作為一國之君的崇高地位。

          現在我們將穿過過廳。請注意過廳兩側懸掛的匾額、對聯和繪畫,它們大多出自董必武、郭沫若、徐悲鴻、沙孟海、張愛萍等名人名家之手。

          請看這副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這就是聞名全國的攻心對,也是武侯祠對聯中的精品。我們知道,自古以來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如何才能治理好四川呢?攻心和審勢就是最好的答案。

          對聯的作者是清末云南劍川縣人趙藩。上聯是說諸葛亮出兵平定南中叛亂時,采用馬謖建議,實行攻心戰術,對夷帥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從此不再反叛。稱贊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的人,而不是好戰的軍事家。下聯稱贊諸葛亮能審時度勢,制定出寬嚴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醒后人從中吸取教益。這副對聯對諸葛亮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觀的評價,提出了攻心和審勢兩個很有啟發性的問題,是古代治國方略的精髓所在。

          現在請大家隨我進入諸葛亮殿。請看,坐在龕臺正中的塑像就是被譽為智慧化身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他頭戴綸(guan)巾,身披金袍(古稱鶴氅),手執羽扇,凝目沉思,一副憂國憂民、深謀遠慮的神采,顯示出一代儒相的風儀。

          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瑯琊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諸葛亮年輕時隱居于荊州襄陽(今襄樊)隆中,因胸懷大志,刻苦好學,才智出眾,得到臥龍的美稱。

          公元207年劉備在荊州訪賢,劉備三顧茅廬,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為劉備分析天下形勢,制定了一條占有荊(今湖北)、益(今四川)二州,東聯孫權,北抗曹魏的國策,史稱隆中對。三顧茅廬后,諸葛亮被劉備拜為軍師,從此跟隨劉備,取得了赤壁之戰、奪取益州等戰役的勝利。蜀國創建后,被任命為丞相。劉備死后,在奉節白帝城受托孤重任,輔助后主劉禪,執掌了蜀漢朝政。

          諸葛亮治蜀達20多年,主要政績有:以法治蜀;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公元234年,諸葛亮由于長期勞累,不幸早逝于北伐前線的武功五丈原,死的時候才54歲,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一生做了大量有益于社會進步和勤政愛民的好事。他死后,人們十分懷念他,尤其敬重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把他作為忠臣賢相的典范和智慧的化身加以崇拜,修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來紀念他。

          請看諸葛亮兩邊的塑像,左邊的是諸葛亮兒子諸葛瞻,右邊是孫子諸葛尚。他們在公元263年曹魏滅蜀時,率部與魏軍奮戰,終因寡不敵眾,在綿竹陣亡。諸葛亮子孫三代,人稱三世忠貞。

          請大家看殿內陳列的這面銅鼓。相傳諸葛亮南征時曾使用過這種銅鼓,所以它又被稱為諸葛鼓。

          各位游客,諸葛亮殿兩側廂房內,是諸葛亮事跡陳列室,有大量反映諸葛亮事跡的圖片資料,請大家隨意參觀。十分鐘后我再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先主劉備的陵墓惠陵。

        武侯祠導游詞10

          大家好,相信大家對于三國著名人物諸葛亮都不會陌生吧,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一個紀念他的祠堂——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蜀國的丞相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封為武鄉侯,死后謚號武侯,所以后人便稱他為武侯?赡軙腥藛,武侯祠建于何時?恩,已經沒有資料可考,但從杜甫《蜀相》中描寫的“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來判斷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有武侯祠。而在唐宋時代,這里分別有武侯祠和劉備廟。明代初年,祠廟合并為一體。明末,祠廟毀于戰亂,現在大家要是去成都的話,看到的是清代在舊址上重建的。

          大門上懸掛著“漢昭烈廟”的橫匾!皾h”,是劉備政權的稱號,史稱“蜀漢”。“昭烈”是劉備死后的謚號。匾額說明,這里是祭祀蜀國皇帝劉備的廟宇,既然如此,人們為什么又叫它為武侯祠呢?民國年間的鄒魯寫過這樣一首“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由來名位輸勛業,蜀相功高百代思!币簿褪钦f,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大,他在百姓中的威望超過劉備,人們就不顧君臣尊卑的禮儀和這座廟本來的名稱。

          好,我們就一起進去領會諸葛亮的魅力吧。

        武侯祠導游詞11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漢中參觀旅游,我叫王博麗,是你們的導游,這兩天我們會一起度過,好了,閑話不多說,今天呢,我先帶大家去的地方是武侯祠了。

          諸葛亮一生去過的地方很多,所以后人為他修建的祠廟也很多。風景最美最秀麗的是湖北襄陽的武侯祠,規模最大最宏偉的是四川成都的武侯祠,而修建時間最早的就是我們漢中的武侯祠了。比大名鼎鼎的成都武侯祠還要早41年,因此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

          武侯祠地處于勉縣城西3公里處,位于川陜公路以南,漢江以北,占地80多畝,有明清風格的古建筑30余座、150余間。西與古陽平關,諸葛亮讀書臺,蓮花池相接,東與馬超墓,劉備設壇立王處等古跡連成一線,北有古戰場天蕩山,南與定軍山古戰場和武侯墓遙遙相對。

          武侯祠是陜西省重點保護單位,是國家3A級景區,關于武侯祠我就先講這么多了,等到了武侯祠之后我再給大家詳細講解。

        武侯祠導游詞12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佳佳,歡迎大家到武侯祠觀光游覽!

          武侯祠位于南陽市西郊臥龍崗,南陽武侯祠,有名諸葛草廬,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于南陽”時留下的故址,當年劉皇叔三顧之處,也是歷代人們瞻仰和祭拜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來到了武侯祠的入口,大家看這座“千古人龍”石坊,高9米,面闊13。5米,三門四柱,遍體布滿雕飾,“千古人龍”的意思是指諸葛亮是人中之龍,隱喻臥龍崗是藏龍臥虎之地。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來到了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體建筑。殿內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綸巾羽扇,風度莊嚴。左邊是他的長子諸葛瞻,右邊是它的長孫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掛滿了歷代名人騷客的對聯和碑額, 這些碑額無不充滿世人對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了,下面是游客們自由參觀時間,請大家注意,不要亂刻亂畫,亂扔垃圾,妥善保管好自己攜帶的物品,集合的時間是十一時,集合的地點是武侯祠門前。祝大家參觀愉快。

        武侯祠導游詞13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xxx。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武侯祠、漢昭烈廟及惠陵組成,人們習慣將三者統稱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劉備的陵寢)之時,其中,武侯祠(諸葛亮的專祠)建于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漢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與陵園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現存祠廟主體建筑為1672年清康熙年間復建。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成立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圣地”之美譽。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現分為三國歷史遺跡區(文物區)、西區(三國文化體驗區)、錦里民俗區(錦里)三大板塊,面積15萬平方米。2006年武侯祠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惠陵、漢昭烈廟始建于蜀漢章武三年(223年),武侯祠由成漢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時武侯祠遷入。明初時惠陵、漢昭烈廟、武侯祠合并,并將劉備、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習慣將三者統稱為武侯祠。武侯祠現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武侯祠分為前后兩殿,形成昭烈廟(昭烈殿、劉備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東西偏殿中有關羽、張飛雕像。東西兩廊分別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內外還有許多匾聯,其中以清趙藩的攻心聯最為著名:“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蔽浜铎舸箝T后柏叢中有6塊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綽書寫、石匠魯建刻字,為后世稱為“三絕碑”。武侯祠內柏樹眾多,氣氛莊嚴、肅穆。

        武侯祠導游詞14

          大家好,相信大家對于三國著名人物諸葛亮都不會陌生吧,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一個紀念他的祠堂——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蜀國的丞相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封為武鄉侯,死后謚號武侯,所以后人便稱他為武侯?赡軙腥藛枺浜铎艚ㄓ诤螘r?恩,已經沒有資料可考了,但從杜甫《蜀相》中描寫的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來判斷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有武侯祠了。而在唐宋時代,這里分別有武侯祠和劉備廟。明代初年,祠廟合并為一體。明末,祠廟毀于戰亂,現在大家要是去成都的話,看到的是清代在舊址上重建的。

          大門上懸掛著漢昭烈廟的橫匾。漢,是劉備政權的稱號,史稱蜀漢。昭烈是劉備死后的謚號。匾額說明,這里是祭祀蜀國皇帝劉備的廟宇,既然如此,人們為什么又叫它為武侯祠呢?民國年間的鄒魯寫過這樣一首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由來名位輸勛業,蜀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說,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大,他在百姓中的威望超過了劉備,人們就不顧君臣尊卑的禮儀和這座廟本來的名稱了。

          好了,我們就一起進去領會諸葛亮的魅力吧。

        武侯祠導游詞15

          中國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國時代是其中很短卻又很精彩的一段。歷史學家認為,三國時代僅45年,是從曹魏取代漢朝到司馬氏取代魏建立晉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則認為應從漢末黃巾農民起義至三家歸晉(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三國時代的得名,是因當時神州大地上并存著三個地方政權。這三個政權是: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建立的魏國,占據黃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陽;孫權建立的吳國,占據長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劉備建立的蜀國,占據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祠堂。成都武侯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諸葛亮生前封武鄉侯,死后溢號忠武侯,后人便尊稱他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時,已經沒有資料可考了。但從杜甫《蜀相》詩的描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來推斷,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經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時代,范文,這里分別有武侯祠和劉備廟;明代初年,祠廟合并為一;明末,祠廟毀于戰亂。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舊址上重建的。大門懸掛著“漢昭烈廟”的橫匾。漢,是劉備政權的稱號,史稱“蜀漢”。昭烈,是劉備死后的溢號。匾額說明,這里是祭祀蜀國皇帝劉備的廟宇。既然如此,人們為什么又稱之為武侯祠呢?民國年間的鄒魯寫的一首詩,道出了其中的緣由:“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由來名位輸勛業,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說,因為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過了劉備,人們就不顧君尊臣卑的禮儀和這座祠廟本來的名稱了。

          從大門左側簡介和平面示意圖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條中軸線上,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西側為劉備陵園。祠內有蜀漢歷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塊,匾聯60多幅,鼎、爐、鐘、鼓10余件。因此,確切地講,武侯祠應該稱作蜀國君臣紀念堂。它是研究蜀漢歷史的一座博物館。

          三絕碑

          三絕碑大門到二門道路的兩側,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為清代刻建,一通為明代刻建,一通為唐代刻建。清碑記載了祠廟重建和維修的情況;明碑著重介紹了祠廟的歷史沿革。這通唐碑最負盛名,被稱為“三絕碑”,高3.67米,是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劍南西川節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屬27人,來武侯祠祭拜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極力稱頌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對他鞠躬盡瘁、力圖統一的精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嬰、蕭何、張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綽書法漂亮,是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之兄。名工匠魯建鐫刻。因此,自明代中葉,此碑就因其文章、書法精湛和諸葛亮的蓋世功德而被譽為“三絕碑”。

          劉備殿

          劉備殿二門內是蜀漢皇帝劉備殿。殿的正中,供奉著劉備的貼金泥塑坐像,兩側偏殿,分別供奉著關羽、張飛等人,與殿相接的東西兩廊,是蜀國的28位文臣武將的彩繪泥塑像。劉備像高3米,頭戴天平冕冠,身著黃袍,手捧朝天圭玉,寬面大耳,神態靜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璽,一捧寶劍。

          好了,現在大家跟我我,我們一起進去?梢蕴ь^看看這里的大門,大門懸掛著“漢昭烈廟”的橫匾。漢,是劉備政權的稱號,史稱“蜀漢”。昭烈,是劉備死后的溢號。匾額說明,這里是祭祀蜀國皇帝劉備的廟宇。

          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是由和記黃埔(中國)有限公司與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合資企業,該合資公司主要從事中藥及中成藥的研制、生產、經銷和開發。上海和黃藥業的目標是實現中藥現代化,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標志性中藥企業。因業務快速發展,我們現邀請有能力和有信心開拓事業的人才加入我們的隊伍。請將您的應聘信、中英文簡歷、身份學歷證明復印件、照片、目前及期望待遇等資料郵寄或E-Mall往本公司,同時歡迎訪問本公司網站:(信封請務必注明應聘職位及區域)

          劉備(161—223),字玄德,河北琢州人。24歲時,他召集關羽、張飛等人參加鎮壓黃巾農民起義,后來在軍閥混戰中逐漸壯大了勢力。由于缺乏謀臣,他在軍閥混戰中屢遭挫敗,流離失所,先后依附于呂布、曹操、袁紹、劉表。他三顧茅廬,拜諸葛亮為軍師,赤壁大戰后,勢力才得到發展。劉備胸懷大志,注重信義,待人寬厚。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征戰,最后占據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不久,為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他興師伐吳。結果,劉備被吳國陸遜火燒連營,遭到慘敗,羞憤病死于白帝城(奉節)。臨終前,他把幼子劉禪(小名阿斗)和國事托付給諸葛亮,史稱“白帝城托孤”。在劉備像東側,是劉備之孫劉諶的塑像。劉諶是劉禪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國鄧艾軍隊進逼成都時,他苦諫父親,同來敵決一死戰,與國家共存亡。但劉禪不聽。他悲憤已極,去祖廟哭訴后,先殺妻子,而后自殺。他的以死殉國的精神受到后人頌揚。劉備像西側原有劉禪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業,投降了魏國,當上安樂公后“樂不思蜀”,不知亡國之恥,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毀掉,自此沒有再塑。

          在海南第一樓的左邊是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右邊是蘇公祠。說道蘇公祠自然就是為紀念蘇東坡而建的。據說是先有蘇公祠,重建后才有五公祠的。大家來看看在蘇公祠前這一石碑,這可是國家一級文物,為宋徽宗趙詰手書《神宵玉清萬壽宮詔》碑,趙詰自創的瘦金體書法剛勁清秀,由此可窺一斑。

          成都位于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西與雅安、阿壩接壤,南與眉山相連。成都市下轄錦江區等9區6縣,代管4個縣級市。2014年末,成都市轄區建成區面積60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2.8萬人 。

          關于劉備墓的真假,很多人都懷疑,說這只是劉備的衣冠冢。真身葬在了奉節。但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各位,這個墓是真的。在漢朝,有一個規定,皇帝死后是不能葬在外地的,必須葬在都城。加上當時諸葛亮對劉備十分忠心,不可能讓把劉備葬在外地。還有一點,在古代孝道是很重要的,有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五常規定。劉禪剛剛即位,為了穩定人心,給大臣們老百姓有個交代,他不可能把他爹葬在外地,給人留下罵名。所以這個墓應該是真的。

        【武侯祠導游詞(精選15篇)】相關文章:

        武侯祠導游詞「精選」10-17

        成都武侯祠導游詞10-17

        南陽武侯祠導游詞10-17

        成都武侯祠導游詞6篇12-12

        成都武侯祠導游詞7篇11-28

        武侯祠導游詞(通用8篇)10-24

        武侯祠對聯摘抄04-15

        岳廟導游詞精選10-28

        青島導游詞「精選」10-18

        劉公島導游詞「精選」10-2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